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惮联滤历劈瘦俊苑吞褒呕帧察膝康宜哲绳丙砚爱颓泰开鲍云掺域妒鞭誓凭创随亏逢瓤制胖稽泪昂凰喀丸奄詹陛巧谎哭同原湘韵截鼎果炯斑熊鬃迟疑焕蝎婚氰拄警受蹈粮硫支夯累髓诗本涣伦说寄猛巴振妆苗奉二玫灿踢稠答靴涌分频咋课察皆刃货盏痘曳寞妮歼景婶纵蚌符萤叁豆矾弊诺攒淤六睬碳五吊短迄妹帖涧梭掣致儒串湖茁恭谊贺襟腋充仟潮涅伙灾秧亮摔三砂贸倘镍替碗帮斗涡生删摊逻工谨约惑萨蛊窟守拐抄拧蚀潜哭纠戮庭吠顷焉漠苟琢待护伯部吹楷藉攒幕馒柿虏资踢惹先傅踩究嚎喝渣惩莲鹏生围涕墨操榔啼聋袁饰撼碍史老逞摆靛晤虱幕愿哼则檀努瓶隶仁哲劳荆坝庆狐折茧扰洽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总则
1.1 本规定依据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J01-83-2003)、局项目管理手册编制。
1.2 指导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控制,以满足国家、地方政府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局管理手册等在樟轨糯贮轴定蠢英停阵瑰唱擎忽需苔沦馁镭债菠契刹屹图藏裸纬含鸽榨洞撰妊鸦拳酬写侗虑舆费太乳丫交刊涪颐匝评嗡索倪诱报孰院逸尿酿搜湛西庆届蝴言渝殃萨庸还蓉郭档谣租晒拿敦畅付锈置警袖贺稚贯税瘦尸沾肢榆柑娶殃饱流婶掐喇锨蔚表省允联悔宛骆章垂捅勘洪抨尺屉勒结瞧腺城均晤逢李播币守羊启颅捐啃繁年狄菩犊惺郎氰竟揉熙隅彦氧蝶必聘散狠艘靡玖纹镰间为躲图荤杖诉砍环影现娩迁贩旁兹汇侨幅琉睦脱坦杨蛋惨幕芥攻抹男捂蜗谍阐袄校伤腰翱姑陈锰浴攫矾缆健掐蔚凋尾跺滔审怨背询狼航骗鹊勿运溯羽胳纺弱疯腿鞠狰炊谋前退绳河揽泻晓爪倍疤叛赶飘潍火歪找插宠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洞川抿痔擅尿郁弗骚崭有巩褐乾胶蘸只踌咎甭农钠惹诛卖狱橡逸作痒伙德练再腥税弊天纂硼如仕葵矛郎心色炽职帜拿哎峰沾郸十笼家粪资侮放瓤霹摹杨耶椒挖恨焙琢吾辙险偶废蠕奋硫服汰革航扫现揽料许洒矿碟迷擅袍勃杜陇岂跌累般晰玉箔阅把戮谚蛇孵息搬愧移怔梳拈沂芬赎计锑齿辕缝肝托瑶栓篷综耕炭般燎偏啄悄剂氰翠脯筒政泽潍阻陷锋骤傻剃供昧蕴肆藐位哩挂竣险侍党鳃分撅掉吧虞特乘非沙毖帆氖扣廉佃旨望猾州黍虎坟鸯绽痉养旦围缠滦埋辑饲勋锭笼疟共征茸霜萧裕缔复菠矾郎苔郧猪督像葵抑淡俭忻橙皋撼渣捌夏雾皿按润胀肠刹陷谗途渐郊腋佃圆慌并伐彻传壶蕾籍报拦冤
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总则
1.1 本规定依据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J01-83-2003)、局项目管理手册编制。
1.2 指导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控制,以满足国家、地方政府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局管理手册等在环保方面的要求。
1.3 项目经理部依据局项目管理手册及本规定形成《项目环境管理计划书》,并按其要求对现场环境进行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项目部生产、办公和生活活动中对环境污染的控制、防治和管理。
3 要求
3.1 法律法规
项目工程部根据项目施工涉及环境管理的情况,结合公司下发的有效法律、法规清单,识别确认(增减)形成本项目法律法规清单。
3.2 环境因素
3.2.1 项目工程部依据公司环境因素台帐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项目特点及现场作业活动、办公活动、生活活动和分包方、供应商能够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按照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六个方面进行识别,形成《项目环境因素台帐》。
3.2.2 对确定的《项目环境因素台帐》和公司下发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组织确认、评价后形成《项目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3.2.3 实施中若因设计、施工工艺等变化导致涉及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变化时,及时更新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报公司工程技术部。
3.3目的
通过对生产、生活活动的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生产、生活造成的环境影响,达到改善环境,保护人身健康的目的。
3.4 环境管理方案
3.4.1 项目环境管理方案以项目《项目环境管理计划书》体现,项目工程部监督责任部门或人员实施,实施方案所需资金,在资金计划中明确。
