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经济学基础58403.ppt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930945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PPT 页数:167 大小:3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5840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经济学基础5840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经济学基础5840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经济学基础5840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经济学基础5840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经济学基础主讲:杜苇.课程学习要求v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教学,要求同学们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模型和基本理论,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增强对真实世界的解释能力。.第一章西方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v学习目的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了解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明确学习经济学的意义和作用。v技能要求技能要求掌握资源的稀缺性、选择性,资源配置、资源利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等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基本经济问题。.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生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一)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2、相对人类多种多样且无限的需求而言,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是有限的。(二)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问题”。.二、选择与生产资源有效配置(一)生产可能性边界和机会成本经济学提出生产可能性边界这个概念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问题。(二)选择与资源配置资源存在着稀缺性,而人类的需求欲望存在着无限性,所以,社会就需要对稀缺的资源如何利用进行选择。资源的选择性即资源的配置问题。.三、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资源既然是稀缺的,就应该是最大程度地利用以生产尽可能多的物品和劳务。因此,如何对稀缺资源加

3、以充分满足人们的需要,是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基本经济问题,或称之为宏观经济问题。充分利用资源即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一)如何达到充分就业(二)如何达到物价稳定(三)如何实现经济增长.v从以上的分析中得出: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它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经济制度下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方式。v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是关系到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

4、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包括个人、家庭、企业,其中,个人和家庭又称居民户,是经济中的消费者。(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v(3)中心问题是价格理论:居民和厂商的行为要受价格的支配,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v(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例如:某种商品的价格,就是价格这种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v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v(1)均衡价格理论(2)消费者行为理论(3)生产者行为理论(4)分配理论v(5)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v(6)微观经济政策.(二)宏观经济学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

5、因而它考察的是社会的经济总量。宏观经济学定义包含的内容(1)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整个经济运行情况。.v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v(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v(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v(3)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v(4)开放经济理论v(5)宏观经济政策.v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v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v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v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一)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

6、作客观分析的经济学。(二)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v(三)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关系: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越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v实证经济学得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范经济学本身没有客观性,它得出的结论受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二、基本分析方法(一)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也称均衡分析,它是指对经济运行的一种短期分析。动态分析是指把时间因素导入经济分析,具体分析当自变量发生变化后,原来的均衡点怎样过渡到新的均衡点的实际变化过程.(二)存量与流量分析所谓存量是指

7、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所谓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的数值。(三)均衡分析与过程分析均衡分析是在分析某经济现象时,在诸多经济变量中假定自变量是已知的并且固定不变,然后考察当因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的具体情况与达到这种均衡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四)边际分析方法边际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彻底背离,认为商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们在消费商品中获得了效用,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价值论在经济学中引入了一种新分析方法,即边际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是一种变量分析方法,它主要着眼于变量的比较,即当自变量每发生一个变化时,因变量的变化程度。.思考题:v人是自利还是利他的?v一

8、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产业是让别人赚钱的产业?v用机会成本解释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需求与供给v学习目的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懂得需求与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价格理论的形成和运用;理解弹性理论;了解价格政策。v技能要求技能要求要求学会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一般价格问题的分析。.第一节需求的基本原理一、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一)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表2-1某商品的需求表价格-数量组合abcde价格(元)1.81.92.02.12.2需求量(公斤)2502001501

9、0050.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在一种商品市场上,影响该商品需求量的因素一般包括有以下方面:1、该商品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的预期6、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7、政府的消费政策为了说明商品需求和决定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微观经济学常用需求函数来表示。所谓需求函数是指用数学语言表示某一特定时期内的一个既定的市场中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需求量和决定这些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需求函数可表示为:Qd=f(P,T,Pr,W,Pe.).三、需求定理(一)什么是需求定理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

10、内容是:在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关系,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二)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所谓替代效应,是指用途可以互相替换的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导致减少购买另一种商品的数量,而把这部分钱转用于多购价格下降了的商品。所谓收入效应,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或提高)引起了消费者实际收入的提高(或下降),从而导致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三)需求定理的例外需求定理是对一般商品而言,即需求曲线在通常情况下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但也有可能出现一些例外的情形:第一,某些炫耀性商品;第二,某些低档商品

