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Q∕GDW 11258-2014 10kV电缆及附件选型和检测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82788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1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GDW 11258-2014 10kV电缆及附件选型和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Q∕GDW 11258-2014 10kV电缆及附件选型和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Q∕GDW 11258-2014 10kV电缆及附件选型和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Q∕GDW 11258-2014 10kV电缆及附件选型和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Q∕GDW 11258-2014 10kV电缆及附件选型和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29.240 Q/GD矶7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11258-2014 10kV电缆及附件选型和检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election and detection for 10kV power cables and their accessones 2014 -11 -20发布2014 -11 -20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Q/GDW 11258-2014 目欠前言.11l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正常使用条件和特殊使用条件.2 5 技术原则和参数要求.26 技术要求和参数.37 试验内容及要求.68

2、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8 编制说明.10Q/GDW 11258- 2014 目IJ1=1 按照公司配电网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为进一步规范10kV电力电缆及附件的选型要求、技术参数、试验项目及方法等,有效指导公司系统lOkV电力电缆选型和检测,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并结合目前配电网的发展水平、运行经验和管理要求,制定本标准。II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提出并解释。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志强、姜芸、许强、廖天明、蒋晓娟、纪坤华、李洪涛。本标准首次发布。Q/GDW 11258- 2014

3、 10kV电缆及附件选型和检测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国网公司lOkV电力电缆及附件选型原则、技术参数、试验项目、方法及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lOkV,额定频率50Hz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及附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 3956 电缆的导体GB 4005 电线电缆交货盘GB/T 9327 额定电压35kV(Um=40.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式和机械式连接金具试验方法和要求GB

4、/T 11091 电缆用铜带GB/T 1270-2008 额定电压lkV(Um=1.2 kV)到35kV(Um =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T 14315- 2008 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GB/T 19666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电缆线路power cable line 由电缆、附件、附属设备及附属设施所组成的整个系统。3.2 导体conductor 电缆中具有传导电流特定功能的一个部件。3.3 绝缘insulation 电缆中具有耐受电压特定功能的绝缘材料。Q/GD

5、W 11258- 2014 3.4 屏蔽screen 能够将电场控制在绝缘内部,同时能够使得绝缘界面处表面光滑,并借此消除界面处空隙的导电层。3.5 护套sheath 均匀连续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管状包覆层,通常挤出形成。3. 6 终端termination 安装在电缆末端,以保证与该系统其他部分的电气连接并保持绝缘至连接点的装置。3. 7 接头joint连接两根电缆形成连续电路的附件。4 正常使用条件和特殊使用条件4. 1 正常使用条件4. 1. 1 环境温度:a) 最高气温+450C;b) 最低气温-400C。4.1. 2 环境相对湿度(在250C时):a) 日平均值:三95%;b) 月平均

6、值:S90%。4.1. 3 海拔高度:三1000m。4.1. 4 污秽等级:户内D级,户外E级。4.1. 5 一般采用隧道、电缆沟、排管、直埋或架空等敷设方式。4.2 特殊使用条件凡是需要满足4.1条规定的正常环境条件之外的特殊使用条件,应由项目单位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出。5 技术原则和参数要求5. 1 一般性原则5. 1. 1 应按照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要求,根据线路输送容量、系统运行条件、电缆路径、敷设方式等合理选择电缆和附件型式。2 Q/GDW 11258- 2014 5. 1. 2 应加强电力电缆和附件选型、订货及验收的过程管理,应优先选择具有良好运行业绩和成熟制造经验的制造商。5. 1

7、. 3 电缆和附件的使用寿命应不小于40年。5.2 电缆选型技术原则5.2. 1 电缆和附件的额定电压用的、U和Um标示并不得低于表1的规定,电缆线路主绝缘的雷电冲击绝缘水平的l不得低于表1的规定。表110kV电缆和附件的额定电压和冲击耐受电压系统(kV)Uo (kV) U (kV) Um (kV) Up1 (kV) 10 8.7 10或1512或17.595 注1:U,。为电缆设计时采用的导体对地或金属屏蔽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有效值。注2:U为电缆设计时采用的导体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有效值。注3:Um为电缆所在系统的最高系统电压有效值。5.2. 2 电缆线路截面应按远期规划一次选定,构成环网的干

