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庄市创新国际学校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是有关人和大象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根据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象不能听到的声,人能听到B人能听到的声,大象也能听到C大象发出的声,人一定能听到D人发出的声,大象不能听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调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C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地面通信时利用的是声波D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3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但是,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现已研制出了它的代用品。当液态氟利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
2、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4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初中生大拇指指甲的宽度大约是50mmB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dBC课桌上的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0.5min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5有甲、乙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的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内装液体都是煤油,甲玻璃管内径大,乙玻璃管内径小。用它们同时测量一杯沸水的温度,观察两只温度计的液柱()A甲上升较快B乙上升较快C甲、乙一样快D无法确定6关于光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B“雨后彩虹”和“海市蜃楼”两现象形成的原理是相同的C常见的自行车的尾灯是红色的,因为它能
3、发出红光D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7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8下列有关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可戴凸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矫正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与镜的距离必须大于两倍焦距D幻灯机的成像原理与摄像机的成像原理相同9中
4、央卫视的节日是由同步卫星传输到世界各地的。同步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是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A太阳B月亮C地球D卫星10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2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3m/sC物体在510s内的速度是4m/s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二、填空题111978年在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由65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敲击时会使编钟_而发声,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主要
5、是为了改变编钟发声时的_(选填“响度”、“音色”或“音调”)12黑洞是宇宙中质量很大的天体如图,两恒星12发出的光在经过某黑洞附近时发生了弯曲之后射向地球,地球上的人类观测到恒星1的位置比原位置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若在黑洞的位置用一个光学元件代替它对光的作用(光学元件的尺寸可大于黑洞),该光学元件为_13如图所示是期末考试答题卡中用来识加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我们在多个角度都能看清楚条形码,说明光在条形码表面进行了_(选填“漫反射”或“
6、镜面反射”)。14善于观察的小华发现,冰棍“冒”出的“白气”总是向_(选填“上飘”或“下落”),这是冰棍周围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奶奶在家中不小心将一些水洒在了地上,小华用扫把将水扫开后,很快就干了,这是通过增大液体_的方法加快蒸发的。15同学们课间在走廊上眺望远方。此时晶状体变_(填“厚”或“薄”),晶状体的_发生变化。有些同学看不清远处的景物,可以佩戴_透镜制作的眼镜矫正视力。16木块的长度为_cm;温度计读数为_。17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岸上的物体变_(选填“高”或“矮”)了。这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偏折的原
7、因。18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 由图象可知, 该物质的熔点是_;在第 2min 时,该物质处于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19有一只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示数是,若用这样的体温计给病人测体温,病人的体温是,则体温计的示数将是_。常用体温计横截面如图,其中沿_方向观察易于读数(填A或B或C),这是因为体温计在设计时应用了_原理。2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运动的图像。当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选填“南”或“北”)运动;当时间时,两车相距_。三、作图题21作图题(1)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2)在如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
8、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四、实验题22小丽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几个探究实验。(1)如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_;(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可以传声;(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_(选填“大”或“小”);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4)
9、若在月球上做图乙实验泡沫塑料球_(选填“能”或“不能”)弹起。23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小明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_;(2)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第_min时水的温度,你判断的依据是_;时间/min891011121314温度/96979898959898(3)当水温升到90时,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发现从加热到沸腾时间过长,请你帮他分析原因可能是_;根据表格可知水的沸点是_。24小明利用图中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A和纸板B垂直于平面
10、镜且可绕ON折转。(1)除图中器材外,小明实验中还必须用到的测量仪器是_;(2)小明改变入射角大小,多次实验后,小明得到如下几组数据实验次数1234入射角/20304060反射角/20305060分析发现表格中的第_次数据是错误的,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将反射光线与_的夹角当作了反射角(选填“平面镜”或“法线”);根据表中的正确数据可知,反射角_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验中小明发现从硬纸板前的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反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_反射(选填“漫”或“镜面”);(3)接着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激光笔在纸板B上沿着FO的方向射向O点,反射光会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
11、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将激光笔在纸板A上沿EO的方向射向O点,并将纸板B绕ON向后折转,在纸板B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同一平面内(选填“在”或“不在”)。25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将焦距为10.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0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根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比烛焰
12、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45.0cm刻度线处,烛焰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26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活动中,让纸锥从某一高度下落到地面,(1)为了完成这个实验要用到两种测量工具,它们是_和_。(2)为防止下落时间太短,不便测量,应选择锥角较_(选填“大”或“小”)的纸锥,或从较_(选填“大”或“小”)的高度开始下落;(3)小明实验小组测量一个纸锥的下落速度,三人同时测量时间。下表是他们的
