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五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1.3.04×2.1的积是( )位小数,9.6969…是( )小数,它的循环节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2.数对可以确定物体的( )。
3.9.88÷0.4=( )÷4 2.45×0.5=( )×5
4.3.5×2.3的积是( )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
5.桌子上有一些反扣着的扑克牌,其中红桃有3张,黑桃有5张,方片有7张,随意摸一张,摸出( )的可能性最大。
6.芳芳今年a岁,乐乐比她小3岁。5年后,两人年龄相差( )岁。
7.如下图:把一个底是8厘米、高是6.4厘米的三角形割补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厘米,高是( )厘米。
8.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57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一个梯形,它上、下底的和是60米,高是10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10.大钟4时敲响4下,6秒敲完。12时敲响12下,敲完需要( )秒。
11.不计算,下面( )的结果可能是8.32。
A.3.2×2.6 B.3.4×1.3 C.3.3×2.5
12.小明在计算时,错写成了,现在的得数与原式的得数相比较。结果是( )。
A.多7.5 B.多2.5 C.少2.5 D.少7.5
13.明明和亮亮玩转盘游戏,指针停在空白色区域明明赢,停在阴影区域亮亮赢,用( )转盘,游戏才是公平的。
A. B. C. D.
14.丁丁参加团体操表演,他所在方阵队伍(正方形或长方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8,9),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同学至少有( )人。
A.64 B.68 C.72 D.81
15.图形的面积中,( )最大。(每格面积为)
A. B. C. D.
16.王阿姨买了2.4千克苹果和3.8千克梨,总共付了92.6元。已知梨每千克13元,苹果每千克多少元?下列数量关系中错误的是( )。
A.苹果的单价×苹果的数量十梨的单价×梨的数量=总价
B.(苹果的单价+梨的单价)×(苹果的数量+梨的数量)=总价
C.总价-苹果的单价×苹果的数量=梨的单价×梨的数量
D.总价-梨的单价×梨的数量=苹果的单价×苹果的数量
17.直接写出得数。
0.25×0.2= 0.3×2.5= 1.05×0=
0.56÷0.8= 4.8÷8= 10÷0.5=
18.列竖式计算。(除不尽的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9.解方程。
8x-1.5×6=6.2 3.99+x=5.7 3(x-7.8)=15.6
20.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1.某地区居民原来用水为3元/吨,从5月1日起对居民用水实施“三级水价”计量的“阶梯水价”。具体办法如下表:王奶奶家5月份用水15吨,需要交水费多少元?
阶梯计量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用水量
0~12吨
12吨以上至16吨
16吨以上
水价(元/吨)
3.00
4.50
7.50
22.如图,假设每小格是面积1cm2的正方形。
(1)写位置:A( ),B( ),C( )。
(2)估一估水滴形的面积约( )cm2;算一算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cm2。
(3)在上图中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的面积与图中三角形面积相等。
23.张奶奶编一个“中国结”需要丝绳1.2m。现在有20m长的丝绳,可以编多少个这样的“中国结”?
24.校园里种植了杨树和柳树,它们相差90棵,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4倍。柳树有多少棵?(用方程解)
25.少先队员参加植树活动,五年级去的人数是四年级的1.2倍,五年级去的人数比四年级多20人。原来两个年级各去了多少人?(列方程解答)
26.下面正方形的边长是10cm,正方形一个角的顶点在长方形一条边的中点,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7.琳琳准备购买4千克苹果和2千克葡萄。
28.某市政公司计划在一条6千米的公路两旁架设电线杆(两端都架设),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200米,一共要架设多少根电线杆?
