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974679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DOC 页数:132 大小: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固定资产 课 题 §5.1固定资产概述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能目标 1.了解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特点; 2.理解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和分类方法; 3.理解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方法; 4、准确熟练的判别、计量固定资产 过程与方法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 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 情 感态 度与 价值 观目 标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工作的情感 教材分析 教 学重 点 固定资产的确认及初始计量 教 学难 点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教 学关 键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确认及计量的方法 课 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使用教具 投影仪 课时 完成目标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双边活动及教法运用 〖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复习提问〗 低值易耗品的概念及特点? 〖引入新课〗 结合生活中的实物,对比低值易耗品引入新课题—固定资产 〖讲授新课〗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 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动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②使用寿命超过1年。 注意: ┏━━━━┯━━━━━━━━━━━━┯━━━━━━━━━┓ ┃ │ 生产经营用 │ 非生产经营用 ┃ ┠────┼────────────┼─────────┨ ┃时间标准│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以上 │ 两年以上 ┃ ┠────┼────────────┼─────────┨ ┃价值标准│未规定 │ 2000元以上 ┃ ┗━━━━┷━━━━━━━━━━━━┷━━━━━━━━━┛ 2、特点: ①实物形态的不变性; ②使用寿命的有限性; ③价值存在的双重性。折旧部分和净值部分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①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固定资产的分类 (一)按经济用途分类 1、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固定资产 2、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固定资产 (二)按使用情况分类 1、使用中的固定资产 2、未使用的固定资产 3、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三)按综合分类 1、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固定资产 2、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固定资产 3、租出固定资产 4、未使用的固定资产 5、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6、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7、土地 注:其它分类如按产权关系分为自有的和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四、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即取得成本) 1、外购的固定资产 包括买价、增值税、进口关税等税费以及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前发生应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它支出。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按建造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入账。 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 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必须公允)入账。 4、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①捐赠方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凭据注明的金额加应付税费; ②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下列顺序确定: ⅰ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付的相关税费入账; ⅱ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入账。 5、盘盈的固定资产 ①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估计损耗后的余额入账; ②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入账。 提问成绩中下游的学生,以促进绝大部分学生动脑思考 以设备为例,启发学生思考是否一定是固定资产? 注意:各种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要进行区分 〖巩固练习〗 1、什么是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的特点有哪些? 3、外购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包括哪些? 〖小 结〗 本次课讲述了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特点、确认标准和分类内容以及初始计量方法。注意结合实例对确认标准和初始计量的理解掌握。 〖作 业〗 1、比较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 2、习题集 学生思考做题,教师巡回辅导,并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板书设计】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与特点 三、固定资产的分类 1、概念: (一)按经济用途分类 2、特点: (二)按使用情况分类 (三)按综合分类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四、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即取得成本) 【教学反思】 该次课内容大部分为概念记忆性知识,注意多结合已学过知识和身边熟悉的实例加以讲解,并及时通过典型习题加以巩固,让大多数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大纲要求的各项知识。 同时不要遗忘了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提问等多种途径督促他们不要落下。 课 题 §5.2固定资产的增加 教学目标 知 识与 技能 目标 1.掌握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2.掌握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3.掌握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核算; 4.掌握盘盈的固定资产的核算; 5、准确熟练的掌握各种固定资产增加的业务核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帮 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 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能力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 情 感态 度与 价值 观目 标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工作的情感 教材分析 教 学重 点 固定资产各种增加途径的业务核算 教 学难 点 购入固定资产需不需要安装的核算 教 学关 键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握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课 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使用教具 投影仪 课时 完成目标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双边活动及教法运用 〖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复习提问〗 固定资产的概念及购入的初始计量? 