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复习试卷及答案word
1.工人加工模具,上午用了13.6米铁丝,比下午的多用2.8米,工人下午用了多少米铁丝?—天呢?
2.大西洋平均深度为3.627千米,印度洋平均深度比它深0.27千米,印度洋平均深度是多少千米?
3.小丽原来有零花钱18.34元,用9.54元买了一支钢笔,后来妈妈又给了小丽8.75元。小丽现在有零花钱多少元?
4.为了节约能源,某工厂从今年开始换装了节能装置。下面是该厂今年第二季度节能情况统计表。
月份
四月
五月
六月
节能(千瓦时)
87.5
101.3
132.2
第二季度平均每月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
5.本学期春季运动会进行了四人60m短跑比赛。其中李东用时9.5秒,李强比他慢0.6秒,赵亮比李强快0.2秒。赵亮用时多少秒?
6.六一儿童节期间,书店搞促销活动。丽丽买了以下2本书,比促销前节省多少钱?
7.下面是某图书批发市场3月份的图书销售情况统计表,但是不小心被弄污了,你能算出科技类图书的销售量吗?
种类
小说类
辅导类
科技类
合计
数量/万册
11.5
6.82
21.33
8.小红、小强、小艺三人跳高。小艺跳的最好成绩是1.1m,小强比小艺跳的高0.15m,小红比小强跳的低0.09m,问小红跳了多少米?
9.妈妈买一件上衣185.8元,买裙子比买上衣少25.2元,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
10.一个文具盒14.80元,一支钢笔10.60元。小芳买了一个文具盒和一支钢笔,付给营业员50元,应找回多少钱?
11.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书,一种科技书每套125元,一种童话书每套18元,每种买了3套,一共要花多少钱?
12.一辆货车从甲地到乙地运送一批抗疫物资,货车平均每小时行65千米,上午8时出发,中途不休息,下午2时到达乙地。返回时快多了,比去时少用了1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3.水果店购回香蕉125千克,比购回的苹果的2倍还多25千克,购回香蕉、苹果一共多少千克?
14.王老师带了3000元去买体育用品。买了一些跳绳后还剩2280元。
(1)王老师买了多少根跳绳?
(2)如果要用剩下的钱买足球和排球各25个,那么剩下的钱够吗?
15.某服装厂一共要加工900套衣服,已经加工了5天,平均每天加工128套。剩下的用2天完成,剩下的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套?
16.下表是尔玛超市去年全年销售羽绒服情况(一年分为四个季度):
季度
一
二
三
四
数量/件
450
50
600
1300
(1)请根据上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第( )季度卖得最多。
(3)卖得最多的季度是卖得最少季度的( )倍。
(4)去年平均每月卖( )件。
(5)根据统计图,你对商场经理的建议是( )。
17.星光电器2020年第一季度冰箱/取暖器销售情况统计图
(1)根据上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星光电器2020年第一季度冰箱/取暖器销售情况统计表
(2)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销售多少台冰箱?(得数保留整数)
18.某校四年级学生喜欢各类图书情况如下图:
(1)女生喜欢四种图书的平均人数是11人,请算出喜欢文学类的女生人数,并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
(2)喜欢( )图书的人数最多,女生喜欢( )图书的人数最少。
(3)学校准备再购买一批图书,你的建议是( )。
19.星期一至星期五甲、乙积累绿色能量值统计图
某网上平台设计了一项公益活动:用户可以通过步行、绿色办公等行为,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获取虚拟的绿色能,用来在手机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虚拟的树长成后,公益组织会在现实中某地域种下一棵树。上面是甲、乙两人上周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积累的绿色能量统计图。
(1)甲、乙两人相比,星期( )积累的绿色能量差别最大,星期( )积累的绿色能量一样多。
(2)甲平均每天积累( )克绿色能量,乙平均每天积累( )克绿色能量,( )的生活更加绿色低碳。
(3)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请写一条。
20.周末,吴老师和19名同学一起到美丽的“西湖连江”去划船,怎样租船最省钱?需要多少钱?