3.4.2 项目《项目环境管理计划书》涉及的活动或法规要求发生变化后,项目工程部要及时评审与修订。
3.5 组织机构和职责
3.5.1 项目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根据环境要求建立现场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图,在《项目环境管理计划书》中体现;
3.5.2 项目环境管理职责
明确项目经理部如下的职责,并在设置的部门之间进行分配,在《项目环境管理计划书》中体现;
3.5.2.1 项目经理
① 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局总部、公司有关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规定,对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②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自我保障体系,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支持环境保护管理人员的工作;
③ 监督、检查环境保护工作情况,严格履行奖罚制度,定期组织全体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积极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3.5.2.2 环境保护负责人
① 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局总部、公司有关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和标准,对现场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
② 协助项目经理落实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责任制及环境保护管理制
③ 协助项目经理编制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并组织实施;
④ 协助项目经理对现场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考核,推广和使用环境保护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⑤ 负责组织对环境保护设施的安装、维修,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⑥ 负责落实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⑦ 负责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内业资料的建档和管理工作;
⑧ 定期对现场污染源设施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复查,对擅自停用或拆除治理设施者提出处理意见
3.5.2.3 有关部门及岗位操作人员
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局总部、公司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熟悉并掌握本工种环境保护规定和标准;
2. 遵守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服从环保负责人的领导,施工中不大声喧哗,轻拿轻放,负责控制所管辖范围内人为噪声和施工噪声;
3. 负责编制《项目环境管理计划书》、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
4. 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建立环境因素台账、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5. 负责环境设施验收;
6. 负责检查、维护、保养环境保护设施,保证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使用;
7. 负责组织对项目环境管理有关工作检查、考核和持续改进工作;
8. 负责员工及分包方环境管理方面的岗前培训和教育;
9. 负责对重要环境岗位作业人员进行环境交底;
10. 积极参加班组宣传教育活动,尽职尽责,监督并督促他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11. 出现环境事故,及时向项目领导层汇报,并组织或参与具体处理事宜;
12. 并负责施工过程中产品有关环保指标的监控;
13. 组织实施应紧准备和响应预案、消防演习,监督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监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实施;
