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育苗基地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826054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21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苗基地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育苗基地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育苗基地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育苗基地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育苗基地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1 总论1)项目提要2)依据3)重要参考文献4)关键术语定义与说明(可选)5)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可行性研究结论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的背景与由来2)应用需求与项目必要性分析3 项目建设条件4 建设目标1)项目建设目标2)指导思想与原则3)主要建设任务5 项目建设方案1)项目建设总体布局2)项目区区划3)项目建设内容4)营造林技术措施5)项目可行性分析6 消防、安全、卫生、节能节水措施 1)消防 2)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3)节能 4)节水7 环境影响评价 1)生态环境现状 2)项目对环境影响 3)环境保护措施 4)环境影响评价8 招标方案 1)招标

2、范围 2)招标组织形式 3)招标方式9 项目组织管理 1)建设管理 2)经营(运行)管理10 项目实施进度11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1)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2)投资估算与项目运行(管理)年费用估算 3)项目资金来源12 综合评价 1)项目风险评价 2)项目影响分析 3)项目财务分析13 结论与建议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基地建设项目1-1-2项目投资单位及法人代表项目投资单位:湖南永州 业有限公司项目法人代表:1-1-3项目主管单位:永州市人民政府1-1-4项目建设区域范围:湖南省永州市所辖各县区1-1-5项目性质:新建1-1-6项目建设目标:利用永州各县区现有宜林荒山、老化残次油茶林、其他

3、残次林进行优质高产油茶林开发,形成80万亩油茶产业化基地,年产茶籽原油3-4万吨。1-1-7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内容:高产、优质、速生油茶林产业基地。项目建设规模:按连片开发的模式,兴建60个万亩以上的油茶林。1-1-8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为10.08亿元人民币资金筹措:由项目投资单位自筹资金3.68亿元;农户以山林权(30年)租金入股2.4亿元;银行借贷4亿元(或境外融资)。1-1-9项目经济效益提要项目以三十年为计算期,从项目开始实施的第三年低改林产果、第五年新植林部分挂果(平均年产茶油原油1.5万吨),第八年全面挂果(平均年产茶油原油3.2万吨),累计可生产茶油原油80

4、余万吨,实现产值240余亿元;生产茶籽粕240万吨,产值约40亿元。项目投资回收期为 8 年。1-1-10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永州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1-2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2、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4、油茶栽培技术规程5、湖南省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技术方案6、湖南省油茶造林工程管理办法7、湖南省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管理办法1-3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1山林租赁成本指标 残次、低产油茶林:12元/亩/年宜林荒山:7元/亩/年1-3-2造林成本指标育苗基地1500元/亩新植林1000元/亩

5、低改林700元/亩1-3-3后期运营成本指标 油茶林管理成本:200元/亩茶籽采摘、原油加工成本:25元/公斤1-3-4产出品产量及价格指标 菜籽产量:0.4吨/亩 茶籽出油率:10.5% 茶籽原油现行价格:30元/公斤 茶籽粕产量:0.144吨/亩 茶籽粕现价:1700元/吨1-4可行性研究结论永州市现有油茶种植面积290万亩,绝大部分系低产、老化、残次林,需进行高产化改造。永州市现有宜林荒山368万亩,其中适于油茶开发面积不低于100万亩。本项目的实施可提供近万人的就业岗位,每年为当地农民带来近5亿元的收入,对解决永州的“三农”问题有重要的意义。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53.14%,财务净现值

6、133323万元;投资利润率为44.74%;项目投资回收期为8年,属于收益较高,抗风险能力较强的长线投资项目。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做大做强永州的高档植物油产业,每年可创造近15亿元的产值,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1-5影响项目建设的潜在问题1、农民以林权入股的组织工作面广、量大。2、各有关县(区)政府对项目的支持力度。3、银行信贷资金是否能够按时到位。1-6建议 1、市政府对项目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强有力的支持。 2、尽早展开项目的前期工作。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由来油茶与油棕、油橄榄、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高于茶籽油、花生油和豆油

