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录
8.2.3.4 a. 质量手册编号 2
8.2.3.4 b. 程序文件编号 2
8.2.3.4 d. 质量记录编号 2
8.2 附图1:组织(及所属部门)制订、发放的文件受控流程图 3
8.2 附图2:外来受控文件受控流程图 4
8.3.2 质量记录控制流程图 5
8.4.2 内部质量审核工作流程图 6
8.5.2 6.10 进货检验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
8.5.2 6.10 产品已交付和使用时发现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
8.5.2 产品最终检验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流程图 9
8.5.2 产品实现过程中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流程图 10
8.6.2 A 类纠正措施流程图 11
8.6.2 B 类纠正措施 12
8.6.2 C 类纠正措施 13
8.7.2 《质量情况通报》的编制、发放、回收、处理 14
8.7.2 财务状况预警系统 15
8.7.2 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和评价 16
8.8.2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流程图 17
8.9.2 人员招聘录用程序流程图 18
8.9.2 培训程序流程图 19
8.9.2 考核程序流程图 20
8.11.2 产品实现过程策划程序流程图 21
8.11.2 策划依据 22
8.12.2 产品要求的识别与评审过程 23
8.12.2 产品合同修改过程 24
8.12.2 市场信息控制过程 25
8.13.2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26
8.14.2 采购控制程序流程图 27
8.15.2 生产运作程序流程图 28
8.17.2 测量和监控策划程序 29
8.18.2 体系业绩的测量和监控过程程序 30
8.19.2 过程的测量、监控和分析程序流程图 31
8.20.2 产品测量和监控程序流程图 32
8.21.2 持续改进过程控制程序 33
×× /××—××
年号
文件代号
组织代号
质量手册编号
8.2.3.4 a. 质量手册编号
×× /××(××) ×××
序号
要素号
文件代号
程序文件编号
组织代号
8.2.3.4 b. 程序文件编号
质量记录编号
×× /××(××)—××—×××
序号
年号
文件代号
组织代号
部门代号
8.2.3.4 c. 质量记录编号
图1
文件修订提出
文件审核
文件批准
文件发放
文件作废提出
文件管理
文件签收、使用
文件制订提出
文件回收
文件草拟(编制)
文件归档
8.2 附图1:组织(及所属部门)制订、发放的文件受控流程图
文件批准
(领导审阅)
文件发放
文件管理
签收、使用
图2
文件收录
文件归档
8.2 附图2:外来受控文件受控流程图
8.3.2 质量记录控制流程图
非
质量记录格式编号
质量记录领用
质量记录流转
质量记录存档
整理过期质量记录
销 毁
保 存
长期保存
查询
依据计划及需求
组织内审组
制定审核实施计划
编写检查表
首次会议
查阅文件资料
现场审核
开具不合格报告
末次会议
审核准备
审核实施
编制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分发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责任部门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跟踪验证
纠正措施
提交管理
评审
修订文件
记录存档
8.4.2 内部质量审核工作流程图
进货检验
不合格品
审 理
退 货
8.5.2 6.10 进货检验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已交付和使用时同时发现不合格品
调 查
向 顾 客 道 歉
根据合同规定赔偿、退、换产品
取 得 顾 客 认 可
提出处理结果报告
判别是否产品质量原因
向顾客说明原因
协商或提供服务
顾 客 认 可
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8.5.2 6.10 产品已交付和使用时发现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5.2 产品最终检验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流程图
最终检验
不合格品
审 理
返工返修
降低产品质量等级
报废
标识
标识
纠正
纠正
交 付
检验
检验
纠正预防措施
纠正预防措施
工序之间转序、车间之间转序中发现不合格品
审 理
返工返修
降低产品质量等级后)产品质量等级
报废
标识
纠正预防措施
标识
纠正
纠正
下一工序
检验
检验
最终检验
纠正预防措施
8.5.2 产品实现过程中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流程图
供方
不合格信息收集
不合格原因分析
制订改进软件措施
制订改进硬件措施
制订改进采购措施
评审和决定纠正措施
实施纠正措施
验证和评价纠正措施
内 部
过程中
外 部
硬件原因
软件原因
采购原因
软件
修 理
改 造
调整关系
更换供方
修订
培训、
重 置
调 整
正确
不 正 确
不满足
满足
8.6.2 A 类纠正措施流程图
验证和评价纠正措施
修改文件
纪律、培训
不合格信息收集
体系记录
评审审核
外部信息
不合格原因
分析
文件原因
操作原因
实施纠正措施
评审和决定纠正措施
8.6.2 B 类纠正措施
8.6.2 C 类纠正措施
实施纠正措施
不合格原因
分析、措施制订
验证、评价
技术资料
过程信息
体系记录
不合格报告
不合格信息收集
8.7.2 《质量情况通报》的编制、发放、回收、处理
收集、编写
通报
签发、发放
班组学习
填报附页
企管办汇总
管理者代表审阅
8.7.2 财务状况预警系统
正常《质量情况通报》的编制,发放,回收,处理
异常
财务测算
预警报告
总经理裁决
相关部门
财务分析
异常
协同处理
综合分析
不合格事项
全公司讨论
相关部门讨论
制订预防措施
制订预防措施
评审结果
实施
预防措施
审查、认定
预防措施
影响当日
全局
局部
预防措施制订、实施和评价
8.7.2 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和评价
8.8.2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流程图
制定管理评审计划
经总经理批准
计划下达各部门
各部门总结
各部门上报总结
起草评审报告
通过管理评审报告
召开评审会议
评审报告批准
贯彻管理评审决议
否
能
能否在公司内部调剂
批准
试用
培 训
上 岗
招 聘
初审合格
培训
上 岗
正式录用
辞退或另行安排
批准补充员工
制定聘用标准
审核批准
原有岗位空缺
需建立新岗位
审核应聘条件
笔试
口试
