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点突破-(2).pdf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958225 上传时间:2024-05-12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8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点突破-(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点突破-(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点突破-(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点突破-(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点突破-(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点突破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点突破 单选题 1、某同学设计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甲装置放在光下,中收集的气体能使卫生香复燃 B甲装置只能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或者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C乙装置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时,需要对植株进行暗处理一昼夜 D乙装置植株在光下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中澄清的石灰水不会变浑浊 答案:A 分析:(1)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2)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3)光合作用是

2、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A将甲装置放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试管中收集的氧气能使卫生香复燃,故 A 正确。B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蒸腾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均在进行,只是蒸腾作用的强度有差异,甲装置不能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所以甲装置能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塑料壁上有水珠现象,故 B 错误。2 C乙装置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时,需要放在温暖适宜的环境,有利于蒸腾作用的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对植株进行暗处理,避免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实验的效果,故 C 错误。D乙装置植株在光下能进行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在有光和无光都在进行,只要是活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如果乙装置在光下探究呼吸作用,由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现象不明,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需要暗处理,避免光合作用影响实验现象,故 D 错误。故选 A。2、玉米植株顶端和叶腋处都生有玉米花,只有叶腋处的花会发育成玉米“棒子”,玉米“棒子”上有许多玉米籽粒,据此可以判断玉米叶腋处的花是 A单性花、花序 B单性花、单生花 C两性花、花序 D两性花、单生花 答案:A 分析: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做两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者只有雌蕊的花叫做单性花;

4、每朵花都是单独着生在茎上,这样的花一般比较大,称为单生花。按照一定的次序着生在变形的花托即花轴上,形成了花序。所以,玉米是单性花,顶端是雄花,雌花序在中间的叶腋。故选 A。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形象地描绘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繁茂景象。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蕨类植物的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比苔藓植物长得高大 B“青苔满阶梯”描述的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它的果实又名“白果”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 答案:C 3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

5、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种子外只有种皮,但无果皮包被着,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受精作用离开了水。A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A 正确。B“青苔满阶梯”描述的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B 正确。C银杏等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白果”是它的种子,C 错误。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是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D 正确。故选 C。4、

6、“豆浆油条”是人们比较喜爱的早餐搭配方式,其制作原料分别来自大豆和小麦的()A胚乳、子叶 B子叶、子叶 C子叶、胚乳 D胚乳、胚乳 答案:C 分析: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内,小麦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子叶肥厚,贮存着营养物质;小麦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所以制作豆浆时用到的制作原料来自大豆种子的子叶,制作油条时用到的面粉来自小麦种子的胚乳。故选 C。5、银杏被称为植物界中的“活化石”,它属于()A裸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 答案:A 分析:根据植物的繁殖方式,一般把植物分成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不结种子,但产生孢子,

7、用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较高等的一个类群,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4 A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具有发达的根、茎、叶,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没有花、果实这两个器官,故 A 符合题意。B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故 B不符合题意。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故 C 不符合题意。D藻类植物的种类很多,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阴湿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

8、的,如海带、紫菜等,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小提示: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不同植物类群的的特征。6、蒸腾作用是植物体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蒸腾作用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为了提高成活率,可以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D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促进水循环 答案:B 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 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

9、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A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A 正确。B蒸腾作用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是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但蒸腾作用不是植物吸收无机盐的动力,植物是否吸收无机盐取决于根毛细胞液和土壤溶液的浓度,以及根毛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B 错误。C傍晚或阴天的光照不强,植物蒸腾作用弱,水分散失的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移栽的幼苗还需进行遮荫5 也是同样的道理,C 正确。D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D 正确。故选 B。7、下图表示两种

10、植物之间的异同点,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不能填在阴影部分的是()A用种子繁殖后代 B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C能进行光合作用 D有根、茎、叶的分化 答案:B 分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A银杏是裸子植物、杏是被子植物,两者都用种子繁殖后代,A 不符合题意。B银杏的最外面的肉质部分是种皮,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不能形成果实,杏树则是被子植物,其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B 符合题意。C银杏和杏都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具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 不符合题意。D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

11、、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因此,银杏和杏都有根、茎、叶的分化,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8、下列植物中属于藻类植物的是()A水绵 B地钱 C鹿角蕨 D满江红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的有关知识,据此答题。6 水绵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起固着作用的是根状物,上面叫叶状体。A 符合题意;地钱属于苔藓类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它的假根起到固定作用;茎弱小,没有输导组织;叶片绿色,小而薄,除进行光合作用外,还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B 不符合题意;鹿角蕨、满江红都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属于蕨类植物,C、D 不符合题意。小提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藻类植

