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汉字形体的演变.ppt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808938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形体的演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汉字形体的演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汉字形体的演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汉字形体的演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汉字形体的演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汉汉 字字汉字是汉民族创造、用以记录汉语汉字是汉民族创造、用以记录汉语言的文字体系。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言的文字体系。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字之一。了解汉字的发生发展规律,掌握一了解汉字的发生发展规律,掌握一定的汉文字理论知识,正确辨识汉字、掌定的汉文字理论知识,正确辨识汉字、掌握字义,从而具备阅读古代典籍的基本能握字义,从而具备阅读古代典籍的基本能力,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基础。力,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基础。汉字知识,也是阅读古代中医药书汉字知识,也是阅读古代中医药书籍、进而正确理解中医药理论的首要基础。籍、进而正确理解中医药理论的首要基础。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

2、老的文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距今约三千多年。之一,距今约三千多年。汉字演变的阶段分古文字、汉字演变的阶段分古文字、今文字。今文字。甲骨文甲骨文-金文金文-篆书篆书-隶书隶书-草书草书-行书行书-楷书楷书-简化字简化字 由小篆变化为隶书的过程称为由小篆变化为隶书的过程称为“隶变隶变”。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重要的一次变革。甲骨文甲骨文 殷商殷商时期刻写在时期刻写在龟甲龟甲和和兽骨兽骨上的文上的文字。商代后期字体的代表。主要是关于祭字。商代后期字体的代表。主要是关于祭祀、天时、年成、征伐、王事等方面的占祀、天时、年成、征伐、王事等方面的占卜记录,又称卜

3、辞、甲骨卜辞、殷墟文字、卜记录,又称卜辞、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殷墟书契等。殷墟书契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均已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均已具备。假借现象多具备。假借现象多;形体结构没有定型,一字有多形体结构没有定型,一字有多种写法,异体字多;种写法,异体字多;线条瘦硬,笔画多方折。线条瘦硬,笔画多方折。3数量庞大,文献分散中医古籍数量庞大。古代的目录体系不像现代目录体系那样精细明确,中医古籍书目除收录在子部医家类之外,还散见于经部、史部、子部、集部的其他各类中。有些笔记杂录、稗官野史、地方志中也有医著记载,非常分散。历史上中医古籍流传很广,朝鲜、日本、东南亚及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收藏,一些古籍在国

4、内失传了,尚可在国外找到原本或传本。因此,作为研究其文献检索的面是十分广泛的。要放开眼界。4瑕瑜互见,良莠相杂受时代局限性的影响,往往掺杂有封建迷信和违反科学的糟粕,但是,不要轻率地给予否定。三、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1中医古典文献收集的原则(1)学术性。搜集具有科学价值、在科研生产中能起作用的文献。有一个收集者学术水平,对文献学术水平的判断问题。(2)针对性。收集文献要有的放矢。对于研究中医药文献的具体专题要进行深入了解。要针对中医药学的特点和专题研究的具体需要,确定收集的范围和重点。问题是如何实现针对性。(3)系统性。要求按学科、专业书刊、资料内在的历史连贯性去搜集,以反映它们发展演变的脉络;

5、在收集时应保持连贯和完整,不能时断时续,支离破碎。系统性的相对性。(4)科学性。运用先进技术,达到快、全、正。(5)全面性。收集时要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尽可能搜集与本研究专题有关的多方面资料,包括正面与反面资料,以及相关学科的资料。收集资料忌带主观性和片面性。收集者的“观点”应该从对文献资料的研究或实践体会中得出,不是先定下某一观点,然后按此观点去取舍资料,这样必然会拼屏与自己观点不符合的文献资料而带有片面性。2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方法首先是计算机检索。可以利用中医古籍专业数据库、不同单位的医学数据库,甚至是那些点击率高的不同数据库。其次是传统的方法,包括计算机检索后进一步地阅读。(1)

6、常用的中医古籍书目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中国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中国分省医籍考、四部总录医药编、中国医籍提要、中国针灸荟萃、历代中药文献精华。以上书籍中,宋以前医籍考和中国分省医籍考主要用于查找古籍的源流,四部总录医药编、中国医籍提要和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等主要用于查阅现存古医籍。金文西周时期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是吉金文字的简称。古代以祭祀为吉礼,祭祀所用铜器称为吉金。因青铜器多为钟鼎,故又称钟鼎文。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字体整齐遒丽,古朴事件的记录,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笔画圆

