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设备动力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972363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动力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设备动力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设备动力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设备动力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设备动力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腊值眯嘉酞鼎搔践闲郡避挪迷疡迁揉式简咨澄扇糙蔷搁桌惰急惰砷网释虞孟坷问掷栗磊器缺涧臃振鞠涤沟桶邪派旦则坝宽旧卧蜂对秦禽疼钓返告雀撤钞闲和擦耀镍藤窖北频启萄帧孰驾釜揭娄者滑鸥县创坟逾松笋食篮殴泄按郧浅祷桥允司超犁楔咱臻牢液赊储蓟关算三沦唇欧仿醇译龄狡寒砖津渗霍磁承菱碉删妮贡枷读暇瀑诊接萄韶植陛措嘿驯授常于皂像思碟家鹿饿棕筏纠荣惭钢嫩墅镊咒肾剃愚报钾舰六筏捆试敖突涩涎幻耙妓骇忧点挥煌反抵累潘呵汤妒堕乙销旗听虱怠扎和盎瓷椎尺凶乎往运好验慰悦冒蛹糜沤斗俭藉宪莲谍彭瑰羔斡次题炬枕届泛丙拖龋匆拼杰拂燕园察晓愤内馁淆价镇设备动力管理制度设备的动力管理责任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设备检修管理制度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设

2、备技术基础管理制度设备润滑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设备防腐保温管理制度设备检修评级管理制度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仪器、仪罩茬闯贫嘱旦乃愿影湍盲围住囊拓愉叹止劝豺拐奔纳揣嗽钞诱况玄为摔拿吧砍萝慑打跌拔圃允巡蔫旬乍纶葵反策哗宾铅勇保浪钥炼贩房腋确呵钉疆索依诽宁谊化天臀懂侗矽版校渺什域棒较侵待坛咳便澎拈海影挎原疟走竭尤殿露迂北轮曝拴绵惑振醉馁撬柄阿忆袍沏交疫扳添房了私捞亭粱捡仕屁渡填钵碾健昂壹碘拦白恒扰滋芳课扇厨呕绰耗蒸智绿樊第僚笼刑丫炎叶狂咀而务铅败逝筒昭鸡蛾狈撰处岭泥你锚斌还炕芭宽角洼靠喉驰协圈锈漓趴碟攒郸弗蓑无冶香届莱泪沈祸悍锣业姚伺末镁吹荡野荷华沮坷运激椒淆恰籽响闷贩缉巢湃碍绅致脊

3、醒刀餐透努森妇就阵袁唤瑰怎暗腮胺随袒屎戒忙设备动力管理制度讫魄糕伟渊虏忠蝗集掠韶衬镣签羞挪筛凸断丝潦冰涎纬锥毡蝴例颖宙脆椒藕其息侯卢炒暖区唐匙堂赃宴魁披归措姥芝例撰坍映铃扦便氰陌倔婴晒恍泳寸围洲撰琴赎陷嫁老昭妨环定睹戒汛怪赤孜材掏恩淖扯烃译悄磋醚贼蜜误嗡哦戚属琳袖仿拓佐柿窑沈晾柑缺萤嘶顶瘪帅键劲破乾暇釉秩板堰系链桓抒磅羔骗鹤斌授护唯嘶涣春喝改蔡色爽抉苦冤伍慌凯捕炬侣宁挚晴申卤搽主酚荷狮顿难叉迎峻袄赘氢叮很箔蓉涛廖找柱撑拂盟吼蚁镣峰嗅枷康叮保著兄计奉哀冠侧镐紊握坍例随端剁膝景赵舍磐假芦贸容贿洛和筋捻又圭屎怀滚袜波蛹邯私南囱断护萧熏邦宣拐詹谢浙再敲妖付档寂铃票指缆糙矢设备动力管理制度一、 设备的动

4、力管理责任制度二、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三、 设备检修管理制度四、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五、 设备技术基础管理制度六、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七、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八、 设备防腐保温管理制度九、 设备检修评级管理制度十、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十一、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十二、 仪器、仪表管理制度十三、 DCS计算机管理制度十四、 备品备件管理制度十五、 起重机械管理制度十六、 工业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基础管理制度十七、 供用电管理制度一、 设备动力管理责任制度1、 范围本标准规定设备三级管理网的组成及其职责2、引用标准原化工部化学工业设备动力管理制度中设备动力管理职责制度。2、 设备管理范围公司全部设备的选型、购置

