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检验基础 l化学测量的溯源性和化学测量的溯源性和实验室质量保证实验室质量保证 l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化基础知识 l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基础知识 化学测量的溯源性和实验室质量保证化学测量的溯源性和实验室质量保证 l溯源性定义溯源性定义:l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l化学计量的溯源性:化学计量的溯源性:l就是使化学计量的结果在规定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和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典型的化学分析通常有许多操作组成l测量待测样品的量(如质量);l按照一定的实验条件(如时间、温度、酸的浓度、溶剂组分等)制备
2、样品(如溶解、消解、萃取或净化);l测量提取的制备样品量(如体积);l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校准仪器;l测量仪器对样品提取物的响应;l计算原是样品中的被分析物的含量。l要保证化学计量的溯源性,就是要保证分析中所有的测量值和实验条件可溯源到可靠的测量标准。l实现化学测量的溯源性的关键是实现化学测量的溯源性的关键是:l以规范的操作技术和规范的数据处理技术为基础,以标准物质作为量值传递的手段,以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和以标准方法保证严格的实验条件,以获得化学测量的可溯源性。l使用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合格的计量器具保证了测量的量值准确可靠;l以标准物质作为量值传递的手段:标准物质保
3、证了量值在规定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和测量基准一致;l以标准方法保证严格的实验条件:标准方法提供了被测量的严格的定义、严密的测量约束条件(样品处理和样品检测)和规范的测量程序。l必须掌握标准化基础知识、计量基础知识、化学分析基础知识、数据处理和统计检验基础知识以及化学实验室设计基础知识。化学测量的溯源性和实验室质量保证化学测量的溯源性和实验室质量保证 l保证分析中所有的测量值和实验条件可溯源到可靠的测量保证分析中所有的测量值和实验条件可溯源到可靠的测量标准标准 l一般原则是:一般原则是:l假定被测量可接受的估计值假定被测量可接受的估计值y可由下式得到:可由下式得到:lY=f(x1,x2,xm)x(m
4、+1),x(m+2),x(n)l即即Y是在规定条件是在规定条件x(m+1),x(m+2),x(n)下,由下,由x1,x2,xm用函数用函数f计算而得的。则通过适当的测试,应确计算而得的。则通过适当的测试,应确认上述方程式能够满足需要;这样就可认为认上述方程式能够满足需要;这样就可认为Y可溯源到可溯源到x1,x2,xm;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对适当标准溯源;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对适当标准溯源所必须的因素是所必须的因素是x1,x2,xm,所有这些值本身都可溯,所有这些值本身都可溯源或是定义值。在实际操作中,应确保源或是定义值。在实际操作中,应确保x1,x2,xm充充分受控,以确保分受控,以确
5、保Y获得需要的不确定度获得需要的不确定度 化学测量的溯源性和实验室质量保证化学测量的溯源性和实验室质量保证 化学测量的溯源性和实验室质量保证化学测量的溯源性和实验室质量保证总结:总结:在实际工作中,要达到实现化学计量的溯源,就需要将整个检验过程纳入严格的监控和管理之下,即需要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采用过程方法对实验室进行严格质量管理和控制。必须l l(人)由具备符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资质的检验人(人)由具备符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资质的检验人员员l l(机)使用合格的计量器具(机)使用合格的计量器具l l(料)使用可溯源到国家基准的标准物质(料)使用可溯源到国家基准的标准物质l l(法
6、)使用标准的方法(法)使用标准的方法l l(环)在满足标准要求的规范的实验场所、采用规范的操(环)在满足标准要求的规范的实验场所、采用规范的操作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检验,才能保证检验报告的质作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检验,才能保证检验报告的质量。量。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化法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执行相应的标准,即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必须执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国家不允许生产无标准的产品,无标生产是违法的。制定企业标准时,各项指标值必须严于国家和行业标准。撰写标准时应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应包含所有要求的内容。引
7、用非标准方法时,必须进行确认。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化基础知识1、标准的分级 l代号GB/T表示推荐性国家标准;GB表示强制性国家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化基础知识l2、标准的分类l标准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标准四类。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化基础知识l3、关于方法标准l方法标准是指以产品性能、质量方面的检测、实验方法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分析方法标准是方法标准的一种,内容包括方法的类别、适用范围、原理、试剂或材料、仪器或设备、采样、分析或操作、结果的计算、结果的数据处理、精密度等。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化基础知识l4、标准方法的选择l一般情况下应
8、选用国家标准指定的实验方法。标准中可能提供了几个测定方法,一般情况下第一法为仲裁方法。未指明第一法的标准中的各方法是并列关系。选用方法时要注意方法的适用范围、检出限和线性范围,应根据样品特点、检验的目的和实验室所具备的条件选择使用。l分析方法标准的作用:被测量的严格的定义、严密的测量约束条件(环境要求、设备要求、样品处理、样品检测和数据处理要求)和规范的测量程序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化基础知识l实验方法的相关的概念:l(1)准确度 是指使用一个特定的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用标准物质或标准方法验证,或用标准物质作回收率进行测定。回收率按下式计算:l 回收率=(加
9、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l注意加入标准物质的量应与待测物质浓度水平相近或相等。l(2)精密度 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包括平行性、重复性和再现性。通常用极差、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表示。l(3)灵敏度 是指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通常用校准曲线的的斜率表示。原子吸收用特性浓度或特性量表示。l(4)空白实验值 是指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的空白实验所得的响应值。空白实验是指除用水(或纯溶剂)代替样品外,其他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相同的操作过程。l(5)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
10、是指校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范围。校准曲线的是用于描绘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与相应测量仪器的响应值或其他指示量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分为工作曲线和标准曲线。l(6)检测限 是指对某一特定的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的可从样品中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标准化基础知识l标准物质分级、分类、选择、应用 l标准物质是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l我国标准物质分为两级,十三类。l我国一级标准物质的代号是GBW,是采用绝对方法定值或由多个实验室采用准确可靠的方法协作的方法定值,主要用于研究和评价标准方法,对二级标