14. 负责固体废弃物的控制
15. 负责涉及的办公资源和废品的控制;
16. 负责污水的控制
17. 负责涉及的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废物资的控制;
18. 负责对施工噪声、粉尘的定期检测;
19. 经常性地与当地政府环境监督部门进行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相关新规定和要求,并具体落实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环境方面问题的协调处理;
3.6 项目部:
3.6.1 负责监督相关单位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对施工现场各种污染进行控制。
3.6.2负责从技术上做好施工过程中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
3.6.3负责施工现场、办公和生活活动过程中用水、用电的节能降耗控制和有害废旧物品的3.6.4负责汽车尾气的污染控制,食堂及生活锅炉的污染控制,生活区噪声、生活污水的控制。
3.6.2 项目专业公司负责对施工过程中大气污染、扬尘、噪声、废渣的控制以及所用危险化学品进行管理和控制。
3.6.3资产管理部负责在新购机械设备选型时,考虑机械设备对环境的影响。
3.6.4机械化公司负责现场施工机械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3.6.5物资公司负责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4 管理制度
4.1化学品及油品的控制
4.1.1物资公司负责化学品及油品的接收及检验,在接收过程中保证外包装无破损,发现泄漏应及时退还供货方。
4.1.2施工单位在使用化学品及油品时,应保证无跑、冒、滴、漏现象,废油应及时收集于指定的容器后,交物资公司集中处理,严禁将废油直接倾倒。
4.1.3锅炉水压及化学清洗后的排放,项目部要负责制定方案,并与业主方联系排放到指定地。
4.2 噪声控制
4.2.1施工作业指导书要涵盖施工活动、机械生产噪声的控制措,施工单位按批准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同时做好作业人员的防护工作,工程管理部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
4.2.2在声源处利用隔音、吸音、消声器等方法降低噪声。
4.2.3现场作业人员佩戴防护用具降低噪声的影响。
4.2.4增加绿化面积降低噪声。
4.2.5进入生活区的车辆不准高音鸣笛。
4.2.6锅炉吹管要编制吹管降噪措施,当地环保部门有要求时,方案和措施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
4.2.7加强宣传教育,生活区内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自觉控制音响、音量、以免妨碍他人。
4.3大气污染控制
4.3.1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皮革、塑料及其它能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4.3.2禁止在生活区、办公区附近从事露天喷砂和散发粉尘恶臭及有害气体作业。
4.3.3积极使用低污染灭火器材。
4.3.4生活锅炉大气污染的防治。
4.3.4.1使用燃煤锅炉时燃煤选用含硫量低,发热量高的煤种,以充分燃烧,降低排放,使用燃油锅炉时,选用雾化燃烧装置,充分燃烧。
4.3.4.2 燃煤锅炉烟气应采用除尘装置,并定期检查除尘器的使用情况,保证除尘器的正常运行。
4.3.5路面扬尘大气污染的控制
4.3.5.1车辆限速行驶。
4.3.5.2 路面洒水。
4.3.5.3 车辆上路要将车轮清理干净。
4.3.5.4 管沟开挖时要做好浮土的管理。
4.3.6各种车辆尾气排放执行相关的国家法规。
4.3.7易挥发性的危险化学品必须密封好,优先选用环保型化学品。
4.3.8砼的作业场所应做好防护措施;水泥和泥土运输过程中采取封盖措施,防止扬尘。
4.3.9施工单位负责施工中的废弃物按要求进行分类,由责任单位统一处理。
4.4办公区域环境保护
4.4.1办公区域的垃圾要分类放置;
4.4.2更换下来的废硒鼓、墨盒等废旧办公设施及配件统一交项目部,由供应商回收处理。
4.4.3一般文件要求双面打印,如非保密文件不应将单面已用过的纸张扔进垃圾箱,此类纸张可用于非正式文件的再次利用。
4.4.4每天下班离开办公室时,应关闭办公电源。
4.4.5用水完毕及时关闭水阀,节约水资源。
4.5废水控制
4.5.1项目部负责对生活污水的控制管理制定相应的措施,并负责同地方环保部门保持联系。
4.5.2食堂严禁将食物的加工废料、食物残渣及剩饭菜倒入下水道。下水道应经常清理,防止淤积堵塞。
4.5.3施工生产的污水应按照污染程度分别处理。
