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资料专题试卷优质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符合日常生活实际的是()A大多数中学生的重约50NB洗澡时适宜水温约60C人步行速度约1.1m/s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g2关于力的三要素,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点,产生的效果就相同B只要力的三要素中两个相同,那么这两个力作用效果就相同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方向相同,且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则产生的效果就相同D如果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产生的效果就相同3“后羿射日”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上古时期的神话故事。后羿射出去的箭离地而起后,假设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射出去的箭会 ()A匀速直线地飞
2、向太阳B落回地面C停在空中D绕地球转动4下列措施哪个是为了减小压强()A大人劈柴比小孩要快一些B旋动螺丝时要紧握螺丝刀C书包带做得宽一些D针尖做得很尖细5如图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拧紧大瓶瓶盖,用力捏大瓶,大瓶内的气压会变大B盖上小瓶瓶盖,用力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C如果小瓶中的水过少,小瓶将无法下沉D适当控制捏大瓶的力,可以让小瓶悬浮6如图所示,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镊子B瓶盖启子C钳子D托盘天平7同一物块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静止时液面相平如图所示,甲、乙两烧杯内的液体密度分别为 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p甲、p乙,物块在甲、乙两烧杯内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3、F甲、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 = 乙、F甲= F乙,p甲= p乙B甲 乙、F甲= F乙,p甲 乙、F甲 F乙,p甲 p乙D甲 乙、F甲 F乙,p甲 v乙,若不计空气阻力,拉力F甲和F乙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和W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F甲F乙F甲=F乙W甲W乙W甲v乙,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路程关系是,而由上述解析可知,根据,可得,故正确,错误;综上所述,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96 26.6 【详解】1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6N。2图中物体的质量为m=20g+5g+1.6g=26.6g10惯性 连通器 【详解】1急刹车时,乘客下半身已随车停止
4、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向前倾。2船闸是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11受力面积 压强 【详解】12通过磨刀使刀刃变得锋利,刀刃更薄了,这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从而达到增大压强的实例。12动 变大 【详解】1开车上坡,车的质量不变,如果提高车速,则车的动能会增大。2因清洁车沿街道匀速行驶,车的速度不变,在清扫垃圾过程中,车的质量增加,所以车的动能将变大。13F解析:1103 1.2107 【详解】1因小轿车匀速直线行驶,受力平衡,此时轿车的牵引力等于轿车受到的阻力,即F牵=f=1103N2轿车行驶的距离s=vt=72km/h=12km=12000m则轿车做的功W= F牵s=11
5、03N12000m=1.2107J14大于【详解】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由图乙和图丙可以看出,乙图中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大于丙图中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说明乙图左管液面上方的气压比丙图左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小。故v1大于v2。154 4104 【详解】1整个过程弹簧测力计对棒所做的功为2因为金属棒AB形状规则,质量均匀,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即金属棒AB的中间位置;此时把金属棒AB看成一杠杆,解析:4 4104 【详解】1整个过程弹簧测力计对棒所做的功为2因为金属棒AB形状规则,质量均匀,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即金属棒AB的中间位置;此时
6、把金属棒AB看成一杠杆,则A为支点,金属棒AB的重力为阻力,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如右图所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杠杆的重力为因为此时金属棒AB处于静止状态,由受力图可知,杠杆所受的支持力为地面对金属棒AB的支持力与金属棒AB对地面的压力为相互作用力,则压力等于支持力等于2N,则棒A端对地面的压强为166 300 【详解】1由图乙和图丙可知,03s内推力为3N,但物体速度为0,即没有移动距离,故不符合做功条件,故推力对物体做功为0。2由图乙和图丙可知,912s内推力为解析:6 300 【详解】1由图乙和图丙可知,03s内推力为3N,但物体速度为0,即没有移动距离,故不符合做功条件,故推力对
7、物体做功为0。2由图乙和图丙可知,912s内推力为6N,物体匀速运动,受力平衡,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N;当t=5s时,从图丙可知,物体加速运动,因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均未变,故摩擦力也不会变,与912s内摩擦力相同,同样为6N。3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W=Gh=500N0.3m=150J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率P=300W三、解答题17【详解】因为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所以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力(即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力(即支持力);两条线段长度相等,如图所示解析:【详解】因为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所以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过重心作竖
8、直向下的力(即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力(即支持力);两条线段长度相等,如图所示18【详解】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从重心O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B点支点,以支点B到A的距离为力臂是最大力臂解析:【详解】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从重心O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B点支点,以支点B到A的距离为力臂是最大力臂,力与力臂垂直,由此过A点作BA的垂线,方向向上,如图所示19【详解】图中有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要求最省力,则从动滑轮开始绕