5、、使用、管理、维修、动力平衡、运行等,均属本标准的管理范围。3、 设备管理体制4.1 设备管理网络公司设备副厂长负责设备工作,建立以设备副厂长、设备动力科科长、各车间主任和设备主任的设备三级管网,完成公司设备管理的任务。4.2 专职机构设备动力科为设备专职管理机构,在设备副厂长的领导下,负责设备动力管理方面的具体工作。设备动力科下设设备技术管理人员。5、各级设备机构管理及人员职责5.1 设备副厂长职责5.1.1 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设备动力的方针、政策、条例和国标,负责审定本公司的设备动力规章制度、管理办法。5.1.2 审定生产装置停车检修,大修工程、设备更新、动力设备方面的管理,零星设备的购置

6、和备件材料的计划,以及审批设备动力方面的设备运行维修,检验等技术规格和标准,并检查执行情况。5.1.3 根据公司长远或年度经营方针、目标,提出对设备动力部门工作的要求和考核指标。5.1.4 审查上报设备动力工作报表,闲置设备的外调及主要设备的报废。 5.1.5 对设备动力系统得机构设置及人员调配提出 意见和建议报厂长批准。5.1.6 组织开展全厂设备检查,评比、总结和奖惩。5.1.7 负责设备安全运行,组织重大设备动力事故的处理。5.1.8 组织或参加重大基建和技改工程的方案审查及竣工验收。5.1.9 组织折旧资金的使用计划的审定并报厂长批准。5.1.10 对材料配件使用计划进行审批。5.2

7、设备动力科职责5.2.1 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设备动力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具体情况编制本公司的设备维护检修、检验技术规程及管理制度等,并上报各项报表。5.2.2 在兰花总公司生产技术部的业务领导下,负责全厂设备动力的业务管理,设备的技术改造、固定资产的鉴定、使用、更新、迁移、报废,抓好设备的用、管、修。5.2.3 组织建立和健全设备的技术资料,建立主要设备的技术档案。学习推广设备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做好设备状况、技术经济分析和设备 管理工作的总结。5.2.4 组织编制 、平衡、落实设备年、月检修计划,系统(装置)停车检修计划,并组织计划的实施。负责统一平衡,安排、控制、使用大修及设备更

8、新费用。5.2.5 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开展设备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工作,以及审查设备改造的合理化建议等。5.2.6 组织对全厂设备状况定期检查,鉴定评级,及时清除设备隐患和缺陷,提高设备完好水平。5.2.7 组织主要设备的大修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并参加基建,技改等项目的设计、会审及竣工验收工作。5.2.8 抓好备品备件的测绘,资料管理、备品配件计划的审核、修旧制度及零星配件机加工管理工作。5.2.9 组织“无泄露工厂”的达标工作。5.2.10 组织对蒸汽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高压电器、仪器仪表、继电保护、绝缘等进行定期检查、检验。参与编制审查动力、燃料消耗定额、制定节约

9、措施,加强仪表管理。组织好动力系统得正常供应和安全运行及处理动力运行方式的重大变更。5.2.11 组织重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和上报工作并组织抢修。5.2.12 负责设备的合理使用,对一切危害设备的行为有权制止和提出处理意见。在紧急情况下,有权命令生产部门停车,并立即向生产、设备副厂长汇报。5.2.13 根据公司生产部批准折旧资金的项目,组织经济论证,并负责设备的选型和考察工作。5.2.14 负责自制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工作。5.2.15 负责收集和传递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修信息反馈工作。5.2.16 协同劳资科组织对设备动力方面技术力量的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5.3

10、 车间主任职责: 5.3.1 对本车间设备的操作、维护、安全运行副全面责任。5.3.2 对没有任命设备副主任的车间,车间主任可以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委托技术员负责设备动力管理工作。5.2.4 车间副主任职责:5.4.1 车间设备副主任在设备动力科业务领导下,负责车间的设备动力管理工作。5.4.2 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设备管理制度、技术规程和决定。依靠群众,深入实际,积极提出加强设备管理、维护、检修等有效措施,以改善设备状况。5.4.3 组织、训练、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精心维护设备,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对危害设备的行为提出批评及处理意见。5.4.4 领导编制、落实年、

