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3年人教版小学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测试题(及解析)
1.把10kg苹果平均分给7只猴子,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多少千克苹果?每只猴子分到全部苹果的几分之几?
2.把5块月饼平均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块?(先画图表示出分得的结果,再列式计算。)
3.小英有24张卡片,小方比小英多8张,小英的卡片数量是小方的几分之几?
4.8个好朋友合伙团购了20千克核桃,约定平均分,每人分到这些核桃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到多少千克核桃?
5.某班同学分组,如果每16人分一组,或每24人分一组,都正好分完。如果这个班的总人数在50人以内,这个班有多少人?
6.8月份暑假期间,鹏鹏和甜甜去敬老院当志愿者照顾老人,他们去敬老院的日期各自有规律,(如下表○表示他们去的日子),两人下次相遇是几月几号?(写出必要的过程)
7.一天早上,爸爸和小明到操场上跑步,他们同时在起点起跑,爸爸8分钟跑一圈,小明12分钟跑圈,至少多少分钟后两人在起点相遇?相遇时爸爸和小明各跑了几圈?
8.某公共汽车站有两条线路的公共汽车,第一条线路每隔5分钟发一次车,第二条线路每隔8分钟发一次车。早上6:30两条线路同时发车,下一次同时发车是什么时间?
9.一瓶果汁2千克,第一次喝了它的,第二次喝了它的,还剩这瓶果汁的几分之几?
10.幸福村修一条水渠,第一周修了千米,第二周修了千米,还剩千米没有修。这条水渠全长多少千米?
11.一根绳子截去米,比剩下的少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12.一杯牛奶,喝了L,如果再喝L,正好喝了这杯牛奶的一半。这杯牛奶一共有多少L?
13.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皮水槽,长3分米,宽18厘米,高15厘米。
(1)做这个水槽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2)这个水槽最多可以盛水多少升?
(3)把这个水槽装满水后平放在桌面上,把它像下图那样斜放,水流出量。这时的长度是( )厘米。
14.一个花坛(如图),高0.7米,底面是边长1.2米的正方形,四周用砖砌成,厚度是0.2米,中间填满泥土。
(1)这个花坛占地多少平方米?
(2)用泥土填满这个花坛,大约需要泥土多少立方米?
(3)做这样一个花坛,四周大约需要砖多少平方米?
15.王老师买了一套新房,客厅长6m,宽4m,高3m。请同学们帮王老师算一算装修时所需的部分材料。
(1)客厅准备用边长是5dm 的方砖铺地面,需要多少块?
(2)准备粉刷客厅的四周墙壁和顶面,门窗、电视墙等有10m2不粉刷,实际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装修新房时,所选木料是直径4dm、长是3m的圆木,自己加工,大约需要5根。求装修新房时所需木料的体积。
16.一个教室长12米,宽8米,高3米,除去门窗面积是30平方米,若要粉刷四周墙壁和天花板,需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粉刷1平方米的墙壁需要用去石灰0.2千克,一共要用石灰多少千克?
17.把一个底面积是64m2,高是5m的长方体铁块,熔铸成横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横截面的边长是4m,铸成的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厘米?(损耗忽略不计)
18.有一个棱长是60 cm的正方体铁块,现在要把它熔铸成一个横截面面积是1200 cm2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
19.李大爷将一块外形独特花岗石完全浸没在一个长60厘米,宽30厘米,高40厘米的长方体玻璃鱼缸中做装饰,量得此时水面高35厘米,将花岗石取出后,水面下降到26厘米,这块花岗石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0.李奶奶过生日,家人给她买了一个长方体形状的蛋糕。蛋糕长3dm,宽3dm,高0.8dm。李奶奶把蛋糕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到多大一块蛋糕?
21.画图。
(1)以虚线为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图①的轴对称图形。
(2)在方格纸上画出图②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
22.正确理解,熟练操作:(每个格的面积代表)。
(1)在方格纸上描出下列各点:A(0,1),B(0,7),C(5,1)。
(2)依次连接ABC三点后得到一个( )三角形,它的面积是( )。
(3)画出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6格后的三角形。
(4)三角形各点的位置表示为( , );( , );( , )。
23.观察与操作。
(1)请用数对表示出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
(2)先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
24.按要求画图。
(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B。
(2)画出把图形A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C。
(3)把原图形A向下平移_________格,再向右平移__________格,可到图形D的位置。
25.下图是用24个棱长2cm的小正方体粘合而成的几何体。
(1)在A、B、C三个缺口中选一处补入一个小正方体,补在( ) 处,能使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保持不变。
(2)在这三个缺口处都补入一个小正方体,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会增加还是会减少?增加(或减少)多少cm2?