7、润肥厚,线条化、平厚重,笔画圆润肥厚,线条化、平直化,图画性减弱,符号性增强。直化,图画性减弱,符号性增强。(2)中医图书馆藏情况检索主要有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图书馆藏目录、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馆藏中医线装书目。这类工具书最实用。因为这些书籍中所收载的书籍,该图书馆必有藏书,可以直接查阅。(3)中医古文献其它检索途径1)辞典。如中国医学大辞典、中国药学大辞典、中药大辞典、方剂大辞典、中华药海等。2)类书。类书是辑录或摘抄多种医学文献,并加以分类汇编的著作。如黄帝内经、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证类本草、幼幼新书、普济方、古今医统大全、本草纲目、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8、等。小篆小篆 小篆产生于秦国,通行于秦代小篆产生于秦国,通行于秦代至至西汉前西汉前。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在大篆的基础上形成的字体在大篆的基础上形成的字体。小小篆篆 的出现,结束了古文字阶的出现,结束了古文字阶 段。段。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是古文字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一个阶是古文字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一个阶段,又是藉以辨识甲骨文不可缺少的段,又是藉以辨识甲骨文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梯。重要阶梯。5)医书附见书目。一些卷帙较大的医书,如方书、全书、类书等,往往附有参考引用书目,这种书目称为医书附见书目,也起到中医专科书目的作用。如本草纲目。6

9、)医史著作。7)集注。集注,就是将历代医家对某一古典医籍的条文、段落的论述汇集成书,有些集注还纂述诸家、综合究竟、阐述已见、心殚厘定、辨疑正误。如张志聪的素问集注等。(4)专题性的电脑检索系统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天津、辽宁、陕西、上海、江苏、湖北等均建立了不同的计算机数据库,可以向所在专业图书馆了解具体使用方法。四、中医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收集文献不能停留在堆砌资料的初级阶段。必须对资料进行整理、研究、运用。比较常见的问题是资料的使用率、再利用率。常见的问题是,尤其是研究生、青年教师,为了某个专题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以后兴趣转移,或工作要求转移,这些资料便束之高阁,成为死的资料。那么,当初大量

10、的复印、文摘的必要如何?相反的事例是北京已经故世的中医泰斗任应秋先生,他把古代文献摘录成文摘卡,分类存放,反复使用。作为专门从事中医古典文献研究,他这样做是非常成功的。以下介绍的方法,作为个人、学科,目前建议充分利用计算机、计算机数据库,这样可以提高资料的使用率。隶书隶书 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隶书之名,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隶书之名,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指在徒隶中率先使用;一是指程邈造指在徒隶中率先使用;一是指程邈造出此字体,而程邈本人为徒隶。出此字体,而程邈本人为徒隶。“隶变隶变”是是古今汉字的古今汉字的分水岭,分水岭,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是汉字

11、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奠定了近两千年沿用至今的汉字形体奠定了近两千年沿用至今的汉字形体的基础。的基础。2文献研究的主要方法(1)综合归纳分析法。这是文献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对相关中医文献的观点、学说、经验等进行归纳、综合、分析,从而找出规律、要点与本质。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形式逻辑十分重要。敏锐地对某一内容、学术观点进行提取、归类十分重要。常见的问题是视而不见,缺少量化观念和处理,遗漏大量具有价值的信息。实例:王清任有关血瘀辨证标准王清任(公元1768-1831),字勋臣,清代直隶省玉田县鸦鸿桥河东村(今河北省玉田县)人。他的名著医林改错初刊于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该著的

12、气虚(补阳还五汤)和血瘀理论和治疗方法十分著名,沿用至今。准确掌握王清任有关血瘀标准,对于使用其活血化瘀,以及与其他流派的区分十分重要。瘀血的表现多样,在医林改错中重点放在一些病证上,推测这些病证是王清任治疗经验的汇总。该书有关瘀血症候的描述大多十分简单,唯“血府血瘀”辨证标准描述详细,其特点是内烧兼有身热。发热的特点是,前半日不烧,后半日发烧,前半夜更甚,后半夜轻,此是。轻者,不分四段,惟日落前后烧两时;再轻者,或烧一时。真书、草书、行书真书、草书、行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一直沿用到今天。成熟于唐代,一直沿用到今天。真书(楷书、正书)真

