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完整版)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重力为20N的物体可能是( )
A.一个鸡蛋 B.一支钢笔 C.一头牛 D.一只鸡
2.日常生活现象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用滑雪板滑雪是为了增大压强
B.“不倒翁”不易倾倒,是因为它的重力大
C.跳远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跳得更送
D.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为零
3.如图是学生体育锻炼时投篮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球被抛出前没有惯性,抛出后才有惯性
B.球被投出后仍能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若球飞行到最高点时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球将保持静止
D.球在整个飞行过程中惯性大小保持不变
4.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中解释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B.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为了减小压强
C.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5.如图所示,一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冰块。若冰融化前、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 )
A.p1=p2 B.p1>p2 C.p1<p2 D.无法判断谁大谁小
6.如图所示,用力F向下拉杠杆,从而达到提升重物G的目的。关于该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以F为动力,则该杠杆为省力杠杆
B.若以F为动力,则物体的重力G就是该杠杆的阻力
C.若要使杠杆平衡,则施加的最小力不是图示作用在A点的F
D.若F的方向保持竖直向下不变,则杠杆匀速转动过程中F变大
7.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都装有水的相同容器,现把两个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缓慢放入两容器中,两小球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小球受到的浮力相等
B.乙容器中小球的密度较大
C.两小球的质量相等
D.两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相等
8.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一小球由A点以速度ν沿轨道滚下,经另一侧等高点B后到达最高点C.下列关于小球滚动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在对小球做功
B.小球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相同
C.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νA>νB>νC
D.小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等于它在C点具有的重力势能
二、填空题
9.如图是小芳玩儿童蹦极跳床时的情景,在小芳与跳床接触的瞬间,跳床受到力的作用而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小芳蹬跳床的力越大,跳床弯曲的越明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10.如图所示,三辆汽车分别停在红绿灯前A、B、C三条机动车道上,绿灯亮起后,坐在甲车上的乘客身体突然向左倾斜,则甲车原来停在 ______车道上;在道路上对汽车进行限速,实际上是限制汽车的 ______(选填“动能”或“重力势能”)。
11.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则两手指所受压力 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 ______ (选填“左”或“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大。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_ 有关。
12.建高楼时首先要打好地基。在同一土质中处于相同高度的相同地桩,经打击后某一瞬时三个地桩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打桩时,三个重锤中_______锤的做功本领最大。如果A、B两锤的质量相同,则刚开始下落时,______锤所处的高度较大。
13.如图所示,重为10N的物体,在外力F作用下被紧压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已知F大小为20N,方向水平且垂直于墙面,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______N,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为 ______。
14.家用小轿车多呈流线型,外形如图所示。在快速行驶中,小汽车上方的流速 ______下方气流流速,从而使汽车上方压强 ______下方压强(选填“大于”或“小于”),产生升力,同时也使汽车对地面压力变小,从而使摩擦力变小。
15.如图所示,杆秤秤砣的质量为0.2 kg,杆秤自身质量忽略不计。若杆秤水平静止时,被测物体和秤砣到秤纽的距离分别为0.05m和0.2m,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kg,若物体质量增大,则要将秤砣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若长时间使用后秤砣有一点缺损,则测量值比被测物体的真实质量要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6.如图所示是跳水运动员跳板跳水时的情景,跳板跳水过程有起跳、腾空、落水几个阶段。人向下压跳板的时候,感觉跳板会把人向上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若不计空气阻力,腾空上升过程,人的重力势能______,动能______,机械能______(三个空格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解答题
17.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物体受到的斜面的支持力为8N,请在图中作出压力的示意图。
18.如图为某杠杆示意图,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图中作出力F的力臂L。
19.小女孩要用如图装置提起重物,请画出该滑轮组达到此要求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20.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下图甲所示,把质量为100g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g
100
200
300
500
重力G/N
1
2
3
4
5
(1)依照表格中已有数据规律,把上面表格中的空格填上数据。 (_______)
(2)在测钩码的重力时,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在___________方向上。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保留“描点”的痕迹);(_______)
(4)由图像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______运动,这样做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分析图甲和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经实验证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则如图丁所示,在图丙中物块A上叠放一块与之相同的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4,则F4∶F3=______;此运动过程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fB=______N;
(5)比较图甲、图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______ ;
(6)小芳发现了两种测摩擦力的方法,如图戊和图戌,如果你是小芳你会选择图______,理由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得分)
二
22.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时,使用如下图所示装置。
(1)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大小由微小压强计来显示,微小压强计的实质是一个连通器,实验者应观察______的变化来探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变化。
(2)由甲乙两图可知,在______中,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大,压强增大。
(3)由______图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______有关,而与容器的形状无关。
(4)除以上研究外,还应该进行的探究有:______。
二
23.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时,小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的是浮力与 _______ 的关系。若要研究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则需要分析A图与 _______ 两图的数据。
