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质量管理参考文献.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889716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参考文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质量管理参考文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质量管理参考文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质量管理参考文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质量管理参考文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参 考 文 献中文主要参考文献 1.尤建新等编著.质量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 2.龚益鸣主编.质量管理学(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 3.张公绪、孙静主编.新编质量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 4.胡铭主编.质量管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5.甘烽、宋光贵编.技术与质量管理(修订版)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 6.董文尧.质量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宗蕴璋.质量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3.7 8.刘广第.质量管理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胡敏主编. 饭店服务质

2、量管理M. 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10.光昕、李沁,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工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1.刘源张编.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宣贯教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 12.于晓霖,陈仁华主编.质量管理M.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4 13.上海市质量协会编著。质量安全与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12 14.美埃文斯等著.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M.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 15.美W爱德华兹戴明著,钟汉清、戴久永译.戴明论质量管理(Deming on Quality Management) M.海口:海南出版社,20

3、03.1第一版 16.美约瑟夫 M朱兰主编,焦叔斌等译.朱兰质量手册(Jurans Quality Handbook)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1951年出版了质量控制手册(Quality Control Handbook),到1998年已发行到第五版,改名为朱兰质量手册(Juran Quality Handbook) 17.美Armand Vallin Feigenbaum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M.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3 18.日水野滋著,孙良康、梁宝俭译.企业的全面

4、质量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8 19.日水野滋主编,刘纯礼、金一译.新QC七种工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6 20.日石川馨著,李伟明译.日本的质量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4 21.美克劳斯比.零缺点的质量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0 22.美苏比尔乔杜里著,郭仁松、朱建译.六西格玛的力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3.美克劳士比.质量无泪:消除困扰的管理艺术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000-2008/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北

5、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0 25.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000-2000/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6.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000-1994/ISO9000:1994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27.张德平著.GB/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理解实施与审核指南M.北京市: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4 28.马林,何帧主编.六西格玛管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 29.何桢.“黑带计划”与质量连续改进J.中国质量

6、,1999.9 30.朗志正.六西格玛法的本质和特点及应用中需关注问题J.中国质量,2003.8 31.罗国英.企业应如何看待应用6西格玛管理J.中国质量,2003.2 32.戈泽宁.六西格玛管理战略与中国企业J.中国质量,2002.5 33.胡楠.六西格玛在中国企业的实施质量与流程能力的双重提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34.肖曼主编.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理解与实施案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35.于献忠主编.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理解与实施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36.陈中武主编.卓越绩效管理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7.焦叔斌译.卓越绩

7、效准则(中英文对照2005)/国际质量译丛(国际质量译丛)(Criteria for Performance Excellence)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 38.林万祥主编.质量成本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9.余美芬、林修齐主编.企业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0.尤建新、郭重庆著.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41.朱立恩编著.商业服务业QC小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42.周冰著.QC手法运用实务 衡量企业品质管理水准的基础工具M.厦门市: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4 43.黄怡,质量

8、生存与价值的起点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44.黄培,汪蓉.关于顾客满意水平的质量成本探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 .1 45.刘建伟.由六西格玛的成功看传统质量成本理论的缺陷J.质量春秋,2004 (5)黄维明主编.企业质量成本控制方法与实践M.北京市: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3 46.李延来,唐加福,姚建明,徐 捷.质量屋构建的研究进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 47.熊伟著.质量功能展开 QFD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市:科学出版社,2009.4 48.朱祖平.企业管理质量的评价模式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6. 49.张池编著

9、,六西格玛试验设计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4第一版 50.徐京悦,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绩效测量指标探讨J,中国质量,2007.3.8 51.雷光萍编著.企业卓越绩效模式M.天津市: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6 52.周纪芗,茆诗松编,质量管理统计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53.孙小素.国标常规控制图中的几个问题探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 54.尤建新,邵鲁宁,武小军等著.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M.沈阳市: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6 55.周友苏,杨飒编著,质量管理统计技术M.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56.美吉姆柯林斯著,从优秀到卓越,北京:中信出版社,20

10、02 57.美迈克桥治,戴夫罗兰兹,比尔卡斯特勒著,郭锐,赵海峰译,精益 58.六西格玛 (what is lean six sigma),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59.汪中求著,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60.美Thomas Pyzdek 著,孙静译,六西格玛(6s)手册,绿带、黑带和各级经理指南M.清华质量科学丛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1.李光斗著,品牌竞争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2.关大进,杨琪著.服务质量FMEA差距模型及应用 服务可以第一次做好M.北京市: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11英文主要参考文献 63.

