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案例版方剂学2.ppt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956572 上传时间:2024-05-12 格式:PPT 页数:259 大小:4.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版方剂学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9页
案例版方剂学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9页
案例版方剂学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9页
案例版方剂学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9页
案例版方剂学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篇第三篇方剂学方剂学第一章第一章方剂学概述方剂学概述.方方剂剂是是在在辩辩证证审审因因,确确定定治治法法之之后后,选选择择适适当当的的药药物物,酌酌定定用用量量,按按照照组组方方结结构构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要求妥善配伍而成。方剂定义方剂定义.方剂学定义方剂学定义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治法、方剂理论、临床应用法、方剂理论、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重要基础学科之一。.方剂学课程任务与学习方法方剂学课程任务与学习方法 学习一定数量的成方。学习一定数量的成方。学习中医治法理论。学习中医治法理论。学习组方配伍规律。学习组方配伍规律。学

2、习方剂临床应用。学习方剂临床应用。.伤伤寒寒杂杂病病论论:东东汉汉末末期期,张张仲仲景景著著;载载方方314314首首。是是中中医医学学辨辨证证论论治治的的经经典典著著作作,誉誉称为称为“方书之祖方书之祖”。千千金金要要方方、千千金金翼翼方方:记记载载方方剂剂7500余首余首太太平平惠惠民民和和剂剂局局方方:宋宋代代,陈陈师师文文等等编编著著,载载方方788788首首。是是我我国国历历史史上上第第一一部部由由政政府府编编修修的的“成药典成药典”。中医方剂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方剂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载方载方96592首。首。方剂的起源与发展方剂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方剂治法与分类

3、方剂治法与分类*理、法、方、药;理、法、方、药;*治法是指导方剂应用的依据;治法是指导方剂应用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二、八法简介八法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汗汗 法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一种治法。.吐吐 法法吐吐法法是是通通过过涌涌吐吐的的方方法法,使使停停留留在在咽咽喉喉、胸胸膈膈、胃胃脘脘的的痰痰涎涎、宿宿食食或或毒毒物物从从口口中中吐吐出出的的一类治法。一类治法

4、。.下下 法法下下法法是是通通过过泻泻下下、荡荡涤涤、攻攻逐逐等等作作用用,使使停停留留于于胃胃肠肠的的宿宿食食、燥燥屎屎、冷冷积积、瘀瘀血血、结结痰痰、停停水水等等从从下下窍窍而而出出,以以祛祛邪邪除除病病的的一一类治法。类治法。.和和 法法 广广义义和和法法是是通通过过和和解解或或调调和和的的方方法法,使使半半表表半半里里之之邪邪,或或脏脏腑腑、阴阴阳阳、表表里里失失和和之之证证得得以以解解除除的的一一类治法。类治法。狭义狭义专指和解少阳。专指和解少阳。.温温 法法 温温法法是是通通过过温温里里祛祛寒寒的的作作用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清清 法法 清清法法是是

5、通通过过清清热热、泻泻火火、解解毒毒、凉凉血血等等作作用用,以以清清除除里里热热之之邪邪的的一一类治法。类治法。.消消 法法消消法法是是通通过过消消食食导导滞滞、行行气气活活血血、化化痰痰利利水水、驱驱虫虫等等方方法法,使使气气、血血、痰痰、食食、水水、虫虫等等渐渐积积形形成成的的有有形形之之邪邪渐渐消消缓散的一类治法。缓散的一类治法。.补法补法 补补法法是是通通过过补补益益人人体体气气血血阴阴阳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第二节方剂的组成与剂型方剂的组成与剂型一、方剂的组成一、方剂的组成君药臣药佐药使药.臣佐使返回目录.方剂的配伍目的方剂的配伍目的1增强

6、药力 2产生协同作用3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作用的发挥方向4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5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增效效减减毒毒返回目录.君药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对重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对重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佐药1.1.佐助药佐助药配合君臣药物加强治疗作用,配合君臣药物加强治疗作用,或直解治疗次要兼症的药物。或直解治疗次要兼症的药物。2.2.佐制药佐制药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物毒性,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物毒性,或制约君臣药物峻烈之性的药物

7、。或制约君臣药物峻烈之性的药物。3.3.反佐药反佐药与君臣药味相反,能在治疗中起与君臣药味相反,能在治疗中起 相辅相成作用的药物,防止药病相辅相成作用的药物,防止药病 格拒。格拒。.使药使药1.1.引经药引领方中诸药到达病位。引经药引领方中诸药到达病位。2.2.调和药调和方中诸药。调和药调和方中诸药。返回目录.1.药味加减变化2.药量增减变化3.剂型变化方剂的组成变化方剂的组成变化.1.1.药味加减变化药味加减变化君药不变,仅随病情变化改变方中君药不变,仅随病情变化改变方中的次要药物。随症加减。的次要药物。随症加减。.2.2.药量增减变化药量增减变化指方中药物剂量的增加或减少。指方中药物剂量的

