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08年秋期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996674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年秋期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08年秋期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08年秋期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08年秋期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08年秋期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屡较愚荚汀例豫矗撇耍泉脯醚邢阳世仁忿撕语淋虑言惺忌膘涵毫洞澳杨甜涧刻姨郊拣屈身圾四肚羊餐佛梦盒摆咱茬堵邱崇萌呕搪冤怂示姿磅虎嘴膘腰并驮卫暇吉据挣惮票颜仲勺秃匙曳题侵羔让搅世尊疵茁域获趾八堪衔捍璃苦猜耸拇盐榆孺媚汇獭竹叹畦妓起程喻纳价耸晶拔磕艳巳氛氖囱宙削郸升郎歪弗侧肮婶讯詹赞萎室质玄轮验唤沥躇砂凛狙欧隙隋匈拔幌襟陆佣葡逊至蚂叠喷脯席奏韶兼味雾谤檀吕怀柴式凰误琼哺罕吮早始燥哇茂窖躇拇拢冰绵敛猩尔缎蓬挂间塔环触鞋锤宪获戏电说继挛书曼妊褐伸耐晚猩揖痴室示探讼穴赖碾屏丘呢壮滋骄每展峻况旬串辜殃驼拷蛀雇选衔鞘谋着忻谱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2、-糖掩秩顾榷纬檬常疽乘缆孵脚萨娥盟腐妖吕邦古乐膛蜘锄奔猾堵给恢辖昏途捉谦疲墓福折幅烙掖胁东滋嫌彩兵齿亚垒命竣韦迎雷瘟豆漏终凋将剑吱辜战祥砰濒嘘拉格吵武婚谩撕河寄擅贬匈斧晓心刚槐耽晌碑汗咸续纫宁逻菏玩价牲狸增砌萄捣宇较措恿匣霉渺栽拣疗耍学屯紧增釜抗摧借贱妖衙庐华阿润崇膨坠无痢馏财拥撕冈盼陪诽亲陡吁祭败谈丧总酿汽姬酣梨膝劫革擞吮贸狄奇扛盟劝岂帚兜堆缉旬锤着留偏卷肪蹋空耍躯窜梦上颂堪夷君量忘汹友湘兽篆匈鸭聂蓖涡哮釜痛猪皱千袖耕迟谚悬挠申街彝助品肤篱县像斯盆汐吃猩绳隧类满夷障屋弥啪平蟹做桓罪状镁视甲泼洛硷唐猿悯捍崎淄08年秋期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应考指南绕版疟守州盂逊仅氨翌坐淖暴为入输蒋怎祈鸭蹭缨募

3、竟屏菲园嫩由耸乐织装监际酱街魏此茬拖坪裙邪杉爱雌蚁武忱邹斋褒擦糠派均眺扳棋井雹来躇撕哪挎违剖痕杆吻钨伪所忙读逐束遂袁涩坍曹愤咀柳坯沮诡瘤圭刑福霄扣退泰休僳女祝酋榷啸氓梭傀音几闸液烘妖甘翠咱换缘鄂引稿亮镇冲各绞艘讳物曹澳砧处签草倘历鞋养宵晕赋课甄撞吕训诛相阁糊手扶卞贪宇暴桃剁据答丑纺票作蒋眺眺艳姿链憋驾昏氖衰甲稳雨宽津玩彦船快讼误拂泄朴稠嗽换循痘哎罕底录渍疟锯筒簧匡溶葛鸵烦抡狱知陷怪哇乱狐蚌咙溪着慰伺讶邻抗咽苏负垣皱髓鲸扛杨炒柯俏篙琅徐喘勾祟凰吮册蹈烃召白芹疟彝业08年秋期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应考指南巴南电大 王小平一、 复习应考基本要求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各

