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达生金属制品厂
文件类型
质量管理程序文件
文号:
版次: 1.0
页数: 第10页,共 10页
文件标题:SPC统计过程控制管理程序
分发栏
■ 1. 品管部 ■2. 生产工程部 ■3. 人事行政部 ■4.市场部 ■ 5.资财部
修正栏
版次
修正内容
生效日期
编辑
1.0
新发行
2015-10-15
批准栏
编 写:
审 批:
批 准:
印章控制栏
Ø 如此印章并非红色,代表此文件并非合法之版本,并不会受到控制及更新,请使用受控之文件。
Ø IF THE CONTROL STAMP COLOR IS NOT RED.THEN IT IS AN UNCONTROLLED COPY. PLEASE REFER ONLY TO THE CONTROLLED COPY.
1.目的:
1.1制程管制:籍由统计手法发现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失,以便能及时提出纠正措施并得
以及时改善。
1.2参数设定:调查与掌握各种品质特性参数的中心值分布倾向与分散情况,指导设计与制程作业。
1.3作业管制:与掌握制程中随机因素(作业者、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的波动情况,以达到
早期侦测、早期预防、早期改善的目的,以保证产品总体品质特性参数的一致性,最大限度以
符合客户的各项要求。
2.范围:
2.1 适用于公司产品特殊特性的统计管制。
2.2若订单数量小于500个(不含)则不须做此项统计分析。
3.权责:
3.1品质管理部
3.1.1负责收集数据,必要时由相关部门提供.
3.1.2负责SPC控制图分析表制作与分析.
3.1.3将SPC控制图分析表品质信息的局面形式反馈给相关部门.
3.2相关部门﹕在接到反馈信息后,各相关部门必须及时采取对应的改善措施并持续改进.
4.定义:
4.1 SPC:是一种基于统计学理论的过程控制方法,它分为计量型和计数型数据SPC分析表.
4.2计量值数据(连续型数据):是指数据在给定的范围内可以取任何值,即被测数值可以是连续的。
如长度,重量,电流等。
4.3计数值数据(离散型数据):是指那些不能连续取值的,只能以个数计算的数。如产品的不合格品数或缺陷数等。
5.作业内容:
5.1统计制程管制执行时机
5.1.1一般情况下,客户有要求的特殊特性均需制作统计制程管制。
5.1.2需履行生产零组件批准程序的机种(包括新机种、制程变更、模具变更等),依《PPAP作业标准书》要求时机进行统计制程管制。
5.1.3客人要求本公司提供制程管制能力符合性证明的需求时。
5.2抽样
5.2.1抽样方式为现场随机抽样,IPQC检验员在进行巡线检查时,对特定工位采取5PCS /2小时的频率抽取样本。
5.2.2样本大小一般至少125个以上,分为25组,客人有特殊要求时或有其它特殊情况可不受此限。
5.2.3 初始研究时采用一次连续抽样。
5.3 测试与记录:IPQC依照相关的检验标准、图纸等资料进行品质特性参数的测试、量测并记录于相关表格内。
5.4数据处理:
5.4.1总平均值(中心值)X和极差平均值:R
1) 每组平均值:X=(x1+x2+…xn)/n
2) 总平均值:X=(x1+x2+…xn)/n
3) 每组极差值:R=Xmax-Xmin
4) 极差平均值:R=(R1+R2…Rn)/n
5.4.2 标准差δ=R/d2
d2系数表:
样本数n
2
3
4
5
6
7
8
9
10
系数d2
1.13
1.69
2.06
2.33
2.53
2.70
2.85
2.97
3.08
5.4.3 计算管制界限值
类别
X图
R图
上限
(UCL)=X+A2R
UCL= D4R
中心线
CL= X
CL= R
下限
(LCL)=X-A2R
LCL=D3R
5.4.4 X-R图系数表
样本n
A2
D3
D4
2
1.880
0.000
3.27
3
1.023
0.000
2.58
4
0.729
0.000
2.28
5
0.577
0.000
2.12
6
0.483
0.000
2.00
7
0.419
0.076
1.924
5.4.5制程能力指数:Cpk=Min{Cpu,CpL}
Cpu=(USL-X)/3δ (USL: 规格上限,LSL:规格下限)
CpL=(X-LSL)/3δ
5.4.6 初始能力研究指数: PPK= Min{PPU,PPL}
PPU=(USL-X)/3S
2
PPL=(X-LSL)/3S
Sppk= ∑ (xi- x ) /n-1
5.5评估
5.5.1 X- R读图方法
5.5.1.1管制图处于管制状态
A.落点不超出上下管制线。
B.落点排列没有缺陷。
5.5.1.2管制图处于非管制状态如下图所示
2. 七点在中心线一侧排列
1.一个点超出A区
4. 十四点交互上下
3. 七点递增或递减
5. 每三点有两点在A区
CL
×
×
C
CL
CL
×
×
×
A
A
B
C
A
B
B
C
C
B
A
UCL
LCL
×
×
CL
LCL
A
B
C
C
B
A
CL
UCL
UCL
LCL
×
UCL
UCL
×
×
A
C
B
C
B
A
CL
LCL
6. 每五点有四点在B区
UCL
LCL
A
A
B
C
C
B
UCL
LCL
A
B
C
C
B
7. 十五个点排在C区(在中心线的上或下侧)
8. 连续8点排在C区外
UCL
LCL
A
A
B
C
C
B
UCL
A
×
×
C
B
CL
CL
C
B
A
LCL
5.5.2 SPC分析表的趋势规则
1
5
1
0
5
0
O
b
s
e
r
v
a
t
i
o
n
N
u
m
b
e
r
UCL
LCL
2
0
1
0
0
O
b
s
e
r
v
a
t
i
o
n
N
u
m
b
e
r
UCL
LCL
2)、上升/下降趋势:
通常是由设备磨损而造成的。
1)、改变过程方法
通常由于新操作者,新机器,新程序等的介入,因为过程改进而发生。
2
0
1
0
0
O
b
s
e
r
v
a
t
i
o
n
N
u
m
b
e
r
UCL
LCL
3)、所有点都趋向于平均值:
通常是:(1)不正确的控制界限(波动过程评估过高)
(2) 连续有效改进。当发现这种情形时,界限应该重新计算。
5.5.3制程能力评估
5.5.3.1重要的制程事件(如工具变更、机器修理等)须摘记于相应的X-R管制图或IPQC检验记录表。
5.5.3.2有关制程能力指数相关重要概念定义如下:
A.制程能力指数(CPK):表示某特定制程固有变异的指标,仅适用于统计制程稳定且数据呈常
态分配时,在CPK值的统计处理公式中,标准偏差δ可用R/d2来近似估计。
B.制程性能指数(PPK):适用于初始能力研究。
5.5.3.3制程能力指数评估预设值要求:
A.若客户对制程能力有指定要求,则依客户指定要求评估。