26.星期天8:00~8:30,燃气公司给某加气站的储气罐注入天然气。在注入天然气之后,一位工作人员以每车20 立方米的加气量,依次给在加气站排队等候的若干辆车匀速加气。储气罐中的储气量y(立方米)与时间x(小时)的关系如图所示。
(1)8:00~8:30, 燃气公司向储气罐注入了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
(2)请你判断:正在排队等候的第18 辆车能否在当天10:30 之前加完气? 请说明理由。
27.如图,一块长方形铁皮,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棱长为3cm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另外加个盖。
(1)这个盒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在长方体盒子中,放入若干棱长之和为12cm的小正方体,一共可以放多少个?
(3)将这个长方体平均切为2份,则表面积最少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28.下面是西关家电城去年6~10月空调和冰箱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1)西关家电城( )月的空调销售量最多,( )月的冰箱销售量最少。
(2)西关家电城空调和冰箱的销售量( )月相差最多。
(3)7月后空调的销售量呈现( )趋势。
(4)西关家电城9月冰箱的销售量是空调的几分之几?
1.千克;
【分析】
把10kg苹果平均分给7只猴子,求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多少千克苹果,根据平均分除法的意义,用这些苹果的千克数除以猴子只数;把这些苹果的质量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7份,每只猴子分得
解析:千克;
【分析】
把10kg苹果平均分给7只猴子,求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多少千克苹果,根据平均分除法的意义,用这些苹果的千克数除以猴子只数;把这些苹果的质量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7份,每只猴子分得其中1份,每份是这些苹果质量的。
【详解】
10÷7=(kg)
1÷7=
答: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千克苹果,每只猴子分到全部苹果的。
【点睛】
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
2.【分析】
4个小朋友一人一块,还剩下1块。将这一块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块,据此解答。
【详解】
4÷4=1(块)
1÷4=(块)
1+=(块)
答:每个小朋友分得块。
【点睛】
本题主要
解析:
【分析】
4个小朋友一人一块,还剩下1块。将这一块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块,据此解答。
【详解】
4÷4=1(块)
1÷4=(块)
1+=(块)
答:每个小朋友分得块。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分析】
小英的卡片数量+8=小方的卡片数量,用小英的卡片数量除以小方的卡片数量即可。
【详解】
24÷(24+8)
=24÷32
=
答:小英的卡片数量是小方的。
【点睛】
此题考查了求一个数
解析:
【分析】
小英的卡片数量+8=小方的卡片数量,用小英的卡片数量除以小方的卡片数量即可。
【详解】
24÷(24+8)
=24÷32
=
答:小英的卡片数量是小方的。
【点睛】
此题考查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注意结果化到最简。
4.;2.5千克
【分析】
求每人分到这些核桃的几分之几,求的是分率,把20千克的核桃看作单位“1”,用1÷8,即可;每人分到多少千克,求的是具体的数量,用20÷8,即可解答。
【详解】
1÷8=
20
解析:;2.5千克
【分析】
求每人分到这些核桃的几分之几,求的是分率,把20千克的核桃看作单位“1”,用1÷8,即可;每人分到多少千克,求的是具体的数量,用20÷8,即可解答。
【详解】
1÷8=
20÷8=2.5(千克)
答:每人分到这些核桃的,每人分到2.5千克的核桃。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关键明确是将具体的数量平均分,还是把单位“1”平均分。
5.48人
【分析】
首先求出16和24的最小公倍数,再找到16和24的公倍数在50人以内的最多的数即为所求。
【详解】
16=2×2×2×2,24=2×2×2×3,所以1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2×2×
解析:48人
【分析】
首先求出16和24的最小公倍数,再找到16和24的公倍数在50人以内的最多的数即为所求。
【详解】
16=2×2×2×2,24=2×2×2×3,所以1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2×2×2×2×3=48;
48<50
答:这个班有48人。
【点睛】
此题考查了公倍数问题,解答该题关键是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并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6.8月13日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鹏鹏每4天去一次敬老院,甜甜每3天去一次敬老院;求两人下次去敬老院的时间,就是求出3和4的最小公倍数,从第一次去的时间加上最小公倍数,即可解答。
【详解】
根据分