船型
限坐人数
每条船的租金
大船
6
42元
小船
4
30元
21.下面是某学校四年级4个班男、女生人数情况统计表。
班级人数
性别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男生
26
24
31
22
女生
22
27
19
25
(1)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 )班的男生最多;( )班的男生最少。
(3)( )班的学生最多;( )班的学生最少。
(4)四年级平均每个班有( )人。
22.“卧龙书院”8月1日到3日统计的参观人数见下表。
8月1日
8月2日
8月3日
380人
305人
421人
(1)8月1日门票收入多少钱?
(2)提一个两步或两步以上的问题并解答。
23.水果店老板18元一箱的价格购进苹果300箱,中秋节期间以每箱25元卖出190箱,中秋节过后老板将剩下的水果以15元的价格卖完了,请你计算老板是亏了,还是赚了?
24.小明爷爷用篱笆围成了一个边长为8dm的正方形菜地,现在把它拆开围成一个底是10dm的等腰三角形的菜地,这个等腰三角形菜地的腰长是多少?
25.一个等腰三角形花圃,底边长28米,腰长25米,要在花圃周围围一圈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
1.8米;24.4米
【解析】
【分析】
用上午用铁丝的长度减去2.8米就是下午用的长度,然后用上午用的长度加下午用的长度就是一天用铁丝的长度。
【详解】
13.6-2.8=10.8(米)
10.8+1
解析:8米;24.4米
【解析】
【分析】
用上午用铁丝的长度减去2.8米就是下午用的长度,然后用上午用的长度加下午用的长度就是一天用铁丝的长度。
【详解】
13.6-2.8=10.8(米)
10.8+13.6=24.4(米)
答:工人下午用了10.8米铁丝,—天用了24.4米铁丝。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97千米
【解析】
【分析】
用大西洋平均深度加0.27千米即可。
【详解】
3.627+0.27=3.897(千米)
答:印度洋平均深度是3.897千米。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加法计算是解答
解析:897千米
【解析】
【分析】
用大西洋平均深度加0.27千米即可。
【详解】
3.627+0.27=3.897(千米)
答:印度洋平均深度是3.897千米。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加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55元
【解析】
【分析】
根据:现在有零花钱的钱数=原来有的零花钱一只钢笔花的钱数+后来妈妈又给了小丽8.75元,求出小丽现在有零花钱多少元。
【详解】
18.34-9.54+8.75=17.55
解析:55元
【解析】
【分析】
根据:现在有零花钱的钱数=原来有的零花钱一只钢笔花的钱数+后来妈妈又给了小丽8.75元,求出小丽现在有零花钱多少元。
【详解】
18.34-9.54+8.75=17.55(元)
答:小丽现在有零花钱17.55元。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加减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题中的各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4.107千瓦时
【解析】
【分析】
将四月、五月和六月三个月节约用电量相加,求出第二季度节约用电总量。再除以3,求出第二季度平均每月节约用电量。
【详解】
(87.5+101.3+132.2)÷3
=
解析:107千瓦时
【解析】
【分析】
将四月、五月和六月三个月节约用电量相加,求出第二季度节约用电总量。再除以3,求出第二季度平均每月节约用电量。
【详解】
(87.5+101.3+132.2)÷3
=321÷3
=107(千瓦时)
答:第二季度平均每月节约用电107千瓦时。
【点睛】
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以及小数加法的实际应用,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5.9秒