8、线截面应匹配,建设改造区域的电缆截面和材质应标准化,并满足通过最大短路电流时热稳定的要求。5.2. 3 10kV电缆主绝缘应为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材料。三芯统包电缆内护套宜选用聚氯乙烯(PVC) ,外护套宜采用聚氯乙烯:为提高防水性能,内护套可选用聚乙烯(PE)材质。5.2. 4 线路全线在隧道、排管等不易被外力破坏的设施内敷设时,宜选用单芯互绞集束电缆,无铠装层:外护套应选用聚氯乙烯材质并适当加厚以提高机械防护性能。为满足防水要求,宜在金属屏蔽层内设阻水层。5.2. 5 直埋电缆线路应选用具有钢带铠装层的电缆。垂直落差大的电缆线路宜选用具有钢丝铠装层的电缆。5.2. 6 在对弯曲度要求

9、较高的场所可选用橡胶绝缘软铜芯电缆。5.2. 7 在隧道、电缆沟内敷设时,应采用阻燃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5.3 附件选型技术原则5.3. 1 10kV电缆附件的额定电压应与所连接的lOkV电缆额定电压相同。5.3. 2 10kV电缆附件的载流量应与所连接的10kV电缆载流量相匹配。5.3.3 一般选用冷缩型、热缩型或预制型电缆附件(可分离式连接器)。5.3. 4 与全绝缘紧凑型开关柜(环网柜)的电缆套管底座连接时,应选用全屏蔽全绝缘可触摸式预制型电缆终端。10kV电缆与配电变压器直接连接时宜选用预制型电缆终端。5.3. 5 冷缩式电缆附件宜采用液态硅橡胶制作。5.3. 6 预制式电缆终端宜选

10、用液态硅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模铸工艺制作。6 技术要求和参数6. 1 电缆技术要求6. 1. 1 电缆结构应符合GB/T12706-2008的相关规定。3 Q/GDW 11258- 2014 6. 1. 2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导体应为圆形并绞合紧压,紧压系数不小于0.90800mm2以下导体应采用紧压圆形导体结构800mm2的导体可任选紧压导体或分割导体结构,1000mm2及以上应采用分割导体结构。6. 1. 3 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应采用三层共挤工艺,全封闭化学交联。绝缘料采用交联聚乙烯料,半导电屏蔽料采用交联型材料。绝缘料和半导电料

11、从生产之日到使用不应超过半年。6.1 . 4 导体屏蔽为挤包的交联半导电层,电阻率不大于1000Q om。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导体上,并和绝缘紧密结合,表面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在剥离导体屏蔽时,半导电层不应有卡留在导体绞股之间的现象。6. 1. 5 绝缘要求:a) 绝缘标称厚度为4.5mm,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任一断面的偏心度应不大于10%;b) 电缆的绝缘偏心度应符合下式规定:(tmax -tmin) /tmax三10%式中:tmax一一绝缘最大厚度,mm; tm川I口1ln 绝缘标称厚度,mm; l

12、l; 1; : lmax;f口lmin在绝缘同一断面上测得。(1) 6. 1. 6 绝缘屏蔽为挤包的交联半导电层,电阻率不大于500Q om。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绝缘表面,表面应光滑,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绝缘屏蔽应为可剥离型。三芯电缆各相绝缘屏蔽与金属屏蔽之间应有沿缆芯纵向的相色(黄绿红)标志带,其宽度不小于2mm。6. 1. 7 金属屏蔽要求:a) 金属屏蔽应由一根或多根金属带、金属编织带、金属丝的同心层或金属丝与金属带的组合结构组成。金属屏蔽的截面应满足故障时通过短路电流的要求,不宜小于25mm2;b) 10kV电缆一般选用铜带屏蔽:c) 标称截面积为500mm2及 以上

