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节双宾语在句子中,谓语动词所带的两个宾语叫双宾语。其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也叫间接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也叫直接宾语。近宾语往往指事物。现代汉语中具有给予、告知、教示义的动词往往可以带双宾语,如“给我一本书”、“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赵老师教我们英语”。古汉语中具有同样意义的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这种情况的双宾语,可以说古今基本一致,比较容易理解。但在古汉语中有一些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到了现代汉语中不能带双宾语了。这种双宾语与现代汉语出入较大,值得特别加以注意。(一)古汉语中具有给予义的动词“赐”、“与”、“予”、“遗”(wi)、“贻”等可以带双宾语。它们所带的宾语,近宾表示给予的物件,
2、远宾表示给予的内容。例如:公赐之食。(郑伯克段于鄢)赐赵夙耿,赐毕万魏。(史记晋世家)赵夙、毕万,人名;耿、魏,地名。文公与之处。(许处)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汤使遗之牛羊。(孟子滕文公下)汤,指商汤,商代国君;之,代葛国国君葛伯。李斯遣人遗非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二)古汉语中具有告知、教示义的动词“语”、“告”、“教”、“示”等可以带双宾语。它们所带的双宾语,近宾表示告语、教示的物件,远宾表示告语、教示的内容。例如:公语之故,且告之悔。(郑伯克段于鄢)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庄子秋水)之,代井蛙。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许行)于是
3、乎我原以示之信。(城偿濮之战)上指示慎夫人新丰道。(张释之列传)动词“问”在古今汉语中都能带双宾语。古汉语的例子,如:上问上林尉诸禽盖薄。(张释之列传)(三)古代汉语中有不少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到了现代汉语中不能带双宾语了。这种双宾语结构在理解和翻译上都非常值得注意。例如:晋饥,秦输之粟;秦饥,晋闭之。(韩之战)天生民而立之君。(左传襄公十四)紾之臂而夺之食。(孟子告子下)紾(zhn):扭转。)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下)这些例子中的代词“之”都是双宾语中的间接宾语,表示动词和直接宾语之外关涉的物件。例“输粟”是动词和直接宾语,“之”指晋,是输粟的对象;“闭”又是动词和
4、直接宾语的关系,其中的“之”代秦国,是停止粮食卖出所涉及的对象,即“闭”是针对谁采取的措施。例“立君”中的“之”是间接宾语,代“立君”所涉及的人,即为谁立君。中的“夺之食”是从“他”手中夺取食物,因此“之”也是动作行为间接涉及的物件。例“闭之门”是“对他关上门”,“之”也是动作行为间接涉及的物件。这些例子说明,在把这一类双宾语译成现代汉语时,对其中的间接宾语“之”都要用相应的介宾结构去翻译。古汉语中的动词“为”也可以带双宾语。这也是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的双宾格式。例如: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在段于鄢)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晋灵公不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5、(逍遥游)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连有赴东汉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战国策赵策)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侍坐)这些例子中的“为”都不是介词而是动词。在这一类例子中,“为”和名词“小”和“大”视同名词)组成动宾关系,“之”是这个动宾结构所涉及的间接宾语。对于“为”带的双宾结构中的“之”也要用一个相应的介宾结构去翻译,如“为之所”要译成“给他安排一个地方”。其中“安排一个地方”翻译的是“为/所”这个动宾结构,“给他”翻译的是间接宾语“之”。其余可以类推。(四)古汉语有些使动用法的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这更是现代汉语中所没有的。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城濮之战)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晋灵公不君)卫侯饮孔悝酒于平阳。(左传哀公十六年)例中的“之”代“国老”,“饮之酒”是使国老们饮酒,即请国老们喝酒。例“饮赵盾酒”是使赵盾饮酒。例“饮孔悝酒”是使孔悝饮酒。如果把“之”、“赵盾”、“孔悝”看成定语,句子的结构和意思就完全弄错了。【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精选范本,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