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区块链 ”的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901083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区块链 ”的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区块链 ”的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区块链 ”的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03 月 第 05 期 辽宁青年综合论坛 220基于“区块链+”的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研究贺 峦 朱春福 毛宏云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摘要:科研诚信目前已成为制约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的数据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城市管理等各个领域,“区块链+高校科研诚信”可能成为高校科研管理变革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区块链+高校科研诚信建设工作中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区块链+”的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设想,同时针对当前这一设想实施存在的挑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区块链;高校;科研诚信建设一、引言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

2、校俨然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由从前的主治职“教学”转变为“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有机融合。高校在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服务区域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各高校纷纷加强科技创新,通过与企业共建产教联合体、产业学院等形式,促进高校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发展。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也是实施校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繁荣地方经济、提升社会服务的重要基础。对此,我国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制度规范、监督惩戒等方面制度,严抓科研失信事件。但是近年来各类学术不端现象层出不穷。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更是科研失信行为发生的重灾区。归根到底,是因为高校缺乏行之有效

3、的科研诚信建设机制和学术评价机制,无法做到有效引导、公开监督、及时查证相关信息。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互联网发明以来最具开创性的技术创新。目前除了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还在医疗、文娱、城市管理、物流、社区管理等行业或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区块链+”则是区块链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块链思维深度应用的结果,其去中心化和集体维护等特征对高校科研诚信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区块链+”视域研究高校科研诚信建设是有效解决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等问题的关键。二、区块链+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我国高校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至关重要。如今,“区块链+金融”、“

4、区块链+城市管理”、“区块链+医疗”、“区块链+教育”等概念正应运而生,同时在更多领域正蓄势待发。区块链技术凭借“去中心化、去信任、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征和高校科研系统建设融合,能更好地提高高校科研管理的安全性和透明性。当前,高校的教师管理一般由人事部门负责,但教师的教学、科研等信息却分散在教务处、科技处等部门。虽然个别高校的信息化发展已进入智慧校园阶段,各种信息均可通过技术管理部门通过集成方式汇聚至共享数据中心,但其他部门想要公开查询数据仍无法实现,而且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追溯性无从考究。时常还会因为各种不同工作要求重复收集数据上报。比如绩效考核时或职称评审时,常常出现职能部门无法及时

5、准确核查教师业绩信息的真实性,有时由于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无意过失审核通过了教师虚假科研成果或蓄意审核通过一些弄虚作假的材料,使高校职称评审有失公平、公正的问题时有发生,亟待解决。“区块链+高校科研诚信”是数字科技发展变革的需要,是传统科研管理模式变革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管理变革的需要。随着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探索,“区块链+高校科研诚信”或将成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创新的重要手段。“区块链+高校科研诚信”是通过区块链平台,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将区块链的创新成果与高校科研诚信建设深度融合、变革高校科研管理和人才管理运行模式而形成的一种新形态。依据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36

6、342-2018)和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方案,各大高校正在致力于搭建智慧校园质量体系。高校可在智慧校园建设已有的数据和服务基础上,融入区块链技术创新高校科研诚信建设,建设去中心化的高校科研诚信管理体系。当前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途径主要依靠各级项目主管部门的引导作用、高校科研评价和制度的监督激励作用、教育部门及各级科协的诚信教育作用等。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高校之间形成一个链式资源网络,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各个高校丰富且优质的科研资源,并通过对资源内容的学习可实现跨基金资助: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度基于“区块链+”的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C20252)。辽宁青年 2023

7、 年 03 月 第 05 期 综合论坛221校合作交流,创新科研工作形式,提高科研积极性,还有了更便捷的方式记录自身的研究成果,有了更广阔的平台与上级部门进行沟通交流,便于上级部门及时了解科研动态以便于调整科研资源配置。鉴于此,基于“区块链+”探索教师科研诚信建设的可行性和路径研究能有效规范高校科研管理和推进科研诚信建设。三、我国高校科研诚信建设存在的问题在国家顶层设计上下倾力推进高校“双一流”“双高”建设之际,科研工作和科技工作者的综合实力成为高校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大利器。高校和科技工作者对学术荣誉、科技奖励、项目论文等相关科研业绩趋之若鹜、强烈追求,从而在科研活动中出现了一些有违学术诚信的

8、行为。剽窃、研究成果造假、伪造审稿人甚至买卖论文等事件在我国高校学术界时有发生。学术评价、考核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更是广受诟病,是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诱因。目前我国高校科研人员普遍科研诚信意识淡薄、自律性不强,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缺乏相应的科研诚信教育和科研诚信文化建设,也缺乏有针对性的科研诚信制度。高校普遍缺乏科学健全的学术水平评价机制,核心期刊、sci 等高水平论文成了评判教师和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唯论文”、“唯帽子”、“唯基金”的科研评价机制和职称评定机制也是导致科研诚信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此评价体系下,势必有一些科研人员在职称、奖励、晋升等的诱惑下铤而走险、违反科研诚信。