8、增加或减少。.3.3.剂型变化剂型变化在不改变药物、剂量的前提下,仅在不改变药物、剂量的前提下,仅改变剂型。改变剂型。返回目录.常用剂型(传统剂型)常用剂型(传统剂型)汤剂散剂丸剂酒剂现代剂型二、方剂的剂型二、方剂的剂型.将药物用水或酒浸泡,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滓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可以内服或外用。特点特点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易于加减变化汤剂汤剂.散散剂剂内服外用细散煮散吸收快吸收快服用携带服用携带方便方便.丸丸剂剂蜜丸水丸药效持久药效持久 便于携带便于携带.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后服用,或隔水加温炖服。又称药酒。可以内服,或外用。酒酒剂剂.现代剂型针剂滴丸剂口服液片剂返回目录.第三节第三节 方

9、剂的用法方剂的用法一、一、汤剂制备汤剂制备一一般般解解表表剂剂、泻泻下下剂剂、清清热热剂剂以以及及以以芳芳香香药药物物为为主主组组成成的的方方剂剂,宜宜武武火火急急煎煎。补补益益剂剂以以及及部部分分含含毒毒性性药药物物的的方方剂剂,宜宜文文火火久煎。久煎。*汤剂的煎法汤剂的煎法.二、二、服药方法服药方法*服用的时间:一般宜在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的时间:一般宜在饭前一小时服用。滋补剂、泻下剂宜空腹服用;滋补剂、泻下剂宜空腹服用;安神剂、涩精止遗剂宜睡前服用;安神剂、涩精止遗剂宜睡前服用;含毒性或对胃肠有刺激性药物的药剂宜饭后服用;含毒性或对胃肠有刺激性药物的药剂宜饭后服用;*服用的方法:药剂一般

10、宜温服。服用的方法:药剂一般宜温服。解表剂、温里剂、补益剂宜热服;解表剂、温里剂、补益剂宜热服;清热剂宜凉服;清热剂宜凉服;.一、定一、定 义:义:组成:以解表药为主;组成:以解表药为主;作用:宣通肌表,发散外邪。作用:宣通肌表,发散外邪。(发汗、解肌、透疹发汗、解肌、透疹 )“汗法汗法”立法依据:立法依据:“因其轻而扬之因其轻而扬之”、“其在其在 皮者,汗而发之皮者,汗而发之”。第二章第二章解解 表表 剂剂.治疗:治疗:a a、表证表证 外受六淫邪气,邪留肌表外受六淫邪气,邪留肌表 之证之证.b b、邪在肌表的疾患:邪在肌表的疾患:麻疹初起证;麻疹初起证;痈疮初起证;痈疮初起证;水肿初起证。

11、水肿初起证。.二、分类与适应证:二、分类与适应证:1 1、辛温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风寒表证。风寒表证。代表方: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代表方: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 活汤、小青龙汤;活汤、小青龙汤;2 2、辛凉解表剂、辛凉解表剂 风热表证;风热表证;代表方:代表方:银翘散、桑菊饮、麻杏银翘散、桑菊饮、麻杏 甘石汤;甘石汤;.3 3、扶正解表剂、扶正解表剂 体虚外感表证;体虚外感表证;治气虚外感表证的代表方:治气虚外感表证的代表方:败毒散、参苏饮;败毒散、参苏饮;治阴虚外感表证的代表方:治阴虚外感表证的代表方: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汤。.三、三、使用注使用注意意1.1.煎药注意:药物不宜久煎。煎药注

12、意:药物不宜久煎。2.2.服药注意:温服。药后避风服药注意:温服。药后避风 寒、保暖、取微汗。寒、保暖、取微汗。3.3.饮食禁忌:宜清淡易消化食物。饮食禁忌:宜清淡易消化食物。返回目录.水煎服。水煎服。麻黄去节,三两麻黄去节,三两(9g)桂枝去皮,二两桂枝去皮,二两(6g)杏仁去皮尖,七十个杏仁去皮尖,七十个(6g)炙甘草一两炙甘草一两(3g)组成与用法组成与用法麻麻黄黄汤汤汉汉张仲景伤寒论张仲景伤寒论.发汗解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宣肺平喘。功用.风寒风寒卫气被遏 营阴郁滞肺失宣降外感风寒表实证(太阳伤寒)主治.症症状状或流涕、喷嚏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咳喘苔薄白脉浮紧.恶恶寒寒.麻黄麻黄桂

13、枝桂枝杏仁杏仁炙甘草炙甘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解肌发表,温经通脉解肌发表,温经通脉降利肺气降利肺气止咳化痰止咳化痰调和麻杏之宣降调和麻杏之宣降调和麻桂之峻烈调和麻桂之峻烈方解.1.1.麻黄配桂枝峻汗解表麻黄配桂枝峻汗解表配伍特点配伍特点麻黄配杏仁宣降肺气麻黄配杏仁宣降肺气.使用注意1.身体虚弱者,不宜使用。2.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均可使用。返回目录.病案分析刘某,男,9岁。脸面突然水肿一半月,加重二日。患者半月前,脸面突然浮肿,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肾炎”。西药治疗半月,病情反复。近二日诸症加重,临症见面部浮肿,喘咳无痰,心烦不宁,