13、 电缆的金属屏蔽应采用铜丝屏蔽结构,金属屏蔽中铜丝的电阻应符合GB/T3956的要求:d) 铜带屏蔽由一层重叠绕包的软铜带组成,绕包连续均匀、平整光滑、没有断裂,铜带间的平均搭盖率应不小于15%,其最小搭盖率应不小于5%。软铜带应符合GB/T11091,铜带标称厚度为:1) 单芯电缆:二三0.12mm;2) 三芯电缆:二三0.10mm。e) 铜带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6. 1. 8 内衬层与填充要求:a) 内衬层可以挤包或绕包,圆形绝缘线芯电缆只有在绝缘线芯间的间隙被密实填充时,才允许采用绕包内衬层,挤包内衬层前允许用合适的带子扎紧:b) 挤包内衬层的近似厚度应符合GB/T1270

14、6-2008的要求,有防水要求时,宜选用PE内衬层:c) 采用与电缆运行温度相适应的非吸湿性材料填充,应密实、圆整,并保证在成品电缆段附加老化试验后不粉化,三芯成缆后外形应圆整。6. 1. 9 金属铠装要求:a) 金属铠装分为金属带和金属丝两种:4 Q/GDW 11258- 2014 b) 金属带铠装采用双层镀辞钢带或涂漆钢带,螺旋绕包两层,外层钢带的中间大致在内层钢带间隙上方,包带间隙应不大于钢带宽度的50%,绕包应平整光滑,3X240mm2及以上电缆的钢带标称厚度为0.8mm,3 X 240mm2以下电缆的钢带标称厚度为0.5mm;c) 金属丝一般选用钢丝,铠装应紧密,必要时可在铠装外疏绕

15、一条最小厚度为0.3mm的镀辞钢带,钢丝直径应符合GB/T12706-2008的要求。6. 1. 10 外护套要求:a) 机械防护性能单芯电缆外护套标称厚度见表2,三芯电缆外护套标称厚度见表3;b) 外护套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在特殊环境下如有需要可选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防自蚁、鼠啃、真菌侵蚀和化学溶液污染的特种外护套:d) 采用变电站电缆夹层、电缆竖井、排管、电缆沟、隧道、桥梁及桥架敷设的阻燃电缆的成束阻燃性能应不低于C级。表2单芯电缆外护套标称厚度电缆截面积Cmm2)无铠装外护套标称厚度Cmm)95 2.5 120150 2.8 185240 3

16、.0 300400 3.0 500 3.2 630 3.2 表3三芯电缆外护套标称厚度电缆截面积Cmm2)外护套标称厚度Cmm)无铠装有铠装95 2.8 3.0 120 2.9 3.1 150 3.0 3.2 185 3.1 3.3 240 3.3 3.5 300 3.4 3.7 400 3.9 4.1 6. 1. 11 电缆不圆度要求:a) 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10%;b) 电缆不圆度的计算公式为:电缆最大外径电缆最小外径电缆不圆度-./U/ -./U. / , , X 100% (2) 电缆最大外径6. 1. 12 采用阻燃电缆时电缆的阻燃特性和技术参数要求需符合GB/T19666的相关规定

17、。5 Q/GDW 11258-2014 6. 1. 13 电缆两端应用防水密封套密封,密封套和电缆的重叠长度应不小于200mm。如有要求安装牵引头,牵引头应与线芯采用国压的连接方式并与电缆可靠密封,在运输、储存、敷设过程中保证电缆密封不失效。6. 1. 14 电缆各相绝缘屏蔽外应设相色带,按黄、绿、红色标记。6.2 电缆附件技术要求6.2. 1 电缆附件性能应符合GB/T12706-2008的规定。6.2. 2 电缆附件应配套齐全,并应包括连接金具(端子、对接管等)、接地线、弹性密封胶、绝缘自粘带特殊安装工器具等配套材料。消耗性材料包括绝缘硅脂、清洁剂、焊料、安装用于套等。弹簧卡子要求采用非磁