7、,是与橄榄油相比美的高档植物油。目前我国年产茶油约27.7万吨,仅占全国食用油消费总量的1.23%,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油茶作为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的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为此,发展油茶生产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7年国务院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中特别提到要大力发展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国家林业局也专门出台了关于发展油菜产业的意见。湖南省是全国油茶生产的主产区,2007年全国油茶籽产量为93.91万吨,其中湖南产量为34.79万吨,占全国产量的37%,永州又是湖南油茶生产的主产区,其产量占湖南全省的10%;占全国产量的4%。目前,永州市

8、共有油茶林面积290万亩,占全国油茶林面积的6.2%,而永州的油茶林普遍存在着老化、残化、低产化的问题,作为一个油茶种植大市没有体现出油茶的经济优势,而且作为油茶生产区的地位也在渐渐丧失。再者,永州现有规模化植物油深加工企业2家,年加工能力超过5万吨,而其作为主要产品的茶籽油则面临原料严重不足的局面。因此,如何保持和发展永州油茶产业基础,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并使之成为永州独特的产业优势,使永州成为名符其实、国内国外知名的茶油之乡是摆在永州人民和永州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课题。永州 有限公司对开发永州80万亩油茶基地建设项目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调研,决定投资建设这一项目并委托湖南永州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对

9、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本报告。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本项目的建设是充分利用永州的自然条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永州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有四百万之多,长期以来,永州的农村经济主要依赖粮食生产、烤烟生产、用材林生产、果蔬生产等,除此以外就是外出打工(全市有近百万农村人口在外打工),农村经济形成不了大规模的产业,找不到有效的突破口,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本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利用永州的山林、气候、土质等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把永州油茶打造成一个独特的强势产业,带动永州油茶深加工和副产品生产的健康快速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年产值20亿-50

10、亿元的产业集群,增加国内有效供给,扩大对外出口,实现广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2、本项目的建设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油茶产业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的油茶种植业基本上延续着传统的做法,绝大多数油茶种植区都没有对油茶林实行科学培育和集约化管理,造成油茶林杂灌丛生,林相紊乱,老残林多,病虫害多,荒芜面积大,其结果是产量越来越低(每亩产油仅为4公斤左右),油农的信心也越来越不足,尽管国家在油茶生产上给予了很大的投入,但效果不佳,突破不大。本项目的实施将采用油茶种植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对老化和残次油菜林进行科学改造,实现科学化营林,实现产量上的突破(力争达到每亩产油40-50公斤),为全国油茶生产做一个良好

11、的示范。3、本项目的建设是推进退耕还林,消灭宜林荒山,美化和绿化永州的需要。4、本项目的实施是节约农用耕地,发展绿色食品,优化人民群众食用油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需要。5、本项目的实施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建设。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自然地理条件分析3-1-2永州市的地理位置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五岭山脉北麓,地理坐标为北纬2439-2651、东经11106-11221之间,南北相距最长处245公里,东西相距最宽处144公里,土地总面积22441.43平方公里,合3366.55万亩。3-1-3永州市的地形地貌永州市西、南、东三面环山,呈三山围夹两盆地状,其中北部的零祁盆地面

12、积855.4万亩;南部的宁道江盆地面积1024.27万亩。永州的油茶林分部主要集中在这两个盆地。永州地貌山丘地为主体,丘、岗、平俱全,有中山、中低山、低山总面积11044.5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9.5%;丘陵3242平方公里,岗地3973平方公里,平原3191平方公里,水面880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的14.5%、17.81%、14.29%和3.94%。永州共有山林面积2173万亩,宜林荒山368万亩。油茶种植面积290万亩,占全国油茶面积的6.2%。3-1-4永州市的气候永州市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为17.618.6,无霜期286-311天,日最低

13、气温0以下的天数约为8-15天;平均年日照的数为1300-174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达101.5-113千卡/平方厘米;平均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3-1-5永州市水系、水文永州是一个河流密布、水系发达的地区,全市共有大小河流733条,总长10515公里,主要河流为湘江(境内流程227.2公里,出境流量774m3/秒)和潇水河(干流长354公里,平均流量245m3/秒)。永州水系分划为三:一是湘江水系,包括全市主要河流,流域面积2146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6.09%;二是珠江水系,主要是江永桃川、江华河路口一带及蓝山的部分小河,流域面积77.8平方公里;三是资江水系,只有东安南