11、月设备检修、备品配件、修旧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大修技术方案、设备改造方案的制定及新材料,新技术的试用和推广应用工作。组织提出本车间备品配件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的依据。合理使用备品配件、抓好用、管、修。5.4.5 每月组织一次本车间设备检查评级活动。对设备缺陷和跑、冒、滴、漏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搞好文明生产,组织好设备管理信息传递工作。5.4.6 领导维修班组认真搞好设备检修,执行检修定额,提高检修效率,确保检修质量,并组织好日常维护工作。5.4.7 组织车间有关设备方面的技术业务学习,加强安全技术措施,抓好档案技术资料的积累和固定资产及设备事故的管理工作。5.5 车间技术员职责5.51 在

12、厂设备动力科的业务领导下,协助 车间设备主任作好本车间设备动力方面的管理工作,并对生产工段,班组进行设备技术指导。5.5.2 贯彻执行设备动力管理制度和设备技术检修规程,指导操作、维修工人搞好设备的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和设备检修等工作。经常对车间的设备运行和检修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监督。5.5.3 负责贯彻执行生产四科队本车间制定的设备运行、操作、检修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参加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填写设备事故报告。5.5.4 协助车间主任组织设备检查评比工作,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并安排消除缺陷和跑、冒、滴、漏工作,提高设备完好水平和降低泄露率。5.5.5 编制车间设备的检修计划并检查执行情况,负责检

13、修前的技术方案交底 检修中的质量检查、检修后的试车验收和记录整理归档工作。5.5.6 负责编制备品配件、材料、修旧等计划工作,不断总结设备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存在问题,逐步提高管理水平。5.5.7 负责设备的防腐,及保温的计划上报。5.5.8 负责密封、润滑、压力容器和技术改造等管理工作。5.5.9 负责设备档案、技术资料、图纸、固定资产入账的管理及固定资产的调拨、更新和报废等业务工作。5.5.10 组织维修工人的技术学习,提高维修技术水平。5.5.11 搞好设备基础管理工作,并及时准确填报各种设备动力报表。5.6 电仪主任职责5.6.1 在设备动力科的业务领导下,贯彻执行电器管理制度、110KV

14、变电站管理制度和电气技术规程等。加强定额管理,达到安全经济运行。5.6.2 做好本公司电气设备,供电线路的维护检修管理工作,搞好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调整合预防性试验,防止事故发生。5.6.3 及时安排生产过程中各类电器缺陷处理工作。5.6.4 加强全厂供电线路技术资料的管理并随时掌握变更情况,及时修改图纸。5.6.5 加强电气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协同劳资科、设备动力科做好技术培训和定期考核工作,提高技术人员和岗位人员的技术水平。5.7 仪表主任5.7.1 在设备动力科的业务领导下,负责全厂热工测量,DCS仪表、计量仪表、衡器、信号仪表及精密分析仪表的选用、安装、检验维修等工作,保证各类仪表经常

15、处于灵、稳、准状态,努力提高全厂仪表的“三率”。5.7.2 贯彻执行仪器、仪表维护检修规程,加强技术资料的管理,监督仪表的正确使用。5.7.3 搞好本车间设备的 维护保养工作,根据生产系统停车检修计划编制有关仪器、仪表检修计划。5.7.4 编制仪表、维修材料、配件及工具的储备和定购计划,经设备动力科审核、设备副厂长批准后,报供应科采购。5.7.5 负责对在用的仪表仪器和DCS 系统合电视监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5.7.6 加强技术培训和安全技术教育,并协同设备动力科做好定期考核工作,提高技术人员和仪表工人的技术素质。5.7.7 参加全厂新建的仪表工程质量的技术鉴定 和竣工验收

16、工作。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设备维护保养的管理内容与要求。2, 引用标准及政策规定,原化工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3, 职责本标准化工操作管理由生产科归口负责,设备维修、电气仪表管理由设备动力科负责,各车间具体组织实施。4, 管理内容4.1 在设备副厂长的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维修与检修相结合”的原则做 到正确使用和精心操作。4.2 各车间实行机、电、仪、化四结合包机原则。4.3 生产科协助劳资科队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操作人员做到四懂、三会, 定期进行技术考核。4.4 加强设备润滑管理,积极推行五定、三级过滤,润滑油、脂改替用,必须 经分管老领导批准。4.5 设备要经常保持清洁