〖引入新课〗 结合生活中的实物,引入新课题—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讲授新课〗 一、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二、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要通过“在建工程”科目) ①支付设备价、税、费款时按其合计数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②支付安装费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③设备安装完毕交付验收使用时,按其实际总成本作为原值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三、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支付其它费用) 资本公积(凭据中注明金额或公允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五、盘盈的固定资产 1、发现盘盈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2、报批后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提问成绩中下游的学生,以促进绝大部分学生动脑思考 结合家庭买不同电器为例,启发学生思考业务一 与业务二的不同? 引导思考: 什么情况下用“股本”? 思考:在哪儿学过? 〖巩固练习〗 1、购入的固定资产如何核算? 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如何核算?? 3、盘盈的固定资产如何核算?? 〖小 结〗 本次课讲述了固定资产不同途径增加的核算。注意结合实例对容易出错和混淆的地方强化练习,以求得大部分学生的理解掌握。 〖作 业〗 1、比较两种购入固定资产业务的核算异同 2、习题集 学生思考做题,教师巡回辅导,并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如用错账户、金额写错等 【板书设计】 一、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 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二、购入需安装的固定资产 五、盘盈的固定资产 1、购入 1、发现时 2、安装 2、处理时 3、交付 三、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 【教学反思】 该次课内容基本上为业务性核算知识,账户多且出现较生僻账户(如“资本公积”),注意多结合已学过知识和身边熟悉的实例加以讲解,并及时通过典型习题加以巩固,让大多数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大纲要求的各项知识。 同时不要遗忘了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提问等多种途径督促他们不要落下,应掌握非难点业务。 课 题 §5.2在建工程 教学目标 知 识与 技能 目标 1.理解在建工程的核算; 2.掌握自营基建工程的核算; 3.了解岀包基建工程的核算; 4、准确熟练的掌握在建工程的核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帮 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 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能力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 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标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工作的情感 教材分析 教 学重 点 固定资产自营基建工程的业务核算 教 学难 点 自营基建工程中增值税的核算 教 学关 键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握在建工程中自营基建工程的核算 课 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使用教具 投影仪 课时 完成目标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双边活动及教法运用 〖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复习提问〗 固定资产增加的途径及核算方法? 〖引入新课〗 结合生活中的实物(如盖房),引入新课题—在建工程的核算 〖讲授新课〗 一、在建工程的概念 在建工程,是指企业以发包或自营方式进行的以建造房屋、建筑物、各种设施及安装、技术改造、大修理、改扩建固定资产为目的的基建工程、 安装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大修理工程等 按其实施方式不同可分为自营工程和岀包工程。 二、在建工程的核算 1、账户设置 ①“在建工程”:本账户既是各种工程成本的计算账户,又是各种工程项目的盘存账户,还是各种工程支出的结算账户。 该账户应设置“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在安装设备”、“技术改造工程”、“大修理工程”、“其他支出”明细账户进行核算。 ②“工程物资”:本账户用来核算为基建工程、更新改造工程和大修理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包括为工程准备的材料、尚未交付安装的需要安装设备的实际成本,以及预付大型设备款和基本建设期间根据项目概算购入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具等的实际成本。 该账户应设置“专用材料”、“专用设备”、“预付大型设备款”、“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具”明细账户进行核算。 2、业务核算 ⑴自营基建工程 【例3-38 】合安公司自行建造生产车间一幢,购入为工程准备的各种专用材料和专用设备。其中专用材料300 000元,增值税额51000元;专用设备200 000元,增值税额34 000元。基建工程实际领用了全部专用设备和339 300元专用材料(含增值税),剩余专用材料11 700元(含增值税1 700元)转作企业存货;另外基建工程还领用了企业生产用的原材料40 000元,应转出的增值税额6 800元;支付基建工程人员工资120 000元;企业供水车间为基建工程提供劳务支出18 000元;基建工程完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分析核算: ① 购入为工程准备的专用材料、专用设备: 借:工程物资——专用材料 351 000 ——专用设备 234 000 贷:银行存款 585 000 ② 基建工程领用专用材料、专用设备: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生产车间工程) 573 300 贷:工程物资——专用材料 339 300 ——专用设备 234 000 ③基建工程领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生产车间工程) 46 800 贷:原材料——X材料 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 800 ④基建工程支付工程人员工资: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生产车间工程) 120 000 贷:银行存款 120 000 ⑤ 基建工程承担的供水车间劳务: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生产车间工程) 18 000 贷: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18 000 ⑥ 基建工程完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生产车间)758 100 贷:在建工程—建筑工程(生产车间工程) 758 100 ⑦ 剩余专用材料转作企业存货: 借:原材料——X材料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工程物资 ——专用材料 11 700 (2)发包基建工程的基本账务处理 ① 企业按合同规定向承包企业预付工程款、备料款。 ②企业以拨付给承包企业的材料抵作预付备料款。 ③企业将安装设备交付承包企业进行安装。 ④企业与承包企业办理工程价款结算,补付工程款。 ⑤企业承包工程完工交付使用。 提问成绩中下游的学生,以促进绝大部分学生动脑思考 引导思考: 与“原材料”有何不同? 引导思考:与前面所学的购入材料有何不同? 引导思考:与已学过的领用生产领料有何区别? 思考:在哪儿学过类似业务? 〖巩固练习〗 1、自营在建工程如何核算? 2、配套习题集P45实训二 〖小 结〗 本次课讲述了在建工程不同方式的核算。注意结合实例对容易出错和混淆的地方强化练习,以求得大部分学生的理解掌握。 〖作 业〗 1、比较两种购入固定资产业务的核算异同 2、配套习题集P40-44 学生思考做题,教师巡回辅导,并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如用错账户、金额写错等 【板书设计】 一、在建工程的概念 ⑴自营基建工程 二、在建工程的核算 1、账户设置 (2)发包基建工程 2、业务核算 【教学反思】 该次课内容基本上为业务性核算知识,账户多且出现较生僻账户(如“工程物资”),注意多结合已学过知识和身边熟悉的实例加以讲解,并及时通过典型习题加以巩固,让大多数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大纲要求的各项知识。 