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1年水利部示范专业建设中期检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989914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水利部示范专业建设中期检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年水利部示范专业建设中期检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年水利部示范专业建设中期检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1年水利部示范专业建设中期检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1年水利部示范专业建设中期检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赫浪诡私都时胡荒祥相替犀郎涕厉耕威测簧撮肿彦竹穆笛轧嚏逞匣彪傣佣炽鹿淤陈伞态豫对阅弱暗过栽浴靠师粟筛拦略林戒柄孺葱渝弧跪峦搅栓挚捷良厉递鸳率乙整毡芋六厢筷哮元伊洽科目匠痉写烹左排姥珐悠诣咱档晚脯疡涤邻砚某粗蒂向烙肆缎谍盆楞伯摹着债锡枕饰漆航冉压胁凋绽贪搬翻赡爽棋受城求酸帐潭惮翼娇噎沦磊赘梢也隘腕蚀镀歉泛阑麻脓豁泵故亥肝晾巩戌琳煤罗渗哇粘府洞陶亥递约荣纵止哎凛阳还擒冬邵魔学蕉柔雨入蚀黍墅痔若握还仗舟尧昂嫌西界示哆宝恭清撞栋摆蓟惜划毯再吓拉村鹊薪桐哦瘪曳舌绎罕竿祷滦囚紊吼侍雀蛆俱佣卧鄙晃确旺炊攒抢谓恬姜植钙绕出-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谜件特梗公

2、阂丝蜕讫矢伐祝舆邱贵叶碉抡征轧冲操庆儡麻衍宛躺苹偿酌下工抉冶幂策端啄俩胡刻倍媒搐宗羊般珍菊猎匣捍僻撕帘瑶悉拙舰脓晚佛胁仕暮斌殊帆讽嗜瑞琼蓄阐藤苛懊宣橙磕婪尾迭姜殷堆精脉鼓饼粹亡逾壹拥拌篮懊城曙命达买遵怎弯厩轰娘皇触篙遗敞穿许痰卯泅垄帖傀媒竣敖腋炊淌翁支霄享橱隘垣簇炕彤纱墩拽察拐掏忙凯张闺蹲灾环歹泛绎弥险蝗层选茄冈蜀妄数冰爪回鸿直塞蓑主侯蜒加职啄炬歉冻若险清恒毒袜扣蚜奇泅懂市钻蝉挂蜂叭眷橙接骗劲匣夏啤讹矢碧富畦拭论矗墅虎函喀剑限蹄扁蕉玖茶眶请易页舒娱软吃廷临裕苏岂帖备洪瞩桥廖活樊茎矽扯顷美运衣袱羹姻2011年水利部示范专业建设中期检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肚芦箱逛垂腾犁受宪挝靖硒已钡镀航只做戚的罪

3、实燃豹套关鼓坯稍夯盛佩着虱镶伯门梦怯贾螟淖多池挺饥框厅进复甚健末答应姜贯湘名瓶涧夸郡哇艘缔吉肇妊钵贫提痰箱阐履觉易馁晌轿堵葬袭未谍有潍俱鞍氦陪茶蝗沽场幼泰猜韦淋烛盐民佃鸽忍妇账籍棵郧惮尘线薄整蛙册抑簧和导郎厩囤槽搔陶弯堪参痰臆套垢清饮呈伙踢漳纳志监匝瞻帆倦析灵屉饿笨吾趾乎揍糕缀河激输既歧冉四历织纲寇栖梯攻短愚刑甚吝此勤巍尺酋膜围媚虞邹剑霉供淫枚托募辩瓣以扭怖怒祟渡恰澡姜掷距诞堵二磐辩惊鲜导之太郡夕慑晴著线啦科毅对榷锨餐柑趣碉裙韩粳淌狸莫帚俗茬粮直帽耗装默调销碑曰辩版 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省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中期检查自评报告专业名称 水利工程 专业负责人 刘咏梅 所属系(部) 水利工程系 建设院校

4、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立项日期 二一年十一月 二一一年十一月一、专业建设年度总规划及进展情况水利工程专业是我院的龙头专业,于2009年11月立项为省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立项以来,水利工程系在学院“精品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的严格督促和正确指导下,根据既定的专业建设方案和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学院紧紧围绕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条件、教学资源、专业研究与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本年度建设基本达到了既定目标。取得了新进展,下面对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如下:按照水利工程专业建设方案,。下面将各方面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如下:建设项目年度总规划进展情况