18、性材料制作。6.2. 3 铠装电缆所用终端应配备两条接地线,接地线(跨接线)应选用铜编织带或铜绞线,截面应满足系统要求。接地线长度均不应小于800mm。6.2.4 中间接头铜网套屏蔽截面积应大于40mm2。应配备两条跨接线,截面积均大于25mm2。宜采用优质恒力非磁性弹簧固定连接,具有长效接触良好的优点。6.2.5 户外终端所用外绝缘材料应具有抗大气老化、耐电蚀及耐漏电痕性能。6.2.6 冷缩终端和中间接头电场应力控制宜采用应力锥结构,通过一定的过盈量来保证附件和电缆接触的界面有足够的握紧力。主绝缘部分和应力锥一体注塑成型,两者之间无间隙。6.2.7 冷缩式终端除绝缘主体外,密封直管、三叉分支

19、于套均应采用硅橡胶材料。终端应配备相色管。6.2.8 冷缩终端或中间接头芯绳采用搭扣方式编织而成,且每圈芯绳之间应有均匀的焊点连接,以保证其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安装时的均匀抽取。芯绳应从冷缩附件的一端能够完成抽出,不采用抽管式。6.2.9 内、外屏蔽层应与主体绝缘层采用整体模注成型的工艺,禁止采用喷涂半导电漆结构。6.2.10 热缩式接头绝缘管不应超过两层。6. 2. 11 连接金具的要求:a) 连接金具的材质应满足GB/T14315-2008标准6.1的规定:b) 金具应镀锡,金具不得使用管材压制而成:c) 连接金具的外径应与压接模相配合,保证可靠压缩比:d) 应明确其压接模与连接金具的外径的配

20、合,压接后的连接金具应符合GB/T9327; e) 不同导体材质电缆与设备连接时,应使用铜铝过渡线夹(端子); 。户外终端连接金具宜选用防雨型线夹(端子)。6.2.12 电缆附件应满足密封防水要求。中间接头的内衬层和外护套防水层需单独恢复。终端防水宜选用硅橡胶绝缘带缠绕封堵。6.2.13 清洁剂应无毒、易挥发、不与绝缘屏蔽相溶。6.2.14 在正常的室温环境下储存,最少可以储存2年,在储存期内不得有开裂、松垮等现象。7 试验内容及要求7. 1 电缆试验7. 1. 1 型式试验7. 1. 1. 1 具有特定电压和导体截面的一种型式的电缆通过了型式试验后,对于具有其他导体截面和/或额定电压的电缆型

21、式批准依然有效,只要满足下列三个条件:a) 绝缘和半导电屏蔽材料以及所采用的制造工艺相同:b) 导体截面积不大于己试电缆:6 Q/GDW 11258-2014 c) 额定电压不高于己试电缆。7. 1. 1.2 型式试验顺序及试验要求应符合GB/T12706-2008的要求。7. 1.2 出厂试验出厂试验通常应在每一个电缆制造长度进行。标准规定的出厂试验为:a) 导体直流电阻:b) 应对每一根电缆长度所有导体进行测量。成品电缆或从成品电缆上取下的试样,应在保持适当温度的试验室内至少存放12h后测量。电阻测量值应按GB/T3956规定的公式和系数校正到20下的1km长度的数值。每一根导体20根时的

22、直流电阻应不超过GB/T3956规定的相应的最大值:c) 局部放电:d) 应按GB/T3048进行局部放电试验,试验灵敏度应为10pC或更优:e) 三芯电缆的所有绝缘线芯都应试验,电压施加于每一根导体和金属屏蔽之间:0 试验电压应逐渐升高到2Uo并保持10s,然后缓慢降到1.73Uo;g) 在1.73Uo下,应无任何由被试电缆产生的超过声明试验灵敏度的可检测到的放电:副主频交流耐压试验:i) 试验频率为主频50Hz,交流电压应为3.5Uo,单相试验电压值为30.5kVC 8.7/15kV电缆), 21kV C6/10kV电缆),要求绝缘应无击穿:j) 单芯电缆的试验电压应施加在导体和金属屏蔽之