(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计对金属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①曲线 ______ (选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②由图乙数据可知金属体的密度为 ______ kg/m3。
24.《民法典》要求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员应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高空抛物现象发生。小明对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进行模拟探究:
实验器材:几张大小相同的普通白纸、表面涂有黑色粉末的篮球、刻度尺
实验过程:将同一个篮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落到铺在地面的白纸上,实验记录如下表
(1)实验中,蓝球从高空坠落的破坏力可以通过__________反映出来,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是_________ 法;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3)在建筑高层楼房时,为了避免高空施工建筑物坠落砸伤地面上的人,请你为工程队提一条预防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25.小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如甲图,小明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同时 ______;
(2)如图乙所示,杠杆调节好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 ______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原因是?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图丙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
(拓展)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后,小红利用杠杆测出小石块密度,步骤如下:
(1)如图丁,把小石块和钩码分别挂在杠杆上,调节位置使杠杆平衡,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石块悬挂处到支点距离L1和钩码悬挂处到支点距离L2;
(2)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保持L1不变,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测出钩码悬挂处到支点距离为L3;
(3)已知L2:L3=5:3,则小石块的密度ρ石=______kg/m3()。
26.小明双脚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时1.5×104Pa,已知小明的每只脚的大小为220cm2,(g取10N/kg)
(1)计算出小明的体重是多少?
(2)若小明背起质量为11kg的书包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27.将一实心长方体物块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块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物块未与容器底接触)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物块受到的重力;
(2)物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体积;
(4)物块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28.如图甲所示,为了方便特殊人群,我市地铁站设立了无障碍电梯,其原理可简化为图乙所示的装置。若某次运行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F为1500N,电梯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了4s,滑轮组提升电梯内乘客及物品的机械效率为60%。请你计算:此次运行中:
(1)滑轮组提升电梯内乘客及物品所做的总功及额外功;
(2)电梯内乘客及物品的总质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重为20N的物体,它的质量为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即0.05kg,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支钢笔的质量约为6g,即0.006kg,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头牛的质量约为300kg,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只鸡的质量约为2kg,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解析:D
【详解】
A.运动员用滑雪板滑雪,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错误;
B.“不倒翁”不易倾倒,是因为它的重心位置较低,故B错误;
C.跳远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跳得更远,而不是增大惯性,故C错误;
D.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小车,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为零,故D正确。
故选D。
3.D
解析:D
【详解】
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因此,球被抛出前和抛出后都有惯性,故A错误;
B.球被投出后仍能向前运动,是因为球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球在最高点时处于运动状态,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球将沿外力消失时的方向,以外力消失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球在飞行过程中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4.A
解析:A
【详解】
A.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A正确;
B.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状,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错误;
C.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错误;
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D错误。
故选A。
5.A
解析:A
【详解】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由于冰块漂浮,冰块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冰块的重力;所以冰块熔化后水的体积与原来冰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所以水面高度不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得,冰融化前、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即p1=p2,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解析:C
【详解】
A.若以F为动力,则OA为动力臂,OB为阻力臂,由于OA<OB,所以该杠杆为费力杠杆,故A选项错误;
B.阻力是杠杆受到的力,物体的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力,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一个力,故B错误;
C.要使杠杆平衡,则施加的最小力时,动力臂应该最长,动力作用点应该在B点且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所以最小力不是图示作用在A点的F,故C正确;
D.杠杆匀速转动过程中,杠杆始终处于平衡状态,F的方向保持竖直向下不变,转动过程中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不变,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7.D
解析:D
【详解】
A.已知两个小球的体积相同,由图可知,甲容器中小球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乙容器中小球排开水的体积,根据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甲容器中小球所受的浮力大于乙容器中小球所受的浮力,故A错误;
B.两个小球放入水中后,乙容器中小球漂浮,即乙容器中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甲容器中小球悬浮,说明甲容器中小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所以甲容器中小球的密度较大,故B错误;
C.两个小球体积相同,甲容器中小球的密度较大,根据m=ρV得到甲容器中的小球的质量大,故C错误;
D.由于甲、乙两容器中水的深度相同,根据公式p=pgh可知,两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相同,故D正确.