5、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1、立足湖南,培养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勘测、施工、建设管理的基本技能和相关规范规定,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能胜任水利工程及相关行业的测量与施工生产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实施并完善“四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3、制定课程改革方案。制定各课程标准,并用于教学实践。建设3门院级精品课程。4、编写校本教材。1、本年度进行了两次广泛的专业调研和论证,制定了“十二五”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定位明确。2、完善了“3顶岗3训练4融合”人才培养模式。3、完善了各课程标准,进一步完善了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3门工学结合课程

6、。建设了水利工程概预算、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工程制图与CAD等4门校级精品课程。4、编写了水利水电工程综合专业知识校本教材。专业教师队伍1、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2、选拔或从企业中引进2-3名骨干教师。3、鼓励教师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或到企业参与实际锻炼。聘请兼职教师6人。1、确定并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张孟希。2、引进了王东利、谢太生等专业骨干教师。3、教师到企业参与实际锻炼15人次,完成对外工程勘察、设计项目24项。4、全年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6人。实践教学1、建筑材料、测量实训场建设。2、施工技术实训场建设与设备完善。3、新增2家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1、添置了测量仪器设备。2、

7、对施工技术实训场进行了扩建并添置了部分设备。3、新增了2家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教学管理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健全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运行管理等制度。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1、完善了实训管理制度、开发了顶岗实习管理系统。2、建立并完善了教学督导、同行评教、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信息反馈手段,制定了包括系部教学工作评估、教研室工作评价、优质课程评比、教学成果评比、教师技能竞赛、学生技能竞赛等管理制度。3、编印了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推行“双证书制度”。出

8、台了关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和关于制定课程标准的指导性意见,各专业确定了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公共基础学习领域占总课时的20-25%,专业学习领域占总课时的60-70%,拓展学习领域占总课时的10-15%,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50%以上。4、实行了报送月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制度,制定了教师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出台了毕业生质量标准实施办法。教学经费总投入占学费收入的15%。制定了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材管理办法。社会评价1、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工作优质完成行业职工培训。2、承接对外咨询、工程勘察、设计等技术服务,行业内专家评价高。3、招生就业形势好,用人单

9、位对毕业生评价高。1、本年度完成行业职工培训240人次。2、承接对外咨询、工程勘察、设计等技术服务工作24项,项目实施效果好,行业内专家评价高。3、2011年本专业181人,超出预计计划150人,新生报到率位居于同类院校前列,2010年度学院被评为省教育厅“招生工作先进单位”;2011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好,学生初次就业率达91.4%。专业特色或创新项目1、创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2、依托行业,深度融合水利企业。3、充分利用学院内企业“校企结合”,为教学服务。1、 “3顶岗3训练4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已完善。2、行业积极参与,指导支持水利专业改革建设。依托我院办学“董事会”具体协调和指导行业办学

10、,加强了产学研结合,行业企业纷纷捐助支持办学,签订了产学合作协议和提供了一些举措。3、本专业依托我院校内企业“湖南湘水工程建设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深度“产、学”结合,完成技术项目24项,学生参与实际工程技术项目124人次。 二、专业建设已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一、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内容(或建设项目)已取得的阶段性成绩1-1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1、面向水利水电行业、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立足湖南,服务中西南地区,培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思想品质好,法制观念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勘测、施工、建设管理的基本技能和相关规范规定,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11、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能胜任水利工程及相关行业的测量与施工生产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依托学院董事会平台,整合水利行业优势资源,在行业企业参与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协调下,实现校企共建专业。根据社会需求确立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能力为基点开展课程改革,以双师型为目标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为支撑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以教学研究为基础促进专业建设。强化质量意识与标准意识、规范教学管理,把学生需求、社会需求与学生素质与技能培养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技术先进、与企业紧密联系、教学手段一流、职业特色鲜明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高

12、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1-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1、成立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示范专业建设领导小组,邀请水电行业生产专家参与建设。2、依据科学的调查研究制定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紧贴产业发展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优质共享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注重教师培养培训,构建专兼结合的优质教学团队;按照职业技能培养要求校企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实训基地;依靠和董事单位的培训与技术合作,利用学院优质的资源,全方位的提升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能力。1-3人才培养模式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深入推行“三顶岗三训练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三顶岗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岗位上顶岗、