9、线时绳子段数最多,最省力,绕绳方法;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上挂钩,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解析:【详解】图中有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要求最省力,则从动滑轮开始绕线时绳子段数最多,最省力,绕绳方法;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上挂钩,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20天平 弹簧测力计 重力和质量成正比(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或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 地理位置 质量 【详解】(1)12实验中需要测量质量和重力,所以需要的测解析:天平 弹簧测力计 重力和质量成正比(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或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 地理位置 质量 【详解】(1)12实验中需要测量质量和重力,所以需要的测量
10、的工具有天平和弹簧测力计。(2)3由表格数据知,每组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定值,所以可以得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3)4表格数据中,处于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位置处,g的大小会不同。5发货单上的货物重量一般以kg或t为单位,所以指的是货物的质量。21滑动摩擦力大小 压力大小 乙 丙 错误 2 2 C 【详解】(1)1本实验中,是利用二力平衡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每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解析:滑动摩擦力大小 压力大小 乙 丙 错误 2 2 C 【详解】(1)1本实验中,是利用二力平衡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每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是为了让拉力的大小与滑动摩
11、擦力的大小相等,这样操作是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2根据控制变量法,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样,压力的大小不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34根据控制变量法,乙、丙两次实验,压力的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3)5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应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只改变触面积的大小,甲和丁两次实验,压力的大小不同,所以,他的结论是错误的。(4)67根据二力平衡,小华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测力计示数是2N,此时滑动摩擦力为2N;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2、没变,若拉力增大到3N,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2N。(5)8本实验探究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积的大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22相平 B 增大 上窄下宽 上移 BD 【详解】(1)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解析:相平 B 增大 上窄下宽 上移 BD 【详解】(1)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因此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
13、2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选B。(2)34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知,液体密度相同,乙中深度较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较大,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3)5研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密度增大的同时,液体深度也增大了,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不变;为控制深度相同,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上移。(4)67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
14、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则左右液体产生的压强相同,即水gh4gh2故液体的密度故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故选BD。二233 排开液体的体积 ade 无关 1.4103 300 2. 5103 1.5103 【详解】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由指针位置可知,解析:3 排开液体的体积 ade 无关 1.4103 300 2. 5103 1.5103 【详解】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由指针位置可知,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7N,由表格数据可知,在实验步骤b中拉力为2.4N,则步骤b中物体所受浮力F浮 =G
15、-F拉=2.7N-2.4N=0.3N234由a、b、c、d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可知: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由a、d、e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液体密度相同,物体所处的深度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说明物体在同种液体、排开相同体积时,所受浮力大小跟浸没在液体的深度无关。5 在f图中,V排1=V物,由实验步骤a、d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1=G-F拉1=2.7N-2.2N=0.5N由F浮=水gV排1可得V排1510-3m3在f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拉=2.7N-2.0N=0.7N=液gV排2V排1=V物 V排2
16、即0.7N=液gV排2液0N/kg510-3m3所以液=1.4103kg/m36 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在电子秤上,电子秤示数如图A所示,把被测矿石用细线栓好、缓慢放入装水水的烧杯中,示数如图C所示,则被测矿石的的质量为m石=650g-350g=300g7 把被测矿石用细线拴好,缓慢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矿石未触碰到烧杯底部,电子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矿石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为F浮=mg=(470-350)kg10N/kg=1.2N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可知:F浮=水gV排3,又有G=mg=石gV石,且石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石块体积,两式联立可得石2.5103kg/m38由题可得F浮石
