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题附解析图文
1.一段长方体钢材,它的横截面面积是平方厘米。把它截成4段,表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
A. B. C. D.
2.一个物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6cm、18.5cm、0.5cm,这个物体可能是( )。
A.橡皮 B.数学书 C.黑板 D.新华字典
3.下面各组数中,三个连续自然数都是合数的是( )。
A.13、14、15 B.7、8、9 C.14、15、16 D.21、22、23
4.一盒糖果,平均分给5个人,最后剩下2粒;平均分给6个人,最后还是剩下2粒。这盒糖果最少有( )粒。
A.62 B.32 C.34 D.11
5.下面分数中,比大,比小的是( )。
A. B. C.
6.王叔叔原来的体重是90千克。坚持体育锻炼后,体重减轻了,王叔叔的体重减轻了( )千克。
A. B.24 C.68 D.
7.曾大爷、文阿姨、官叔叔三人同时来到黄医生诊所看病(诊所里只有黄医生能给病人看病),他们看病需要的时间分别是9分钟、11分钟、6分钟.他们三人看病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是( )分钟.
A.26 B.47 C.57 D.50
8.如图,甲、乙两条彩带都被遮住了一部分,两条彩带的长度相比( )。
A.甲比乙长 B.乙比甲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9.2.03立方分米=(______)升(______)毫升
3.07立方米=(______)立方分米=(______)立方厘米
10.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再加(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1.有一个三位数13□,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三位数是(________)
12.16和40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17和51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13.美术课上进行折纸活动,老师拿来一摞不超过80张的彩纸,如果把这些纸平均分给2个、3个或5个同学都能正好分完,没有剩余,这摞彩纸最多有(________)张。
14.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其中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则从正面看到的是(________)号图形,从左面看到的是(________)号图形。
①
②
③
④
15.手工课上,小石把三块小正方体粘在一起(下图),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16cm2,原来1个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_)cm3,粘成的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________)cm2。
16.①用天平找次品(只含一个次品,已知次品比正品轻或重),要想称的次数最少,需要将待测物品尽量分成相等的(________)份。②从8件物品中找出其中1件次品(次品轻一些),用天平至少称(________)次能保证找出来。
17.直接写出得数。
0.32=
18.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9.解方程。
20.小英有24张卡片,小方比小英多8张,小英的卡片数量是小方的几分之几?
21.某公共汽车站有两条线路的公共汽车,第一条线路每隔5分钟发一次车,第二条线路每隔8分钟发一次车。早上6:30两条线路同时发车,下一次同时发车是什么时间?
22.一根绳子截去米,比剩下的少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23.一个花坛(如图)长1.5米,宽0.5米,高0.8米,四周用木条围成。
(1)用泥土填满这个花坛,大约需要泥土多少立方米?(木条厚度忽略不计)
(2)做这样一个花坛,四周大约需要木条多少平方米?
24.工人师傅要将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钢锭,铸造成一个长8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体钢锭。铸成的钢锭有多高?
25.
(1)求出方格图中左图四边形ABCD的面积。(每小格边长1cm)
(2)如果将四边形ABCD向右平移3个单位,这时A点的位置是( )。
(3)先将方格图中右图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一个面积是10cm2的直角梯形EFGH。点G的位置是( )。
26.星期天8:00~8:30,燃气公司给某加气站的储气罐注入天然气。在注入天然气之后,一位工作人员以每车20 立方米的加气量,依次给在加气站排队等候的若干辆车匀速加气。储气罐中的储气量y(立方米)与时间x(小时)的关系如图所示。
(1)8:00~8:30, 燃气公司向储气罐注入了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
(2)请你判断:正在排队等候的第18 辆车能否在当天10:30 之前加完气? 请说明理由。
1.C
解析:C
【分析】
将长方体截成4段,表面积增加了(4-1)×2个横截面,用横截面面积×增加的横截面数量即可。
【详解】
a×(4-1)×2
=a×3×2
=6a(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
用字母表示表示数时,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也可以用小圆点“·”表示。
2.B
解析:B
【分析】
根据对长度单位和数据的大小来作答。
【详解】
一个物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6cm、18.5cm、0.5cm,这个物体可能是数学书。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生活中对长方体的认识,要注意联系实际。
3.C
解析:C
【分析】
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一个自然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
A.13、14、15中,13是质数;
B.7、8、9中,7是质数;
C.14、15、16都是合数;
D.21、21、23中,23是质数。
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质数与合数的意义,根据它们的意义,进行解答。
4.B
解析:B
【分析】
根据题意,这盒糖果的最少粒数应比5和6的最小公倍数多2粒,据此解答。
【详解】
5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5×6=30。
30+2=32(粒)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这盒糖果的最少粒数应比5和6的最小公倍数多2粒”是解题的关键。
5.C
解析:C
【分析】
先把和化简,即=;=,将所给分数按照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根据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之后找出大于小于的即可。
【详解】
A.<,不符合题意。
B.=;=,由于>,不符合;
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熟练掌握它的比较方法并灵活运用。
6.B
解析:B
【分析】
用王叔叔的体重×,即:90×,就是王叔叔减轻的体重,即可解答。
【详解】
90×=24(千克)
故答案选:B
【点睛】
跟题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7.B
解析:B
【详解】
三人看病的顺序依次是:官叔叔→曾大爷→文阿姨;
6×3+9×2+11×1
=18+18+11
=47(分钟)
答:他们三人看病的顺序依次是:官叔叔→曾大爷→文阿姨,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是47分钟.故选B.