【参考答案】
1. 三 循环 69 9.70
【解析】
计算小数乘法时,积的小数位数是因数小数位数之和,由此解答即可;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称为循环小数,其中依次循环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循环节;
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再根据“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3.04×2.1的积是三位小数,9.6969…是循环小数,它的循环节是69,保留两位小数是9.70。
【点睛】
熟记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循环小数的特点以及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是关键。
2.位置
【解析】
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给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数对时,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了。
3. 98.8 0.245
【解析】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要使得商不变,被除数也应扩大到原来的10倍,9.88的10倍是98.8;
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2.45×0.5的积的末尾会有三位小数,右边式子5是整数,那么另外一个乘数应有三位小数。据此填空。
9.88÷0.4=98.8÷4;2.45×0.5=0.245×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小数乘除法,掌握商不变的性质以及乘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4. 两 8.1
【解析】
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
3.5×2.3=8.05≈8.1
3.5×2.3的积是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约是8.1。
【点睛】
关键是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5.方片
【解析】
根据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小,据此解答。
由分析得,因为7>5>3,所以摸出方片的可能性最大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可能性的应用,解答此题关键是掌握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6.3
【解析】
乐乐比芳芳小3岁,即两人的年龄差是3岁,由于年龄差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所以5年后,两人的年龄差还是3岁。
5年后,两人年龄相差3岁。
【点睛】
明确年龄问题中的年龄差不变是解题的关键。
7. 8 3.2
【解析】
把一个底是8厘米、高是6.4厘米的三角形割补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是等于原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原三角形的高的一半,据此解答。
由分析得,
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厘米,高是6.4÷2=3.2(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明确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前后的联系是解题关键。
8.57
【解析】
由题干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由分析得,
长方形的面积也是57平方厘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的关系的应用,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确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
9.300
【解析】
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把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60×10÷2
=600÷2
=300(平方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梯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10.22
【解析】
根据题意,4时敲响4下,间隔数是(4-1)个,6秒敲完,据此用除法求出一个间隔的时间;12时敲响12下,间隔数是(12-1)个,再乘一个间隔的时间,就是敲完12下需要的时间。
6÷(4-1)
=6÷3
=2(秒)
2×(12-1)
=2×11
=22(秒)
【点睛】
本题属于植树问题,弄清敲的间隔数比次数少1是解题的关键。
11.A
解析:A
【解析】
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A.3.2×2.6的结果比7大比9小,有可能是8.32;
B.3.4×1.3的结果肯定比6小,不可能是8.32;
C.3.3×2.5的结果的末位是5,不可能是8.32。
故答案为:A
【点睛】
关键是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2.A
解析:A
【解析】
运用乘法分配律把4(a-2.5)去掉括号,与4a-2.5比较解答。
4(a-2.5)=4a-4×2.5,
4a-2.5的得数与4a-4×2.5的得数多了3个2.5,
3×2.5=7.5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的应用,熟练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是解题关键。
13.B
解析:B
【解析】
要使转盘做游戏是公平的,就要让两人获胜的可能性均等,根据题意,并结合转盘中灰色区域和白色区域的大小,找出灰色区域和白色区域面积相等的即可。
灰色区域和白色区域面积相等的是选项B,其它选项A、C、D面积不相等,所以选项A转盘做游戏是公平的。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解答此题掌我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体现在参与游戏的任何一方的获胜可能性大小一致,可以直接根据灰色区域和白色区域面积的大小进行判断。
14.C
解析:C
【解析】
数对(8,9)表示丁丁的位置是第8列第9排,则方阵队伍至少有8列,每列至少9人。用8乘9即可求出总人数。
8×9=72(人)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数对的应用。明确数对“先列后排”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5.C
解析:C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的面积;
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B的面积;
结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C的面积;
根据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先分别求出左边三角形的面积、中间梯形的面积和右边三角形的面积,再利用加法求出图形D的面积。
最后,比较选出面积最大的图形即可。
A.2×4=8(平方厘米);
B.(1+3)×4÷2
=4×4÷2
=8(平方厘米);
C.4×3=12(平方厘米);
D.4×2÷2+(2+6)×1÷2+2×2÷2
=4+4+2
=10(平方厘米);
所以,面积最大的是C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面积,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6.B
解析:B
【解析】
单价×数量=总价,基本数量关系:苹果的单价×苹果的数量十梨的单价×梨的数量=总价,在此基础根据乘法分配律和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能转化出另外的数量关系,据此分析。
