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桦甸市垃圾生物质分化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952148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135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桦甸市垃圾生物质分化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桦甸市垃圾生物质分化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桦甸市垃圾生物质分化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桦甸市垃圾生物质分化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桦甸市垃圾生物质分化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桦甸市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号:03L-0209K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桦甸市垃圾处理工程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工程号:03L-0209K院长:卜义惠院总工程师:厉彦松院副总工程师:关继海杨 红吴晓光刘志刚所长:张富国所副总工程师:肖立汎宋长东牛喜龙袁 琳项目负责人:袁 琳工程经济负责人:张志超参加编制人员:张修奎王秀花张 岩时延斌张春光周丽丹曹 志李景欢张 爽桦甸市垃圾处理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前 言1第1章 概 述21.1项目背景21.1.1项目名称21.1.2承办单位概况21.2编制依据21.3编制原则、编制范围及工程规划年限41.3.1 编制原则41.3.2 编制

2、范围41.4项目概况41.4.1拟建地点41.4.2建设规模与目标41.4.3项目投入资金41.4.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1.5 环卫设施现状及规划61.5.1环卫设施现状61.5.2城市环境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71.5.3环卫设施规划71.6 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1.6.1建设项目的必要性71.6.2建设项目的可行性11第2章 场址选择142.1城市概况142.1.1 自然概况142.1.2气象152.1.3水文152.1.4城市性质及规模152.2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和气象水文条件162.2.1地形地貌及水文特征162.2.2气象特征162.2.3地质构造、岩土分布和不良地质作用

3、162.2.3.1地质构造162.2.3.2岩土分布162.2.3.3不良地质作用172.2.3.4水文地质条件172.2.3.5场地地基和边坡稳定性172.2.3.6地震设防烈度172.3厂址选择论证17第3章 建设规模193.1生活垃圾产量预测193.2垃圾规模20第4章 工艺选择214.1国外生活垃圾处理概况214.2国内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244.3垃圾主要处理方法比较274.3.1填埋处理274.3.2焚烧处理274.3.3堆肥处理274.3.4封闭式发酵综合处理方法291.技术可靠292.操作安全303.节能304.节地315.最大限度资源化316.无二次污染317.投资适中318

4、.运行成本低324.3.5推荐方案33第5章 综合利用厂设计345.1综合利用厂处理规模345.2垃圾成分345.3综合利用工艺设计365.3.1工艺简介365.3.2工艺流程图385.3.3物料平衡分析395.3.4工艺设计说明401.前处理工艺402.厌氧发酵工艺413.成品制造工艺43建筑垃圾和灰粉质的利用444.沼气发电495.3.5原有垃圾的处理措施505.3.6主要建构筑物及主要设备51第6章 渗沥液处理系统设计546.1水量平衡分析546.2污水处理566.2.1重金属的处理566.2.2生活污水处理566.2.3渗滤液生化处理566.2.3.1处理规模566.2.3.2处理水质

5、566.2.3.3渗滤液处理方式576.2.3.4工艺说明59第7章 工程设计617.1总图及工艺设计617.1.1总图设计617.1.1.1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617.1.1.2总体布置原则617.1.1.3平面布置617.1.1.4竖向设计与排水627.1.1.5道路与运输637.1.2工艺设计637.2建筑设计637.2.1执行规范和标准637.2.2建筑设计641总平面设计642总体建筑风格643单体设计644装修及主要材料645安全消防656绿化设计657.3结构设计657.3.1执行的规范和标准657.3.2材料667.3.3抗震设计667.3.4防火设计667.4电气设计67

6、7.4.1执行的规范和标准677.4.2电源和供电方式687.4.3电气设备的选择与装备697.4.4功率因数补偿697.4.5电缆选择697.4.6照明697.4.7防雷及接地697.5通讯设计707.6暖通设计707.6.1执行的规范和标准707.6.2设计内容707.7给水排水雨水设计717.7.1给水717.7.2排水737.7.3雨水73第8章 环境保护748.1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748.1.1污水748.1.2大气748.1.3噪声758.1.4固体废物758.1.5生态影响758.2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768.3污水治理768.3.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7

7、68.3.2治理方案768.4废气治理778.4.1采用标准778.4.2治理方案788.5噪声治理788.5.1采用标准788.5.2治理方案798.6废渣治理798.7生态环境保护对策798.8绿化808.9环境评价808.10环境监测808.10.1厂区环境监测818.10.2厂内外环境质量监测81第9章 消 防829.1编制依据829.2建筑防火829.3消防给水839.4电气防火、防雷839.5消防组织机构84第10章 劳动安全卫生8510.1编制依据8510.2周围环境条件对劳动安全卫生的影响8510.3厂区通道、运输的劳动安全卫生8510.4建筑物安全距离、采光、通风、日晒等情况