9、同时,一些科研诚信案件涉及的单位较多,从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单位主管部门到科研人员所在单位等大大小小十几个,多头管理现象明显,处理尺度也难免不一致。加之涉及的单位较多,情形复杂、涉及面广,给案件的调查增加了很大困难。再加上科学研究过程较长且较为复杂,短期调查很难掌握全貌,加之科研活动中不断会出现新的问题,因而学术不端行为有时候难以界定。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可实现科研制度规范化、科研信息可追溯,也可促进高校科研工作者的诚信自律。四、高校科研诚信建设新形式探索高校科研诚信建设与科学研究事业的良性健康发展紧密相连,是我国全面推进科技自主创新的可靠保障,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是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

10、的重要力量。经过不断理论提炼和实践探索,证实“一条主线、两大导向、四根支柱、五抓并行”高校科研诚信建设新模式即是“区块链+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研究的基石。“一条主线”是目标,“两大导向”是方向,“四根支柱”是保障,“五抓并行”是举措。始终保持科研诚信建设一条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和绩效导向优化科研诚信建设,学校大力推进制度保障、监督机制、技术支持和学风教育四大支柱。完善相关科研管理制度、学术不端处理制度、师德师风建设制度等,设立专门的学术监督委员会对科研成果、学术评价、职称评定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督审查。为促进“区块链+”与科研诚信建设有机融合,还需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学风道德教育,肃清学术腐败

11、之气。最后严抓学术评价制度改革、合理规划科研资源配置、加强科研信息管理、严肃科研失范行为问责、加强学风作风引导,切实践行科研诚信建设新模式。图 1 高校科研诚信建设新模式五、“区块链+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设计高校科研工作和科研活动具有发展性和连续性,具有“链”的结构特征。高校科研诚信建设作为科研工作的子集,用区块链原理来研究解决问题具有可行性。高校科研诚信建设运用区块链技术融合其他信息技术,由环环相扣、相互关联与制约的高校科研工作中的要素或环节基于特定的联系或规律连接成为链式关系,并且进一步汇集而成整体性的科研诚信网络系统。首先要明确“区块链+高校科研诚信”创新建设过程中的要素构成,厘定要素中

12、的节点、区块、链分别是什么才能设想链式资源网络。要素的构成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联其实就是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初步模式。需要明确的是,这一链式网络结构的主体因该是某一所高校,每一所高校都可以设置符合自己需求和特色的链式网络架构。后续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全国各个高校通过链式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全国高校科研诚信网络信息互通。各个学术机构、期刊等也可建立自己的区块链网络。下图是“区块链+科研信息管理及评价”模块的设想结构图。设想结构图中除了常见的科研成果要素,还引入了科研工作者制作的诚信教育学习资料要素、学习行为要素、各方面评价要素、积分要素等,这些要素的详细信息载入系统形成区块,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形

13、成链。多种要素的引入将改变过去高校唯科研成果论高低的局面,将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科研失信行为的发生。在“区块链+”的支持下每一位教师可以知道本校师生已发布的科研成果从发表到转化应用的全过程,包括相关制度规范、个人信息、学习信息、期刊信息、会议信息、项目信息、资源配2023 年 03 月 第 05 期 辽宁青年综合论坛 222置、社会评价等。当然这是要在发布者公布的情况下查得,如果发布者未公布教师可向发布者本人索要密钥查看。科研管理人员也一样,可随时查看本校科研人员各方面信息,方便进行科研统计和考核,但是无权篡改信息内容。大家所看到的信息并非由科研人员一个人写入系统,可能是多方合并的信息,有科研管理

14、部门、教学部门、人事管理部门等,系统会选择最优最全面的一个版本载入,一旦数据写入后是不可更改的。图 2“区块链+科研信息及评价管理”模块结构图“区块链+科研资源配置”模块、“区块链+科研失范处置”模块和“区块链+科研作风”模块等工作原理与“区块链+科研信息及评价管理”模块类似。之后各个模块之间联动,实现信息的互通,就杜绝了很大造假的可能性。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高校科研数据的数据存储与共享,数据的可信度和完整度较高。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使得科研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真实性得到保证,可以实现数据的溯源,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同时通过对论文、项目等科研成果的上链,可以实现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实时监测。一旦发

15、现学术不端行为,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惩罚,提高学术诚信水平。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可以实现数据的公开透明,提高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同时,通过对科研成果的上链,可以实现对科研成果的长期追踪和管理,为后续研究提供有力支持。六、基于“区块链+”的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挑战与对策虽然区块链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性能瓶颈、隐私保护等。因此,高校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断优化区块链技术,以满足科研诚信建设的需求。目前,我国关于区块链技术的法规尚不完善,部分内容与实际应用存在一定脱节。高校在开展基于“区块链+”的科研诚信建设时,需要关注法规的变化

16、,确保合规操作。高校需要加强区块链技术的教育普及工作,提高师生对该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点,可能导致部分敏感信息的泄露风险。高校在开展基于“区块链+”的科研诚信建设时,需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结束语总之,基于“区块链+”的高校科研诚信建设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高校应充分认识其优势,积极探索应用场景,不断完善相关技术和制度,为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科研环境贡献力量。参考文献1 廖淑莉.新时代高校科研诚信档案建设探究 J.韶关学院学报,2021,42(10):104-108.2 张永利.新时期高校科研诚信建设实践与探索评高校科研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2021(07):97.3 王洪涛,徐晋,吕瑞博等.国外高校研究生科研诚信建设经验借鉴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90-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