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MSHM 1-2022 宁蒗高原红米 产品质量要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842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MSHM 1-2022 宁蒗高原红米 产品质量要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T∕MSHM 1-2022 宁蒗高原红米 产品质量要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T∕MSHM 1-2022 宁蒗高原红米 产品质量要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T∕MSHM 1-2022 宁蒗高原红米 产品质量要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T∕MSHM 1-2022 宁蒗高原红米 产品质量要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7.060B 22T/MSHM 12022宁蒗高原红米 产品质量要求20220420 发布20220520 实施云南云南省宁蒗省宁蒗县县永宁摩梭红软米产业技术经济合作协会永宁摩梭红软米产业技术经济合作协会发布团体标准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MSHM 12022I前言本文件按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云南省宁蒗县永宁摩梭红软米产业技术经济合作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宁蒗县永宁摩梭红软米产业技术经济合作协会、中企智赢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庆聪、司世泉、李莹、袁昊。本文件为首次发

2、布。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MSHM 120221宁蒗高原红米 产品质量要求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宁蒗高原红米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文件适用于宁蒗高原红米生产经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350 稻谷GB/T 1354 大米GB 27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食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

3、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锌的测定GB 5009.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钙的测定GB 5009.2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镁的测定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5490 粮油检测 一般规则GB/T 5491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T 5492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GB/T 5493 粮油检验 类型及互混检验GB/T 5494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GB/T 5496 粮食、油料检验 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

4、品标签通则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15683 大米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GB/T 17109 粮食销售包装GB/T 18810 糙米GB/T 26630 大米加工企业良好操作规范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NY/T 2156 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3术语和定义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MSHM 120222GB/T 1354、GB/T 18

5、810给出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宁蒗高原红米指原产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境内, 按照特定的宁蒗高原红米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加工,符合食品安全有关规定的谷粒短圆饱满、米粒表皮棕红色糙米。4生产技术要求4.1 立地条件4.1.1 气候种植区地处滇西北高原横断山脉中段,高海拔冷凉山区,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显著。种植海拔 18002750m,年平均气温 12.7,昼夜温差大,年均日照 2298 小时,无霜期180 天,是水稻的极特殊生态环境种植区,也是世界水稻种植的最高海拔极限,被称为“世界水稻屋脊”。4.1.2 地形土壤水稻土,以黄棕壤、棕壤、沙壤为主,有机

6、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高。宜选择集中连片、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壤类型为壤土、砂壤土,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GB 15618 规定,生态良好、无污染的地块造田。4.1.3 灌溉灌溉水为雨水或山泉水 。稻田应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4.2 建田4.2.1 品种种植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外来品种适应不了当地特殊气候环境条件,不能成熟。品种选用群选2号和丽粳13-1。4.2.2 育秧浸种:种子在沼气池出料间中部浸种36小时。催芽 :种子催芽四天破胸露白时播种。适时播种:经过浸种、后催芽后的种子3月20日进行播种。培育壮秧采取全程拱架薄膜湿润育秧。4.2.3 栽插4.2.3.1 精

7、细整田5 月中旬灌水泡田后采用机械耕耙一次,平整田块,做到田平泥化、田块平整。4.2.3.2 时规范化移栽5 月 20 日开始移栽,采用人工厢栽或机插秧。4.3 稻田管理4.3.1 科学施肥:施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肥。4.3.2 合理灌溉:采取“清水澄田、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孕穗、湿润壮籽”干干湿湿的间歇式管理,适时晒田,收获前20天停止灌溉。4.3.3 病虫草害防治:种植区地处高海拔冷凉山区、气候寒冷,正常年份病虫害发生极轻。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必要时辅以应用环境友好型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田间除草采用化学除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MSHM 120223草

8、与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在水稻移栽后7天,施稻田除草剂。移栽后20天进行第一次人工除草,移栽后45天进行第二次人工除草,后期根据田间杂草长势情况及时进行人工除草。4.4采收加工4.4.1 水稻成熟后于 10 月 20 日开始采用机械化收获,及时晾晒,测量稻谷含水量达标(14.5%)后入库保存。4.4.2 宁蒗高原红米加工应按照 GB/T 26630 的规定进行,加工用稻谷应符合 GB 1350 的规定。5产品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5.1 质量指标及检测方法宁蒗高原红米按容重、糙米整米率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共三个等级。各等级质量指标及检测方法符合表 1 的规定。表 1 宁蒗高原红米质量指标5.2

9、卫生指标及检测方法宁蒗高原红米的卫生指标及检测方法应符合GB 2715的规定。5.3 净含量5.3.1 定量包装的宁蒗高原红米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5.3.2 净含量的检测按照JJF 1070的规定进行。6检验规则6.1 扦样、分样按 GB/T 5491 规定的方法执行。项目指标检测方法一级二级三级色泽、气味米粒半透明,表面有红色花纹;具有本品种固有的米香味,无异味;蒸煮后开锅清香,饭粒完整,有光泽,软而不粘结,有韧性、适口性好、凉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口感GB/T 5492整米率,%70.067.064.0GB/T 18810杂质,%0.5GB/T 5494不完善粒总量,%10

10、.015.020.0GB/T 5492水分,%15.0GB 5009.3稻谷粒,粒/kg5.0GB/T 18810互混率,%5.0GB/T 5493特征性指标直链淀粉含量,%12.0GB/T 15683蛋白质,%5.00GB 5009.5钙(Ca),mg/kg80.0GB 5009.92镁(Mg),mg/kg100.0GB 5009.241锌(Zn),mg/kg12.0GB 5009.14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MSHM 1202246.2 检验的一般规则按 GB/T 5490 规定的方法执行。6.3 产品组批同原料、同工艺、同设备、同班次加工的产品为一批。6.4 检验分类6.4.1 出厂检验

11、出厂检验项目包括表1中特征性指标以外的所有项目。6.4.2 型式检验型式检验周期为每年一次,检验项目为本文件的全部要求。当有下列情形之一时,需要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时;b)原料、设备、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c)国家主管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6.5判定规则6.5.1 凡不符合 GB 2715 及国家卫生检验和植物检疫等有关规定的产品,判为非食用产品;6.5.2 产品的质量指标有一项达不到本文件规定的,可以从同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复检测,以复检结果为准,复检后仍有指标达不到规定的,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 标志7.1.1 产品标签、标识应符合 GB 7718、GB 28250 的规定。7.1.2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7.2 包装应符合GB/T 17109的规定。7.3 储存和运输7.3.1 产品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暑、无异味的合格仓库中,不与有毒有害物质或水分较高的物质混存。7.3.2 产品在常温下的保质期应不低于3个月。7.3.3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防雨、防晒,不与有毒有异味的物品混运。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产品/包装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