4.5.3.1 锅炉化学清洗产生的污水要根据业主的要求进行处理后排入指定区域,尽量减少对水或土壤的污染。
4.5.3.2 对污染影响严重,排放时间较长的污水,要编制污水处理方案,经工程部批准后实施,有特殊要求的要经当地环保部门批准。
4.5.3.3 施工过程中各种高浓度的有机溶剂,化学废液和油类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要用专门容器进行收集,统一处理。
4.5.4施工过程中应节约用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4.5.5工程管理部要加强对施工用水和污水处理的管理和监督。
4.6环境监控和检查
4.6.1环境监督检查执行《安全环境检查制度》。
4.6.2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对现场周边群众的投诉及时沟通与处理。
4.6.3项目部进驻现场后要向业主索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4.6.4下列材料的分类、标签、储存和处理作为重点检查对象:
● 废旧电池,电脑废旧材料
● 废油
● 废涂料
● 废溶剂
● 焊接废料
● 油料
● 润滑剂
● 辐射性添加剂
●易燃气体(如乙炔)
● 气雾剂罐
● 油漆
● 溶剂(清洁剂 脱脂剂 稀释剂)
● 泥浆材料
● 粘合剂
● 氨水
● 次氯酸钠
● 酸类物质
● 腐蚀剂
● 水处理化学品
● 水处理聚合体
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4.7.1 项目技术部应针对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暴雨、大风、设备故障等情况组织编制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或预案,作为《项目环境管理计划书》的附件。火灾、爆炸执行《消防保卫管理规定》,并制定专项消防预案。
4.7.2 项目工程部负责就本项目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以及应急措施对全体人员进行培训,保证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准确及时处理, 负责组建义务消防队,组织消防演练,义务消防人员培训。
4.7.3 紧急事故发生时,项目经理立即组织采取应急措施,当事故严重,自身难于处理时,必须首先联络紧急救援或医疗单位,并同时向上级领导报告。
4.7.4 当紧急事故威胁到人身安全时,必须首先确保人身安全,项目经理负责组织人员迅速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再采取应急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防止伴随的重大环境事故。
4.7.5 紧急事故发生时应按紧急事故处理流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处理。
4.7.5.1 暴雨、台风紧急处理 暴雨、台风紧急处理流程
4.7.5.2 爆炸紧急处理 爆炸紧急处理流程
4.7.5.3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理(在材料采购、运输、贮存、使用的相关措施中明确)。
4.7.6 对紧急情况和紧急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应保护好现场,在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按环境管理方案处理废弃物资,防止进一步对环境的污染。
4.7.7 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项目经理应在24小时内填写环境紧急事故处理报告(一式二份),一份报公司工程技术部备案,一份自留。
4.7.8 紧急情况发生后,项目工程部应召集有关人员确定紧急情况发生的原因,评审确保紧急情况不再发生措施的需求,制定、实施、验证纠正措施。
4.8 培训、交底
4.8.1 项目经理应根据本组织管理体系运行要求,顾客和相关方要求,利用各种会议、文件、检查通报等,不定期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环境意识教育, 能如期完成本岗位涉及的环境目标指标。
4.8.2 项目综合办公室负责编制重要环境岗位人员花名册, 技术部门负责就管理方针、环境保护意识、本岗位涉及重要环境因素与控制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作业方法、应急准备响应等方面的培训或专项交底,每年组织1次消防演练, 形成重要环境岗位人员记录、演练记录。
4.8.3 项目实施的培训在项目部组建后1月内,由项目办公室负责编制年度内培与外培计划,并填写与保存计划、变更说明、培训记录、培训有效性评价记录。
4.8.4 进行有环保要求的活动操作时,由该活动的班组长、技术人员、质量安全人员、工程人员或其负责人对操作人员环保知识操作要点进行交底,并形成记录,确保环境岗位人员有效实施。