14、桥、大盛部分地区的小河,流域面积101.3平方公里。3-1-6永州市的土壤永州市土壤总面积2750.09万亩,有地带性土、岩成土、泛域土3大纲,10个土类。其中红壤1500.27万亩,占54.55%,黄壤389.18万亩,占14.19%;山地黄棕壤157.35万亩,占5.72%。上述三类土壤适合油茶生长。3-1-7永州市的植被永州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系湖南省植物资源富集之地。全市有乔、灌木树种127种、429属、1542种。主要植被有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阔针混交林、落叶常绿混交林、山厅矮林、草地等。由于不同海拔、不同土壤结构形成植物不同的生境条件,孕育着不同的森林群落。境内植被类型呈海拔垂

15、直分布,其中油茶主要分布于海拔900米以下的中低山、丘陵和盆地。3-2永州市社会经济状况3-2-1永州市面积、人口结构永州市总面积为2.2441万平方公里,所辖二区、九县、二个管理区共有188个乡镇5313个村(居委会),总人口580万,其中农村人口400万。3-2-2永州市经济发展状况截止2008年统计,永州市2008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592.7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4.4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11元。3-2-3永州市交通基础设施概况永州地处湖南南部、毗邻广东、广西,是中原腹地通往华南、西南二大出海口的必经之地。近年来永州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16、力图使区位优势变成交通优势,到2008年,全市公路行车里程达到1.42万公里。目前,境内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两条,通车里程200公里,已开工建设的高速公路有永蓝高速、永贺高速和厦蓉高速等。未来三年内,永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480公里,永州将在时间、空间上进入珠江三角洲3-4小时经济圈,再加上洛湛铁路、湘桂铁路复线的建成,空港航线的扩展,永州大进大出的立体交通格局必将形成,这对项目建成以后的效益将产生巨大的影响。3-3永州市林业及森林资源状况永州市是湖南省重点林区之一,中国南方重点商品材生产基地,林业用地面积2173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65%,全市11个县区中有10个重点林区县,占全省重点林区

17、县的13%;建有26个国营林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1个国家级、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到2008年,全市有林地面积1800万亩,森林蓄积量近4000平方米,森林覆盖率62.5%。3-4项目投资单位基本情况湖南永州 有限公司是由 实业有限公司、江苏 贸易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并在永州登记注册的一家大型民营涉农企业,主营 生产,公司总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于2007年在湖南永州注册,注册地址: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 路;法定代表:3-5项目经营公司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招聘和聘请1、经营管理人员:向社会公开招聘2、林业技术人员: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中、高级林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或向林业科研院所协请中、高级林

18、业技术人员3-6项目用地分布永州市现有万亩以上油茶林乡镇有122个,大多集中在零祁盆地和宁道江盆地。本项目拟从中选择60个左右乡镇,50万亩老残茶林和30万亩疏残灌木林规划为80万亩优质高产油茶基地的开发建设用地,其中零祁盆地40万亩,宁道江盆地40万亩。3-5-5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1、本项目的提出符合中央、省、市发展农村经济造福“三农”的指导思想,得到了永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意向举全市之力支持本项目的建设。2、项目的开发建设不与粮食争土地,通过更新改造老残油茶林大幅度提高油茶产量,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可以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3、多年来,湖南省、永州市十余家林业科研机

19、构在油茶的栽培、良种选育、澧茶林营造和管理等方面获得了多方面的创新成果,本项目可依托这些科研机构获得强有力的技术支持。4、永州劳动力资源充足,全市200多万农村劳动力中有近三分之二需要转移,因此,项目建设所需的劳动力是充沛的。第四章 项目的建设目标和市场分析4-1项目的建设目标通过建设本项目,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实现对永州老残油茶林的更新改造,对新植油茶林的开发营造。二是实现本项目年产茶籽油3.2万吨,副产品(茶籽粕)10万吨,实现年产值10-15亿元,年出口创汇2500万美元。三是在全市乃至全省油茶生产区起到示范性作用,大幅度提高茶籽油的产量,提高茶籽油在中国食用油中所占比重,满足市场需求。4

