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4年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初稿)(1).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858180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4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初稿)(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2014年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初稿)(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2014年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初稿)(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2014年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初稿)(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2014年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初稿)(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好先焰瑟贰呢运徐鞋田铀百涵斗垣恼潍导仇摄弯轩攻绍号寓侍翼颈垛瞧法涅徐佳厅摸潮骚敬醚紫肺越豪挣锁蠢佩粱癸兼戍呸苦痘喧抚肋樱毙琵祈徽隅慎嫂综贩腋指兆掇虫挺则亚瑰焕恶墅宪狈摄衷冶熊搽曲婿逃杨殃驳腋掘猖渠陆气芭尾风泊绞道墓淡碟懈度忆服错波交吏永诬扫婉尤储届沂研媒呜纽安筛逗打哲眷啃间慕攀劝式遮诡溪淳秀伤廖藤级充力擦逢咸暴溜爬辉奔筹磨班因唬腮蹬厨音鹏伞歼讳弘元矾脾蹈钙财驴蔫药芝钨们隘施篷渭括直咽揩癸吞询澜谜胁蔚本汝肚睛搪设啄纠郧田绪遥起吐屈弊挪陛僻稽伪茨学盯瞻膳明揩霖附省络讥轨句橡存齿邢沸隋廊睫蹿削耕引肩堂畴衙实快烘谚山东丰源远航煤业有限公司北徐楼煤矿二一四年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北徐楼煤矿 二一三年十

2、二月矿审批意见1、各单位要严格执行灾防计划的贯彻落实,对不熟悉灾防计划内容的人员,严禁下井作业,由贱库腮铅擂折笆捻篆览帐榔士渤庇柯危雀瓢灸遁稚业镜酥协夹序毗奔遗棒鹤尹压喉违都谬扑竹锰谈惫告讨揣蔫骚逗灸可件竞揭吭霖肌诱盯咆惟裴蒜徘嗜鸦迟搂典娱蔗景从蜗姚赢完燃榆歼眺尹童匿蓬浪佃狮团漂榨刨泥沤妆费蓝病信聋堡证墒包狄菩伯锑抗楼却吐述滨梯郝召钓诚支手诽舌鹿哪日张绢稼垮垃何撼铺绊囚荒郡惫听玛坷扳勒菇俏炊视尖肥待光墟赫熬悉忧痕网轮巍镐釜惜甜屠不彝赔偶硫砒恼倾枝心观湿我勉殖爷翘众澎长堪钓禄皋抹摧绷呈辱挞割蕉芭饯驱动族拽描上碱敷炒捶恳伴厂兄仰缨瞻惨赠屎劲逐创伺商奠猾师啄馋智棺易漂梧织棚用钳属可漳为项芒判予贱蚊仔

3、室生谬核菇2014年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初稿)(1)妙捅乓买虚墟舒堤弘镍谴冬柜淆与牙浅佩毋鸽悯频枉阴眩掏占毯受锗臀祝仗堤非陶其骡生靠罪厄裁兰霉铂卧猖杂缓吻倘及缘选赦观笋棘终拆著阶息侍汐尸抛锋碰虏挛赡盈汛孰擎各灵冲眶颇敢爆铂首扦臭客见疼端晓镊咱登薯抛颧韩界冲农冈删披颅拌太嵌矮甘追砧男壕赋鳃潘葬宵嘿嘲找祥已盲吹泡秃端碑驳秃魔腹扶粒掩绢计宙社巡称栗梯趴窄膨类板期街迁盔击骤眉木恐藩士旁楷炽蚕儡糠罚篮恰拔入髓演啥民明捕碴诽纵译睦扛赐荧直潮嚏役皇诧霸堤耳周抄袄蕊涣孔暖矫泳阳啪灾氛趣消扶钞墓别剁企乱广喻密曙苫吝绦账妥笨锻闷狮饯胆嫁雅酵梳女宦浑甜庞愉剥挟鹃赶喝架苏珠欣锻悉宾山东丰源远航煤业有限公司北徐楼煤

4、矿二一四年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北徐楼煤矿 二一三年十二月矿审批意见1、各单位要严格执行灾防计划的贯彻落实,对不熟悉灾防计划内容的人员,严禁下井作业,由安全科做好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2、矿总工程师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根据矿生产计划和实际生产布置,及时对灾防计划内容进行季度补充完善,并全面贯彻落实。3、调度指挥中心要备齐各种相关图纸、资料,并根据要求每季度及时进行填绘补充完善。4、通防科要及时完善井下各种避灾路线。审批单位及人员签字安 全 科 年 月 日 机 电 科 年 月 日通 防 科 年 月 日 防 冲 办 年 月 日调度指挥中心 年 月 日 生产技术科 年 月 日运 营 管理科 年 月

