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题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790393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题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题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题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1.某物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N·kg-1) 物体1 0.1 0.99 9.9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1 9.7 (1)在探究过程中,测量工具除有天平外,还需要_________。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3)小刚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他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把它削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测量出重力,从而得出结论。他的探究方法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_________。 答案:弹簧测力计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不可行 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改变了) 【详解】 (1)[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重 解析:弹簧测力计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不可行 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改变了) 【详解】 (1)[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重力,质量用天平测量,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2)[2]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同一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定值。因此可得结论: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3)[3][4]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要控制物体的材质,质量相同,改变物体的形状进行探究,小刚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把它削成不同的形状,没有控制质量相同,因此不可行。 2.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按如下步骤操作: (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___________方向调零; (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___________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而且发现细线被竖直拉直,这说明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的。 (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如表所示,当物体的质量为时,它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___。 答案:竖直 静止 竖直向下 【详解】 (1)[1]测量物体重力前,需要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 (2)[2][3]测量物体 解析:竖直 静止 竖直向下 【详解】 (1)[1]测量物体重力前,需要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 (2)[2][3]测量物体重力时,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发现细线被竖直拉直,这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测量物体重力时,当物体静止时,大小相等,发现细线被竖直拉直。 (3)[4]分析表中数据可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9.8N/kg 当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为 G=m×9.8N/kg=0.7kg×9.8N/kg=6.86N 3.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甲图是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_N。 (2)根据表中数据在乙图中合理标出标度,并画出图象;(______) 次数 1 2 3 4 质量m/kg 0.1 0.2 0.3 0.4 重力G/N 1 3 4 (3)根据图象可得初步结论:___________。 答案:0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详解】 (1)[1]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0N。 (2)[2]根据表中数据可看出,物体受到的重力为物体的质量的 解析:0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详解】 (1)[1]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0N。 (2)[2]根据表中数据可看出,物体受到的重力为物体的质量的10倍。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标出标度并将每组数据逐个描点,作图如下: (3)[3]根据图象可看出,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图象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可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4.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进行了探究。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 次数 1 2 3 4 质量m/kg 0.1 0.2 0.3 0.4 重力G/N 1 ______ 3 4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______; (4)由数据与图像可知,结论是:______; (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 ______(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答案:天平 弹簧测力计 2 物体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不能 【详解】 (1)[1][2]本实验要测量物体的重力与质量,因此须用到弹簧测力计和天平。 (2)[3]由 解析:天平 弹簧测力计 2 物体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不能 【详解】 (1)[1][2]本实验要测量物体的重力与质量,因此须用到弹簧测力计和天平。 (2)[3]由图知,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大格代表1N,一个小格代表0.2N,弹簧测力计示数是2N。 (3)[4]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4)[5]由图像知,G﹣m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斜线,则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5)[6]由于在太空站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受到的重力,所以用同样的器材,在太空站中不能完成该实验。 5.下表是小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 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N⋅kg-1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值取为,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值大小。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值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造成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②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______。 答案:天平 弹簧测力计 重力和质量成正比(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或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 地理位置 质量 【详解】 (1)[1][2]实验中需要测量质量和重力,所以需要的测 解析:天平 弹簧测力计 重力和质量成正比(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或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 地理位置 质量 【详解】 (1)[1][2]实验中需要测量质量和重力,所以需要的测量的工具有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2)[3]由表格数据知,每组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定值,所以可以得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3)①[4]表格数据中,处于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位置处,g的大小会不同。 ②[5]发货单上的货物重量一般以kg或t为单位,所以指的是货物的质量。 6.小华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木板、玻璃等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1)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自由滑下的目的是______; (2)分析实验中现象可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就越______;如果不受阻力,运动的小车将______; (3)整个实验中,小车在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克服阻力做的功是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的。 