14、不便不利,阵阵恶寒,舌淡胖苔白腻,脉浮紧。.诊断:水肿 证型:风水 方药:麻黄汤加减 麻黄6 桂枝6 杏仁6 茅根10 蝉衣5 甘草3 二剂后,小便通利,诸症减轻;续服3剂,诸症全部消失。.【组成与用法组成与用法】连翘一两连翘一两(30g)银花一两银花一两(30g)桔梗六钱桔梗六钱(18g)薄荷六钱薄荷六钱(18g)竹叶四钱竹叶四钱(12g)生甘草五钱生甘草五钱(15g)芥穗四钱芥穗四钱(12g)淡豆豉五钱淡豆豉五钱(15g)牛蒡子六钱牛蒡子六钱(18g)苇根(用法中)苇根(用法中)银银翘翘散散清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吴鞠通温病条辨.上上杵杵为为散散。每每服服六六钱钱(18(18g)g),鲜鲜苇苇根

15、根汤汤煎煎,香香气气大大出出,即即取取服服,勿勿过过煎煎。肺肺药药取取轻轻清清,过过煎则味厚人中焦矣。煎则味厚人中焦矣。病病重重者者,约约二二时时一一服服,日日三三服服,夜夜一一服服;轻轻者者,三三时时一一服服,日日二二服服,夜夜一一服服;病病不不解解者,作再服、者,作再服、.【主治】【主治】温病初起。(风热表证)温病初起。(风热表证)邪留肌表:发热、微恶风寒、邪留肌表:发热、微恶风寒、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风热邪毒上攻:咽痛;风热邪毒上攻:咽痛;热灼津伤:口渴;热灼津伤:口渴;风热犯肺:咳嗽;风热犯肺:咳嗽;【病机】【病机】风热袭表,热毒偏盛。风热袭表,热毒偏盛。【治法

16、】【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风热风热袭表袭表.【方解】【方解】君:金银花君:金银花 a a、清热解毒,芳香辟秽;清热解毒,芳香辟秽;连翘连翘 b b、轻散透表。轻散透表。臣:薄荷臣:薄荷 牛蒡子牛蒡子 荆芥穗、淡豆豉荆芥穗、淡豆豉 辛散透邪,辛散透邪,*四药助君以加强疏散风热,透邪外出四药助君以加强疏散风热,透邪外出 之力。之力。*荆荆芥芥药药性性虽虽辛辛温温,但但在在大大堆堆寒寒凉凉药药中中,温温性性被被制制,而而存存其其发发汗汗透透邪邪之之力力,故故属属“制制性性存存用用”之药。之药。辛凉解表,利咽解毒。辛凉解表,利咽解毒。.佐:桔梗佐:桔梗 宣肺化痰止咳。宣肺化痰止

17、咳。竹叶、芦根竹叶、芦根 清热生津,除烦止渴。清热生津,除烦止渴。使:甘草使:甘草 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桔梗、甘草相配,为桔梗、甘草相配,为“桔梗甘草汤桔梗甘草汤”功能清利咽喉,化痰止咳。功能清利咽喉,化痰止咳。.配伍要点:配伍要点:a a、解表药解表药 清热药;清热药;b b、方中佐以药性微温的荆芥之义。方中佐以药性微温的荆芥之义。辨证要点:辨证要点: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病案分析病案分析某男,7岁。右侧耳下肿大2日。突然出现右耳下肿大,后又波及左侧。伴有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头痛。检查:两侧耳下明显肿大,肿胀之处按之疼痛

18、,感觉过敏,有弹性,表面灼热。体温38.5。舌质红苔薄,脉数。西药诊断:流行性腮腺炎。.辨证:本证为风热袭表,热毒上攻所致。方药:银翘散加减连翅15克 银花15克 桔梗10克 薄荷10克 竹叶6克 生甘草6克 荆芥穗6克 牛蒡子10克 马勃10克 僵蚕10克 板兰根20克 大青叶10克服用三剂,诸症减轻。五剂后所有症状消失。.第三章第三章 泻下剂泻下剂组成:组成:以泻下药为主;以泻下药为主;作作用用:通通导导大大便便、泻泻下下肠肠胃胃积积滞滞、荡荡涤涤实实热热、攻攻逐逐水饮;水饮;治治证证:胃胃肠肠积积滞滞,大大便便秘秘结结;里里实实积积滞滞、水水饮饮内内停停证。证。立立法法依依据据:内内经经

19、素素问问:“其其下下者者,引引而而竭竭之之”、“留留者者攻攻之之”、“其其实实者者,散散而而泻泻之之”。“下法下法”一、一、概念概念:.二、分类与适应证:二、分类与适应证:1、寒下、寒下攻下积滞,荡涤实热;攻下积滞,荡涤实热;适用于里热积滞证;适用于里热积滞证;大承气汤(小、调胃)、大黄牡丹汤大承气汤(小、调胃)、大黄牡丹汤2、温下、温下温下寒积;温下寒积;适用于里寒积滞证;适用于里寒积滞证;温脾汤、大黄附子汤。温脾汤、大黄附子汤。3、润下、润下润燥滑肠,缓下通便;润燥滑肠,缓下通便;适用于津亏肠燥之便秘证;适用于津亏肠燥之便秘证;麻子仁丸、济川煎。麻子仁丸、济川煎。.4、逐、逐水水攻逐水饮,