三个人同时来到医务室看病,有1个人看病其他两个人就要等着,由此可以看出自然是花时间少的人先看,等候时间的总和就会越少.
8.A
解析:A
【分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几份,将甲补够同样的5份,乙补够同样的7份,画一画示意图即可。
【详解】
如图,甲比乙长。
故答案为:A
【点睛】
关键是理解分数的意义,可以画一画示意图。
9.30 3070 3070000
【分析】
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
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前面整数部分的数不动,作为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只把小数部分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详解】
2.03立方分米=2立方分米+0.03立方分米=2升+0.03×1000毫升=2升30毫升
3.07立方米=3.07×1000立方分米=3070立方分米=3070×1000立方厘米=3070000立方厘米
【点睛】
能够掌握各个单位间的进率,明确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是本题的解题关键。对于复名数的改写,要依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策略来解答。
10.
【分析】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叫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是2,把2化成分母是8的假分数,再减去;得到的分子是几,就是再加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即可解答。
【详解】
的分数单位是;
最小的质数是2
2=
-=
再加上1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点睛】
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其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11.135
【分析】
3的倍数特征:各个位上数字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5的倍数特征:个位数字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先根据5的倍数特征判断,这个三位数的个位数字是0或5,当个位数字是0时,1+3+0=4,4不是3的倍数,则个位数字不能是0;
当个位数字是5时,1+3+5=9,9是3的倍数,则这个三位数的个位数字是5。
【详解】
有一个三位数13□,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三位数是(135)。
【点睛】
掌握3和5的倍数特征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2.51
【分析】
根据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17和51是倍数关系,较大数是最小公倍数,较小数是最大公因数。
【详解】
16=2×2×2×2
40=2×2×2×5
16和40的最大公因数是2×2×2=8
17和51的最小公倍数是5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若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3.60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彩纸的数量是2、3、5的倍数,而且小于80,先求出2、3、5的最小公倍数,2、3、5是互质数,最小公倍数是2×3×5,再看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几倍最接近80,即可解答。
【详解】
2×3×5
=6×5
=30
30×2=60
30×3=90
60<80<90
美术课上进行折纸活动,老师拿来一摞不超过80张的彩纸,如果把这些纸平均分给2个、3个、5个同学都能正好分完,没有剩余,这摞彩纸最多有60张。
【点睛】
解答本题先求出2、3、5最小公倍数,再进一步解答。
14.① ②
【分析】
根据从上面看到(其中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可将这个立体图形画出,如下图,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①号图形;
从左面看到的是,②号图形。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已有的信息将立体图形画出来,再进一步解答。
15.56
【分析】
小石把三块小正方体粘在一起,减少了4个面,每个面的面积为16÷4=4平方厘米,得出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2厘米,根据体积公式得体积2×2×2=8立方厘米;因为粘成的这个立体图形
解析:56
【分析】
小石把三块小正方体粘在一起,减少了4个面,每个面的面积为16÷4=4平方厘米,得出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2厘米,根据体积公式得体积2×2×2=8立方厘米;因为粘成的这个立体图形减少4个面,还剩3×6-4=14个面,再乘每个面的面积即可。