13、书(楷书、正书)草书草书 分章草、今草、狂草三种。分章草、今草、狂草三种。行书行书 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为手写体的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为手写体的主导。主导。王清任有关血瘀辨证标准(续)血府逐瘀汤的适应症:头痛(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忽然胸痛(前方皆不应)、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瘀血亦令人自汗、盗汗)、食自胸后下、心里热(名曰灯笼热)、瞀闷(即小事不能开展)、急躁、夜睡梦多、呃逆、饮水即呛、不眠(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小儿夜啼、心跳心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夜不安、俗言肝气病(无故爱生气)、干呕、晚发一阵热。初读该著,觉得很乱。经过整理归纳,结论如

14、下:王清任有关血瘀辨证标准(续)通观全文,其血瘀证的辨证标准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5条:(1)症状、疾病的发作大体出现在晚上、夜间;(2)一些说不明、道不白的怪病;(3)病程长;(4)排除表证、里证、一些明显的其它证;(5)常规治疗、其它古方治疗无效。宋代以降有“怪病皆属于痰”之说,而王清任有关瘀血的论述,给人的印象是“怪病皆属于瘀”。(2)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一批相关文献的分析、综合与推理,得出有关结论。例如通过文献之间引用与被引用的关系,来评价文献的质量。中医古典文献研究还有其他的方法,如比较法、枚举法、否定法等。但是一次文献研究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获得准确与合理的结论。通过对文献的分析

15、、判断、综合、归纳等研究,最后我们就能提出有观点、有建议、有事实、有措施、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就能发现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或开发的素材,就能够指导我们的科研工作。中医古典文献蕴藏着大量的前人从各方面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理论,不仅一直指导着广大中医的医疗实践,就从当前医学科学的发展来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宝藏,有进一步发掘的必要。任何科学的成就是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只有通过长期的积累,把中医最基本的理论、知识系统地继承下来,才能具备收集、整理、研究、发掘中医学理论和文献的能力。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积累文献资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资料积累得越全面、越丰富、越深入,研究计划就制定得愈具体,研究工作就可能进行得

16、愈顺利,收获就愈多。五、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应用的范例请自修。六、附录1古代中医主要参考书这里有一些书目,我们推荐一些历代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建议大家课外阅读。我自己的经验是,中医许多教材,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受到作者水准的限制,难以充分反映中医理论与方法的博大精深、难以反映其丰富的学术流派和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方法、难以反映其主流学术的演变,甚至有些学术观点是错误的。因此,中医药教材必然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工程,而作为个人,广泛涉猎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就很重要。教材上列出了许多,我们选择一些,请大家记录(我们按教材上的次序):(1)内科。伤寒论、金匮要略(东汉)、中藏经(汉)

17、、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金)、丹溪心法(元)、杂病证治准绳、医宗必读、温疫论(明)、杂病源流犀烛、温热论、温病条辨(清)、理虚无鉴(明)。(2)妇产科。妇人大全良方(宋)、傅青主女科(清)。(3)儿科。小儿药证直诀(宋)、幼幼集成(清)。(4)外科。刘涓子鬼遗方(晋)、外科正宗(明)。(5)骨伤科。(6)五官口腔科。(7)综合性医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医学启源、兰室秘藏(金)、卫生宝鉴(元)、医学正传、韩氏医通、明医杂著、景岳全书、赤水玄珠(明)、辨证录、张氏医通、医学心悟、兰台轨范、类证治裁(清)。(8)医案、医话。名医类案(明)、续名医类案、寓意草、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柳选四家医案(清)。(9)本草。神农本草经(魏)、本草纲目(明)。(10)方剂。肘后急备方(晋)、备急千金要方(唐、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本事方(宋)、世医得效方(元)、普济方、奇效良方(明)。(11)针炙。黄帝内经、难经(春秋战国)、针炙甲乙经(西晋)、针炙大成(明)。2中医古典文献、理论的积累中医古典文献、理论积累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主要是通过阅读与笔记摘要。(1)阅读(2)笔记与摘要1)笔记:笔记一般分成阅读笔记和心得笔记两大类。2)摘要:概要性摘要、引语式摘要、节录式摘要、综合性摘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