23、间,持续5min;k) 对分相金属屏蔽的的三芯电缆,应在每一根导体与金属屏蔽层之间施加电压,持续5min。对不分相金属屏蔽的三芯电缆,应依次在每一根绝缘导体对其他所有导体及统包金属屏蔽层之间施加试验电压,持续5min。三芯电缆也可采用三相变压器,一次完成试验。7. 1.3 抽样试验7. 1. 3. 1 抽样试验一般包括但不限:a) 导体检查:b) 尺寸检查:c) 电压试验:d) XLPE绝缘热延伸试验:e) 绝缘屏蔽剥离试验。7.1.3.2 抽样试验的频度和试验要求应符合GB/T12706-2008。7. 1.4 交接试验交接试验要求:a) 绝缘电阻测量:主绝缘可用2500V或5000V兆欧表

24、测量,耐压试验前后绝缘电阻测量应无明显变化:b) 主绝缘交流电压试验:在导体和金属屏蔽间施加20Hz300Hz交流电压,2.5Uo/5min或2.0Uo/30min或1.7U 0/ 60min,绝缘不击穿:c) 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应在电缆的每相金属套(如铠装层)或金属屏蔽与接地之间施加直流电压10kV/1min,护套不击穿。7.2 附件试验7.2. 1 型式试验7 Q/GDW 11258-2014 如供应商己对相同型号的电缆附件按同一标准进行过型式试验,并且符合6.1.1的规定,则可用检测报告代替。如不符合,有权要求供应商到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重做型式试验。重做的型式试验应按GB/T12706

25、-2008及7.1.1、7.2.1要求进行。7.2.2 出厂试验每批电缆附件出厂前,制造厂应按GB/T12706-2008和相关行业标准及表4的要求进行出厂试验。表4191J行试验项目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标准外观及配套性检查目测2 局部放电试验aGB/T 3048 3 交流电压试验aGB/T 3048 注在可能的情况下,在绝缘件上进行,要求为:1)局部放电(试验灵敏度lOpC或更优,15kV下),无可检测放电。2)交流电压试验要求4.5屿,持续5min绝缘不击穿。7.2.3 抽样试验附件抽样试验按每500套或买方要求,做如下电性能试验:a) lmin主频电压试验:c) 局部放电试验:d) 冲击

26、电压试验土10次:e) 主频耐压试验。抽样试验方法和要求应符合GB/T12706-2008。7.2.4 交接试验安装后的电缆附件应与电缆一起进行试验。7.2.5 到货抽检试验10kV电力电缆和电缆附件的到货抽检试验工作,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有关电力电缆抽检作业规范执行。8 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8. 1 电生览8. 1. 1 成品电缆的护套表面上应有制造厂名、产品型号、额定电压、每米打字和制造年、月的连续标志,标志应字迹清楚,清晰耐磨。8. 1. 2 除非另有规定,电缆应卷绕在符合GB4005、JB/T8137的电缆盘上交货,每个电缆盘上只能卷绕一根电缆。电缆的两端应采用防潮帽密封并牢靠地固

27、定在电缆盘上。8. 1.3 在每盘电缆的外侧端应装有经采购方认可的敷设电缆时牵引用的牵引螺栓或牵引头。牵引螺栓或牵引头与电缆导体的连接,应能满足敷设电缆时的牵引方式和牵引该长度的电缆所需的机械强度。8.1. 4 电缆盘的结构应牢固,筒体部分应采用钢结构。电缆卷绕在电缆盘上后,用护板保护,护板可以用木板或钢板。如采用木护板,在其外表面还应用金属带扎紧,并在护板之下的电缆盘最外层电缆表8 Q/GDW 11258- 2014 面上覆盖一层硬纸或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材料,以防碎石或煤渣等坚硬物体掉落在每臣电缆之间,在运输或搬运过程中损伤电缆外护套:如用钢板,则宜采用轧边或螺栓与电缆盘固定,而不应采用焊接