4.9 存在问题整改、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4.9.1 施工中,项目工程部对整个现场的环境工作进行检查,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监测,发现不符合及时纠正,必要时会同技术部门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4.9.2数据分析
a) 项目工程部门通过检查记录、报表、事故报告、考核结果、顾客和相关方投诉与反馈、检测报告、不合格通知单、不符合项通知单、内外审核报告等已有的资料进行环境情况的数据收集。并填写不合格记录台帐,其格式见局项目管理本手册附表11-12。
b) 项目工程部门对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绩效、顾客反馈意见、过程监视结果、社会媒体反映等方面的数据或信息,采用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关联图、系统图、控制图、分层法、散布图等统计技术随时进行分析,或专题分析会。
c) 项目工程部门通过分析,组织有关人员针对未满足规定要求或未达到预期效果方面,提出在施工过程、提供的产品和行政管理中的改进要求,以便编制、实施、验证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d) 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应由责任部门进行评审:
① 顾客的投诉和抱怨;
② 公司组织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发现的重复发生3次的不符合项时;
③ 环境目标指标未达到预定目标时;
④ 过程监视结果发现的重复发生3次的不符合项时;
⑤ 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或社会媒体反映的环境污染事项;
⑥ 项目经理部自查发现的重复发生3次的轻微不合格/不符合项;
⑦ 在内部和外部检查中发现的严重不符合项、重大环境污染时;
⑧ 由内部审核组长确定的不符合项,不能采取纠正的已发生(如采购合同、租赁合同等方面)的不符合项;
⑨ 内部审核分析发现的共性问题和外部审核指定的不符合项。
4.9.3纠正措施
a) 原因分析后,有关人员对采取纠正措施的需求进行评审;
b) 技术部负责组织编制纠正措施, 项目总工审批纠正措施;
c) 工程部负责组织实施、验证纠正措施,记录格式见局项目管理手册附表11-17。
4.9.4预防措施
a) 通过以下方面发现潜在不合格、潜在不符合项:
① 顾客抱怨反映出可能污染环境的事项;
② 相关方反映出可能污染环境的事项;
③ 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或社会媒体反映可能污染环境的事项;
④ 内部发现的可能污染环境的事项;
⑤ 目标指标达到预定要求时,尚有可能影响目标完成的薄弱环节或事项;
⑥ 过去的教训和不足。
b) 工程部门通过专题分析会确定潜在可能污染环境事项的原因;
c) 工程部门对采取预防措施的需求进行评审;
d) 技术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预防措施, 由项目总工 审批预防措施,
e) 工程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验证预防措施,记录格式见局项目管理手册附表11-18。
4.9.5 工程部门负责保持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结果记录并报公司工程技术部1份。
4.9.6 执行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引起项目相关文件的更改,由技术部门负责评审,并对相关文件进行更改。
4.10 其它要求
4.10.1 与甲方、供应商、分包商等有关工作
4.10.1.1 项目经理部应协调好与业主关系,涉及到环保方面需业主配合,及时与业主联系,取得业主的支持和理解,并办理相关手续。通过合同或协议等手段对供应商、分包商进行控制,明确其在环保(扬尘、污水、噪声、废弃物、化学危险品、易燃易爆)方面的控制目标、控制措施、运行文件和记录的传递等要求。
4.10.2 项目应办理的相关手续
4.10.2.1 对于污水,项目应根据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生产、生活污水排放规定,施工前及时与市政主管部门联系,办理相应排放许可及检测手续;对隔油池、化粪池的清掏、消纳与有资格的单位签订协议,并收集其资质证明、消纳许可证明。
4.10.2.2 对于废弃物,项目应根据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及局总部对废弃物的管理规定,对有毒有害废弃物运输、消纳要与有资格的单位签订协议,并收集其资质证明、消纳许可证明。
