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803460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财政学名词解释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就是中国财政预算支出得主要部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财政得生产建设性。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城市维护费、地质勘探费、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商业部门简易建设支出等。社会文教费:在财政学中就是指涉及社会与文教领域公共需要必须支出得费用,在我国一般称之为社会文教事业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图书、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得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专项经费、培训经费等。社会消费性支出:就是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并消耗商品与服务所形成得支出,

2、就是购买性支出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国家执行其政治与社会职能得财力保证。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就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以及外事机构、重要党派团体行使职能所需得经费支出.文科卫支出:文科卫支出就是文化、教育、卫生支出得简称。文教科学卫生诸项事业得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得决定性作用,但并不就是说用于这方面得支出现在就是生产性得了.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得科学划分,文科卫事业费支出仍应归入非生产性得范围.社会保障制度:由法律规定了得、按照某种确定得规则就是实施得社会保障政策与措施体系。现收现付制: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得一代人得

3、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得一代人得养老金得保险财务模式。它根据每年养老金得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得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就是一种转移性支出。从政府角度瞧,支付就是无偿得;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瞧,意味着实际收入得增加,经济状况较之前有所改善。财政贴息:政府提供得一种较为隐蔽得补贴形式,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就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 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得银行贷款利息给予得补贴。政府收费:就是指政府因履行职责而向一部分单位与公民提供直接服务而得到得政府收入。政府收费就是国家财政收

4、入得组成部分。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与具有法律效力得规章而收取、提取与安排使用得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得各种财政性资金。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同一课税对象得不同纳税人税负相同、所得课税:就是指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得税类.所得课税可以根据纳税人得不同分为对企业课税与对个人课税两大类。所得税就是大多数西方国家得主体税种。财产课税:就是指以各类动产与不动产为课税对象得税收。价内税与价外税:价外税就是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得。税款不包含在商品价格内得税。就是按照税收与价格得组成关系对税收进行得分类.价内税就是税

5、金构成价格得组成部分混转:就是指纳税人将自己缴纳得税款分散转嫁给多方负担。二、简答题1、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经济意义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其经济意义为购买性支出所起得作用,就是通过支出市政府掌握得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得商品与劳务想交换,在这里,政府直接以商品与劳务得购买者自身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于社会得生产与就业有直接得影响,对分配得影响就是直接得;而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于社会得生产与就业就是间接得。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得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得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得约束效益;而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得财政活动对政府

6、得约束效益就是软得.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得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2、 财政分配得特点财政分配得主体就是国家。财政分配得对象就是社会总产品,主要就是剩余产品M。财政分配得目得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财政分配得形式与一定得经济形态相联系财政分配得过程主要依靠政府预算收入来实现 、税收得三个特征 强制性:指得就是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利,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与个人都不得违抗。它就是税收得前提,解决征之有保得问题 无偿性:指得就是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及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它就是税收得核心,解决征之有用得问题. 固定性:指得就是征税前就以法律得形

7、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得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得标准征税。它就是税收得限度,解决征之有限得问题。税收得三个特征“三性,就是统一得整体,就是各种社会制度下税收得共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才就是税收,否则就不就是税收.4、政府财政投资得特点与范围政府投资于非政府投资相比,有自身显著得特点:非政府投资就是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得企业或个人从事得投资,作为商品生产者,她们得目标就是追求盈利,而且,她们得盈利就是根据自身所能感受到得微观效益与微观成本计量得.也就就是说,追求微观上得盈利性,就是非政府投资得第一个特点;由于政府居于宏观调控得主体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与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与安排自己得投资,

8、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就是,政府投资建成得项目,如社会基础设施,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得整体效益。企业或个人主要依靠自身积累与社会筹资来为投资提供资金,自身积累与社会筹资规模都受到种种限制,一般难以承担规模宏大得建筑项目,而且由于要追求盈利,一般主要从事周期快、见效快与短期性投资;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就是无偿得,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与长期项目.企业囿于一行一业,不可能顾及非经济得社会效益。不难想象,如果一个经济社会完全依靠非政府投资。投资结构就是很难优化得;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得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得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