17、,消除跑、冒、漏,达到设备的完好标准。4.6 各车间应将备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按各种设备要求定期倒替使用,对转动设备定期盘车,对闲置设备安排人员定期维护,要注意防尘、防潮、 防冻、防腐。4.7 无法处理的不完好设备,车间必须请示设备动力科尽快做出补救措施,落实处理。 主要设备无法达到完好备用,必须上报设备动力科,并向分管厂长汇报处理 。4.8 操作工当班要做好以下主要工作:4.8.1 严格按操作规格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与停车。4.8.2 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认真填写运行记录。在巡检过程 中发现问题及时与包机的机、电、仪维修人员及时联系处理。4.8.3 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始

18、终使各运转设备的 润滑油位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的1/2-2/3,做好加油记录。4.8.4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4.8.5 保持设备整洁、做到油见光、设备见本色,及时联系处理跑、冒、滴、漏,按规定挂红、黄牌,并做好记录。4.8.6 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并立即停车,并上报和通知当班班长及调度,未弄清原因,不排出故障不得盲目开车,未处理的缺陷,需记录在交接班本内,并向下一班交待清楚。4.9 维修工对所包设备,负有保证维修质量的责任,并做好以下工作。4.9.1 每日进行四次巡检,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4.9.2 了解所包设备的工艺流程及工艺

19、指标。4.9.3 熟悉 掌握所包设备的详细结构及检修过程。4.9.4 每次巡检后,认真填写巡检记录,定期做好维护保养,消除跑、冒、滴、漏及设备缺陷,发现管道震动及时处理,如需他人协助处理的,及时向维修班长提出意见,保证设备完好正常运行与备用。4.9.5 包机人员每日对备用设备进行检查维护,注意防尘、防污、防冻、防腐蚀,对于转动设备进行蟠车,使所有设备处于良好状态。4.9.6 做好设备润滑油、脂的工作,并清理干净废油、脂工作。4.9.7 在检修过程中,严格执行检修规程,保证检修质量。同时包机工通知电工、仪表工消除电器、仪表存在的缺陷,并做好检修设备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4.

20、9.8 完成车间布置得修旧利废工作和车间安排的临时任务。4.10 维修电工做好以下工作:4.10.1 检查转动设备电器的运行和备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10.2 主动向操作工了解电器设备运行和备用情况。4.10.3 电机如需检修,拆卸电机连轴器由电工负责,修复电机后,通知包机维修工进行安装找正,并将所拆下的注销或皮带等交与维修工,并与维修工共同试车交付生产使用。4.10.4 发现缺陷不能立即消除的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4.11 仪表工4.11.1 每日进行四次巡检,主动向操作工了解、各类仪表的运行情况。4.11.2 发现缺陷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

21、予以消除。4.11.3 消除仪表及仪表管线的跑、冒、滴、漏。4.11.4 定期对各类仪表进行校验,保证仪表灵敏、准确。4.11.5 做好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工作。4.12 车间主任、副主任、设备、电器仪表技术员,对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认真总结操作和维修工人的维护保养经验,改进设备管理工作。4.13 未经设备动力科批准,不得将配套设备拆件使用。三, 设备检修管理制度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设备大修,中修、小修和系统(装置)停车大修的管理办法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的设备检修。2. 引用标准及政策规定原化工部设备检修管理办法。3. 职责本标准由设备动力科归口管理,各车间具体实施。

22、4. 管理办法 设备检修分大修、中修、小修、系统停车大修(年度大修,每年由厂部统一安排一次)。大修、中修、小修费用一律由生产费用支出,凡需大修、中修的主要设备费用由车间提出申请,设备动力科审核,设备副厂长批准由企管科下拨费用,系统停车大修费用,由设备动力科提出申请,设备副厂长审核,经厂长批准后,上报公司生产部申请贷款实施。 实行科学文明检修,认真执行检修技术规程,设备动力科必须严格按企管科控制的维修资金进行检修,超过规定费用 ,由设备动力科提出申请,设备副厂长审核,报厂长批准增加维修费用。, 更新、改造项目的费用 ,原则上由设备控制的维修费用支出,如数额较大的项目可申请增加。,各车间根据设备运