8.C
解析:C
【分析】
若不考虑摩擦力,机械能处处相等,若考虑摩擦力,因为运动过程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机械能会逐渐减小。
【详解】
A、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下落中,移动了距离,小球的重力是做功的,因为是粗糙的弧形轨道,所以受摩擦力,还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故A错误;
B、在粗糙的弧形轨道上受摩擦力,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减小,在A、B两点高度相同,重力势能相同,故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不同,故B错误;
C、小球运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会减小,而小球质量不变,故小球在A、B两个相同高度时,B点动能小,C点高度更大,动能更小,所以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故C正确;
D、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故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它在C点具有的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二、填空题
9.形状 大小
【详解】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跳床由于受到力的作用而弯曲变形。
[2]在方向和作用点一定时,小芳蹬跳床的力越大,跳床弯曲的越明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10.C
解析:C 动能
【详解】
[1]汽车停在红绿灯前面时,乘客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原来一起处于静止状态,汽车向右转弯时,下半身由于受车的摩擦力随汽车向右运动,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静止状态,所以乘客向左倾倒,说明甲车原来停在右转车道C上。
[2]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在道路上对汽车进行限速,实际上是限制汽车的动能。
11.相同 右 受力面积
【详解】
[1]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由此可知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
[2][3]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面积不同,而两端受到的压力相同,所以压强不同,因此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大,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12.B
解析:B B
【详解】
[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地桩B陷入地面最深,说明三个重锤中B锤的做功本领最大。
[2]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只有举高的高度越高,其开始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才会越大,最终做功的效果才会越明显,所以说明B最初所处的高度大。
13.F
解析:竖直向上
【详解】
[1] 重力10N的物体,在外力F作用下被紧按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不动,物体受到重力、摩擦力、压力和支持力作用,物体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为10N。
[2]因为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方向相反,重力竖直向下,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14.大于 小于
【详解】
[1][2]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轿车上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变小;由于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所以压力减小,汽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减小。
15.8 右 偏大
【详解】
[1]被测物体的重力为
故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故被测物体的质量为0.8kg。
[2]若物体质量增大,则物体的重力与力臂的乘积变大,在则要将秤砣重力不变时
解析:8 右 偏大
【详解】
[1]被测物体的重力为
故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故被测物体的质量为0.8kg。
[2]若物体质量增大,则物体的重力与力臂的乘积变大,在则要将秤砣重力不变时,需要增大力臂,故将秤砣向右移动。
[3]若秤砣有一点缺损,则力臂变大,那么所测物体的重力变大,即质量偏大。
16.相互 增大 减小 不变
【详解】
[1]人向下压跳板的时候,人对跳板有一个向下的力,感觉跳板会把人向上推,说明跳板对人有一个向上的力,则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解析:相互 增大 减小 不变
【详解】
[1]人向下压跳板的时候,人对跳板有一个向下的力,感觉跳板会把人向上推,说明跳板对人有一个向上的力,则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3][4]腾空上升过程,人所处的高度在增加,自身质量不变,则人的重力势能在增大,人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小,自身质量不变,则人的动能在减小,不计空气阻力,人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则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大小不变。
三、解答题
17.【详解】
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压力的大小为8N,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点,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压力的大小为8N,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点,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8.【详解】
