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5_T 1775—2019异地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监测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0565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51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5_T 1775—2019异地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监测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DB15_T 1775—2019异地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监测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DB15_T 1775—2019异地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监测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DB15_T 1775—2019异地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监测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DB15_T 1775—2019异地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监测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TCS 65.020.01 B 05 DB15 内古军协古自主J口区地方标准DB 15/T 1775-2019 异地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监测技术规程Monitring Technology for Forest Germplasm Resources ofConservation Ex Situ 2019-12-05发布2020-01-05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5/T 1775-2019 目;欠前言.I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监测的基本要求.2 4.1 监测单元划分.2 4.2 监测时间及期限.2 4.3 监测样株.2 4.3.1 监测样

2、株数量.2 4.3.2 监测样株的标记.2 4.3.3 绘制监测样株分布图.2 4.4 监测单元基本情况.2 5 监测指标.3 5.1 生长指标.3 5.2 物候指标3 5.3 适应性指标.3 5.4 环境指标4 5.4.1 气象指标.4 5.4.2 土壤指标4 5.4.3 污染物指标.5 6 生长监测6 6.1 监测时间和次数.6 6.2 乔木.6 6.2.1 树高.6 6.2.2 胸径.6 6.2.3 地径6 6.2.4 冠幅.6 6.3 灌木7 6.3.1 丛高.7 6.3.2 基径7 6.3.3 丛径.7 6.3.4 冠幅7 6.3.5 分枝数.7 6.4 木质藤本7 6.4.1 主蔓

3、长.7 I DB15/T 1775-2019 6.4.2 士也径.7 6.4.3 主蔓数.7 6.5 监测记录.7 6.6 特殊监测样株.7 7 物候期监测.7 7.1 观测时间及次数.8 7.2 观测部位.8 7.3 观测方法.8 8 适应性监测.8 8.1 监测时间.8 8.2 观测部位.8 8.3 监测频次.8 8.4 观测方法.8 8.4.1 主干观测.8 8.4.2 枝(蔓)条观测.9 8.4.3 叶片观测.9 8.4.4 花朵观测.9 8.4.5 果实现测.9 8.5 视频辅助监测.9 8.6 适应性评价.9 9 环境监测.9 9.1 气象监测.9 9.2 土壤监测9 9.2.1

4、样地设置.10 9.2.2 采样点数量10 9.2.3 采样点设置.10 9.2.4 采样方法10 9.2.5 土壤测定.10 9.3 污染物监测10 10 数据管理.II DB15/T 1775-2019 目IJ1=1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18)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蒙树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和盛生态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C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泉胜、铁英、刘洋、张波、张旋、李红颖。III DB15/T 1775-2019 异地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监测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异地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的生长、物11

5、吴期、适应性和环境因子的监测技术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监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住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LY!T 1210 森林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QX!T 4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QX/T 61 地面气象现测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O3.1 监测单元monitoring unit 同一树种的相同

6、种源、家系、无性系及其品种(系)、杂交种、地方品种和相关材料,且定植年度、树龄、立地条件相同的小区。3.2 保存株数number of conservation 在同一个监测单元内,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的植株数量。3.3 监测样株monitoring sample 在同一个监测单元内,被选定和标记的固定监测对象。DB15/T 1775-2019 3.4 王蔓maln vlne 木质藤本的骨干枝蔓。4 监测的基本要求4.1 监测单元划分监测单元是监测的基本单位。被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在最初开始监测前,就要划分监测单元,以监测单元为单位分别进行监测工作。4.2 监测时间及期限定植后第三年秋季开始监测。

7、长期监测。4.3 监测样株4.3.1 监测样株数量在同一个监测单元内监测样株数量按照表1确定。当监测单元内保存株数大于监测样株数时,按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方法设定监测样株。表1监测样株数量保存株数(株)监测样株数量(株)1O19 50999 50 10002199 50100 注2500100 全部监测4.3.2 监测样株的标记应以监测单元为单位进行监测样株编号,避免重号。对监测样株进行挂牌标记。监测样株编号方法见国10山川L样株编号定植年度监测单元图1监测样株编号方法4.3.3 绘制监测样株分布图对监测单元内保存的全部植株绘制定植位置图,并标记出其中的监测样株及其编号。4.4 监测单元基本情况