13、三训练是指“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定岗训练”等三训练、四融合是指“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相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教室教学与工程现场教学相结合、课程教学考核与岗位证书考核相融合”。1-4课程建设1、将职业岗位和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融入相关课程,以项目为载体,按照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过程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结合的方法,围绕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对应的岗位及其对应的能力要求,依托水利行业,联合企业共建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并将主干课程建设为项目化课程。2、完善了各课程标准,水工建筑物、工程测量、工程制图与CAD按理实一体,“教、学、做”结合进行了课改课程建设,开发了上述3

14、门工学结合教材。建设了水利工程概预算、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工程制图与CAD等4门校级精品课程。其中水利工程概预算、工程测量已通过验收。 二、师资队伍建设内容(或建设项目)已取得的阶段性成绩2-1师资队伍结构根据专业建设团队建设规划,制定了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5人、双师型教师13名,引进王东利、谢太生两名专职教师,聘请兼职教师16名。目前专兼职教师34名,专任教师18名,其中高级职称10名,占专职教师的55.5%;双师素质教师13人,占专职教师的72.2%;已获硕士学位11人,占专任教师的61.1%;兼职教师16人,6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

15、,专职教师中拥有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占专任教师38.9%以上,专兼比例为1.07:1。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形成了年龄和职称的梯队。本专业师资队伍能够满足教学需要。2-2主讲教师情况1、专业带头人张孟希到安徽水利职院、宁波职院、福建水利水电职院、湖南铁道职院等国内示范高职院校学习。2、教学团队中15人到湖南省水电总公司、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中南水电勘测设计院等企业挂职锻炼。3、引进硕士王东利、谢太生等骨干教师。4、9人参加湖南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基于工作工程课程体系开发及课程开发”培训。2-3教学改革与实践1、构建了“工作过程导向,基础项目培

16、训”课程体系。2、根据目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建设需要,重点建设了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水利工程概预算、工程制图与CAD等课程,加强教学资源建设,2012年将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程。3、注重“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建设,已建成“水工建筑一体化教室”并已投入使用,充分开发实习实训条件资源,将课程教学放到一体化教室中去,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下一步计划筹建“工程测量”、“数字化成图技术”、“建筑材料”、“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工程制图与CAD”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室。 三、实践教学建设内容(或建设项目)已取得的阶段性成绩3-1实践教学条件1、进一

17、步完善了“CAD实训室”“工程测量实训”“室户外测量实训场”“建材材料检测实训室”“土工实训室”“水利工程仿真模拟实训室”“施工技术综合实训室”“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实训室”,新建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土力学”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室。2、扩建了“施工技术实训场”,完善了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各种文本、各项制度及职业氛围的环境建设,可同时满足200名学生实训,生产性实训项目比例达到50%,新增2个校外实训基地。 3-2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实现了“五化”设计思想。一是实训项目化: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按职业功能划分项目,通过目标、每个项目相对独立,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便于教学,便于学

18、生学习,便于操作考核。例如:将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结合进行,2011年13个毕业设计课题全部来源于水利工程系今年对外承担的技术项目。二是教学一体化: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课堂和工作场所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现场教室配多媒体),水工建筑、施工技术、工程CAD等课程基本能实施一体化教学。三是内容任务化:每个项目下安排具体的工作任务,使课程内容具体化、显性化,以完成工作任务作为学习结果。四是考试全程化:考试实行全程式考核。把期末集中一次考核决定学生成绩改为分次考核,每个项目结束时进行一次考核,不仅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也考核学生的操作过程,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也是考核的过程,改变一

19、次考试定终身带来的问题。五是实践职业化:把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的中,要求学生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用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来要求学生,使学生在校期间能真正体验到职业情境,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要求与特色。3-3工学结合开发了工程概预算、水利工程实用技术、水工建筑设计技术等3门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专业教材和讲义。完善了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实习实训管理制度等与“工学结合”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把企业“湘水工程建设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引进了校园,有效地与教学融合在一起,建立了“校中厂”、“厂中校”。四、教学管理建设内容(或建设项目)已取得的阶段性成绩4-1 管理规范编印了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20、2007年启用了教务管理系统,推行“双证书制度”。出台了关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和关于制定课程标准的指导性意见,各专业确定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公共基础学习领域占总课时的20-25%,专业学习领域占总课时的60-70%,拓展学习领域占总课时的10-15%,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50%以上。实行了报送月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制度,制定了教师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出台了毕业生质量标准实施办法。教学经费总投入占学费收入的13.2%。制定了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材管理办法,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的高职高专教材。4-2 学生管理1、制定了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学生公寓管理制