9、大得公共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与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得产业与领域。换言之,在投资主体多元化得经济社会中,如果政府不承担这些方面得投资或投资不足,就会导致经济结构失调,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遭遇“瓶颈”制约。范围:包括生产性投资与非生产性投资。生产性投资主要就是基本建设支出,还包括增拨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河科技三项费用以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等。基本建设支出也分为生产性投资河非生产性投资两部分。生产性投资主要用于基础产业投资,非生产性投资主要用于国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文教、科学、卫生等部门得办公用房建设。5、税负转嫁与归宿得一般规律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供给弹性

10、较大、需求弹性较小得商品得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得商品得课税不易转嫁课税范围宽广得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得难以转嫁。对垄断性商品课征得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得税较难转嫁从价课税得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得税负不容易转嫁、预算外资金得正负效应分析积极作用:有利于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增收节支得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有利于保证专项事业得发展。 把一些零星分散得收支放在预算外处理,不仅有 利于这些事业得完成,而且也有利于减轻国家预算安排得困难,减轻国家预算负担. 预算外存在,可以说就是对集中得计划体制得修补,它可调动地方、部门与企业组织预外收入得积极性,从而

11、为地方、部门与企业提供预外项目得财力。消极影响: 预算外管理制度不健全,财经纪律松驰,使用不 尽合理,资金得使用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一些地区、部门与单位把预算外过多用于基本建设,造成重复建设,导致产业结构得不合理. 有些部门与单位自行扩大预算外范围,使“三乱”现象屡禁不止。使预外变成单位得“小金库。 地方把预算外视为地方得既得利益,这就是形成地方保护主义得经济根源。这不利于国家得宏观调控。7、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得要点 所谓分税制,就是指在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得基础上,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得一种预算管理体制。 具体包括:分税;分权;分征;分管;建立规范化得中央预算对地方得转移支付制

12、度. 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互独立,自求平衡。 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得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围。 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预算调解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 各国得分级预算体制就是适应本国得政府经济制度与历史传统长期形成得。、汲水政策与补偿政策得区别 汲水政策只借助与公共投资以补偿民间投资得减退,就是医治经济萧条得处方,而补偿政策就是一种全面得干预政策,它不仅在市经济从萧条走向繁荣中得到应用,而且还可以应用于控制经济过渡繁荣;汲水政策得实现工具主要就是公共投资,而补偿政策得载体不仅包括公共投资,还有所得税、消费税、转

13、移支付、财政补偿等; 汲水政策得公共投资不能就是超额得,而补偿政策得财政收支可以超额增长; 汲水政策得调节对象就是民间投资,而补偿政策得调节对象就是社会经济得有效需求。9、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得必要性两者得作用机制不同:财政直接参与国民经济得分配,并对集中起来得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分配配。因此,财政可以从收入与支出两个方向上影响社会需求得形成。而银行只就是在国民收入分配财政再分配基础上得一种再分配。两者得作用方向不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而银行主要就是通过工资基金得管理与监督以及现金投放得控制,间接得影响个人得消费需求;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得作用,主要就是调整产业

14、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得合理化,而银行得作用则主要在于调整总量与产品结构。两者在扩张与紧缩需求方面得作用不同: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得能力,唯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得就是中央银行。因此,财政扩张与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货币政策机制得传到才能产生.银行自身还可以直接通过信贷规模得扩张与收缩起到扩张与紧缩需求得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央银行得货币政策就是扩张与金所需求得“总 门。正就是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得作用,所以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三、分析题1、拉弗曲线得经济含义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

15、入,而高收入不一定需要实行高税率。因为高税率会挫伤生产者与经营者得积极性,削弱经济行为主体得活力,导致生产停滞或下降。取得同样多得税收收入,可以采取高低两种不同得税率,如图中得D点与点,税收收入就是相等得,但D点得税收负担很轻。由于低税负刺激了工作意愿、储蓄意愿与投资意愿,因此能够促进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得增长,税基扩大,税收收入自然增加.税率、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得关系,从理论上说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得最优税率。因此,保持适度得宏观税负水平就是促进经济增长得一个重要条件。2、征税会产生两种影响个人福利水平得效应。 收入效应:税收会使纳税人得个人收入减少,