8、对监测单元基本情况填写表202 DB15/T 1775-2019 表2监测单元基本情况表监测单元名称树种名称地块位置海拔坡向坡度类别种源口、家系口、无性系口、及其品种口、杂父种口、地方品种口定柏时间定1直曲龄保存株数监测样株数量备I土5 监测指标5.1 生长指标生长指标主要包括树高、胸径、地径、冠幅、丛高、丛径、基径、分枝数、主枝(蔓)长、主枝(蔓)数,参见附录A中表A.1o5.2 物候指标物民期主要包括萌动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成熟期、果实脱落期、叶变色期、落日十期。物候监测指标参见附录805.3 适应性指标相应的适应性指标见表30表3适应性指标序号指标名称监测部位主十枝(蔓)条叶片花朵果

9、实1 枯死J J 2 折断J J 3 j贵殇J J 5 流脂J J 4 腐烂J J J J 6 日中瘤J J 7 虫卵J J J J J 8 幼虫J J J J J 9 卷曲J 10 畸形J J 11 开裂J 12 颜色异常J J J 13 枯萎宿存J 14 异常脱落J J J J 15 坏死伤斑J J 16 黄化斑驳J 17 明脉白粉J J 3 DB15/T 1775-2019 表3(续)监测部位序号指标名称主干枝(曼)条叶片花朵果实18 枯萎J 19 霉斑J 5.4 环境指标5.4.1 气象指标气象监测指标和监测频次见表40表4气象指标序号指标名称计量单位监测频率备注1 天气现象适时监测云

10、量、风、雨、雪、雾、军2 灾害)飞气适时监测十早、强风、冰雹、霜冻3 气温 连续观测4 最高气温 每FU次5 最低气温。C每日1次6 相对湿度%连续观测7 气压Pa 连续观测8 风|句连续观测9 风速1 连续观测m 0 s 10 降水量mm 连续观测11 蒸发量mm 连续观测12 地表j且度 连续观测13;十壤10cm温度 连续观测14 土壤20cm温度 连续观测15 土壤30cm温度 连续观测16 日照时数h 连续观测17 总辐射量Jom 2 连结观测18 净辐射量Jom 2 连续观测5.4.2 土壤指标种植前一年进行土壤本底监测,种植前后的监测指标和监测频次见表50指标类别物理性质4 指标

11、名称机械组成总孔|额度表5土壤监测指标单位%监测频率每5年1次每5年1次DB15/T 1775-2019 表5(续)序弓指标类别指标名称单位监测频率备注3 渗入率-1 每5年1次mm mln 4 容重3 每5年1次g cm 5 含水量%定期连续观测6 全盐量%,g.kg-1 每5年1次7 pH值每5年1次8 有机质含量%,g.kg-1 每5年1次9 全氮%,g.kg-1 每年1次10 化学性质全磷%,g.kg-1 每年1次11 全押%,g.kg-1 每年1次12 有效氮%,g.kg-1 每年1次13 有效磷%,g.kg 1 每年1次14 速效主甲%,g.kg 1 每年1次5.4.3 污染物指标

12、污染物监测包括大气污染物监测、水污染物监测、土壤污染物监测,监测指标和监测频次见表60表6污染物监测指标序号指标类别指标名称单位监测频率备注1 二氧化硫IJ g m 定期连续观测2 二氧化氮IJ g m 3 定期连续观测3 一氧化碳3 主期连续观测mg.m 4 臭氧IJ g m 3 定期连续观测颗粒物定期连续观测5 IJ g m 大气污染物(粒径小于等于10IJ m)颗粒物定期连结观测6 IJ g m(粒径小于等于2.5IJ m)7 总悬浮颗粒物IJ g m 生定期连续观测8 氢氧化物IJ g m 生定期连续观测9 铅IJ g m 定期连结观测10 苯并正IJ g m 在期连续观测11 pH值

