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3∕T 5130-2019 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引导性指标(河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826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39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T 5130-2019 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引导性指标(河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B13∕T 5130-2019 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引导性指标(河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B13∕T 5130-2019 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引导性指标(河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DB13∕T 5130-2019 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引导性指标(河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DB13∕T 5130-2019 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引导性指标(河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75-010 E 00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1302019 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引导性指标 2019 - 12 - 27 发布 2020 - 01 - 28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3/T 5130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节能监察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英川、韩益宏、马婧婷、王利人、高欣宝、刘翔、孟溪、何亚冲、陈兴江、田丽君、郭艳荣、赵大鹏。 DB13/T 51302019 II 引 言 我省是能源消耗大省,污染严重

2、,地处京津冀环渤海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淘汰落后产能和所有高耗能淘汰设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技术进步和能源管理水平,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30251)的基础上,提出我省炼油企业能源消耗限额引导性指标。 DB13/T 51302019 1 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引导性指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简称能耗)限额引导性指标的技术要求、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节能管理与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以原油及外购原料油为原料,生产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基础油、溶剂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丙烷、丙烯、苯、甲苯、混合二甲

3、苯、石蜡、沥青、石油焦及化工原料等生产过程能耗计算、考核,以及新建项目的能耗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84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GB/T 12497 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 GB/T 12723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 GB/T 13462 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 GB/T 13466 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 GB/T 20901 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 23331

4、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GB 30251 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NB/SH/T 5001.1 石化行业能源消耗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 炼油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3、NB/SH/ T 5001.1、GB 302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 30251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炼油综合能源消耗量 统计报告期内,炼油生产所消耗的各种能源及耗能工质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折算为标油后的总和。 3.2 炼油(单位)综合能耗 同一统计报告期内,炼油综合能源消耗量与原油及外购原料油加工量之和的比值。 3.3 单位能量因数能耗 同一统计报告期内,炼油

5、(单位)综合能耗与炼油能量因数的比值。 DB13/T 51302019 2 3.4 炼油能量因数 炼油工艺装置和系统单元能量因数之和与环境温度校正系数的乘积。工艺装置能量因数为装置能量系数与加工量因数的乘积。装置加工量因数指装置加工量与全厂原油及原料油的比值;环境温度校正系数详见计算方法部分,装置能量系数及系统单元能量因数及详见附录部分。 4 技术要求 4.1 炼油单位产品能耗限定值及引导性指标 现有炼油企业炼油单位产品能耗限定值的指标应符合GB 30251中4.1的规定; 现有炼油企业炼油单位产品能耗限定值引导性指导采用单位能量因数能耗,其值应不大于9.8 kgoe/(t能量系数)。 4.2

6、 炼油单位产品能耗准入值及引导值 新建炼油企业炼油单位产品能耗准入值的指标应符合GB 30251中4.2的规定; 新建炼油企业炼油单位产品能耗准入引导值采用单位能量因数能耗,其值应不大于7.5 kgoe/(t能量系数)。 4.3 炼油单位产品能耗先进值 炼油单位产品能耗先进值的指标应符合GB 30251中4.3的规定。 5 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 5.1 统计范围 5.1.1 炼油生产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减粘裂化、催化重整、气体分馏、烷基化、甲基叔丁基醚(MTBE)、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加氢精制、溶剂脱沥青、润滑油溶剂精制、酮苯脱蜡、石蜡加氢精制、润滑油加氢精制、制氢

7、、溶剂再生、硫磺回收等装置及其配套的环保设施。炼油辅助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原油、半成品及成品油储运系统、供排水、空气压缩站、空气分离站、污水处理、化验、研究、消防、生产管理等及其配套的环保设施。聚丙烯、对二甲苯等化工类装置及纯为化工服务的装置不含其中。 5.1.2 炼油能源消耗统计包括炼油生产装置及辅助系统所消耗燃料(含催化烧焦)、电、蒸汽及水等耗能工质,不包括作为原料用途的能源。炼油装置检修开停工和检修所消耗的能源要计入炼油能源消耗;新建装置首次开工前和开工消耗及用于基本建设、厂内、外生活设施(如食堂、浴室和宿舍等)的能源消耗不计入炼油能耗。 5.1.3 炼油厂外购由制氢装置产生的氢气按照气体