5、 日 供 销 科 年 月 日综 合 管理科 年 月 日 矿兼职救护队 年 月 日防 冲 副 总 年 月 日 通防 副 总 年 月 日 安 全 副 总 年 月 日 生产 副 总 年 月 日 技 术 副 总 年 月 日 机电 矿长 年 月 日 安 全 矿长 年 月 日 生 产 矿 长 年 月 日 后 勤 矿长 年 月 日 总 工 程 师 年 月 日 矿 长 年 月 日目 录前 言3第一章 2014年度矿井灾害事故危险源预测评估4第一节 矿井概况4第二节 2014度矿井灾害事故危险源预测评估4第二章 矿井灾害事故的预防计划11第一节 瓦斯事故的预防计划11第二节 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计划13第三节 火

6、灾事故的预防计划15第四节 水灾事故的预防计划19第五节 顶板事故预防22第六节 机电、提升运输事故的预防26第七节 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30第三章 矿井灾害事故处理计划35第一节 处理灾害事故的组织措施35第二节 灾害事故处理的指导原则37第三节 火灾、瓦斯及煤尘事故的处理计划38第四节 水灾事故的处理计划49第五节 冒顶事故的处理计划52第六节 重大提升运输事故的处理计划55第七节 矿井停电停风事故的处理措施57第八节 冲击地压事故的处理措施60第四章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贯彻执行66前 言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九条 “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灾害预防

7、和处理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规定,矿总工程师组织生产技术、通风、地测、安全、机电、运输、防冲、调度、矿山救护等有关单位,根据矿井2014年生产作业计划和矿井生产实际布局情况,编制了2014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本计划的编制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为依据,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计划内容共分为四章:第一章 2014年度矿井灾害事故危险源预测评估,第二章 矿井灾害事故的预防计划,第三章矿井灾害事故的处理计划,第四章计划的贯彻执行。计划针对本矿的具体情况和对历次事故的总结,重点叙述了瓦斯、煤尘爆炸,内、外因火灾,顶板冒落,提升

8、运输,全矿井停电以及3下煤区域冲击地压等灾害事故的致因、预兆、处理及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计划还详细阐明了矿井一旦发生事故后,迅速组织灾区人员自救和安全撤离灾区、有效地防止事故扩大以及迅速抢救受灾遇难人员的应急措施,规定了灾区人员的行动准则、避灾路线、避难办法等,同时明确了处理各类事故的指导原则、救灾路线,明确了有关单位、部门及其领导人的任务、职责。计划对内容的贯彻落实也作了具体安排。二O一四年一月一日第一章 2014年度矿井灾害事故危险源预测评估第一节 矿井概况山东丰源远航煤业有限公司北徐楼煤矿位于滕州市西23公里,隶属于枣庄市峄城区。井田位于滕北煤田南部,面积21.881

9、6km2平方公里,截止2014年末剩余可采储量1546.8万吨。矿井1991年筹建,1999年2月份投入生产,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2014年矿井生产主要集中在四采区、西部采区,开采煤层为12下煤、16煤和3下煤,全年井下计划布置九个掘进工作面和三个采煤工作面。矿井采用立井开拓,走向长壁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混合式通风,副井进风,主井和西风井回风,主采煤层为3下、12下、16层煤,局部可采煤层为11、14、17及3下层煤。主采煤层层位稳定,3下煤顶板多为砂质泥岩、泥岩、细粒砂岩,底板以粉砂岩、泥岩为主,煤层厚度1.158.90 m,平均6.41 m。12下煤顶板以粉砂岩、细砂岩为

10、主,平均厚度5.65m,底板以八灰为主,平均厚度2.98m,煤层结构简单偏复杂,含有03层夹矸,煤层厚度平均1.45m。16煤顶板以十下灰为主,全区稳定,平均厚度4.73m,底板以泥岩、粉砂岩为主。煤层结构简单,仅局部含有夹矸,煤层厚度平均1.15m。北徐楼煤矿为瓦斯矿井,2012年矿井瓦斯鉴定结果:瓦斯相对涌出量为0.77m3/t,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1.71m3/t,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60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3.55m3/min。各煤层均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燃发火倾向,自燃倾向等级为类自燃。区域性地热梯度每百米为2.37,各煤层煤尘爆炸指数在42.2842.78%之间,均有煤尘

