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T 985-2015 段木灵芝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ora****at 文档编号:19938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6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T 985-2015 段木灵芝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DB33∕T 985-2015 段木灵芝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DB33∕T 985-2015 段木灵芝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DB33∕T 985-2015 段木灵芝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DB33∕T 985-2015 段木灵芝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01 B 0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 33/T 9852015 段木灵芝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ood log cultiv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2015-08-06 发布 2015-09-06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3/T 985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农林大

2、学、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浙江森芝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伯伟、李明焱、斯金平、陈青、曹隆枢、朱惠照、徐靖。DB33/T 9852015 1 段木灵芝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段木灵芝的术语和定义、基地要求、菌种、栽培技术、采收与产地初加工、包装、档案建立与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段木灵芝的生产和产地初加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3、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2005 旱作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8946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GB 14881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段木灵芝 以段木为基质栽培的赤芝,分采孢灵芝和不采孢灵芝。4 基地要求 4.1 产地选择 宜选择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块

4、,环境空气应符合GB 3095-2012 规定的二级标准,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2005 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土壤环境应符合GB 15618-1995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远离禽畜场、垃圾场等污染源。不应在非适宜区种植。DB33/T 9852015 2 4.2 生产基地 4.2.1 宜选择通风良好、水源清洁、排灌方便的区域。生产区布局合理,应与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生活区严格分开,制段加工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应各自独立、方便操作。管理制度明示上墙。4.2.2 培养室宜选择洁净、通风、控温、遮光的场所。4.2.3 出芝场地应选择通风向阳、水源清洁方便的栽培场地;基地应置放

5、垃圾、农用投入品包装等废弃物收集桶;采用荫棚、钢架大棚,大棚编号,实施中药材生产信息建设体系建设,生产全过程推行“二维码”追溯管理。4.2.4 培养室和出芝场地使用前应认真清理,严格消毒和杀虫。4.3 初加工基地 灵芝初加工的厂址、环境卫生和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及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等应符合GB 14881中的相关规定。5 菌种 5.1 品种选用 应为多孔菌目、灵芝科、灵芝属、赤芝(Ganoderma lucidum),经过品种审定或鉴定确认。根据用途选用多孢型或少孢型,并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5.2 菌种生产 扩繁用种源应来自具有资质的菌种场。菌种生产过

6、程应符合NY/T 528的规定。培养基原料质量要求应符合NY 5099的规定,菌种制作要求参见本标准附录A。6 栽培技术 6.1 栽培时间 一般在11月中旬至翌年1月下旬制段接种,4月5月份排场,6月份出芝,采收子实体的灵芝在8月9月份采收;采收子实体及孢子粉的灵芝在7月8月套筒,10月份采收。6.2 菌段制作 6.2.1 树种选择 除松、杉、樟、桉、木荷等含油脂、芳香刺激性气味及有毒树种外的阔叶树。以壳斗科、杜英科、金缕梅科等树种为宜。6.2.2 段木制作 在落叶至萌芽前选择直径6 cm以上的原木采伐。砍伐时应保护好树皮,避免太阳暴晒。约20天后,含水量在38%45%时截成15 cm30 c

7、m长的段木,断面应平整。6.2.3 装袋 DB33/T 9852015 3 把截好的段木剔去尖角和毛刺,装入长度60 cm80 cm、筒径扁宽30 cm35 cm、厚度为0.06 mm0.08 mm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筒袋中,每袋视段木粗细可装1 根5 根,小心装袋,防破损,袋子两头用绳子扎好。6.2.4 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使袋内温度快速上升到98 100 后连续保温16 h以上。经灭菌后趁热从灭菌灶中搬出,发现袋子破损的立即用胶布封住。6.2.5 接种 6.2.5.1 接种前接种室或接种棚用食用菌专用气雾消毒剂熏蒸消毒。6.2.5.2 当灭菌后的段木温度冷却至 30 以下,按接种规范要求,在