答案: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远 匀速直线运动 相等 【详解】 (1)[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达到斜面底端的时候获得相同的速度。 (2)[2] 解析: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远 匀速直线运动 相等 【详解】 (1)[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达到斜面底端的时候获得相同的速度。 (2)[2][3]物体受到的阻力就越小,速度减小的就越慢,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就越远;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以恒定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3)[4]实验中,小车的质量始终不变,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因此,小车具有的动能相同,也就是说,小车的做功能力是相同的,最终克服阻力做的功也是相等的。 7.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 ___________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____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甲图和 ___________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3)若乙装置中,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 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匀速直线 等于 乙 不变 【详解】 (1)[1][2]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匀速直线 等于 乙 不变 【详解】 (1)[1][2]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3]由甲图和图乙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可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这是控制变量法。 (3)[4] 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即使拉力增大,滑动摩擦力也不变。 8.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应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 ___________运动。 (2)比较图1、图3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___________的关系;比较图2、图3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___________的关系。 (3)比较图1、图4两次实验,发现图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图4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该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答案:匀速直线 压力大小 接触面粗糙程度 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 【详解】 (1)[1]实验时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应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A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 解析:匀速直线 压力大小 接触面粗糙程度 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 【详解】 (1)[1]实验时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应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A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的大小相等。 (2)[2]比较图1、图3两次实验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研究的是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比较图2、图3两次实验知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研究的是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4]由图1、4所示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积都不同,由于没有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同,所以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 9.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时,手拉着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做______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拉力大小(填“大于”“小于”“等于”); (2)甲、乙两图比较,可得到结论:当接触面的______相同时,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大小也越大。 (3)将木块切去一半,如图丁所示。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得出的结论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没控制______不变。 答案:匀速直线 等于 粗糙程度 压力 错误 压力大小/压力 【详解】 (1)[1][2]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 解析:匀速直线 等于 粗糙程度 压力 错误 压力大小/压力 【详解】 (1)[1][2]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拉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2)[3][4]比较甲、乙两图可知,这两次实验的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图中压力较大,弹簧测力计示数也较大,即滑动摩擦力较大,可得出的结论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5][6]比较图甲、丁可知,在改变接触面积的同时,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10.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 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______平衡(选填“能”或“不能”),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______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够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的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都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 A.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5)在实验后小组同学对图丙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对实验探究不会造成影响的是 ______。 A.两侧所挂同规格的钩码质量不完全相等 B.轮和轴的摩擦太大 C.侧滑轮的高度不一致(不计摩擦) 答案:钩码数量 不能 不在同一直线 将小卡片剪开 A C 【详解】 (1)[1]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 解析:钩码数量 不能 不在同一直线 将小卡片剪开 A C 【详解】 (1)[1]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通过调整钩码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2][3]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将会转动,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4]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把小卡片一剪为二,变为两个卡片,观察两个小卡片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4)[5]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的原因是:在小明的实验中,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小华的实验中,纸片被悬空,就消除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6]A.若两侧所挂同规格的钩码质量不完全相等,此时两个拉力不相等,卡片可能会运动,而我们根据钩码上标注的质量认为拉力的大小是相等的,这会对得出实验结论造成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B.若滑轮和轴的摩擦太大,则两侧对卡片的两个拉力不相等时,卡片也能处于平衡状态,会对实验造成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两个滑轮安装的高度不相同时,二力的大小不变,方向仍然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不会影响实验探究,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1.以下是小俊同学做“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大气压 (实验原理)______; (实验器材)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 ______;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 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C.