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2∕T 3419-2022 腔内超声直肠癌术前分期技术规程(吉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0555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7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2∕T 3419-2022 腔内超声直肠癌术前分期技术规程(吉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22∕T 3419-2022 腔内超声直肠癌术前分期技术规程(吉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22∕T 3419-2022 腔内超声直肠癌术前分期技术规程(吉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22∕T 3419-2022 腔内超声直肠癌术前分期技术规程(吉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22∕T 3419-2022 腔内超声直肠癌术前分期技术规程(吉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11.020 CCS C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4192022 腔内超声直肠癌术前分期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rectal cancer by endorectalul trasound 2022-11-23 发布 2022-12-08 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22/T 3419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

2、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大学提出。本文件由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守震、吴晓丽、杨帅、孙晓峰、周东旭、董毅、张静雅。DB22/T 34192022 1 腔内超声直肠癌术前分期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腔内超声直肠癌术前分期的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超声影像学报告。本文件适用于直肠癌患者术前腔内超声检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直肠腔内超声 endorectal ultrasound 经直肠肛管途径进入超声探头,并对肠壁及肠周组织进行超声成像检查。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

3、于本文件。T:原发肿瘤(Primary Tumor)N:区域淋巴结(Regional Lymph Nodes)M:远处转移(Distant Metastasis)EMVI: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MRF:直肠系膜筋膜(Mesorectal Fascia)5 直肠腔内超声检查 5.1 设备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有腔内双平面探头 3 MHz 13 MHz。5.2 检查前准备 清洁灌肠或口服泻药后,经肛注入常温消毒型超声耦合剂 40 ml。5.3 检查流程 5.3.1 经直肠双平面腔内探头加带保护套,置入肛管后以凸阵探头寻找病灶。5.3.2 线

4、阵探头观察病灶:DB22/T 34192022 2 a)覆盖病灶上下缘全程肠管,固定探头进深长度,自截石位 12 点顺时针旋转 360扫查,至少完整扫查 1 周,必要时同一方向多周数扫查,记录肿瘤起止位置截石位点钟位;b)顺时针旋转探头自病灶边缘刚出现,缓慢匀速扫查至病灶及淋巴结图像在视野内消失;c)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病灶血流,使用频谱多普勒获得供血血管血流频谱。5.3.3 凸阵探头观察病灶,呈 270扇形轴位成像,旋转探头覆盖病灶左右边缘,自上而下当病灶上缘出现开始缓慢匀速下拉探头至病灶下缘在视野内消失。5.4 超声图像测量 5.4.1 线阵探头测量内容,病灶上下径、最大厚度及突破直

5、肠外膜的深度,肿瘤最外缘至直肠系膜筋膜最短距离(CRM),测量病灶下缘至肛缘距离,测量病灶内血流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测量肠周淋巴结大小。5.4.2 凸阵探头平面下测量病灶左右径。5.5 存储 5.5.1 线阵探头存储,顺时针旋转探头自病灶边缘刚出现时记录动态影像,缓慢匀速扫查至病灶及淋巴结图像在视野内消失停止录像。以病灶浸润肠壁最深处留取静态图像。存储病灶处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频谱多普勒图像。5.5.2 凸阵探头平面下自上而下当病灶上缘出现开始录像,缓慢匀速下拉探头至病灶下缘在视野内消失结束录像。留取病灶左右径最大径线静态图像。6 超声影像学报告 6.1 肿瘤位置 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肿瘤的

6、具体位置,如截石位点钟数0 点12 点,前壁,右侧壁,后壁,左侧壁。6.2 肿瘤长度 线阵探头直肠长轴方向累积测量肿瘤长度,按最大取值记入报告。6.3 肿瘤环绕肠周径 6.3.1 小于四分之一。6.3.2 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6.3.3 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6.3.4 四分之三至环周。6.4 腹膜返折 6.4.1 腹膜反折以上、未受累。6.4.2 腹膜反折以下、未受累。6.4.3 跨腹膜反折、未受累。6.4.4 腹膜反折受累。6.5 T 分期 DB22/T 34192022 3 按附录A给出分期结论:a)T0:无证据显示原发肿瘤。b)Tis:原位癌:上皮内或侵入固有层。c)T1:肿瘤侵犯至黏膜

7、下层。d)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但未穿透固有肌层。e)T3:肿瘤突破固有肌层外膜,到达直肠周围系膜脂肪内。f)T3a:肿瘤突破肌层 5 mm。g)T3b:肿瘤突破肌层 5 mm10 mm。h)T3c:肿瘤突破肌层10 mm。i)T4a:肿瘤侵透腹膜或浆膜(上段直肠)。j)T4b:肿瘤侵犯毗邻器官。6.6 与直肠系膜筋膜的距离 肿瘤、淋巴结或癌结节距直肠系膜筋膜距离最短者,距离小于2 mm为环周切缘阳性。6.7 壁外血管侵犯(EMVI)6.7.1 肿瘤基底部血管内瘤栓形成,是。6.7.2 肿瘤基底部血管内血流正常,否。6.8 N 分期 恶性淋巴结标准:圆形,边缘不规则,回声不均匀。a)阴性淋巴