A. 苹果的单价×苹果的数量十梨的单价×梨的数量=总价,数量关系正确;
B. (苹果的单价+梨的单价)×(苹果的数量+梨的数量)=总价,数量关系错误;
C. 总价-苹果的单价×苹果的数量=梨的单价×梨的数量,数量关系正确;
D. 总价-梨的单价×梨的数量=苹果的单价×苹果的数量,数量关系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
关键是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17.05;0.75;0;
0.7;0.6;20
【解析】
18.765;16.8;0.26;
【解析】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里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根据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注意除不尽的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只需计算出小数部分的前三位即可,据此解答。
19.x=1.9;x=1.71;x=13
【解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
1.在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据此进行解方程即可。
8x-1.5×6=6.2
解:8x-9=6.2
8x=15.2
x=15.2÷8
x=1.9
3.99+x=5.7
解:x=5.7-3.99
x=1.71
3(x-7.8)=15.6
解:x-7.8=15.6÷3
x-7.8=5.2
x=5.2+7.8
x=13
20.397;50;
12.4;12.57
【解析】
(1)根据乘法分配律a×c+b×c=(a+b)×c进行简算;
(2)根据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算;
(3)根据乘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算;
(4)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减法。
(1)
(2)
(3)
(4)
21.5元
【解析】
王奶奶家用水量到达第二级,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先求出第一级满用水量的费用,再求出第二级用水量,进而求出第二级用水量费用,相加即可。
12×3+(15-12)×4.5
=36+3×4.5
=36+13.5
=49.5(元)
答:需要交水费49.5元。
【点睛】
关键是理解收费规则,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2.A
解析:(1)(1,6);(1,1);(5,1);
(2)15.5;10;
(3)见详解
【解析】
(1)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找出图中各点对应的列数和行数并用数对表示出来;
(2)用数格子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分别数出整数的格数和不满1格的格数;把不满1格的格数按半格计算,加上整数格,最后估算出面积;
三角形的底为4厘米,高为5厘米,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3)三角形的面积为10平方厘米,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10平方厘米,当底为5厘米,高为2厘米时,5×2=10(平方厘米),符合题意,据此解答。
(1)A点位置用数对表示为(1,6),B点位置用数对表示为(1,1),C点位置用数对表示为(5,1);
(2)水滴面积:11+9÷2
=11+4.5
=15.5(平方厘米)
三角形的面积:4×5÷2
=20÷2
=10(平方厘米)
(3)
【点睛】
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和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3.16个
【解析】
编一个“中国结”要用丝绳1.2m,要求用20m丝绳可以编多少个这样的“中国结”,就是求20里面有几个1.2,用除法计算。
20÷1.2=16(个)……0.8(m)
答:可以编16个这样的“中国结”。
【点睛】
此题采用了去尾法保留整数,因为小数点后面不管余下多少,都不能再编1个了,因此,不能用四舍五入法。
24.30棵
【解析】
根据题意,杨树的棵数-柳树的棵数=相差的数量,据此关系式解答。
解:设柳树有x棵。
4x-x=90
3x=90
3x÷3=90÷3
x=30
答:柳树有30棵。
【点睛】
观察题干,分析数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列方程解答即可。
25.四年级100人,五年级120人
【解析】
设四年级去了x人,则五年级去了1.2x人。五年级去的人数-四年级去的人数=20,据此列方程解答。
解:设四年级去了x人,则五年级去了1.2x人。
1.2x-
解析:四年级100人,五年级120人
【解析】
设四年级去了x人,则五年级去了1.2x人。五年级去的人数-四年级去的人数=20,据此列方程解答。
解:设四年级去了x人,则五年级去了1.2x人。
1.2x-x=20
0.2x=20
x=100
五年级:100×1.2=120(人)
答:四年级去了100人,五年级去了120人。
【点睛】
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时,设其中的一个未知数是x,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再根据等量关系即可列出方程。
26.25平方厘米
【解析】
根据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中空白大三角形的面积既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也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长方形中阴影部分和空白小三角形的形状相同面积相等,都等于长方形和正方
解析:25平方厘米
【解析】
根据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中空白大三角形的面积既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也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长方形中阴影部分和空白小三角形的形状相同面积相等,都等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一半的一半,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2÷2,据此解答。
10×10÷2÷2
=100÷2÷2
=50÷2
=25(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
【点睛】
把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正方形面积的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7.够了
【解析】
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买苹果和葡萄的价钱再相加得出花的总钱数,再和100元比较即可。
14.8×4+2×19.5
=59.2+39
=98.2(元)
98.2元<100元
答:10
解析:够了
【解析】
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买苹果和葡萄的价钱再相加得出花的总钱数,再和100元比较即可。
14.8×4+2×19.5
=59.2+39
=98.2(元)
98.2元<100元
答:100元够了。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价格问题,掌握单价×数量=总价是解题关键。
28.62根
【解析】
两端都架设,电线杆的根数=段数+1,公路总长÷间距+1,先求出公路一侧的电线杆数量,再乘2即可。
6千米=6000米
(6000÷200+1)×2
=(30+1)×2
=31×2
解析:62根
【解析】
两端都架设,电线杆的根数=段数+1,公路总长÷间距+1,先求出公路一侧的电线杆数量,再乘2即可。
6千米=6000米
(6000÷200+1)×2
=(30+1)×2
=31×2
=62(根)
答:一共要架设62根电线杆。
【点睛】
关键是根据植树问题的解题思路,理解电线杆数量和段数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