注意不要遗忘了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提问等多种途径督促他们不要落下,应掌握大纲中要求的基本业务。 课 题 §5.3固定资产折旧一、二、三部分 教学目标 知 识与技 能目 标 1.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影响因素; 2.掌握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 3、准确熟练的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过程与方法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帮 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 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能力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工作的情感 教材分析 教 学重 点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教 学难 点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时间范围的实践运用 教 学关 键 如何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计提折旧的时间范围的实践运用 课 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使用教具 投影仪 课时 完成目标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双边活动及教法运用 〖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复习提问〗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不同方式及各自的核算方法? 〖引入新课〗 结合生活中的实物(如楼房),引入新课题—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讲授新课〗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 固定资产折旧简称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断损耗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或构成企业费用的那部分价值。 固定资产的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作用而逐渐丧失其物理性能。 无形损耗是指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损耗。 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1.固定资产原值 是指固定资产取得时的相关全部支出。 2.固定资产净残值 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净额。 3.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4.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的减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5.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 (一)空间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规定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注意:融资租入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融资租出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应计提折旧。 (二)时间范围 ◆企业一般应按月提取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其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 ◆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管其折旧是否提足,均不再补提折旧。 提问成绩中下游的学生,以促进绝大部分学生动脑思考 引导思考: 结合实例两者有何不同? 〖巩固练习〗 1、固定资产折旧的时间范围? 2、配套习题集P40二单选 〖小 结〗 本次课讲述了在建工程不同方式的核算。注意结合实例对容易出错和混淆的地方强化练习,以求得大部分学生的理解掌握。 〖作 业〗 1、比较两种购入固定资产业务的核算异同 2、配套习题集P40-44 学生思考做题,教师巡回辅导,并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如用错账户、金额写错等 【板书设计】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 4、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5、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固定资产原值 三、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 2、固定资产净残值 (一)空间范围 3、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二)时间范围 【教学反思】 该次课内容大部分为概念记忆性知识,注意多结合已学过知识和身边熟悉的实例加以讲解,并及时通过典型习题加以巩固,让大多数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大纲要求的各项知识。 同时不要遗忘了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提问等多种途径督促他们不要落下。 课 题 §5.4固定资产折旧 直线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直线法的概念、计算公式与核算的相关内容 2、学会直线法计提折旧的相关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帮 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 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能力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作风 教材分析 教 学重 点 直线法的计算 教 学难 点 公式的掌握 教 学关 键 折旧的核算 课 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使用教具 投影仪 课时 完成目标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双边活动及教法运用 〖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 2、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 〖引入新课〗 通过固定资产折旧的提问引入计提折旧的方法—直线法 〖讲授新课〗 四、直线法下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 (一)直线法的概念 直线法又称平均年限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净残值或净残值率和规定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二)直线法的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 年折旧额 = ———————————————— 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原始价值×(1-预计净残值率) 或= ——————————————————— 预计使用年限 其中: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时,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乘以折旧率计算的。 年折旧额 年折旧率= ———————×100% 固定资产原值 或 1-预计净残值率 年折旧率= ———————×100% 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例5-7】合安公司有一仓库,原值800 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计算如下: 800 000 ×(1- 4%) 年折旧额= ————————— = 38 400(元) 20 38 400 年折旧率= ———————×100% = 4.8% 800 000 月折旧率=4.8%÷12=0.4% 月折旧额=800 000×0.4=3 200(元) (三)直线法折旧率的种类 1、个别折旧率,按某项固定资产逐个计算折旧率。 2、分类折扣率,将性质、结构和使用年限大体相同的固定资产归并为同一类别计算的折旧率。计算公式为 某类固定资产 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之和 年分类折旧率=—————————————×100% 该类固定资产原值之和 3、综合折旧率,指就整个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综合计算的折旧率。