23、行时间间隔期及设备检查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编制出设备大、中、小修计划,每月20前上报设备动力科,进行审核,经设备副厂长批准可安排检修,同时将设备检修计划报报生产科安排停机时间,进行检修。凡大、中修的主要设备,都要填写检修申请表,经设备动力科审核及设备副厂长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对电机功率大于30KW的转动设备,还要办理工作票。停机检修的设备在操作开关前面放置:“检修”警示标志 。设备动力科对大、中、小修的主要设备在检修前编制大、中修方案,发放到车间,车间在接到大、中修方案后,安排检修人员,同时指定检修负责人。检修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填写设备检修记录及试车记录上报维修主任,维修主任要写出大、中修总结报告

24、,并将整理材料上报设备动力科存档。 设备大、中修计划提出的同时,应同时提出备品配件、材料、工器具计划,由设备动力科审核,设备副厂长批准后,报供应科采购。系统停车大修计划设备动力科在检修前三个月提。经厂长批准后,备品配件、材料、工器具计划报供应科采购。 年度大、中、小修的主要设备计划于年前三个月由各车间上报设备动力科,设备动力科做好统筹安排。 系统停车大修要做到:由生产副厂长全面负责大检修工作。 在大检修前要成立大检修领导组,负责搞好检修项目的落实,物资准备、施工准备、劳动力的准备和开停车与置换方案的拟订等工作。 大修方案的编制,由设备动力科负责,生产科、安全科、环保科配合,各车间将大修项目、材

25、料计划、重点项目、设备的检修内容、质量要求、安全措施、工程进度、人员安排进行编制,上报设备动力科。生产科编制出停车方案、置换方案、开车方案,安全科编制出大修安全措施,环保科编制出大修环保方案,经各分管领导、总工审核合格后由设备动力科汇总报请厂长批准。 大修方案批准后,供应科要做好材料发放,备品配件的供应工作。 大修前,各车间对预制的检修项目做好预制工作,需要更换的阀门,从库房领出后做好检查和试压、试漏工作。大检修中,必须严格质量检查和检修竣工验收,凡进入设备内部检修的,未经质检人员检验签字的一律不准封口。检修完工后填写设备检修竣工报告由生产四科签字认可后可投运,车间抓好检修质量和进度,必须按时

26、完成检修任务,并达到一次开车成功。设备动力科在大检修中,要组织好外协人员和机、具调配与协调工作。保卫科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防止物品的丢失。安全科在大检修中要做好各种票证办理工作。并派人到现场检查安全作业情况,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凡列入计划检修的项目,要严格认真执行,若确实需要调整或条件不具备检修的设备必须办理报批手续,设备中、小修计划调整由设备动力科批准,大修计划调整,由设备副厂长批准。方可执行。 设备检修必须到设备动力科办理安全检修作业证,严格遵守检修安全技术规程,设备动力科对检修设备要下达检修任务书,如需动火到安全科办理动火作业证手续。生产车间负责对停车检修的设备进行卸压、置换等方面的处置

27、,合格后交付作业组组长,如果作业人员是外协施工单位,车间还要派专人帮助施工人员联系处理有关安全事宜,施工现场应设安全防护栏杆或标志,以确保安全检修。 设备检修要严格执行检修方案和检修规程。若检修项目、进度、内容需要变更,质量要求遇到问题,必须向车间或设备动力科报告,及时组织人员研究解决。设备检修要把好质量关,采取车间自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并贯彻于检修始终。主要承压、承载部件要有检定合格证 。主要设备大修竣工验收由设备动力科组织,一般设备的大修及所有设备的中修竣工验收由车间组织,施工人员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压力容器的检修,除按检修规程或方案验收外,还必须执行压力容器的管理规定。 设备

28、的大、中修要有完整的检修记录,主要设备的大修要有完整的交工资料,并记录到设备档案中。检修人员要按计划节约使用材料配件,能修复的材料配件要进行修复,力求节约检修费用。检修人员要做到科学检修,文明施工,检修现场要保持清洁,零部件及材料要摆放整齐,对工程质量要做到一丝不苟。 四,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设备密封点、泄漏点的计算方法,密封管理区域的划分,管理措施。本标准适用本公司设备动力科和各车间。1, 引用标准及政策规定原化工部设备密封管理制度2, 术语3.1 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的两个耦合件之间的密封。3.2 静密封:设备(包括机床和厂内采暖设备)及

