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
项目
评分标准
初期评定
中期评定
末期评定
1、无支撑坐位
0分:不能保持坐位;
1分:能坐,但少于5min;
2分:能坚持坐5min以上。
2、健侧伸展防护反应
0分:肩部无外展或肘关节无伸展;
1分:反应减弱;
2分:反应正常。
3、患侧伸展防护反应
0分:肩部无外展或肘关节无伸展;
1分:反应减弱;
2分:反应正常。
4、支撑站立
0分:不能站立;
1分:在他人的最大支撑下可以站立;
2分:由他人稍给。
5、无支撑站立
0分:不能站立;
1分:不能站立1min或身体摇晃;
2分:能平衡站立1min以上。
6、健侧单足站立
0分:不能维持1~2s;
1分:平衡站稳达4~9s;
2分:平衡站稳超过10s。
7、患侧单足站立
0分:不能维持1~2s;
1分:平衡站稳达4~9s;
2分:平衡站稳超过10s。
总分
评定者
结果分析:最高平衡评分为14分,对训练后平衡能力变化进行比较。
注:1、无支撑坐位时双足应着地;2、检查健侧伸展防护反应时,术者要从患侧向健侧轻推患者接近失衡点,观察有无反应,同理,检查患侧,要从健侧轻推。
1. 坐到站:尽量不用手支撑。
()4不用手扶持独立稳定地站起
()3用手扶持独立地站起
()2经过几次努力用手扶持站起
()1需要较少的帮助站起
()0需要中度或最大的帮助站起
2. 无支撑站立:没有扶持下站立2分钟
()4安全站立2分钟
()3监护下站立2分钟
()2无扶持下站立30秒
()1经过几次努力无扶持站立30秒
()0无扶持不能站立30秒
3. 无靠背的坐位:双足稳定支撑于地板,手臂交叉维持2分钟
()4安全坐2分钟
()3监护下坐2分钟
()2坐30秒
()1坐10秒
()0没有支撑不能坐10秒
4. 站立到坐。
()4少量用手帮助安全地坐下
()3用手帮助控制身体下降
()2后方的腿靠着椅子控制身体下降
()1独立地坐但不能控制身体下降
()0扶持下坐
5. 转移:从椅到椅或床到椅
()4少量用手帮助下安全转移
()3大量用手帮助下安全转移
()2口头提示或监护下转移
()1需要一人帮助下转移
()0需要二人帮助下转移
6. 闭眼无支撑下站立:站立10秒
()4安全站立10秒
()3监护下站立10秒
()2站立3秒
()1站立稳定但闭眼不超过3秒
()0需要帮助以防摔倒
7. 双脚并拢无支撑站立
()4自己并拢双脚安全站立1分钟
()3自己并拢双脚监护下站立1分钟
()2自己并拢双脚站立不超过30秒
()1帮助下并拢双脚站立15秒
()0帮助下并拢双脚站立不超过15秒
8. 站立下向前伸手:双手向前抬高90度,尽可能向前伸手指
()4向前伸超过25厘米
()3向前伸超过12.5厘米
()2向前伸超过5厘米
()1监护下向前伸手
()0尝试向前伸手时失去平衡
9. 站立时从地板捡起物体:物体放在双脚前方
()4轻松安全地捡起物体
()3监护下捡起物体
()2离物体3-5厘米不能捡起物体但能独自保持平衡
()1不能捡起物体,尝试时需要监护
()0不能尝试或需要帮助维持平衡以防摔倒
10.站立时转身往左、右肩后看。
()4看到双侧后方,重心转移良好
()3看到一侧后方,另一侧缺乏重心转移
()2只能轻微侧身,可维持平衡
()1监护下尝试侧身
()0帮助下尝试侧身
11.360度转身:顺时针、逆时针两个方向
()4安全地360度转身:4秒内两个方向
()3安全地360度转身:4秒内一个方向
()2安全地360度转身但速度较慢
()1口头提示或监护下转身
()0帮助下转身
12.站立时交替抬腿置于小矮凳上:连续4次共8步
()4独立安全地站立,20秒内完成8步
()3独立站立,超过20秒完成8步
()2没有监护下完成4步
()1少量帮助下完成2步或以上
()0帮助下以防摔倒或不能尝试
13.一只脚放在另一脚前方站立:步长必须超过脚的长度,步宽与该儿童平时步宽相似。
()4双脚一前一后独立保持30秒
()3一只脚在另一脚稍前方独立保持30秒
()2更小的步长独立保持30秒
()1帮助下迈步保持15秒
()0站立或迈步时失去平衡
14.单脚站立
()4独立单脚站立超过10秒
()3独立单脚站立5-10秒
()2独立单脚站立3秒或以上
()1尝试抬腿不能保持3秒但能独立站立
()0不能尝试或帮助下防止摔倒
Berg平衡量表 总分
Berg平衡量表评价记录表
检查序号
检查内容
得分(0-4)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1
从坐位站起
2
无支持站立
3
无支持坐位
4
从站立位坐下
5
转移
6
闭目站立
7
双脚并拢站立
8
上肢向前伸站立并向 前移动
9
从地面拾起物品
10
转身向后看
11
转身360°
12
将一只脚放在台阶或凳子上
13
两脚一前一后站立
14
单腿站立
总分
二、平衡功能评定
平衡功能对于人的转移,活动能力是一个基础,临床进行转移及其他运动训练前,一定要先对平衡功能进行评价,必要的话,进行训练后再进行其他运动训练。
静态平衡(1级平衡):是指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位处于某种特定姿势。例如:坐或站时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肌肉的等长收缩。
动态平衡:分为2级平衡:指人体进行各种自主运动,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姿势时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
3级平衡:是指人体对外界干扰,例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Berg平衡量表是常用的评价平衡功能的定量化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