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填写合适的单位。
(1)一个人一天应喝约1500( )的水。
(2)一张图画纸的面积约是12( )。
2.李芳用圆规画了4个相等的圆,连接其中3个圆的圆心得到一个三角形(如图)。如果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8cm2,那么其中一个圆的面积是( )(π的取值为3.14)
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数的,把它各数位上的数字互换所得的数比原数大18,原来这个两位数是( )。
4.一台收割机小时收割小麦公顷。照这样计算,这台收割机1小时收割小麦( )公顷,收割1公顷小麦需要( )小时。
5.把一个圆形纸片沿半径分成若干偶数等份的扇形,然后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圆形纸片的周长多6cm,这个圆形纸片的面积是________cm2。
7.根据下表中的施药量,如果在15公顷的玉米地喷洒这种除草剂,需除草剂( )毫升;若有960毫升的除草剂,可以喷洒( )公顷的棉花地。
施药方法
农作物
施药量(毫升∶公顷)
用清水将除草剂稀释后,均匀喷洒于杂草叶面。
棉花
40∶1
水稻
55∶1
玉米
60∶1
7.笔记本的价格是日记本的,小芳买了3本笔记本和2本日记本,一共用去16.5元。1本笔记本( )元,1本日记本( )元。
8.在括号里填“>”“<”或“=”。
÷( ) ×( ) ×( )÷
9.墨子说:“圆,一中同长也.”这里的“同长”是指同一个圆内_____.
10.观察下面的图形和算式,看一看有什么规律?并把算式补充完整。
(1)你能利用规律写一写下面的算式嘛?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面的规律算一算。
( )+( )=( )
二、选择题
11.下面各图形中的阴影部分,( )是扇形。
A. B. C. D.
12.若(a、b都大于0),则( )。
A. B. C. D.无法判断
13.3∶10的前项加上12,后项应该( ),才能使比值不变。
A.乘4 B.乘12 C.加上12 D.加上40
14.淘气和笑笑参加未来城市设计大赛,淘气设计的甲城市绿化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30%,笑笑设计的乙城市绿化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60%,可以看出,甲、乙两个城市的绿化情况是( )。
A.甲城市绿化面积大 B.乙城市绿化面积大
C.甲城市绿化率高 D.乙城市绿化率高
15.用边长为12厘米正方形卷成一个圆柱,则关于圆柱说法正确的是( )。
A.底面周长是12厘米 B.底面直径是12厘米
C.体积是144厘米 D.底面半径是12厘米
16.下列选项中互为倒数的是( )。
A.0.5和 B.和 C.和
17.甲数的相当于乙数的(甲数不等于0),则甲数□乙数。□内应填(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
18.六(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用线段图表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②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3
③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④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9.一辆自行车的车轮半径是36厘米,这辆自行车通过一条720米长的街道时,车轮要转大约( )周.
A.316 B.317 C.318 D.319
20.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最早把正整数和几何图形联系在一起,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从下图中可以知道,除了1以外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成两个相邻的“三角形数”之和,把“正方形数”100写成两个相邻的“三角形数”之和应是( )。
A. B. C. D.
三、解答题
21.直接写出得数。
= = =
= =
22.简便计算。
23.解方程。
2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5.小林有36枚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林的,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小明有多少枚邮票?(只列式,不计算。)
26.珠海市长隆海洋王国2019年上半年接待游客为560万人,下半年游客量是上半年的。2019年长隆海洋王国下半年接待游客多少万人?
27.妈妈买来一些水果糖,小华吃掉一半后又多吃了两粒,第二天也是这样吃了剩下的一半再多吃两粒,第三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再多吃两粒,第四天打开糖盒时,里面只有4粒了,妈妈究竟买了多少粒水果糖?
28.当你开车开到路程时,你油箱的油已由原来的满箱到只有箱。问:是否能用这些油到达终点?请你尝试说说理由。
29.共享单车代表了创新的绿色出行理念,解决了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一种共享单车的车轮半径是40cm,每分钟转100圈。刘老师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6000m,如果刘老师骑这种单车早上7:30从家出发,会不会耽误上午8:00到学校上课?(请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30.为实现村村通公路计划,某政府决定从甲村到乙村修一条乡村公路。第一个月修了全长的20%,第二个月修了全长的,还剩下810米没修,这条乡村公路有多长?
31.农夫将苹果树种在正方形果园里,为了保护苹果树,他在苹果树周围种了一些针叶树。下图表示了不同列数的苹果树和针叶树数量的变化情况。
(1)完成下面的表格。
n
苹果树数
针叶树数
8
4
5
(2)如果用n表示苹果树的列数,当苹果树和针叶树的棵数相等时,n的值是多少?