解析:8月13日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鹏鹏每4天去一次敬老院,甜甜每3天去一次敬老院;求两人下次去敬老院的时间,就是求出3和4的最小公倍数,从第一次去的时间加上最小公倍数,即可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鹏鹏是4天去一次敬老院;甜甜3天去一次敬老院,3和4是相邻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即:3×4=12
12+1=13(日)
两人下次相遇是8月13日。
答:两人下次相遇是8月13日。
【点睛】
本题考查最小公倍数的求法,互质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7.至少24分钟后两人在起点相遇,相遇时爸爸跑了3圈,小明跑了2圈。
【分析】
分析题意,二人的相遇时间是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据此先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再利用除法求出爸爸和小明跑的圈数。
【详解】
解析:至少24分钟后两人在起点相遇,相遇时爸爸跑了3圈,小明跑了2圈。
【分析】
分析题意,二人的相遇时间是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据此先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再利用除法求出爸爸和小明跑的圈数。
【详解】
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4,所以至少24分钟后两人在起点相遇,
爸爸:24÷8=3(圈);小明:24÷12=2(圈)
答:至少24分钟后两人在起点相遇,相遇时爸爸跑了3圈,小明跑了2圈。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明确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8.7:10
【分析】
求两路车在同一时刻发车后,再过多少分钟再同时发车?即求5、8的最小公倍数,5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40,就是40分钟之后再次同时发车,算出此时的时间即可。
【详解】
5和8的最小公倍
解析:7:10
【分析】
求两路车在同一时刻发车后,再过多少分钟再同时发车?即求5、8的最小公倍数,5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40,就是40分钟之后再次同时发车,算出此时的时间即可。
【详解】
5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40,40分钟之后再次一起发车。
6:30过40分钟是7:10。
答:下一次同时发车是7:1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利用最小公倍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9.【分析】
把2千克果汁看作单位“1”,减去第一次、第二次喝的分率就是剩下的是这瓶果汁的几分之几。
【详解】
1--
=1-(+)
=1-
=
答:还剩这瓶果汁的。
【点睛】
本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
解析:
【分析】
把2千克果汁看作单位“1”,减去第一次、第二次喝的分率就是剩下的是这瓶果汁的几分之几。
【详解】
1--
=1-(+)
=1-
=
答:还剩这瓶果汁的。
【点睛】
本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然后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解答。
10.2千米
【分析】
依题意可知,这条水渠全长=第一周修的+第二周修的+还剩的,据此解答。
【详解】
++
=++
=
=2(千米)
答:这条水渠全长2千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解析:2千米
【分析】
依题意可知,这条水渠全长=第一周修的+第二周修的+还剩的,据此解答。
【详解】
++
=++
=
=2(千米)
答:这条水渠全长2千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11.米
【分析】
一根绳子截去米后,比剩下的少米,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去的部分米+米=剩下的米数,然后将截去部分加上剩下部分,即得这根绳子原长多少米。
【详解】
+(+)
=+
=(米)
答:这根绳子原来
解析:米
【分析】
一根绳子截去米后,比剩下的少米,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去的部分米+米=剩下的米数,然后将截去部分加上剩下部分,即得这根绳子原长多少米。
【详解】
+(+)
=+
=(米)
答:这根绳子原来长米。
【点睛】
完成分数加减法题目时,要注意通分约分。
12.L
【分析】
先利用加法求出这杯牛奶一半的量,再乘2得到这杯牛奶一共的量即可。
【详解】
(+)×2
=×2
=(L)
答:这杯牛奶一共有L。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并列式
解析:L
【分析】
先利用加法求出这杯牛奶一半的量,再乘2得到这杯牛奶一共的量即可。
【详解】
(+)×2
=×2
=(L)
答:这杯牛奶一共有L。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并列式是解题的关键。
13.(1)1980平方厘米
(2)8.1升
(3)6厘米
【分析】
(1)根据无盖的长方体表面积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把数代入公式即可求解,要注意单位换算;
(2)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解析:(1)1980平方厘米
(2)8.1升
