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含解析
1.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49×66”时,发现计算器的数字键4坏了,依依想了四种不同的输入方法,请你判断下面的方法错误的是( )。
A.7×7×66 B.98×66÷2 C.50×66-1 D.7×7×11×6
2.下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正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长方形
3.能围成三角形的组线段是( )。
A.4cm、5cm、10cm B.6cm、6cm、12cm C.3cm、4cm、5cm
4.左图加上一个小正方体后,从前面看到的图形不可能是( )。
A. B. C.
5.把下面各数中的“0”去掉,大小不变的是( )。
A.830 B.8.03 C.8.30 D.80.30
6.0.1里有( )个百分之一。
A.10 B.100 C.1000
7.甲数是3.8,比乙数大1.9,甲乙两数之和是( )。
A.1.9 B.5.7 C.76
8.鸡兔同笼,脚40只,头16个,鸡有( )只。
A.2 B.12 C.4 D.5
9.小红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是88分,数学86分,英语91分,语文( )分。
A.85 B.87 C.88 D.90
10.1米2厘米=( )米 7.04吨=( )吨( )千克
85平方分米=( )平方米 36米=( )千米
11.0.69里面有 0.01,1里面有 0.1.
12.□÷19=15……□中,余数最大是( ),被除数最大是( )。
13.把0.008先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把( )缩小到原数的是4.82。
14.商场开展促销活动,100元可以买3箱牛奶,6箱牛奶需要付________元,800元可以买________箱牛奶。
1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是5厘米,另一条边长4厘米,围成这个三角形至少需要( )厘米长的绳子。
16.小马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写成了56,结果得到的商是13,余数是52,正确的商应该是( )。
17.五年级一班有38名同学,期末考试有2名同学因故缺考,这时语文平均分数为75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后各得94分。这个班期末语文考试平均分是( )分。
18.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一共是25平方米.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空白部分的面积一共是________
19.直接写出得数。
①4.5+2.06= ②6.8÷100= ③7.3+2.7= ④3-0.06=
⑤0.05+0.5= ⑥40×25= ⑦70÷5÷7= ⑧25×8÷25×8=
20.笔算下面各题。(标▲的题目写出验算过程)
▲ ▲
2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2.王红的跳高成绩是1.82米,小芳的成绩比王红高0.18米,小强的成绩比小芳的低0.07米,小强与王红的跳高成绩差了多少米?
23.一个文具盒14.80元,一支钢笔10.60元。小芳买了一个文具盒和一支钢笔,付给营业员50元,应找回多少钱?
24.
(1)一辆小轿车4小时行驶了416千米,他看到路牌后还要多长时间到沈阳?
(2)一辆货车从出发地去长春,速度是82千米/时,行驶了3小时后看到路牌。它从出发地到长春一共要行驶多少千米?
25.四年级同学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每人只选一项)
(1)根据以上数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数据填空。
①喜欢( )的女生最多。喜欢( )的男生最多。
②喜欢( )人数最多,喜欢( )的人数最少。
26.“卧龙书院”8月1日到3日统计的参观人数见下表。
8月1日
8月2日
8月3日
380人
305人
421人
(1)8月1日门票收入多少钱?
(2)提一个两步或两步以上的问题并解答。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把49分成两个数的乘积的形式或把算式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分配即可。
【详解】
A.49×66
=7×7×66
所以此选项的计算方法正确。
B.49×66
=98÷2×66
=98×66÷2
所以此选项的计算方法正确。
C.49×66
=(50-1)×66
=50×66-66
所以此选项的计算方法错误。
D.49×66
=7×7×66
=7×7×11×6
所以此选项的计算方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灵活掌握乘法分配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A.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B.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C.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判断一个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在这个图形中能否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A.4+5<10,则长4cm、5cm、10cm的三根小棒不能组成三角形;
B.6+6=12,则长6cm、6cm、12cm的三根小棒不能组成三角形;
C.3+4>5,则长3cm、4cm、5cm的三根小棒能组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灵活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是由3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分两层,上层1个靠左齐,下层2个,结合各选项的图形,分别加上一个小正方体后,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A.如果在下层的左边加上一个小正方体后,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不符合题意。
B.如果在下层左起第一个小正方体的后面加上一个小正方体,或下层右起第一个小正方体的后面加上一个小正方体后,从前面看到的图形都是,不符合题意。
C.如果在下层左起第一个小正方体的后面加上一个小正方体后,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依此选择。
【详解】
A.830不是小数,而是整数。
B.8.03是小数,但是此小数中的“0”没有在小数的末尾;
C.8.30是小数,且此小数中的“0”在小数的末尾,即8.30=8.3;
D.80.30是小数,但是此小数中有一个“0”没有在小数的末尾;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可知:哪个数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该数位的计数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
0.1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组成。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先求出乙数,最后求出它们的和,小数的加减列竖式计算时,应将小数点及相同数位对齐。
【详解】
乙数:3.8-1.9=1.9
