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上海市元培学校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864312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元培学校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市元培学校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市元培学校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市元培学校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市元培学校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上海市元培学校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观察下面的字,再照着写一写。注意行款整齐,卷面整洁。_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剥皮(bo) 薄雾(bo)提供(gng)包扎(zh)B要挟(xi) 擒拿(qng) 挪动(nu)砌墙(q)C堤坝(d)粗犷(gung) 人场券(qun)粗糙(co)D纤弱(xin)炊烟(cu)肩胛(ji)藤蔓(wn)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繁星 集中 潇洒 朝霞B屋檐 甜密 闪烁 复杂C搞纸 讨厌 啼叫 敏捷D佣有 膨大 具备 拂拭4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A海浪愤怒地拍打着礁石,掀起滔天巨浪。B林子里静

2、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C门外,细雨像烟似的被秋风扫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D她那慈祥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5下面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模仿林俊杰,惟妙惟肖,大伙忍俊不禁地笑了。B萧山人民不但全力护航国际峰会,而且提升了我区的知名度与综合实力。C学好任何一门学科,是否认真听讲是关键。D面对咄咄逼人的上司,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角终于发出了低微的声音。6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A马身上没有辔头,铵镫,缰绳,头上却有一穗迎风飘动的璎珞,尾巴末梢还打了一个结。B开始人们称这件古代艺术品为“青铜奔马”,又有叫“马踏飞燕”的。C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D问

3、阿爸,他摇摇头挥起了鞭稍。7下列句中的文化名人是谁,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1)忧国又忧民,行吟泽畔赋离骚。 (2)挺身入虎穴,舌战强秦璧归赵。 (3)少有爱国志,闻鸡起舞锻炼早。 (4)高唱满江红,精忠一片把国报。 (5)惟念九州同,家祭只盼听捷报。A(1)李白 (2)廉颇 (3)班超 (4)岳飞 (5)陆游B(1)李白 (2)蔺相如(3)祖逖 (4)文天祥 (5)杜甫C(1)屈原 (2)蔺相如(3)祖逖 (4)岳飞 (5)陆游D(1)屈原 (2)廉颇 (3)班超 (4)文天祥 (5)杜甫8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内的杰作!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

4、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地涌起一种摇接万代的感情。经历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ABCD9针对“在小雨中漫步”这样的情境,按照要求写雨点儿心情“好”:_。心情“不好”:_。10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鼎盛”的“鼎”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再查音节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这个字第九笔是_,“鼎”的解释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大;(方)锅;正当,正在。“鼎盛”的“鼎”应取第_种解释。(2)古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的瑰宝,早已融入我们

5、的生活中。古诗中有不少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如写寒食节的“_,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七夕节的“终日不成章,_”,描写_节的“今夜月明人尽望,_”。诗人还会借助景物表达自己的志向,郑燮借竹子“_,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特点表现不屈不挠的性格;于谦通过对石灰的赞颂表明自己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_,要留清白在人间。”遇到老人哀叹岁月催人老时,可以借用浣溪沙中的_?_!_”来劝慰他。(3)“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面对时光的流逝,朱自清发出这样的疑问:“聪明的,你告诉我,_?”文学家司马迁诠释生命的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_。”苏轼却一反这种感伤之调,发出了“_?门前流水尚能西!_”的激励之语。

6、因此,我们要抓住这有限的时间,及时行孝道,趁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正如古人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_。(4)山下兰芽短浸溪,_。11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请你参加“走进名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相关练习。(1)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名人语录,请写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_(2)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另外一种节目形式。课本剧_(3)明天下午,班级将开展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课本剧演出活动,由你去邀请班主任林老师,你会怎样对林老师说?_文言文阅读。北人不识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

7、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1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2坐:因为。1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仕于南方仕:_席上啖菱啖:_其人护其短短:_欲以去热也去:_1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_14、用横线画出北人闹笑话的地方。1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舌尖上的浪费自2012年末开始,“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热议话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