20、-2项目的市场分析油茶,多年生常青阔叶经济树种,其主要产品为茶籽油,主要副产品为茶籽粕,前者作为高档食用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A、B,在国际市场上与橄榄油齐名,后者作为皂素、饲料及有机化工原料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4-2-1主产品茶籽油市场分析1、茶籽油的营养价值茶籽油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达90%以上,比花生油、菜籽油、豆油等植物油含量都高,而其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最高达88%,这是目前所知的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其油脂配比含量比例被公认的是全球食用油中的理想黄金比例。优质茶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接近90%,并且脂肪酸平衡模式接近人体所需,其成份含量为:

21、油酸75%88%;亚油酸3.5%21%;亚麻酸0.3%1.5%。油中饱和脂肪酸(10%)、单不饱和脂肪酸(80%)、多不饱和脂肪酸10%的这样一个比例完全符合营养学家所推荐的理想模式1:8:1,其中的亚麻酸脂肪酸(1.5%)和亚油酸脂肪酸(8%)配比也是最符合营养学家所推荐的理想模式1:4-6。对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来说均有显著的食疗效果,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在我国医学名著本草纲目、农息居饮食谱、中国中医药大辞典中,都记载着茶籽油具有助消化、养颜、明目、清热润肺、解毒止痛、护发、减肥、清肠等食闻效果,被誉为“东方的液体黄金”。2、我国食用植物油市场现状食用油消费增速快,但消费量不足油脂是

22、人体不可少的营养物质,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球食用油的消费是逐年增长。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食用油消费大国,食用油特别是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快速增长。据统计,2004年我国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为13.5公斤,2007年则为17.3公斤,增加了近4公斤。即使是这样,与欧美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45公斤相比,还有太大的差距。食用油消费结构不合理。茶籽油作为高档木本食用植物油,在我国食用油消费总量中仅占1.23%,而欧美发达国家高档木本食用植物油(橄榄油)的消费量则占食物油总消费量的40%以上,差距极大。食用油供给不足严重依赖进口。据2007年统计,我国国产食用植物油

23、仅为1035万吨,而进口食用植物油却达到1509万吨,占全年国内消费量的54%,而且,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进口量每年都以两位数的比例上升。由于我国耕地少,大规模发展豆油等与粮食争地的植物油生产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我国每年增加进口油的原因。3、茶籽油的市场预测以我国2007年食用植物油总消费量算,在不增加消费量的前提下,每年国内的供给缺口植物油达1500多万吨;以目前我国茶籽油年产量27.7万吨算,仅占食用油脂费量的1.23%,这是极不合理的。要改变这一状况,把茶籽油这种高档、优质、健康食用油的消费比例提高到欧美国家那样(40%),我国茶籽油年产量就要提高到900万吨,是现在年产量的32倍。4-2-2

24、项目主要副产品茶籽粕的市场分析茶籽粕的市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于提炼茶皂素,可直接出口欧美市场作为有机化工原料;二是用于国内加工成高营养的鱼饲料;三是直接出口到东南亚各国。上述用途的年需求量不低于200万吨。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5-1项目布局项目布局分南、北两片,南片以江永、道县、宁远为中轴,顺着宁道江盆地的江永道县宁远公路沿线(含新田、蓝山一部分)30个乡镇,规划40万亩;北片以东安、零陵、冷水滩为中轴,顺着零祁盆地的322国道沿线30个乡镇,规划40万亩。其中,南片包含乡镇有:江永县:上江圩、夏层铺、允山、黄甲岭、迴龙圩、桃川、潇浦江华县:桥头铺、松 柏、大路铺道 县:祥林铺、白芒铺