13、实验数据记录表,请你帮他完成表格所有空格。下落距离s/m下落时间t1/s下落时间t2/s下落时间t3/s下落时间平均值t/s_1.801.41.61.5_(4)小明所在小组又继续研究小球在水中的下落运动情况,他们用照相机拍摄了一张小球下落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背景墙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时间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小球从A点到B点的速度大于B点到C点速度小球从B点到D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小球从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小球通过C点时的速度为A B C D【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解析B【详解】AB由图可知,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大象
14、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Hz20000Hz,所以大象不能听到的声,人一定听不到;而人能听到的声,大象也能听到。故A错误,B正确;CD人的发声频率范围为85Hz1100Hz,大象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4Hz24Hz,所以大象发出的声,人不一定能听到;人发出的声,大象能听到。故CD错误。故选B。2A解析A【详解】A安装双层中空玻璃能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B要分辨不同物体的发声,是根据物体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故B错误;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地面通信时利用的是电磁波来工作的,故C错误;D利用超声波能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超声波携带了能量,才
15、能把结石除掉,即超声波此时传递的是能量,故D错误。故选A。3A解析A【详解】液态氟利昂进入冷冻室吸走热量后,会变成气态,这个过程是汽化过程,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D解析D【详解】A初中生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1cm,50mm是5cm,故A不符合题意;B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是声音的响度是50dB 70dB,超过90dB就会影响听力,故B不符合题意;C课桌上的笔落到地上用时约0.1秒,0.5min是30s,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D符合题意。故选D。5B解析B【分析】温度计的玻璃管内径越小,在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其液柱升得越快。【详解】由于两温度
16、计的玻璃泡内装等量的煤油,故当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煤油膨胀或收缩的体积相同。根据,内径粗的温度计液柱短,内径细的温度计液柱长,它们表示的温度是一样的,则内径小的液柱升得快些,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6B解析B【详解】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验钞机,根据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制成红外线夜视仪,故A错误;B“雨后彩虹”和“海市蜃楼”两现象都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原理相同,故B正确;C常见的自行车的尾灯是红色的,吸收除了红色光外的所有色光,只反射红色光,而不是发出红光,故C错误;D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镜面反射的缘故,故D错误。故选B。7C解析C【详解】A
17、、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A正确;B、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投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故C错误;D、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因此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故D正确8A解析A【详解】A生活中的凸透镜应用,有照相机,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正确;B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将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即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需要戴凹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矫正,凹透镜具有发散作用,会让光线发散,那
18、么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故B错误;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必须放在一倍焦距内,即物与镜的距离必须小于一倍焦距,故C错误;D幻灯机的成像原理是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摄像机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的相同,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幻灯机的成像原理与摄像机的成像原理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A。9C解析C【详解】同步卫星与地球旋转的角度、速度均相同,则以地球为参照物时,同步卫星是静止的。故选C。10D解析D【详解】A由图知,05s内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5至10s内物体静止,而10至20s时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做变速运动,故A错误;B物体在02
19、0s内的平均速度v2m/s;故B错误;C物体在510s时间内图象是水平直线,物体静止;故C错误;D0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0m,则速度为v14m/s;1020s内物体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0m,速度为v22m/s;由计算结果可知,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故D正确二、填空题11振动 响度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编钟时,编钟振动而发声。2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为振幅大小,用力敲同一个编钟,编钟响度会大,轻敲编钟,编钟响度小。12偏高 凸透镜 【详解】人眼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反射(或折射)的光进入人眼,当光线经过偏转进入人眼时,人大脑直觉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过来,所以看
20、到的是物体的虚像如图可知,看到的像在恒星1的上方,比原位置偏高;由题目中的图可知,恒星1恒星2发出的光经过黑洞附近时,会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弯曲,光束变得集中,类似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所以,在黑洞的位置可以用凸透镜代替它对光的作用13吸收 反射 漫反射 【详解】1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所以黑条纹将光吸收。2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白条纹将光反射。3光在条形码表面进行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在多个角度都能看清楚条形码。14下落 液化 表面积 【详解】12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因为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
21、白气”是向下运动的。3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可以加快水的蒸发。15薄 焦距 凹透镜 【详解】1在走廊上眺望远方,从近处看远处,晶状体变薄。2晶状体折射能力变弱,焦距变长。3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近视眼,是折光能力变强,像成在视网膜解析薄 焦距 凹透镜 【详解】1在走廊上眺望远方,从近处看远处,晶状体变薄。2晶状体折射能力变弱,焦距变长。3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近视眼,是折光能力变强,像成在视网膜前,故需要凹透镜发散。1650 -14 【详解】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左端放在刻度尺1.00cm位置,右端放在3.50cm,因此木块的长度为2.50cm。2从
22、图乙中可以解析50 -14 【详解】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左端放在刻度尺1.00cm位置,右端放在3.50cm,因此木块的长度为2.50cm。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在0以下,读数为-14。17高 靠近 【详解】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去,看到是物体的虚像,虚像在物体的上方,因此在水面下的解析高 靠近 【详解】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去,看到是物体的虚像,虚像在物体的上方,因
