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渗透 摘要:语文教学是我国教学中的基础学科,着力于促进学生基本素养的提升。高中语文教学中内容比较丰富,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传统文化的渗透。本文首先阐明了将传统文化渗透进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明确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并提出了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策略。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意义策略语文教学是我国高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提高高中生的基础素养和语言应用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高中语文教学素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果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这同我国现在倡导的素质
2、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一、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1.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所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对于丰富学生的传统知识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情操,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古诗词的理解能力。2.丰富学生的民族文化涵养。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学习这些内容,既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道德品质的提升,又可以促使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强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领
3、略先辈们的聪明才智,对其产生强烈的敬仰之情,并激发浓烈的爱国情感,为自己的民族感到由衷的自豪。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现状1.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不够重视。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并不是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教材进行朗读和背诵,而是让学生更好地去读懂和理解传统文化的教材,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了解,从而在思想上做出变化,更好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但是,在当今的高中教学中,绝大部分的语文老师在传授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采取简单的方法进行传送,教师只是简单地对课本教材进行翻译和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教师采用这种方法,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去记忆,学生
4、没有从本质上理解古文中的意义,从而导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不同,使得学生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汲取传统文化。2.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缺乏主动性。在高中的整个阶段,学生只是通过教材中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整个的古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少主动地通过自身的理解去学习,而是通过其他的辅助工具来进行学习,例如高中语文古诗词讲义高中古诗词翻译。学生利用辅助工具来学习古文,缺少了动脑能力,只是通过翻译工具来解析古文,没有从本质上了解古文,从而导致没有真正的理解古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三、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1.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深入挖掘。高中语文教辅用书中的内容都是经过有关专家学者
5、仔细筛选并认真编排出来的,书中的任何一篇课文都是既具备了文学作品的美感和质感,也彰显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所以,作为高中语文传授者的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有关传统文化的因素挖掘出来,进而对文学作品中传统文化的理念、文章的文化背景展开详细的讲解,深入分析文章中体现的思想情感、传统文化、民族感情、价值理念和思维模式,并总结出更高层次的文化观点,让学生深刻理解每一篇文章中的文化底蕴。2.重视汉语思维模式的传授。汉语作为中华民族基本语言,处处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在对文言文进行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汉语的思维方式对文章进行梳理,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在对文章
6、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从文章整体进行把握,学习整体思维模式。教师在对这些内容进行讲授时,必须注重对学生传统思维模式的传授。3.对传统的经典作品进行着重教学。在整个高中阶段,整个语文课本中包含很多古诗词和文言文。这些都是我国的经典作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在我们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很少接触到古诗词和文言文。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机会相对较少,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我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中比较吃力。所以,学生的高中时期,老师要把握好课本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的作品,从该作品出发,对传统文化进行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该文章的整个内容。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作品进行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Reference1陈佳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文学教育(中),2011,(3),21。2廖海兰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刍议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10),33。3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1),59-60。4王敏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104。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