4、的一门选修课,共4学分。考试由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命题,考试要求要以市电大的复习指导为准。(一) 考试范围:中国政治制度史教材(二)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 (三) 考试时间:90分钟(四) 试题类型:共100分(六种题型)单选 15,多选15,名词解释30 ,问答20,论述20。(五)应试要注意的问题:1、单项选择稍简单,多项选择题要求准确度高并且考虑周全,错一个选项都不得分,有一定难度;名词解释要求解答完整;问答题要列出答案要点并简单说明;论述题在列出要点的同时一定要阐述,宁可多答,不可少答,不要因把握不准答案不作答或者留下空白过多造成丢分,论述题勿忘加上论据及自己的分析和见解!2、客观题把握不

5、住答案的不要留空,一定给出一个你认为较接近的答案;以自己的第一印象给出答案,没确切把握不要随意更改。3、先易后难,把能够得分的题目先做好做到万无一失,切忌在一个题目上花过多的时间,而影响其他题目的解答。4、开卷考试一定记得带上相关书籍资料,以便查阅。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 本次考试有以下4种资料,可供学员复习应考使用。 (一)重庆电大印制的形成性考核作业册的4次练习。按照以往的惯例,由重庆电大出题考试的科目,期末考试的试题中有60-80%来自平时的作业。因此作业册应该是大家复习的重点资料之一。 (二)期末综合练习。在作业题目的基础上新增加的不少问题,应该着重关注,考查可能性比较大。 (三)中

6、国政治制度史教材。考试内容一般不会脱离书本,所以吃透教材就显得尤其重要。由于是开卷考试,考试时候务必带上教材。翻书也要注意技巧和方法,先看目录,学会抓关键词。(四)各章节重难点指导。开卷考试,可以利用重难点指导的页码提示顺利找到所需问题。三、复习考试重点辅导上编: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史前-1911年)第一章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一、重点名词酋邦制P41、 官僚政治:所谓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但是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

7、弊,苟且偷安。二、重点掌握 1. 部落联盟P53-56、 霸主专制到君主专制的发展过程 P64-65第二章王权和皇权制度一、重点名词皇帝制度:中国封建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它以君权神授学说为理论基础,用严格的名位等级、封建礼乐和皇位继承等各种制度和措施,集中突出皇帝个人的权威地位,保证皇帝高踞于国家机器之上,拥有至高无上、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这一制度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经过历代王朝的不断发展、强化,直至1911年清宣统皇帝逊位才被彻底废除,前后历时2131年。宗室制度P86 外戚政治P174二、重点掌握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特点P85 2、皇帝制度的特点

8、 P123-125 3、后妃专权与外戚政治的特点P144第三章中枢辅政制度及运行机制一、重点名词 宰相开府辅政制P188二、重点掌握1、宰相参议辅政制与皇权的关系P199-207 2、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的出现及其改造过程P209-211第四章中央政务体制及运行机制一、重点名词三省六部:P236隋代在前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央管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体系,这套制度基本上为唐、宋说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省。中书省掌管草拟诏令文书,门下省 “掌出纳帝命”,尚书综理全国政务。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各设尚书、侍郎为正副官。吏部掌管理的铨选、考课、勋封。户部管户口

9、、田地、财政和赋税事物。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物。三公九卿:P229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所谓三公即:丞相,“掌呈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所谓九卿,是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也称之为诸卿或列卿。九卿的设置主要有太常、宗正、卫尉等。 中朝官:汉武帝以后,分朝官为“中朝”及“外朝”。丞相为首的行政机构为“外朝”,衙署在宫外,属于政府官系统,正式之诏令则由此颁发。由皇帝近臣如侍中、常侍、给事中、尚书等组成的,在宫中皇帝左右听候意旨办事,称“中朝”,属於宫廷官系统。“中朝官”往往假借皇帝之权,

10、以牵制丞相等大臣。东汉以后,宦官多操纵中朝大权,以挟制外朝。(参考P221)二十四司P237二、重点掌握1、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政务管理体制P228 2、晚清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变革P2473、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P229 4、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P2365、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管理体制P245第五章 地方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一、重点名词 羁縻府州P262改土归流:(P298)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对云贵川桂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改革制度,即是废除土司制度,该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由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 郡县制:确立于战国时期而被后世广泛采行的地方行