20、消除水积;攻逐水饮,消除水积;适用于水饮壅积于里之实证;适用于水饮壅积于里之实证;十枣汤。十枣汤。5、攻补兼施、攻补兼施泻下通便,扶助正气;泻下通便,扶助正气;适用于里实积滞,正气适用于里实积滞,正气亏虚之证;亏虚之证;黄龙汤、增液承气汤。黄龙汤、增液承气汤。.三、使用注意三、使用注意1.1.年老体弱、津血不足、孕妇、经期妇女禁用。年老体弱、津血不足、孕妇、经期妇女禁用。2.2.泻下剂易伤胃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泻下剂易伤胃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3.3.服药期间宜食易消化食物。服药期间宜食易消化食物。4.4.若兼有表证者,应视表里证的具体情况,先表后若兼有表证者,应视表里证的具体情况,先表

21、后 里或表里双解。里或表里双解。.大承气汤大承气汤伤寒论.组成与用法大黄四两(12)厚朴半斤()枳实五枚(12)芒硝三合(6)水煎。水煎。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溶服。芒硝溶服。.燥热浊毒上冲燥热浊毒上冲 或发热、谵语;或发热、谵语;燥热内结(邪盛)燥热内结(邪盛)舌红苔黄厚而舌红苔黄厚而 燥,脉沉实燥,脉沉实 热结津伤热结津伤 口燥咽干,苔燥;口燥咽干,苔燥;热结肠胃热结肠胃气机壅滞气机壅滞 脘腹痞满,胀痛拒按;脘腹痞满,胀痛拒按;*伤寒邪气伤寒邪气内传内传胃胃肠肠热与燥屎互结成实热与燥屎互结成实 大便秘结;大便秘结;*证候特征:燥、实、痞、满俱在(阳明腑实证

22、)。证候特征:燥、实、痞、满俱在(阳明腑实证)。【主治】阳明腑实证。【主治】阳明腑实证。化热化热.发热便秘腹胀腹痛.【治法】【治法】泻下泄热,行气消积。泻下泄热,行气消积。峻下热结峻下热结(急下存阴急下存阴)。【病机】【病机】a a、实热、积滞壅结肠胃;(主)实热、积滞壅结肠胃;(主)b b、热盛津伤。热盛津伤。.【方解】【方解】臣:芒硝臣:芒硝 咸寒泻热,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软坚润燥通便。*黄、硝相须为用,攻柔相济,清泻热黄、硝相须为用,攻柔相济,清泻热结力强,结力强,燥、实并治。燥、实并治。君:大黄(后下)君:大黄(后下)苦寒泄热,苦寒泄热,清泻肠胃积滞。清泻肠胃积滞。.佐:枳实佐:枳

23、实 破气散结,消积除痞。破气散结,消积除痞。厚朴厚朴 宽肠下气,消胀除满宽肠下气,消胀除满枳、朴相配,助黄、硝以推荡积滞,枳、朴相配,助黄、硝以推荡积滞,攻下热结。攻下热结。配伍要点:配伍要点:1 1、大黄芒硝、大黄芒硝 2 2、泻下与行气并用,、泻下与行气并用,以增强泻下之功。以增强泻下之功。*.【运用】【运用】临证加减:本方亦主治:临证加减:本方亦主治:a a、热结旁流证热结旁流证 体现体现“通因通用通因通用”法。法。b b、里热实积所致之热厥、痉病或发狂。里热实积所致之热厥、痉病或发狂。辨证要点:本方功善清泻热结,行气导辨证要点:本方功善清泻热结,行气导滞,为治热结阳明,气机壅滞所致便秘

24、滞,为治热结阳明,气机壅滞所致便秘证的名方。体现了急下存阴法、釜底抽证的名方。体现了急下存阴法、釜底抽薪法。临证以薪法。临证以“燥、实、痞、满燥、实、痞、满”等证等证候为特征。候为特征。1、2 2、.现现代代运运用用:肠肠梗梗阻阻、肠肠麻麻痹痹、胆胆道道感感染染、急急性性胰胰腺腺炎炎、急急性性阑阑尾尾炎炎等等病病证证属属于实热、积滞壅结者。于实热、积滞壅结者。名名词词术术语语解解释释:急急下下存存阴阴、釜釜底底抽抽薪薪、通因通用。通因通用。3、4.*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脏腑功能、调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脏腑功能、调 和寒热等作用,用以治疗少阳病半表半和寒热等作用,用以治疗少阳病半表半里证、脏腑功

25、能失调、寒热错杂等病证里证、脏腑功能失调、寒热错杂等病证的一类方剂,统称和解剂。的一类方剂,统称和解剂。一、概念:一、概念:第四章第四章 和和 解解 剂剂.1 1、和解少阳、和解少阳 少阳病(半表半里证)。少阳病(半表半里证)。二、分类与适应证:二、分类与适应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寒热往来,胸胁苦满 ,口苦,脉弦;,口苦,脉弦;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2 2、调和肝脾、调和肝脾 适用于肝脾不和之证。适用于肝脾不和之证。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胸胁、脘腹疼痛,脉弦;胸胁、脘腹疼痛,脉弦;.3 3、调和肠胃(调和寒热)、调和肠胃(调和寒热)适用于肠胃