8、无菌条件下进行两头接种,菌种铺满两头截面,扎紧袋口。6.2.6 培养 将接种后的菌段搬入培养室中,在15 28 温度下叠层培养90 d110 d。培养期间适时通风,空气湿度宜控制在60%80%。当菌段表面出现浅黄色的菌皮、有小原基形成、菌段轻压有弹性、菌丝体紧密粘结时可排场。6.3 排场管理 6.3.1 搭棚、整畦 依栽培场地搭建单体棚或钢架连栋大棚,单体棚高2.5 m2.8 m,棚顶覆盖遮阳网等遮阳材料,棚架四周用遮光材料围严。棚架下做畦,畦上泥土预先深翻打细发白,畦面撒石灰粉消毒。畦宽1.4 m2.2 m,畦高25 cm,畦沟宽40 cm50 cm。6.3.2 菌段排场 在4月至5月选择晴

9、天下地排放。菌段排放在畦上,根据畦宽每畦横排3 段5 段。通风5 d10 d后再脱去菌袋,依次排放在畦上,菌段间距5 cm10 cm,行距20 cm25 cm,在菌段间填满泥土,并覆盖菌段不外露,覆土厚度1 cm2 cm。覆土后应对畦面喷一次重水,使土壤湿润并与菌段接触紧密,喷水后菌段表面泥土被水冲刷而外露的应及时补上覆土。每畦插上弧形毛竹片,构成拱形架,架中间离畦面50 cm60 cm,架上盖塑料薄膜,将整个畦罩住。每667 m2(亩)菌段排放量约为20 m3。6.4 出芝管理 6.4.1 湿度 菌蕾形成至开片时,空气湿度宜保持在90%95%;子实体开片基本完成,菌盖边缘稍有黄色时,空气湿度

10、宜保持在85%90%;子实体趋于成熟至孢子弹射期,空气湿度宜保持在80%85%。6.4.2 水分 在原基形成和幼芝生长期,土表干燥发白的地方应适当喷水,但畦内泥土不应过湿,喷水应细缓。在采收灵芝子实体或套筒收集孢子粉前7 d停止喷水。6.4.3 温度 用遮阳、喷水、掀盖膜等方法控制出芝场的温度,最适温度为20 30。DB33/T 9852015 4 6.4.4 通风 在灵芝原基还未形成时,可用通风来调节棚内的温湿度;灵芝原基形成到幼芝生长期,应利用棚两端薄膜掀开方式通风;子实体开伞后卷起拱形棚两侧薄膜,加大通风量。6.4.5 光照 根据气温和日照情况,在盛夏高温强日照下增加遮阳,使棚内光照强度

11、保持在七分阴三分阳,保持光照均匀。6.4.6 疏芝 同一菌段形成的过多原基,用锋利小刀从基部割去,每根菌段保留1 朵2 朵。疏芝原则为去弱留强,去密留疏。6.4.7 采后管理 6.4.7.1 灵芝采收后及时清理栽培场;地面灌水,增加遮阳度,保湿降温。6.4.7.2 越冬时除做好清场外,应撤去覆膜和遮阳网,对外露的菌段用泥土覆盖保护,厚度 2 cm 以上,四周挖深排水沟。6.5 病虫害防治 6.5.1 常见杂菌和害虫种类 灵芝常见杂菌有木霉、黄曲霉、镰孢霉、粘菌等,常见害虫有灵芝谷蛾、灵芝膜喙扁蝽、黑翅土白蚁等。6.5.2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

12、生物防治,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6.5.3 农业防治 保持环境清洁,按照本标准规定进行生产,注意观察,及时发现杂菌、虫害迹象,采取措施,把杂菌、虫害控制在初始阶段。6.5.4 物理防治 出芝场地安装防虫网、纱门等隔离措施,防止外部杂菌、虫源的进入,并吊挂粘虫板、杀虫灯诱杀。6.5.5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农药、天敌等防治杂菌及害虫。6.5.6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按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1276的规定执行。选用已登记的农药或经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试验后推荐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优先使用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及生物源农药,不应使用除草剂及