13、(包含大气降水)每月1次12 石申3 每5年1次mg.m 13 7 长1 每5年1次mg.m 水污染物14 炕基末1 每5年1次mg.m 15 f各3 每5年1次mg.m 16 铅3 每5年1次mg.m 5 DB15/T 1775-2019 表6(续)序号指标类别指标名称单位监测频率备注17 生高3 每5年1次mg.m 18 铜3 每5年1次mg.m 19 4半3 每5年1次mg.m 20 硫化物3 每5年1次mg.m 21 幅%,mg kg-1 每5年1次22 铭%,mg kg-1 每5年1次23 7K%,mg kg-1 每5年1次24 石申%,mg kg-1 每5年1次25 铅%,mg k

14、g-1 每5年1次土壤污染物26 铜%,mg kg-1 每5年1次27 4辛%,mg kg 1 每5年1次28 银%,mg kg 1 每5年1次29/、/、/、%,mg kg 1 每5年1次30 i商淌涕%,mg kg 1 每5年1次6 生长监;IJ6.1 监测时间和次数监测时间为秋季停止生长后。在监测期限内,应对全部监测样株的各项生长监测指标每年进行一次监测。6.2 乔木6.2.1 树高测量监测样株的地面根颈处至主干顶芽基部之间的长度,计量单位为米(m),测量精度为O.1 mo 当监测样株处于坡地时,或者主干倾斜、弯曲、分叉时,树干上部无明显主干或者侧枝高于主干时,应修正树高测量方法。6.2

15、.2 胸径测量监测样株的树干轴线与其生长地平面相交处至树干1.3 m处的主干外廓直径,计量单位为厘米(cm),测量精度为O.1 cmo 当监测样株处于坡地或主干倾斜,或者1.3m处树干分叉、节瘤膨大、异形狭小、横断面不规则时,应当修正胸径测量方法。6.2.3 地径当监测样株树高豆1.3 m时,应当测量监测样株主干与地面相交处的树干直径,计量单位为厘米(cm),测量精度为O.1 cmo 当监测样株地径检测部位节瘤膨大、异形狭小、横断面不规则时,应当修正地径测量方法。6 DB15/T 1775-2019 6.2.4冠幅分别测量监测样株东西和南北冠幅,取平均值为冠幅,计量单位为米(m),测量精度为0

16、.1mo 6.3 灌木6.3.1 丛高测量监测样株的地面根颈处至j草丛最高处的长度,计量单位为米(m),测量精度为0.1mo 6.3.2 基径测量监测样株的地面根颈处3cm10 cm部位东西、南北的直径,取平均值为基径,计量单位为厘米(cm),测量精度为O.1 cmo 6.3.3 丛径测量监测样株灌丛东西、南北的直径,取平均值为丛径,单位计量单位为厘米(cm),测量精度为O.1 cmo 6.3.4 冠幅测量方法同6.2.406.3.5 分枝数记录灌木监测样株的一级分枝数:对于丛生灌木,监测样株基部地面以上3cm以下空间内的枝条作为一级分枝,全部计入分枝数:对于非丛生有主干灌木,测量方法同6.2

17、06.4 木质藤本6.4.1 主蔓长测量监测样株的地面根颈处至最长主蔓顶之间的长度,计量单位为米(m),测量精度为O.1 mo 6.4.2 地径测量监测样株的地面根颈处3cm10 cm部位的主蔓直径,计量单位为厘米(cm),测量精度为O.1 cmo当监测样株地径检测部位节瘤膨大、异形狭小、横断面不规则时,应当修正地径测量方法。6.4.3 主蔓数记录监测样株的主蔓数。6.5 监测记录对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监测样株进行测量后,填写表A.1生长监测原始记录表。6.6 特殊监测样株对于实施截干、整枝修冠、平茬复壮、矮化栽培措施监测样株,测定后应备注。7 DB15/T 1775-2019 7 物I.吴期

