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5/8 周三.1一、知觉的含义 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就产生了对这些事物各个部分和整体的反映,这种对事物的整体反映就叫知觉。u感官的直接反映。u对事物的整体反映。u知觉首先离不开“感觉”,其次离不 开个人知识和经验。2024/5/8 周三.2二、知觉的影响因素1.知觉者:知觉者个体的因素会影响到知觉过程和知觉的结果,例如个体的动机、态度、兴趣与个人经历等。2.知觉对象:一是对象物的特性;二是对象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3.知觉情境:影响知觉的情境主要是时间、地点和空间等。2024/5/8 周三.3三、社会知觉1.含义 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
2、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知觉的特性:(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影响社会知觉过程(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2024/5/8 周三.42.社会知觉的分类(1)对个人的知觉: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们的动机、情感、意图等的认识。(2)人际知觉: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感知、理解和评价。(3)角色知觉: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占据的位置及其被该社会结构规定和期望的行为模式,反映一个人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和职责。2024/5/8 周三.53.社会知觉偏差(1)首因效应: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首次见面时的外貌特征和表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近因效应:在人际
3、交往中,对某人近期的印象影响本人长期形成的看法。(3)晕轮效应:指人在社会知觉中,将知觉对象的某种印象不加分析地扩大到其他方面去的现象。(4)刻板印象:人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对某一类人产生固定的看法。2024/5/8 周三.6一、学习的含义 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u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u学习行为是相对持久的变化。u学习是基于经验的过程。2024/5/8 周三.7二、学习理论(一)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 要义:强调可观察的行为的多次愉快或痛苦的后果使个体发生改变。主要特征:u学习是经验引起的可观察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u学习的本质是形成刺激(S)与反应(R)的连接。
4、u影响学习的主要条件是外部的强化。u行为主义不考虑学习者内部的结构或者变化。2024/5/8 周三.8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条件反射: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使动物在条件刺激下产生与无条件刺激相似的反应。基本观点:u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 的强化,则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 甚至消失。u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其他类似最初条件刺 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2024/5/8 周三.9巴甫洛夫的狗2024/5/8 周三.10狗对铃声形成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2024/5/8 周三.11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习观斯金纳箱2024/5/8 周三.1
5、2基本观点:u条件发射有两种类型:刺激性条件发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u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由有机体本身自发出现的反应,是强化物和反应相结合的过程。u认为人类的学习几乎都是操作学习,强化是操作性行为形成的重要手段。2024/5/8 周三.13(二)认知学习理论基本观点:u研究人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结构、重点研究个体的认知结构。u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刺激下形成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完形、形成认知结构。u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2024/5/8 周三.14(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主要观点:学习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潜力,探究自己的情感,学会与
6、他人的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发挥全部潜能,达到最佳境界的过程。u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重视人的内在价值。u环境的作用只在于帮助人实现自己的潜能。2024/5/8 周三.15一、归因的概念 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二、归因过程 人们理解他们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原因的过程,是从行为结果回溯推论原因的过程。归因过程示意图:行为结果 行为过程 知觉者的内部状态2024/5/8 周三.16三、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三维度:*内外归因(第一维度)*稳定性非稳定性归因(第二维度)*可控制不可控制归因(第三维度)2024/5/8 周三.17 行为成败的原因四要素:*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任务难易 *运气(机遇)好坏 2024/5/8 周三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