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姓名 分数_______
医疗器械经营知识培训考核试卷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10分)
1、医疗器械:
2、体外诊断试剂:
二、填空题:(共60分,每题3分)
1、《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2、第一类是指,通过 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 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 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3、经营第一类医疗器械不需许可和备案,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实行 管理,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 管理。
4、经营场所和库房不得设在 、 以及其他不适合经营的场所。
5、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应当具有符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要求的 ,保证经营的产品 。
6、从事医疗器械批发业务的企业,其购进、贮存、销售等记录应当符合 要求。
7、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建立 的经营管理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保证 持续符合要求。
8、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有效期后 ;无有效期的,不得少于 。植入类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 保存。
9、库房温度、湿度应当符合所经营医疗器械 或者 标示的要求。对有特殊温湿度贮存要求的医疗器械,应当配备 的设备或者仪器。
10、企业收货人员在接收医疗器械时,应当核实 及 是否符合要求,并对照相关采购记录和随货同行单与到货的医疗器械进行核对。交货和收货双方应当对 确认。
11、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配备 人员负责售后管理,对客户投诉的质量问题应当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和反馈,并做好记录。
12、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建立质量管理 ,并按照 要求进行全项目自查,于每年 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年度自查报告。
13、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 。
14、医疗器械经营企业 未经注册或者备案、无合格证明文件以及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
15、从事植入和介入类医疗器械经营人员中,应当配备 学历,并经过生产企业或者供应商 的人员。
16、企业应当对质量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进行与其职责和工作内容相关的 ,建立培训记录,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7、培训内容应当包括相关 、 及技能、 、职责及 等。
18、企业应当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 、 等直接接触医疗器械岗位的人员,应当至少 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19、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采取 措施,确保医疗器械 、 过程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或者标签标示要求,并做好相应记录,保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
20、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 以下罚款。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企业在采购医疗器械前应当审核索要供货者的哪些合法资格及相关证明文件?
2、医疗器械库房应当配备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哪些设施设备?
医疗器械培训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疗器械:
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使用目的是:(1)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或者缓解; (2)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或者补偿;(3)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或者调节;(4)妊娠控制。
2、体外诊断试剂:
是指采用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原理或方法制备的、在体外用于对人类疾病的诊断、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等的诊断试剂。
二、填空题:
1、《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自2014年12月12日起施行。
2、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 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 控制 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3、经营第一类医疗器械不需许可和备案,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实行备案管理,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许可管理。
4、经营场所和库房不得设在居民住宅内、军事管理区(不含可租赁区)以及其他不适合经营的场所。
5、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应当具有符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要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经营的产品可追溯。
6、从事医疗器械批发业务的企业,其购进、贮存、销售等记录应当符合可追溯要求。
7、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建立覆盖质量管理全过程的经营管理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保证经营条件和经营行为持续符合要求。
8、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有效期后2年;无有效期的,不得少于5年。植入类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永久保存。
9、库房温度、湿度应当符合所经营医疗器械说明书或者标签标示的要求。对有特殊温湿度贮存要求的医疗器械,应当配备有效调控及监测温湿度的设备或者仪器。
10、企业收货人员在接收医疗器械时,应当核实运输方式及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并对照相关采购记录和随货同行单与到货的医疗器械进行核对。交货和收货双方应当对交运情况当场签字确认。
11、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售后管理,对客户投诉的质量问题应当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和反馈,并做好记录。
12、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建立质量管理自查制度,并按照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进行全项目自查,于每年年底前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年度自查报告。
13、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在职在岗。
14、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不得经营未经注册或者备案、无合格证明文件以及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
15、从事植入和介入类医疗器械经营人员中,应当配备医学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经过生产企业或者供应商培训的人员。
16、企业应当对质量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进行与其职责和工作内容相关的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建立培训记录,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7、培训内容应当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及技能、质量管理制度、职责及岗位操作规程等。
18、企业应当建立员工健康档案,质量管理、验收、库房管理等直接接触医疗器械岗位的人员,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19、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医疗器械运输、贮存过程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或者标签标示要求,并做好相应记录,保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
20、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三、简答题:
1、企业在采购医疗器械前应当审核索要供货者的哪些合法资格及相关证明文件?
答:企业在采购医疗器械前应当审核供货者的合法资格、所购入的合法性并获取加盖供货者公章的相关证明文件或者复印件,包括:
(1)营业执照;
(2)医疗器械生产或者经营的许可证或者备案凭证;
(3)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
(4)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加盖本企业公章的授权书原件。授权书应当载明授权销售的品种、地域、期限,注明销售人员的身份证号码。
企业还应当与供货者签署采购合同或者协议,明确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注册证号或者备案凭证编号、生产企业、供货者、数量、单价、金额等。
2、医疗器械库房应当配备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哪些设施设备?
答:库房应当配备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包括:
(1)医疗器械与地面之间有效隔离的设备,包括货架、托盘等;
(2)避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设施;
(3)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备;
(4)包装物料的存放场所;
(5)有特殊要求的医疗器械应配备的相应设施设备。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根据我公司201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
一、目标值:
1、全年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人数为零。
2、现金安全保管,不发生盗窃事故。
3、每月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到位。
4、安全培训合格率为100%。
二、本单位安全工作上必须做到以下内容: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模范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发布与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抵触的指令,严格履行本人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在本单位全面落实,并全力支持安全工作。
2、保证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本单位内全面实施,并自觉接受公司安全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安全与交货期、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参加生产碰头会时,首先汇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问题落实情况;在安排本单位生产任务时,必须安排安全工作内容,并写入记录。
5、在公司及政府的安全检查中杜绝各类违章现象。
6、组织本部门积极参加安全检查,做到有检查、有整改,记录全。
7、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对发现的各类违章现象负有查禁的责任,同时要予以查处。
8、虚心接受员工提出的问题,杜绝不接受或盲目指挥;
9、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提出整改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填写事故登记表,严禁隐瞒不报或降低对责任者的处罚标准。
10、必须按规定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和新员工上岗教育;
11、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十六项禁令,保证本单位所有人员不违章作业。
三、 安全奖惩:
1、对于全年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生产现场管理规定和工作说明书进行考核奖励;对于未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2、每月接受主管领导指派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落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