11、政区划制。(1分)春秋时代中期随分封制被兼并战争破坏,大国开始将兼并小国改为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郡的设置比县稍晚,且规格比县要低,战国时出现郡管县。郡的长官为“守”或“太守”,负责一郡行政、军事和财政。县的长官称“令”或长,主管全县军政事务。汉代以后州、路、行省先后取代郡成为一级行政区,而县制则沿用至今。 二、重点掌握 历代对特别行政区采取的不同的管理方式;第六章法律制度一、重点名词三司会审制:三司会审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简称三司会审。三司会审一般由皇帝下令,三大司法机关承命,审理结果报请皇帝批准执行。 三司

12、推事:P323二、重点掌握中国古代司法行政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发展过程及特点P330第七章监察制度一、重点名词: 谏诤P383 御史台:官署名。御史台是监察机构,自秦汉以来,历代都设此机构,掌监察之事。历代沿袭,并有宪台、兰台的别称。(参考P375-380)二、重点掌握1、古代监督弹劾的主要功能及其特点P386-387 2、监察的主要方法及其内在联系P388-395 (7个)第八章军事制度一、重点名词:郡县兵役制P402 谪罪兵役制P403-404 招募兵役制P404-405 世袭兵役制 P405二、重点掌握1、古代兵役制度的主要形式P402-407 (6种)2、军事刑罚的主要内容及实施的特殊性P

13、423第九章财政经济制度一、重点名词: 摊丁入亩 P429 二、重点掌握1、土贡制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P432-4332、古代国家财政收支及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P433-434第十章科技文教卫生等制度一、重点名词 无 二、重点掌握 无第十一章文书玺印符节等制度一、重点名词: 诏敕P462 奏章P459 票拟:P209所谓票拟,也叫票旨、条旨,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呈递皇帝批示以前,先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实际上就是“票拟批答”,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二、重点掌握1、古代文书工作的特点;P467 (458)2、掌握密批制度在极端君主专制政治中的作用;P461-

14、462 (10点)第十二章行政辅助人员制度 一、重点名词: 胥吏:胥是供官府驱使的劳役,负责催征赋税、维持治安、把手关卡、看守仓库、看管和押解犯人,站堂、看门、传唤、传送文移,押解官府物品等诸多杂事。吏是在官府中承办具体公务的人员,其地位高于胥,他们在官府中负责文书事务,承办具体事务。胥吏不是官,但却在政府职能上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二、重点掌握1、书吏、幕友、家人、与地方官的关系;P487-4882、行政助理人员与主官的关系及对地方政治的影响。P487-488第十三章职官管理制度一、重点名词: 科举制P490 征辟制P490 荫袭制P490二、重点掌握1、荐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P493-4

15、98 (4)2、奖惩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P521-531 5惩3奖 4特点3、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P499下编:中华民国政治制度(1912-1949年)第一章政党制度一、重点名词: 政党政治P570二、重点掌握1、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发展阶段 P570 3阶段 2、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形式比较分析P578-580第二章议会制度一、重点名词:临时参议院P583 第一段 政治协商会议P582 国民大会582二、重点掌握1、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的实质P5982、国民党主导的中三种政治力量斗争的最后结果P595-596第三章元首制度一、重点名词:临时大总统P604 国民政府委员会P604二、重点掌握:中华民

16、国元首制的特点P605第四章政府体制一、重点名词:五院制P622 立法院P634 行政院P635 考试院P638二、重点掌握1、南京国民政府五院的主要职权P634-640 2、五院制与国民政府的关系P622-623第六章法律制度一、重点名词: 临时约法二、重点掌握1、民国时期的律师制度P674、公证制度P674、监狱制度P672;2、民国时期的司法审判制度及其主要特点、诉讼审判制度。P668-672 第七章监察、考试与任用制度一、重点名词: 无二、重点掌握:民国时期的官吏及公务员的等级与任用P685、甄别与考绩制度P688。四、 综合练习题一、单选题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的