3.8+1.9=5.7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假设全是兔,共有脚4×16=64只,比实际脚的只数多了64-40=24(只),数量出现矛盾,因为我们把2只脚的鸡看做了4只脚的兔子,每只多算了:4-2=2只脚;因此根据这个矛盾可以求出鸡的只数,列式为:24÷2=12(只);问题得解。
【详解】
假设全是兔子,
则鸡有:
(16×4-40)÷(4-2)
=(64-40)÷2
=24÷2
=12(只)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用88乘3计算出三科的总分,然后用三科的总分分别减去数学、英语的成绩即可。
【详解】
88×3=264(分)
264-86-91
=178-91
=87(分)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02 7 40 0.85 0.036
【解析】
【分析】
(1)把1米2厘米换算为米数,先把2厘米换算为米数,用2除以进率100,再加1;
(2)7.04吨看作7吨与0.04吨之和,把0.04吨乘进率1000化成40千克;
(3)把85平方分米化成平方米数,用85除以进率100;
(4)低级单位米化高级单位千米,除以进率1000。
【详解】
2÷100=0.02;0.02+1=1.02;0.04×1000=40
85÷100=0.85;36÷1000=0.036
1米2厘米=1.02米 7.04吨=7吨40千克
85平方分米=0.85平方米 36米=0.036千米
【点睛】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1.69,10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首先搞清这个数字在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解:(1)0.69的“6”在十分位上,“9”在百分位上,表示69个0.01;
(2)1=1.0,有10个0.1.
故答案为69,10.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整数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几个计数单位.
12.303
【解析】
【分析】
因为余数总比除数小,要使本题中余数最大,可以是18;再依据“除数×商+余数=被除数”来计算出被除数最大是多少。
【详解】
19×15+18
=285+18
=303
【点睛】
考查了对于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理解,以及计算被除数的方法;同时需要我们牢记整数乘法的规则。
13.08 4820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相当于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缩小到原数的相当于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把0.008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相当于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总的来说,就是把0.0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所以小数点移动后是0.08;把一个数缩小到原数的相当于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所以把4.8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得到原来的数是4820。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4.24
【解析】
【分析】
6箱牛奶的价钱=3箱牛奶的价钱×2,因此6箱牛奶的总价=100×2;
800元里面有8个100元,因此800元可以买的箱数=8×3。
【详解】
6÷3=2
100×2=200(元)
800÷100=8
8×3=24(箱)
【点睛】
熟练掌握经济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13
【解析】
【分析】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是5厘米,另一条边长4厘米,因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要求围成这个三角形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绳子,则应让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尽量小,因4+4=8厘米,大于另一条边5厘米,符合条件;据此解答。
【详解】
5+4+4
=9+4
=13(厘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来确定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进而求出它的周长。
16.12
【解析】
【分析】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据此求出正确的被除数。再用正确的被除数除以正确的除数,即可求出正确的商。
【详解】
13×56+52
=728+52
=780
780÷65=12
解析:12
【解析】
【分析】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据此求出正确的被除数。再用正确的被除数除以正确的除数,即可求出正确的商。
【详解】
13×56+52
=728+52
=780
780÷65=12
则正确的商应该是12。
【点睛】
灵活运用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求出正确的被除数为780,再进一步解答。而这个关系也常用于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17.76
【解析】
【分析】
期末考试时共38-2=36人参加考试。语文平均分数为75分,则期末考试时语文总成绩为36×75=2700分。再加上补考的两位同学的语文成绩,求出实际语文总成绩。再除以同学总
解析:76
【解析】
【分析】
期末考试时共38-2=36人参加考试。语文平均分数为75分,则期末考试时语文总成绩为36×75=2700分。再加上补考的两位同学的语文成绩,求出实际语文总成绩。再除以同学总人数,求出期末语文考试平均分。
【详解】
(38-2)×75
=36×75
=2700(分)
(2700+2×94)÷38
=(2700+188)÷38
=2888÷38
=76(分)
则这个班期末语文考试平均分是76分。
【点睛】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平均数问题的解题关键是确定总数量及其对应的份数。
18.45平方米 20平方米
【解析】
【分析】
(1)题意可知,把大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5份,也就是阴影部分面积占整个正方形面积的, 即把大正方形面积看作单位“1”,大
解析: 45平方米 20平方米
【解析】
【分析】
(1)题意可知,把大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5份,也就是阴影部分面积占整个正方形面积的, 即把大正方形面积看作单位“1”,大正方形面积=阴影部分面积(25平方米),根据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用除法即可求出大正方形面积.(2)把大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空白部分占其中的4份,也就是空白部分面积占整个正方形面积的, 即把大正方形面积看作单位“1”,大正方形面积=空白部分面积,大正方形面积已求出,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可求出空白部分面积.