【解析】
【分析】
本题根据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李强比李东慢0.6秒,也就是李强比李东多用了0.6秒,用加法即可求出李强的成绩;赵亮比李强快0.2秒,也就是赵亮比李强少用了0.2秒,所以要用减法
解析:9秒
【解析】
【分析】
本题根据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李强比李东慢0.6秒,也就是李强比李东多用了0.6秒,用加法即可求出李强的成绩;赵亮比李强快0.2秒,也就是赵亮比李强少用了0.2秒,所以要用减法计算赵亮的成绩。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李强的时间:9.5+0.6=10.1(秒)
赵亮用的时间:10.1-0.2=9.9(秒)
答:赵亮用时9.9秒。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小数加减法方法的掌握情况并能够灵活运用。
6.8元
【解析】
【分析】
用原价减去现价求出买格林童话书、买365夜故事书各便宜多少元,然后合并起来即可。
【详解】
(24-16.7)+(28-18.5)
=7.3+9.5
=16.8(元)
答:
解析:8元
【解析】
【分析】
用原价减去现价求出买格林童话书、买365夜故事书各便宜多少元,然后合并起来即可。
【详解】
(24-16.7)+(28-18.5)
=7.3+9.5
=16.8(元)
答:比促销前节省16.8元。
【点睛】
解答此题,首先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找出基本数量关系:便宜了的钱数=原价-现价,由此列式解答。
7.01万册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用总销售量减去小说类和辅导类图书的小说类之和,就是科技类图书的销售量。
【详解】
21.33-(11.5+6.82)
=21.33-18.32
=3.01
解析:01万册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用总销售量减去小说类和辅导类图书的小说类之和,就是科技类图书的销售量。
【详解】
21.33-(11.5+6.82)
=21.33-18.32
=3.01(万册)
答:能,科技类图书的销售量是3.01万册。
【点睛】
正确地从统计表的数据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16米
【解析】
【分析】
用小艺跳高成绩加上0.15m,求出小强跳高成绩。再用小强跳高成绩减去0.09m,求出小红跳高成绩。
【详解】
1.1+0.15-0.09
=1.25-0.09
=1.16
解析:16米
【解析】
【分析】
用小艺跳高成绩加上0.15m,求出小强跳高成绩。再用小强跳高成绩减去0.09m,求出小红跳高成绩。
【详解】
1.1+0.15-0.09
=1.25-0.09
=1.16(米)
答:小红跳了1.16米。
【点睛】
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即可。
9.4元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用一件上衣的钱数减去25.2计算出买裙子花的钱数,然后再用一件上衣的钱数加买裙子的钱数即可得到共花的钱数。
【详解】
185.8-25.2+185.8
=160
解析:4元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用一件上衣的钱数减去25.2计算出买裙子花的钱数,然后再用一件上衣的钱数加买裙子的钱数即可得到共花的钱数。
【详解】
185.8-25.2+185.8
=160.6+185.8
=346.4(元)
答:妈妈一共花了346.4元。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购买裙子花的钱数。
10.60元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用文具盒的价格加上钢笔的价格,就是小芳要付的钱;用50元减去要付的钱,就是应找回的钱。
【详解】
50-(14.80+10.60)
=50-25.40
=24.