8、8610.5劳动卫生8610.6劳动安全卫生的主要防范措施86第11章 节能8811.1工程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8811.1.1电能8811.1.2燃煤8811.1.3燃油8811.2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8811.2.1电能8811.2.2燃油8911.2.3能耗指标8911.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8911.3.1电能节能措施8911.3.2燃煤节能措施9011.3.3燃油节能措施9011.3.4其它节能措施9111.3.5节能效果分析91第12章 建设用地的评述9212.1拟选场址和周围环境的评述9212.2用地规模评述92第13章 抗震设计9313.1设计依据9313.2抗震设计

9、原则9313.3各建、构筑物的抗震重要性类别及防震构造措施9313.4地基基础抗震设计93第14章 工程招标9414.1 项目业主9414.2 招标范围9414.3 招标形式9414.4 招标方式9414.5 工程分包94第15章 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及建设进度9615.1管理机构与人员编制9615.1.1组织机构9615.1.2生产制度9715.1.3劳动定员9715.1.4人员来源及培训9715.2工程进度计划97第16章 投资估算9916.1编制说明9916.2编制依据9916.3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0016.4流动资金估算10016.5项目总投资金及分年投入计划10016.6融资方案101

10、16.7融资方案分析10116.7.1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及融资结构分析10116.7.2融资成本分析10216.7.3融资风险分析102第17章 经济评价10317.1主要参数:基准收益率;投资回收期10317.2工程实施进度及投资分年使用计划10317.3成本预测10317.3.1 基础数据10317.3.2总成本费用计算10417.3.3成本费用计算10517.4流动资金10517.5损益表10517.6贷款与偿还10617.7项目的盈利能力10717.8项目的清偿能力分析10817.9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0817.10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10817.11风险分析11017.12经济评价结论11

11、1第18章 社会评价11218.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11218.2项目所在地互适性分析113第19章 风险分析和应急预案11519.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分析11519.2项目应急预案11519.3项目思路储备117第20章 结论与建议11820.1结论11820.2建议119附图:垃圾厂地理位置图垃圾综合利用厂平面图垃圾综合利用厂剖面图l37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 前 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垃圾产量也与日递增。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以8%10%的速度递增,但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还不到2%。这些日益增长的城市

12、垃圾不但污染了环境,破坏了城市的景观,而且还传播流行性疾病,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现代文明标志之一。桦甸市是吉林省东南部重要城市,同时也是我省东部重点水资源保护与特色产业生态区,是“长吉省域经济发展核心区”与“长白山西缘自然资源区”的联结点。但是目前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却相对滞后,影响桦甸市人民的健康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保证城市的清洁卫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建设无害化综合利用厂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吉林省有关部门文件要求,对城市垃圾要做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本项目作为桦甸市第一个城市垃圾处理项目,完全符合国家文件规定及桦甸市总体

13、规划。本项目对桦甸市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对改善环境、保护周边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有着重大意义。桦甸市建设局对此非常重视,下决心建设无害化综合利用厂。在此情况下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受桦甸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进行桦甸市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第1章 概 述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桦甸市垃圾处理工程1.1.2承办单位概况法人:于柏坚承办单位: 桦甸市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承办单位概况:桦甸市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公司注册资本11808万元。公司是桦甸市国有资本运营决策会议授权的国有资本运营机构,是代表国家对国

14、有资本直接行使投资、收益分配、经营者选聘等出资者权利的特殊企业法人,享有公司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从事国有资本的经营和运作,担负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责任,直接对营运决策会议负责,并接受决策会议的监督管理。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市政道路、桥梁、给排水工程;供热、供气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信息咨询;小区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建设投资。1.2编制依据1. 桦甸市建设局对桦甸市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2. 桦甸市城乡建设局桦甸市城市总体规划图(1:10000)及桦甸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2002年8月);3. 桦甸市建设局提供的有关资料;4.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

15、究指南5.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3)6. GB8172-1987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7.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市容与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0. 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国发199636号)。1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1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企业、产品及技术市场准入管理办法(试行)(2003)13. 城市环境卫生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建设部建城(1991)637号文件。14.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15.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污