(3)6厘米
【分析】
(1)根据无盖的长方体表面积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把数代入公式即可求解,要注意单位换算;
(2)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宽×高,把数代入即可,之后求出的体积再转换成容积;
(3)用水槽中水的量乘求出溢出水的容积,通过图可知,溢出水的容积乘2即可求出长是3分米,宽是18厘米,高是(15-AB)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用长方体的体积除以底面积即可求出此时的高,用15减去高即可求出AB的长度。
【详解】
(1)3分米=30厘米
30×18+(30×15+18×15)×2
=540+(450+270)×2
=540+720×2
=540+1440
=198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水槽至少需要铁皮1980平方厘米
(2)30×18×15
=540×15
=8100(立方厘米)
8100立方厘米=8.1升
答:这个水槽最多可以盛水8.1升
(3)8100××2÷(30×18)
=2430×2÷540
=4860÷540
=9(厘米)
15-9=6(厘米)
答:这时AB的长度是6厘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熟练掌握它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14.(1)1.44平方米
(2)0.448立方米
(3)3.36平方米
【分析】
(1)由于底面是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则占地面积就是底面面积,即1.2×1.2,算出结果即可。
(2)由于填满泥土,则
解析:(1)1.44平方米
(2)0.448立方米
(3)3.36平方米
【分析】
(1)由于底面是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则占地面积就是底面面积,即1.2×1.2,算出结果即可。
(2)由于填满泥土,则求这个花坛的容积即可,由于砖的厚度是0.2米,则内部的长:1.2-0.2×2=0.8米,内部的宽:1.2-0.2×2=0.8米,内部的高:0.7米,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宽×高,把数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3)在花坛的四周砌砖,则求花坛四周的表面积即可,由于底面是正方形,则四周的面积大小相同,即用1.2×0.7×4,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
(1)1.2×1.2=1.44(平方米)
答:这个花坛占地1.44平方米。
(2)(1.2-0.2×2)×(1.2-0.2×2)×0.7
=0.8×0.8×0.7
=0.64×0.7
=0.448(立方米)
答:大约需要泥土0.448立方米。
(3)1.2×0.7×4
=0.84×4
=3.36(平方米)
答:四周大约需要砖3.36平方米
【点睛】
求花坛的容积时,要用花坛的长和宽分别减去两个砖厚度求出内部长方体的长和宽;熟练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15.(1)96块;(2)74平方米;(3)1.884立方米。
【分析】
(1)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求出地面的面积除以一块砖的面积即可求出需要多少块。
(2)实际粉刷的面积是5个面,上面和侧面,最后
解析:(1)96块;(2)74平方米;(3)1.884立方米。
【分析】
(1)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求出地面的面积除以一块砖的面积即可求出需要多少块。
(2)实际粉刷的面积是5个面,上面和侧面,最后去掉不粉刷的面积即可。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3)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π×r×r×h。求出一根圆柱的体积乘上5即可。
【详解】
(1)4×6=24(平方米)=2400(平方分米)
2400÷(5×5)=96(块)
答:需要96块。
(2)(6+4)×2×3+4×6-10
=60+24-10
=84-10
=74(平方米)
答:需要粉刷的面积是74平方米。
(3)半径:4÷2=2分米=0.2米;
3.14×0.2×0.2×3×5
=0.3768×5
=1.884(立方米)
答:所需要的木材的体积为1.884立方米。
【点睛】
此题考查长方体表面积的求法以及圆柱的体积的计算。
16.186平方米;37.2千克
【分析】
首先搞清这道题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其次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由五个长方形组成,缺少下面(因为教室的地面不粉刷),用这5个面的面积和减去门窗的面积就是要粉刷的面积;已知
解析:186平方米;37.2千克
【分析】
首先搞清这道题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其次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由五个长方形组成,缺少下面(因为教室的地面不粉刷),用这5个面的面积和减去门窗的面积就是要粉刷的面积;已知如果粉刷1平方米的墙壁需要用去石灰0.2千克,用粉刷的面积乘每平方米用涂料的数量即可求解。
【详解】
12×8+12×3×2+8×3×2-30
=96+72+48-30
=216-30
=186(平方米)
(2)0.2×186=37.2(千克)
答:需粉刷的面积是186平方米,一共要用石灰37.2千克。
【点睛】