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 各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之和 年综合折旧率=—————————————×100% 各项固定资产原值之和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为了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业务,企业应设置“累计折旧”账户,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固定资产由于使用而磨损的价值。 计提折旧时,应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和用途,借记有关成本费用账户,贷记“累计折旧”账户。 【例5-8】合安公司采用直线法提取固定资产折旧。 2007年9月份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列明:一车间4 000元,二车间6 000元,经营租出部门1 000元,厂部管理部门3 000元。 借:制造费用—— 一车间 4 000 —— 二车间 6 000 其他业务成本 1 000 管理费用 3 000 贷:累计折旧 14 000 直线法的最大特点:每期计算的折旧额是相等的、不变的,在坐标中折旧额表现为一条直线 掌握常用的计算方法 注意区别三种方法的不同 掌握不同部门采用的账户不同 〖巩固练习〗 1、什么是计提折旧的直线法? 2、直线法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3、固定资产折旧如何核算? 〖小 结〗 本节主要介绍了固定资产折旧的直线法的概念、计算公式、种类和折旧的核算等内容。重点掌握直线法的计算公式和核算方法。 〖作 业〗 1、直线法年折旧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线法年折旧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累计折旧账户的用法。 4、习题集P46 实训三。 【板书设计】 四、直线法 (三)种类 (一)概念 (二)计算公式 (四)核算 【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介绍了固定资产折旧的直线法的概念、计算公式、种类和折旧的核算等内容。重点掌握直线法的计算公式和核算方法。 本节计算题较多,需要加大练习的力度。另外,习题集的相关选择、判断要相应做完。 课 题 §5.4固定资产折旧 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工作量法和年数总和法相关内容 2、学会工作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帮 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 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能力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的情感 教材分析 教 学重 点 年数总和法的运用 教 学难 点 年数总和法的理解 教 学关 键 两种方法的区别 课 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使用教具 投影仪 课时 完成目标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复习提问〗 1、什么是直线法? 2、直线法的公式 〖引入新课〗 通过直线法的总结引入加速法新课 〖讲授新课〗 五、工作量法下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 对于运输设备和价值高但不经常使用的大型专用设备,可根据其完成工作量计提折旧,也就是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基本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预计总工作量 单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5-9】假设某项设备原值50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15000元,预计总工作量160000小时本月工作200小时,则 单位小时折旧额=(500000-15000)÷160000=3.03(元/小时) 月折旧额=200×3.03=606(元) 六、年数总和法下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 年数总和法又称总和年限法,是指以逐年递减的折旧率乘以一个固定的折旧基数来计算每期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其中: 固定的折旧基数=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逐年递减 预计折旧年限 -已折旧年限 年折旧率= —————————————————×100% 预计折旧年限×(预计折旧年限+1)÷2 计算公式: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逐年递减的年折旧率÷12 【例5-10】夏康公司现有一台生产用电子设备,原值为48 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1 440元。经批准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夏康公司该电子设备各月折旧额计算表如图表5-2所示。 图5-2 年数总和法计算表 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折旧基数 尚可使用年限 年数总和 年折 旧率 年折 旧额 累计折旧额 期末折余价值 月折旧额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⑥÷12 0 48 000 1 46 560 5 15 5/15 15 520 15 520 32 480 1 293.33 1 293.33 2 46 560 4 15 4/15 12 416 27 936 20 064 1 034.36 1 034.36 3 46 560 3 15 3/15 9 312 37 248 10 752 7 76.00 7 76.00 4 46 560 2 15 2/15 6 208 43 456 4 544 517.33 517.33 5 46 560 1 15 1/15 3 104 46 560 1 440 258.67 258.67 合计 46 560 双边活动及教法运用 注意适用对象:运输设备、价值高但不经常使用的大型专用设备 掌握公式 公式较多,注意区别掌握 对照表格详细讲解各个步骤的计算过程 〖巩固练习〗 1、什么是工作量法? 2、工作量法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3、什么是年数总和法? 4、年数总和法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小 结〗 本节讲解内容较多,讲授了工作量法和年数总和法的折旧计提方法,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要学会对比两种方法的不同,牢记各自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彻底掌握。 〖作 业〗 1、工作量法的计提公式 2、年数总和法的计提公式 3、习题集P46实训四、五 【板书设计】 五、工作量法 六、年数总和法 公式 公式 例题 例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较多内容的讲解,讲授了工作量法和年数总和法的折旧计提方法,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并做到融会贯通,不至于混淆。 要学会对比两种方法的不同,牢记各自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彻底掌握。 课 题 §5.4固定资产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提方法 2、学会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过程与方法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帮 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 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能力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习惯 教材分析 教 学重 点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运用 教 学难 点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公式 教 学关 键 对公式的理解 课 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使用教具 投影仪 课时 完成目标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双边活动及教法运用 〖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复习提问〗 1、工作量法的公式是怎样的? 2、年数总和法如何运用? 〖引入新课〗 前面几节课学习了固定资产折旧的几种方法,今天学习固定资产的最后一种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讲授新课〗 七、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