13、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见附录B。6.5.7 常见杂菌和害虫的防治方案 DB33/T 9852015 5 具体防治方案参见附录B。7 采收与产地初加工 7.1 采收 7.1.1 子实体采收 当芝盖边缘的白色生长圈消失转为红褐色,菌盖表面色泽一致、不再增大时,在晴天用果树剪在灵芝留柄1.5 cm2 cm处剪下菌盖,除去残根。7.1.2 孢子粉采收 在芝盖边缘的白色生长圈基本消失,菌盖下有少量孢子弹射时,采用单个套筒或整畦盖布等方式进行收集。在大部分灵芝基本停止弹射孢子后收起孢子粉,放置在干净的容器里。7.2 干制 7.2.1 子实体干制 即采即烘,可使用烘房或专用烘干机,控制温度45

14、 65,烘至含水量15%以下,并控制好进出风量,风量应先大后小。7.2.2 孢子粉干制 在采收当天将孢子摊晒在洁净的塑料薄膜上晒干,或用热风循环烘干机、专用烘干机等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40 60。7.3 品质特征 7.3.1 子实体品质特征 按灵芝的感官指标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级别。其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参见附录C。7.3.2 灵芝孢子粉品质特征 灵芝孢子粉的品质特征参见附录C。8 包装 8.1 子实体包装 8.1.1 包装容器 采用瓦楞纸箱包装,内衬聚乙烯薄膜。8.1.2 包装规格 每箱为20 kg或按客户实际要求进行包装。8.2 孢子粉包装 DB33/T 9852015 6 8.2.1

15、干燥的灵芝孢子粉,除杂过筛后用两层食品级塑料袋包装,扎紧袋口,外加纸箱或编织袋,防止受潮变质,包装规格可按市场需求或用户约定。8.2.2 产品包装应符合牢固、整洁、防潮、美观的要求。塑料袋应符合食品级的要求,编织袋应符合GB/T 8946 的规定,外包装纸箱应符合 GB/T 6543 的规定。9 档案建立与管理 栽培单位应保存完整、真实的产地环境质量资料,生产栽培管理和销售记录。生产栽培管理和销售记录包括投入物品的品种、来源、数量、购买时间与地点、用法、使用时间,种植管理操作的时间、方法,收获与产地初加工的时间、方法、操作人员,产品销售等。档案保存不少于3年。10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段木灵芝全

16、过程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参见附录D。DB33/T 9852015 7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灵芝及菌种制作要求 A.1 灵芝 以段木为基质栽培的多孔菌目、灵芝科、灵芝属、赤芝种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的子实体。子实体有柄、木栓质、菌盖肾形或圆形,直径3 cm32 cm,厚0.6 cm2 cm,初期亮橘黄色,边缘白色,后期盖面红褐色,有漆样光泽。菌盖具有环状棱纹或辐射状皱纹,边缘薄,稍内卷。菌柄近似圆柱形、中实,长2 cm20 cm,与盖同色。盖肉白色至浅褐色,菌管褐色,管长0.5 cm1.5 cm,平均每毫米3 个5 个。A.2 菌种

17、制作要求 菌种制作要求见表A.1。表A.1 菌种制作要求 菌种级别 培养基配方 培养条件()菌龄(d)培养容器 质量要求 母种 PDA琼脂培养基 2328 812 玻璃试管(180 mm18 mm或200 mm20 mm)菌丝白色至浅黄色,平贴、菌苔厚实,无杂菌、无害螨、无脱壁、无积水及高温卷,在22 25 温度下,48 h能恢复生长。原种 干木屑78%麸皮20%糖1%石膏粉 1%3540 750 ml菌种瓶或(1517)cm(3033)cm聚丙烯塑料袋 菌丝呈放射状排列、末端整齐、白色棉絮状,无黄色菌被形成且有灵芝特殊的气味。无杂菌、无害螨,在 22 25 温度下,48 h 能恢复生长。生产

18、种 4045 DB33/T 9852015 8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灵芝常见杂菌和虫害的防治方法 B.1 禁止使用的农药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氟虫腈、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三氯杀螨醇、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毒死蜱、三唑磷等其他高毒、高残