【详解】
(1)每个面的面积为16÷4=4(平方厘米)
4÷2=2(厘米)
原来1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2×2=8(立方厘米)
(2)(3×6-4)×4
=14×4
=56(平方厘米)
【点睛】
此题解答关键是理解表面积就减少了16平方厘米,表面积减少的只是4个面的面积,得出一个面的面积,进而求出正方体的棱长,再根据体积公式解答即可。
16.2
【分析】
①找次品时,待测物品要分成3份,在分组时,尽量平均分,当不能平均分时,最多和最少只能差1;
②第一次,把8件物品分成3份:3件、3件、2件,取3件的两份分别放在天平两侧,若天
解析:2
【分析】
①找次品时,待测物品要分成3份,在分组时,尽量平均分,当不能平均分时,最多和最少只能差1;
②第一次,把8件物品分成3份:3件、3件、2件,取3件的两份分别放在天平两侧,若天平平衡,较轻的次品在未取的一份中,若天平不平衡,取较轻的一份继续;
第二次,取含有次品的一份(3件或2件),取2件分别放在天平两侧,若天平平衡,则次品是未取的一件,若天平不平衡,则较轻的为次品;所以用天平至少称2次能保证找出次品。
【详解】
①用天平找次品(只含一个次品,已知次品比正品轻或重),要想称的次数最少,需要将待测物品尽量分成相等的3份;
②从8件物品中找出其中1件次品(次品轻一些),用天平至少称2次能保证找出来。
【点睛】
熟练掌握找次品的解答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0.09
0;;1;
【详解】
略
解析:;;;0.09
0;;1;
【详解】
略
18.24;9;
2;;6.4
【分析】
12.6+6.24-2.4×1.5根据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即原式变为:12.6+6.24-3.6,再根据带符号搬家,即原式变为:12.6-3.6+6.24,再按照从
解析:24;9;
2;;6.4
【分析】
12.6+6.24-2.4×1.5根据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即原式变为:12.6+6.24-3.6,再根据带符号搬家,即原式变为:12.6-3.6+6.24,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即可;
23.68-(16.45-5.32)-3.55根据减法的性质,即原式变为:23.68-16.45+5.32-3.55,再根据带符号搬家和减法的性质以及加法结合律,原式变为:(23.68+5.32)-(16.45+3.55),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最后算减法即可;
+-根据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先通分,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即可;
+++根据加法交换律以及加法结合律,原式变为:(+)+(+)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即可;
--根据减法的性质,即原式变为:-(+),再按照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减法即可;
3.2×1.64+3.6×0.3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即原式变为:3.2×1.64+0.36×3.2,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可简便运算。
【详解】
12.6+6.24-2.4×1.5
=12.6+6.24-3.6
=12.6-3.6+6.24
=9+6.24
=15.24
23.68-(16.45-5.32)-3.55
=23.68-16.45+5.32-3.55
=(23.68+5.32)-(16.45+3.55)
=29-20
=9
+-
=+-
=-
=
+++
=(+)+(+)
=1+1
=2
--
=-(+)
=-2
=
3.2×1.64+3.6×0.32
=3.2×1.64+0.36×3.2
=3.2×(1.64+0.36)
=3.2×2
=6.4
19.;;;
【分析】
解方程运用等式的性质及分数加减法,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
;
解:
;
解:
;
解:
。
解析:;;;
【分析】
解方程运用等式的性质及分数加减法,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
;
解:
;
解:
;
解:
。
20.【分析】
小英的卡片数量+8=小方的卡片数量,用小英的卡片数量除以小方的卡片数量即可。
【详解】
24÷(24+8)
=24÷32
=
答:小英的卡片数量是小方的。
【点睛】
此题考查了求一个数
解析:
【分析】
小英的卡片数量+8=小方的卡片数量,用小英的卡片数量除以小方的卡片数量即可。
【详解】
24÷(24+8)
=24÷32
=
答:小英的卡片数量是小方的。
【点睛】
此题考查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注意结果化到最简。
21.7:10
【分析】
求两路车在同一时刻发车后,再过多少分钟再同时发车?即求5、8的最小公倍数,5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40,就是40分钟之后再次同时发车,算出此时的时间即可。