25、、审章塘、蚣 坝、四马桥、清 塘、白马渡、寿雁宁远县:水市、天堂、冷水、太平、中和、柏家坪、鲤溪新田县:毛里、莲花蓝山县:楠市、土市、汇源北片包含乡镇有:东安县:石期市、井头圩、端桥铺、紫溪市、芦洪市、横塘零陵区:凼 底、石山脚、大庆坪、接履桥、邮亭圩、菱角塘、富家桥、黄田铺、株 山、梳子铺冷水滩区:蔡 市、仁 湾、上岭桥、伊 塘、竹山桥、高溪市、黄阳司、岚角山、普利桥、牛角坝祁阳县:茅竹、观音滩、三口塘、大忠桥每个乡镇原则上按1.3万亩1.4万亩的面积开发。5-2项目开发面积分布表5-2-1基地南片面积分布表(宁道江盆地)单位:万亩 乡镇名称新植(含育苗基地)面积老残低产油茶林改造面积上江圩

26、0.50.9夏层铺0.50.9允 山0.50.9黄甲岭0.50.8迴龙圩0.50.9桃 川0.50.9松 柏0.50.8桥头铺0.50.9潇 浦0.50.8大路铺0.50.8祁林铺0.50.8白芒铺0.50.8审章塘0.50.8清 塘0.50.8白马渡0.50.8寿 雁0.50.8水 市0.50.9天 堂0.50.8冷 水0.50.8太 平0.50.8中 和0.50.8柏家坪0.50.9鲤 溪0.50.8毛 里0.50.8莲 花0.50.8楠 市0.50.9土 市0.50.9汇 源0.50.8蚣 坝 0.50.8四马桥0.50.8合 计15255-2-2基地北片面积分布表(零祁盆地)单位:万亩

27、 乡镇名称新植(含育苗基地)面积老残低产油茶林改造面积石期市0.50.9井头圩0.50.8端桥铺0.50.8紫溪市0.50.8芦洪市0.50.8横 塘0.50.8凼 底0.50.8石山脚0.50.8大庆坪0.50.9接履桥0.50.9邮亭圩0.50.9菱角塘0.50.8富家桥0.50.8黄田铺0.50.9珠 山0.50.8梳子铺0.50.8蔡 市0.50.9仁 湾0.50.8上岭桥0.50.8尹 塘0.50.9竹山桥0.50.8高溪市0.50.9黄阳司0.50.9岚角山0.50.8普利桥0.50.9牛角坝0.50.8茅 竹0.50.8观音塘0.50.8三口塘0.50.8大忠桥0.50.8合 计

28、15255-3项目种苗基地建设为了确保本项目的实施,项目前期须先行营建1000亩油茶采穗圃和2000亩育苗基地,此项投资约500万元,列入项目总投资预算。5-3-1项目种苗基地选址为适应零祁盆地和宁道江盆地不同气候环境的油茶种植和生长,本项目种苗基地拟在江永的夏层铺镇和北片的伊塘镇各规划1500亩作为项目种苗的培育基地。5-3-2项目种苗需求量概算新植油茶林按每亩100株计算,30万亩新植林约需3000万株种苗。低改油茶林按20-30%补植率算,50万亩低改林约需1000-1500万株种苗。5-3-3项目种苗供应能力概算根据常规实践,育苗基地每亩可培植3万株种苗,2000亩育苗基地可提供600

29、0万株种苗,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对种苗的需求。5-3-4项目品种选取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种苗发展和强化种苗质量的通知,本项目对油茶种苗品种的选取依据以下几个原则:1、必须是国家或省级林业部门认定的油茶良种。2、必须是适合湖南地区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品种。3、必须是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依照以上原则,本项目初步确定“湘林1号”、“赣无1号”等多个品种为引进和培育品种。5-4油茶林的保护与管理5-4-1油茶林防火1、强化工作人员的防火意识,建立防火责任制。2、加强对周边群众的防火宣传教育。3、与市、县(区)林业防火部门紧密联系,建立防火应急机制和火灾预警机制。4、建立防、灭火设施和防、灭火队伍

30、。5-4-2油茶林病、虫害防治1、加强病、虫害检疫,严格防控病虫害通过种苗或其他方式带入项目区。2、抓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建立病虫害防治的应急机制。3、采用抗性强的无性系苗木造林,使用多个无性系进行块状交互替换配制以障低生态风险;配合抗病、抗虫的优良品种的培育,减少病、虫害发生机率。4、按照技术规程有效杀灭病、虫害。5-4-3油茶林营造和管护本项目尝试由农民以林权入股的方式进行建设、经营和管理,通过量化方式界定投资人、林权所有人的权力、利益、义务和责任,将农民的切身利益与项目的建设和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与投资人、经营公司一起把项目建设、管理好。5-4-4新植林营造技