19、留农药及除草剂。注:资料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4号、第199号、第274号、第1157号、第1586号、第203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管理的通知”(食药监2013208号)。B.2 灵芝常见杂菌和虫害的防治方法 灵芝常见杂菌和虫害的防治方法见表B.1。表B.1 灵芝常见杂菌和虫害的防治方法 常见杂菌和虫害 危害症状 防治措施 木霉 在灵芝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或段木被木霉污染后,表面显现深绿或蓝绿色,抑制灵芝菌丝生长;在灵芝子实体生长阶段感染木霉,灵芝子实体生长停止,变绿发霉;若不及时处理,使灵芝培养失败,减产减收。保持栽培环境的清洁卫生。子实体生长阶段,对芝棚应做好遮光、保

20、湿及通风工作,防止灵芝原基长出后受阳光直接暴晒而灼伤,防止芝田积水,覆土含水量过高,子实体成熟后及时采摘。加强早期防治。如子实体感染绿色木霉,应及时摘除,以防蔓延。镰孢霉 在菌丝培养阶段侵染灵芝段木,菌段受镰孢霉污染后,先在段木表面长出疏松的网状菌丝,生长迅速,后产分生孢子堆,呈团状或球状,稍受震动,便散发到空气中到处传播。保持栽培环境的清洁卫生。在菌袋的生产培养过程中不损伤塑料袋;对已在袋子破口形成橘红色块状分生孢子团的,应用湿布或浸有柴油的纸包好后小心移出,深埋或烧毁,防止孢子的扩散,其它措施参照木霉的防治措施。黄曲霉 黄曲霉感染菌木,初时略带黄色,随着菌丝蔓延,菌落变为黄绿色,产生大量的

21、分生孢子,再形成二次污染,造成灵芝菌丝生长缓慢或无法生长。保持栽培环境的清洁卫生。培养料彻底灭菌,掌握好灭菌时间,确保培养料温度达到100 时连续保温16 h以上;控制温度,加强通风,创造灵芝菌丝培养良好条件。其它措施参照木霉的防治措施。DB33/T 9852015 9 表B.1(续)常见杂菌和虫害 危害症状 防治措施 粘菌 常在灵芝栽培的出芝阶段污染,初期在灵芝覆土层表面出现黏糊的网状菌丝,其菌丝会变形运动,发展迅速,在1 d2 d内蔓延成片。侵染灵芝的主要有网状粘菌和发网状粘菌,其菌丝分别为黄白色和灰黑色。被粘菌侵染的覆土灵芝地块灵芝不仅停止生长,且芝体受害出现病斑、腐烂,严重影响灵芝的产

22、量和质量。除覆土栽培前对畦床泥土进行有效的消毒外,平时要注意加强芝棚的通风、排湿,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栽培场长期处于阴湿状态,对发生粘菌危害的地块用生石灰粉等撒布覆盖,抑制其扩散生长,并挖除发病部位泥土和菌段。灵芝膜喙扁蝽 在浙江一年发生二代,以成虫在土下的灵芝段木周围及底部越冬,也能在灵芝棚内紧贴土面的木片、竹片下越冬,成若虫均刺吸灵芝菌丝和原基的汁液,造成灵芝的产质量明显下降。合理轮作;适时提前排放新段木;诱集越冬成虫,集中消灭。灵芝谷蛾 在灵芝原基形成到芝盖生长期危害灵芝子实体,越冬幼虫一般在 5 月中下旬化蛹羽化,幼虫从子实体的幼嫩部位蛀食进入,使菌盖出现许多蛀食孔道,并排出成串的颗粒状

23、粪便,气候潮湿时,排出物粘结引起灵芝子实体腐烂,成熟幼虫在蛀孔内做茧化蛹,羽化后蛹壳被成虫带出虫道口,丽水一年发生 2 代3 代,以幼虫做茧越冬。大棚两端棚门需开启处加以一层防虫网,用物理方法防止成虫飞入产卵。在芝芽发生生长期,芝盖扩展期,是虫害发生期,应密切关注,一见有虫粪排出点,用细铁丝钩出幼虫杀灭,或切除虫害芝块,用水泡法集中杀灭。越冬期清理畦面杂物,有虫害灵芝体、芝脚彻底清理销毁。黑翅土白蚁 主要蛀食灵芝段木,在靠近地面的一端筑泥路挖洞,钻入段木皮层下蛀食做巢,以段木及菌丝体做食料,不仅损坏段木树皮还能蛀食木质内部。蛀出多个不规则的孔洞,孔洞四周附着泥土,被害的灵芝产量受到较大影响,菌