11、准物质定值等。l我国二级标准物质的代号是GBW(E),是采用准确可靠的方法或直接与一级标准物质相比较的方法定值,用作工作标准,以及同一实验室或不同实验室间的质量保证。l标准物质的研制,需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006-1994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进行 标准化基础知识l“标准物质证书”是介绍标准物质的技术文件。是研制单位向用户提出的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必须随同标准物质提供给用户。标准物质证书封面上应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标准物质证书”中应提供如下基本信息:标准物质编号、名称、标准物质定值日期、用途、制备方法、定值方法、标准值、总(扩展)不确定度、均匀性及稳定性说明,最小取样量,使用中
12、注意事项,储存要求(包括期限)。标准化基础知识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基础知识l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责令赔偿损失,没收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所谓“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是指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l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在教学示范中使用计量器具不受此限。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基础知识l计量检定: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包括检查、加标记和出具检定证书。l其对象
13、是计量器具,评定的是计量器具的计量特征,目的是确保量值的溯源性,进行的是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征是否合格的全部工作,结论是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可否使用,在法制方面具有强制性。l强制检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目录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对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使用单位应当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县级以上人民政
14、府计量行政部门应当进行监督检查。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基础知识l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 l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可按证书上所限定的检验项目,在其产品检验报告上使用计量认证标志 l所有向社会出具公证性检测报告的质量检测机构必须获得“计量认证”资质,否则构成违法 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基础知识l校准的概念l校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的一组操作。属于量值溯源,是单位内部实施管理的一种行为。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基础知识l实验室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天平、
15、砝码、温度计、压力计、pH计、光度计、原子吸收、荧光光度计、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l属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滴定管、容量瓶、吸管、量筒、量杯等。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基础知识l关于分析化学实验室仪器的检定和校准关于分析化学实验室仪器的检定和校准l(1)天平和砝码的计量检定l天平的主要计量性能有稳定性、灵敏度、正确性和示值变动性。化学实验室所用分析天平为三级,最大称量为200g,分度值为0.1mg。所用砝码为三级,检定时要求修正值不得大于该砝码的质量允差的1/3,称量时不使用修正值。l(2)容量仪器的检定和校准l用衡量法进行玻璃容量仪器(A级)的校准,按照JJG19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进行。校准条件
16、为:工作室温度,不超过(205);室内温度变化1/h;水温和室温差2;校准介质为纯水,即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所需设备包括:三等砝码;相应称量范围天平,称量不确定度小于被检量器的允差的1/10;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测温筒;具有盖子的称量杯。l检定的实施:检定的实施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量检定规程(范)进行。由具有相应资质并经授权的单位及人员,在符合要求的场所,使用相应的标准器,根据国家计量检定系统、按照计量检定规程、对计量器具的全部计量特性进行检查,按要求加标记和出具检定证书。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后加贴国家计量认证部门统一制作的状态标记,如合格应加贴绿色标志,表明仪器名称、
17、检定单位及执行人、检定日期、检定周期。检定证书中给出相应的修正值或修正因子。使用者应在检定周期内使用并应使用修正值或修正因子。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基础知识校正值的使用:校正值的使用:用电子天平称量工作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为用电子天平称量工作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为0.752 3g,一次滴定耗用,一次滴定耗用25氢氧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管读数为化钠溶液滴定管读数为36.83ml,滴定管体积校正值为:,滴定管体积校正值为:35ml时为时为+0.04ml;40 ml时时为为+0.05ml,25氢氧化钠温度补正值为氢氧化钠温度补正值为-1.1ml/L。求单次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求单次滴定氢氧化钠溶
18、液20时的时的浓度值。浓度值。说明说明:(1)滴定管校正值的应用:使用校正曲线或内插法确定读数校正值。滴定管校正值的应用:使用校正曲线或内插法确定读数校正值。内插法计算如下:内插法计算如下:滴定管体积校正值:滴定管体积校正值:V1=0.04+(0.05-0.04)/5.00(36.83-35.00)=+0.044mL(2)温度体积校正值的使用:液体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若标准溶液标定时的温度和使用时)温度体积校正值的使用:液体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若标准溶液标定时的温度和使用时的温度不一致就会引入误差。因此指定一个基准温度,当标定和使用温度不同时,统的温度不一致就会引入误差。因此指定一个基准温度,当标
19、定和使用温度不同时,统一补正到基准温度条件下。基准温度选为一补正到基准温度条件下。基准温度选为20。无补正值资料的溶液,在应用中应保。无补正值资料的溶液,在应用中应保持标定和使用时环境温度一致,必要时在测定中采取恒温措施。持标定和使用时环境温度一致,必要时在测定中采取恒温措施。上例中使用温度校正值的计算如下:上例中使用温度校正值的计算如下:温度体积校正值:温度体积校正值:V2=(-1.1/1000)36.83=-0.041mL总的校正结果如下:总的校正结果如下:校正后定的体积:校正后定的体积:V=36.83+0.044-0.041=36.83mL浓度计算结果为:浓度计算结果为:c(NaOH)=(0.7523/204.23)/(36.83 )=0.1000mol/L.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