解析:60元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用文具盒的价格加上钢笔的价格,就是小芳要付的钱;用50元减去要付的钱,就是应找回的钱。
【详解】
50-(14.80+10.60)
=50-25.40
=24.60(元)
答:应找回24.60元。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列式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
11.429元
【解析】
【分析】
用每套科技书的价钱加上每套童话书的价钱,求出科技书和童话书各买1套花费的钱数。再乘3,求出科技书和童话书各买3套花费的钱数。
【详解】
(125+18)×3
=143×
解析:429元
【解析】
【分析】
用每套科技书的价钱加上每套童话书的价钱,求出科技书和童话书各买1套花费的钱数。再乘3,求出科技书和童话书各买3套花费的钱数。
【详解】
(125+18)×3
=143×3
=429(元)
答:一共要花429元。
【点睛】
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运用公式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12.78千米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先把上午8时、下午2时,转化成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再相减,求出这辆货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再乘每小时行驶是千米数,求出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再用去时的
解析:78千米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先把上午8时、下午2时,转化成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再相减,求出这辆货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再乘每小时行驶是千米数,求出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再用去时的时间减去1小时,求出返回时的时间,再用甲、乙两地的路程除以返回时的时间,求出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详解】
2时+12时=14时
14时-8时=6时
65×6÷(6-1)
=65×6÷5
=390÷5
=78(千米)
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78千米。
【点睛】
求出去时所用的时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175千克
【解析】
【分析】
水果店购回香蕉125千克,比购回的苹果的2倍还多25千克,即苹果的2倍是125-25千克,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苹果是(125-25)÷2千克,然后将两种水果的千克数相
解析:175千克
【解析】
【分析】
水果店购回香蕉125千克,比购回的苹果的2倍还多25千克,即苹果的2倍是125-25千克,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苹果是(125-25)÷2千克,然后将两种水果的千克数相加即得购回香蕉和苹果一共多少千克。
【详解】
(125-25)÷2+125
=100÷2+125
=50+125
=175(千克)
答:购回香蕉、苹果一共175千克。
【点睛】
首先根据减法的意义求出苹果的2倍是多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1)80根
(2)够
【解析】
【分析】
(1)用3000减去剩余的2280元钱即可求出王老师买跳绳花了多少钱,然后再根据数量=总价÷单价即可求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根跳绳;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
解析:(1)80根
(2)够
【解析】
【分析】
(1)用3000减去剩余的2280元钱即可求出王老师买跳绳花了多少钱,然后再根据数量=总价÷单价即可求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根跳绳;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可求出买25个足球和25个排球一共要花的钱,然后求出的结果和2280比较,如果大于2280,则说明剩下的钱不够,如果买排球和买足球所花的钱小于或者等于2280,则说明剩下的钱够,据此解答。
【详解】
(1)
(根)
答:王老师买了80根跳绳。
(2)
(元)
2250<2280,所以钱够。
答:剩下的钱够。
【点睛】
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130套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128乘5,求出5天已经加工了多少套,进而求出还剩下多少套衣服没有完成;然后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2,求出剩下的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套即
解析:130套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128乘5,求出5天已经加工了多少套,进而求出还剩下多少套衣服没有完成;然后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2,求出剩下的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套即可。
【详解】
(900-128×5)÷2
=(900-640)÷2
=260÷2
=130(套)
答:剩下的平均每天要加工130套。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对此类问题要注意把握住基本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16.(1)统计图见详解过程
(2)四
(3)26
(4)200
