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上海市元培学校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题
1.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清cuì( ) zhí( )行 dān( )搁 通xiāo( )
kòng( )制 压pò( ) ǒu( )然 明mèi( )
2.下面带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涔涔chén 焚fén烧 人声鼎沸dǐng
B.似sì乎 奇葩 pā 负荆jīn请罪
C.薄báo 雾 珊shān瑚 锲而不舍qiè
D.黑魆魆xū 湖畔 bàn 哄hǒng 堂大笑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解释 骆驼 腊肉 浓稠
B.彩绘 学藉 栖夕 徘徊
C.蚂蚁 肿帐 机遇 逃避
D.防御 蟋率 执着 炊烟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B.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
C.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
D.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观看日食时不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以免不要灼伤眼睛。
B.全班同学励精图志,终于获得了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C.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犹如削足适履,实在不可取。
D.老百姓期待着战士们凯旋归来。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B.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C.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青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D.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斩增加,出现了双凤朝日、龙凤是祥彩画,还有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7.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水浒传》
B.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三国演义》
C.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西游记》
D.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红楼梦》
8.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牛郎受兄嫂虐待直至被赶走。
②牛郎织女过上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③牛郎得到老牛的指点,与织女结为夫妻。
④牛郎织女被狠心的王母娘娘拆散,每年只能见一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9.按要求写句子。
(1)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一个,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五颜六色的野花 五颜六色的雨伞 五颜六色的贝壳
______________
(2)这次半期考试小明考了100分,请你用一两句话写一写他拿到试卷时高兴的样子。
______________
10.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我积累了不少语言。
①我在《长歌行》中积累了把时光比喻成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明白读书时要下一番苦功夫,因为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
③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明白了我们要及时孝敬、陪伴父母的道理;
④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让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刻苦学习,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能比我们的老师更有成就。
11.口语交际。
彬彬正在看课外书,他很喜欢在课外阅读书报杂志。可他的爸爸却反对他看课外书,只是要他读课本,做练习。现在彬彬的爸爸又在说彬彬了:“你就是不好好复习功课,看起闲书来倒那么起劲……”
请替彬彬设计一段话回答他爸爸,要说服他爸爸同意彬彬在课余时间读课外书,以消除父子间的误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12、解释加点的词语。
(1)或曰:“食菱须去壳。”或: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人自护其短。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给文中£处加上标点符号
1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检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趋势)
检测项目
升降趋势
检测项目
升降趋势
身高
↑
肺活量
↓
体重
↑
视力
↓
胸围
↑
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
↓
材料二:广州儿童中心、中国儿童中心联手舒肤佳共同发布《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状况调查报告》:参与调查的5000余名儿童中,周一到周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约1小时,约有27.5%的儿童不足1小时。12.45%的儿童每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小时,到了寒暑假这一比例骤增至61.4%。
材料三:
据《河南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
16、读了材料一,你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材料二中,作者搜集了很多数据。透过这些数据,你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就如何开展有效的体育训练活动,向你身边的同学提几点建议。(不少于3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请为此活动拟一条宣传语。(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最美的声音
①大学时同寝室有一个家住哈尔滨的同学,他从不给家里打电话。问他,他说家里没有电话,写信就行了。我们有些奇怪:他家住大城市,生活条件也不错,家里怎么不安电话呢?
②那次暑假回来后,他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窝里听一盘从家里带来的磁带,有几次还哭出了声,我们提出借他的磁带听一听,他说什么也不肯,有一次趁他不在,我们从他枕头底下翻出了那盘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听,好久也没听到声音。我们很是纳闷儿:他每天晚上听这盘空白带干什么呢?我们一再追问,他才告诉我们原因。
③原来他父母都是聋哑人,为了生活,他们吃尽了苦也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冷遇,为了他能好好上学读书,父母的心都放在他身上,给他( A )最好的条件,从不让他受一点委屈。后来日子好过了,他却要离开父母去远方上大学,他说:“我时常想念家中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用无言的爱( B )了我的今天。那次暑假回家,我录下了他们呼吸的声音,每天晚上听着,感觉父母好象在身边一样。”