这是一道长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解答此题应注意在计算时要分清需要计算几个长方形面的面积,缺少的是哪一个面的面积,从而列式解答即可。
17.2000厘米
【分析】
熔铸铁块,熔铸前后体积不变,再结合V长方体=底面积×高,可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铸成的长方体的高是x米,
4×4×x=64×5
16x=320
x=20
20米
解析:2000厘米
【分析】
熔铸铁块,熔铸前后体积不变,再结合V长方体=底面积×高,可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铸成的长方体的高是x米,
4×4×x=64×5
16x=320
x=20
20米=2000厘米
答:铸成的长方体的高是2000厘米。
【点睛】
本题值得注意的地方:题目中条件部分单位都是米,而问题处却是厘米,故不要忘了将米换算成厘米这一步骤。
18.180cm
【解析】
【详解】
60×60×60÷1200=180(cm)
解析:180cm
【解析】
【详解】
60×60×60÷1200=180(cm)
19.2立方分米
【分析】
花岗石取出后,水面下降了(35-26)厘米,这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这个花岗石的体积,由此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
60×30×(35-26)
=60×30
解析:2立方分米
【分析】
花岗石取出后,水面下降了(35-26)厘米,这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这个花岗石的体积,由此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
60×30×(35-26)
=60×30×9
=16200(立方厘米)
16200立方厘米=16.2立方分米
答:这块花岗石的体积是16.2立方分米。
【点睛】
考查了体积的等积变形,注意单位换算。
20.9dm3
【分析】
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求出蛋糕体积,用蛋糕体积÷人数=每人分到的蛋糕。
【详解】
3×3×0.8÷8
=7.2÷8
=0.9(立方分米)
答:每人分到0.9立方分米的蛋糕。
解析:9dm3
【分析】
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求出蛋糕体积,用蛋糕体积÷人数=每人分到的蛋糕。
【详解】
3×3×0.8÷8
=7.2÷8
=0.9(立方分米)
答:每人分到0.9立方分米的蛋糕。
【点睛】
关键是掌握和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21.见详解
【分析】
(1)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
(2)作平移后的图形步骤:
(1)找点,找出构成图
解析:见详解
【分析】
(1)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
(2)作平移后的图形步骤:
(1)找点,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
(2)定方向、距离,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
(3)画线,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
(4)定点,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
(5)连点,连接对应点。
【详解】
【点睛】
掌握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和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步骤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1)见详解
(2)图形见详解,直角,15
(3)见详解
(4)(6,1);(6,7);(11,1)
【分析】
(1)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即可。
(
解析:(1)见详解
(2)图形见详解,直角,15
(3)见详解
(4)(6,1);(6,7);(11,1)
【分析】
(1)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即可。
(2)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判断和解答即可。
(3)将A、B、C、三个点向右平移6格后,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4)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1)如图所示:
(2)依次连接ABC三点后,如图所示:
面积:5×6÷2
=30÷2
=15(平方厘米)
则依次连接ABC三点后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面积是15。
(3)平移后的图形,如图所示:
(4)三角形各点的位置表示为(6,1);(6,7);(11,1)。
【点睛】
本题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明确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是解题的关键。
23.(1)A(2,0),B(4,3),C(6,2);
(2)见详解
【分析】
(1)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找出各顶点的列数和行数,并用数对表示出来即可;
(2)把原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向右平移3
解析:(1)A(2,0),B(4,3),C(6,2);