8、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2012年2月,人民网曾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舌尖上的浪费”展开大规模的民意调查。后面是不同年龄段打包比例、浪费情况调查统计图。“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 ”的道理,今人更不能浪费食物,糟蹋社会资源。我们都应当从自身做起外出用餐时,不做“必 剩客”,争当“光盘族”,吃不了“兜着走”!16、根据图中“打包比例”的信息,最需要接受外出用餐打包教育的年龄段是()A20岁及以下B21-30岁C31-40岁D41-5

9、0岁E51-60岁F60岁以上17、根据图中信息,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_。理由:一是_;二是_。18、这两个材料,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19、联系上下文可知,填入文中横线处合适的名言有(多选) ()A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B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穷人的风骨一天,我正要去上课。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声音远远的。我扭过头,见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但我不认识他。他说,马老师,马上就要上课了,我给闺女捎了些钱,麻烦你转交给她。噢,原来他是我们班一个女生的家长。他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只是想着让

10、家长尽快把钱交给我,因为上课铃已经响了。但他迟迟不肯给我,不断地数着他手中的钱。我这才注意到,那一沓钱最外面的一张是100元,里边有两张20元,还有一张10元,剩下的便是厚厚的一沓一两元的零钞了。他又翻来覆去地数了几遍,嘴里念叨着,怎么会少了一张呢。我问:“少了多少呢?”“5元。”家长有些难过,嘴里不停地说,“走的时候,我明明凑够了的,怎么会少了呢?这可怎么办?”这位父亲显然有些着急了。我说:“不要紧,就这样先给我吧。”家长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给了我。后来,家长走了,一边走,一边还不断地上上下下摸自己的衣兜,寻找他那不知遗失在何处的5元钱。在搭上自己的5元钱后,我把所有的零钱都换成了整钞。给我

11、的学生时,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她这是她父亲捎来的,学生点了点头便走了。我深知那一堆零钞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压在我的学生稚嫩的双肩上。我知道,我这样做实际上也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我似乎只能做到这点儿。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不料一天上午,这位家长又找到了我,有些局促不安地从兜里掏出5元钱递给我,并说:“闺女前些日子写信给我,说我上次给她捎来的钱有些不一样,因为她从来没有收到过家里这么齐整的钱。读完信后,我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并且感觉到您肯定垫进去了5元钱,所以我今天给您送来。”我百般推辞,我说:“5元钱的事,就算了吧。”但家长执意要还钱,推让半天之后,家长突然生气了,一把将那5元钱塞到了我

12、的手里。简单地几句客气话之后,便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我那位可爱的学生,作为贫穷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贫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穷人的风骨是什么。这个世界上穷人不少,但能够高擎自己灵魂活着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常常因为很可怜的一点利益而丢失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从而使缺少精神之钙的虚弱身体在这个世界猛然跌倒。20、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内容。_20、文章的题目是“穷人的风骨”,文中的“风骨”指的是什么?_22、短文中画“ ”的句子表明了“我”()A担心说得太多,会让学生起疑心,进而知道事情的真相B把这样的事情当作一位老师分内之事,因此无需多做解释C不想让学生双肩承担一堆零钞的

13、重量,突出了“我”对学生的爱护之情23、这篇短文的中心人物是谁?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_24、文中的父亲让人敬佩,假如你是他的女儿,你最想跟他说什么?_25习作。请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习作。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自己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叙述生动,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50字。题目一:我不再 了提示: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任性、拖延、莽撞、自卑、孤独、马虎、懒惰等。围绕所选词语,回顾相关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把自己的情感变化写清楚。题目二:一个 的人提示: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你的身边一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同学、老师或其他人,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受尊敬、

14、勤奋好学、助人为乐、诚实、风趣等;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参考答案】1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汉字的书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知道要写什么,然后写出正确的语句,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苟、循”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C解析:C【详解】此题考查汉字读音。选项A读音有误:薄雾(bo) 薄雾(b) 提供(gng)提供(gng)包扎(zh)包扎(z)选项B读音有误: 擒拿(qng) 擒拿(qn)选项C读音正确。选项D读音有误:炊烟(cu) 炊烟(c