26、适用于肠胃 心下痞满不痛,呕吐,下利,脉弦滑。心下痞满不痛,呕吐,下利,脉弦滑。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不和,升降失调之心下痞证。不和,升降失调之心下痞证。.三、使用注意:三、使用注意:凡邪在肌表或表邪已全入里,均不凡邪在肌表或表邪已全入里,均不宜使用和解剂。邪在表误服和解剂会引宜使用和解剂。邪在表误服和解剂会引邪入里。邪入里。脏腑极虚,气血不足之寒热,不宜脏腑极虚,气血不足之寒热,不宜使用和解剂,恐贻误病情。使用和解剂,恐贻误病情。.【组成】【组成】柴胡半斤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人参三两(9g)炙甘草三两炙甘草三两(9g)半夏半升半夏半升(9g)生姜三两生姜三两(

27、9g)大枣十二枚大枣十二枚(4枚枚)小小 柴柴 胡胡 汤汤 伤寒论伤寒论水煎服水煎服.炎上炎上口苦,咽干,目眩。口苦,咽干,目眩。【主治】【主治】1、伤寒少阳病。(半表半里证)、伤寒少阳病。(半表半里证)外感伤寒外感伤寒化热化热内传内传少阳少阳正邪相争正邪相争热犯少阳热犯少阳机枢不利机枢不利胸胁苦满;胸胁苦满;胆热内犯胆热内犯(半表半里证)(半表半里证)犯胃犯胃心烦喜呕,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默默不欲饮食寒热往来,脉弦;寒热往来,脉弦;.热热寒寒呕呕默默默默不不欲欲饮饮食食心心烦烦.*柴、芩相配:柴、芩相配:【方解】【方解】君:柴胡君:柴胡 重用之以透少阳(半表)之邪;重用之以透少阳(半表)之

28、邪;疏畅少阳气机的郁滞。疏畅少阳气机的郁滞。臣:黄芩臣:黄芩 清泄少阳(半里)之热;清泄少阳(半里)之热;和解少阳。和解少阳。透表泄热,透表泄热,调畅气机,调畅气机,.b b、配伍参、枣、草之义配伍参、枣、草之义 佐:半夏、生姜佐:半夏、生姜 和胃降逆止呕。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人参、大枣使使:(兼)炙甘草(兼)炙甘草 a a、益气扶正以祛邪外出;益气扶正以祛邪外出;b b、充实正气以防邪气内传。充实正气以防邪气内传。调和诸药调和诸药配伍要点:配伍要点:a a、柴胡柴胡 黄芩黄芩*.【运用】【运用】1.1.辨证要点:辨证要点: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默默不欲饮食,食

29、,口苦,脉弦。口苦,脉弦。v表证未解者,去人参表证未解者,去人参+桂枝;桂枝;2.2.临证加减:临证加减:v黄疸者黄疸者+茵陈、山栀子。茵陈、山栀子。.病案分析某男,38岁。反复高热近两月。每次发作前,先发冷,继发热,并咳吐血痰。体温高达39以上。持续3-4周,用抗生素治疗2-3天即可退热。但过一周,又如前发作。心肺多种检杳未见异常。就诊前自觉又要发作,腹部无积聚,心烦欲呕,口苦咽干,舌淡苔薄,脉弦。.治法:辨证和解少阳,清热凉血处方:小柴胡汤加味。柴胡22克 黄芩12克 半夏9克 党参12克 地骨皮12克 青蒿12克 白薇12克 生地12克 白及9克。水煎服,初服三剂。10天未发作,脉弦已退

30、。原方柴胡减为12克,继续服用三剂。病未在发作。.第五章 清热剂一、概念药物:清热药物为主作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治证:里热证。二、适应证及代表方气分热:清气分热(白虎汤、竹叶石膏汤)营血热:清营凉血(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火热毒盛: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膈散、普济消毒饮).气血两燔:气血两清(清温败毒饮)脏腑热: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清胃散、泻白散、玉女煎、白头翁汤)虚热:清虚热(青蒿鳖甲汤、当归六黄汤).三、使用注意:1、辩别热邪所在部位;2、辩别热证真假;3、辩别热证虚实;4、注意保津、护胃;5、寒凉,不宜过用;6、服用格拒时,可用反佐法.白虎汤白虎汤伤寒论伤寒论【组成】石膏

31、一斤石膏一斤(50g)知母六两(知母六两(18g)炙甘草二两炙甘草二两(6g)粳米六合粳米六合(9g)【原方用法】上上四四味味,以以水水一一斗斗,煮煮米米熟熟,汤汤成成去去滓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温服一升,日三服.【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充斥内外壮热,心烦气分热盛 热邪伤津烦渴引饮 热邪迫津外泄大汗 热盛于脉脉洪有力【病机】温病热邪内传气分 气分热盛 伤寒化热内传阳明经 津液损伤【治法】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方解君:石膏辛甘寒,清热泻火,除烦生津臣:知母清热除烦,润燥生津石膏、知母相须为用,加强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佐、使:粳米、炙甘草和中益胃,生津止渴;调和药物。.配伍要点:1.辛甘大寒之