18、监测7.1 观测时间及次数从进入生长季开始到生长季结束为止,每日连续观测。开花期极短的物种,其花期应在一天内数次观测。7.2 观测部位从树冠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中上部选取标准技进行观测。萌动期观测标准枝的顶芽,不具备顶芽的,观察第一个饱满的腋芽。7.3 观测方法应优先采用图像识别技术进行物候监测。其次采用高清视频远程监控系统辅助观测加人工观测的方法实现物候监测。图像识别技术设备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观测指标和观测技术要求。人工观测时,应尽量靠近植株,对于高大乔木或视野不开阔应借助望远镜、摄影器材等工具进行观测。通过观测被检测样株观测部位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变化程度或者全冠变化比例等情况,依据

19、附录B的判定方法进行判定后,将观测判定结果填入附录B表B.lB.70 8 适应性监;IJ8.1 监测时间在每年的生长季内,对监测样株进行连续定期观测。其他季节要根据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极端气候特征或者天气现象发生情况,及时进行观测记载。适应性监测时间,也可以随生长监测、物候观测时间而确定。8.2 观测部位观测部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一依据表3适应性监测指标对应的主干、枝(蔓)条、叶片、花朵、果实现测部位进行观测:对于灌木或者木质藤本,可仅观测技(蔓)条、叶片、花朵、果实。8.3 监测频次观测频次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对于首次发现监测样株出现监测指标确定的症状时,除主干折断、劈裂等机械损

20、伤外,都应当启动定期连续监测,直到症状停止发展为止;一一对于因暴风、雪灾、霜冻、极端气温等一次性危害造成的折断、开裂、异常脱落等症状,当年内可以不必连续监测:对于发生持续性高温、干旱、降雨等极端天气现象期间,应当每天进行观测。8.4 观测方法8 DB15/T 1775-2019 8.4.1 主干观测除主干折断外,可技发生症状占该监测样株主干表面积比例进行估算受害程度,10%以下为I级、10%80%为II级、80%以上为III级。对于主干折断,可按折断的部位确定,上部为I级、中部为为II级、下部为为III级。将被监测样株的主干观测结果记录于附录C中的表C.1o8.4.2 枝(蔓)条观测可按发生症

21、状的枝(蔓)条数量占该监测样株枝(蔓)条总数量比例进行估算受害程度,10%以下为I级、10%80%为TT级、80%以上为TTT级。若症状主要发生在一级侧枝(蔓)上,或者一、二级侧枝(蔓)均有发生,则按照一级侧枝(蔓)进行估算。若症状主要发生在二级侧枝(蔓)上,则按照二级侧枝(蔓)进行估算。将被监测样株的枝(蔓)条观测结果记录于附录C中的表C.208.4.3 叶片观测可按发生症状的叶片数量占该监测样株叶片总数量比例进行估算受害程度,10%以下为I级、10%80%为TT级、80%以上为TTT级。将被监测样株的叶片观测结果记录于附录C中的表C.308.4.4 花朵观测8.4.4.1 可按发生症状的花

22、朵数量占该监测样株花朵总数量比例进行估算受害程度,即10%以下为I级、10%80%为TT级、80%以上为TTT级。8.4.4.2 对于持续开花的树种,监测样株花朵总数量,以当天实际观测的花朵总数量为依据。8.4.4.3 将被监测样株的花朵观测结果记录于附录C中的表C.408.4.5 果实观测可按发生症状的果实数量占该监测样株果实总数量比例进行估算受害程度,即10%以下为I级、10%80%为II级、80%以上为III级。将被监测样株的果实现测结果记录于附录C中的表C.508.5 视频辅助监测推荐采用高清视频远程监控系统进行适应性辅助监测,及时发现危害症状后,进行人工现地观测记录。8.6 适应性评