24、段常被蛀食一空,减产减收。选好场地,避开蚁源:土栖性白蚁多潜居在野外山岗腐殖质较多的林地或杂草丛中。因此,栽培场应选向南或向东南、西南日照充足的缓坡地,场内及其周围的腐烂树桩和杂草均应清除干净。挖深沟防蚁:建棚时应在棚的四周挖一条深 50 cm、宽 40 cm 的环形坑,灌水淹死或驱出白蚁。在场地外围挖长宽深各 30 厘米的小坑,埋入松木、狼衣草,再压上泥土,2 周后检查,发现有白蚁,用白蚁专用的药物进行诱杀。DB33/T 9852015 10 C C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灵芝子实体及灵芝孢子粉品质特征 C.1 品质特征 C.1.1 灵芝子实体 灵芝子实体按感官指标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其

25、感官指标见表C.1,理化指标见表C.2。表C.1 灵芝子实体分级指标 项目 等 级 特级 一级 二级 朵形 菌盖表面有环状棱纹,如意形或标准肾形 菌盖表面有环状棱纹,菌盖完整,单生 菌盖完整,允许有丛生,叠生混入 色泽 盖面红褐色至紫红色,表面有光泽,腹面干净无伤痕,黄白色 盖面棕褐色,干净,腹面黄白色 盖面棕褐色,干净,腹面浅褐色 质地 木栓质,质地致密 菌盖直径(cm)20 18 15 菌盖中心厚度(cm)2.0 1.5 1.0 菌柄长度(cm)2.5 虫孔、霉变 无 杂质 无 气味 气微香,味苦涩 注:仅限于不采收孢子粉的灵芝子实体。表C.2 灵芝子实体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薄层鉴别

26、 应符合 2010 年版中国药典 水分,(%)15.0 DB33/T 9852015 11 表C.2(续)项目 指标 灰分,(%)3.2 酸不溶性灰分,(%)0.5 浸出物,(%)3.0 灵芝多糖,(%)0.90 三萜及甾醇,(%)0.50 C.1.2 灵芝孢子粉 灵芝孢子粉的感官和理化指标见表C.3。表C.3 灵芝孢子粉品质指标 项 目 指 标 色泽 黄褐色或淡褐色粉末 气味 气微、味淡,无异味 性状 粉末状,无结块,无杂质 泥沙等杂质,(%)2 显微鉴别 孢子褐色,呈卵形,长6 m11 m,宽4 m7 m,顶端平截或钝圆形,孢壁双层,外壁透明、平滑,内壁淡褐色或近褐色 水分,(%)10.0

27、 灰分,(%)3.0 C.2 检验方法 C.2.1 感官指标的测定 C.2.1.1 采用游标卡尺、手摸、眼观、鼻嗅和口尝及显微镜像的方法测定。C.2.1.2 泥沙等杂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 A 杂质检查法(过60目筛)测定。C.2.2 理化指标的测定 C.2.2.1 显微鉴别 DB33/T 9852015 12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 C 显微鉴别法测定。C.2.2.2 薄层鉴别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灵芝项下测定。C.2.2.3 水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 H 水分测定法第一法(烘干法)测定。C.2.2.4

28、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 K 灰分测定法测定。C.2.2.5 浸出物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灵芝项下测定。C.2.2.6 灵芝多糖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灵芝项下测定。C.2.2.7 三萜及甾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灵芝项下测定。C.3 检验规则 C.3.1 抽样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I A 药材取样法执行。C.3.2 判定规则 C.3.2.1 检验结果中如有不合格项,对不合格项应加倍取样进行复检,若复检结果仍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C.3.2.2 感官指标中以最低一项指标判定等级。DB33/T 9852015 1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段木灵芝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