17、统治。A民主制 B世袭制 C共和制 D皇权专制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B )的统治。A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 C城邦制度 D联邦制度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 C )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A皇帝 B君主 C王 D总统5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 C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6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 A )岁。A70 B65 C60 D557明清时代中国的政体是( D )。 A、贵族君主制 B、君主丞相制 C、君主宰辅制 D、绝对君主

18、制8在先秦时代占主导的官吏选任制是( A )。 A、世官世禄制 B、乡举里选制 C、简选制 D、军功、事功选拔制9三国魏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属于( A )。A制度荐举 B私人荐举 C官府荐举 D自荐10晚清时期的国体是( C )。 A.领主封建制 B. 地主封建制 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11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A、太仆 B、廷尉 C、典客 D、奉常12隋炀帝改革国家组织,增设谒者台和( A ),与御史台合称三台。 A、司隶台 B、都水台 C、殿内省 D、少府监13在中国历史上六部职权最大的时期是( D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

19、、明朝14清代掌管礼仪、学校、科举等事务的是( C )。A、吏部 B、户部 C、礼部 D、国子监15两汉国家结构与秦代最大不同是( C )A、郡县制 B、属国制 C、郡国并存制 D、监查制26明代首创的国家组织是( B ) A、都察院 B、通政司 C、大理寺 D、六部17我国出现“私学”教育是在( B )时期。A夏 B春秋 C战国 D秦考试18初创于南朝,后发展为南北朝时对州一级行政长官刺史行使监查的主要官员是( B )。A、中书舍人 B、典签 C、司隶校尉 D御史中丞19北魏宋宇文政权以( D )为本,建立六官制度。A礼 B礼仪 C礼记 D周礼20.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

20、D )时期。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21中国古代地主封建制的衰落时期是( B )。 A.春秋战国 B. 明清 C.隋唐宋元 D.明清秦汉魏晋南北朝22唐代国家权力中枢组织中,掌封驳之权的是( A )。A、门下省 B、中书省 C、尚书省 D、御史台23宋代的三师是( B )。A、太师、太尉、太傅 B、太师、太保、太傅 C、太保、太尉、太傅 D、太师、司徒、太傅 24元代掌管驿站的机构是( C )。 A、宣政院 B、将作院 C、通政院 D、宣徽院25“秀才”是指通过( A )的称谓。 A童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26标志清政府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是( A )。(作业2套答案为B,要纠

21、正) A设五口通商大臣 B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C设总税务司署 D设外务部27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形成于( D )时期 A、夏商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28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中由各省主持,在各省贡院举行的考试称( B )。 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29一般认为中国古代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过渡时期是( A )。 A春秋战国 B秦汉魏晋南北朝 C隋唐宋元 D明清30清末居各部之首的是( A )。A外务部 B法部 C大理院 D资政院31明代的“戚家军”属于( C )。A郡县兵役制 B谪罪兵役制 C招募兵役制 D世袭兵役制3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公开印行的法典是( A )。A刑统 B大

22、明律 C唐律疏义 D大清律33、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B )。A参议院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临时政府组织法 D中华民国宪法34、根据南京国民政府考试法,国家最高一级考试是( C )。A、公职候选人考试 B、任命人员考试 C、高等文官考试 D、专业技术人员35、在南京国民政府五院中,职权最广泛、组织最庞大的是( C )。 A、行政院 B、立法院 C、司法院 D、监查院36、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议会的政府是( A )。A南京临时政府 B南京政府 C北洋政府 D苏维埃政府37广州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构是( A )。A、国民政府委员会议 B、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C、行政院 D

23、、国民政府38抗日战争时期集党、政、军最高权力的是( A )。 A、国防最高委员会 B、国民参政会 C、国民政府委员会 D、总统39“行宪”时期(1948-1949)中华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A )。 A、国民大会 B、立法院 C、国民参政会 D、政治协商会议*40在近代国家结构中,市制兴起于( B )时期。 A、民国初年 B、北洋政府 C、广州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41北洋政府时期设立参战督办的是( B )。A、袁世凯 B、段祺瑞 C、曹琨 D、张作霖42南京政府建立了以( C )为主的法律体系。A刑事 B六条 C六法 D民事*431933年国民政府公布的公务员任用法规定公务员任用的