8、结(N0):无恶性标准,最长径小于 5 mm。b)阳性淋巴结(N+):具有 3 条恶性标准,最长径5 mm。2 条恶性标准,最长径为 5 mm9 mm。最长径9 mm(最长直径)。按附录 A 标准得出以下结论。1)N1:1-3 枚阳性(N+)淋巴结。2)N2:至少 4 枚阳性(N+)淋巴结。6.9 报告格式 参见附录B。DB22/T 34192022 4 A A 附 录 A(规范性)分期 A.1 原发肿瘤(T)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原位癌:黏膜内癌(侵犯固有层,未侵透黏膜肌层)。T1:肿瘤侵犯粘膜下(侵透黏膜肌层但未侵入固有肌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

9、肿瘤穿透固有肌层未穿透腹膜脏层到达结直肠旁组织。T4:肿瘤侵犯腹膜脏层或侵犯或粘连于附近器官或结构,分型如下:T4a:肿瘤穿透腹膜脏层(包括大体肠管通过肿瘤穿孔和肿瘤通过炎性区域连续浸润腹膜脏层表面)。T4b: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它器官或结构。A.2 区域淋巴结(N)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内肿瘤0.2mm),或存在任何数量的肿瘤结节并且所有可辨识的淋巴结无转移,分型如下:N1a: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b:有2枚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c:无区域淋巴结转移,但有肿瘤结节存在:浆膜下、肠系膜或无腹膜覆盖的结肠旁,或直肠旁/直肠系

10、膜组织。N2:有4枚或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分型如下:N2a:4枚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2b:7枚或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A.3 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转移至一个或更多远处部位或器官,或腹膜转移被证实,分型如下:M1a:转移至一个部位或器官,无腹膜转移。M1b:转移至两个或更多部位或器官,无腹膜转移。M1c:仅转移至腹膜表面或伴其它部位或器官的转移。DB22/T 34192022 5 A.4 分期系统对应表 分期系统对应表见表A.1。表 A.1 期别 T N M 0 Tis N0 M0 T1 N0 M0 T2 N0 M0 A T3 N0 M0 B T4a N0 M0 C T4b N

11、0 M0 T1-2 N1/N1c M0 A T1 N2a M0 T3-4a N1/N1c M0 T2-3 N2b M0 B T1-2 N2b M0 T4a N2a M0 T3-4a N2b M0 C T4b N1-2 M0 A 任何T 任何N M1a B 任何T 任何N M1b IVC 任何T 任何N M1c 注:uTNM是超声分期,cTNM是临床分期,pTNM是病理分期;前缀y用于接受新辅助(术前)治疗后的肿瘤分期(如ypTNM),病理学完全缓解的病人分期为ypT0N0cM0,可能类似于0期或1期。前缀r用于经治疗获得一段无瘤间期后复发的病人(rTNM)。DB22/T 34192022 6

12、B B 附 录 B(资料性)报告格式 报告格式见表B.1。表 B.1 腹膜反折以上、未受累 腹膜反折以下、未受累 跨腹膜反折、未受累 腹膜反折 腹膜反折受累 上段直肠癌:1015cm 中段直肠癌:510cm 参照肿瘤下缘至肛缘距离定位 下段直肠癌:5cm 病变定位 肿瘤下缘至肛缘距离 _mm 病变大小 上下径左右径最大厚度 _mm_mm_mm 病变环绕肠周径 1/4周 1/4 1/2周 1/2 3/4周 3/41周 Tis: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未侵透黏膜肌层 T1:肿瘤侵犯粘膜下层 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外膜,到达直肠周围系膜脂肪内_mm T3a:肿瘤突破固有肌层外膜5mm T3b:肿瘤突破固有肌层外膜5mm10mm T3c:肿瘤突破固有肌层外膜10mm T4a:肿瘤侵透腹膜脏层或浆膜(上段直肠)T分期(浸润深度)T4b:肿瘤侵犯临近脏器 N分期(需综合淋巴结边缘、形态、内部回声特征评价)可疑淋巴结_枚 较大者大小_mm_mm 阴性 环周切缘(CRM)状态 阳性 阳性原因:原发肿瘤、淋巴结、癌结节 直肠壁外血管浸润(EMVI)阴性 阳性 诊断结论:uT_N_,CRM(),EMVI()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智能化/通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