16、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16.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1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CJJ112-2007)18.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19.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 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21.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87);22.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技术评价指标规格(CJJ/T30591996)23. 交流工频可燃气发动机Q/ZZLZ02-200624. 全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统一劳动定额(试行)建设部1996;25. 中泽发明专

17、利技术申请、证书。26. 国家科技部对中泽公司“生活垃圾完全资源化处理”的查新报告。27. 国家建设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推广办公室对中泽公司“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 项目召开专家评议会的评议意见28. 其他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文件。29. 桦甸市垃圾综合利用厂地形图 1:20001.3编制原则、编制范围及工程规划年限1.3.1 编制原则1根据桦甸市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城市性质、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切合实际地作出垃圾处理的近、远期规划,做到近期和远期相结。2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市特点,确定切实可行的工艺方案;逐步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总目标。3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

18、安全可靠,节省能源、经济合理、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科学化管理。4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和企业卫生标准,防止工程实施时造成二次污染。1.3.2 编制范围1.垃圾处理规模及处理方案;2.垃圾处理厂场址选择;3.垃圾处理厂附属设施设计;4.工程的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1.4项目概况1.4.1拟建地点综合利用厂厂址选择在在桦甸镇高阳帽子山以南,苏密沟以东的山间谷地。1.4.2建设规模与目标建设日处理规模为500t的垃圾综合利用厂一座。1.4.3项目投入资金项目总投资:本工程总投资为14497.54万元,建设投资14238.48万元,基本预备费用12941.41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155.38万元,流

19、动资金103.68万元。1.4.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单 位数 量备 注1生产规模1.1日处理量吨/天5002产品方案2.1垃圾及粪便、污泥吨/年1825003投入总资金万元14497.543.1建设期利息万元155.383.2流动资金万元103.684劳动定员人804.1其中:工 人人654.2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人155全年生产天数天3656主要原料、燃料、动力消耗6.1耗电万度6006.2耗煤万吨0.206.3耗水万吨2.196.4油L/年120006.5药剂吨/年0.37运输量吨/年1825008占地面积平方米1200009年总成本万元1446.91平均10年销售收入万元2619.3

20、5平均11所得税万元293.11平均12年税后利润万元879.33税后13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2年)年10.35税后14投资利润率%6.1115财务内部收益率%8.91.5 环卫设施现状及规划1.5.1环卫设施现状目前城区内设置多处垃圾集装箱和果皮箱。垃圾集装箱主要放置在居民区、单位院内以及临街公建门前,果皮箱主要放置在娱乐性建筑物门前、车站以及城市主要干道上。城市生活垃圾采取垃圾箱收集,由垃圾收集清运车运至粮油公司附近的露天中转站,再由垃圾车运至垃圾填埋场。1、垃圾填埋场现状2007年每天垃圾产量约为300吨(由于桦甸市现有垃圾收集系统不完善,故送往填埋场的垃圾不包括桦甸市城区范围内部分农村

21、垃圾),运往桦甸市的垃圾填埋场,该填埋场位于桦甸镇高阳帽子山以南,苏密沟以东的山间谷地,目前已填埋生活垃圾50万吨,未采取防渗措施。夏季有垃圾渗滤液溢出,目前在场底堆坝进行封堵;冬季很少渗滤液溢出。场地500m附近无居民村落。根据对煤窑村垃圾场的抽样调查,其成份分别为有机物、无机物、废纸、废塑料、碎玻璃等,其中有机物约占50%以上。居民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以集中堆放为主,并用垃圾容器,但数量严重不足,由环卫处统一收集运输,处理方式为堆放填埋。生活垃圾落地及二次倒运污染严重。2、城市粪便现城区旱厕粪便年清运量大约为2.5万吨左右,平均日清运量为60吨左右,这些粪便由城西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及周边乡镇

22、农村化粪池经发酵处理后成为农家肥。现城区有公共厕所76座,其中水冲公厕5座,水冲率6.6%。3、环境卫生设施桦甸市城市垃圾由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管理,现有装载机1台,5吨翻斗车6台,垃圾收集清运车28台,环卫处现有800m2车库1座,垃圾转运站1处,垃圾场1座,从业职工290人,初步建立了城区环卫设施体系。1.5.2城市环境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城区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数量不足,还有一些呈自然堆放形式,收集方式落后,二次倒运污染严重。对城市生活垃圾还是采用堆放填埋方式,没有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城市生活垃圾没有进行分类回收,综合利用率低。现城区没有生活垃圾中转站,收集清运的条件差,成本高,收集和清运机