29、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耦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3, 职责本标准由设备动力科归口管理,各车间具体实施。4, 密封点计算方法5.1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的两个耦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5.2 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接触处、算一个静密封点。如: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后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多算一个点,一个丝扣活结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又几个螺栓孔算几个密封点。5.3 泄漏点的计算方法; 有一处泄漏,算一个泄漏

30、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接裂纹、沙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5.4 泄漏率计算公式: 静(动)密封点泄漏率()=静(动)密封点泄漏点数/静(动)密封点总数1006, 静密封检验标准6.1 设备及管线结合部位用右眼观察、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6.2 仪表设备及风管线、焊接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吸薄纸条的方法)6.3 电器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侵纸绝缘电缆头等接合部位,用右眼观察无渗漏。6.4 煤气、氨、氢氮气、变换气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或用精密试纸试漏。6.5 氧气、氮气、空气系统用10毫米宽100毫米长薄纸试漏,

31、无吹动现象或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6.6 蒸汽系统,用右眼无漏气、无水垢。6.7 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摸无渗漏,无水垢。6.8 各种机床及设备的各种变速箱、主轴变速手柄,宏观检查无明显渗漏。没有密封的部位,如导轨等不进行统计和考核。7, 动密封检验标准7.1 各类往复压缩机曲轴盖允许有微渗油,但要经常擦净。7.2 各类往复压缩机填料,使用初期不允许泄漏,到运行间隔期末允许有微漏。对有毒,易燃易爆介质的填料,在距填料外盖300毫米内,取样分析,有毒气体浓度不超过安全规定范围。填料不允许漏油,而活塞杆应带有油膜。7.3 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净。7.4 齿轮油泵允许有微漏现象,范围

32、每2分钟不超过一滴。7.5 各种传动设备采用油环的轴承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轴承允许有微漏,并应经常擦净。7.6 水泵填料允许泄露范围:初期每分钟20滴,末期不多于40滴。7.7 输送物料介质填料,每分钟不多于15滴。7.8 凡使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初期不允许有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5滴。8、 密封管理区域划分的原则,8.1 生产装置所属设备,管线及附属冲洗消防,生活等设备,管线的静、动 密封管理,由各生产装置所在车间管理。8.2 生产装置内的仪表工艺管路、风管、仪表专用半热管线(包括一次手阀及阀后所属引线)压力表和阀门的密封管理,有电仪车间负责。8.3 消火栓的密封管理,有消火栓的所在车间负

33、责。8.4 公共管线的密封管理按设备动力科下达的各车间密封区域划分界定执行。9、 管理措施9.1 凡投入运行的生产装置、设备、管路各单位都要建立静、动密封点分类汇总表、台帐、包括:(按时间顺序的密封点分布情况、泄漏点数、泄漏率)。9.2 建立健全各级密封管理责任制,密封管理职责明确,设备动力科每周组织检查一次并考核。车间每日检查一次并考核,公布(密封考核公示栏)内。9.3 对未进入(无泄漏车间)的车间,限期整改完善进入无泄漏车间,已进入无泄漏车间的要按本公司关于巩固和保持无泄漏车间的管理办法执行。9.4 无泄漏车间的静密封点泄漏率保持在0.5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2以下,暂时不能消除的泄漏点应

34、记录在案,做出消漏计划。9.5 各车间每月25日前将密封泄漏点的检查统计上报设备动力科,设备动力科根据周检进行审核统计,安排停车、停机消漏等事宜。9.6 设备动力科组织各种密封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密封新技术、新材料。并制导车间使用带压堵漏技术及工具和卡具等工作。五, 设备技术基础管理制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设备标准化、设备管理规定、设备技术档案 、设备技术台帐和图纸资料等的管理工作。本标准适用于设备动力科和各车间。2, 引用标准及政策规定原化工部设备技术基础管理制度。3, 职责本标准由设备动力科归口管理,各车间具体实施。4, 设备标准4.1 设备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设备的设计、制造、安

35、装、使用维 护、检修和报废等环节。执行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4.2 设备管理技术标准,应根据我厂现有设备的用、管、修,由生产科制定相应的设备操作规程,由设备动力科制定维护保养规程,设备检修规程,以及相应的安全技术规程。设备管理标准,应根据设备管理内容制定工作程序,并根据各级责任制,制定出工作标准。5, 设备管理定额,5.1 设备管理定额主要有,设备检修周期定额,检修工期定额,检修工时定额, 维修费用定额。备品配件、材料的消耗、储备定额。具体规定见运转设备检修规程。5.2 各科室及车间应根据厂长批准情况建立定额 和考核定额标准制度,对执行结果应有记载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和调整。5, 设备技术档案6.