读取注射器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大气对活塞压力F/N 注射器的容积V/m3 活塞面积 S/cm2 大气压强p/Pa (实验拓展) (1)请根据实验步骤将记录表格的第一行栏目补充完整(不要求填入实验记录数据)______; (2)大气压的表达式为p=______; (3)小俊同学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俊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的是 ______;(选填序号) (4)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活塞与筒壁间的 ______;二是防止漏气。 答案:刻度尺 刚开始滑动 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m ② 摩擦 【详解】 [1]测量大气压的原理为。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大气压力,实验中需要测量注射器的横截 解析: 刻度尺 刚开始滑动 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m ② 摩擦 【详解】 [1]测量大气压的原理为。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大气压力,实验中需要测量注射器的横截面积S,根据知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由刻度部分的长度L,所以还需要刻度尺。 [3]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4] 根据实验器材知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出由刻度部分的长度为L,所以表格中应该是: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m。 (2)[5]大气压的表达式为 大气压的表达式为。 (3)[6]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使得拉力F偏小,算出的大气压会偏小;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使力的测量值偏大,算出的大气压会偏大;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拉力可能大、可能小,算出的气压可能大也可能小;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注射器筒内有空气会使拉力变小,算出的大气压会偏小;综合分析一定会使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的②。 (4)[7]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力,二是防止漏气。 12.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请你在认真思考、观察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前要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高度差越大,则探头处液体的压强越 ______; (3)图中“实验1”是想验证液体的压强与液体 ______的关系; (4)图中“实验2”压强计的探头位于水中的深度和酒精中的深度应该 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答案:不漏气 大 深度 相同 【详解】 (1)[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解析:不漏气 大 深度 相同 【详解】 (1)[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2)[2]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高度差越大,则探头处液体的压强越大。 (3)[3]实验1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可探究液体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4)[4]实验2液体的密度不同,可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知需要控制水和酒精的深度相同。 13.小花利用标有最大刻度值4.5mL的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绳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拉注射器,如图甲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1N;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刻度尺、细绳、橡皮帽、水和______; (2)此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是______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强是______Pa,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花又用塑料吸盘挂钩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如图乙。她将吸盘紧紧压在厚玻璃上,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然后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地拉塑料吸盘直至使其脱离玻璃,读出拉开瞬间的拉力为F,算出大气压的值为______(用字母表示)。她发现测出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 (4)小花与同学们分析实验时,发现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_____。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弹簧测力计 0.75 1.08×105 偏大 偏小 空气没有排尽 A 【详解】 (1)[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需要测量大气压力,还需要用到弹簧测 解析:弹簧测力计 0.75 1.08×105 偏大 偏小 空气没有排尽 A 【详解】 (1)[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需要测量大气压力,还需要用到弹簧测力计。 (2)[2]此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 [3]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8.1N,这就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大气压强 [4]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拉力变大,横截面积不变,可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3)[5]大气压的值为 [6][7]发现测出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偏小,可能是吸盘与玻璃板之间有空气没有排尽。 (4)[8]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符合题意;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导致拉力变大,测量大气压值大于真实值,不符合题意;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拉力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故压强也可能偏大或偏小,不符合题意;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根据所提供的器材设计了图甲、乙、丙三个实验,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通过观察 ________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观察甲、乙两个图后得出:________,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选用 ________两图来比较。 (4)如图丁所示,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他通过对图丙、丁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两次受力面的 ________不同。 答案:海绵的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相同时 乙、丙 材料 【详解】 (1)[1]本实验中,运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2]通过观察甲、乙两个图可知,受 解析:海绵的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相同时 乙、丙 材料 【详解】 (1)[1]本实验中,运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2]通过观察甲、乙两个图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的大小不同,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故结论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3]若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故应选用乙、丙两图来比较。 (4)[4]根据被压物体的形变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受压面的材料应相同且形变要明显;她通过对图丙、丁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两次受力面的材料不同。 15.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的值。 (1)实验中,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对__(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 (2)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可以近似看成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拉力F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是一对__(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3)如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cm,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Pa; (4)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一条)__; (5)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__(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__。 