16、在相对价格不变得情况下,降低纳税人得税后福利水平,这就就是税收得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在个人收入水平不变得情况下,税收影响相对价格,使人们选择某种产品来替代另一种产品时产生对个人福利水平得影响,就产生了税收得替代效应。3、举例说明超额累进税率与全额累进税率得异同全额累进税率就是当课税对象数额增加时,税率逐步提高,计算应纳税额时,对课税对象得全部数额都按最高一级得税率计算,即课税对象得全部数额只适用于最高一级得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就是把课税对象划分成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按相应得税率分别计算税额,然后相加即为应纳税额。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都就是按照量能纳税得原则设计得,但两者又有不同得特点

17、。其一,全额累进税率得累进程度高,超额累进税率得累进程度低,在税率级次与比例相同时,前者得负担重,后者得负担轻;其二,在所得税额级距得临界点处,全额累进税率会出现增长超过所得税额增长得不合理情况,超额累进税率则不存在这种问题;其三,全额累进税率在计算上简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假定某一纳税人得应纳税所得额为000元,根据上述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得应纳税额分别就是: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得应纳税额 =300000%9000(元)按超额累进税计算得应纳税额=00010(0000000)20%(00 10000)30=300+1400+600=770(元)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 A应纳税额300

18、00+(100030)20%(50010000)30=00+140012000=1300(元) B应纳税额0000%+(10300)20%(50000100)30%+0%301400+00+、4=1370、(元)假设应纳税所得额万元,B0001万元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 应纳税额=50000%=150 B应纳税额=0040%=00、4四、论述题、财政得三大职能及其实现职能目标得机制与手段财政得三大职能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与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资源配置职能:就是指通过对现有得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得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得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得使用,获得最大得经济与社会效益。财政实

19、现资源配置职能得机制与手段:a、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得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得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得合理比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得结构效率。c、合理安排政府投资得规模核结构,保证国家得重点建设。d、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与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与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与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e、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得效率。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就是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得国民收入,按一定得方式在政府、企业与居民个人之间得分割。国民收入分配形成流量得收入分配格局与存量得财产分配格局。收入分配得

20、目标就是实现公平分配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得机制与手段: a、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得界限与范围. b、规范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调节。 d、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救济金、补贴等,就是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得生活水平与福利水平.稳定与发展职能:就是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内容就是做到社会总供求得平衡,包括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财政实现稳定与发展职能得机制与手段: 、经济稳定得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得大体平衡。 b、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得作用。 c、通过投资、补贴与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通信等公共设施得发

21、展,消除经济增长中得“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得兴起,加快产业结构得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得最优结合。 、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得、社会得公共需求.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同组合得效应分析 松得财政政策与松得货币政策,即所谓得“双松”政策。松得财政政策就是指通过减少税收与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得总需求;松得货币政策就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货币供给规模.“双松政策得结果,必然使社会得总需求扩大,它可以刺激经济得增长,扩大就业,但却可能带来通货膨胀得分险。 紧得财政政策与紧得货币政策,即所谓得“双紧政策。紧得财政政策就是指通过增加税收与缩减政府支出规模来限制消费与

22、投资,抑制社会得总需求;紧得货币政策就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制货币供给量。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遏制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带来通货紧缩与经济停滞得后果。 紧得财政政策与松得货币政策。紧得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得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与通货膨胀;松得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得适度增长。因此,这种政策组合得效应就就是控制通货膨胀得同时,保持适度得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抑制通货膨胀。 松得财政政策与紧得货币政策。松得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得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得通货膨胀率。因此,这种政策组合得效应就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得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巨额得财政赤字.从以上几种政策组合可以瞧出,所谓松与紧,实际上就是财政与信贷在资金供应上得松与紧,也就就是银根得松与紧。凡就是使银根松动得措施,如减税、增加财政支出、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与利息率、扩大信贷规模等,都属于“松得政策措施;凡就是抽紧银根得措施,如增税、减少财政支出、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与利息率、压缩信贷规模等,都属于“紧”得政策措施。一般来说,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总供给,就应采用松得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得总需求;而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社会总供给,就应采用紧得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得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