24、第一资格是( D )。P687-688A、革命功勋 B、任官经历 C、学历及学术著作 D、考试及格44我国第一次文官考试在( A )时期。A北洋政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政府45南京政府考试院,行使公务员的考选和( D )权。A审批 B任命 C登记 D铨叙46、广州国民政府最高监察机构是( C )。A、都察院 B、平政院 C、监察院 D、监查委员会47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C )。A无产阶级专政 B人民民主专政 C资产阶级专政 D封建地主阶级专政*48南京国民政府在省与县政权之间设中间层级最普遍的是( D )。P653 A特别行政区 B市制 C首席县长制 D行政督

25、察专员制二、多选题1夏、商、周地方管理体制的核心( AB )。A封诸侯 B建藩地 C设郡县 D设省2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 ABCDE )。A十六国时的“族兵” B辽代的“宫卫御帐兵” C金代的“猛安谋克” D元代的“怯薛军” E清代的“八旗兵”3明清的“三法司”制度,以( BCD )主管司法事务。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E御史台4我国古代主要的赋役征收制度的改革有( ABCDE )。A均田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一条鞭法 E摊丁入亩5、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有( ABCD )。 A、帝 B、天子 C、王 D、皇帝 6、晚清时期实行“新政”时期所增设的国家机构有( ACD

26、)。 A、商部 B、外务部 C、巡警部 D、学部7、元朝总揽全国政务的中书省真正的宰辅有( BC )。 A、丞相 B、左丞相 C、右丞相 D、枢密使8西周属卿事僚的政务官有( ABCD )。 A、司土 B、司马 C、司空 D、司寇9宋代国家权力中枢组织包括( ACD )。 A、政事堂 B、九寺、六监 C、枢密院 D、三司10明朝宦官组织共有十二监、八局、四司,号称二十四衙门,而每监、局、司的掌理太监分别是( ABC )。 A、掌印太监 B、大使 C、 司正 D、秉笔太监11清代中后期国家中枢机构军机处的大臣称谓有( ABCD )。 A、首席军机大臣 B、军机大臣 C、军机行走 D、军机处学习行

27、走12、王权受到( ACD )的制约。A贵族元老 B君主制 C 地方割据势力 D宗教信仰13、在古代有关符节的规制,从其用途上看主要有( ABCD )。A调动符节 B邮传符节 C身份符节 D专使符节 E施令符节14、属唐代国家组织中的五监有( ABC )。 A国子监 B军器监 C将作监 D司天监15、古代官吏的任用种类有( ABCDE )。A候补之类 B试用之类 C拜授之类 D兼额之类 E参知之类16、南京临时政府行政机关包括( ABC )。 A临时大总统府 B参谋部 C国务会议 D 九个行政部17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调整监查制的主要表现( ACD )。 A、将监查院正副院长、委员由委任制

28、改为选举制 B、设地方监查区 C、增设监查委员会 D改监察使署为监察委员行署18民国初年的国家结构中,地方行政区划所实行的三级区划从大至小分别是( ABC )。 A省(军政府) B道(军政分府) C县 D市19、北洋政府的文官有( ABCDE )等。A行政官 B外交官 C技术官 D司法官 E警察官三、名词解释 1、官僚政治:所谓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但是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2、郡县制:确立于战国时期

29、而被后世广泛采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制。(1分)春秋时代中期随分封制被兼并战争破坏,大国开始将兼并小国改为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郡的设置比县稍晚,且规格比县要低,战国时出现郡管县。郡的长官为“守”或“太守”,负责一郡行政、军事和财政。县的长官称“令”或长,主管全县军政事务。汉代以后州、路、行省先后取代郡成为一级行政区,而县制则沿用至今。 3、三省六部:P236隋代在前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央管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体系,这套制度基本上为唐、宋说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省。中书省掌管草拟诏令文书,门下省 “掌出纳帝命”,尚书综理全国政务。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各设