(3)农夫想用更多的树苗做一个更大的果园,当果园扩大时,哪一种树会增加的比较快?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毫升(或ml) 平方分米(或dm²)
【解析】
2个矿泉水瓶的容积大约是1升;在生活实际中,较小物体的面积一般用平方分米或平方厘米作单位,以此为标准进行判断即可。
(1)一个人一天应喝约1500毫升的水;
(2)一张图画纸的面积约是12平方分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
【解析】
观察图形可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相等,且都等于圆的直径。已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8cm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算出的值,再代入到圆的公式中,求解即可。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解出
一个圆的面积:
【点睛】
此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圆和三角形的特点,找出半径和直角边的关系,根据三角形和圆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最终的结果。
3.68
【解析】
设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为x,那么十位上的数字就是x,根据把它各数位上的数字互换所得的数比原数大18,列方程解答。
解:设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为x。
(x+10 x)-(10×x+x)=18
10x-8 x=18
x=8
8×=6
原来这个两位数是68。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决问题,能够表示出这个两位数各数位上的数字互换前后是多少解题关键。
4.
【解析】
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即÷=(公顷)求出1小时收个小麦多少公顷;1公顷小麦需要多少小时,根据公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用1除以即可求解。
÷=(公顷)
1÷=(小时)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工程问题,熟练掌握它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5.26
【解析】
把一个圆形纸片沿半径分成若干偶数等份的扇形,然后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圆形纸片的周长多的是圆的直径长(两条半径的长),据此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关键是知道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与圆的周长的关系。
6. 900 24
【解析】
根据题意,60毫升的药可以喷洒1公顷的玉米地,那么可利用乘法求出第一空;40毫升的药量可以喷洒1公顷的棉花地,那么可利用除法求出第二空。
60×15=900(毫升),所以,如果在15公顷的玉米地喷洒这种除草剂,需除草剂900毫升;
960÷40=24(公顷),所以,若有960毫升的除草剂,可以喷洒24公顷的棉花地。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的应用,明确比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7. 1.5 6
【解析】
根据题目可知,一个日记本的价钱相当于笔记本价钱的4倍,小芳买了3本笔记本和2本日记本,则2本日记本相当于8本笔记本的价钱,即16.5相当于11本笔记本的价钱,用16.5÷11求出一本笔记本的价格,之后再乘4即可求出日记本的价格。
16.5÷(3+2×4)
=16.5÷11
=1.5(元)
1.5×4=6(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量代换,关键是清楚一个日记本相当于4个笔记本的价格。
8. > < =
【解析】
分别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即可。
÷=,=
<,所以÷>;
×=,=
<,所以×<;
×=1,÷=1
1=1,所以×=÷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除法,也可根据“一个非零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这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快速解答。
9.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解析】
“圆,一中同长也”,即圆有一个圆心,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即半径)都相等.
所以这里的一中指的是圆的圆心,同长指的是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故答案为: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10. 4 5 3 2 13
【解析】
观察图形可知,算式的规律是从1加到涂色正方形个数,再倒着加到1,涂色正方形个数的平方就是它们的和,据此解答即可。
【点睛】
本题考查数与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图中的排列规律。
二、选择题
12.B
解析:B
【解析】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据此解答。
由扇形的定义可知, 是扇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掌握扇形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3.C
解析:C
【解析】
依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可把题干中的等式化为:,由于两个算式的乘积相等,根据谁乘的数大,谁就小(0除外)即可解答。
=,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两个算式的乘积相等,根据谁乘的数大,谁就小。
14.D
解析:D
【解析】
根据3∶10的前项增加12,可知比的前项由3变成15,相当于前项乘5,根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5,再减10,据此解答即可。
3+12=15
15÷3=5
10×5=50
50-10=40
故答案为:D
【点睛】
此题考查比的性质的运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15.D
解析:D
【解析】
理解绿化率,即绿化的面积占所在城市总面积的百分之几,甲城市绿化率是30%,是指甲城市绿化的面积占甲城市总面积的30%,乙城市绿化率是60%,是指乙城市绿化的面积占乙城市总面积的60%,因甲乙两城市的面积不知道,所以不能分别求出它们的绿化面积,也就无法比较绿化面积的大小。但绿化率两者是可以比较的,60%>30%反映乙城市绿化率高。
根据分析:
A.甲城市绿化面积大,无法比较绿化面积的大小,不符合题意;
B.乙城市绿化面积大,无法比较绿化面积的大小,不符合题意;
C.甲城市绿化率高,没有乙城市绿化率高,不符合题意;
D.乙城市绿化率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
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绿化率的含义,分析绿化面积与总面积之间的关系,选出正确的选项。
16.A
解析:A
【解析】
因为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所以用边长为12厘米正方形卷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都是12厘米,由此逐项进行分析即可。
A. 边长为12厘米正方形卷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2厘米,原题表述正确;
B.底面周长是12厘米,底面直径是,原题表述错误;