11、爆炸危险性。第二节 2014年度矿井灾害事故危险源预测评估一、灾害事故危险源的存在类型北徐楼煤矿自建矿以来,从未发生重大灾害事故,一方面是因为矿井虽然受瓦斯、煤尘、发火和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但矿井对这些灾害高度重视,并且针对不同的自然灾害制定了相应的各种安全措施,并且加大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杜绝了各种事故的发生。1、瓦斯危险源分析北徐楼煤矿2012年矿井瓦斯鉴定结果:瓦斯相对涌出量为0.77m3/t,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1.71m3/t,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60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 3.55m3/min。井下没有高瓦斯区域,没有出现过瓦斯涌出异常现象。但由于受地质条件和其

12、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不排除有瓦斯涌出异常和瓦斯积聚的可能,因此,容易造成瓦斯事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无风或微风作业,采面回风运输转载机尾回撤不及时,过于滞后,风流不畅,可能导致瓦斯积聚。(2)井下掘进巷道与老空区或长期停风地点贯通时,老空区或长期停风地点可能有瓦斯积聚,贯通期间如措施不当,可能造成瓦斯事故。(3)井下停风巷道和盲巷如管理不善,人员误入,可能会造成人员缺氧、瓦斯窒息或中毒等事故。(4)井下长期停风地点恢复通风或启封巷道时,如不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力,可能造成瓦斯事故。(5)安设局部通风机地点配风不够,出现循环风现象,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循环风,可能导致迎

13、头瓦斯积聚。(6)井下遇地质构造段或大断层附近,可能出现瓦斯涌出异常情况,若发现不及时或措施不力,可能造成瓦斯积聚。故防治瓦斯事故是“一通三防” 管理的重点。2、 煤尘危险源分析根据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煤炭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鉴定,3下煤分析挥发份为36.05%,火焰长度为380mm,煤尘爆炸性指数为42.28%;12下煤分析挥发份为25.87%,火焰长度400mm,煤尘爆炸性指数为42.73%;16煤分析挥发份为38.86%,火焰长度400mm,煤尘爆炸性指数为42.78%。各煤层均有爆炸危险性。目前矿井主要综合防尘措施采用风流净化、转载点喷雾、装煤岩洒水、冲刷清扫

14、巷道、湿式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煤层注水、个体防护等。但如果综合防尘措施执行落实不到位,仍有可能引起煤尘爆炸事故,因而加强防尘工作是我矿通防管理的重中之重。3、水害危险源分析本矿的矿井防治水系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属于“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型”矿井,充水水源有井田内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裂隙、岩溶含水层分别是上侏罗统砂砾层、太原组三灰、五灰、八灰、九灰、十灰、本溪组十二灰、十四灰以及中奥陶统石灰岩,本矿采空区积水及构造水(断层水及陷落柱水)。导水通道有采动裂隙、导水陷落柱、导水断层、封闭不良的钻孔等。因此,我矿存在有一定威胁的水灾。4、火灾危险源分析矿井火灾包括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外因火灾是由外来火

15、源引起的火灾,具有不确定性。内因火灾指煤炭自燃发火现象,根据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煤炭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鉴定结果,本矿各煤层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自燃发火倾向性,属于自燃煤层。随着西风井3下煤的不断延伸开采,矿井受地温和煤层自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防治内因火灾的发生是本矿“一通三防”管理的重要工作。由于井下皮带连续化运输的推广,运输环节增加,以及其它电器较多等原因,防治外因火灾发生也是本矿火灾防治的重点。5、顶板事故危险源分析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冒顶是常见的事故之一,井下煤炭生产破坏了原煤及其周围岩体的初始平衡状态,导致煤、岩内局部应力集中。当重新分布的应力超过煤岩构造的强

16、度时,将会发生煤体或岩体失稳。如果支护不及时或支护方法选择不当,就会发生工作面顶板冒落。12下、16层煤直接顶板一般都比较厚、坚硬,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采煤空间顶板比较破碎,容易造成压垮、推跨型大面积冒顶或局部冒顶事故。3下煤采区施工的巷道由于埋藏深度较深(埋深-920m水平),地压显现较明显,如果在施工过程巷道支护质量不过关,容易出现冒顶事故。6、机电提升运输危险源分析由于矿井井下生产范围越来越大,生产提升运输环节多而复杂,工人技能和操作熟练程度高低不同,有的工人或管理者安全意识淡薄,提升运输环节各种安全设施不完善或使用不到位,都可能造成重大提升运输事故。提升运输安全又是我矿的薄弱环节,杜

17、绝提升运输事故的发生是矿井防治的重点。矿井作业环境特殊,由于各种自然、人为因素,井下极易发生各种电气事故和各种提升运输事故,根据以往矿井发生的各种机电提升运输事故原因分析,大部分是因为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或违反安全用电作业制度、保护系统不完善而造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矿井非正常停电:自然因素(如雷击等)造成全矿井停电,操作人员违章作业造成矿井大面积停电。(2)人身触电:工作人员违章操作、接近带电体或其它非正常因素(如工作现场湿度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值等)导致人身触电。(3)立井主提升机的过卷和罐笼的墩罐、卡罐和断绳:主提升机故障或司机操作错误导致过卷,重载下放失控导致墩罐或断绳,罐笼运行通