(5)建议: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羽绒服的进货量,第四季度处于冬季,冬季寒冷,需要羽绒服保暖,羽绒服可以多进些货
【解析】
【分析】
(1)横
解析:(1)统计图见详解过程
(2)四
(3)26
(4)200
(5)建议: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羽绒服的进货量,第四季度处于冬季,冬季寒冷,需要羽绒服保暖,羽绒服可以多进些货
【解析】
【分析】
(1)横轴表示季度,纵轴表示数量,每一格代表200件比较合适,根据统计表中已知的数据,在统计图中相对应的位置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涂上颜色或阴影,最后再标注数值即可完成统计图的绘制。
(2)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条形最高的,表示销售的数量最多。
(3)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即可。
(4)用四个季度销售羽绒服的总件数除以12即可求出平均每个月销售的数量。
(5)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提出建议,答案不唯一。
【详解】
(1)尔玛超市去年全年销售羽绒服情况条形统计图
(2)第四季度卖得最多。
(3)1300÷50=26
卖得最多的季度是卖得最少季度的26倍。
(4)(450+50+600+1300)÷12
=(500+600+1300)÷12
=(1100+1300)÷12
=2400÷12
=200(件)
去年平均每月卖200件。
(5)建议: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羽绒服的进货量,第四季度处于冬季,冬季寒冷,需要羽绒服保暖,羽绒服可以多进些货。(答案不唯一)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从统计表中读出数据,由此画出统计图,然后再由基本的数量关系,找出需要的数据解决问题。
17.(1)见详解
(2)61台
【解析】
【分析】
(1)在条形统计图中白色部分表示冰箱的销量,阴影部分表示取暖器的销量,对照统计图计算冰箱和取暖器各月的销量,最后计算总量;
(2)先计算第一季度三个月
解析:(1)见详解
(2)61台
【解析】
【分析】
(1)在条形统计图中白色部分表示冰箱的销量,阴影部分表示取暖器的销量,对照统计图计算冰箱和取暖器各月的销量,最后计算总量;
(2)先计算第一季度三个月冰箱的总销量,结果再除以月数,得数保留整数时,观察十分位上面的数字,根据四舍五入取近似值。
【详解】
(1)
(2)182÷3≈61(台)
答: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销售61台冰箱。
【点睛】
掌握条形统计图反映的数据信息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8.(1)见详解
(2)文学类;科幻类;
(3)多买些文学类图书。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先求出喜欢这四种图书女生的总人数,再减去喜欢文艺类、科幻类、童话类图书女生的总人数,就是喜欢文学类
解析:(1)见详解
(2)文学类;科幻类;
(3)多买些文学类图书。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先求出喜欢这四种图书女生的总人数,再减去喜欢文艺类、科幻类、童话类图书女生的总人数,就是喜欢文学类图书女生的人数。并绘制统计图如下。
(2)把喜欢各类图书的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加,再进行比较可知,喜欢文学类图书的人数最多,观察统计图可知,喜欢科幻类图书的女生最少。
(3)喜欢文学类的人数最多,说明同学们比较喜欢文学类图书,如果学校准备再购买一批图书,我的建议:多买些文学类图书。
【详解】
(1)11×4-(12+6+10)
=44-28
=16(人)
完成统计图如下:
(2)12+8=20(人)
6+18=24(人)
10+4=14(人)
16+15=31(人)
31>24>20>14
16>12>10>6
喜欢文学类图书的人数最多,女生喜欢科幻类图书的人数最少。
(3)喜欢文学类的人数最多,说明同学们比较喜欢文学类图书,如果学校准备再购买一批图书,我的建议:多买些文学类图书。
【点睛】
熟练掌握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数据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平均数的意义与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1)二;三;
(2)116;120;乙
(3)星期一,甲积累的绿色能量比乙多。
【解析】
【分析】
(1)观察统计图可知:甲、乙两人相比,星期二积累的绿色能量差别最大,星期三积累的绿色能量一样多。
解析:(1)二;三;
(2)116;120;乙
(3)星期一,甲积累的绿色能量比乙多。
【解析】
【分析】
(1)观察统计图可知:甲、乙两人相比,星期二积累的绿色能量差别最大,星期三积累的绿色能量一样多。
(2)计算出甲上周积累的绿色能量总数,用甲积累的辆数能量总数除以5就是甲平均每天积累的绿色能量的克数,同理可以求出乙平均每天积累的绿色能量的克数。
(3)观察统计图可,星期一,加积累绿色能量130克,乙积累绿色能量120克,所以,星期一甲积累的绿色能量比乙多。
【详解】
(1)130-120=10(克)
150-80=70(克)
120-120=0(克)
140-110=30(克)
110-100=10(克)
70>30>10>0
甲、乙两人相比,星期二积累的绿色能量差别最大,星期三积累的绿色能量一样多。
(2)(130+80+120+140+110)÷5
=580÷5
=116(克)
(120+150+120+110+100)÷5
=600÷5
=120(克)
120>116
所以,甲平均每天积累116克绿色能量,乙平均每天积累120克绿色能量,乙的生活更加绿色低碳。
(3)130>120
答:星期一,甲积累的绿色能量比乙多。
【点睛】
熟练掌握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信息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2条大船和2条小船;144元
【解析】
【分析】
先分别计算出租各船一个人所需钱数,比较可知,租大船便宜,尽量多租大船,且没有空位最省钱,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
42÷6=7(元)
30÷4=7.