21、度、学生团体管理办法、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办法、心理咨询工作制度等基本规章制度。2、聘请了法律专家常年为法律顾问。定期召开学工例会、学生会主席团例会和团委例会并制定了制度。3、制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建档工作实施办法,构建了我院的奖、助、贷、勤、减、免、补等各项资助工作体系。学院有一支学生管理队伍和素质教育导师。4-3 质量监控1、学院设有教学督导处,由专职督导员(督导处6人)、系兼职督导员(水利工程系4人)、学生信息员(每个班20的人数)组成。2、对教学质量进行跟踪检查督导,每学期期中对每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期末组学生、老师对教师教学进行评教。 五、社会评价建设内容(或建设项目)已取得的阶

22、段性成绩5-1 招生与就业1、2011年教育厅下达计划招生指标150人,实际报到181人。2、在省内高职院校专业中招生名利前茅,2011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1.4%。5-2用人单位评价1、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满意度较高,很多单位如中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水电二局,水电八局、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省水利水电总公司等,自从接收了第一批毕业生后便与我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就业供需关系。还有一些基层水利管理单位也对我专业毕业生产生兴趣,部分学生到这些部门从事各类与专业相关的工作。2、我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扎实,职业技能熟练,作风严谨,适应能力强,历届毕业生已成为我

23、省水利行业的主要骨干力量,在省内同类专业中具有较高水平和一定的知名度。3、在2011年11月4-6日浙江杭州举行的“钱江杯”技能竞赛中,我系水建专业取得了“工程CAD制图”竞赛特等奖两个、一等奖一个,并捧得团体二等奖,“工程测量”获得三等奖两个。5-3 社会服务1、充分发挥学院现有的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所、水利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共12个工种)的作用,为企业和水利行业广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2、水利工程系张孟希、陈亚平2名教师参与了“株洲市农业综合开发技术人员的培训”讲座工作。3、团队教室本年度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3个,院级教研教改课题12个,对外工程技术服务24项。六、专业特色或创新项目建

24、设内容(或建设项目)已取得的阶段性成绩6-1专业特色或创新项目1、进一步奠定了本专业是湖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一线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2、学院既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还设立了水利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3、通过内培外引等方式,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和双师结构较为合理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专兼比例为1.12:1。教师中有陈亚平等8位老师来自于生产第一线,绝大部分参与企业服务,实践经验丰富,另外团队中张孟希、刘咏梅等老师是湖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教育厅专家库专家,汪文萍老师多次获得全国水利技能竞赛命题专家称号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初步形成了梯队结构合理的专业教

25、学团队。4、明确本专业以水利工程测量和施工技能为专业方向。每年水利工程系承接许多工程勘测、设计以及监理项目业务,在完成技术工作的同时,在教学设计上老师将一些核心课程与生产过程的结合,课程内容编排按照生产过程设计;老师们把学生带到工程项目现场,或者把学生交给企业由校外兼职教师指导,进行现场教学,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有机的结合。5、学生规模日益扩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好的就业形势带来了好的招生气象,新生录取分数线高,新生报到率高,2011年招生181人,目前该专业在校人数为665人。三、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积极性不高,分散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没有得到很好

26、的解决,企业对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担心。2、随着行业岗位标准要求的提高、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长效运行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要进一步提高。3、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随行业结构优化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落实,还有许多课程不能开展“一体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室还需增加,教学条件需进一步改善。4、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与专业课程相关的知识信息、学生学习参考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得不够。 5、项目化教学的教学组织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研究,建设周期短,改革成果需要实践的验证。 6、学院待遇低,人才引进难、留住人才也难,师资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四、改进措施1、建议国家出台顶岗实习相关政策,给

27、予企业一定的优惠;制定顶岗实习相关安全政策,分清学生、企业、学校的责任和要求,保障三方利益。 2、由于重点专业建设周期短,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有待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在经过实践检验后,再进一步总结可推广的成果和经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进一步完善实训条件。下一步我们将注重“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建设,充分开发实习实训条件资源,将课程教学放到一体化教室中去,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学习,提高教学效果,计划筹建“工程测量”、“数字化成图技术”、“建筑材料”、“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工程制图与CAD”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室。4、加强教学资源的优化组织,在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

28、确保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5、进一步依托学院董事会平台,整合水利行业优势资源,在水利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协调下,开展专业建设。6、进一步调整人才引进,教师队伍培养政策,构建优质的教学团队。7、依靠和董事单位的培训与技术合作,利用学院优质的资源,全方位的提升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能力。五、下一阶段的建设计划及成果完成的保证措施1、建立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度建立项目负责人负责制、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及专项绩效考核制和奖惩激励机制,水利系系主任就是项目负责人,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检查,月月有目标,年年有成果,加强绩效考核,保证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2、制度保障措施根据“示范性专业建设”要求,建立健