11、M.J.Harry. Six Sigma: A Breakthrough Strategy for ProfitabilityJ. Quality Progress, 1998 Vol. 31 No.5 64. M.J. Harry. The Nature of Six Sigma QualityM. Technical report, Motorola Inc., Motorola University Press, Schaumburg, IL 60196-1097, 1987. 65. Subir Chowdhury. The Power of Six SigmaM. Chicago ,

12、USA: Dearborn Trade, 2001 66. Thomas Pyzdek. The Six Sigma Project Planner: A Step-by-Step Guide to Leading a Six Sigma Project Through DMAICM. New York:McGraw-Hill, 2003 67.George Eckes. The Six Sigma Revolution:How General Electric and Others turned Process into ProjectsM. New York:John Wiley, 200

13、1 68. Murgatroyd,S.1992.A New Framework For managing Public School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School Organization,Vol.12,No2,1992 69. Bradley A Winn, Kim S Cameron. Organizational Quality: An Examination of the 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Framework.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Vol.39,No.5.1

14、998,p498-513 70. Breygogle,F.W., Implementing Six Sigma, John Wiley &Sons, Inc., New York, New York,1999 71. Brown. Daniel J; Koenig. Harold.F. Applying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o Business Educ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1993(16) 72. Peter Macchia, Jr.Accessing Educational Processes Us

15、ing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Measurement Tool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y 1993 73. Feigenbaum,A.V. Total Quality Control. New York: McGraw-Hill,1991 74. Stauley Brown. Total Quality Service. The China Productivity Center,1993 75. Rotab Khan M R.Concept of modern quality audit toward achieving TQM

16、and ISO9000 certification. Quality Engineering.2001,13(3):389-398 76. Mihok L, Kucko L. Quality Assurance and Quality Management. Metalurgija/Metallurgy.2000,39(3):165-170 77. West Jack, Cianfrani Charless A, Tsiakals Joseph J. Quality management principles: Foundation of ISO900:2000 family. Quality

17、 Progress. 2000,33(2):113-116 78. Devingrant. Quality management in US higher education.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2002(2):207 79. Sandford Liobesman.Continual improvement using ISO9001.Quality progress. 2003(1):62-63 80 KeelingDan.Channel Tunnel Rail Link:Quality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

18、ution of Civil Engineers:Civil Engineering.2003,NO.156 81. BrochnerJan,JosephsonPer-Erik,KadeforsAnna.Swedish construction culture,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llaborative practice.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2002.10 82. McManusJohn.Quality assured.Computer Bulletin.2000.2 83KaraszewskiRobert.Qual

19、ity Management and the Worlds Largest Corporations.Quality Progress.2003.9,NO. 84 DouglasAlex,ColemanShirley, OddyRichard DIALOG.The case for ISO9000.TQM Magazine.2003,5,NO.15 85. Li,Taiguo.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

20、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00,NO.10 86. Crosby, Philip B, Quality is free,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9 87. J.M.JURAN, Juran On Quality By Design, Juran Institute, Inc,1992 88. A.V. Feigenbaum.Total quality control.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3

21、 89. Fred Nashed.Architectural Quality Control, McGraw-Hill Professional,2005,9 90. James R. Evans, William M. Lindsay.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quality, Thomson/South-Western,2005 91. Dale H. Besterfield. Quality control,Pearson/Prentice Hall ,2009 92. Amitava Mitra. Fundamentals of quality con

22、trol and improvement. Wiley ,2008 93. Donna C.S.Summers.Quality management:creating and sustain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Pearson/Prentice Hall ,2009 94. Kim H. Pries, Jon M. Quigley. Project management of complex and embedded systems:ensuring product integrity and program quality,Auerbach Pu

23、blications ,2009 物业安保培训方案 为规范保安工作,使保安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最终使保安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特制定本教学教材大纲。一、课程设置及内容全部课程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大科目。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1)保安人员培训应以保安理论知识、消防知识、法律常识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员全面熟知保安理论知识及消防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操作与运用,并基本掌握现场保护及处理知识2)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应根据不

24、同的岗位元而予以不同的内容,使保安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养成具有本职业特点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法律常识教学是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所有保安都应熟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成为懂法、知法、守法的公民,运用法律这一有力武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工作入口门卫守护,定点守卫及区域巡逻为主要内容,在日常管理和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保护公司财产以及自身安全。2、培训要求1)保安理论培训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保安工作性质、地位、任务、及工作职责权限,同时全面掌握保安专业知识以及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及一般情况处置的原则和方法。2)消防知识及消防器材的使用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掌握消防工作的方针

25、任务和意义,熟知各种防火的措施和消防器材设施的操作及使用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燃,保护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3) 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使保安树立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正确处理工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增强保安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更好的为公司服务的精神。4) 工作技能培训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根据我公司2015年

26、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一、目标值:1、全年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人数为零。2、现金安全保管,不发生盗窃事故。3、每月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到位。4、安全培训合格率为100%。二、本单位安全工作上必须做到以下内容: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模范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发布与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抵触的指令,严格履行本人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在本单位全面落实,并全力支持安全工作。 2、保证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本单位内全面实施,并自觉接受公司安全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

27、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安全与交货期、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参加生产碰头会时,首先汇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问题落实情况;在安排本单位生产任务时,必须安排安全工作内容,并写入记录。 5、在公司及政府的安全检查中杜绝各类违章现象。 6、组织本部门积极参加安全检查,做到有检查、有整改,记录全。 7、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对发现的各类违章现象负有查禁的责任,同时要予以查处。 8、虚心接受员工提出的问题,杜绝不接受或盲目指挥;9、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提出整改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填写事故登记表,严禁隐瞒不报或降低对责任者的处罚标准。 10、必须按规定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和新员工上岗教育;11、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十六项禁令,保证本单位所有人员不违章作业。 三、 安全奖惩: 1、对于全年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生产现场管理规定和工作说明书进行考核奖励;对于未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2、每月接受主管领导指派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