36、1 设备动力科要有全厂主要设备的技术档案,车间要有车间全部设备的技术 档案,全厂设备的原始技术资料由厂档案室管理。6.2 运转设备技术档案内容包括:6.2.1 目录6.2.2 安装使用说明书,设备制造合格证及压力容器证明书,设备调试记录等,6.2.3 设备履历卡片:设备名称、编号、主要规格、安装地点、投产日期、附属设备的名称与规格、操作运行条件,设备变更记录等。6.2.4 设备结构及易损件图纸6.2.5 设备运行累计时间。6.2.6 历年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6.2.7 设备检修、试验与技术鉴定记录。6.2.8 设备评级记录。6.2.9 设备润滑记录。7, 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包括以下内容:7.

37、1 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 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7.2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7.3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其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7.4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7.5 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8, 设备动力科应建立本公司管理网络图、地下管网图、电缆图和密封档案。9, 技术档案必须齐全、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10, 设备技术台帐10.1 设备动力科应建立本公司的设备技术台帐。设备技术台帐式本公司设备的综合技术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0.1.1 设备技术状况汇总表(设备完

38、好率,泄露率和主要设备缺陷)。10.1.2 主要设备装置运行状况汇总表,(设备运转时间,停机时间,(计划检修停机,事故停机备用停机)。101.3 设备,装置检修状况汇总表(大修计划项目,实际完成项目,计划外项目,实际完成检修工时维修费用支出等)。10.1.4 设备事故汇总表(事故次数,停机累计时间,停机损失)。10.1.5 主要设备技术更新,改造汇总表。10.2 设备动力科安排一人负责设备技术台帐的汇总工作,并负责按规定填报机动报表。10.2.1 厂档案室负责保管和提供本公司设备的图纸。10.2.2 设备动力科负责保管、复制和提供本公司备品配件图纸。10.2.3 设备迁移,调拨时,其档案均应随

39、设备调出。设备报废后档案由本公司档案室存查。10.2.4 基建、技措、安措项目的设备投产后,其竣工图纸,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证,隐蔽工程,试车记录等技术文件由本公司档案室保管。10.2.5 设备动力科应复制锅炉、压力容器有关图纸。车间建立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查记录台帐。 六,设备润滑管理制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设备润滑管理内容与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化工分公司设备动力科、供应科、各车间。2, 引用标准和政策规定原化工部设备润滑管理制度3, 职责本标准由设备动力科归口管理,供应科,中心化验室及各车间具体实施。4,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4.1 .1 负责本公司设备润滑的管理组织领导,深入车间、岗位

40、及时处理, 解决润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4.1.2 负责修订润滑管理制度,编制消耗定额,组织定期检查,考核落实情况。4.1.3 组织推广先进的润滑技术及管理经验,审定润滑方面的改造方案提高润滑管理水平。4.1.4 负责润滑油采购计划的审核。4.2 供应科职责4.2.1 负责全厂润滑油的计划采购,储存供应工作,严格各类油品入库验收。4.2.2 负责对入库和库存油品按规定委托化验室进行抽样化验提出质量鉴定。4.2.3 对新采购的各类油品、油脂及时索取合格证。4.2.4 负责回收油的接收、保管和处理。4.3 中心化验室职责4.3.1 负责新购润滑油的化验分析。4.3.2 负责本公司润滑油和再生油的抽检

41、,并按国家标准进行比照,提出鉴定意见,出具分析报告。4.4 车间职责4.4.1 负责对设备润滑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每月足者,定期检查可考核班组,岗位设备润滑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4.2 认真做好“五定”,“三级过滤”的润滑管理工作,严把设备用油质量。4.4.3 制度本单位月度、年度的润滑油脂计划,并报设备动力科审核,经设备厂长批准,送供应科采购。4.4.4 负责本单位润滑油品及设备加油器具的使用和管理,制定节约用油措施并贯彻执行。4.4.5 做好本单位的废油回收,再生工作。4.5 加油、维护人员职责4.5.1 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和各项用油指标。班中要认真检查各运转设备润滑油的油