④我们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亲情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飞得多高,父母的目光都在我们的背后,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最牵挂的孩子。大爱无言,而那分无言的爱,就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
20、联系上下文,从“营造、塑造、创造”中为文中A、B两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依次写在下面括号里。
A:( ) B:( )
20、从叙述的顺序看,本文属于( )
A.顺序 B.插叙 C.倒叙
22、第三自然段中“那次暑假回家,我录下了他们呼吸的声音,每天晚上听着,感觉父母好象在身边一样。”照应了文中哪句话?请从文中找出并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亲情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亲情还是什么?请你续写两句。
亲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亲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面对家住哈尔滨的同学,“我们”开始“奇怪”,然后“纳闷儿”,最后“震撼”请分别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奇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纳闷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震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人的一生要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痛苦、危险、挫折,当它们来临的时候,你是如何面对的?请以“面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情节写得生动感人,主题鲜明突出。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2)题目:假如小学生活可以重来
要求:大胆发挥想象,语句通顺、标点正确。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 脆 执 耽 宵 控 迫 偶 媚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脆、执、 宵、 偶 、媚”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C
解析: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涔涔chén——涔涔cén
B负荆jīn请罪——负荆jīng请罪
C湖畔 bàn——湖畔pàn 哄hǒng 堂大笑——哄hōng 堂大笑
3.A
解析: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错别字的掌握。
A.正确。
B.学藉——学籍: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栖夕——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C.肿帐——肿胀: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D.蟋率——蟋蟀: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善于跳跃。
4.C
解析:C
【详解】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5.C
解析:C
【解析】略
6.D
解析:D
【详解】A.东西面的两个门是并列的可以用顿号,之前的南面、北面的不是并列的,用逗号隔开。
B.“三大殿”前都是引述这个词语的话,所以要用破折号。
C.“东六宫西六宫”中间用顿号。
7.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的名句的出处,要记得重点的名人名人的出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故答案为A
8.B
解析:B
【详解】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后。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是牛郎被赶走,受老牛的指点与织女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辈王母娘娘拆散。
9. 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白的、粉的、蓝的、紫的,还有一半粉一半白,一般蓝一半红的。你简直数不清它们有多少种颜色!这些花在微风中摇动着,带着孩子似的娇羞。 试卷发到后,小明高兴的跳起来,他真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得了满分。
【详解】本题考查按要求写句子。
(1)本题要求选择一个词语,写出一段自己想到的话,对词组进行扩写,,句子和词组要相关联,合情合理,不要写错别字。本题中“五颜六色”的意思是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无论选择哪一个词语写话,都可以将事物五颜六色的样子具体地描写出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2)本题考查情境写话。
本题要写出小明拿到试卷时高兴的样子,可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突出人物非常高兴的情感即可。
10.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读书须用意 一字值千金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名言的识记与理解。
(1)出自两汉汉乐府的《长歌行》,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思: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把时光比喻成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诗句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2)“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这是一句劝导学生勤学苦读的金玉良言,意在劝说学生读书时一定要认真读,一定要用心读,一定要勤读,一定要苦读;这样才能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意思: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了。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比喻后人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前人更有成熟。
11.示例:读课外书能使我学到许许多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读课外书能开阔我的视野,能使我的头脑变得聪慧,使我受益无穷。而且我保证不会耽误学习,只会使我的学习越来越好。爸爸,您就让我看课外书吧。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组织语言在语境中的运用。
针对长辈,委婉尊敬的说出看课外书的好处,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用途,对学习有啥作用,如何平衡学习和课外书的时间。
故答案为:读课外书能使我学到许许多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读课外书能开阔我的视野,能使我的头脑变得聪慧,使我受益无穷。而且我保证不会耽误学习,只会使我的学习越来越好。爸爸,您就让我看课外书吧。
12、 有人 缺点
13、:“ ?”
14、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15、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分析】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1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和分析,作答本题,重点在于对文言实词的积累,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第(1)句的意思是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其中“或”的意思是“有人”。第(2)句的意思是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其中“短”的意思是“缺点”。