23、械化水平急需提高。城市垃圾综合利用整体水平低。城区公厕建设滞后,水冲型公厕建设满足不了市民需要,公厕设施整体水平较低,同时,城区公厕布局不尽合理。粪便处理技术设施落后。1.5.3环卫设施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环卫设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立完善的环境卫生保障体系,确保高质量的城市环境。清扫近期仍以人工清扫为主,逐步提高机械化清扫水平,2015年机械化清扫水平达30。垃圾集装箱为居民直接倾倒垃圾和放置袋装垃圾的场所,按服务半径60m布置在居民区、主要生活性干道以及大中型公建附近,布置原则为既便于居民使用,不影响市容,又利用垃圾的分类袋装收集和机械化清除。果皮箱设置距离商业大街4050m,交通干线50

24、80m,一般道路80100m。在高新技术工业园、城东、城西3个工业区中分别设置垃圾集装箱,对有毒工业垃圾、危险品、医院垃圾以及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物质设专门垃圾点集中处理。在桦甸镇高阳帽子山以南,苏密沟以东的山间谷地,建设垃圾综合利用厂。1.6 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6.1建设项目的必要性1是保护松花江流域,防止水污染的必要手段。桦甸市位于吉林省南部山区辉发河畔,松花江上游,是松花江流域的重要城市。只有解决好桦甸市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防止垃圾渗滤液进入挥发河及松花江,确保松花江源头不被污染,才能保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为了加大环境保护及治理力度,吉林省制

25、定了吉林省松花江三湖保护区管理条例,要求根据这些法律、法规,依法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加大生态环境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桦甸市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厂的建设正是围绕这一精神开展的松花江水体保护工程之一。2是保护大气环境的需要。垃圾露天堆放时,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释放,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而且风天尘土飞扬,雨天污物横溢,夏季蚊蝇孳生,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工作。3是保护地下水和地表水的需要。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形成有机物质、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雨

26、水淋入产生的渗滤液必然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垃圾中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同时垃圾往往是蚊、蝇、蟑螂和老鼠的孳生地,这些必然危害着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迫切要求改善城市的环境状况,对城市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是解决垃圾围城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关键性工程。4原有的垃圾填埋场只采用简易填埋工艺,无法满足垃圾无害化的要求。原垃圾堆放场场底无防渗措施简易,极易造成地下水的污染。随着城市中有机物含量的提高和垃圾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只采用简单覆盖也造成产生甲烷气体的厌氧环境,产生爆炸事故。本工程的建设可以将现填埋场垃圾进行综合利用,彻底解决

27、污染问题。5.本项目以自有专利技术为依托,把本身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并进一步实现产业化。项目的建设必将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6.本项目是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的重要尝试。据统计,全世界每年产生垃圾450亿吨左右,大部分城市都受到垃圾问题的困扰。2007年,我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约为3亿吨,由于历史欠账较多,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不足,2007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完全达到无害化要求的仅占27%,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卫生填埋是我国处理生活垃圾最主要的方法。垃圾中有机质含量达20时,1吨垃圾产生甲烷100立方米。若处理不当,会引发

28、火灾、爆炸事故。同时,甲烷气还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影响甚至超过二氧化碳。并且,填埋场占地大,填埋吨垃圾需占地空间3立方米。另外,除了发生渗沥液污染外,填埋挖土、覆土等的费用也较高,严格地讲,填埋是消纳,与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还有较大的距离。同时,有机质含量大于50的垃圾直接进入填埋场也是资源的浪费。焚烧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广泛推崇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但垃圾焚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几十种乃至上百种的金属“飞灰”和酸性气体,特别是焚烧炉炉温在小于850时会释放二恶英,影响人体健康。2008年9月,国家环保部、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文,城区禁止新建垃圾焚烧厂。因此,本项目的建成投产,将真正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

29、理无害化、资源化目标。7.本项目是促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走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要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为以企业为主体投资经营的经济活动,走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而要促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不能简单将垃圾一埋了之、一烧了之,必须延伸产业链,产生使用价值和价值较大的系列产品。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在把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将回收废旧塑料、废纸品、无机物等资源,并产出沼气、有机复合肥、环保砖等系列产品。其中,沼气可用于发电,产生环保能