11、。四、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在经济学分析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商品价格变化,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会发生变动。这种由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变动被称为“需求量的变动”。如果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如水果市场的需求量增加,不是由于水果价格下降而是由于消费者收入增长或消费者饮食习惯改变而引起,则这种由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被称为“需求的变动”。.第二节供给的基本原理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一)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该商品的数量。(二)供给表与供给曲线表2-2某商品的供给表价格-数量组合abcde价格(元)

12、1.81.92.02.12.2需求量(公斤)50100150200250.二、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影响一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商品本身的价格2、生产技术状况3、生产要素的价格4、其他有关商品的价格5、生产者对未来的价格预期6、政府税收7、厂商的目标为了说明供给量和决定供给量的各种因索之间的依存关系,微观经济学常用供给函数来表示。所谓供给函数,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供给量和决定这些供给量的因索之间的关系。可将供给函数表示为:Qs=f(P,T,Px,Py,Pe.).三、供给定理(一)什么是供给定理供给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其

13、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二)供给定理的例外供给定理是一般商品一般情况下的规律,对于有的特殊商品来说也有例外。例如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但这种商品并不始终遵循供给规律。在开始阶段,工资即劳动价格增加,劳动者将会提供更多的劳动。一旦工资增加到很高水平时,劳动者对闲暇的需要极为强烈,这样,工资水平的进一步上升不会引诱更多的劳动供给,反而有可能减少劳动供给。因此,劳动供给曲线可能是先是正态递增,继而垂直,最后向后弯曲的曲线。.第二节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一、均衡价格的决定生产者愿意供给

14、的数量和消费者愿意买进的数量恰好相等,这时价格在这个高度固定下来,不再有变动的趋势,称为市场达于均衡状态。这种使得需求量恰好与供给量相等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与均衡价格相应的供(需)量,称为均衡产(销)量。.二、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供求定理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均衡产量的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均衡产量的减少。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均衡产量的减少。这就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定理。.第三节价格机制与价格政策v一、价格机制及其对经济的调节v1、价格机制的定义v价格机制又市场机制,指价格调节经济生活与规律。v2、价格机制

15、调节经济的条件v第一,各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v第二,存在市场。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v第三,市场竞争的完全性,即不受任何限制和干扰。v3、价格调节经济的作用v第一,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v第二,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需求。v第三,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供给。v第四,价格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v价格机制的缺陷v首先,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是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但现实中很难存在不受任何干扰和阻碍的完全竞争。v其次,价格机制对经济调节的特点是其自发性和盲目性,这样就使价格在调节经济的同时也会具有某种破坏性。v最后,价格机制调节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合意的。.v三、价格政策v(一)

16、支持价格: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v(二)限制价格: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第四节需求弹性理论一、需求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即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一般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表示:Ed=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Q/Q)(P/P)=(Q/P)(P/Q)(二)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1、需求完全无弹性2、需求完全有弹性3、单位需求弹性4、需求缺乏弹性5、需求富有弹性.(三)需求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1、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2、商品可替代程度3、商

17、品用途的广泛性4、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5、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二、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其销售收益与价格是反方向变动的,即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销售收益与价格则是同方向变动的,即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思考题:v药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吗?v市场价格是怎么决定的?v票贩子为什么打击不尽?v试对投机作出评价。v我国政府对粮食实行的是支持价格还是限制价格?为什么?v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不可以?v你认为必需品和奢侈品哪个对社会经济发展更重要?为什么?v从经济学角度,

18、你认为怎样可以减少迷幻商品(指烟、酒、毒品、色情等)?.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v学习目的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如何实现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实现的中心理论,要求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以及消费均衡的模型及其消费者均衡的条件。v技能要求技能要求要求能用图形说明和分析消费行为均衡的原理和条件。.第一节基数效用论一、效用、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效用就是人效用就是人们通过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所能获得的满足程度。基数是指1,2,3,基数是可以加总求和的。序数是指第一、第二、第三,序数只表示顺序或等级,序数是不能加总求和的。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

19、量的物品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商品或劳务的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或减少的那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感觉到的满足的变化。.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人们从消费中得到的总效用在开始的时候不断增加,逐渐达到最大值,然后又逐渐减少。但是,即使在总效用增加的时候,其增量也在逐渐减少,故边际效用趋于下降,并在总效用达到最大值后成为负数,也即对某种物品的消费超过一定量后,不但不能增加消费者的满足和享受,反而会引起痛苦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四、消费者剩余在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一方面,我们已经知道,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这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由