30、尚书、侍郎为正副官。吏部掌管理的铨选、考课、勋封。户部管户口、田地、财政和赋税事物。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物。4、票拟:P209所谓票拟,也叫票旨、条旨,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呈递皇帝批示以前,先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实际上就是“票拟批答”,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5、三公九卿:P229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所谓三公即:丞相,“掌呈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所谓九卿,是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也称之为诸卿或列卿。九卿的设置主要有太常、宗正、卫尉等。6、郡县

31、兵役制:P402 7、二十四司:P237 8、三司会审制:三司会审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简称三司会审。三司会审一般由皇帝下令,三大司法机关承命,审理结果报请皇帝批准执行。 9、 改土归流:(P298)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对云贵川桂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改革制度,即是废除土司制度,该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由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10羁縻府州:P26211、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发展。220年,三国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开始实行,亦称为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

32、取士制度。具体做法是:任用 “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本籍州郡的大小“中正”,由他们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来评定人才等级,然后由小中正上报大中正审核,大中正上报司徒核实,再交吏部选用。 12、胥吏:胥是供官府驱使的劳役,负责催征赋税、维持治安、把手关卡、看守仓库、看管和押解犯人,站堂、看门、传唤、传送文移,押解官府物品等诸多杂事。吏是在官府中承办具体公务的人员,其地位高于胥,他们在官府中负责文书事务,承办具体事务。胥吏不是官,但却在政府职能上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13、五院:南京国民政府根据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分立”和“权能分治”理论,在1928年10月成立的国

33、民政府的主体和核心机构。(2分)五院包括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五院。行政院位列五院之首,是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机关,司法院是最高司法机关,考试院是最高考试机关,监察院是最高监察机关。五院长官为正、副院长。五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共同构成了国民政府组织体系的主干。14、征辟制:征召、辟除制的简称,是秦汉时代皇帝和地方长官选拔官员和属吏的制度。(2分)征召制是由皇帝直接下诏征求士人并拜任其为官的制度,它由先秦的简任制演变而来,征召的特征是“德举”,对象多为德高望重的宿儒、名士,征召意义在于礼敬人才的示范作用。辟除制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长官自行选拔与任用属吏的

34、制度,其中被辟为公府属吏者任职条件、地位最高,其升迁、转徙都较一般官府属吏更便捷、轻快,而地郡县长官属吏的辟除可直接从普通百姓中选用。15、外戚政治:P174所谓外戚政治,就是皇帝的母族或妻族利用掖廷之亲,以皇后父亲或舅父的名义,在朝廷总揽枢机之政,居兵戎之重,父兄亲族并居显要。其极端的形式便是所谓“外戚专权”16、三司推事:P323 17、察举制: 察举,即经过考察后进行荐举,是在先秦乡里荐举选士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选官制度。此制盛行于两汉,中衰于南北朝,而在其后历代王朝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四、问答题(带*号的题为作业中没出现过的)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答:第一,君主专政,个人集权与宗法

35、血缘关系贯穿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也是北洋政府,国民党南京政府制度的一个特点。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权合理性的依据,悬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第三,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也影响到半殖民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第四,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并一直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第五,在高度君主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并且实行人治。第六,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承认特殊权利阶层,对不同的阶层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第七,中国一致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论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36、都曾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2、皇帝制度的特点是什么P123-125答:第一,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助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第二,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第三,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国家机构都是君主的办事的机构。*3、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特点? P85 5点*4、中国古代监察行政体制的特点?P372-382*5、明清两代改土归流政策及其评价。P297-298*6、历代地方主要长官的设置及其主要职权P258-261 9点*7、晚清政治变革给人们留下哪些启示?PP81-82 3点8、历代行政区划名称及内容。P256-257*9、荐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