15、hu) 3A解析: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经常也是易错字。A 语书写完全正确。B 甜密甜蜜:形容感到幸福、愉快、舒适的。C 搞纸稿纸:指一般印有一行行的直线或小方格儿供写稿用的纸。D 佣有拥有:指占有;持有。4A解析:A【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A. “愤怒”是一种情绪,是拟人的修辞手法B. 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足音”比作“小令”。 C. 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细雨”比作“烟”。 D. 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眼神”比作“潭水”。5D解析:D【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病句修改。A.“忍俊不禁”和“笑了”语义重复。B

16、应该去掉“不但”和“而且”。C 应该去掉“是否”,在“学好任何一门学科”前加“能否”。6A解析:A【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标点符号的用法。一、句号的基本用法: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这一句口诀,基本包含了句号的使用方法,它一般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也可以表示比较缓和的祈使和感叹语气。例句:地球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二、问号的基本用法: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问号也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也包括设问和反问等类型。例句:你怎么又迟到了?三、叹号的基本用法:感情强烈句和段,其中叹号常出现。请求反问都该用,有它

17、文章起波澜。感叹号常用句末,表示增强语气!例句:老天有眼,让我们再次相见啦!四、逗号,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例句:这个西瓜非常大,而且特别甜。五、顿号的基本用法: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一般来说,顿号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二是分隔用汉字作为序号的序号和内文。六、冒号的基本用法: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

18、,以总结上文。A项句子正确的标点符号运用,如下所示:马身上没有辔头、鞍镫、缰绳,头上却有一穗迎风飘动的璎珞,尾巴末梢还打了一个结。7C解析:C【详解】1项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

19、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戴震的屈原赋注等2项出自成语完璧归赵,(拼音是wn b gu zho),汉语成语。意思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项出自成语闻鸡起舞,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4项出自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般认为是宋代抗金将领岳飞的

20、词作。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重陷敌手的悲愤,对局势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了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诚。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5项出自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用笔曲折,行文多变,语言没有丝毫雕琢,直抒胸臆,浑然天成,以极朴素、平淡的语言表达极深厚、强烈的情感,自然

21、地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原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8D解析:D【详解】略9 小雨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沙沙沙仿佛在唱着一首动听的歌。 狂风裹着雨点,砸在我的脸上,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感觉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凉气。【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要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写出在“在小雨中漫步”情境中心情“好”时看到的景象与心情“不好”时看到的景象。心情“好”看到的风景都是美的,听到的声音都是悦耳的。心情“不好”看到的景色都让自己郁闷、烦躁,听到的声音是聒噪的。如:心情“好”:小雨如精灵般轻轻地抚弄着我的脸颊,真是別有一番趣味。心情“不好”:恼

22、人的小雨不停地抽打着我的脸,让人感到非常无助。10D解析: D ding 目 竖 春城无处不飞花 泣涕零如雨 中秋节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千磨万击还坚劲 粉骨碎身还不怕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或轻于鸿毛 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 子欲养而亲不待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积累。(1)音序查字法:1. 读准字音,根据该字音节确定应查什么字母。2. 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一字母,在这一字母相应部分找到该字的音节,看清这个音节旁标明的页码。如:“鼎”先查大写字母D,再查“ding”。2.部首查字法:找出这个

23、字的部首有几画在部首目录找到几画看页码到检字表剩下偏旁有几画页码看到就翻到哪一页找到字,如:“鼎”先查“目”部,再数笔画,其中“鼎盛”的意思指的是:正当盛大的意思。(2)此题考查的是古诗词积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译文: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迢迢牵牛星 汉 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

24、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竹石 清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 作者:于谦 (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 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译文: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杜鹃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3)此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选自匆匆,匆匆是现代著名作

25、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正义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已而死就比鸿毛还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1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演讲 李老师您好!同学们明天下午要开展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课本剧演出活动,