C.圆柱的体积是×()2×12=××12=立方厘米,原题表述错误;
D.底面半径是,原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对圆柱底面周长、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17.C
解析:C
【解析】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选择。
A. 0.5×= ,0.5和不是互为倒数;
B. ×= ,和不是互为倒数;
C. ×=1,和互为倒数。
故选择: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倒数的认识,主要看这两个数的乘积是否为1。
18.C
解析:C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数×=乙数×,逆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可得出甲乙两数的比,从而作出正确选择。
因为甲数×=乙数×
则甲数:乙数=∶=3∶8
所以甲数小于乙数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灵活运用比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9.B
解析:B
【解析】
看图,直接分析出各个说法的正误,从而选出正确选项。
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原说法错误;
②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3,原说法正确;
③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原说法正确;
④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原说法错误。
所以,说法正确的是②③。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乘除法和比,会看线段图描述两数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0.C
解析:C
【解析】
21.C
解析:C
【解析】
由题意知:、、……正方形数是完全平方数。
三角形数是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的和,分别是:
1,
1+2=3
1+2+3=6
1+2+3+4=10
1+2+3+4+5=15
……
100以内的三角形数有:1.3.6.10.15.21.28.36.45.55.66.78,91,找到相邻的两个三角形数相加等于100即可。据此解答。
由分析知:100=45+55,45和55是100以内相邻的两个三角形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
能根据题意,找出正方数和三角形数之间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21.9;;;
;4;1
【解析】
22.;21;0.237
【解析】
(1)提取相同的分数,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2)交换3.2和7.22的位置,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便计算;
(3)利用除法的性质,先计算8×1.25,再计算除法。
=
=
=
=
=11+10
=21
=
=2.37÷10
=0.237
23.=22.4;=125.5
【解析】
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先简化方程,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2)把看作一个整体,把10%化成0.1,方程两边先同时除以0.1,再同时减去,求出方程的解。
(1)
解:
(2)
解:
24.86平方厘米
【解析】
阴影部分的面积=梯形面积-扇形面积,据此列式计算。
(2+4)×2÷2-3.14×2²÷4
=6×2÷2-3.14
=6-3.14
=2.86(平方厘米)
26.36××
【解析】
小新的邮票枚数=小林的邮票枚数×,小明的邮票枚数=小新的邮票枚数×,据此解答。
36××
=30×
=40(枚)
答:小明有40枚邮票。
【点睛】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
解析:36××
【解析】
小新的邮票枚数=小林的邮票枚数×,小明的邮票枚数=小新的邮票枚数×,据此解答。
36××
=30×
=40(枚)
答:小明有40枚邮票。
【点睛】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连乘计算。
27.490万人
【解析】
先把上半年接待的游客量看作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就是下半年游客量。
560×=490(万人)
答:2019年长隆海洋王国下半年接待游客490万人。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析:490万人
【解析】
先把上半年接待的游客量看作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就是下半年游客量。
560×=490(万人)
答:2019年长隆海洋王国下半年接待游客490万人。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到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8.60粒
【解析】
(4+2)÷(1-)=12(粒)
(12+2)÷(1-)=28(粒)
(28+2)÷(1-)=60(粒)
解析:60粒
【解析】
(4+2)÷(1-)=12(粒)
(12+2)÷(1-)=28(粒)
(28+2)÷(1-)=60(粒)
29.不能
【解析】
(箱)
(箱)
答:不能用这些油到达终点
解析:不能
【解析】
(箱)
(箱)
答:不能用这些油到达终点
30.不会耽误上课。
【解析】
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求出车轮转一周所行的路程,再乘100,得出单车每分钟行的路程;刘老师早上7:30从家出发,到上午8:00共经历30分钟,用单车每分钟行的路程乘3
解析:不会耽误上课。
【解析】
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求出车轮转一周所行的路程,再乘100,得出单车每分钟行的路程;刘老师早上7:30从家出发,到上午8:00共经历30分钟,用单车每分钟行的路程乘30,求出30分钟所行的路程,最后与6000m作比较,得出结论。注意单位的换算:1m=100cm。
2×3.14×40×100
=6.28×40×100
=251.2×100
=25120(cm)
25120cm=251.2m
8时-7时30分=30分
251.2×30=7536(m)
7536>6000
答:不会耽误上课。
【点睛】
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31.1200米
【解析】
把公路总长看作单位“1” ,用剩下的810米除以对应的分率是1-20%-即可求出公路长。
810÷(1-20%-)
=810÷
=1200(米)
答:这条乡村公路有1200米。
解析:1200米
【解析】
把公路总长看作单位“1” ,用剩下的810米除以对应的分率是1-20%-即可求出公路长。
810÷(1-20%-)
=810÷
=1200(米)
答:这条乡村公路有1200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除法的应用,找准单位“1”,明确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是解题关键。
32.(1)
n苹果树数针叶树数(1)(1)8(2)4(16)5(25)(40)
(2)n=8
(3)当n<4时,针叶树的数量会增加的比较快。当n>4时,苹果
解析:(1)
n
苹果树数
针叶树数
(1)
(1)
8
(2)
4
(16)
5
(25)
(40)
(2)n=8
(3)当n<4时,针叶树的数量会增加的比较快。当n>4时,苹果树的数量会增加的比较快。
因为,果园扩大时,列数每增大1列,由n增加到n+1;苹果树的数量会增加(n+1)2-n2=2n+1棵,针叶树的数量总是固定增加8棵。那么当2n+1<8,即n<4时,针叶树的数量会增加的比较快;当2n+1>8,即n>4时,n越大苹果树的数量会增加的越快。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