12、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常见类型,其它类群的植物也要注意了解。9、为表彰林奈在植物分类学上所做的贡献,瑞典国家科学院将世界上最小的灌木命名为林奈木。如图为林奈木的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成熟后会自然开裂,散放花粉,花粉落在上,完成传粉 B中有卵细胞,受精后发育为胚 C在受精后发育为种子 D林奈木的种子有果皮包被 答案:C 分析: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雌蕊的子房中有胚珠,胚珠中有卵细胞。图中的结构柱头,花药,胚珠,子房。A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在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A 正确。B胚珠中有卵细胞,卵

13、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种子中的胚,B 正确。C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C 错误。7 D林奈木花的结构中有子房,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所以林奈木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D 正确。故选 C。10、水绵、葫芦藓、贯众、马尾松依次属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关于它们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绵由许多结构相同的正方形细胞连接而成 B葫芦藓植株较高,有根、茎、叶 C贯众的叶有许多小叶,茎很短,用孢子繁殖 D马尾松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答案:C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

14、、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A水绵细胞是长筒状而不是正方形,A 错误。B葫芦藓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假根主要起固着植物体的作用;另外它的茎和叶内没有输送水和其他物质的输导组织,因此,植株长得矮小;B 错误。C贯众的叶有粗壮的叶柄,上面长有许多小叶,茎很短,在地下生长,茎上长有许多须状的根;用孢子繁殖;C 正确。D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马尾松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D 错误。故选 C。11、

15、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用于溶解叶绿素的是()A生理盐水 B酒精 8 C碘液 D石灰水 答案:B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A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生理盐水,A错误。B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B 正确。C淀粉遇到碘变蓝色,在实验中,碘液用于检测淀粉的存在,C 错误。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澄清的石灰水可

16、检测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D 错误。故选 B。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12、肾蕨是一种常见的蕨类植物,与生活在同样环境中的苔藓相比,主要区别是()A植株更加矮小 B具有真正的根和输导组织 C依靠孢子生殖 D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答案:B 分析:1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2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和叶结构简单,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假根无吸收水分和无机

17、盐的能力,只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AB肾蕨等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A 错误、B 正确。9 CD肾蕨等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都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受精过程离不开水,因此两者都生活潮湿环境中,CD 错误。故选 B。13、将天竺葵放在暗处 48 h 后,选取两片大小相近、生长健壮的叶片 A 和 B,按照下图连好装置(锥形瓶用软木塞和棉花封口密闭,氢氧化钠溶液用干吸收二氧化碳),移到光下 2-3h,然后取下叶片 A 和 B,脱色处理后,用碘液检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放在暗处 48h 是为

18、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叶片 A 装置的作用是作为叶片 B 装置的对照 C实验变量是锥形瓶内的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 D实验结果是叶片 B 变蓝而叶片 A 不变蓝 答案:D 分析:图中:A 装置中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A 装置有二氧化碳;B 装置中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B 装置中没有二氧化碳。所以,A、B 两装置形成了对照实验,其变量是二氧化碳,其它的实验条件均相同。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将实验装置放入黑暗处 48 小时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消耗,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A 正确。

19、B对照实验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所以,本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叶片 A(清10 水组)装置的作用是作为叶片 B(氢氧化钠组)装置的对照,B 正确。C结合分析可知,AB 两个装置的实验变量是锥形瓶内的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C 正确。D淀粉遇碘溶液变蓝色。A 和 B 叶片经过光照、酒精脱色后,需要用清水漂洗,然后滴加碘溶液,观察其发生的现象。叶片 B 缺少二氧化碳,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色,而叶片 A 有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滴加碘溶液变蓝色,D 错

20、误。故选 D。14、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被剪去大量的枝叶,这样能提高移栽成活率的原因是()A降低了叶片的光合作用 B降低了叶片的蒸腾作用 C促进了植物的呼吸作用 D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答案:B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

21、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剪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故选 B。1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及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A观察草履虫时从培养液底层吸一滴培养液是因为底层草履虫多 11 B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玉米的胚乳含有淀粉 C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清水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D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是为了使植株内的淀粉贮存在叶肉中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课本相关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目的要求,只有平时多积累该部分知识,才能解答相关题目。A观察草履虫时应从培养液表层吸一

