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二年级期末实验复习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一、实验探究题
1.将磁铁放在铁粉盒子上,并轻轻晃动盒子,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根据图片中的现象,是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可以,在括号内打“√”。如果不可以,在括号内打“×"。
⑴条形磁铁能吸引铁粉。(________)
⑵条形磁铁有两极。(________)
⑶条形磁铁的磁极间有相互作用。(________)
⑷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不同。(________)
⑸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________)
2.依依在一块条形磁铁的五个位置分别吸住一定数量的螺母,当时的情形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条形磁铁的磁极在( )位置。
A.1和5 B.2和4 C.3
(2)请根据上图完成下面的表格。
位置
1
2
3
4
5
吸引螺母的数量(个)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3.磁悬浮列车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轨道上,行使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603公里。
(1)磁悬浮列车是利用( )实现悬浮的。
A.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B.空气浮力 C.空气阻力
(2)萌萌用两块环形磁铁模拟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通过图片我们可以判断,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与( )相同。
图1 图2
A.图1 B.图2 C.图1和图2都不
(3)下面各图中的物品,与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4.小楠利用回形针感受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
接近磁铁的一端 接近磁铁的中间
(1)小楠发现回形针在( )受到的磁力最大。
A.两端 B.中间 C.中间和两端
(2)小楠根据发现判断条形磁铁的磁极在( )。
A.中间 B.两端 C.任意位置
(3)小楠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将磁铁慢慢靠近回形针,最先被吸过来的是( )
A.1号和3号 B.1号和5号 C.3号和5号
(4)用条形磁铁的不同位置吸引回形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最少
B.a点和e点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最多
C.b点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比e点多
5.如图所示,子萓和昊瑞一起玩“蝴蝶飞”的游戏,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蝴蝶”的身体应该用( )制作。
A.毛线 B.回形针 C.塑料笔帽
(2)“蝴蝶”能飞起来,是因为受到了( )。
A.拉力 B.磁力 C.推力
(3)如果在“蝴蝶”和磁铁中间放上( ),“蝴蝶”就不能飞起来了。
A. B. C.
(3)如果用条形磁铁的另一端靠近“蝴蝶”,蝴蝶( )飞起来。
A.能 B.不能
二、实验探究题
6.“抓尺子”游戏都需要不同的感觉器官协同工作。要想提高游戏得分,需要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眼睛和手的配合、反复的练习。
两个小朋友玩“抓尺子”游戏,下面是他们记录的数据。
第1 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总分
小红
0
4
8
6
7
小强
2
6
0
8
6
(1)请计算出两个小朋友的得分,并填写在表格中。
(1)__________ 的得分多,得分越多说明反应越____________。(填“快”或“慢”)
7.请将下列正确的科学词汇序号与对应的感官归类。
①咸
②粗糙
③透明的
④吵闹
⑤光滑
⑥甜
⑦花香
⑧热
视觉
(______)
听觉
(______)
嗅觉
(______)
味觉
(______)
触觉
(______)
8.下面是小明和莉莉在不同时期的身体情况记录表,请根据记录表回答问题。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2017年7月28日
2018年12月26日
2019年7月18日
体重
身高
体重
身高
体重
身高
小明
男
2014年2月
14.3千克
96.8厘米
15.5千克
100厘米
16千克
103.5厘米
莉莉
女
2014年1月
12.3千克
94.7厘米
14.9千克
96.5厘米
15.8千克
101.5厘米
(1)根据上面的记录表我们能知道莉莉的( )。
A.智力在发育 B.学习在进步 C.身体在生长
(2)根据上面的记录表我们知道人体在每个阶段生长的速度是( )。
A.相同的 B.不同的
(3)下面是2022年4月24日小明的身体特征记录单,但是有一处写错了,请你帮忙对这份记录单进行修改使其完善。
身体特征记录单
①姓名:小明
②性别:男
③年龄:7岁
④年级:二年级
⑤身高:190cm
⑥体重:30千克
错误的是第(______)条。这条的数据可能是(______)。
9.下图是小凡不同时期的照片和身体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从刚出生到二年级,小凡的体重增长了(______)千克,身高增长了(______)厘米。
(2)除了身高和体重,我们的生长还表现在其他方面,以下( )不是我们的身体在生长变化的表现。
A.从前的衣服穿不上了 B.头发变长了 C.会刷碗了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我们健康成长,下面不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是( )。