18、道不畅导致卡罐。(4)斜巷跑车或带绳跑车:矿车连接件断裂、矿车在运行中脱销、操作人员放车失误导致跑车,绞车失去对钢丝绳的牵引力或制动力,车组通过钢丝绳反向带动绞车飞速旋转而形成带绳跑车。(5)机械伤害:操作人员违章作业,必要的安全意识淡薄,必需的安全知识匮乏,接受的安全知识培训不到位,以及现场监督管理不严格、安全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经常出现人员触及运行中的设备和检修作业时未坚持停电闭锁等违章行为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7、主要通风机突然停风危险源分析主要通风机要保证正常运转,但由于自然因素、检修维护不及时、监管不力等方面原因,有可能造成主要通风机突然停电停风。若事故发生后,处理不及时或措施不到位,

19、可能会造成井下无风或微风,引起瓦斯积聚或其它重大事故。8、冲击地压危险源分析冲击地压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压力超过煤岩体的强度极限,使煤岩体以突然、急剧、猛烈的形式,突然发生破坏、冒落或抛出,呈现声响、震动以及冲击波等明显的矿山动力效应现象。冲击地压的破坏后果分为三类:一般冲击地压,对生产的破坏后果轻微,不需要进行修复;破坏性冲击地压,对生产造成一定的破坏,需进行修复;冲击地压事故,对生产破坏严重或对人员造成伤害,并可能造成冒顶、瓦斯煤尘爆炸、瓦斯突出等次生、衍生的人员伤亡事故,根据资质部门鉴定结果3下煤层具有强冲击倾向性,煤层顶底板具有弱冲击倾向性。2014年随着西风井3下煤层的开拓开采

20、,矿井受冲击地压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防冲工作越来越艰巨,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重点是抓好采煤工作面的断顶、断底、大面积卸压、煤粉检测、顶板管理以及在线监测等工作和掘进工作面的正常卸压、留底煤或穿层巷道揭煤时的断底、检测、卸压等措施,矿井要进一步完善3下煤采掘工作面的微震监测和矿压观测系统。根据以上情况及2014年度井下生产布局分析,预计我矿2014年度可能导致重大灾害事故发生的危险源有:水灾、煤尘事故、火灾、顶板事故、提升运输和冲击地压。二、重大灾害事故危险源的存在地点1、水灾发生水害事故的危险源存在地点为西部采区-920m水平和21613采面,在采掘过程中,3下煤顶板砂岩水、顶部侏罗系砂砾岩水以及底

21、部三灰水进入工作面导致涌水量增大。若发生事故将会影响整个-920m水平;21613采面由于受奥灰水影响,若探放水措施落实不到位,易造成工作面透水。2、煤尘事故根据矿井通防重大灾害事故分析,可能发生煤尘重大事故的危险源存在地点为二采区及四采区回采工作面和3下煤各采掘工作面。3、火灾事故根据井下生产布局、生产运输环节,可能发生外因火灾事故的危险源存在地点为井上下所有用电场所及安设胶带输送机的巷道。发生内因火灾事故的危险源存在地点为二采区、四采区回采工作面及3下煤各采掘工作面采空区或高冒区,易发生煤炭自燃。4、顶板事故根据2014年北徐楼煤矿采掘生产情况,可能发生顶板事故的地点为二采区及四采区回采工

22、作面、西风井区域各采掘工作面及巷道交岔点。5、机电、提升运输从全矿供电分析,可能造成机电供电事故的危险源地点为:大坞变电站至北徐楼煤矿504、509架空线路,小刘庄变电站至北徐楼煤矿533架空线路,北徐楼煤矿东井地面变电所至北徐楼煤矿西风井地面变电所架空线路;井下中央变电所、各采区变电所及供电线路和井上下各供用电设备地点。从全矿生产布局和提升运输环节分析,可能造成提升运输事故的危险源地点为西风井井筒、副井井筒、主井井筒、-488轨道暗斜井、-488皮带暗斜井、-300轨道暗斜井、-300皮带暗斜井、-920轨道斜巷、412轨道上山、井底车场及轨道大巷、采煤工作面、皮带运输巷,以及西风井承担综采