22、滴培养液,原因是含氧量高,A 错误。B滴加碘液可以检测淀粉的存在,所以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玉米的胚乳含有淀粉,B 正确。C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滴加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C 错误。D为了排除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实验前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D 错误。故选 B。多选题 16、下列措施中能够提高温室内农作物产量的有 A补充氧气 B增施二氧化碳 C合理密植 D减少水分供给 答案:BC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原理在生

23、产中的应用,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适当增加原料二氧化碳浓度等。在温室大棚中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增加产量;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所以合理密植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其主要原因是阳光得以充分利用。12 故选 BC。17、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需要

24、量最大无机盐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B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根尖伸长区 C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一般比土壤溶液浓度大 D根吸收的水由导管运输,无机盐由筛管运输 答案:AC 分析:(1)植物吸收水的部位主要是跟尖成熟区。(2)植物生长最需要的三种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3)根吸收的水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各个部分,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搭着便车”通过导管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A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A 正确。B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

25、的根毛,可以增加吸收面积,B 错误。C当根毛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就吸水;当根毛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就失水,所以一般情况下,为了吸水,根毛的细胞液浓度总是大于土壤溶液浓度,C 正确。D根吸收的水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各个部分,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搭着便车”通过导管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所以植物体内的无机盐也由导管运输,筛管是植物内输导有机物的管道,D 错误。故选 AC。小提示:解题关键是掌握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途径。18、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越来越多 13 B叶片的遮光

26、部分与暴露部分可以形成对照 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 D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遮光部分变蓝 答案:BC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A.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为了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淀粉,必须先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才能验证叶片内的淀粉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制造的。因此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故 A 错误。B生物探究

27、实验一般是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叶片的遮光部分与暴露部分只有一个变量光照,其它条件相同,可以形成对照,故 B 正确。C酒精能溶解叶绿素,不溶于水,所以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故 C 正确。D淀粉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制造淀粉,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而叶片的未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故 D 错误。故选 BC。小提示: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可以从实验步骤和操作目的原因方面来切入。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对光合作用的条件的探究。19、关于植物的蒸腾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蒸腾作用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在植物

28、体内的运输 B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具有重要意义 C植物的蒸腾作用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无关 14 D一般情况下,气温越高,蒸腾作用越弱 答案:AB 分析: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以水蒸汽状态通过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根吸收来的水分90%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这是蒸腾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从而也降低了环境的温度,能调节气候;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向上的运输,可见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A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

29、了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A 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B 正确。C根吸收来的水分 90%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到大气中了,所以,植物的蒸腾作用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有关,C错误。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温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气温越高,蒸腾作用越强,D 错误。故选 AB。20、春播时有许多要注意的事项,例如在华北地区,大麦和豌豆的播种时间比棉早,土壤需要耕和耙才能变得松软,这些注意事项分别反映了种子萌发所需的哪些条件?()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营养 C一定的水分 D充足的空气 答案:AD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

30、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大麦、豌豆比棉花要早播种,表明不同的植物的种子需要不同的温度,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土壤需要用耕和耙使其变得松软,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有利于种子萌发。此外还需要适宜的水分和自身的条件具备,这样种子才能萌发。故选 AD。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15 21、下列选项中,属于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是()A与能源物质煤的形成有关 B可做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C可做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D可用来提取药用和工业用的琼脂 答案:BC 分析: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

31、。A与能源物质煤的形成有关 属于蕨类植物的作用,故 A 不符合题意。B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故 B 符合题意。C苔藓植物可做优良的绿肥和饲料,故 C 符合题意。D可用来提取药用和工业用的琼脂 属于藻类(石花菜)的作用,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C。22、关于植物生理作用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 B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能同时进行 C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蒸腾作用的强度与温度无关 答案:BD 分析:(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

32、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16 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解答即可。A.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A 正确。B.光合作用必须有光才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有光,所以植物能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无光,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 错误。C.

33、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 正确。D.植物的蒸腾作用会受到各种物理因素,如温度、光照强度、相对湿度、空气流动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蒸腾作用就越强,D 错误。故选:BD。小提示:本考点主要考查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认识,知识点涉及广,综合性较强。23、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来源,合理密植能够增加玉米的产量。如图表示玉米的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种植密度为 d 时,即为玉米的合理密植 B种植密度为 b 时,玉米的产量最

34、高 C种植密度越大,分解消耗玉米的有机物越多 D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强 答案:BC 解析:(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17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3)合理密植就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合理密植指的是种植既不能过密又不能过稀,种植过密,使得植物的叶片相互遮挡,影响接受阳光,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增加产量。种植过稀不能使最多的植物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造