32、石膏与苦寒质润之知母,君臣相须而用,清热之力倍增;2.寒凉的石膏、知母配伍益胃护津的粳米和甘草,防寒凉伤胃,祛邪不伤正。辨证要点: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大渴大热大汗脉洪大.病案分析“若是他人母,定用白虎汤”是一句民间谚语。据说清代苏州名医叶天士,因医术精湛,医名远扬。有一次,叶天士的八十高龄母亲患阳明经热证。本该用白虎汤,但其方药力过于峻猛,而自已母亲年事已高。叶天士怕出意外,一直不愿使用,其它药又无效果。由此他忧心不已,日夜坐卧不安。不觉再三沉吟:“若是他人母,定用白虎汤”.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崔氏方录自外台秘要崔氏方录自外台秘要【组成】黄连三两黄连三两(9(9g)g)黄芩二两黄

33、芩二两(6(6g)g)黄柏二两黄柏二两(6(6g)g)栀子十四枚栀子十四枚(9(9g)g)【原方用法】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 火热毒盛,内扰心神大热烦躁 错语不眠 热灼津伤口燥咽干 热迫血出吐衄发斑 热壅肌腠痈疮疔毒【病机】火热毒盛,充斥三焦,波及上下内外。【治法】泻火解毒.方解君:黄连清心泻火,兼泻中焦之火臣:黄芩清肺热,泻上焦之火佐:黄柏清下焦之火佐使: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又导热下行,兼引药入三焦并为使药。配伍要点:苦寒直折,上下俱清,三焦兼顾.临床运用1、辨证要点:大热烦扰,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2、现代

34、运用:用于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属热毒为者。.第第七七节节补益剂补益剂概概 述述.药物药物-补益药补益药作用作用-补益气血阴阳不足补益气血阴阳不足病证病证-虚证虚证定义定义.分类分类补气补气补血补血气血双补气血双补补阴补阴补阳补阳阴阳并补阴阳并补.1、注意阴阳气血的互生关系、注意阴阳气血的互生关系。2、注意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直接补益、间接补益)(直接补益、间接补益)3、注意先后天之本、注意先后天之本。4、适当配伍健脾理气药物,防止、适当配伍健脾理气药物,防止“呆补呆补”。使用注意使用注意返回目录.宋太平惠

35、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人参人参白术白术茯苓茯苓(各各9g)炙甘草炙甘草(6g)各等分各等分 组组成成水煎服水煎服水煎服水煎服.益气健脾功用功用.四君子四君子益气益气健脾健脾.主 治脾胃气虚证脾胃气虚证.症症状状面色萎白面色萎白语声低微语声低微气短乏力气短乏力食少食少便溏便溏舌淡苔白舌淡苔白脉虚弱脉虚弱.方方 解解人人 参参白白 术术茯茯 苓苓炙甘草炙甘草-益气健脾益气健脾-健脾燥湿健脾燥湿-健脾渗湿健脾渗湿-益气和中,调和诸药益气和中,调和诸药.配伍特点配伍特点甘温益气健脾为主甘温益气健脾为主平补脾胃平补脾胃.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

36、。2.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溃疡病等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溃疡病等。.生脉散金元金元张元素张元素医学启源医学启源.人参人参五分(五分(9g)麦门冬麦门冬五分(五分(9g)五味子五味子七粒(七粒(6g)水煎服水煎服组组 成成.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功功 用用.主治主治 气阴两伤证。.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神疲气短懒言神疲气短懒言 体倦乏力体倦乏力 汗多汗多 咽干口渴咽干口渴 舌干红少苔舌干红少苔 脉虚数脉虚数.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干咳少痰口干舌燥口干舌燥短气自汗短气自汗 脉虚细脉虚细.方解人参人参麦门冬麦门冬五味子五味子-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养阴润肺生津,清热

37、养阴润肺生津,清热-敛肺止汗,生津止渴敛肺止汗,生津止渴.配伍特点配伍特点补、润、敛补、润、敛.运运用用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常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常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所致咳嗽和心烦失眠,以及心脏病经衰弱所致咳嗽和心烦失眠,以及心脏病心律不齐属气阴两虚者。心律不齐属气阴两虚者。外邪未解,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外邪未解,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久咳肺虚,亦应在纯虚无邪时使用。久咳肺虚,亦应在纯虚无邪时使用。返回目录.四物汤四物汤四物汤四物汤唐唐蔺道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蔺道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组组成成当归当归(9(9g)g)川芎川芎(6(6

38、g)g)白芍白芍(9(9g)g)熟地黄熟地黄(12(12g)g)各等分各等分水煎服.功用功用补血调血。补血调血。.主治主治 营血虚滞证。营血虚滞证。.病机营血亏虚 血行不畅(冲任虚损).症症状状头晕目眩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心悸失眠面色无华面色无华口唇爪甲色淡口唇爪甲色淡月经量少月经量少色淡或前或后色淡或前或后或经闭不行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脐腹作痛瘕块硬结瘕块硬结舌淡舌淡脉细弦或细涩脉细弦或细涩.治法补血调血。补血调血。.方解方解熟地熟地当归当归白芍白芍川芎川芎-滋养阴血,补肾填精滋养阴血,补肾填精-补血活血,养血调经补血活血,养血调经-养血益阴养血益阴-活血行气活血行气.配伍特点配伍特点配伍特点配伍