17、=液gV排4=液(H2-H1)Sg=m石g因为F浮乙=F浮丙,所以假设烧杯高为h,则F浮乙=液gV排乙液g(h-h1)S -F浮丙=液gV排丙液gV石+(h-h2)S -整理得V石=(h2-h1)S因为石液所以液石2.5103kg/m31.5103kg/m324速度 A B被撞开的距离大小 转换法 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即将碰撞时 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详解】(1)1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解析:速度 A B被撞开的距离大小 转换法 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即将碰撞时 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详解】(1)1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由于这一
18、实验中只有一个物体A从斜面上滑下,质量不能改变,通过改变物体A最初的高度,可以改变其达到水平面的速度,所以本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2)2该实验研究的主体是物体A,研究的是物体A的动能。(3)34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物体B被撞开的距离大小反映的,B被撞的越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这里采用了转换法,将看不见的动能转化为看得见的物体B被的距离,故是转换法。(4)5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即将碰撞时的速度,这个速度是通过改变小球A在斜面上的高度实现的。(5)6同一物体A从斜面高处滚下,高度越大,物体B被撞得越远,说明物体A的动能越大,可得结论为
19、:当物体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5左 左 杠杆的左端取下一钩码 便于测量力臂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 杠杆的自重对实验产生影响 【详解】(1)1实验前,将杠杆的解析:左 左 杠杆的左端取下一钩码 便于测量力臂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 杠杆的自重对实验产生影响 【详解】(1)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杠杆向右偏),此时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2设杠杆每个小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重为G,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的左端为4G2l=8Gl杠杆的右端为2G3l=6Gl因为8Gl6Gl
20、,所以杠杆左端会下沉。3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不改变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和改变较少钩码的前提下,只需将杠杆的左端取下一钩码,此时,杠杆的左端为3G2l=6Gl杠杆的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等于杠杆右端力与力臂的乘积,杠杆平衡。(3)4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之间的距离,当杠杆处于水平位置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直接从杠杆的标尺刻度上读出来。 5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4)6某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改变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使力臂
21、不在杠杆上,再去验证结论。(5)7如图乙和图内中的杠杆均静止,都处于平衡状态,当杠杆由图乙的位置变成图丙的位置时,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是不变的,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则F1=F2。(6)8图丁中,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自身的重力对杠杆的转动产生了影响,导致拉力的大小比由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来的数值偏大。26(1) 196N;(2) 39.2;(3) 119.2N【详解】(1)由 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G=mg=20kg9.8N/kg=196N(2)由于物体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解析:(1) 196N;(2) 39.2;(3) 119.2N【详解】(1)由 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G
22、=mg=20kg9.8N/kg=196N(2)由于物体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0.2G=0.2196N=39.2N(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由于马上改用大小为80牛的水平拉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为39.2N不变,所以,此时摩擦力和拉力的方向相同,且在同一条直线上,故合力的大小为F合=F+f=80N+39.2N=119.2N方向与拉力的方向相同,即向左。答:(1) 物体受到的重力196N;(2)物体受到的推力39.2;(3)物体受到合力F合的大小119.2N,方向向左。27(1);(2);(
23、3)【详解】(1)玻璃钢海钓船对沙滩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有船底与沙滩的总接触面积为,船对沙滩的压强为(2)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为(3)船漂浮在水面,浮力等于重力,解析:(1);(2);(3)【详解】(1)玻璃钢海钓船对沙滩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有船底与沙滩的总接触面积为,船对沙滩的压强为(2)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为(3)船漂浮在水面,浮力等于重力,所以船受到的浮力为根据得,排开水的体积为。28(1)3104J;(2)3.75104J;(3)3.75103W;(4)1500N【详解】解:(1)根据做功的计算公式可得,起重机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6000N5m=3104J解析:(1)3104J;(2)3.75104J;(3)3.75103W;(4)1500N【详解】解:(1)根据做功的计算公式可得,起重机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6000N5m=3104J(2)由所以起重机的总功(3)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可得,拉力的功率为(4)因为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所以有解得,动滑轮的重G动1500N答:(1)起重机做的有用功为3104J;(2)起重机做的总功为3.75104J;(3)起重机拉力F的功率为3.75103W;(4)动滑轮的重力为15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