20、于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价格是逐步下降的。但是,另一方面,需要区分的是,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并不等于该商品在市场上的实际价格。事实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是按实际的市场价格支付的。于是,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的市场价格之间就产生了一个差额,这个差额便构成了消费者剩余的基础。.五、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手中的货币量是一定的,消费者用这一定的货币来购买各种商品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安排。但一般的目标是要使他买进的各种商品提供的总效用达到极大值。当他所要买进的商品提供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化的时候,消费者就不再改变他的购买方式,这也就是消费者的

21、需求行为达于均衡状态,即消费者均衡。.第二节序数效用论一、无差异曲线(一)消费者偏好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大小应用顺序或等级来表示。为此,序数效用论者提出了消费者偏好的概念。所谓偏好,就是爱好或喜欢的意思。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正是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反映了消费者对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的评价。.(二)无差异曲线消费者消费商品和劳务时,一般总是消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商品和劳务组合,即使在消费一种商品时,在理论分析中,也可以将购买某种商品后剩余的收入看作是价格为1的商品,消费两种以上的商品和劳务时,我们可以将其中一种商品作为研

22、究的重点,其他除这种商品以外的商品看成是一种合成商品,这时,就都可以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三)无差异曲线特点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2、在同一坐标平面上存在着无数条无差异曲线。3、同一平面上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不相交。4、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即随着商品X的数量的连续增加,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二、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一)商品边际替代率的含义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为了得到更多的某种商品(X)与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Y)的比率,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二)计算公式以MRSxy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以X代表X商品增加量

23、,Y代表商品Y的减少量,MRSxy代表以X代表Y的边际替代率,则有:MRSxy=Y/X.(三)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当消费者处于商品X的数量较少和商品Y的数量较多的c点时,消费者会由于拥有较少数量的商品X而对每一单位的商品X较为偏好,同时,会由于拥有较多数量的商品Y而对每一单位的商品Y的偏爱程度较低。于是,每一单位的商品X所能替代的商品Y的数量是比较多的,即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比较大。但是,随着消费者由C点逐步运

24、动到g点,消费者拥有的商品X的数量会越来越多,相应地,对每一单位商品x的偏爱程度会越来越低;与此同时,消费者拥有的商品Y的数量会越来越少,相应地,对每一单位商品Y的偏爱程度会越来越高。于是,每一单位的商品X所能替代的商品Y的数量便越来越少。也就是说,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三、消费预算线与消费者均衡(一)消费预算线从满足水平的角度来说,消费者对于两种物品可能有各种选择。从另一方面来说,对某一消费者来说,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水平和他所面对的两种物品的价格都是一定的,他不可能超越这一现实而任意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也就是说,它的购买受到收入和价格的制约。(二)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单位货币

25、所购买的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或者说他购买的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正好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四、收入和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一)收入消费曲线(二)价格消费曲线.第三节消费政策v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局限性v(一)消费者并不完全的理性v(二)消费者的需求要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广告宣传的影响。v(三)效用不仅仅来源于物品的消费。如闲暇、清闲而安静的环境。.v二、保护消费者的政策v(一)确保商品的质量v(二)正确的消费宣传v(三)禁止不正确的消费:禁止出售枪支和毒品v(四)对某些特殊消费给予强制:教育v(五)对提供某些劳务的人的素质进行必要的限制:医生、律师、教师。.v(六)限制价格

26、政策也是对消费者的保护。v(七)建立消费者协会,保护消费者的利益。.v三、消费外在化的干预政策v消费外在化指个人消费对社会的种种影响。v个人消费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个人消费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个人消费对社会风尚的影响。因此,对这种消费外在化进行干预是必要的。.思考题:v为什么水是生活必需品但价格很低,而钻石是非必需品但价格很高?v对穷人与富人来说,哪个的货币边际效用较高?为什么?这对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有何启示?v试分析对个人收入征税的经济效应。.第四章生产理论v学习目的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量最大化这一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厂商生产函数的概念