答案:活塞 平衡力 6.00 1.1×105Pa 当注射器气体无法排尽时,所测量的大气压值会偏小 甲 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详解】 (1) 解析:活塞 平衡力 6.00 1.1×105Pa 当注射器气体无法排尽时,所测量的大气压值会偏小 甲 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详解】 (1)[1]该实验中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强。 (2)[2]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利用二力平衡原理来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3)[3][4]如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L=8.00cm2.00cm=6.00cm 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部分的体积 V=4.5mL=4.5cm3 注射器的横截面积 S==0.75cm2 根据(2)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大气压力为F=8.2N,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1.1×105Pa (4)[5]当注射器气体无法排尽时,拉力F的值会减小,在面积S不变时,由p=可知,所测量的大气压值会偏小。 (5)[6] [7] 因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当大气压约p=100000Pa时,若面积为S=2cm2=0.0002m2时,由p=可得 F=pS=100000Pa×0.0002m2=20N 因为已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所以实验时应选用甲注射器。 16.游泳的人从河边的浅水区走向深水区的过程中,若河底布满小石头,脚底疼痛感会减弱。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展开讨论,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猜想如下: 小敏猜想: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有关。 小乐猜想: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小惠猜想: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根据猜想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分析乙、丙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 (2)分析丙、丁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图乙中物块A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N。 (4)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小惠选择乙、戊进行分析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 (5)由上述实验步骤可得出,物块A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盐水密度是___________kg/m3。 (6)完成上述实验后,同学们又大胆猜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实验中应该保持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__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改变___________。 答案: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无关 0.4 不能 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4×103 1.2×103 不变 物体密度 【详解】 (1)[1]物体受到 解析: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无关 0.4 不能 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4×103 1.2×103 不变 物体密度 【详解】 (1)[1]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有关,研究浮力大小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不变。比较图乙、丙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同,根据甲图可知物体的重力,由称重法可知乙、丙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故分析乙、丙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2]比较丙和丁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而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根据称重法,则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 (3)[3]由图甲可知A物体的重力 G=4N 由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3.6N 则乙图中A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乙=G﹣F′=4N﹣3.6N=0.4N (4)[4][5]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通过图乙和戊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故不能得到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原因是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5)[6][7]根据甲、丙图可知,当物体A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 F浮=4N﹣3N=1N 由F浮=ρ水gV排可得物体A的体积为 物体A的密度 物体A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F浮′=G﹣F盐水=4N﹣2.8N=1.2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中,盐水的密度 (6)[8][9]要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由控制变量法,实验中应保持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物体的密度。 17.如图是小明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示意图,依次读出甲、乙、丙、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 (1)由乙、丙两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用测量量表示) (2)若F1、F2、F3、F4之间满足关系:______,则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由乙、丙两图可算出石块密度为:ρ石=______。(用字母F2、F3、ρ水表示) 答案:F2-F3 F2-F3=F4-F1 •ρ水 【详解】 (1)[1]由称重法知,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F浮=G-F示=F2-F3 (2)[2]阿基米德原理反映了物体所受浮力与排开液体重 解析:F2-F3 F2-F3=F4-F1 •ρ水 【详解】 (1)[1]由称重法知,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F浮=G-F示=F2-F3 (2)[2]阿基米德原理反映了物体所受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即 F浮=G排 由称重法知,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F浮=F2-F3 石块排开的水的重力为 G排=F4-F1 若验证成功,则F1、F2、F3、F4之间应满足关系式是 F2-F3=F4-F1 (3)[3]因石块浸没于水中,故 V石=V排 由F浮=ρ液gV排得,石块体积为 V石=V排== 由G=mg可得石块的质量为 m= 石块的密度为 ρ石==•ρ水 18.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测量一个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桶、溢水杯、烧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 ①空桶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15mL,如图乙; ③将烧杯中15mL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 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桶,小空桶仍漂浮出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45mL,如图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小空桶在水中漂浮时,空桶受到的浮力______它所受的重力; (2)与图甲相比较,图乙中当金属块沉在水底后,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将______,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g/cm3; (4)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粘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桶,则测出的金属块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等于 不变 变大 2 不变 【详解】 (1)[1]甲中空桶漂浮,在竖直方向上重力与浮力平衡,所以二者大小相等。 (2)[2]甲与乙中水面相平,水的深度相等,根据可以知 解析:等于 不变 变大 2 不变 【详解】 (1)[1]甲中空桶漂浮,在竖直方向上重力与浮力平衡,所以二者大小相等。 (2)[2]甲与乙中水面相平,水的深度相等,根据可以知道,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相等的。 [3]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溢水杯及杯中物体的总重。与甲相比,乙中溢水杯中多了金属块,少了15mL的水。因为金属块沉在水底。所以金属块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而水对金属块的浮力等于金属块排开的水,即15mL水的重力。即金属块的重力是大于排开的15mL水的重力的的。所以,乙中溢水杯及其中物体的总重是大于甲中的,而溢水杯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根据可以知道,溢水杯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大了。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