26、您有时间来观看吗?【详解】(1)本题考查对名人名言的积累和掌握。根据题干要求,要求学生写一则有关读书的名言。如: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2)本题考查综合能力。本题需要同学们为这次“走进名著”活动设计一个活动内容,可以是:(1)开展课本剧;(2)开展一次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读后感评选比赛;(2)开展一次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根据题干可知,要求和老师进行对话,首先要注意多使用敬称,如:您,然后注意语言的简练,不要讲废话。如:明天下午,我们班要开展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课本剧活动,诚挚邀请您来参加。12、 做官 吃 短处 除掉、去掉13、菱角生

27、长在水中却说成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14、并壳入口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15、不懂装懂是会闹笑话的,我们应该虚心学习我们所不知道的,求知是一种美德。【分析】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

28、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12、本题需要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这需要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和本文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说出整篇文章的大概意思,然后再分析单个字的意思。13、本题需要解释整句话的意思,需要着重注意的点是“而非”和“此也”,学生不太清楚什么是判断句,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做笔记。14、本题在原文找到并划线即可。1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学生需要结合文章主要内容来进行分析。这类题型为开放性题型,学生只要围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一中心思想言之有理即可。A解析:16、A17、 4150岁 打包比例最高 浪费情况最低18、列数字、引用19、AB【分析】16、此题考查学生对图表

29、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注意题目中的条件“根据图表打包比例的信息”,即只看“打包比例”图表即可。观察根据图表可知,20岁及以下年段打包比例最少,故最需要接受外出用餐打包教育的年龄段是20岁及以下。17、此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综合分析两个图表,不要只看一个。结合调查图数据理解,从41-50岁打包比例58.7%,浪费比例为10.3%可知,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41-50岁。主要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打包比例最高,浪费比例最低。18、此题考查学生说明方法的辨析,注意结合不同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结合“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知,运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结合“

30、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等数字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结合图表,可知,运用了列图表的说明方法。19、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言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结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可知,应填入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相关的名言。A项,“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意思是:天地孕育万物都有一定的时空限制,而人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因此人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滥用自然界的资源。该项符合文意。B项,“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意思是:取用资源等要有

31、限度,使用它们要有节制,那么就时常能充足。该项符合文意。C项,“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意为: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习性。可知,该项不符合文意。D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这一关键行为。可知,该项不符合文意。C解析:20、一位贫穷的父亲执意归还给“我”为他女儿垫上的5元钱。20、自食其力,不贪图小利,借了东西一定要还,坚持自己的操守。22、C23、父亲。他是一个有自尊,身处贫困处境仍有骨气的人。24、父亲,我为你

32、骄傲,虽然我们贫穷,但是我们更有骨气,这比例以更宝贵。【分析】20、本题考查了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描写的是一位贫穷的父亲托我捎给他女儿钱,因为少了5元钱,于是我把这钱垫上给了他的女儿。但事后这位父亲执意归还我。故本文可高度概括为:一位贫穷的父亲执意归还“我”为他女儿垫上的5元钱。20、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本文通过描写一位贫穷的父亲执意归还“我”为他女儿垫上的5元钱的事,表现了这位父亲的风骨贫穷但有尊严。文中的“风骨”指的是自食其力,不贪图小利,借了东西一定要还,坚持自己的操守。22、本题考查了根据句子的内容进行判断的能力。“给我的学生时,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她这是她父亲捎

33、来的。”从这句话中可看出,“我”不想让学生双肩承担一堆零钞的重量,突出了“我”对学生的爱护之情。23、本题考查了对人物的理解。这篇短文的主要人物是“父亲”。从他给孩子的钱的币值上看,这是一个挣钱不容易的贫穷父亲。但从他执意还“我”的垫上的5元钱时,又看到了一个父亲的风骨人穷志不短。所以这是一个善良的,有自尊、人穷志不短的父亲。24、本题考查了对人物的理解。文中的父亲着实让人敬佩和感动,文中的老师也是一位细心的、善解人意的老师。对于文中的学生来说拥有这样的父亲和老师也是一种幸运。假如“我”是文中的学生,我会对父亲说:爸爸,虽然你不富有,但你用你的言行充实了我的心灵,我为您而骄傲。25范文:我不再