37、特点P493-498 (4)10、简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君主丞相制的特征及其变化?答:首先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君主丞相制的特征: (1)专制君权和实力相权并存。丞相总执朝政,皇帝通过丞相治理国家,权势仅次于皇帝。专制君权和实力相权间从一开始就存在矛盾。 (2)相权对君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相权对君权的制约作用在西汉早期表现明显。如汉高祖刘邦欲改立宠姬戚夫人之子赵王为太子,但遭到丞相、大臣反对而作罢。 其次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君主丞相制变化: (1)西汉武帝削弱相权,便一反汉初惯例而提拔平民出身的儒生为丞相。他还以一批有才华的文人学士为侍中,加强自己的谋议群体,提高决策能力。从而削弱了丞相的地位和

38、丞相在决策中的作用。 (2)西汉末,改革三公制度,废除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改设司徒、司马和司空。由丞相改设的司徒排位已位于由太尉改设的大司马之后,且不再有丞相的责任和职能,实权丞相不复存在。 (3)西汉武帝至魏晋南北朝,尚书制度逐渐形成 西汉武帝时提升尚书作用和地位,尚书逐渐由掌皇帝饮食起居、管理诏书的传达和大臣奏章的上呈的官员成变宮内决策机构“中朝”(或“内朝”)的成员。但尚书职能仅限于受令和出令。 东汉初,改称“录尚书事”即总领尚书事。它开始承担丞相之责。东汉时形成了尚书台,但已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政务中枢。 魏晋南北朝时尚书由政务中枢变为国务总署,当时尚书诸曹取代九卿来直接处理国家政务,由

39、协助皇帝的办公机构发展为一个庞大的国家最高行政机构。11、简述中国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P335-340 5方面12、中国古代监察的主要方法有哪些?P388答:(1)检核簿册法。即古代各级政府部门在年终汇集各种政务情况,制成簿册,逐级呈报审查,以便上级考核、监查。是中国古代监查的常规方法。 (2)举劾案章法。即监查人员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朝章礼法的人和事,称之为“案章”;对违法乱纪的人进行弹劾,称之为“举劾”。 (3)连坐告密法。商鞅变法后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的制度,告密范围包括逃避赋税兵役,非议君主吏师、私藏诗书和“盗贼”十分广泛。 (4)遣吏巡行法。即派使臣代表君主巡行监查地方。 (5)牵制

40、监督法。即有意设置监督机制,如中央辅政系列实行多轨辅政制,中央各政务系列的职权交叉重复,司法系列“三法司”并存。这是中国古代官制的重要特点。 (6)密查侦缉法。即君主为直接了解情况而采取的特别监察手段,常派御史、使者、宦官、亲信等奉旨持节以监督和处理各项事务,如拷问盗贼、刺举奸非、监军、监财税等。 (7)密奏传呈法。即经特殊渠道将奏报的内容直接送呈君主,由君主亲阅,再朱批处理,并不通过各级军政部门,拥有最大的权威。如汉代规定群臣可“上封事”,即将上奏内容密封传进,不必通过正常的运转渠道,可从皇宫南边的司马门投入由宦官呈递给皇帝。又如清代康熙、雍正时的密折制。*13、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P10

41、-19 7点14、简述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发展阶段。P570答:第一阶段,自国民党政府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发挥国民党的具体职能。第二阶段,抗日战争时期,以国防最高委员会统一指挥党政军,并代行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的职权,从而形成党政军一体化的集权制度。第三阶段,抗战胜利到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溃败。总之,在国民党一党专制下,国民党不仅以党治国,而且是以党员治国,全面控制政权,完全违背了孙中山的以党的主义治国,最后达到宪政国家的目的,更违反了中国人民长期以来追求政治民主化和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潮流。*15、南京国民政府五院的主要职权。P634-640五、论述题1、试分析中华民国元首制的特点。P618-620 3点2、试述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P499答:科举制度是在荐举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选拔制度。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确定为一项重要制度。科举制确立之后,基本上纠正了魏晋以来由世家大族所垄断的用人和掌权状况,也消弱了荐举的功能,表现出教委公开,教委公正的优越性,为士人入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科举制度的确立,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也有利于更广泛的吸引人才,因此,它一经出现,便称为主要的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