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商业银行第9章-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923567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第9章-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商业银行第9章-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商业银行第9章-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商业银行第9章-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商业银行第9章-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第九章 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第一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概述一、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功能*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功能* 1.获取收益* 按证券标明利率,按期向发行者索取利息* 以贴现方式取得利息收入* 2.管理风险* 通过组合调整利率敏感性* 选择面广* 易于变现* 3.增强流动性* 短期证券可作为二级储备* 证券组合可作为财政借款、贴现借款、回购协议的担保品* 4.管理风险资本风险权重低,规避较高的资本规定* 5.税收庇护* 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直接向国家认购的国债利息收入,可抵补以前年度

2、的亏损二、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种类* 1政府债券* (1)中央政府债券(国家债券)* 银行证券投资的主要种类,最佳选择;金边债券* 按发行对象:公开销售证券和指定销售证券* 按期限长短:短期(国库券)和中长期(公债)* 国库券* 发行方式:竞价拍卖(按购买者出价高低由高到低分配)与非竞价拍卖* 二级市场转让:离到期日越近,债券价格越高* 中长期债券销售方式:拍卖与自愿认购* 拍卖:按收益率由低到高依次拍卖* (2)政府机构债券* 以中长期债券为主,流动性不如国库券,但收益率较高* (3)地方政府债券(市政债券) * 两种基本类型:普通债券和收益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和流通不如国家债券活跃*

3、2公司债券* ()抵押债券* 公司以不动产或动产做抵押而发行的债券* 如到期不能还本付息,债务人就可依法请求拍卖抵押品,将所得收入偿还债务人* ()信用债券* 是指公司仅凭其信用发行债券* 信誉卓著的大公司才有资格发行* 商业银行对公司债券的投资一般比较有限* 3股票* 大多数西方国家在法律上禁止商业银行投资* 只有德国、奥地利、瑞士允许* 4.商业票据* 若由信誉卓著的大公司发行,完全性比企业贷款高* 期限短、流动性好* 5.银行承兑票据* 对从事进出口等业务的客户提供的一种信用担保* 有较大市场规模* 信誉好的银行承兑汇标还可申请再贴现* 6.回购协议* 7.央行票据* 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

4、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 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8.创新的金融工具* 金融期货与期权、资产证券化债券* 9.我国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种类* 禁止范围* 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 不得投资非自用不动产* 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 可供选择的证券投资* 国库券、国家建设债券、国家投资债券、国家特种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央行票据、回购协议和银行承兑票据三、证券组合的管理* 1.确定管理标准与目标* 与银行总体计划保持一致* 兼顾资产负债状况、资产集中度、利率风险、市场变动风险、管理能力与目标收益率* 2.对宏观经济与利率走势预测* 3.列举证券组合所要考虑的因素* 确定控

5、制利率敏感的证券投资需要* 投资与流动性计划的协调* 担保要求的评估* 风险头寸的评估* 预期收益率* 确定税收状况 * 4.银行管理层确定证券组合管理的基本政策与战略* 银行需要确定证券组合的规模* 投资工具与质量* 证券期限政策与战略* 5.选出证券投资组合管理的机构* 董事会负最终责任* 银行高管也有一定权限* 银行投资主管负责日常管理,向董事会与高管提出建议* 在限额内投资管理机构自主决策第二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一、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 1. 票面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2.当期收益率* 证券票面收益额与证券现行市场价格的比率* 比票面收益率更接近实际* 举例* 某银行以

6、96元买进一张面值100元的债券,票面收益率为10%,到期后,银行获得10元的债券利息收,其当期收益率为 10/96*100%=10.4%* 3.到期收益率* 当期收益率+资本收益率* 考虑了票面收益、票面价格、购买价格及到期期限等因素得出,更精确和全面* 计算公式* 举例* 某银行持有票面价值为100元的证券,票在收益率为10%,偿还期为3年,银行购入该证券的价格为88元,一直持有至到期日,当期收益率为11.4%,而到期收益率为二、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风险* 1.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 非系统性风险:财产风险、信用风险等v * 2.内部经营风险和

7、外部风险* 内部经营风险:由企业经营状况、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引起* 个人风险* 财产风险* 经营风险* 责任风险* 外部风险:社会投资环境的变化,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 证券评级表* 市场风险* 主要规避方法:资产分散化* 利率风险* 证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比* 利率风险与证券的偿还期呈正比* 利率风险举例* 购买力风险* 举例* 流动性风险证券评级表利率风险举例* 举例* 某银行在市场利率为10%时,以100元的价格购入一张收益率为10%的证券,一个月后,银行急需资金,在市场上出售证券。* 如果此时市场利率上升为15%,则该证券的价格为证券面值乘以票面收益率除于市场利率,即100*10