34、任性了当你饥饿时,她会为你盛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当你口渴时,她会为你倒一杯热乎乎的蜂蜜水;当你孤独时,她会默默地陪伴你;当你无助时,她会循循善诱地开导你,这就是她我的妈妈。解析:范文:我不再任性了当你饥饿时,她会为你盛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当你口渴时,她会为你倒一杯热乎乎的蜂蜜水;当你孤独时,她会默默地陪伴你;当你无助时,她会循循善诱地开导你,这就是她我的妈妈。从小到大,我总是那么不懂事,只顾自己的感受,却没有看到自己身边还有一个默默支持我的人。虽然那已是陈年往事了,但我仍记忆犹新 那天,我放学回家,满腹牢骚地说:“妈,这地怎么这么脏呀?你为什么不扫一扫呀!”谁知,母亲竟毫不怨怒:“好!好!好!我的

35、宝贝,妈妈待会就扫。”但那时,我却若无其事。晚饭时,我坐在桌子旁,看着眼前这些鱼我就想吐。妈妈刚好帮我盛了一碗饭过来,我生气地说:“妈,这什么菜呀?这么难吃,我要吃面条加鸡蛋。”妈妈心平气和地对我说:“作为一个学生怎么可以挑食呢?来,来,把这饭吃了才会长得像长颈鹿一样高。”我不耐烦地说:“我就要吃面条加鸡蛋,就要吃!”妈妈舍不得我饿着,只好又去和厨房打交道,而我正在一旁乐呵呢!妈妈很快就把面条煮好了,端到我的面前。正当我享受这美味大餐时,一转头发现妈妈自己却在一旁喝粥,嚼萝卜干,我天真地问:“妈,您为什么要喝粥,而不吃鱼呢?”她依旧笑了笑,随后放下手中的筷子,说:“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完了面

36、条,你再吃点鱼吧!妈妈不吃。”妈妈不经意的几句话,说到我的心坎里,我忽然心跳加快,感到了深深的愧疚! 凝视着妈妈嚼着那干涩的萝卜干,我哽咽了:“妈,您还是不要吃别的了!来,吃鱼。”妈妈潸然泪下,应了一声:“孩子,你长大了。”“孩子,你长大了”那是母亲幸福的味道。天下有哪位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长大? 是啊,我们长大了,可是我们是不是懂事得太晚了呢?我们都有关心母亲的责任,不要让我们含辛茹苦的母亲流下伤心的泪水!【详解】题目一: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我不再 了”为题写一篇叙事作文。首先要认真审题,“不再”表明了写作的重点应放在“不再怎么样”上。横线上补充的内容,结合提示语可以发现:此处应填

37、写自己曾经的缺点、错误、失意等方面。因此,不妨可填:孤独、脆弱、悲观、迷茫、自私、自卑、等待、懒惰写作此文,要写出自“我”最真切的情感体验。在结构的安排上,要略写过去,详写现在,重点突出转变之后的情况。在叙写转变过程中,适宜运用一波三折的叙事技巧,把过去与现在进行鲜明对比,有力地凸显文章的主旨。开头:开头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直接运用题目的一个字来点题。中间:写清楚这件事。要注意事情的六要素,确定详略,经过为详写的部分,可以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结尾:结尾要照应开头,开头点题,主题叙事,结尾呼应开头,感情得以升华。题目二: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一个 的人”写一写身边让你印象深刻的人。想想在你身边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人,他(她)有什么特点。写作时要注意结合选择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学的特点,写作时要做到内容具体,过程详实,突出重点;利用“外、语、动、心、神”来充实事件过程的人物表现,最终表达某种情感。注意事件的情节变化,以及自己在事件中的情感、心理变化,结尾有在这件事情中的感悟与启发。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