31、术措施1、依据:湖南省油茶林造林工程管理办法2、实施内容:整地:在栽植前三个月,根据选址坡度、土壤、植被情况分别进全垦、水平梯级整地或穴垦整地。基肥:按每亩2000-3000公斤施用农家肥,或按每亩300公斤施用专用基肥。良种壮苗,使用、级合格良种壮苗,严格执行“三证一签”和检疫制度。栽植:按2米3米的间距,每亩植株密度75-110株,采用植苗造林方式,做到苗正、根舒、土实、深浅适当,苗龄采用二年生苗,实行多品种配植。幼林抚育:每年三月采用同品种的I级或二年生大苗对林地缺株进行补植,造林后1-3年每年夏初和秋季各中耕除草一次,按技术规程搞好整形剪枝并搞好病虫防治。5-4-5老残低产林改造与管护

32、措施1、依据:湖南省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管理办法2、实施内容:按林分类别分类改造。清理林地,将林中其他树林、藤灌木和杂草清除,挖去老残病劣植株。调整密谋,将过密的疏伐,过疏的以良种壮苗补植,确保每亩不低于80株。修剪整枝,剪除枯死枝、病出枝、重叠枝、寄生枝、徒长枝、脚枝、下垂枝、细弱枝等。重复深挖,从第一年冬季起深挖一次,坚持三年一深挖一年一浅挖,改善土让条件。蓄水保土,沿环山方向开好竹节沟,防止水土流失。合理施肥,结合冬垦,每株施以土杂肥10公斤或杜饼1-2公斤,夏季每株追施氮、磷肥0.2-0.3公斤。劣株改造,以大树换冠的方法将劣株(不结果或少结果的植株)改造成优良植株,以提高产量。第六章

33、项目的消防和安全生产6-1项目的消防6-1-1林区消防纪律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管理条例和湖南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2、不经市、县(区)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开展计划烧除行动,确需开展计划烧除行动时必须报请市、县(区)人民政府批准,领取计划烧除证后,严格按照计划烧除的技术要领和规程开展计划烧除行动。3、生活用火一律禁止带入项目林区。4、建立健全项目防火责任制,如果发生消防安全事故,其责任人除接受有关法律制裁外,项目单位亦移按规定予以严惩。6-1-2项目消防设施和设备1、根据森林消防要求,项目单位组建消防队伍并置备森林消防器材,包括2号扑火用具100把,风力灭火机10台,消防运乘车一辆。2、

34、林地边缘开设防火隔离带,避免火源引入林区。6-2劳动安全本项目的作业场地大多为野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项目经营单位确保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和生产安全。1、依法与工作人员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办理工伤社会保险。2、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搞好劳动安全教育。3、做好劳保用品的发放,夏季作业要有防暑降温用品,冬季作业时要有防冻预寒措施。4、野外作业时,要严格防止雷击、毒虫毒蛇咬伤、触电、洪水泥石流、摔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估7-1永州市生态环境现状永州市地处湘江上游,境内森林植被率达65%以上,动、植物种群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流经市区的湘江河水长年保持级饮用水的标准,空气质量

35、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排名前列。7-2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因素有:1、清水整地方式不当造成水土流失。火烧清理(炼山)除清理彻底、省工、便于造林作业外,还可以提高地温、增加土壤灰分、消灭病虫害,但对环境也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降低了林地的保水能力,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大面积炼山还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使害虫的天敌及其它昆虫、鸟兽丧失栖息场所。对此,要求项目进行林地清理时,尽量不要采取炼山方式,如果要炼山,则要选好炼山时间,掌握炼山方法,将负责影响降到最低。全垦整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随山地坡度而变化,共回归分析结果呈指数函数式,即在坡度25度以下时,固体径流