39、特点补血为主调血为辅.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为补血调经的基础方为补血调经的基础方。2.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以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以及过敏性紫癜等属营血虚滞及过敏性紫癜等属营血虚滞可选用本方可选用本方。.附方桃红四物汤桃红四物汤胶艾汤胶艾汤(芎归胶艾汤)(芎归胶艾汤)圣愈汤圣愈汤.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直诀【组成】熟地黄 八钱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 【用法】上为末,炼蜜圆,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温水化下。).【主治】肾阴虚证。肾阴亏虚,腰府失养:腰膝酸软,阴虚生内热 齿牙摇动,或小儿囱门不合,或 足跟疼痛;故头晕目眩,耳鸣耳 聋;口燥

40、咽干,消渴。虚热内扰:遗精梦泄,小便淋沥 不畅,手足心热,盗汗,骨蒸潮 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病机】肾阴亏损,虚热内生【治法】滋阴补肾.方解君:熟地黄君: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滋阴补肾,填精益髓。臣:山萸肉臣:山萸肉补养肝肾,敛摄精气。补养肝肾,敛摄精气。山药山药补益脾阴,益肾固精。补益脾阴,益肾固精。君君、臣臣“三三补补”之之药药相相配配,滋滋补补肾肾、肝肝、脾脾,三三阴阴并并补补,但但以以滋滋肾肾阴阴为为主主,补补其其不不足足以以治治其本。其本。佐:泽泻佐:泽泻利湿泻浊,并制约熟地黄之腻。利湿泻浊,并制约熟地黄之腻。牡丹皮牡丹皮清泄肝火,制药山萸肉之温。清泄肝火,制药山萸肉之温。茯苓茯

41、苓淡渗脾湿,助山药以益脾。淡渗脾湿,助山药以益脾。.配伍要点:配伍要点:“三补三补”药与药与“三泻三泻”药相伍,以药相伍,以补治本,以泻治标,补中有泻,标本兼补治本,以泻治标,补中有泻,标本兼顾。顾。“三补三补”药量大于药量大于“三泻三泻”药量,药量,重补三阴,以肾为主。是一首滋阴补肾重补三阴,以肾为主。是一首滋阴补肾的著名方剂。的著名方剂。.临床运用临床运用1 1、辨证要点:、辨证要点: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脾虚泄泻者慎用。红少苔,脉沉细。脾虚泄泻者慎用。2 2、现代运用:、现代运用: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慢性肾炎、高血压病

42、、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视网膜炎,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为主者,均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为主者,均可加减应用。可加减应用。.肾气丸金匮要略金匮要略【组成】干地黄 八两 山茱萸 薯蓣各四两 泽泻 茯苓 牡丹皮 各三两 桂枝 附子炮 各一两【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酒送下,日再服。.【主治】肾阳不足证 不能温养肢体:腰膝酸软,下半 身常有冷感。肾阳不足 寒凝经脉:少腹拘急;不能化气行水:小便不利或小便 反多,入夜为甚。舌淡而胖,脉虚弱。【病机

43、】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治法】补肾助阳.方解君:干地黄滋阴补肾臣:山药、山萸肉补肝脾而益精血附子、桂枝温肾阳,化气行水佐:泽泻、茯苓渗湿泄浊丹皮清泄肝火 配伍要点:补阳药与补阴药相配,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共奏温补肾阳之效。体现了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法。.临床运用1、辨证要点: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白,脉虚弱而尺部沉细。咽干口燥,舌红少苔,属肾阴虚,虚火上炎者,不宜应用。2、临证加减:若畏寒肢冷较甚将桂枝改为肉桂;若痰饮咳喘者加干姜、细辛、半夏;若夜尿多者加巴戟天、益智仁,芡实。.3、现代运用: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园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性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44、、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阳不足者均可加减应用。.第第十十章章开窍剂开窍剂概述.定义药物药物芳香开窍药芳香开窍药作用作用开窍醒神开窍醒神病证病证神昏窍闭神昏窍闭.分类与适应证热闭凉开寒闭温开.使用注意使用注意1、辨闭证和脱证。、辨闭证和脱证。2、辨寒闭与热闭。、辨寒闭与热闭。3、阳明腑实证,不可误用开窍剂。、阳明腑实证,不可误用开窍剂。4、开窍剂只宜暂用,不宜久服。、开窍剂只宜暂用,不宜久服。5、孕妇慎用。、孕妇慎用。6、丸散剂型,温开水化服。、丸散剂型,温开水化服。返回目录.清清吴鞠通吴鞠通温病条辨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牛黄丸)(牛黄丸).牛黄牛黄一两一两(30g)郁金郁金