23、价适应性评价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一对于因暴风、雪灾、霜冻、极端气温等一次性危害造成的折断、开裂、异常脱落等症状,在观测记录和分析基础上,可以对被监测单元的林木种质资源作出适应性评价,及时调整保存策略:一一对于非一次性危害症状,一般不应当在当年作出适应性评价。9 环境监测9.1 气象监测除天气现象外,推荐采用小型白动气象观测站进行气象监测。监测时,在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区设置自动气象站。自动气象站设置要求参照QX/T61,布设方式参照QX/T45。不具备监测条件的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区,可参照当地公共气象数据。9 DB15/T 1775-2019 9.2 土壤监测9.2.1 样地设置监测区内土壤

24、差异较大时,应根据保存地的地形地貌、坡度、坡向进行不同采样区划分,并填写采样区信息表,见表7。在每个采样区的代表性地段设置o.1 hm22 hm2样地。表7土壤采样区信息记录表来样七主编码监测单元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来样H期:观测员:9.2.2 采样点数量一般土壤质地均匀的区域,采样点数量设置为5个,差异性较大的区域可增加采样点数量。采样点数量也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备注几f二t252/d2.(1)式中:N 采样点数:t一一在设定的自由度和概率时的值(查t分布表获得);5 方差,可以由全距(R)按式j二(R/4)2求得:d一一允许误差。9.2.3 采样点设置采样点的设置方法包括:一一对角线采样法:样

25、地平整,土壤均匀样地适宜用此法,采样点数量不得少于5个:一一棋盘式采样法:样地平整,土壤不均匀样地适宜用此法,采样点数量不少于40个,也可根据9.2.2确定:一一蛇形采样法:地势不太平坦,土壤不均匀样地适应此法,采样点数量根据9.2.2确定。9.2.4 采样方法分层取样,每10cm分层,采样深度1mo具体采样方法参照LY/T12100 9.2.5 土壤测定具有土壤测定能力的单位,可以参照有关标准对土壤监测指标进行测定。也可将土壤样品送交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测定。9.3 污染物监测大气污染监测按照GB3095执行。水污染监测按照HJ/T91执行。土壤污染监测按照HJ/T166执行。10 10 数据

26、管理10.1 设备及软件配备应配备数据采集、传输、贮存、分析处理及数据共享的软硬件。10.2 数据审核要在监测现场完成审查核对,发现遗漏和错误要及时更正。-10.3 保存采集的数据及时整理、保存。DB15/T 1775-2019 11 DB15/T 1775-2019 树种名称监测人序号样株编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1 25 12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生长监测表A.1 生长监测原始记录表监测日期树(丛)同胸(丛)径地(基)径m cm cm 年月日上牛口下7口冠幅主枝(莹)长分枝数cm cm(主蔓数)DB15

27、/T 1775-2019 B.1 萌动期B.1.1 顶芽未膨大附录B(资料性附录)物候期监测B.1.1.1 具有鳞片的乔木和灌木的芽未开始分开,侧面未显露淡绿色的线形或角形,即为芽未膨大。B.1.1.2 果树和浆果树可从芽鳞片的间隙里未看到芽的浅色部分,即为芽未膨大。B.1.1.3 针叶类,如松属植物顶芽鳞片未开裂反卷,且未出现淡黄褐色的线缝,即为芽未膨大。B.1.2 J页芽己膨大B.1.2.1 具有鳞片的乔木和灌木的芽开始分开,侧面显露淡绿色的线形或角形,即为芽膨大。B.1.2.2 果树和浆果树可从芽鳞片的问隙里看到芽的浅色部分,即为芽膨大。B.1.2.3 针叶类,如松属植物顶芽鳞片开裂反卷