27、,并说明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规模经济和成本分析等有关问题,从而理解厂商生产行为的一般内容含义和有关生产规律。v技能要求技能要求要求能够运用所学对简单的生产活动进行分析,并能够运用各种成本模型进行相关成本的实际分析。.第一节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生产与生产要素所谓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加以组合制成产品的行为,即把各种投入产出的过程。作为生产要素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二、生产函数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着一种依存关系,投入一定数量的要素,就会有一定数量的产出相对应。投入与产出的这种关系可以用函数形式表示出来,这种函

28、数就是生产函数,它表示在既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某种组合和它所能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三、技术系数在不同行业的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比例是不同的。为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比例就称技术系数。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技术系数是不变的,这种系数就叫做“固定技术系数”;如果这个技术系数是可变的,就叫做“可变技术系数”。一般而言,在短期内,技术系数是不变的,但在长期内,技术系数是变化的。如果资本配置的比例较高,这种生产方式就称“资本密集型”,反之,就称为“劳动密集型”。.四、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本节在讨论问题时,假定只有一种要素的投入是变动的,其余要素的投

29、入是固定的。这一假定表明我们所进行的是一种短期分析。短期内一种要素投入变动,其余要素投入固定的情况在农业中最为典型。在农产品生产中,土地是固定的,劳动投入可以变化。假定我们所讨论的生产函数的形式为:Q=f(L)我们借助于这种一种变动投入的生产函数来讨论产出变化与投入变化之间的关系。.五、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总产量是指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可以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即在资本不变的条件下,是指一定的劳动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通常记为TP。平均产量是指每单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如果是每一单位劳动所生产出来产量就称为劳动平均产量APL;如果是每一单位资本所生产出来产量就称为资本平均产量A

30、PK。总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存在着:TP=APQ或AP=TP/Q的关系。边际产量是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七、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谓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当变动要素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后,继续增加变动要素的投入会引起该要素边际收益递减。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该规律只是一个经验概括。第二,技术水平是假定不变的。第三,生产要素投入时的比例是可变的。第四,增加的生产要素必须具有同等的效率,或者投入的生产要素是同质的。.四、生产的三个阶段和合理投入区间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可把产量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可变投入从零增加

31、到平均产量的最高点。在这一阶段,平均产量处于递增阶段,平均产量从零到最高点。第二阶段,从平均产量的最高点到总产量的最高点,即从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等点到边际产量等于零处。第三阶段,从边际产量等于零之后的阶段,即总产量达到最高点之后的阶段。.第二节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一、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为了简化分析,通常以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考察长期生产问题。假定生产者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来生产一种产品,则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以写为Q=f(L,K)L为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K为可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Q为产量。.二、等产量曲线(一)等

32、产量曲线的含义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所有不同组合点的轨迹。(二)等产量曲线的特点第一,等产量曲线具有斜率为负,因为要保持产量不变,在合理投入范围内,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就要减少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两种要素是互相代替的。第二,在一个平面图中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第三,一个平面图中有无数条曲线,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越大。第四,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表明在产量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地增加一种要素投入量,需要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越来越少。.三、等成本线等成本线是生产要素价格一定时,花费一定的总成本能购买的生产要素组合的轨迹。将这些组合的

33、轨迹绘制在一个坐标图中,每条直线代表一定成本条件下要素组合的轨迹,即等成本线。四、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五、生产扩展线如果生产者的货币成本增加,则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得出生产扩展线。当生产者沿着这条线扩大生产时,可以始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从而使生产规模沿着最有利的方向扩大。.第四节生产规模一、规模报酬规模报酬是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所有要素都按同一比例变动时,产

34、量(收益)变动的状态。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形(一)规模报酬递增(二)规模报酬不变(三)规模报酬递减二、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内在经济是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如:使用更加先进的设备、实行专业化生产、提高管理效率、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由于规模扩大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的内在不经济,原因有:管理效率降低、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三、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外在经济:个别厂商可以从整个行业的扩大中得到更加方便的交通辅助设施、更多的信息与更好色人才,从而使产量与收益增加。外在不经济:一个行业规模过大也会使各个厂商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各

35、个厂商为了争夺生产要素与产品销售市场,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四、适度规模适度规模就是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报酬递增达到最大。当报酬递增达到最大时就不再增加生产要素,并使这一生产规模维持下去。确定生产规模时应考虑的因素:本行业的技术特点、市场条件.思考题v土地的边际收益递减与城市化的关系。v我国国有银行健全的网络到底是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第五章厂商理论v学习目的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不同类型市场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如何决定决定这一主要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和特征,熟悉不同类型市场的需求和收益曲线,理解不同类型市