35、成光能的浪费,不能最大限度的合成最多的有机物。据此解答。A由图可知种植密度为 b 时,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差最大,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此时光合作用效率最高,能充分地利用太阳能,即为玉米的合理密植,A 错误。B种植密度为 b 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玉米的产量最高,B 正确。C从图示可看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呼吸作用强度增加,解消耗玉米的有机物越多,C 正确。D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合作用强度是先增强后不变,D 错误。故选 BC。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关系。24、下图为甲、乙两种植物单位时间内随光照强度的改变,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曲线,下

36、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速率)不同 B乙植物比甲植物更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C要使甲乙植物都能正常生长,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 c D当光照强度为 f 时,单位时间内,甲乙两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相等 18 答案:AB 解析:图为甲、乙两种植物单位时间内随光照强度的改变,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曲线图:光照强度为 0 时,两植物均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图中可以看出,甲植物的呼吸作用强于乙植物。A由图可知,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甲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大于乙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甲乙两种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速率)不同,A 正确。B图中乙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低,说明乙植物为阴生

37、植物,因此乙在阴暗环境下易于生存,B 正确。C图示中,甲乙两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分别是 c 和 d,因此要使甲乙两种植物都能正常生长,必须使植物甲和植物乙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 d 点,C 错误。D从图中看出,当光照强度为 f 时,两曲线的交点代表两种植物在单位时间内的净光合速率相同,但两者的呼吸速率不同,因此两曲线相交时两种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数量(实际光合速率,而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不相等,D 错误。故选 A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

38、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在研究曲线是注意变量的确定。25、搞好产业扶贫,总书记念兹在兹。2020 年 4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柞水县考察时,夸奖他们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在 5 月 11 日到达山西大同市云州区考察时提到“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下列对图示中小黄花(黄花菜)和木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19 A小黄花的花为单生花,两性花,可依靠种子进行繁殖 B小黄花的果实内有多粒种子,原因是小黄花的内部有多个子房 C木耳依靠蔓延到木头中的菌丝吸收水分和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分解者 D木耳和小黄花的主要区别是木耳无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BD A.小黄花只在花序轴顶端着生一花

39、,不形成花序轴,故为单生花;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故为两性花;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可依靠种子进行繁殖,正确。B.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小黄花的果实内有多粒种子,原因是小黄花的子房内部有多个胚珠;子房将来会发育为果实,错误。C.木耳在生态系统中属分解者,可以依靠蔓延到木头中的菌丝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正确。D.木耳属于真菌,小黄花属于被子植物,二者都属于真核生物,都有成形的细胞核,错误。小提示:本题考查植物的特征的应用。填空题 26、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煮熟的种子,甲乙都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放入燃烧的蜡烛,现象:甲瓶中的蜡烛熄灭,乙瓶中的蜡烛_。结论

40、:种子萌发吸收了_。答案:燃烧 氧气 分析: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这样甲乙两瓶形成对照实验。甲瓶中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放入燃烧的蜡烛立即熄灭,而乙瓶中的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放入燃烧的蜡烛正常燃烧。因此,乙瓶中蜡烛会燃烧,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吸收(消耗)氧气。20 27、种子植物包含_和_两大类。答案: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植物根据生

41、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8、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枝叶,这是为了降低树苗的_作用,提高成活率;移栽大树时,还常常给大树“打针输液”,此举是否也有利于提高成活率?_。答案:蒸腾 有利 移栽植物时,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根部的成熟区被吸收,经根、茎、叶中的导管运往植物体的各个部位,移栽大树时,根系或多或

42、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影响吸水的能力,因此,给大树输入的营养液是水和无机盐,故给大树“打针输液”,有利于提高成活率。29、研究发现蚕豆种子在见光和不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分别是 97.1%和 96.8%,此实验数据说明蚕豆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环境条件与_无关。在测定种子发芽率时,所用种子不能凭主观想法挑选,而应当做到_取样。答案:光照 随机 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研究发现蚕豆种子在见光和不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分别是 97.1%和 96.8%,可见发芽率与光照无关。抽样检测就是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情况。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

43、果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的影响。如果这种方法用于调查,则叫做抽样调查。抽样的方法有讲究:样本大小要合适,样本过大不仅浪费材料,而且费时费力,样本过小则准确性差;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凭主观想法挑选样本;检测的方法要科学。因此:在测定种子发芽率时,所用种子不能凭主观想法挑选,应当做到随机取样。30、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_,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21 以提高大气湿度,从而增加_。答案:蒸腾作用 降水 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从而增加降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