收藏 分销(赏)

DB15∕T 2819-2022 敖汉沙棘栽培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0566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6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5∕T 2819-2022 敖汉沙棘栽培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15∕T 2819-2022 敖汉沙棘栽培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15∕T 2819-2022 敖汉沙棘栽培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15∕T 2819-2022 敖汉沙棘栽培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15∕T 2819-2022 敖汉沙棘栽培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05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28192022 敖汉沙棘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seabuckthorn in Aohan 2022-12-08 发布 2023-01-08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2819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18)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

2、沙漠之花生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敖汉旗林业和草原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蕾、李显玉、乌志颜、伊梅、胥申、胥俊久、张佳敏、陆昕、张秀丽、孙玉红、黄平、霍明春、郑春风、赵艳华、田月秋、马小龙。DB15/T 28192022 1 敖汉沙棘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沙棘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产地环境、栽植地选择与规划、栽植、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沙棘经济林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3、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品种选择 中国沙棘、蒙古沙棘、杂交品种、审(认)定良种。5 栽植地环境 生态环境 海拔300 m1000 m;年平均气温0 7;年日照时数2700 h3100 h;年降水量320 mm450 mm;土壤类型为棕壤、褐土、栗钙土、草甸土、风沙土,土壤pH值7.68.

4、2,土壤有机质大于等于1.1%。环境质量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远离污染源,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种植区域。5.2.1 空气质量 符合GB 3095的规定。DB15/T 28192022 2 5.2.2 土壤质量 符合GB 15618的规定。5.2.3 灌溉水质量 符合GB 5084的规定。6 栽植地选择与规划 栽植地选择 选在地势较平坦,光照充足,具有灌溉条件的土壤较肥沃的沙壤土的平地或缓坡地。栽植地规划和整地 6.2.1 栽植地规划 栽植前进行栽植规划和设计,主要包括作业路设计、灌排系统、主栽品种、防护林、雌雄配置方式。6.2.1.1 作业区设计 根据地形、坡向、土壤等条件,设置作业区。

5、浅山丘陵小区面积以2 hm25 hm2为宜,平缓地以5 hm27 hm2,作业区内采用行带式栽植,采用35行1带,带距为5 m6 m,行距3 m,株距2 m。6.2.1.2 灌溉系统 灌溉系统的类型因水源条件而异,水源充足的地块可以采用漫灌法,水源不充足地块则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方式。6.2.1.3 防护林 防护林根据地形、地势区域采取网格化栽植,平地200 m200 m,山丘400 m400 m,主带4行1带,副带2行1带,选择抗风、耐寒和耐旱高大乔木树种,并与沙棘树无共同病虫害且不是病虫害中间寄主的树种。依据当地气候条件,防护林主林带垂直于主风方向。6.2.1.4 雌雄株配置方式 雌雄株按

6、8:1或9:1;“田”字型采用雌雄株8:1。6.2.1.5 栽植地 采用机械开沟整地,沟深25 cm30 cm,在沟内挖栽植坑,栽植坑长、宽、深各30 cm40 cm。每栽植坑施腐熟的有机肥3 kg5 kg。随整地随造林。7 栽植 苗木规格 栽植地苗木选择1 a2 a生以上的合格苗。苗木分级标准件见附录A中表A.1。栽植密度 DB15/T 28192022 3 栽植密度为50株/667 m272株/667 m2,株行距为2.0 m3.0 m3.0 m4.0 m。栽植深度 规格为30 cm30 cm或40 cm40 cm的栽植坑。栽植时间 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栽植,容器苗春夏秋季均可。栽植方

7、法 穴植法栽植,栽后浇水,完全渗水后覆盖表土,覆土至苗木地径原印土痕上2 cm3 cm。8 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 8.1.1 深耕 秋季果实采收后,对土壤进行深耕改良,深度40 cm左右。8.1.2 松土锄草 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松土,增温保墒。生长季尤其是雨季要及时中耕锄草。施肥 8.2.1 肥料种类 有机肥及氮、磷、钾肥,符合NY/T 496规定,不应使用含氯化物、硝态氮肥和未腐熟的有机肥。8.2.2 基肥 秋季结合深耕施基肥。以施有机肥为主,施肥量为幼树2.5 kg/株,结果树按每生产1 kg沙棘果施有机肥2 kg的比例施用,每隔3 a4 a施一次有机肥。8.2.3 追肥 8.2.3.1

8、施肥时间 第一次在萌芽前后,第二次在花芽分化期,第三次在果实膨大期。萌芽期以氮肥为主,花芽分化期以磷肥为主,果实膨大期以钾肥为主。浇水 8.3.1 浇水时间 视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于萌芽前、开花前、果实膨大期、生长期、土壤封冻前浇水,施肥后及时浇水。8.3.2 浇水量 每次浇水量40000 kg/hm270000 kg/hm2。DB15/T 28192022 4 9 树体管理 幼树修剪 主要在冬季进行。灌丛状整形:定植苗在主干15 cm20 cm处截干,促进侧枝萌发。一般在地上15 cm处留34个骨干枝,每骨干枝留23个侧枝;主干形整形:主干高为60 cm80 cm,即在70 cm处留34个骨干