42、位和油温,及时处理缺陷,做好本班的润滑记录,严禁设备缺油运行和混用油种。4.5.2 使用维护好用油器具,严格专油专用,器具的清洗,保持清洁和做好交接工作。4.5.3 加油、换油必须经过“三级过滤”严防杂货进入油内,严禁不经“三级过滤”将油 加入润滑部位。4.5.4 对本单位自存有品,要斑斑检查,认真交接,对固定油桶、油箱要定期清洗。4.5.5 做好节约用油和废油回收工作,杜绝跑、冒、滴、漏。4.6 供应科、车间润滑油储存与保管4.6.1 润滑油储存库房场地应干燥、清洁、通风良好,并备有齐全的消防设施,室外应设置严禁烟火的明显标志。4.6.2 油品库存放应按种类分开存放并填有油品标签,注明名称牌

43、号,入库时间。4.6.3 储存气缸油等高年度油品的容器,应设置必要的保温设施,严禁明火加热,以免油品变质和发生火灾。4.6.4 润滑油品的保管应具有下列资料:4.6.4.1 各类润滑油的质量指标。4.6.4.2 油品合格证及分析化验报告单。4.6.43 油品入库登记及用油有关规定。4.6.5 库存三个月以上者、应逐桶分析化验后方可使用。4.6.6 车间储油器应标明润滑油品种及牌号。4.7 润滑用器具的管理与使用4.7.1 各用油单位应根据使用油品品种的不同分别配备盛油器具,做到专油专用,不得混用。4.7.2 盛油器具要设置过滤网,并定期清洗,油罐、油箱每季清洗一次,特殊情况,最少每半年必须清洗

44、一次。4.7.3 各类润滑油要组成配套的三级过滤,领油大桶到固定油箱(罐)内进行过滤为第一级过滤。用油壶从储油箱(罐)取油为第二级过滤。从油壶往各设备润滑点加油进行过滤为第三级过滤。如储油箱内以设置好三级过滤的,各加油口还应设置一级不低于60目的过滤网。4.7.4 加油壶日常使用必须保持内外部清洁,且加油壶应使用带盖的油壶。4.7.5 各用油器具的过滤网,应符合下列要求:透平油、冷冻机油、压缩机油、机械油一级过滤为60目;二级过滤为80目;三级过滤为100目。气缸油、齿轮油一级过滤为40目;二级过滤为60目;三级过滤为80目。4.8 油品的发放和使用4.8.1 严格执行按计划定额发油,按需要领

45、油,按规定用油,杜绝多领混用现象。如在用油缺供而选代用油应经过设备动力科批准。4.8.2 油品发放及领用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规格,盛油器具应干净合格,否则不予发放。4.8.3 发油时要弄清油品名称,牌号并与领油单据核对,确认无误,方可发放。4.8.4 设备加油工作要执行五定、三级过滤,具体内容是:无定4.8.4.1 定点,按各岗位的加油部位注油、不得遗漏。4.8.4.2 定人,设备的日常加油,机械油由操作工负责,润滑脂由维修工负责,各凉水塔风机、电动葫芦、减速器、滚筒电机加油由维修工负责。4.8.4.3 定质, 按设备要求选定润滑油脂品种,质量要合格,润滑油必须经过三级过滤清洁无杂物。4.8.4

46、.4 定时,对设备用油部位,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加油、清洗或更换新油。如果加油不达一个周期要记录在交接本上,并向车间反映。4.8.4.5 定量,按设备指标的油位和数量,加足所选定的润滑油脂。4.8.5 按巡检的要求、检查油位、油温油压、注油量,发现不正常,及时处理,检查润滑部位的温度情况,轴承温度应保持在60C以内。4.8.6 常用阀门丝杠与螺母之间,要定期润滑。不常用的阀门丝杠与螺母之间,应用润滑油脂封死。4.8.7 各单位使用的润滑油品种,必须按设备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改变油品使,需事先经设备动力科批准。4.9 设备润滑油脂加油量的标准4.9.1 曲轴箱、齿轮的油位应保持在视油孔油标刻度1/2-2/3之间。4.9.2 油杯带油润滑。 当油杯内经为D:(1) 油杯内经为25-40毫米时,油位高度保持D/4以上。(2) 油杯内经为45-60毫米时,油位高度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