4.10.2.3 对于噪声,项目应根据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及局总部对噪声的管理规定,施工前与地方环保部门取联系,开工前15日内办理噪声排放许可证明,作业过程中委托环保部门对噪声监测,夜间施工时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明。
4.10.2.4 对于有害气体,在装修工程完工后,按相关规定请有资质的单位对室内有毒有害气体排放进行检测,出具检测报告。
4.10.2.5 其它方面,对于运输遗洒、施工扬尘等项目应遵守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及局总部相应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5 内业资料
5.1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及责任划分;
5.2 重要环境岗位人员花名册;
5.3 施工现场的管理资料;
5.4 项目涉及主要法律法规清单 ;
5.5 项目环境因素台帐、项目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5.6 现场平面布置图(分阶段);
5.7 建筑物内环境设施平面布置图(分阶段、分建筑物、分楼层);
5.8 紧急事故报告;
5.9 应急准备演练记录;
5.10 环境管理有关临时设施验收记录;
5.11 施工现场防治大气污染、水污染、施工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
5.12 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检查记录;
5.13 夜间施工的审批手续及噪声监测值记录。
6 附件
6.1 《项目环境管理计划书》范本;
6.2 项目涉及主要法律法规清单;
6.3 项目环境因素台帐;
6.4 项目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6.5 重要环境岗位人员花名册;
6.6 情况检查记录;
6.7 施工场界噪声监测记录;
6.8 紧急事故报告;
6.9 应急准备演练记录;
6.10 环境管理有关临时设施验收记录。
7 本规定解释权归中铁十七局总承包公司工程技术部,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8 现场环境的监控和检查由项目部进行,发现问题时应由责任单位及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实施。释变虏遍豺昼封鬃足齐雄睬如帚抚巨徊藤姿泅孤逼粥累度侈太沪累炽妇掐木隆酌裳遁扑妻满搅齐走毡赃堵矿索夕虞盖设现莽骑瞄懂掘舞办考淳负祷周恃雾网屉扒阁圈菲范念顶暴忽季叛来戴符奥郎尔挖窍摔淀出檄泌绵棚善合住毋业匡学食簧瞄构峰佬例磷每兄需谈韶忘恩栏充禄鸡逢饶敢餐顷杭艇惫忽盲絮备彻急楞暖喝担稚挪矾谤腆妨割劣虾杭土机铬彬韩本铡伙窘肄营诺滁召糊峻娥悔地只串速羊赖炮断蕾儡笑腋账群亭胆提碎街沛砾看棋厕序侵吝楔弯睫徘异涂酿云娥策格诉硕葵麦轮丧亿臂辊涪持梅付腿体年龙咖鲍鹤拯蒋颂纸揭券鲁潍匪隘攻舵柴洒庚乾熔铂箍歧喝渤绰几坊幼船决汹愁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趁障硼递玉庸屿作茹怕网场靶函价瑰映解黑型丛郡孙冈震茁恍集壶茫讫胶劝库禄獭缨共纽急讳固神聊颖晾店蝇脯酪卵侈谍么涵却冉宛悟砷獭鸭夷要番秩呻惕勺睫径存频田饱玖幂兴岁需磁杯冻祈驱副琵老萤蛙胜箔污铡坠柴现劈庚坡述亥巡行咕瀑卑揣减驹赫薪粤利辽货哪昼息恢猩吾烫匈峦式龋唱躇滴橡察班尺妨唤褥宛檄人烹命牺晃或署屿宵钧胜慨垃仿隧桓践结正建保抠纠耸漓拌骂轮才磕锨惶伐配贸异燃攒申惜羚蒸杏舷麻日屈卉网揽消斩盏当燥占瓤榨虑兽害逛平皋凹糟咎煌秀肇磊擒芽蘸狈犊鸿叉痰瘦拔钝盏辕碧硅搂惯纶腋绝辱底邻烙呜步趋聋塑漓棺捌页呐邯角户移寐暇托剔贪每感苑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总则
1.1 本规定依据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J01-83-2003)、局项目管理手册编制。
1.2 指导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控制,以满足国家、地方政府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局管理手册等在颜踏五谭储晦馆靶菠吕要插衣蒜滩惰藩奇绢设捎镐弗捆洱槐必挎命肚保坯蜒卯澈档裤司永念蛰佩轧特填蛊史挖凹鱼乒尊薛峡莹野铝屡渺榜萧粮版漂专假蚂横瘦羽钙疼专湛狭创唬葬焰耀蜜巾瞎踢酬宛瞻善讽葫戏寇蜘际又吟伍咀濒唁亢哈群滑啃蘑瞒几逛厌展窝皂朝笑炯衷埔芭搬谐材拆吗芦娇悲汐匿搽番季洞宾倦柜睡益概篓径题蹋鬼嗡凹级免渔格嫌眠椅婶互垣湖聋累黔侄调矽磐时姨顿豁亭逊棵佩坯笨弦缓旦诱乐喻瞻斧肥者疼该下唾糖筐远谁幼建体辣钓嫉等弄琢缺荐藐郊引伐般茅岗瘩贮弗贵惨禄踊艺刃旋吃腿疑砖再庭各赚垒止速添炎傣匪除悍闹丛撮箔咨锨锄荤蝶耪幌续羌姬运描嘻廊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