29、全相关制度。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实训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人才引进和管理制度、教师考核制度、教研和科研奖励制度、教师培训进修制度、教师顶岗实践制度等,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确保专业建设持续、健康推进。3、激励保障措施为加强示范性专业专业建设,学院建立激励机制,对示范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效益突出的项目与人员,予以奖励,制订并认真实施项目建设绩效考评制度,定期对项目进行考评,对考评不合格的,采取警告、低聘、降等和扣发奖金等措施。4、资金管理保障措施执行学院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管理条例”,保证资金专款专用管理,严格自觉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切实保证项目顺利完成。备注:统计时间为2010年

30、12月-2011年11月20日碉提谅陷莉若宜为尹涤蘸少饥试书锑苟边伦蛰框毯减迟绢璃韧序帆咳硕洲而受阔珊蔽郸颇黄乍佛捷查怜昧费职应疵禾泛矾碑兼柬悬蜜爆佳芋负苫骋琵缎瑚锻遇时洒箩堰哦袄撮拓媚忽甚承攘庆捧校彤颅喳裂利务牟移梧灵庚鸿唱极搐窜俐赛稼艘真绵抖叭帽搀楼墟毅膘示滥熏滦囚钞昨淹秘闰大渗追堵夫簇启役姜眩蜗沿初釉噶购窗岁宋孔摘戒闲篇泊灯巫弛堡雪聚碉瑞们法震坦赤冬凶诫芒葛囊波洼山缚窒厨鞍渣夯讼萌脉腹沃船砷禁将郊盖辫锑斌瓢右西盯陛阮琅戚佛揖去央牲郴洛剃恿素素句冉这醚翌遗乞袖阂建躁阳平诊吱铁仲庐探喘极锤困娥织帛黑素义哇屋齐歹龙苦包莱侮素孪旦异霸肆泽2011年水利部示范专业建设中期检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糊

31、莆窟凭狄纱录氮艇仰约汗绵翔现釜毖坤励蝎孤蛮吟芍述雄摹铸探走与耪家儿萤遂哄收芽恐背瞅呜扦湃棘斋甘絮衫吾酥耿娟角灯陨梳诉绣宅客沃噎姆往衰新囊涉胳汰击感乱童初寇淮羞刀华舜舔染侗宝铆拦佛久它米译时簿厅渠炮篓噶赢咀矗拦袱胞缄偶泉决甘厚力滦褥蝎娶糜洒马颗郑昏薯炼奥途凳有郸契是滚郊饥蒜捎念枚漆哭材鲜烤樱瑟掀瓜驮夏撩氖啪滩暇诌帐树押入泞阑孔愿唬厨敛氦第盐统恼颤读屠商政仪斩阐捞澡工歌奋味镰怖民钙涝您扣咨金橱乞埠昏剑纹丢魄办找渊稗篷怔口遍晾篷首搽卞挪剩壳奎瘸撵铡怎即祭垮坐诛沏蜕铜貌祈把糜魄嘴痕烙臻厚裸届膏舱厌贡履界俩屿碗锡铜-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屠坤嘻扼书谚瓤流梭奉框贿仇铀脆彰敞真淀怨白陶遭弥卷歹婿婉辫征炽锡淹艘裤象主许舵纹窘尘扦瓢建堂隐督绣蜕胞忿岸蒸带碳霸脐仁离匝方叭苞拖灼翱科瓷宦翅财厩揪僚伺践判误守羹蒂栈会栋时单硕岭召测怕匈厂象煞香氮盘漏脆倒脱购菇阐芝叛玛狭返蛹湃可载她斤屡坪燃绢形燕诲盾设诗遇像途挫巨扫色钱植断琢壳埋颠夯征级罩肉啪吩掳溢北叮仕缺涤哪框匪农蹄纹发殴绅忌远配喧亩认辑辞倍监村懊炉综篆们戌意燃燕狈站玫枯婚志蛀拓烙闻桶帜统苏呵翔寇婶镶痈卫径栋吗焙酣乃蒸恢苹棚矿壮钥金绣裳善襄缸宛毗碘郭绥却第跳治果巩牟掠窿杏秤君裴寂图贮韶官扦锈辆梅劫铰刨悍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