(2)见详解
【分析】
(1)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找出各顶点的列数和行数,并用数对表示出来即可;
(2)把原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三角形A1B1C1,再把三角形A1B1C1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三角形A2B2C2,标出对应点A2、B2、C2。
【详解】
(1)A点用数对表示为(2,0),B点用数对表示为(4,3),C点用数对表示为(6,2);
(2)
【点睛】
找准关键点并依次连接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4.(1)(2)见详解;(3)3;7
【分析】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找出图形A关键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
(2)根据平移的特征,
解析:(1)(2)见详解;(3)3;7
【分析】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找出图形A关键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A的关键点分别向下平移4格,依次连接即可。
(3)找准图形的一个关键点以及平移后对应的点,根据这个点的平移方向和距离填空即可。
【详解】
(1)(2)作图如下:
(3)把原图形A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7格,可到图形D的位置。
【点睛】
此题考查了补全轴对称图形以及作平移后的图形,找准关键点,数清格数认真解答即可。
25.(1)B
(2)减少;减少24cm2
【分析】
(1)在A、B、C三个缺口中分别补入一个小正方体,对比补入前后表面积是否有改变,选出表面积保持不变的一处即可;
(2)在这三个缺口处都补入一个小正方
解析:(1)B
(2)减少;减少24cm2
【分析】
(1)在A、B、C三个缺口中分别补入一个小正方体,对比补入前后表面积是否有改变,选出表面积保持不变的一处即可;
(2)在这三个缺口处都补入一个小正方体,对比补入前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数出相差的面,计算出相差面的面积即可。
【详解】
据分析知:(1)补在B处,能使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保持不变;
(2)在这三个缺口处都补入一个小正方体后,少了6个正方形的面,即表面积减少了;减少的面积:2×2=4(平方厘米),6×4=24(平方厘米)。
答: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会减少,减少24cm2。
【点睛】
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并能理解好正方体的表面积,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6.(1)8000立方米
(2)能在当天10:30之前加完气;详解见解析
【分析】
整个过程相当于储气罐里的天然气先增加,后减少,起始时刻,储气罐里的天然气是原来就要的,最高的是燃气公司给储气罐注入天然
解析:(1)8000立方米
(2)能在当天10:30之前加完气;详解见解析
【分析】
整个过程相当于储气罐里的天然气先增加,后减少,起始时刻,储气罐里的天然气是原来就要的,最高的是燃气公司给储气罐注入天然气结束时的数量;根据天然气的减少的速度,可以求出给每辆车加气需要的时间,然后求出给所有车加完气需要的时间,进行比较。
【详解】
(1)(立方米)
答:燃气公司向储气罐注入了8000立方米的天然气。
(2)8点半开始加气,从10000立方米下降到8000立方米,下降了2000立方米,使用时间是10小时,可以求出加气的速度;
(立方米)
每小时加气200立方米,8点半距离10点半有2小时;
(立方米)
(辆)
10点半之前可供20辆车加气完成,所以第18辆车可以在当天10:30之前加完气。
【点睛】
本题是将折线统计图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首先要充分理解统计图所表示的含义,然后再求解问题。
27.(1)900立方厘米,(2)900个,(3)90平方厘米
【解析】
【详解】
(1)(26-3×2)×(21-3×2)×3=900(立方厘米)
(2)长方体的长为26-3×2=20(厘米),宽为21
解析:(1)900立方厘米,(2)900个,(3)90平方厘米
【解析】
【详解】
(1)(26-3×2)×(21-3×2)×3=900(立方厘米)
(2)长方体的长为26-3×2=20(厘米),宽为21-3×2=15(厘米),高为3厘米,再其中放入棱长之和为12厘米,也就是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20×15×3=900个。
(3)可以有3种分法,表面积分别增加3×15×2=90平方厘米,20×3×=120平方厘米,20×15×2=600平方厘米。因此表面积最少增加90平方厘米。
28.(1)7;10
(2)7
(3)下降
(4)
【分析】
(1)(2)(3)观察统计图,直接填空即可;
(4)9月冰箱和空调的销售量分别是25台、40台,据此利用除法求出冰箱的
解析:(1)7;10
(2)7
(3)下降
(4)
【分析】
(1)(2)(3)观察统计图,直接填空即可;
(4)9月冰箱和空调的销售量分别是25台、40台,据此利用除法求出冰箱的销售量是空调的几分之几。
【详解】
(1)西关家电城7月的空调销售量最多,10月的冰箱销售量最少。
(2)西关家电城空调和冰箱的销售量7月相差最多。
(3)7月后空调的销售量呈现下降趋势。
(4)25÷40=,所以,西关家电城9月冰箱的销售量是空调的。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能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