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口腔流行病学.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796258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78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流行病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口腔流行病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口腔流行病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口腔流行病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口腔流行病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口腔流行病学(1)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教研室口腔预防教研室口腔预防医学口腔预防医学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o口腔流行病学概念、作用、原则、口腔流行病学概念、作用、原则、基本方法基本方法o龋病、牙周疾病指数、流行特征、影响因素龋病、牙周疾病指数、流行特征、影响因素o口腔健康调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口腔健康调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o其他口腔常见病的流行情况o调查后数据整理、分析 一 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发展研究人群疾病与健康发生、发展原因、分布规律研究如何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策略及其效果评价研究对象是全部人群,包括健康和患病人群医 学公共卫生学流 行 病 学 二 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及

2、其发展 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运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 研究人群中口腔疾病发生、发展、分布规律 研究探讨口腔健康、疾病影响因素 为制定口腔保健计划、选择防治策略和评价服务效果打下良好基础 二 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发展口腔流行口腔流行病学病学描述口腔健康、疾病分布状态研究口腔疾病病因、影响流行因素研究疾病预防措施、评价效果口腔疾病监测制定卫生保健规划、评价进展 第二节 口腔流行病学的方法口腔流行病学观察法实验法理论研究等描述性分析性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常规资料分析病例-对照研究群组研究 一 描述性流行病学种类种类又称又称特点特点举例举例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现况调查现况调查某一时间点某一

3、时间点 全国口腔流调全国口腔流调纵向研究纵向研究疾病监测疾病监测动态观察动态观察定期随访定期随访常规资料分析常规资料分析历史资料分析历史资料分析 已有资料记已有资料记录分析总结录分析总结分析病史资料分析病史资料 二 分析性流行病学o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o群组研究(cohort study)二 分析性流行病学o(一)病例-对照研究 暴露情况暴露情况 病例组病例组对照组对照组合计合计有暴露有暴露a ab bn1n1无暴露无暴露c cd dn2n2合计合计m1m1m2m2N N 二 分析性流行病学o(一)病例-对照研究o提出疾病的病因假设o确定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配比方

4、式o确定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入选o设计调查表o资料整理与分析 二 分析性流行病学o(一)病例-对照研究 甜食情况甜食情况合计合计a ab bn1n1c cd dn2n2合计合计m1m1m2m2N N 二 分析性流行病学o(二)群组研究 组别组别发病发病未发病未发病合计合计暴露组暴露组a ab bn1n1非暴露组非暴露组c cd dn2n2合计合计m1m1m2m2N N 二 分析性流行病学(二)群组研究的研究步骤提出病提出病因假设因假设追踪观察追踪观察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暴露组暴露组非暴露组非暴露组 二 分析性流行病学o(二)群组研究 甜食情况甜食情况合计合计a ab bn1n1c cd dn2n2合计

5、合计m1m1m2m2N N 三 实验流行病学是实验法而非观察法要求设立严格的对照观察,而非自然形成的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三 实验流行病学l l临床试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照对照盲法盲法随机化随机化 三 实验流行病学o设立对照原因疾病的自愈趋势安慰剂效应影响疾病预后的其它因素 三 实验流行病学对照方式o阳性对照o阴性对照o安慰剂对照o空白对照o自身对照 三 实验流行病学应用范围o预防措施效果和安全性评价o评价某种新药、新方法或新制剂的效果与相反事件o探讨疾病病因o保健措施质量成本效果、成本效益评价 三 实验流行病学o明确实验目的o确定试验现场o确定试验对象o确定试验样本量o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o开放试

6、验与盲法试验o措施标准化o确定试验观察期限 第三节 龋病流行病学o指数表明某种现象变动的程度o起到指标或指示作用的标示o常用一组序数作代号加上某种记述标准来说明疾病在个体和群体中的表现程度,用数值级差作标准,测量和比较疾病的扩展范围和严重程度 第三节 龋病流行病学能进行统计学处理可靠简单价廉有效理想指数理想指数 第三节 龋病流行病学根据记分情况可分为:l l可逆性指数(如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l l累积性指数(如龋失补指数)一 龋病常用指数o龋失补指数:龋(decayed)、失(missing)、补(filled)分为恒牙龋失补指数(DMF index),乳牙龋失补指数(dmf index)又各

7、可分为DMFT、dmft和DMFS、dmfs 一 龋病常用指数 龋均 龋面均 龋、失、补牙之和受检人数龋、失、补牙面之和受检人数 一 龋病常用指数 患龋率 龋病发病率 患 龋 病 人 数受检人数发 生 新 龋 人 数受检人数100100 一 龋病常用指数 已 充 填 牙 面 数龋、失、补牙面数之和根 龋 数牙龈退缩牙面数100100龋面充填构成比无龋率根龋指数该年龄组全口无龋人数受检年龄组人数100 WHO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指标以12岁儿童龋均作为衡量标准龋均(龋均(DMFT DMFT)等级等级0.00.01.11.11.21.22.62.62.72.74.44.44.54.56.56.56.

8、66.6以上以上很低很低低低中中高高很高很高二 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 1 地区分布o发达国家因采取防龋措施,龋均和患龋率不断o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糖摄入量明显,但口腔保健未引起重视,龋均前十位都是发展中国家。o我国患龋情况总体仍处于很低水平。二 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 2 时间分布o发达国家因采取防龋措施,由60年代的高峰至70年代o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经济发展,糖摄入量明显,但口腔保健未引起重视,龋均前十位都是发展中国家。o我国第三次流调结果显示呈现趋势。二 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 3 人群分布o年龄:58岁乳牙患龋高峰,1215岁恒牙患龋易感期,25岁患龋趋向稳定 中老年人患龋率再度上升,50岁后患龋情况严重二 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 3 人群分布o性别 恒牙患龋率女性高于男性o城乡居民o民族 彝族最高、回族最低二 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二)影响龋病流行的因素o氟摄入量o饮食习惯o家族影响 二 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小 结o口腔流行病学概念、作用、原则、口腔流行病学概念、作用、原则、基本方法基本方法o龋病描述指数、流行特征、影响因素龋病描述指数、流行特征、影响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