23、此在水面下的游泳者看到的物体与实际的物体相比变高。18固 【详解】1由图可知,物体在37min中内,继续吸热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80。2在第2min物体温度没有达到熔点,没有熔化,所以为固态。解析固 【详解】1由图可知,物体在37min中内,继续吸热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80。2在第2min物体温度没有达到熔点,没有熔化,所以为固态。19B 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详解】1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解析 B 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详解】1使
24、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体温不高于,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所以体温是的人测量的结果是。2体温计的内部的玻璃管很细,直接观察不易读出示数,利用放大镜的作用,使玻璃管放大,放大镜实质是一个凸透镜,如图只有在位置B观察,体温计的横截面的中间比边缘厚,起放大镜作用。3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是放大镜的工作原理。20北 6 【详解】1由图像可知,甲车比乙车的速度快,两车同时向南做匀速直线运动,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北运动的。2由图
25、像可知,甲车的速度甲车3s行驶的路程为s甲=v甲解析北 6 【详解】1由图像可知,甲车比乙车的速度快,两车同时向南做匀速直线运动,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北运动的。2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甲车3s行驶的路程为s甲=v甲t=6m/s3s=18m由图像可知乙车3s行驶的路程为12m,两车同向行驶,相距为s=s甲-s乙=18m-12m=6m三、作图题21(1);(2)【详解】(1)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入射光线即可。如图所示;(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解析(1);(2)【详解】(1)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
26、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入射光线即可。如图所示;(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四、实验题22振动 空气 变小 小 不能 不能 【详解】(1)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2)2敲响右解析振动 空气 变小 小 不能 不能 【详解】(1)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2)2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这是由于两个音叉之间的空气作为介质,传递声音,该实验说
27、明空气能传声。(3)34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变小;并由此推理可知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小。5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4)6若在月球上做图乙实验,月球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右边音叉振动,左边音叉不会随之振动,泡沫塑料球不能弹起。23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12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 没有加盖或水质量太多等 98 【详解】(1)1温度计使用时下方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触容器底和壁,解析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12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 没有加盖或水质量太多等 98
28、 【详解】(1)1温度计使用时下方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触容器底和壁,明显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2)23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通过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从第10分钟开始水已经沸腾,温度应保持98不变,但是第12分钟温度低于98,这是一组错误数据。(3)4由图可知,烧杯没有加盖,会向空气散热,加热时间变长,同时水质量大也会导致加热时间变长。5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98不变,也就是此时水的沸点是98。24量角器 3 平面镜 等于 漫 可逆 在 【详解】(1)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需要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所以还需要测量工具是量角器。(2解析量角器 3 平
29、面镜 等于 漫 可逆 在 【详解】(1)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需要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所以还需要测量工具是量角器。(2)23表中第124次实验得到的反射、入射角数据都是相等的,而第三次实验中入射角为40时,反射角等于50,这是在测量过程中将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所以第三次实验得到的反射角数据是错误。4数据纠正后,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到结论光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5由于硬纸板不是光滑的,光线照在上面,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发生漫反射,所以从硬纸板前的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反射光线。(3)6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让激光笔在纸板B上沿着FO的方向射向O点,反射光会沿
30、着OE方向射出。7由于在光反射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将激光笔在纸板A上沿EO的方向射向O点,并将纸板B绕ON向后折转,纸板B与反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B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25B D 不能 【详解】(1)1图中物距大于像距且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说明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解析B D 不能 【详解】(1)1图中物距大于像距且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说明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故选B。(2)2保持透镜在50.0cm刻度线处不动,
31、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比烛焰大的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此时应将蜡烛移到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光屏移到二倍焦距之外,所以应进行的操作是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故选D。(3)3保持透镜在50.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45.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5.0cm,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26刻度尺 秒表 大 大 下落的平均速度v/ms-1 1.5 1.20 D 【详解】(1)12实验中测量速度,是利用来间接测量的,所以用到的解析刻度尺 秒表 大 大 下落的平均速度v/ms-1 1.5 1.20 D 【详解】(1)12实验中测量速度,是
32、利用来间接测量的,所以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2)3选择锥角较大的纸锥,可以增大空气阻力,使纸锥下落速度变慢,增大纸维下落的时间,便于测量时间。4让纸锥从较大的高度下落,可以增大纸维下落的时间,便于测量时间。(3)5由题可知,三个人测出三个不同的下落时间,前面已经求出下落的平时时间,接下来应该求出下落的平均速度,所以应该填入下落的平均速度v/ms-1。6下落时间平均值7下落的平均速度(4)8由图可知,ABCD相邻两点所经过的时间间隔是相的,均为。小球从A点到B点的时间等于从B点到C点的时间,但是,小球从A点到B点的路程是从B点到C点路程的2倍,所以,小球从A点到B点的速度大于B点到C点速度,故正确。BC两和CD两点间的距离相等,所以小球从B点到D点的运动是匀速运动,故错误。小球从A点到D点的时间为,小球从A点到D点的路程为,所以小球从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故错误。小球从B点到D点的运动是匀速运动,所以小球通过C点时的速度为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