30、源,沼气发电或供本厂自用,或并网;将垃圾中可降解的有机质发酵成为腐殖质并加入氮、磷、钾等元素制成有机复合肥,可以改善沙漠化土壤,进行园林绿化等,同时也可应用于农业生产,这就使垃圾处理产业化成为可能。8.本项目是促进民族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设备做大做强的重要基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处理产业起步较晚。目前为止,我国绝大多数的比较先进的环保项目从技术到设备都依赖进口。本项目技术先进,却是完全“国产化”。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回收垃圾中大量的可利用资源如塑料、橡胶、金属、玻璃、有机物、无机物等,提高垃圾的利用率,而且可进一步制肥、发电、制砖,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和工艺。垃圾处理厂所占的面

31、积较小,一次投入,可无限期使用,整个系统设计合理,全部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国产化的设备,不仅适用于我国的现状,也很符合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将来项目的设备可以成套出口国外,从而促进民族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设备做大做强。9.本项目是加快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日益增加,有机肥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发达国家已明文规定禁止使用化学肥料,提倡使用有机肥和生产绿色食品。我国政府也一再倡导各地区多施用有机肥,以改良土壤,提高植物产量和质量。而目前有机肥的主要来源是粪便、饼肥或垃圾粗堆肥等,这些有机肥肥源分散,产量不高,运输困难,使用不方

32、便。而且这些粗略加工生产的“有机肥”有毒物质的含量也相当高,特别是重金属的含量,远远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本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对发酵后的物料经过压滤脱水并烘干制造成颗粒有机肥,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使人类减少化肥使用量成为现实。10.加快建设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处理厂是桦甸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桦甸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垃圾增长速度大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随着城市扩建速度加快,目前选择在城乡结合部的垃圾填埋场,今后将离市区越来越近,这给城市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时,旅游业也是桦甸市的支柱产业。随着桦甸市的经济发展,生活垃圾日益增多,这个问题处理不好

33、,将直接影响桦甸市的城市形象。因此,建设桦甸市城市垃圾综合利用厂既改善了城市环境,又有利于城市发展和整体形象,该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1.6.2建设项目的可行性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环境的保护和综合治理。早在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但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技术设备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一直很低。1984年,全国第二次环保工作会议上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充分反映了中央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通过综合治理不断提高环境质量的决心。

34、1998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和修订了一系列环境治理标准,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各地仍然普遍存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行为,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大量垃圾在城市边缘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水系及相关流域,造成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和地下水污染,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威胁城乡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伴随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产水平的日益提高,政府和百姓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治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提高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35、,实现可持续发展,2002年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对促进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截至2007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37%左右,全国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有3左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任务还相当艰巨。2.加快建设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处理厂是桦甸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受到桦甸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环境质量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桦甸市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桦甸市如果不加快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在新的垃圾综合利用厂建成之前,大量未经无害

36、化处理的垃圾将面临裸露堆放的局面,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环境,传播疾病,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因此,桦甸市加快建设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处理厂,不仅是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具体体现,而且具有突出的紧迫性。桦甸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组织专业人员对该工艺进行了考察和调研,并对已投产运行、利用中泽绿洲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利技术建设的鄂尓多斯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厂进行了考察学习。3. 本项目以中泽绿洲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利技术为依托,使得通过该技术及相关系统处理后的城市生活垃圾做到完全无害化、资源化。中泽绿洲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04年5月31日在中国北京市注册成立。该公

37、司是从事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和沙漠、荒漠化土地、盐碱地治理和改良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营范围是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处理技术开发转换生产出生物有机肥用来治理沙漠和荒漠土地。该公司所属的北京洁净时代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院经过近十年的时间,先后考察了国内40多个城市及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等国,广泛的吸取了国外先进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首创了以“球罐状分离装置”技术为核心的“城市生活垃圾能源化资源化处理技术”。该技术将生活垃圾中可发酵的有机物全部分离出来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的大量沼气用于发电,生产清洁能源;发酵后沼液当母液回用,而沼渣则全部制成有机肥;不可发酵的有机物纸、塑料以及无机物(砖头、瓦

38、块、石、沙、灰等)分选出来后进行纸塑分离,塑料外卖、纸造浆;无机物粉碎后烧制成砖;金属和玻璃则全部回收利用,因此可以达到完全资源化。通过该技术及相关系统处理后的城市生活垃圾可以做到完全无害化资源化。综上所述,该项目是完全可行的。第2章 场址选择2.1城市概况2.1.1 自然概况桦甸市位于吉林省南部山区辉发河畔,东经12625,北纬4255,北距吉林市112km,烟白铁路及长大公路通过城区,辉发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建成区面积13.8km2,实际居住人口人均建设用地89.6m2。城区规划面积2005年为18.0km2,2010年为19.8km2,2020年为26.95km2。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中东部