【详解】
5和8的最小公倍
解析:7:10
【分析】
求两路车在同一时刻发车后,再过多少分钟再同时发车?即求5、8的最小公倍数,5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40,就是40分钟之后再次同时发车,算出此时的时间即可。
【详解】
5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40,40分钟之后再次一起发车。
6:30过40分钟是7:10。
答:下一次同时发车是7:1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利用最小公倍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22.米
【分析】
一根绳子截去米后,比剩下的少米,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去的部分米+米=剩下的米数,然后将截去部分加上剩下部分,即得这根绳子原长多少米。
【详解】
+(+)
=+
=(米)
答:这根绳子原来
解析:米
【分析】
一根绳子截去米后,比剩下的少米,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去的部分米+米=剩下的米数,然后将截去部分加上剩下部分,即得这根绳子原长多少米。
【详解】
+(+)
=+
=(米)
答:这根绳子原来长米。
【点睛】
完成分数加减法题目时,要注意通分约分。
23.(1)0.6立方米;
(2)3.2平方米
【分析】
(1)求泥土的体积,就是求长方体花坛的容积,将数据代入长方体容积公式计算即可;
(2)求木条的面积就是求长方体前、后、左、右面的面积,代入数据计算
解析:(1)0.6立方米;
(2)3.2平方米
【分析】
(1)求泥土的体积,就是求长方体花坛的容积,将数据代入长方体容积公式计算即可;
(2)求木条的面积就是求长方体前、后、左、右面的面积,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
(1)1.5×0.5×0.8
=0.75×0.8
=0.6(立方米)
答:大约需要泥土0.6立方米。
(2)1.5×0.8×2+0.5×0.8×2
=1.2×2+0.4×2
=2.4+0.8
=3.2(平方米)
答:四周大约需要木条3.2平方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容积、表面积公式的实际应用。
24.9分米
【解析】
【详解】
6×6×6÷8÷3=9(分米)
答:高是9分米
解析:9分米
【解析】
【详解】
6×6×6÷8÷3=9(分米)
答:高是9分米
25.(1)12.5平方厘米;
(2)(4,5);
(3)(15,4)
【分析】
(1)连接AC,把四边形ABCD分成两个底为5厘米的三角形,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两个三角形面积再相加;
解析:(1)12.5平方厘米;
(2)(4,5);
(3)(15,4)
【分析】
(1)连接AC,把四边形ABCD分成两个底为5厘米的三角形,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两个三角形面积再相加;
(2)如果将四边形ABCD向右平移3个单位,行数不变,列数加3即可;
(3)已知图形的一个底为4厘米,高为2厘米,面积为10平方厘米,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另一个底,就可以把图补充完整。
【详解】
(1)5×2÷2+5×3÷2
=5+7.5
=12.5(平方厘米)
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2.5平方厘米。
(2)如果将四边形ABCD向右平移3个单位,这时A点的位置是(4,5);
(3)先将方格图中右图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一个面积是10cm2的直角梯形EFGH。点G的位置是(15,4),画图如下: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解答此题关键是分成基本图形再求和或差。
26.(1)8000立方米
(2)能在当天10:30之前加完气;详解见解析
【分析】
整个过程相当于储气罐里的天然气先增加,后减少,起始时刻,储气罐里的天然气是原来就要的,最高的是燃气公司给储气罐注入天然
解析:(1)8000立方米
(2)能在当天10:30之前加完气;详解见解析
【分析】
整个过程相当于储气罐里的天然气先增加,后减少,起始时刻,储气罐里的天然气是原来就要的,最高的是燃气公司给储气罐注入天然气结束时的数量;根据天然气的减少的速度,可以求出给每辆车加气需要的时间,然后求出给所有车加完气需要的时间,进行比较。
【详解】
(1)(立方米)
答:燃气公司向储气罐注入了8000立方米的天然气。
(2)8点半开始加气,从10000立方米下降到8000立方米,下降了2000立方米,使用时间是10小时,可以求出加气的速度;
(立方米)
每小时加气200立方米,8点半距离10点半有2小时;
(立方米)
(辆)
10点半之前可供20辆车加气完成,所以第18辆车可以在当天10:30之前加完气。
【点睛】
本题是将折线统计图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首先要充分理解统计图所表示的含义,然后再求解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