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 科室 总分100分,得分
一、选择题:(每空两分,共20分)
1、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
A、规范医疗服务 B、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C、控制医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D、获得最佳服务 E、以上都是
2、临床路径病种选择遵循的原则:( )
A、常见病、多发病;
B、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C、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D、A+B+C E、A+B
3、变异的处理步骤:( )
A、记录 B、提出解决方法 C、优化改进 D、A+B+C E、A+B
4、变异的原因分析包括:( )
A、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 B、遇周末,调整日期;
C、病人要求(拒绝)使用抗生素/做该项检查/继续补液/继续住院/出院
D、需要治疗其他疾病 E、以上都是 F、B+C+D
5、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内容包括:( )
A、平均住院日数; B、平均住院费用 C、治愈好转率
D、变异率E、变异原因分析 F、顾客满意度 G、以上都是;
H、A+B+C+F
6、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质量指标正确的是:( )
A、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给予氯吡格雷) B、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C、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D、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E、到达医院后使用即刻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症)
F、以上说法都对 G、A+B+D
7、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继续使用:( )
A、阿司匹林 B、β-受体阻滞剂 C、ACEI/ ARB
D、他汀类 E、健康教育 F、以上说法都对
8、关于肺炎单病种质控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B、氧合评估;
C、首次抗菌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D、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E、以上都对
9、髋关节置换术后质量控制指标正确的是:( )
A、实施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B、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C、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D、单侧手术输血量小于400ml
E、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F、健康教育
G、以上都对 H、除D之外其余都对
10、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时机正确的是:( )
A、术前1小时使用 B、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追加一次
C、术中用血大于1500ml追加一次 D、C+D
E、以上都对
二、 填空题:(每空两分,共40分)
1、临床路径是指 、 及 ,针对某个
或 ,以 为基础,以提高 和保障 为目的,所制定的有 顺序和 要求的 、 的 ,以减少 及 ,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2、变异是指 的结果或医务人员的 行为不符合路径 要求的情况。
3、临床路径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 ,其实质是“ ”,这种模式后来被称为临床路径。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急性心肌梗死的控制指标:
一、选择题:
1、E 2、D 3、D 4、E 5、G 6、F 7、F 8、E 9、G 10、E
二、填空题:1、医生 护士 其他专业人员 病种 手术 循证医学 医疗质量 医疗安全 严格工作 准确时间 程序化 标准化 诊疗计划 康复延迟 资源浪费 最佳的
2、任何病人 医疗护理 预期
3、美国;按预定的医疗护理计划诊治病人(2分)2、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
三,简答题
1、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的主要职责:
(1)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2)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3)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下级医分析、处理患者变异与退出路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4)负责督促经治医师完善临床路径变异、出径的原因与理由;
(5)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
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6)负责本科室信息化临床路径管理培训工作。
2、急性心肌梗死的控制指标:
(1)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
(2)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3)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
a.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b.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c.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须转院。
(4)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无禁忌症者)。
(5)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6)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7)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AMI)健康教育。
(8)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X
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
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
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
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X
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
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
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
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
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
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
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X
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X
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X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X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
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
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
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X
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
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
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