【详解】
(1)5÷9=;25=45(平方米)
故填:45平方米
(2)4÷9=;45=20(平方米)
故填:20平方米
19.①6.56;②0.068;③10;④2.94
⑤0.55;⑥1000;⑦2;⑧64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解析:①6.56;②0.068;③10;④2.94
⑤0.55;⑥1000;⑦2;⑧64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20.8;5.35;34
【解析】
【分析】
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从被除
解析:8;5.35;34
【解析】
【分析】
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
▲21.78+6.02=27.8 11.7-6.35=5.35 ▲884÷26=34
验算: 验算:
21.21;160;
4;2600
【解析】
【分析】
第一小题,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即可简算;
第二小题,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然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第三小题,利用除法运算
解析:21;160;
4;2600
【解析】
【分析】
第一小题,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即可简算;
第二小题,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然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第三小题,利用除法运算的性质可以简算;
第四小题,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简算。
【详解】
13.7+1.98+0.02+5.3
=(13.7+5.3)+(1.98+0.02)
=19+2
=21
32×[275÷(78-23)]
=32×[275÷55]
=32×5
=160
4000÷125÷8
=4000÷(125×8)
=4000÷1000
=4
26×57+43×26
=26×(57+43)
=26×100
=2600
22.11米
【解析】
【分析】
先求小芳跳了多少米,再求小强跳了多少米,最后即可求出小强与王红的跳高成绩差了多少米。
【详解】
1.82+0.18=2(米)
2-0.07=1.93(米)
1.93-1.
解析:11米
【解析】
【分析】
先求小芳跳了多少米,再求小强跳了多少米,最后即可求出小强与王红的跳高成绩差了多少米。
【详解】
1.82+0.18=2(米)
2-0.07=1.93(米)
1.93-1.82=0.11(米)
答:小强与王红的跳高成绩差了0.11米。
【点睛】
本题是小数加减的实际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计算。
23.60元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用文具盒的价格加上钢笔的价格,就是小芳要付的钱;用50元减去要付的钱,就是应找回的钱。
【详解】
50-(14.80+10.60)
=50-25.40
=24.
解析:60元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用文具盒的价格加上钢笔的价格,就是小芳要付的钱;用50元减去要付的钱,就是应找回的钱。
【详解】
50-(14.80+10.60)
=50-25.40
=24.60(元)
答:应找回24.60元。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列式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
24.(1)5时;
(2)492千米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用416除以4,计算出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再用520千米乘它的速度,即可求出他看到路牌后还要多长时间到沈阳。
(2)先求出这
解析:(1)5时;
(2)492千米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用416除以4,计算出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再用520千米乘它的速度,即可求出他看到路牌后还要多长时间到沈阳。
(2)先求出这辆货车已经行驶的千米数,再计算246千米,即可求出它从出发地到长春一共要行驶多少千米。
【详解】
(1)520÷(416÷4)
=520÷104
=5(时)
答:他看到路牌后还要5小时到沈阳。
(2)82×3+246
=246+246
=492(千米)
答:它从出发地到长春一共要行驶492千米。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1)见详解
(2)绘画;足球;绘画;书法
【解析】
【分析】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信息绘制统计图,统计图如下。
(2)观察统计图可知,
①喜欢绘画的女生有17人,所以喜欢绘画女生最多;喜欢足球
解析:(1)见详解
(2)绘画;足球;绘画;书法
【解析】
【分析】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信息绘制统计图,统计图如下。
(2)观察统计图可知,
①喜欢绘画的女生有17人,所以喜欢绘画女生最多;喜欢足球的男生有15人,所以喜欢足球的男生最多。
②把各个项目的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加,再进行比较,可知喜欢绘画人数最多,喜欢书法的人数最少。
【详解】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信息绘制统计图,统计图如下。
(2)观察统计图可知,
①喜欢绘画的女生最多。喜欢足球的男生最多。
②12+15=27(人)
10+8=18(人)
16+12=28(人)
17+13=30(人)
9+11=20(人)
30>28>27>20>18
所以,喜欢绘画人数最多,喜欢书法的人数最少。
【点睛】
熟练掌握从复式统计表的数据中获取信息,并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1)5700元;
(2)8月2日门票收入多少钱?比8月1日少多少钱?1125元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用8月1日的参观人数乘票价,即可求出8月1日门票收入多少钱,即是:380×15=
解析:(1)5700元;
(2)8月2日门票收入多少钱?比8月1日少多少钱?1125元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用8月1日的参观人数乘票价,即可求出8月1日门票收入多少钱,即是:380×15=5700(元)。
(2)根据题意,已知8月1日的收入是5700元钱,已知票价与8月2日的参观人数,据此可以提问:8月2日门票收入多少钱?比8月1日少多少钱?,先计算出8月2日的收入,再用8月1日的收入减去8月2日的收入即可。
【详解】
(1)380×15=5700(元)
答:8月1日门票收入5700元钱。
(2)8月2日门票收入多少钱?比8月1日少多少钱?
305×15=4575(元)
5700-4575=1125(元)
答:8月2日门票收入4575元钱,比8月1日少1125元钱。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