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71号).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019311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71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71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71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71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71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71号)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已经2012年12月5日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部长 谢旭人2012年12月6日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行政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制定本规则。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以下统称行政单位)的财务活动。第三条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量入为出,保障重点,兼顾一般,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降低行政成本,注重资金使用效益。第四条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一)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及时编制决算

2、,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对行政单位财务活动的控制和监督;(三)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有效利用、规范处置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定期编制财务报告,进行财务活动分析;(五)对行政单位所属并归口行政财务管理的单位的财务活动实施指导、监督;(六)加强对非独立核算的机关后勤服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实行内部核算办法。第五条 行政单位的财务活动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行政单位应当单独设置财务机构,配备专职财务会计人员,实行独立核算。人员编制少、财务工作量小等不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单位,可以实行单据报账制度。第二章 单位预算管理第六条行政

3、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第七条按照预算管理权限,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分为下列级次:(一)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预算的行政单位,为一级预算单位;(二)向上一级预算单位申报预算并有下级预算单位的行政单位,为二级预算单位;(三)向上一级预算单位申报预算,且没有下级预算单位的行政单位,为基层预算单位。一级预算单位有下级预算单位的,为主管预算单位。第八条各级预算单位应当按照预算管理级次申报预算,并按照批准的预算组织实施,定期将预算执行情况向上一级预算单位或者同级财政部门报告。第九条财政部门对行政单位实行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第十条行政单位编制预算,

4、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年度工作计划和相应支出需求;(二)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三)以前年度结转和结余情况;(四)资产占有和使用情况;(五)其他因素。第十一条行政单位预算依照下列程序编报和审批:(一)行政单位测算、提出预算建议数,逐级汇总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二)财政部门审核行政单位提出的预算建议数,下达预算控制数;(三)行政单位根据预算控制数正式编制年度预算,逐级汇总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四)经法定程序批准后,财政部门批复行政单位预算。第十二条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执行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安排各项资金,不得超预算安排支出。预算在执行中原则上不予调整。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的,行政单

5、位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报送审批。第十三条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决算,逐级审核汇总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第十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加强决算审核和分析,规范决算管理工作,保证决算数据的完整、真实、准确。第三章 收入管理第十五条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财政拨款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其他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除财政拨款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应当上缴财政的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处置和出租出借收入等,不属于行政单位的收入。第十六条行政单位取得各项收入,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按照财务管理的要求,分项如

6、实核算。第十七条行政单位的各项收入应当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第四章 支出管理第十八条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工作任务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项目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支出。第十九条行政单位应当将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单位预算。各项支出由单位财务部门按照批准的预算和有关规定审核办理。第二十条行政单位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及标准,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对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进行重点管理和控制。第二十

7、一条行政单位从财政部门或者上级预算单位取得的项目资金,应当按照批准的项目和用途使用,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并按照规定向同级财政部门或者上级预算单位报告资金使用情况,接受财政部门和上级预算单位的检查监督。项目完成后,行政单位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或者上级预算单位报送项目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第二十二条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规定。第二十三条 行政单位应当加强支出的绩效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第二十四条行政单位应当依法加强各类票据管理,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使用正确,不得使用虚假票据。第五章 结转和结余管理第二十五条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因

8、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第二十六条结余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者因故终止,当年剩余的资金。结转资金在规定使用年限未使用或者未使用完的,视为结余资金。第二十七条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的管理,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第六章 资产管理第二十八条资产是指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第二十九条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收及暂付款项、存货等。前款所称存货是指行政单位在工作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第三十条固定

9、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第三十一条在建工程是指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达到交付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在建工程达到交付使用状态时,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和资产交付使用。第三十二条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第三十三条行政单位应当建立

10、健全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维护资产安全完整。第三十四条行政单位应当按照科学规范、从严控制、保障工作需要的原则合理配置资产。行政单位资产有原始凭证的,按照原始凭证记账;无原始凭证的,应当依法进行评估,按照评估价值记账。第三十五条行政单位应当加强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做好资产建账、核算和登记工作,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年度终了,应当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对资产盘盈、盘亏应当及时处理。第三十六条行政单位开设银行存款账户,应当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并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第三十七条行政单位应当加强应收及暂付款项的管理,严格控制规模,并及时进行清理,不得

11、长期挂账。第三十八条行政单位的资产增加时,应当及时登记入账;减少时,应当按照资产处置规定办理报批手续,进行账务处理。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但财政部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三十九条行政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或者举办经济实体。对于未与行政单位脱钩的经济实体,行政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监管。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行政单位不得举借债务,不得对外提供担保。第四十条 未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行政单位不得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第四十一条行政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资源共享、装备共建,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第四十二条行政单位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