36、场的短期和长期均衡的条件。v技能要求技能要求要求能够运用所学对厂商均衡问题进行分析,并能够运用各种厂商均衡模型进行相关盈亏分析。.第一节生产成本一、成本的基本概念厂商的生产成本一般是指生产一定产量时在生产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一)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是指厂商将一定资源用做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大收入,或者是将一定资源保持在这种用途上必须支付的成本。(二)显成本和隐成本1、显成本显成本就是一般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这些支出是在会计帐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各项费用支出。2、隐成本隐成本是对厂商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

37、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所应支付的费用。.(三)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是指经济利润,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的差额。而总成本既包括显成本也包括隐成本。因此,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与会计利润也不一样。(四)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只能对部分要素进行调整,而不能对全部要素进行调整的时期内所发生的成本为短期成本。对一切要素均可调整的时期内发生的成本称为长期成本。.二、短期成本分析(一)短期成本的类型、固定成本: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可变成本、总成本: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平均固定成本: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二)各类

38、短期成本的关系1、总成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2、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3、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三、长期成本分析(一)长期总成本长期总成本是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二)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指长期中平均每单位产品的成本。(三)长期边际成本(三)长期边际成本长期边际成本是长期中增加每一单位产品所增加成本。.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一)完全竞争的定义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二)实现完全竞争的主要条件1、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和消费者2、市场上的产品都是同质的3、各种资源都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不受任何限

39、制4、市场信息是完全的和对称的.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一)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不是由单个市场主体所决定的。为此,就必须首先区分整个行业需求曲线和个别厂商需求曲线。(二)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厂商总收益即厂商售出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得到的全部销货价款,它等于单位产品的售卖价格乘以销售量的乘积,总收益TRPQ。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销售量引起的总收益(TR)的增加量(TR)总是等于固定不变的单位产品的卖价P,即TRP,所以总收益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其斜率为固定不变的销售价格。.三、厂商的短期均衡(一)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在短期内,完全

40、竞争厂商只能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最大利润。厂商实现最大利润所要遵循的原则可以表述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使得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所付出的边际成本。或者简单地说,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当一个厂商获得最大利润时,它既不增加生产也不减少生产,于是,它处于均衡状态。前面已经证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是利润最大化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产量的决定的条件。在完全竞争条件下,MR=AR=P,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即取得最大利润的必要条件是MC=MR=AR=P。.四、厂商的长期均

41、衡在长期中,各个厂商都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也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这样,整个行业供给的变动就会影响市场价格,从而影响各个厂商的均衡。具体来说,当供给小于需求,价格高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其他厂商也会进入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当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低时,各厂商会减少生产,有些厂商会退出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减少,引起价格水平上升。由这两种相反的力量,使得最终的价格水平在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时不变(即在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时)。此时各个厂商的产量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第三节完全垄断市场一、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完全垄断通常称为垄断,是这样一种

42、市场组织,在这种市场组织中,一种产品市场上只有一个卖主。完全垄断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生产者对于原料的控制。第二,自然垄断。第三,市场特许权。第四,专利权垄断。.二、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一)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由于垄断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二)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图体现了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和总收益相互之间的关系。.三、厂商的短期均衡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仍然根据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MR=MC)的原则来决定产量,这种产量决定后,在短期内,厂商对产量的调整也要受到限制,

43、因为在短期内,产量的调整同样要受到固定生产要素(厂房、设备等)无法调整的限制。这样,也可能出现供大于求或供小于求的情况,当然也可能是供求相等。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会有亏损;在供小于求的情况下,会有超额利润;供求相等时,则只有正常利润。.四、厂商的长期均衡由于垄断产业只有一家厂商经营该产业的全部产品,不存在第二家企业,所以,即便垄断者存在超额利润(经济利润),在长期也不可能像完全竞争产业那样通过厂商间的竞争消除超额利润。因此垄断者的长期均衡是指垄断者在长期通过自行调整而达到的利润最大化均衡。.五、价格差别理论在实际生活中,在卖者是垄断者(或寡头垄断者)的许多市场上流行着价格差别(亦译价格歧视)。