由支点O向F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为F的力臂;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由支点O向F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为F的力臂;如图所示:
19.【详解】
要使滑轮组最省力,需要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最多,所以要从动滑轮绕起。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要使滑轮组最省力,需要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最多,所以要从动滑轮绕起。如图所示:
20.竖直 正比
【详解】
(1)[1]通过分析表格中相关数据即可知,重力为1N时质量为100g,重力为2N时质量为200g,重力为3N时质量为300g,则重力为4N时质量为400g
解析:竖直 正比
【详解】
(1)[1]通过分析表格中相关数据即可知,重力为1N时质量为100g,重力为2N时质量为200g,重力为3N时质量为300g,则重力为4N时质量为400g。
(2)[2]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竖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
(3)[3]通过描点的方法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4)[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满足正比例函数关系,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21.匀速直线 压力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 2∶1 0 错误的 没有保证压力相同 戌 见解析
【详解】
(1)[1]要测滑动摩擦力,需拉动木块做
解析:匀速直线 压力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 2∶1 0 错误的 没有保证压力相同 戌 见解析
【详解】
(1)[1]要测滑动摩擦力,需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2)[2]比较甲、乙两图,接触面材料相同,乙图中压力大,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即摩擦力大,说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3]由图甲和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压力相同,丙图接触面比较粗糙,摩擦力较大,可以得到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4]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丁的压力是丙的2倍,可知丁的摩擦力是丙的2倍,即
F4∶F 3=2∶1
[5] 此运动过程中,物块B与A保持相对静止,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不受摩擦力,即受到的摩擦力fB=0N。
(5)[6][7]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图甲和图丁,压力大小不同,故他的结论是错误的,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6)[8][9]选择图戌测量摩擦力,因为木板不用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操作,测力计保持静止,便于读数。
二
22.U形管中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同种液体中 乙丙丁 液体密度 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详解】
(1)[1]根据转换法,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U形管两侧
解析:U形管中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同种液体中 乙丙丁 液体密度 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详解】
(1)[1]根据转换法,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实验者应观察U形管中两边液柱的高度差的变化来探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变化。
(2)[2]由甲乙两图可知,将探头放在液体内部的不同深度,而液体密度相同,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同,这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3[4]对比乙丙两图可知,液体的密度不同,其它因素相同,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同,说明液体的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由丙丁两图可知,液体的密度和探头的深度相同,容器的形状不同,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无关。
(4)[5]利用本套装置还可以探究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二
23.液体密度 C、D a 4.0×103
【详解】
(1)[1]分析图C与E,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可知是研究浮力与排开液体密度关系的。
[2]若要研究浮力与物体
解析:液体密度 C、D a 4.0×103
【详解】
(1)[1]分析图C与E,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可知是研究浮力与排开液体密度关系的。
[2]若要研究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以及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改变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故需要分析A图与C、D两图。
(2)[3]由图甲所示实验可知,在物体全部浸没前,物体漫入液体的深度越深,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当物体全部浸没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根据可知,浮力不再变化,所以图象a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4]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物体没有浸入到水中前的拉力为8N,则物体的重力