12、则,依法进行评估,严格履行相关审批程序。第七章 负债管理第四十三条负债是指行政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包括应缴款项、暂存款项、应付款项等。第四十四条应缴款项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应当上缴财政的资金,包括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处置和出租出借收入等。第四十五条行政单位取得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处置和出租出借收入等,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收缴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不得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第四十六条暂存款项是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发生的预收、代管等待结算的款项。第四十七条行政单位应当加强对暂存款项的管

13、理,不得将应当纳入单位收入管理的款项列入暂存款项;对各种暂存款项应当及时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第八章 行政单位划转撤并的财务处理第四十八条行政单位划转撤并的财务处理,应当在财政部门、主管预算单位等部门的监督指导下进行。划转撤并的行政单位应当对单位的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理,编制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提出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办法,做好资产的移交、接收、划转和管理工作,并妥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第四十九条划转撤并的行政单位的资产经主管预算单位审核并上报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批准后,分别按照下列规定处理:(一)转为事业单位和改变隶属关系的行政单位,其资产无偿移交,并相应调整、划转经费

14、指标。(二)转为企业的行政单位,其资产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估作价后,转作企业的国有资本。(三)撤销的行政单位,其全部资产由财政部门或者财政部门授权的单位处理。(四)合并的行政单位,其全部资产移交接收单位或者新组建单位;合并后多余的资产,由财政部门或者财政部门授权的单位处理。(五)分立的行政单位,其资产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分立后的行政单位,并相应划转经费指标。第九章 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第五十条财务报告是反映行政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第五十一条行政单位的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支出明细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固定资产投资决

15、算报表等主表及有关附表。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行政单位本期收入、支出、结转、结余、专项资金使用及资产负债变动等情况,以及影响财务状况变化的重要事项,总结财务管理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第五十二条财务分析是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信息资料,对单位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研究、分析和评价。第五十三条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收入支出状况、人员增减情况、资产使用情况等。财务分析的指标主要有:支出增长率、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人均开支、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人员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人均办公使用面积、人车比例等。行政单位可以根据其业务特点,增加财务分析指

16、标。第五十四条行政单位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编制财务报告,认真进行财务分析,并按照规定报送财政部门、主管预算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第十章 财务监督第五十五条行政单位财务监督主要包括对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的监督。第五十六条行政单位财务监督应当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并对违反财务规章制度的问题进行检查处理。第五十七条 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第五十八条行政单位应当依法接受主管预算单位和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第五十九条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及其

17、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则,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处理。第十一章 附 则第六十条 行政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应当执行本规则,但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财务管理制度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六十一条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适用,由财政部另行规定。行政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事业单位分别执行相应的财务制度,不执行本规则。第六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依据本规则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第六十三条 本规则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附: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

18、-1)100%2.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衡量行政单位当年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3.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计算公式为: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00%4.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5.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6.人均办公使用面

19、积,衡量行政单位办公用房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7.人车比例,衡量行政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1财政部制定公布新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进一步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和监为了深入贯彻落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28号)明确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9号)自2013年1月1日起废止,责成财政部重新制定。2012年12月6日,谢旭人部长签署财政部令第71号,公布重新制定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自2013年1

20、月1日起施行。有关内容如下:一、制定新规则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原规则是1998年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发布并施行的。实施十多年来,对规范和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政府收支分类等各项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不断创新和丰富,原规则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亟需修改。同时,财务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相对滞后,亟需通过对原规则重新制定,进一步规范行政单位财务活动,提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确保行政单位履行职能需要。因此,为了进一步适应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适时废止原规则,制定

21、新规则,是十分必要的。制定新规则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厉行节约,降低行政成本;二是反映财政改革成果,体现财政改革方向;三是保持现有框架体系,充实完善相关内容。二、新规则的主要内容新规则在基本维持原规则结构的基础上,作了全面修改补充,共分十一章六十三条。具体包括:一是扩大了规则的适用范围。删去了规则“行政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外事经费、社会保障经费的财务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这一规定,明确行政单位的所有财务活动都要遵守本规则。同时,考虑到基本建设投资财务管理的特殊性,规定“行政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应当执行本规则,但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财务管理制度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二是增加了行政

22、单位决算管理内容。为了体现预决算管理的完整性,在第二章预算管理中增加了决算的编制、管理的内容(第十三条、第十四条)。三是规范了行政单位收入管理。删除了预算外资金收入管理的内容,规定行政单位的收入包括财政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第十五条)。同时增加了收入管理的有关要求。根据编制综合预算的要求,对行政单位收入的完整性作出了规定,即“行政单位的各项收入应当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第十七条)。四是规范了行政单位支出管理。规范了行政单位支出的分类。根据部门预算改革要求,将行政单位支出范围修改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第十八条)。考虑到自筹基本建设支出属于项目支出范围,删除了规则中关于自筹