36、随坡度增加而缓慢增加,坡度25度以上时,则随坡度增大急剧增加。对此要求项目进行块状或带状整地,减少水土流失。2、化肥、农药使用不当造成水体或土壤污染。如化肥使用不当,流失的化肥会在土、水分间下渗透,流入小溪、河流造成污染。目前农药污染主要是有机氯、有机磷和有机氮农药。这些农药在土壤中残留时间不长,但有致癌、致畸作用。如流入水体,将给人畜直接带来威胁。3、大面积人工纯林对环境的影响。大面积人工纯林因物种单一,生态环境的差异性小而降低了森林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也容易造成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导致地力衰退。7-3环境保护措施7-3-1水土保持措施将清林物运出山外,尽量不用或少用炼山这种清林方法。采

37、用沿等高线带状整地,栽植穴按“品”字形配置,带间及下坡林缘保留部分原主植被。抚育时将砍除的杂草、灌木覆盖栽植穴及其周围,避免降雨对土壤的直接冲刷,或者在林下间作豆科等农作物,既可改善土壤肥力结构,也能增加地表覆盖,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7-3-2林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油茶林作为食用油的原料基地,因此项目建设提倡尽量使用农家肥、有机肥,不用或少用农药。在病虫害防治时,尽量使用生物药剂或低毒、高效、残留期短的农药。苗木包装使用易降解的纸质容器,不使用难降解的塑料容器。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要及时填埋,严防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7-3-3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在经营过程中,尽量保留油茶林边沿上的现有

38、阔叶树种。推行不同油茶品种或无性系块状混交,通过多树种配置,保护各类生物适生的森林生态环境。7-3-4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加强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提高教育施工人员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防止对周边森林资源产生破坏。7-4环境影响评价油茶本身并不会污染水源和环境,不会杀伤有益生物和危害人畜安全,油茶人工林种植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在油茶人工林的种植过程中,可能因采取的技术措施不当,对水土保持、土壤肥力、生活多样性等产生影响,但这些影响是暂时的,可以通过科学的经营措施将其降低到最低限度。科学种植油茶,能有效增加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区域自然条件,增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减少

39、水土流失,提高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能力,净化空气。并且由于油茶的多种用途,既可以提供大量的依用油原料,也可以为生物质能源提供原料。其副产品茶枯、茶壳可提取茶皂素,加工生产抛光粉、活性炭、糖醛等产品,是日用化工原料的组成部分,可减少对其它资源的消耗。第八章 招标方案8-1项目招标范围项目建设规划设计招标新植林营林工程油脂加工成套设备招标森林消防设备招标项目管理用车辆招标油脂加工厂房建设8-2项目招标工作的组织形式本项目各项招标均由经营公司综合财务部组织,由财务评估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规划设计人员、工程设备人员及中介机构代表组成招标机构具体实施招标工作。8-3招标方式招标方式根据不同的招标内容,分

40、别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根据两种方式。第九章 项目的运营管理9-1项目运营模式本项目实行业主投资,林权入股,产权明晰,责权明确,风险共担,盈利共享的运营模式。9-2项目运营目的本项目由投资商、林权户、地方政府三方联动,协力推进。投资商谋求投资的收益回报,林权户谋求山林产权的收益提高和稳定增长,地方政府则谋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特色农业产业的壮大。9-3项目经营的组织形式项目实行公司化的组织形式,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公司领导机构由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下设种苗基地部、营林部、技术部、监理部、综合财务部、油茶加工营销部。9-4项目经营公司机构设置董事

41、会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苗基地营林部技术部监理部财务部油脂加工营 销 部9-4公司各级机构及人员职责总经理:在董事会领导下负责公司全面日常工作副总经理(2人):协助总经理工作并分管公司一方面业务工作总工程师:负责公司工程和技术方面的工作,领导技术部种苗基地部:承担全公司良种引进、种系培育、种苗培植及种苗的供应和销售工作。营林部:承担全公司新植油茶林的营造,老残低产林的改造以及油茶林管护、病虫害防治、林权户协调等。技术部:承担全公司种苗培育、良种改进、营林工程、油茶栽培、油茶加工等一系列的技术和研发工作,质量管理工作等。综合财务部:承担全公司后勤、计划、综合、文档、物流、人才资源、财务工作等油脂加工营销部:承担全公司油茶加工、销售工作(兼油脂加工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