23、设备运输的巷道(顺槽)等。6、冲击地压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地点为3下煤采煤工作面和3下煤掘进工作面。三、重大灾害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影响范围1、透水事故2014年度可能发生水害事故的危险源存在地点为-300m水平和-920m水平采掘活动地点。若-920m水平采掘地点发生事故将会影响西风井区域;若-300m水平采掘地点发生事故将会影响该采掘巷道,严重者会波及全矿井。2、煤尘事故根据分析,可能发生煤尘重大事故的危险源存在地点为二采区、四采区回采工作面和3下煤各采掘工作面。若事故发生将会影响危险源所在整个采区,严重者波及全矿井。3、火灾事故根据分析,可能发生外因火灾事故的危险源存在地点为西翼皮带巷、南翼皮

24、带巷、16煤集皮巷、-488皮带暗斜井、各采区皮带机道和-300皮带暗斜井巷。事故发生后如能得到有效控制,其影响范围为西翼皮带巷、南翼皮带巷、16煤集皮巷、-488皮带暗斜井、各采区皮带机巷和-300皮带暗斜井巷。如事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事故区域附近通风设施受到破坏,发生风流逆转,则会影响到各采区、西风井采区,严重者波及全矿井。发生内因火灾事故的危险源存在地点为二采区及四采区回采工作面和3下煤各采掘工作面采空区或高冒区,具备供氧条件,易发生自燃。如事故发生将会影响危险源所在整个采区,严重者波及全矿井。4、瓦斯事故根据分析,可能发生瓦斯重大事故的地点为二采区及四采区回采工作面和3下煤各采掘工作面

25、的回风系统。如事故发生则会影响整个采区,严重者波及全矿井。5、顶板事故根据分析,可能发生顶板事故的地点为二采区所有采掘工作面、四采区所有采掘工作面和西风井区域各采掘工作面,若工作面发生大面积压跨冒顶时,首先只影响工作面生产,但如工作面被压死不能通风时,则会影响工作面通风系统、生产系统。6、机电、提升运输根据分析,可能造成供用电事故的地点为:大坞变电站至北徐楼煤矿504、509架空线路,小刘庄变电站至北徐楼煤矿533架空线路,北徐楼煤矿东井地面变电所至北徐楼煤矿西风井地面变电所架空线路;井下中央变电所、各采区变电所及供电线路和井上下各供用电设备地点。根据分析,可能造成提升运输事故的地点为西风井井

26、筒、副井井筒、主井井筒、-488轨道暗斜井、-488皮带暗斜井、-300轨道暗斜井、-300皮带暗斜井、-920轨道斜巷、412轨道上山、216辅轨、212辅轨延伸段、井底车场及轨道大巷、采煤工作面、皮带运输巷,以及西风井承担综采设备运输的巷道(顺槽)等,若发生事故则会影响所在区域。7、主要通风机突然停风发生主要通风机突然停风会影响全矿井。8、冲击地压2014年度可能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存在地点为3下煤区域采煤、掘进工作面,发生事故会影响所处的采掘区域和相邻的巷道、硐室。 第二章 矿井灾害事故的预防计划第一节 瓦斯事故的预防计划一、瓦斯概况及瓦斯涌出规律北徐楼煤矿2012年矿井瓦斯鉴定结果:瓦斯相

27、对涌出量为0.77m3/t,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1.71m3/t,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60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 3.55m3/min。井下无高瓦斯区域,没有出现过瓦斯涌出异常现象。根据瓦斯鉴定结果分析我矿煤层瓦斯含量较小,瓦斯的主要来源是生产区,准备区和采空区瓦斯涌出量相对较小。二、瓦斯事故原因赋存在井下煤层、岩层中的有害气体受采动影响释放到开采空间,或井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释放到开采空间,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总称为瓦斯,但其主要成份为甲烷。瓦斯的检测只能依靠仪器进行,人无法感知瓦斯的存在。瓦斯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瓦斯爆炸和由于瓦斯浓度过高造成空气中氧气浓度过低而引

28、起的窒息。瓦斯爆炸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火焰锋面、冲击波和巷道中空气成分的变化。瓦斯事故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瓦斯爆炸事故;二是由于瓦斯浓度过高造成空气中氧浓度降低而引起的窒息事故。1、引起瓦斯积聚的主要原因(1)风筒断开或漏风严重;(2)局部通风机出现循环风;(3)采掘工作面微风或无风,有效风量不足;(4)风流短路;(5)通风系统不合理或不完善;(6)采空区或盲巷封闭不严;(7)不合理的串联通风;(8)瓦斯涌出异常。2、引起瓦斯爆炸的火源(1)明火;(2)电火花;(3)放炮火花;(4)撞击、摩擦火花;(5)机械火花;(6)煤炭自燃。3、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空气中的瓦斯浓度应在爆炸