23、基本建设支出的内容。同时强化了支出管理要求。根据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票据管理等改革要求,增加了相关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四条)。五是规范了行政单位结转和结余管理。按照财政部门有关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的规定,将规则第五章“结余管理”修改为“结转和结余管理”,并对结转和结余的概念分别作了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同时,考虑到中央和地方关于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的具体方式可能存在差异,对结转和结余资金的管理仅作原则性规定,即“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的管理,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第二十七条)。六是规范了行政单位资产管理。一方面调整了资产

24、的分类。在资产分类中增加了“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在流动资产分类中增加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收及暂付款项”和“存货”,修改了固定资产的分类,并将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提高到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提高到1500元以上)。另一方面结合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要求,对行政单位资产的配置、使用和处置提出了明确要求。明确规定“行政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或者举办经济实体”;“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行政单位不得举借债务,不得用国有资产对外担保”;“未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行政单位不得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同时鼓励行政单位开展资源共享、装备共建工作

25、,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七是规范了行政单位负债管理。考虑到负债在行政单位的财务活动中是客观存在的,也是行政单位会计要素之一,为使行政单位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保持一致,引入了负债的概念,将规则第七章“应缴款项和暂存款项的管理”修改为“负债管理”。并在负债分类中增加了“应付款项”(第四十三条)。同时,为适应国库集中收付、非税收入管理等改革要求,将国有资产处置和出租出借收入纳入应缴款项的范畴,并规定行政单位的应缴款项“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收缴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不得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第四十五条)。八是充实了行政单位财务监督的内容。明确了财务监督的内容,即“行政单位财务监督主要包括对预算管理

26、、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的监督”(第五十五条)。明确了财务监督机制,即“行政单位财务监督应当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并对违反财务规章制度的问题进行检查处理”(第五十六条)。增加了外部监督制度的有关规定,即“行政单位应当依法接受主管预算单位和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第五十八条)。此外,还对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三条)、主要任务(第四条)、财务分析的内容和指标(第五十二条、五十三条)、参公管理事业单位适用财务制度问题(第六十一条)等进行了修订。三、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一是要尽快组织好新规则的学习培训工作,指导各地方、各

27、部门根据当地情况开展培训,保证新规则的顺利实施。二是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单位要根据新规则,制定或者修订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办法,贯彻落实规则各项规定,不断提高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要抓紧制定新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其他配套制度。物业安保培训方案 为规范保安工作,使保安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最终使保安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特制定本教学教材大纲。一、课程设置及内容全部课程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大科目。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28、。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1)保安人员培训应以保安理论知识、消防知识、法律常识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员全面熟知保安理论知识及消防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操作与运用,并基本掌握现场保护及处理知识2)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岗位元而予以不同的内容,使保安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养成具有本职业特点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法律常识教学是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所有保安都应熟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成为懂法、知法、守法的公民,运用法律这一有力武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工作入口门卫守护,定点守卫及区域巡逻为主要内容,在日常管理和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保护公司财产以及自身安全。2、培

29、训要求1)保安理论培训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保安工作性质、地位、任务、及工作职责权限,同时全面掌握保安专业知识以及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及一般情况处置的原则和方法。2)消防知识及消防器材的使用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掌握消防工作的方针任务和意义,熟知各种防火的措施和消防器材设施的操作及使用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燃,保护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3) 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使保安树立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正确处理工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增强保安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更好的为公司服务的精神。4) 工作技能培训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

30、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根据我公司201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一、目标值:1、全年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人数为零。2、现金安全保管,不发生盗窃事故。3、每月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到位。4、安全培训合格率为100%。二、本单位安全工作上必须做到以下内容: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模范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发布与公司安全管

31、理制度相抵触的指令,严格履行本人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在本单位全面落实,并全力支持安全工作。 2、保证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本单位内全面实施,并自觉接受公司安全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安全与交货期、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参加生产碰头会时,首先汇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问题落实情况;在安排本单位生产任务时,必须安排安全工作内容,并写入记录。 5、在公司及政府的安全检查中杜绝各类违章现象。 6、组织本部门积极参加安全检查,做到有检查、有整改,记录全。 7、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对发现的各类违章现象负有查禁的责任,同时要予以查处。 8、虚心接受员工提出的问题,杜绝不接受或盲目指挥;9、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提出整改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填写事故登记表,严禁隐瞒不报或降低对责任者的处罚标准。 10、必须按规定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和新员工上岗教育;11、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十六项禁令,保证本单位所有人员不违章作业。 三、 安全奖惩: 1、对于全年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生产现场管理规定和工作说明书进行考核奖励;对于未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2、每月接受主管领导指派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落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