44、即一家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种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或者对销售给不同购买者的同一种产品在成本不同时索取相同的价格。.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第一、大量的小规模厂商。第二、产品差异。数量众多的垄断竞争厂商生产着相似但有差异的产品,这是垄断竞争市场的核心特征。第三、厂商进出市场相对容易。.二、垄断竞争厂商需求曲线、收益曲线在垄断竞争市场中,由于各个厂商的产品相似,而且可以相互替代,这样有差别产品的替代性就引起了产品之间的竞争。由于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有许多厂商,而且每个厂商对自身的产品都有一定程度的价格控制能力,所以每个厂商都有其独自的需求曲线,因为厂商之间存在产品

45、替代引起的竞争,这条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很大。不能像完全竞争市场那样对整个产业的市场供求状况进行分析,只对个别厂商的供求状况分析。.三、厂商的短期均衡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类似,即厂商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进行生产和销售。四、厂商的长期均衡在长期内,由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均衡存在超额利润会吸引新厂商进入。每个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直到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切点所对应的价格和数量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此时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超额利润为零,只能获得正常利润。.第五节寡头垄断市场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寡头垄断,指某种产品市场中只有几家厂商占据绝对优势。寡头垄断市

46、场一般具备以下特征:(一)厂商数目很少(二)新厂商不容易进入市场(三)厂商行为相互依存.二、古诺的双头垄断模型古诺模型的假设条件是:第一。只有两个寡头A与B,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第二,为了简单起见,假设生产成本是零。第三,需求函数是线性的,即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两家寡头分享市场。第四,各方都根据对方的行动作出反应。第五,每家寡头都通过调整产量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当有三个寡头时,总销售量为3/4OB,各个寡头为1/4OB。所以,从双头理论的古诺模型所推导出的是:当有n个寡头时,总供给量为n/(n+1),每个寡头的供给量是1/(n+1)。.三、折弯的需求曲线理论折弯需求曲线由美国经济

47、学家斯威齐于1939年提出,被称为斯威齐模型。这一模型分析的是独立行动的寡头之间竞争的情形,用于说明价格刚性的现象。在这里,“价格刚性”是指寡头厂商变动价格的后果具有不确定性,他们都尽可能减少价格变动。折弯需求曲线的经济学含义包括:(1)如果一个厂商提价,其他厂商不会跟进,而会乘机占领市场,提价者销售量大幅度下降。(2)如果企业A单方面减价,从Dl可见其在销售上大得好处,而其他企业损失很大。(3)企业A的实际需求曲线是一条粗线,先是沿着D1向下,尔后沿着D2向下。.思考题:v举例说明四种市场类型的特征。v试对四种市场类型作出评价。.第六章分配理论v学习目的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懂得生产要素价格的

48、含义;掌握以均衡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理解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了解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生产力理论。v技能要求技能要求要求学会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决定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一般生产要素价格决定问题的分析。.第一节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一、边际生产力“边际生产力”这一术语是19世纪末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首创并进一步用于其分配论分析的。它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每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即边际物质产品,有时被简称为边际产品。而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产量所增加的收益,叫做边际收益产品,简写为MRP。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和边际收益的乘积,即:MRP=MPMR

49、.二、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与利息(一)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工资理论工资或工资率是劳动的价格。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论,工资决定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也即厂商雇佣的最后那个工人所增加的产量。(二)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利息理论边际生产力论认为,利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具体来说,假定劳动量不变,那么,继续追加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减。最后追加一单位资本的边际产出,称为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它决定利息的高低。.第二节以均衡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一)生产要素的需求1、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要素需求不仅是一种派生需求,而且也是一种“联合需求”。2、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第一,市场

50、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第二,生产技术状况。第三,生产要素的价格。3、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要素的需求4、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生产要素的需求.(二)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种类生产要素的供给各有其特点:第一类:自然资源,在经济分析中假定这类资源的供给是固定的;第二类:资本品,资本品是利用其他资源生产出来的,也是和其他产品一样的产品。在经济分析中,这一行业的产品往往是另一行业的生产要素。因此,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一般产品的供给一样,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第三类: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有其特殊性。.二、工资理论(一)劳动供给曲线随着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效应将逐渐大于替代效应。因此,劳动供给曲线会从向右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