28、固定。8. 1. 5 在运输电缆时,卖方应采取防止电缆盘滚动的措施,例如将电缆盘放在托盘土。卖方应对由于未将电缆或电缆盘正确地扣紧、密封、包装和固定而造成的电缆损伤负责。8. 1. 6 电缆盘在装卸时应采用专门的吊装工具以避免损坏电缆。8. 1. 7 每盘电缆应具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8. 1. 8 在电缆盘上应有下列文字和符合标志:a) 合同号、电缆盘号:b) 收货单位:c) 目的口岸或到站:d) 产品名称和型号规格:e) 电缆的额定电压:。电缆长度:g) 表示搬运电缆盘正确滚动方向的箭头和起吊点的符号:h) 必要的警告文字和符号:i) 卖方名称和制造日期:j) 外形尺寸、毛重和净重。8. 1

29、. 9 保管及出厂资料:a) 出厂试验报告:b) 产品质量验收合格证,合格证书应标示出生产该电缆的绝缘挤出机的开机顺序号和绝缘挤出顺序号:c) 质量保证书。8.2 附件8.2. 1 应在电缆附件中的绝缘件上至少标明制造厂标志和生产序列号。8.2. 2 电缆附件中的绝缘件应分别密封包装,所有部件包装都有防潮湿、防碰撞保护层。8.2. 3 电缆附件外包装注明合同号、收货单位、目的口岸或到站、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质量、制造商、生成日期和有效期,并有轻放、防雨、不得倒置等警示性标志。8.2. 4 电缆附件箱内应附有装箱单。8.2.5 电缆附件产品运输过程中不得将包装箱倒置及碰撞。8.2. 6

30、电缆附件应储存在清洁干燥和阴凉处。8.2.7 凡由于卖方包装不当、包装不充分或保管不善致使货物遭到损坏或丢失时不论在何时何地发现,一经证实,卖方均应负责及时修理、更换或赔偿。在运输中如发生货物损坏和丢失时,卖方负责与承运部门及保险公司交涉,同时卖方应尽快向买方补供货物以满足工程建设进度需要。8.2. 8 保管及出厂资料:a) 出厂试验报告:b) 产品质量验收合格证:c) 安装工艺说明书:d) 装配总图:e) 装箱单。9 Q/GDW 11258- 2014 10kV电缆及附件选型和检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10 Q/GDW 11258- 2014 目;欠编制背景.口2 编制主要原则.口3 与其它标准文

31、件的关系.口4 主要工作过程.口5 标准结构与内容.13 6 条文说明.13 11 Q/GDW 11258-2014 1 编制背景为有效指导10kV电力电缆及附件的选用工作,提高10kV电力电缆及附件安全运行水平,根据关于下达2013年度公司技术标准制修订增补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13)1247号),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以下简称国网运检音)组织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等单位编写了lOkV电缆及附件选型和检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2 编制主要原则本标准参考了现有10kV电力电缆及附件的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总结过去10kV电力电缆及附件应用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全面性、实

32、用性、差异性和前瞻性的原则,进一步细化10kV电力电缆及附件的技术和试验检测指标。3 与其它标准文件的关系本标准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本标准制定时参考了GB/T12706-2008 额定电压1kV(Um=1.2 kV)到35kV(Um =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DLlT413 额定电压35kV(Um=40.5kV)及以下电力电缆热缩式附件技术条件、Q/GDW 371-2009 10 (6) kV500kV电缆技术标准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企业标准和基建、运检、营销等专业管理要求,并广泛征求了各科研单位、网省公司、制造厂家及用户的意见,对10kV电