A.多吃零食 B.科学作息 C.坚持锻炼身体
10.两个小朋友玩“抓尺子”游戏,下面是他们记录的数据
第1 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小女孩儿
0
4
8
6
8
8
4
0
小男孩儿
2
6
0
8
6
4
8
6
(1)得分越高说明反应越________(填“快”或“慢”)。
(2)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做过测量纸带,“抓尺子”游戏中用的“反应速度尺”与测量纸带不同,我们可以用________来制作“反应速度尺”。
(3)请你在下面写一写,你是如何制作“反应速度尺”的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探究题
1.√ × × √ √
【详解】
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条形磁铁能吸引铁粉。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条形磁铁中间部分的磁性最弱,两边的磁性最强。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不同。磁铁能够吸引铁制物品,可以观察到条形磁铁两极吸引的铁粉比较多,中间吸引的较少,可见两极的磁力大,中间的磁力小。将磁铁放在铁粉盒子上,并轻轻晃动盒子,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根据图片中的现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是:条形磁铁能吸引铁粉、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不同、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
2.A
解析:(1)A
(2) 12 9 1 8 13
【解析】
条形磁铁的磁极在两端。
3.A
解析:(1)A
(2)B
(3)A
【详解】
(1)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极间同极相斥的原理实现悬浮的。
(2)图1是异极相吸,图2是同极相斥。
(3)图A是一种磁悬浮玩具,利用的悬浮原理与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相同。
4.A
解析:(1)A
(2)B
(3)B
(4)C
【分析】
1、条形磁铁的磁极在两端,磁极的磁力最大。
3、磁极磁性最强,产生的磁力最大,因此1号和5号回形针最先被吸过来。
4、条形磁铁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
【详解】
5.B
解析:(1)B
(2)B
(3)C
(4)A
【详解】
(1)“蝴蝶”的身体应该用含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制作。
(2)“蝴蝶”能飞起来是因为回形针被磁铁吸引,受到了磁力。
(3)磁铁隔着过厚的物体就不能吸引形针了。
(4)条形磁铁的两端都能产生磁力。
二、实验探究题
6.(1)25;22
(2) 小红 快
【分析】
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可以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是我们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抓尺子”游戏都需要不同的感觉器官协同工作。“抓尺子”游戏中,抓住尺子的次数越多,就说明反应速度越快。
根据题干可知,小红的总分=0+4+8+6+7=25;小强的总分=2+6+0+8+6=22;
小红的得分多,抓住尺子的次数越多,得分越多,说明反应越快。
7.③ ④ ⑦ ①⑥ ②⑤⑧
【详解】
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所以咸、甜都是味觉器官感受到的额,粗糙、光滑、热都是触觉器官感受到的,透明的是视觉器官感受到的,吵闹是听觉器官感受到的,花香是嗅觉器官感受到的。
8.C
解析:(1)C
(2)B
(3) ⑤ 120厘米
【解析】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生长。根据上面的记录表,我们发现莉莉的身体在生长,比如:身高和体重,所以C符合题意。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生长。从出生到2岁,快速生长期。根据上面的记录表,我们知道人体在每个阶段生长的速度是不同的,所以B符合题意。
二年级学生一般为7-8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左右。错误的是第⑤条。这条的数据可能是120厘米。
9.C
解析:(1) 22 80
(2)C
(3)A
【解析】
从刚出生亦涵的体重是3千克,身长是50厘米;到二年级亦涵的体重是25千克,身高是130厘米;它的体重增长了22千克,身高增长了80厘米。
除了身高和体重,以前的鞋子不能穿了、牙齿发生了变化都能作为我们生长的证据;会刷碗了改变不能作为我们生长的证据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我们健康成长,科学作息、坚持锻炼身体有利于我们成长;多吃零食不利于我们生长。
10.快 硬纸板 找一个废纸箱,从一个角处画出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剪下来,以此为模板再剪4个,分别写上2、4、6、8、10,用胶条依次粘在一起。
【详解】
探索反应的快慢,主要用到两个感觉器官是手和眼睛。得高分的方法: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勤加练习。得分越高说明反应越快。“抓尺子”游戏中用的“反应速度尺”与测量纸带不同,我们可以用硬纸板来制作“反应速度尺”。 制作“反应速度尺“的步骤:1.找一个废纸箱;2.从一个角处画出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剪下来,以此为模板再剪4个,分别写上2、4、6、8、10;3.用胶条依次粘在一起。
【点睛】
本题考查探索反应的快慢,要求学生掌握制作“反应速度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