解析:2条大船和2条小船;144元
【解析】
【分析】
先分别计算出租各船一个人所需钱数,比较可知,租大船便宜,尽量多租大船,且没有空位最省钱,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
42÷6=7(元)
30÷4=7.5(元)
7.5>7
租3条大船,1条小船,
(1+19)÷6
=20÷6
=3(条)……2(人)
42×3+30×1
=126+30
=156(元)
租2条大船,2条小船;
6×2+4×2
=12+8
=20(人)
42×2+30×2
=84+60
=144(元)
答:租2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需要144元钱。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最优化问题,关键是计算一个人坐各船所需钱数,找到最佳租船方案。
21.(1)见详解
(2)三;四
(3)二;四
(4)49
【解析】
【分析】
(1)一格表示4人,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对应班级上方画方条,表示出各班男女生人数。
(2)根据方条的长短可以看出哪个班的男
解析:(1)见详解
(2)三;四
(3)二;四
(4)49
【解析】
【分析】
(1)一格表示4人,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对应班级上方画方条,表示出各班男女生人数。
(2)根据方条的长短可以看出哪个班的男生最多,哪个班的男生最少。
(3)分别把各班的男女生人数相加,即可判断哪个班的学生最多,哪个班的男生最少。
(4)把四个班的人数相加,再除以4即可解答。
【详解】
(1)
(2)三班的男生最多;四班的男生最少。
(3)26+22=48(人)
24+27=51(人)
31+19=50(人)
22+25=47(人)
51>50>48>47,二班的学生最多;四班的学生最少。
(4)(48+51+50+47)÷4
=196÷4
=49(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条形统计图制作方法的掌握。
22.(1)5700元;
(2)8月2日门票收入多少钱?比8月1日少多少钱?1125元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用8月1日的参观人数乘票价,即可求出8月1日门票收入多少钱,即是:380×15=
解析:(1)5700元;
(2)8月2日门票收入多少钱?比8月1日少多少钱?1125元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用8月1日的参观人数乘票价,即可求出8月1日门票收入多少钱,即是:380×15=5700(元)。
(2)根据题意,已知8月1日的收入是5700元钱,已知票价与8月2日的参观人数,据此可以提问:8月2日门票收入多少钱?比8月1日少多少钱?,先计算出8月2日的收入,再用8月1日的收入减去8月2日的收入即可。
【详解】
(1)380×15=5700(元)
答:8月1日门票收入5700元钱。
(2)8月2日门票收入多少钱?比8月1日少多少钱?
305×15=4575(元)
5700-4575=1125(元)
答:8月2日门票收入4575元钱,比8月1日少1125元钱。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赚了
【解析】
【分析】
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进货与卖出的钱数,然后再比较解答。
【详解】
300×18=5400(元)
25×190+(300-190)×15
=25×190+110×1
解析:赚了
【解析】
【分析】
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进货与卖出的钱数,然后再比较解答。
【详解】
300×18=5400(元)
25×190+(300-190)×15
=25×190+110×15
=4750+1650
=6400(元)
6400元>5400元
答:老板是赚了。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灵活运用。
24.11dm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方形周长=边长×4,计算出篱笆的总长度,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所以用篱笆的长度减去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度再除以2,就是等腰三角形菜地的腰的长度。
【详解】
(
解析:11dm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方形周长=边长×4,计算出篱笆的总长度,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所以用篱笆的长度减去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度再除以2,就是等腰三角形菜地的腰的长度。
【详解】
(8×4-10)÷2
=(32-10)÷2
=22÷2
=11(dm)
答:这个等腰三角形菜地的腰长是11dm。
【点睛】
熟练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
25.78米
【解析】
【分析】
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的长度相等,把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相加,可求出三角形的周长即是花圃围一圈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
25+25+28
=50+28
=78(米)
答:需要
解析:78米
【解析】
【分析】
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的长度相等,把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相加,可求出三角形的周长即是花圃围一圈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
25+25+28
=50+28
=78(米)
答:需要78米长的篱笆。
【点睛】
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点,根据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边的长度和进行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