28、时,出现淡黄褐色的线缝,即为芽膨大。B.1.2.4 对于芽较大的树木,可在被观测的树芽上涂上小墨点,随芽的生长小墨点会移动,露出开始分开的绿色鳞片,便于被察觉:对于芽小或绒毛状鳞芽的树木,建议用放大镜或望远镜观察;绒毛状芽的膨大可根据它顶端出现比较透明的银色毛茸辨认。B.1.3 顶芽未开放芽的鳞片裂开,芽的顶端未出现新鲜颜色的尖端;或是未明显看见了绿色叶芽;或是带有锈毛的冬芽未出现黄棕色的线缝,即为芽未开放。B.1.4 J页芽已开放芽的鳞片裂开,芽的顶端出现新鲜颜色的尖端:或是明显看见了绿色叶芽:或是带有锈毛的冬芽出现黄棕色的线缝,即为芽开放。有些植物芽的开放,也是花苦的出现。如果有些植物芽膨

29、大与芽开放不易分辨,可只记芽开放。B.2 展日十期B.2.1 叶芽苞小日十未露头目i则查看观察部位枝条叶芽包,口十芽包虽己饱满,但叶芽包尖端为开裂,小叶叶尖未露出。B.2.2 叶芽苞小日十己露头目i则查看观察部位枝条叶芽包,叶芽包尖端己开裂,小叶叶尖刚刚露出一点。B.2.3 小叶己展开目i则查看观察部位枝条叶芽包,口十芽包己完全开裂,小叶叶尖己露出并局部展开。13 DB15/T 1775-2019 B.2.4 小叶全展开目测查看观察部位枝条小叶,小叶己完全展开。B.3 开花期B.3.1 花朵未展开目i则查看检测样株的全树冠及观察部位枝条附着花营状态,花蕾膨大,豆子片包裹,花瓣收缩待展。B.3.

30、2 花朵已展开当树上开始出现完全开放的花时是开花始期:对于风媒传粉的树,当摇动树枝而散出花粉时,为开花始期。B.3.3 花朵全展开当树上有一半枝条上的花展开花瓣或花序散出花粉,豆豆半数以上柔夷花序松散下垂时,为开花盛期。B.3.4 花朵全脱落B.3.4.1 当树上大部分的花脱落,残留部分不足开花盛期的10%,或柔夷花序停止散出花粉,或柔黄花序大部分脱落时,为开花末期。B.3.4.2 有时树木在夏季或秋季有第二次开花或多次开花现象,也应分别予以记录。记录项目包括:B.3.4.3 二次或多次开花日期:二次开花是个别树还是多数树:二次开花的树有没有损害,开花后有无结果,结果多少和成熟度等:二次开花和

31、没有二次开花的树在地势上有什么不同:如两次开花树木为不选定的观测树种,也应在备注栏注明树种名称,二次开花期及上述各项。B.4 果实成熟期B.4.1 球果类:松属和落叶松属种子成熟时球果变成黄褐色:侧柏的果实成熟时变黄绿色;i会柏的果实成熟时变黄绿色,且表面出现白粉。B.4.2 葫果类:果实成熟时出现黄绿色,少数尖端开裂,露出白絮,如杨属:柳屑。B.4.3 坚果类:如标属的种子成熟时果实的外壳变硬,并出现褐色。B.4.4 核果、浆果:核果、浆果成熟时果实变软,并呈现该品种的标准颜色。B.4.5 翅果类:如榆属和白蜡属的种子,成熟时翅果绿色消失,变为黄色或黄褐色。B.4.6 芙果类:刺槐和紫藤等的

32、种子,成熟时英果变褐色。B.4.7 柑果类:如常绿果树(甜橙、红楠、批把)呈现可采摘果实时的颜色即为成熟。B.5 果实脱落期不同树种的果实及种子脱落形式各异。松属为种子散布,柏属为果实脱落,杨属和柳属为飞絮,榆属和标属为果实或种于脱落等,观测记录果实和种子的开始脱落期和脱落末期。如果果实或种子当年绝大多数不脱落,应记为宿存第二年再i己脱落的日期。14 DB15/T 1775-2019 B.6 叶变色期当被观测的树木有10%的叶颜色变为秋季叶时,为叶变色始期。所有的叶子全部变色为完全变色期。j主1:叶变色是指JJ:常的季节性变化,树上山现变色叶的颜色不再消失,并且新变色的叶H渐增多。注2:不应把