8.9.2 人员招聘录用程序流程图
制定培训和培训预算
确定各类人员培训项目
确定培训目标
审核
批 准
批 准
培训课程
培训参加人员
培训要求
培训方法
制定培训实施计划
改 进 建 议
实施培训计划
分析、评估培训效果
8.9.2 培训程序流程图
批 准
审 核
确定考核目标
制定考核计划
绩效评估指标
工作态度指标
能力评估指标
员工绩效评定
能力评定考核
实施考核
考核人员与员工沟通
观察与考核自我评估
员工绩效自我评估
根据规定奖惩
与员工沟通
工作态度评价考核
确定员工考核结果
8.9.2 考核程序流程图
顾客或合同对产品要求
产品质量目标
要求识别
评 审
确 定 策 划 大 纲
审核策划书
编制产品实现过程策划书
公司资源配置
国家标准
工艺标准
市场信息
质量要求约束条件
目标值
制定实现过程所必需文件
确定产品检验标准方式
确定工艺标准
配置资源
制定工艺
流程
8.11.2 产品实现过程策划程序流程图
策划输出
产品实现过程中各项标准
工艺流程
设备配置
人力资源配置
产品过程检验及最终检验的核算标准及方式
策
划
过程控制有关文件
产品质量目标值
策划输入
顾客或合同要求
产品质量目标
法律、法规
产品有关国家行业标准
公司设备资源能力
人员能力适应情况
市场信息
进度计划
8.11.2 策划依据
8.12.2 产品要求的识别与评审过程
与顾客协商沟通
顾客要求
大楼设计要求
环境要求
产品建议书
产品要求评审
合同评审
政策法规
技术
质量
生产
成本
8.12.2 产品合同修改过程
顾客要求
公司要求
合同修改建议
合同修改评审
双方确认
合同修改
8.12.2 市场信息控制过程
信息收集计划
市场信息
公司内部信息
产品发布会
信息分析
分报告
综合报告
管理评审
更改评审
N
N
批准
指令性项目
市场调研
项目建议书
N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审 查
设计计划书(方案设计)
设计任务书(技术设计)
设计更改
输出设计初稿(工作图设计)
产品定型
样品试制
设计确认
试制总结
评 审
评审
设计验证
Y
N
N
Y
设计图纸
外协外构件清单
产品技术规范
产品检验标准
评审
8.13.2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文件审批
采购产品
验证
对供方能力评价
不合格
合 格
不合格
采购实施
合 格
编制采购文件
采购产品入库
8.14.2采购控制程序流程图
8.15.2 生产运作程序流程图
计划
仓料
入库
加工料…..
检验.
安装料…..
总检料…..
出厂
返修
报废.
策划需求
企业业绩测检
过程测检
产品测检
相关方满意度测量
策划目标
策划方案
策划评价
策划批准
管理评审
评价指标
实施计划
方法措施工具
8.17.2 测量和监控策划程序
8.18.2 体系业绩的测量和监控过程程序
测量和监控策划书
A 地区
B 地区
C 地区
投 诉
征 询
顾 客
市场信息汇总
综合评价
管理评审
评价总结
评价实施
评价评议
评价提纲
自我评价
内部审核
财务管理
房屋成交过程
合同制订监控
付款日期
合同回复及监控
合同终结审核
财务决算与成本核算
求屋征询过程
征询时间
回复时间
回复内容检验
求屋者征询意见过程
8.19.2 过程的测量、监控和分析程序流程图
供房者提供房源信息过程
供房信息处理程序
来访时间
评审报告核查
房源核查
信息发布登录
完成成交过程
8.20.2 产品测量和监控程序流程图
制订检验规程
检验规程
采购检验监控
部件检验监控
入库单证
总装主机监控
工序流程卡
总调试监控
工序流程卡
申请合格证书
质量分析
制订检验规程
产品质量分析
事故分析
产品形成过程
采购
部件采购
主机安装
总调试
制订检验规程
8.21.2 持续改进过程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
内部审核
事故分析
改进需求
纠正措施程序
预防措施程序
编写改进方案
评审改进方案
确定改进方案
批准改进方案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根据我公司201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
一、目标值:
1、全年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人数为零。
2、现金安全保管,不发生盗窃事故。
3、每月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到位。
4、安全培训合格率为100%。
二、本单位安全工作上必须做到以下内容: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模范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发布与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抵触的指令,严格履行本人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在本单位全面落实,并全力支持安全工作。
2、保证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本单位内全面实施,并自觉接受公司安全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安全与交货期、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参加生产碰头会时,首先汇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问题落实情况;在安排本单位生产任务时,必须安排安全工作内容,并写入记录。
5、在公司及政府的安全检查中杜绝各类违章现象。
6、组织本部门积极参加安全检查,做到有检查、有整改,记录全。
7、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对发现的各类违章现象负有查禁的责任,同时要予以查处。
8、虚心接受员工提出的问题,杜绝不接受或盲目指挥;
9、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提出整改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填写事故登记表,严禁隐瞒不报或降低对责任者的处罚标准。
10、必须按规定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和新员工上岗教育;
11、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十六项禁令,保证本单位所有人员不违章作业。
三、 安全奖惩:
1、对于全年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生产现场管理规定和工作说明书进行考核奖励;对于未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2、每月接受主管领导指派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