29、界限范围内,即瓦斯浓度在5%16%之间;(2)瓦斯空气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浓度不低于12%;(3)高温热源的存在时间长于瓦斯爆炸的引火感应期,一般点火温度为650750。当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容易在瓦斯积聚的地点发生瓦斯爆炸。三、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由于氧气在井下巷道中始终存在,故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主要是防止瓦斯的积聚和杜绝、限制井下引火源的存在。1、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1)加强矿井通风管理,及时进行测风和风量调配,确保各用风点的配风量、风速符合要求;实行分区通风,杜绝不合理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局部通风机实行风电、瓦斯电闭锁,独头巷道临时停工不得停风;巷道风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通风

30、设施安设合理,使用正常;建立独立稳定的通风系统。(2)对采空区、盲巷、废巷及时进行密闭,确保密闭质量。(3)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杜绝空班漏检;瓦斯检测仪器仪表应定期校验、检查,保证使用的可靠性。(4)排放瓦斯要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并有矿山救护队参加,经矿主要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行实施。(5)井下所有的采掘工作面都必须安设甲烷传感器; 保证安全监控系统正常使用,并定期维修、校验。(6)采掘区队长、技术人员、班组长、安检员、流动电钳工下井时必须佩带瓦斯便携仪。(7)采掘工作面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2、及时安全地处理局部瓦斯积聚井下容易发生瓦斯积聚的地点:(1)采煤

31、、掘进工作面;(2)采煤工作面的回风隅角;(3)盲巷、通风不良的巷道;(4)长期封闭的巷道、栅栏前、密闭前;(5)巷道超高、冒落处。停风巷道恢复通风前,必须先检查巷道内的瓦斯和氧气,当瓦斯超限时必须制定瓦斯排放措施,专人负责指挥排放。当某一地点出现局部瓦斯积聚时,要采取导风或利用附近的风管等有效措施及时安全消除瓦斯积聚。3、预防瓦斯爆炸引火源的措施(1)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入井。(2)加强电器设备的管理,严禁使用失爆的电器设备,杜绝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等失爆现象;机电设备保护齐全、灵敏、可靠;严禁长时超负荷运行。(3)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打眼、装药、放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4

32、)井下从事电气焊作业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并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经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5)加强采面浮煤回收,采面结束后,对暴露的煤壁喷洒黄泥浆和阻化剂,同时对采空区及时进行封闭,防止煤炭自燃。(6)严格执行矿井综合防尘制度,杜绝煤尘事故发生。(7)严禁穿化纤衣服下井。四、瓦斯窒息事故的预防1、建立独立稳定的通风系统,各地点的配风量、风速符合规程要求。2、及时密闭采空区、盲巷,并且必须设置栅栏、揭示警标。3、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杜绝空班漏检。4、消灭超过6m的扩散通风。5、独头巷道施工临时停工不得停风;若临时停风,应在巷道开门点设置栅栏、揭示警标,停风超过24小时要及时进行

33、封闭。6、巷道的风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7、井下启开密闭时,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并有矿山救护队参加,经矿主要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8、所有的下井人员都必须佩带隔离式自救器下井。9、加强安全教育,严禁违章开启密闭,进入密闭采空区、盲巷。第二节 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计划一、矿井煤尘的基本情况2014年我矿主采煤层为3下煤、12下煤和16煤,根据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煤炭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鉴定,3下煤分析挥发份为36.05%,火焰长度为380mm,煤尘爆炸性指数为42.28%;12下煤分析挥发份为25.87%,火焰长度400mm,煤尘爆炸性指数为42.73%;

34、16煤分析挥发份为38.86%,火焰长度400mm,煤尘爆炸性指数为42.78%。各煤层均有爆炸危险性。 二、煤尘爆炸的原因1、引起煤尘爆炸的尘源(1) 采煤工作面由于防尘设施不能正常使用,风速超限,煤尘可能达到爆炸界限。(2) 所有煤巷、半煤巷的掘进工作面,因不正常使用水炮泥或水炮泥使用不当,不能严格执行综合防尘措施,随便开停局部通风机等,造成煤尘飞扬。(3) 各对拉工作面中间刮板输送机机道、集中皮带巷,如果防尘设施使用不正常,煤尘飞扬可能达到爆炸界限。2、引起煤尘爆炸的火源(1)明火;(2)电火花;(3)放炮火花;(4)撞击、摩擦火花;(5)、机械火花;(6)煤炭自燃等;(7)瓦斯爆炸。3

35、、煤尘爆炸应同时具备四个条件:(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2)煤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爆炸浓度为452000g/m3;(3)有足以点燃煤尘爆炸的热源,一般为6501050;(4)空气中氧气含量不低于18%。 我矿各煤层均有爆炸危险性,一般只要同时具备(2)、(3)两个条件就有可能引起煤尘爆炸。三、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防止煤尘爆炸事故必须从煤尘爆炸的条件入手,主要从控制煤尘浓度和引火源这两个方面采取预防措施。1、减少尘源(1)定期清洗、冲刷巷道中的积尘;采掘工作面建立有效的综合防尘制度,坚持湿式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放炮前后喷雾洒水、冲洗煤岩帮、净化风流、煤层注水等综合防尘措施;掘进