33、夏大因为十旱、炎热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叶变色混同起米,要注;岳、辨别。B.7 落日十期当观测的树木在秋天开始落叶,为落叶始期。树上的叶子50%左右脱落为落叶盛期。树上的叶子几乎全部脱落时,为落叶末期。注:注意:正常落叫开始的象征是:当轻轻地摇动树枝,就落下35片叫子,或者在没有风的时候,叫子一片一片地来卡来,但不时以和因夏季干燥、炎热或其他非自然因素胁迫如昆虫、的原休引起的来叶混淆起来:如果气温降到oC或oC以下时,叶子还未脱来,应该记录:树叶在夏季发黄散落下来,也)1i.该记录。15 DB15/T 1775-2019 表B.1 物候期监测原始记录表(萌动期)树种名称监测口期年月口上牛口卡牛口监测

34、人序号样株编码顶芽未膨大顶芽己膨大顶芽术开放顶芽己开放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1 25 16 DB15/T 1775-2019 表B.2 物候期监测原始记录表(展叶期)树种名称监测口期年月口上牛口11口监测人序号样株编码叶芽苞小叶未豆豆头叶芽苞小叶己露头小叶己展升小叶全展计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1 25 17 DB15/T 1775-2019 表B.3 物候期监测原始记录表(开花期)树种名称监测口

35、期年月口上7口卡牛口监测人序号样株编码花朵术展开花朵己展开花朵全展开花朵全脱手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1 25 18 DB15/T 1775-2019 表B.4 物候期监测原始记录表(果实成熟期)树种名称监测口期年月口上7口卡牛口监测人序号样株编码果实7已成熟果实10%成熟果实50%成熟果实90%成熟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1 25 19 DB15/T 1775-2019 表B.5 物候期监测原始记

36、录表(果实脱落期)树种名称监测口期年月口上7口11口监测人序号样株编码果实无脱落果实10%脱手在果实50%脱手存果实90%脱来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 DB15/T 1775-2019 表B.6 物候期监测原始记录表(叶变色期)树种名称监测口期年月口上7口卡牛口监测人序号样株编码叶色7已变色叶色10%变色叶色50%变色叶色90%变色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1 25 21 DB15/T 1

37、775-2019 表B.7 物候期监测原始记录表(落叶期)树种名称监测口期年月口上7口11口监测人序号样株编码叶片无脱落叶片10%脱手在叶片50%脱帮叶片90%脱来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1 25 22 树种名称序号样株编号I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监测人枯死折断附录G(资料性附录)适应性监测表C.1 适应性监测原始记录表(主干)出:房腐烂流脂DB15/T 1775-2019 监测H期年月H上午口下午口肿瘤虫卵幼虫畸形7f裂颜色异常23 DB15/T

38、1775一-2019表C.2 适应性监测原始记录表(枝/蔓条)树种名称监测人监测日期年月日上午口下午口序号样株编号枯死折断溃扬腐烂流脂肿瘤虫卵幼虫异常脱落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15 24 DB15/T 1775-2019 表C.3 适应性监测原始记录表(叶片)树种名称监测人监测日期年月日上午口下午口序号样株编号虫卵幼虫叶缺卷曲畸形颜色异常枯萎异常脱落材、死伤斑黄化斑驳明脉向粉l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15 25 DB15/T 1775一-2019表C.4适应性监测原始记录表(花朵)树种名称监测人监测日期年月日上

39、午口下午口序号样株编号!离烂虫卵幼虫颜色异常异常脱落坏死伤斑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15 26 DB15/T 1775-2019 表C.5 适应性监测原始记录表(果实)树种名称监测人监测日期年月日上午口下午口序号样株编号腐烂霉斑明脉向粉虫卵幼虫枯萎宿存异常脱落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15 27 DB15/T 1775-2019 参考文献lJ GBT 33027-2016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2J GBT 35377-2017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3J LY/T 2193-2013 林木种质资源原地保存林设置与调查技术规程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手工业/轻工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