由图象a可知,圆柱体完全浸没后,圆柱体受的浮力为F浮=2N,由可得金属圆柱体的体积
由G=mg可得,金属圆柱体的质量
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
24.篮球在白纸上留下的圆斑大小 转换 质量相等的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落到地面破坏力越大 在主通道顶部装设安全防护棚(安装防护棚网或封闭作业)
【详解】
(1)[1][2]实验
解析:篮球在白纸上留下的圆斑大小 转换 质量相等的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落到地面破坏力越大 在主通道顶部装设安全防护棚(安装防护棚网或封闭作业)
【详解】
(1)[1][2]实验中,为了能够比较物体从高空坠落的破坏力大小,我们可以通过篮球在在白纸上留下的圆斑大小来反映,这种方法称之为转换法。
(2)[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同一个物体,由静止释放的高度越大,在白纸上留下的圆斑越大,即质量相等的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落到地面破坏力越大。
(3)[4]为了避免高空施工建筑物坠落砸伤地面上的人,在建筑高层楼房时,在主通道顶部装设安全防护棚、安装防护棚网或封闭作业。
25.右 便于测量力臂 6 F1l1=F2l2 不合理 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 2.5×103
【详解】
(1)[1][2]由甲图知,小明
解析:右 便于测量力臂 6 F1l1=F2l2 不合理 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 2.5×103
【详解】
(1)[1][2]由甲图知,小明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2)[3]设杠杆分度值是L,一个钩码重是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FAlA=FBlB
则
4G×3L=FB×2L
解得
FB=6G
即在B点处应该挂6个钩码。
[4]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5][6]他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合理,原因是数据单一,实验具有偶然性。
(3)[7]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重力的力臂不为零,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会产生了影响。
【拓展】
(3)[8]设杠杆分度值是L,一个钩码重是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可知有
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石头对杠杆的拉力为F,根据题意有
Fl1=F2l3
则
则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根据浮力公式F浮=ρ水gV排得
因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故有
V石=V排
则
已知
L2:L3=5:3
则
代入上式解得
ρ石=2.5×103kg/m3
26.(1)660N;(2)1.75×104Pa
【详解】
解:(1)小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根据可知小明双脚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小明的体重
(2)书包的重力
小明背起质量为11kg的书包
解析:(1)660N;(2)1.75×104Pa
【详解】
解:(1)小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根据可知小明双脚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小明的体重
(2)书包的重力
小明背起质量为11kg的书包时,小明对于地面的压力
小明对于地面的压强
答:(1)小明的体重是660N;
(2)若小明背起质量为11kg的书包时,小明对于地面的压强为1.75×104Pa。
27.(1)25N;(2)10N;(3)1×10﹣3m3;(4)400Pa
【详解】
解:(1)由图像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示数F最大=25N,此时物块未浸入水中,则物块重力
G=F最大=25N
(2)物
解析:(1)25N;(2)10N;(3)1×10﹣3m3;(4)400Pa
【详解】
解:(1)由图像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示数F最大=25N,此时物块未浸入水中,则物块重力
G=F最大=25N
(2)物块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15N,物块受到的浮力
F浮=G﹣F示=25N﹣15N=10N
(3)由F浮=ρ水gV排得物块的体积
V=V排==1×10-3m3
(3)由图乙可知
h=4cm=0.04m
时物块刚好浸没水中,物块刚好浸没时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p=ρ水gh=1×103kg/m3×10N/kg×0.04m=400Pa
答:(1)物块受到的重力为25N;
(2)物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10N;
(3)物块的体积为1×10﹣3m3;
(4)物块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400Pa。
28.(1)1.2×104J, 4.8×103J;(2)360kg
【详解】
解:(1)由可得,电梯上升的高度
h=vt=0.5m/s×4s=2m
由图可知,滑轮组承担物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4,则钢丝绳移
解析:(1)1.2×104J, 4.8×103J;(2)360kg
【详解】
解:(1)由可得,电梯上升的高度
h=vt=0.5m/s×4s=2m
由图可知,滑轮组承担物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4,则钢丝绳移动的距离
s=nh=4×2m=8m
滑轮组提升电梯内乘客及物品所做的总功
W总=Fs=1500N×8m=1.2×104J
由可得,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W总η=1.2×104J×60%=7.2×103J
拉力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1.2×104J﹣7.2×103J=4.8×103J
(2)由
W=Gh=mgh
可得,电梯内乘客及物品的总质量
答:(1)滑轮组提升电梯内乘客及物品所做的总功为1.2×104J,额外功为4.8×103J;
(2)电梯内乘客及物品的总质量为360kg。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