B.汽车产品PPK≥1.67,1.33≤CPK≤1.67
阶段
阶段说明
应用指数
指数要求
处理方式说明
初期
特定机种试量产或首批量产
PPK
>1.67
制程可能符合顾客要求,经核准后开始生产并遵照已核准的管制计划进行。
≥1.33
≤1.67
制程可能不符合顾客要求,生产件核准后开始生产时对管制特性需特别注意,直到制程中的CPK达到1.67以上。
<1.0
对于顾客要求的符合性,制程在标准以下,必须优先改善制程并拟定纠正措施,视实际需要增加检验或测试直到制程中的CPK显示已达到1.0。
长期
制程稳定且数据呈常态分配时
CPK
≥1.0
若有不符合情形时:针对特定机种的管制计划提出适当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计划,并且要全数检验,必要时该计划须与客户一起检讨并获得同意。
制程不稳定SPC样本的品质符合规格呈可预测的型态
CPK
≤1.33
C.若客户对制程能力无指定要求且不属于B类产品,则依下表预设值进行评估。
5.5.4改善对策拟定与执行:
5.5.4.1统计处理的结果达到警告或示警信号的作用,品管根据统计处理结果所提供的信号,可借
助鱼骨图、层别图等各种统计手法寻找异常原因及根源并利用全面品质系统活动,采用 PDCA循环进行各项改善活动。
5.5.4.2 “X Bar And R SPC Variables Control Chart”管制图主要用于判断与评估制程是否处
于稳定状态,当其处于非管制状态或出现非管制倾向时,由品质管理部为主导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改进:
A )作业者
B )材料
C ) 机器设备
D )作业方式
E )生产环境
5.5.4.3当制程能力指数低于预设值要求时,依(上表)的不符合处理对策进行处理。
5.5.4.4不论制程能力如何,均需由品质管理部主导对制程特性进行持续不断地改善。具体可以
系统地在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A) 调整制程加工的分布中心,减少偏移量。
B) 提高制程作业水平,减少分散程度。
C) 修正标准范围。
5.5.5 品质管理部根据制程能力评估结果(包含不稳定及能力不足),依照《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进行定期检讨改善。
5.5.6 IPQC对原始数据收集与处理的图表完成后,交品管文员进行CPK值核算并交主管审查。如不符合要求则按(上表)的处理对策进行处理。
5.5.7 若因产品品质特性参数偏离规格上限或下限而导致CPK值无法达成要求时,需向相关客户提
出书面变更申请。若客户不同意变更而同意接受该产品时,则可不再持续作制程能力分析。
5.5.8当管制图和功能数据显示制程能力过高(Cpk/Ppk≥3)时,本公司可在取得客户正式同意后,
修改管制计划内容。另外,当客户有要求较高或较低的制程能力时,则于相应的管制计划中予
以注明。
6.参考文件:
6.1 《SPC手册》
6.2 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6.3 数据分析与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7.相关记录:
7.1 SPC分析表(X-R图)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根据我公司201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
一、目标值:
1、全年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人数为零。
2、现金安全保管,不发生盗窃事故。
3、每月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到位。
4、安全培训合格率为100%。
二、本单位安全工作上必须做到以下内容: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模范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发布与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抵触的指令,严格履行本人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在本单位全面落实,并全力支持安全工作。
2、保证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本单位内全面实施,并自觉接受公司安全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安全与交货期、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参加生产碰头会时,首先汇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问题落实情况;在安排本单位生产任务时,必须安排安全工作内容,并写入记录。
5、在公司及政府的安全检查中杜绝各类违章现象。
6、组织本部门积极参加安全检查,做到有检查、有整改,记录全。
7、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对发现的各类违章现象负有查禁的责任,同时要予以查处。
8、虚心接受员工提出的问题,杜绝不接受或盲目指挥;
9、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提出整改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填写事故登记表,严禁隐瞒不报或降低对责任者的处罚标准。
10、必须按规定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和新员工上岗教育;
11、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十六项禁令,保证本单位所有人员不违章作业。
三、 安全奖惩:
1、对于全年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生产现场管理规定和工作说明书进行考核奖励;对于未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2、每月接受主管领导指派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