39、,地处张广才岭(俗名长岭)西侧,龙岗山余脉北侧,松花江上游。东经12616至12745,北纬4233至4328。东邻敦化市、蛟河市,西接磐石市,南靠靖宇、抚松两县,北与永吉县毗连。现辖8镇8乡5个街道办事处,市域总面积6542km2,市域总人口44.8万人(2000年),其中非农业人口19.7万人。桦甸市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的前缘,地势起伏,东南西北高、中部低,是典型的半山区。境内南楼山最高,海拔1404m,最低处为桦南集镇错草沟屯,海拔仅249m。境内有第二松花江、辉发河、金沙河、公别河、发别河、木其河等河流。著名的松花湖、红石湖、白山湖及相关的红石、白山两大电站均在境内,蕴藏着极为丰

40、富的水利水能与生态旅游资源。境内长白山西缘低山丘陵与“三湖保护区”森林茂密,覆盖率在75%以上;林下生长着600余种药用植物,50余种长白山特有可食用植物,20余种观赏植物,40余种密源植物。黄金储量丰富,素有“北国金城”之称,油页岩、钼、铁矿等储量可观。桦甸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以西南风为主,平均风速2.2m/s,最大风速20m/s,静风频率为40%。年平均温度为3.9,最低温度-45,日照2379.3h,无霜期132d,相对温度72%,最大冻深1.97m。地耐力在120200Kpa,市域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和小于6度区。2.1.2气象工作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少

41、雨,多西南风;夏季温热多雨较湿润;秋季较短,凉爽宜人,多晴好天气,昼夜温差较大,冬季慢长而寒冷多雪。据吉林市气象站19812000年资料,多年年平均气温4.06.7(均值5.1),七月份最高,平均23.1,极端气温36.6。一月份最低,平均-17.5,极端气温-40.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74.8891.2mm(均值为639.2mm),其中69月降水量最大,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最大年降水量891.2mm(1985年),最小年降水量474.8mm(1988年)。多年平均蒸发度为1234.31767.8mm(均值1423.8mm)。工作区全年多西南风,平均风速4ms以上,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0,

42、8月份最高为82,5月份最低为56。冻结深度为1.281.74m,最深达1.90m,一般10月下旬开始结冻,翌年4月下旬开始融化,无霜期130天,全年日照时数24002600h。2.1.3水文据吉林水文站19792000年资料统计,松花江吉林市江段坡降为0.4,多年平均流量406m3s,多年平均水位186.55m,最低水位185.95m,最高水位188.88m,最小流量116 m3s,最大流量2800 m3s。流经工作区的主要地表水为辉发河,辉发河水文站河段最大流量9350m3/s,最高水位276.05m;最小流量0.42 m3/s,最低水位264.2m;平均流量78.7 m3/s,平均水位2

43、65.53m。桦甸市区标准冻结深度为1.70米。2.1.4城市性质及规模桦甸市城市性质为:“以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特色的中等城市。”2007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约18万人,流动人口1.50万人;2010年实际居住人口将达到20万人,流动人口2.0万人;2020年实际居住人口将达到26万人,流动人口3.0万人。2.2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和气象水文条件2.2.1地形地貌及水文特征场地地处桦甸断陷盆地周围的低山丘陵区,属剥蚀构造地形。场地附近沟谷发育,多呈V字形,切割深度5070m。场地内无河流,有二小沟,平常无水,融雪或下雨时流入苏密沟,汇入辉发河。苏密沟上游为关木砬子水库,现已成为桦甸市供水水源。场

44、地位置高,不受洪水威胁。2.2.2气象特征桦甸市地处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4.1,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1。地面以下冻结深度为1.71.8m,最大可达1.97m。积雪厚度最大为546mm。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为冰冻期。年平均降水量771.2mm,降水集中在6、7、8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日最大降水量为71.5mm,时最大降水量为48.5mm。2.2.3地质构造、岩土分布和不良地质作用2.2.3.1地质构造桦甸市地处吉林褶皱带内断陷盆地,断裂较为发育,但多以线状断裂为主,以北东向、北北东向展布。八家子沿江所见背斜构造,倾角大于60度,背斜核部地层很厚。场地附近,从高阳帽子经公吉方向为一深断裂此线以南苏密沟一带煤系地层和白垩系砂岩裸露,并有明显断层擦痕存在,该断层与公朗头断层属同一性质。2.2.3.2岩土分布场地所见岩土为第三系桦甸组(E13h),其岩性分三段,上部含煤段为砂岩页岩互层,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