8、%/15%=66.7元,银行损失33.3元* 如果此时市场利率下降为5%,则该证券的价格为100*10%/5%=200元,则银行盈利100元通货膨胀风险举例* 某银行以100元的价格购入一张票面收益率为10%的证券,如果持有该证券期间,通货膨胀率为8%,则银行的实际收益率只有2%,如果通货膨胀率为12%,则银行就要亏损2%* 采用公式: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通货膨胀率* 准确公式:实际收益率=(1+名义收益率)/(1+通货膨胀率)-1商业银行证券投资风险的测度* 1.风险测度的标准差法的计算公式:* 标准差反映了不同证券风险的大小* 既包括系统风险,也包括非系统风险* 标准差越大,其所对应的

9、概率分布的离散程度也就越大,投资组合的可能收益就越偏离期望收益,预期收益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投资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 标准差越小,其所对应的概率分布的离散程度就越小,投资组合的可能收益就越接近期望收益,预期收益实现的可能性越大,投资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 2系数法* 主要衡量系统性风险,某种证券相对于整个证券市场收益水平的收益变化情况 * 整个证券市场收益的值为1* 如果某种证券的值大于1,则表明该证券收益的波动幅度要比证券市场的收益波动幅度大,因而风险也较大* 如果某种股票的值小于1,则表明该证券收益的波动幅度比证券市场收益的波动幅度要小,因而风险也较小。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10、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普变动的六种基本情况1.风险不变,收益变动2.收益不变,风险变动3.风险上升,收益减少4.风险降低,收益减少5.收益增加,风险降低6.收益减少,风险上升第三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一般策略* 进行多元化证券组合时,银行必须考虑的三方面因素* 证券组合中每一种证券的风险* 证券组合中各种证券的比例* 证券组合中各种证券的相关度* =1, 完全正相关* =1, 完全负相关* =0, 完全不相关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四大策略1分散化投资法* 期限分散法* 地域分散法* 类型分散化* 发行者分散法*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2期限分离法* 与分散法相反,将全部资金投放一种期限的证券* 三

11、种战略* 短期投资战略* 长期投资战略* 杠铃投资战略3灵活调整法(操纵收益曲线法)* 投资不固守一个模式* 随着金融市场上证券收益曲线的变化随时调整* 比杠铃投资战略更加灵活4证券调换法* 当市场处于暂时性不均衡* 而使不同证券产生相对的收益方面的优势时* 用相对劣势的证券调换相对优势的证券* 可以套取无风险的收益第四节 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 银行业和证券业分离与融合的发展历史* 起源看,银行业与证券业有共同经济基础* 国际贸易和共同的组织基础欧洲中世纪的大商人* 纯粹意义上的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出现* 在分离、融合、再分离、再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形成银行业和证券业分离与融合的发展历史运行模

12、式及其利弊分析-1.分业经营模式分业经营的优点分业经营的不足 明显的竞争抑制性 缺乏优势互补 不利于银行进行公平的国际竞争运行模式及其利弊分析-2.混业经营模式混业经营的优势 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优势互补 有利于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 充分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降低贷款和证 券承销风险 加强竞争,提高效益,促进社会总效用的上升混业经营的不足 容易形成金融市场的垄断,产生不公平竞争 过大综合性银行集团会产生集团内竞争和内部协调困难;可能招致更大金融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 我国商业银行正经历由严格分业向混业的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 成立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剥离银行业务,人行专施货币政策,逐步专业化*

13、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蓬勃发展,实行混业经营*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混业经营全国全面展开* 国有专业银行突破分工限制,组建信托投资公司,开办证券业务,并向投资、房地产、保险等渗透* 监管跟不上,各金融机构内控机制不完善,抗风险能力差,一时风险增大、金融秩序混乱,也导致严格分业时代的到来* 20世纪90年代,明确分业经营* 1993年底,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初步提出分业经营* 1995年,颁布实施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从法律上确立我国分业经营体制的基本格局* 1998年底颁布实施证券法,进一步明确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 至此,中国银行业分业经营体制得

14、以进一步巩固相关法律法规* 金融控股公司大量出现* 随着国际化进程加快,严格的分业经营带来竞争的不平等* 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探索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混业经营的组织形式* 2008年的次贷危机后* 次贷危机对全球混业经营提出挑战* 但是,危机并不会改变混业经营的趋势复习思考题* 1.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开展证券投资业务?它们选择的投资对象与银行经营特点是否有关?* 2.商业银行业证券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 3.怎样衡量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证券投资收益曲线对银行证券投资决策有什么意义?* 4.银行进行证券投资面临哪些风险?如何评价这些风险?* 5.银行进行证券投资可以采用哪些策略?它们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6.从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的角度解释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精品 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