45、一两一两(30g)犀角犀角(水牛角代)一两(水牛角代)一两(30g)黄连黄连一两一两(30g)朱砂朱砂一两一两(30g)梅片梅片二钱五分二钱五分(7.5g)麝香麝香二钱五分二钱五分(7.5g)真珠真珠五钱五钱(15g)山栀山栀一两一两(30g)雄黄雄黄两两(30g)黄芩黄芩两两(30g)组成组成丸剂。丸剂。脉虚者人参汤下,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清热解毒,开窍醒神。功用功用.邪热内陷心包证。主治.安安宫宫牛牛黄黄.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謇肢厥舌红或绛脉数有力症状.主治中风昏迷小儿惊厥热闭心包.症症状状突然昏倒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不省人事神昏谵语神昏谵语发热烦躁发热

46、烦躁面赤面赤呼吸气粗呼吸气粗喉中痰鸣喉中痰鸣舌红舌红苔黄腻苔黄腻脉滑数脉滑数.牛黄牛黄水牛角(犀角)水牛角(犀角)麝香麝香黄连黄连 黄芩黄芩 山栀山栀 冰片冰片 郁金郁金雄黄雄黄朱砂朱砂 珍珠珍珠 金箔金箔蜜蜜清心解毒,开窍定惊清心解毒,开窍定惊清心凉血解毒清心凉血解毒芳香开窍醒神芳香开窍醒神清热泻火解毒清热泻火解毒芳香辟秽,化浊通窍芳香辟秽,化浊通窍辟秽解毒辟秽解毒镇心安神镇心安神和胃调中和胃调中方解方解.本方为治疗热陷心包证的常用方,亦是凉本方为治疗热陷心包证的常用方,亦是凉开法的代表方。开法的代表方。本方常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小儿高热惊厥本方常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小儿高热惊厥以及感染或中毒引

47、起的高热神昏等属热闭心以及感染或中毒引起的高热神昏等属热闭心包者。包者。本方孕妇慎用。本方孕妇慎用。运运 用用.病案病案女性患者,四十五岁,高烧七天,女性患者,四十五岁,高烧七天,体温达体温达38384040度,多先寒后热,病情度,多先寒后热,病情与日俱增,就诊前入厕排便时晕倒,与日俱增,就诊前入厕排便时晕倒,谵语,两脉模糊不清,曾用中西药无谵语,两脉模糊不清,曾用中西药无效。效。岳美中医案医话集岳美中医案医话集.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理血剂理血剂一、概念组成:以理血药(活血祛瘀药、或止血组成:以理血药(活血祛瘀药、或止血药)为主;药)为主;作用:活血祛瘀、或止血;作用:活血祛瘀、或止血;治证:血瘀

48、证、或出血证。治证:血瘀证、或出血证。.分类与适应证分类与适应证活血祛瘀活血祛瘀止血止血瘀血证瘀血证出血证出血证代表方: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代表方: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温经汤、生化汤补阳还五汤、温经汤、生化汤代表方:黄土汤,小蓟饮子代表方:黄土汤,小蓟饮子.活血祛瘀活血祛瘀止血止血.使用注意使用注意1.1.辨寒热虚实与标本缓急。辨寒热虚实与标本缓急。2.2.逐瘀太过,易伤正气。逐瘀太过,易伤正气。止血太急,易留瘀滞。止血太急,易留瘀滞。3.3.注意理血剂与其他治法的配合使用。注意理血剂与其他治法的配合使用。4.4.注意活血与止血的关系。注意活血与止血的关系。5.5.孕妇、月

49、经过多者,慎用活血化瘀剂。孕妇、月经过多者,慎用活血化瘀剂。.伤寒论桃桃核核承承气气汤汤.桃仁桃仁五十个(五十个(12g12g)大黄大黄四两(四两(12g12g)桂枝桂枝二两(二两(6g6g)炙甘草炙甘草二两(二两(6g6g)芒硝芒硝二两(二两(6g6g)作汤剂,芒硝冲服。服后当微利。组成与用法.热与血相搏结于下焦.【主治】【主治】下焦蓄血证。下焦蓄血证。瘀热互结下焦瘀热互结下焦少腹急结,少腹急结,下下(闭经,痛经)闭经,痛经)焦焦瘀热扰心瘀热扰心其人如狂(神志错乱)其人如狂(神志错乱)蓄蓄谵语烦渴谵语烦渴血血热在阴血分,热在阴血分,夜间发热夜间发热夜属阴夜属阴【病机】【病机】瘀热互结于下焦瘀

50、热互结于下焦【治法】【治法】破血下瘀(兼除血热)破血下瘀(兼除血热).君:桃仁君:桃仁破瘀活血破瘀活血大黄大黄泻热通便泻热通便活血祛瘀活血祛瘀*两药相配,逐瘀泄热,瘀热并治两药相配,逐瘀泄热,瘀热并治臣:桂枝臣:桂枝通行血脉,助桃仁活血祛瘀通行血脉,助桃仁活血祛瘀*桂枝得大黄则不走表,大黄得桂桂枝得大黄则不走表,大黄得桂枝则不直下,共奏活血祛瘀之功枝则不直下,共奏活血祛瘀之功芒硝芒硝泻热软坚通便泻热软坚通便【方解】【方解】.【方解(续)】【方解(续)】佐使:炙甘草佐使:炙甘草护胃气,护胃气,以防寒凉以防寒凉药伤胃药伤胃调和诸药调和诸药【配伍要点】【配伍要点】桃仁桃仁+大黄、大黄大黄、大黄+桂枝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