13、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理解与运用。“曰”的意思是“说”,所以第一个空要用冒号和前引号。“北土亦有此物否”的意思是“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这是一个问句,而且话到这里就说完了,所以第二个空要用问号和后引号。
14、本题考查句的子翻译,翻译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句要注意“并”、“欲”、“以”、“去”的翻译。
15、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根据文章内容,本文讲述的是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却说自己知道菱角,结果闹出了笑话。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道理:不要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否则会闹出笑话。
16、身高、体重等在增加,体质却在下降。
17、我看到了现在城市的孩子长期待在家里,户外活动严重不足。
18、①利用可以锻炼身体的器材和场所,进行锻炼。②和同学们开展各项体育比赛。③经常去郊游踏青。④和家长一起跑步。
19、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人人争做阳光少年。
【解析】
16、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材料一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检测结果。由材料内容可知,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都在增加;肺活量、肺活量、运动能力都在下降。说明我国青少年体质特点是身高、体重等在增加,体质却在下降。
17、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材料二中“参与调查的5000余名儿童中,周一到周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约1小时,约有27.5%的儿童不足1小时。12.45%的儿童每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小时,到了寒暑假这一比例骤增至61.4%。”可知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严重不足,还有一部分儿童每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很长,到了寒暑假这一现象更严重。
18、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材料三说了为了引导学生到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说明青少年要开展有效的体育训练活动,要多到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联系实际生活,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即可。
19、本题考查宣传语的运用。
宣传标语是在宣传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一个意思从而达到某种宣传目的。本题中可采用对偶句式,用有节奏有韵律,读来琅琅上口,听来和谐悦耳的简短句子来宣传“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这项运动的开展。
C
解析:20、 营造 创造
20、C
22、原来他父母都是聋哑人
23、 亲情是天上最亮的明星
亲情是一本厚重的字典
24、 他家住大城市,生活条件也不错,家里怎么不安电话呢? 他每天晚上听这盘空磁带干什么呢? 那次暑假回家,我录下了他们呼吸的声音,每天晚上听着,感觉父母就好像在身边一样。
【解析】
20、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
营造:①经营建造。②经营制造。
创造:建立、想出或做出从未有过的事物。
塑造:指用语言文字等艺术手段描写人物形象;亦指用石膏、黏土等做成人或物的形象。第一句话中,要修饰的词语是“条件”,所以选择“营造”;
第二句话中,表达是父母的付出才有了“我的”今天,更适合用“创造”。
20、本题主要考查叙述顺序。记叙文叙述顺序一般有顺叙、插叙、倒叙、补叙。
文章开头直接先提出“我们有些奇怪:他家住大城市,生活条件也不错,家里怎么不安电话呢?”结果,最后在下文中才开始解释原因。
故为倒叙。
22、本题主要考查句子理解。先读懂为什么要录下他们的呼吸,而这出于“原来他父母都是聋哑人,为了生活,他们吃尽了苦也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冷遇,为了他能好好上学读书,父母的心都放在他身上,给他营造最好的条件,从不让他受一点委屈”,就因为父母是聋哑人。
23、本题主要考查仿写。注意句式一致、修辞一致、内容一致。例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那么仿写时也要使用比喻句。
示例:亲情是天上最亮的明星。
24、本题主要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首先定位原文,联系上下文,找到关键语句。
第一段中“我们有些奇怪:他家住大城市,生活条件也不错,家里怎么不安电话呢?”
第二段中“我们很是纳闷儿:他每天晚上听这盘空白带干什么呢?”
第四段中出现“震撼”一词,联系上下文,找到原因出处应该是在第三段“那次暑假回家,我录下了他们呼吸的声音,每天晚上听着,感觉父母好象在身边一样。”
25.范文:
假如小学生活可以重来
六年时间真的很快,如白驹过隙,快毕业了,才知道分别的不舍,童年如一个迷,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快毕业了,我们不再是儿童,我盼望我们能再做一次小学生。在体验那调
解析:范文:
假如小学生活可以重来
六年时间真的很快,如白驹过隙,快毕业了,才知道分别的不舍,童年如一个迷,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快毕业了,我们不再是儿童,我盼望我们能再做一次小学生。在体验那调皮捣蛋,天真的小屁孩。如今,我们我们体会了六个春夏秋冬。
午休,是学校最静谧的时刻,童学们甜蜜的进入梦乡。小鸟不在枝头叽叽喳喳的叫着。松树四季常青,老师教导"我们要学习松树这种精神"。只要经过磨难,才会变得坚强。要团结一心,来珍惜往后的时间。
还记得在早读的时候,我们都会放声朗读。六年的情谊如久别重逢后一句问候:“回来了”在小学阶段里,只有六年级才能体会到这种滋味。毕业了,不会再有早读,不会再聚在一起放声朗读。
还记得我们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们体验各种娱乐项目的同时,其实内心所想的:最后一个六儿童节,最后一次欢笑,时间请慢一点走。等一等我们。
还记得我们在大合唱的时候,同学们聚拢起来,要靠我们团结,声音才会融在一起。但是,我们会有几次大合唱呢?
生活中有苦也有乐,如滔滔江水倒也道不完,我们的乐如满天星星,数也数不清。六年来了,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往后的日子,因为小学的生活不会再来了,但是我还是很盼望它再来一次。
【详解】(1)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面对”为题写一篇习作。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面对着很多选择。当你“面对”困难、挫折、痛苦时是怎样做的?成长过程中哪次“面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写作内容,可议论,可叙事。如议论,观点要明确,结合具体的事例,写出对选择的看法。如叙事,要选择典型的事例,记叙你一次选择的经历。无论写什么,都要做到结构合理,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注意用上学到的写作手法及修辞方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2)此次作文是命题作文。从题目来看,这是一篇想象作文。写想象作文,要放宽自己的想象空间,想一想小学生活可以重来的话,你会做些什么呢?把自己想做的事情一一列举下来,注意把事情讲清楚,做到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