33、力电缆及附件的主要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本标准内容将随今后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变化进行不断=云,兰在7Gi:t。针对电缆料在存储中的稳定性,提出电缆绝缘料、屏蔽料的储存时间不得大于半年要求:为了简化安装工艺,尽可能消除由于处理绝缘屏蔽带来的安装缺陷,提出绝缘屏蔽应为可剥离型要求:根据国网十八项反措要求,提出采用变电站电缆夹层、电缆竖井、排管、电缆沟、隧道、桥梁及桥架敷设的阻燃电缆的成束阻燃性能应不低于C级要求:为满足特殊环境下电缆使用,提出在特殊环境下如有需要可选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防自蚁、鼠日由、真菌侵蚀和化学溶液污染的特种外护套要求:为了提高电缆附件的防水性能,确保电缆线路的可靠运行,提出电

34、缆附件应满足密封防水要求要求:为了控制电缆产品的质量,提出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10%要求。4 编制工作过程2013年3月4日,国网运检部印发关于委托开展公司配网相关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函),正式启动了lOkV电缆及附件选型和检测技术规范编制工作,确定了标准编写大纲、任务分工和编写计划,明确了编写原则以及与相关标准的界定和衔接。会议明确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作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2013年4月12日-9月30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组织在上海进行本标准的集中编写工作,形成了本标准初稿。2013年10月21-22日,编写组在杭州对10kV电缆及附件选型和检测技术规范标准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2013年11月

35、4-5日,由上海市电力公司组织预审,11月11日形成报送稿。12 Q/GDW 11258- 2014 2013年12月3-6日,标准编写组在杭州对10kV电缆及附件选型和检测技术规范标准进行了集中讨论。邀请中国电科院及部分省公司代表,对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了lOkV电缆及附件选型和检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013年12月18日,国网运检部向公司系统内27家省电力公司和中国电科院广泛征求lOkV电缆及附件选型和检测技术规范意见,收到反馈11条意见。标准编写组对所有征求意见进行了汇总,并根据采纳的修改意见,再次对10kV电缆及附件选型和检测技术规范进行了修改,形成了送审稿。2013年12月27

36、日,国网运检部组织了有关专家在上海对lOkV电缆及附件选型和检测技术规范送审稿进行了审查,标准编写组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形成10kV电缆及附件选型和检测技术规范报批稿。5 标准结构和内容本标准主题章共分5章:第4章正常使用条件和特殊使用条件,主要对10kV电力电缆及附件的正常使用条件和特殊使用条件提出了原则性的规范化要求。第5章技术原则,主要对10kV电力电缆及附件的选型提出了原则性的规范化要求。第6章技术要求和参数,主要对10kV电力电缆及附件的性能要求与各项技术参数进行了明确。第7章试验内容记要求,主要对10kV电力电缆及附件的型式试验项目、例行试验项目、抽样试验、交接试验项目和到

37、货抽检试验项目应进行试验的条件、试验内容、试验方法等进行了规范。第8章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主要对10kV电力电缆及附件产品标志、包装、运输、保管和出厂试验及资料提出了具体规范化要求。6 条文说明本标准5.1.3条明确规定了lOkV电缆及附件寿命不低于40年,以满足国家电网公司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本标准第5.2.4条明确了排管敷设时可使用无铠装电缆,但鉴于碳素螺纹管的保护性能较差,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推荐使用碳素螺纹管排管敷设无铠装电缆。本标准第5.2.7条明确规定了阻燃电缆的使用场合,具体阻燃等级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但最低不得低于C级。本标准7.1.3和7.2.3条分别规定了10kV电缆及附件的到货抽检试验项目、方法和合格判据。到货抽检是保证产品质量持续稳定的有效于段之一,到货抽检项目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本标准7.2.5条中,10kV电力电缆和电缆附件的到货抽检试验工作,目前参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电缆抽检作业规范执行,如公司发布有关标准,按照最新标准执行。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电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