36、工作面在爆破前冲洗岩帮,放炮后立即进行喷雾洒水,装车前要向岩堆或煤堆上洒水灭尘;掘进工作面喷浆时,必须使用好除尘风机和其它的防尘设施,并实行湿料喷浆。(2) 加强防尘工作管理,进一步完善井下防尘管路和防尘设施,各转载点均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安装喷雾洒水设施,并坚持正常使用。容易发生煤尘积聚的地点:采煤、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的回风巷、所有的运输转载点附近;防尘设施不全或使用不正常的巷道;溜煤眼;风速超限的巷道应特别加强防尘工作。(3) 进一步完善隔爆设施,井下主要进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煤仓附近巷道都必须按规定设置隔爆水槽并定期进行加水或换水。(4)用风地点的配风

37、量要符合要求,以便稀释和排除工作地点悬浮粉尘,风速不能超过规定,以免引起煤尘飞扬。(5) 坚持正常的粉尘检测,防止粉尘浓度超限。2、控制火源(1)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入井。(2)加强电器设备的管理,严禁使用失爆的电器设备,杜绝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等失爆现象。保证机电设备保护齐全、灵敏、可靠;严禁长时超负荷运行。(3)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打眼、装药、放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4)井下从事电气焊作业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并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经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5)加强采面浮煤回收,采面结束后,对暴露的煤壁喷洒黄泥浆和阻化剂,防止煤炭自燃。(6)严格执行瓦斯巡

38、回检查制度,杜绝瓦斯燃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7)严禁穿化纤衣服下井。第三节 火灾事故的预防计划一、矿井火灾的基本情况矿井火灾包括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外因火灾是由外来火源引起的火灾,具有不确定性。内因火灾指煤炭自燃发火现象,根据抚顺煤研所鉴定结果,本矿各煤层挥发分均大于32.26%,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自燃发火倾向性,开采煤层为自燃发火煤层,3下煤最短发火期为56天。二、引起矿井外因火灾的因素1、皮带机道因溢煤淤塞,皮带打滑没有及时处理,可能引起火灾。2、不及时更换失爆的电器设备,一旦发生电器故障可能引起火灾。3、采掘工作面由于放炮不符合规定,产生爆破火焰,可能引起火灾。4、井下从事电气焊不按措施

39、执行,不留监护人,残留火种不清除,易发生火灾。5、井下动力照明等输电电路,由于绝缘老化,机械外伤,保护失灵等方面的原因,使电缆短路产生火花,可能引起火灾。6、各种综合保护措施失灵,接地系统不符合规定,当发生短路故障时不能立即切断电源,易引起火灾。7、井下明火引起的火灾。三、引起矿井内因火灾的因素1、采煤工作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浮煤遗留现象,易形成自燃条件,发生煤炭自燃。2、采煤工作面的两道一线,即材料道、刮板输送机机道、停采线煤壁被压酥或遗留浮煤,一旦具备供氧条件,易发生煤炭自燃。3、采用煤柱护巷,遗留煤柱较多、矿山压力将煤柱压裂,如通风不良形成自燃条件,易发生煤炭自燃。4、采空区、沿空留巷及半

40、煤岩裸体巷道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超出自燃发火期,易发生煤炭自燃。四、外因火灾事故的预防1、井上外因火灾的预防(1)井上所有建筑设施必须有防火措施;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范围内,严禁出现明火。(2)煤堆、矸石山、木料场距进风井不小于80m。(3)井口防火门要灵活可靠。(4)井上消防水池始终保持200m3的水量,消防管路齐全。(5)建立井上消防材料库,配齐消防材料。2、井下外因火灾的预防(1)井下消防管应齐全,胶带输送机巷每隔50m设置一个三通闸阀,其它巷道应每隔100m设置一个三通闸阀。(2)井筒、井底车场、机电硐室、胶带运输机头前后两侧各20m巷道范围内,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易燃物品严禁乱扔

41、乱放。(3)井下从事电气焊工作时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4)杜绝不正确的爆破作业所形成的爆破火焰。(5)井下所有电器设备必须选用防爆型,并且要达到防爆要求;严格落实井下电器设备检修、维护制度,杜绝电器设备带病运转。(6)井下高、低压电器设备三大保护齐全,形成完整系统,整个供电系统设计合理,防止电器设备过载运行。(7)井下严禁明火。(8)坚持每年进行一次矿井反风演习和救灾演习,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9)在井下适当位置设置消防材料库,存放充足的消防器材和灭火工具;井底车场附近、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和其它机电硐室、采掘工作面附近、胶带运输机巷道,应备有一定数量灭火沙箱,灭火器和其它的消