9、枝,每骨干留23个侧枝即可。初果期修剪 将多余的枝条回缩,留下壮枝做主枝。在主枝的第一侧枝段1/2处短截。将顶芽摘心,抑制顶端优势,矮化树体,促进主枝发育。盛果期修剪 剪去过于稠密的枝条。冬季或早春萌芽前应剪去病枝、断枝、枯枝和过于低垂的枝条,保留萌发的三大骨干枝。10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符合GB/T 8321.10的规定。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应符合附录B中表B.1的规定。DB15/T 28192022 5 A A 附录A (规范性)沙棘苗木质量等级 沙棘各种类苗木的质量等级见表A.1。表A.1 沙棘苗木质量等级 苗木种类 苗龄 a 苗木等级 综合评

10、定 指标 地径 cm 苗高 cm 根系长度 cm 级苗 级苗 级苗 级苗 级苗 级苗 嫩枝扦插苗 0.5 0.5 0.30.5 40 3040 15 515 苗木健康、色泽正常,无病虫害。1.5 0.7 0.50.7 80 6080 20 1020 硬枝扦插苗 1.0 0.8 0.50.8 60 4060 20 1020 播种苗 12 0.5 0.30.5 40 2540 20 1020 容器苗 1.5 0.6 0.40.6 50 3050 20 1020 DB15/T 28192022 6 B B 附录B (规范性)沙棘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沙棘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见表B.1。表B.1 沙棘

11、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病虫害名称 防治措施 沙棘猝倒病 用2%的黑矾(硫酸亚铁)水喷洒苗木,每亩100 kg150 kg,喷药后半小时要喷1次清水,洗去叶子上的药,免遭药害。沙棘白粉病 喷洒1%蛇床子素水乳剂4005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7d10d施药 1次,连续防治23次;可喷洒波美0.1Bx0.5Bx石灰硫磺合剂,均能起较好的杀菌作用。沙棘干缩病 在发病的前期抑制或杀死病原,杀菌效果最好的药剂为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每7 d10 d施药1次,连续防治23次。沙棘锈病 控制灌溉,不使囤地积水;若苗木

12、过密,要适当间苗,保持通风透光;发现病枝及时剪除烧掉或深埋;及时喷药,可用12%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7 d喷药1次,连续34次。榆木蠹蛾 用50%辛硫磷乳油 10001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杀灭尚未蛀人干内的初孵幼虫;对已蛀人干内的中、老龄幼虫分别以50%辛硫磷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200倍液,用兽医针筒灌药注射虫孔防治。沙棘木蠹蛾 人工消灭次期传播虫源:在虫口密度大、成片死株的地块,连根挖出(只挖出被虫危害的根部,一般在10 cm左右),烧毁;平茬灌药:将严重被害林分全部平茬,然

13、后向被害植株的根上灌药,可大量消灭虫口,避免其大量传播。药剂种类可用50%辛硫磷乳油:柴油(1:15.7)、20%高氯辛硫磷乳油:盐水(1:100);黑光灯诱杀:沙棘木蠹蛾的成虫期达两个半月,始于6月中旬,结束于8月底。在成虫活动期设置黑光灯群,有较好的效果。红缘天牛 于6月至7月人工捕捉成虫;刮卵及消灭幼虫。6月至7月7月经常检查树干皮层有无卵粒,发现后及时砸破,如发现有虫粪排出,应及时用小刀刮除;5月下旬用石灰5 kg,硫磺0.5 kg,水20 kg,或用石硫合剂残渣1份,石灰1份水4份,配成白涂剂,涂刷距地面5 cm以上的树干,防止成虫产卵;4月至5月天牛幼虫逐渐进入老熟,在沙棘林内释放

14、管氏肿腿蜂的成蜂,放蜂量与林间天牛幼虫数按 3:1掌握。肿腿蜂在林间保存繁殖,持续防治效果良好。沙棘象 于8月上旬沙棘象成虫羽化盛期喷20%甲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沙棘实蝇 在幼虫老熟下到土表层做假茧越冬阶段,收集假茧集中烧毁,或深翻地表土,使表土翻压到深层;对于树干较高、林地较稀疏、地被物较少的林地,可用50%辛硫磷乳油 10001500 倍液或50%灭蝇胺可溶粉剂10001500倍液,在地面喷雾,消灭刚羽化出土的成虫;用50%灭蝇胺可溶粉剂10001500倍,在成虫产卵前期进行树冠喷雾防治。DB15/T 28192022

15、 7 表B.1 沙棘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续)病虫害名称 防治措施 沙棘蚜虫 结合抚育管理,在冬季剪除卵枝或刮除枝干上的越冬卵,消灭虫源;在若蚜、成蚜发生期,特别是第一代若蚜期,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25%吡蚜酮悬浮剂8001000倍液等喷雾;在刮去老皮的树干上用50%辛硫磷乳油、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15倍液,涂 5 cm10 cm的药环;利用天敌昆虫消灭蚜虫。在发生蚜虫危害的同时,蚜虫的天敌昆虫,如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 L)、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双七瓢虫(Coccinella quatuordecimpustulata L.)等也逐渐发展起来,要充分发挥天敌昆虫在取食蚜虫上的作用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天敌昆虫是在蚜虫大发生后才逐渐发展成群的,此时对蚜虫的危害已难控制。小地老虎 在危害苗木期间,通过灌水,在渠道的适当地点放入适量50%辛硫磷乳油,每公顷施放45 kg,使土壤变成毒土,杀灭害虫。在未发生害虫前,以同法施入50%辛硫磷乳油,可起预防作用。此法对防治蝼蛄、象鼻虫也有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