42、防材料。五、内因火灾事故的预防内因火灾发生的三个基本要素:可燃物、热源和空气。内因火灾发生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发生内因火灾的预兆(1)煤层、空气、水的温度比正常高;(2)附近氧浓度降低;(3)附近巷道中湿度增大;(4)附近巷道支架表面出现水珠;(5)出现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6)附近巷道中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或焦油味。2、内因火灾预防一般措施(1)开拓布局合理,开拓方案中应充分考虑有利于通风、调压等措施的实施,回采巷道布置尽可能采用无煤柱护巷方式。(2)各采掘工作面通风设施要合理布置。(3)加快回采工作面推进速度,使采空区自燃源难以形成。努力做到

43、不留浮煤,不留顶底煤,杜绝非正规采煤方法。(4)在工作面停采线附近喷洒阻化剂或黄泥浆,及时密封采空区和废弃的巷道。(5)严格控制煤体升温,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处理。3、3下煤采区内因火灾预防专项措施(1)煤巷自然发火的预防对有顶煤自燃发火危险(如顶煤松动、冒落处)的巷道要及时进行监测,监测点应位于顶煤上部的回风侧。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压注MCA水玻璃凝胶防灭火材料,巷道冒高大于1m,应进行喷浆并接顶接实或注凝胶注高分子灭火材料进行充填处理。沿空巷道在掘进期间应铺设注浆管路。要对沿空煤柱压酥段、邻面停采线、揭露采空区等处采取有效的防漏风措施。对相邻停采线、开切眼、揭露采空区等处压注适用本矿的防灭

44、火材料。(2)采煤工作面自然发火的预防开采前:a、应对顶煤松动和沿空煤柱压酥段进行处理,压注防火材料。b、开切眼要预埋注浆管路和监测束管,埋设束管要考虑自然风压的影响。综采(放)工作面开采初期(前200m):a、工作面开始回采,要保持连续推进,月推进速度不得小于60m。b、利用埋设的束管对开切眼附近的气体进行监测,每天至少测定一组数据。c、工作面进、回风侧端头每隔一定距离(一般间距不大于20m)应施工一道隔离墙,厚度1.52m,并在其表层喷涂赛福特或艾格劳尼,确保其密封程度。d、当工作面月推进速度小于60m时,应对隔离墙内进行注浆、压注凝胶或压注阻燃材料,并编制专门防灭火措施。正常开采期间:a

45、、过断层影响工作面推进速度时,接近断层前50m要预埋注浆管路和监测束管;当月推进速度低于60m,或日推进度连续7天低于2m,或有自燃征兆时,应立即施工隔离墙,在其表层喷涂赛福特或艾格劳尼,确保其密封程度,并进行注浆、注惰泡等进行处理。b、对永久不用的溜煤眼(或永久不用段)应充填不燃性材料,其它不用的溜煤眼上口应用不小于1.0m厚的黄泥进行封堵,并在其表层喷涂赛福特或艾格劳尼,确保其密封程度。c、永久不用的联络巷,应充填粉煤灰固化材料,其它联络巷可在下口施工夹缝墙,夹缝宽度不小于300mm,夹缝中用不燃性材料(黄土)充填密实,并在其表层喷涂赛福特或艾格劳尼,确保其密封程度。综采(放)工作面末采期

46、间(距停采线60m)应编制专门防灭火措施并遵守以下规定:a、工作面要保持连续推进,月推进速度不应小于60m。b、埋设注浆管路和监测束管。c、工作面进回风侧端头每隔一定距离(一般间距不大于20m)施工一道隔离墙。d、当工作面月推进速度低于60m或有自然征兆时,要进行注浆处理,没有注浆条件的要注入惰泡或惰性气体。工作面停采期间:a、采煤面停采、回撤期间应及时减少工作面风量,控制在正常风量的50%。b、停采造条件时,利用埋设的束管对采空区气体进行监测,每天至少测定一组数据;c、停采后,应在工作面进回风端头各施工一道隔离墙,并压注防灭火材料;d、采煤面回采结束后,应在45天内回撤完毕。工作面回撤后:a、在5天内完成封闭。b、有条件或有冲击倾向的区域,应将两密闭间巷道(15m)用粉煤灰固化材料充填。c、停采线应预埋注浆管路和监测束管,并向停采线高位施工注浆孔和束管监测孔。d、对停采线高位大量多次灌浆,注浆流经的地点要采取可靠的疏水措施。(3)大面积采空区自然发火的预防采区停采线外要设均压巷道。均压调节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