8、制氢折算能耗(参考值 1100 kgoe/t),计入炼油综合能源消耗量,能量因数对应计入。 5.1.4 储运系统能耗量包括原油及半成品、成品的卸、储、调、装、输过程中的能耗量。污水处理场能耗量包括隔油、浮选、生化、砂滤、活性炭处理、三泥焚烧等过程中的能耗量。其他辅助系统的能源消耗量包括空气压缩站、空气分离站、机修、仪修、电修、化验、研究、消防等单元消耗的各种能源消耗总量,可合并计算。输变电损失为主变压器到系统分变压器及装置过程中全部输变电损失,不包括装置内部的输电线路损失。全厂用电量按主变前电表计量,装置电量按分变后电表计量。热力损失指蒸汽管网散热、排凝的损失,不包括装置和辅助系统内部蒸汽损失

9、。 DB13/T 51302019 3 5.1.5 炼油生产过程消耗的各种能源,均折算为标油进行能耗计算,单位采用千克标油(kgoe)。石油产品按 GB/T 384 规定的方法实测热值,再换算成标油量。没有实测条件的参考附录 A 中列出的系数折算成标油量。 5.1.6 为炼油及非炼油服务的辅助系统的能耗,按用能比例扣除非炼油部分的能耗。 5.1.7 炼油与非炼油系统的热量交换(含直供)以热量接受方实际有效利用为原则。热物料的起始计算温度为 60;以热水形式供给的热量,按低温热进行标油的折算。 5.2 计算方法 5.2.1 炼油综合能源消耗量 炼油综合能源消耗量按式(1)计算: QRMEii(1

10、) 式中: E-炼油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标油(kgoe); iM-第i种能源的实物消耗量; iR-第i种能源折算标油系数; Q-与非炼油系统交换的热量折算为标油的代数和,单位为千克标油(kgoe),向炼油输入的热量计为正值,从炼油输出的热量计为负值。 5.2.2 炼油(单位)综合能耗 炼油(单位)综合能耗按式(2)计算: GEe/(2) 式中: e-炼油(单位)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标油每吨(kgoe/ t); E -炼油综合能源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标油(kgoe); G -原油及外购原料油加工量,单位为吨(t)。 5.2.3 炼油能量因数 炼油能量因数fE按式(3)计算: tQeLSLwciif

11、FEEEEEKCE)((3) 式中: iiKC-炼油生产装置能量因数, 其中,iC为i装置加工量系数;iK为i为装置能量系数, iK见附录B; iC-装置加工量与原油及原料油的比值; CE-储运系统能量因数,见附录C.1; wE-污水处理场能量因数,见附录C.2; DB13/T 51302019 4 SLE-热力损失能量因数,见附录C.3; eLE-输变电损失能量因数,见附录C.4; QE-其他辅助系统能量因数,见附录C.5; tF-温度校正因子。 tF按式(4)计算: tF=1 0704一4 7172 10-3t+ 2 9504 10-5t2+ 7 4482 10-7t3 + 5 0165

12、10-8t4+ 2 2078 10-11t5 (4) 式中: t-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5.2.4 单位能量因数能耗 单位能量因数能耗 按式(5)计算: /cffee E(5) 式中: cfe-单位能量因数能耗,单位为千克标油每吨炼油能量因数 kgoe/(tfE ); e -炼油(单位)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标油每吨(kgoe/t); fE-炼油能量因数。 6 节能管理与措施 6.1 节能管理与措施 6.1.1 企业应定期对能耗指标进行考核,建立用能责任制度。 6.1.2 企业应根据 GB/T 20901 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并建立和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6.1.3 企业应根据 GB/T

13、23331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保持其有效运行。 6.2 节能技术管理 6.2.1 经济运行 6.2.1.1 企业应使生产通用设备达到经济运行的状态,对电动机的经济运行管理应符合 GB/T 12497 的规定;对风机、泵类和空气压缩机的经济运行管理应符合 GB/T 13466 的规定;对电力变压器的经济运行管理应符合 GB/T 13462 的规定。 6.2.1.2 对各种管网应加强维护管理。 6.2.2 节能技术 6.2.2.1 采用系统优化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2.2.2 推广装置间的热联合技术。 DB13/T 51302019 5 6.2.2.3 加强低温余热的回收利用。 6.2.2

14、.4 发展热电冷联产,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及热电联产的热电比。 6.2.2.5 采用先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加热炉热效率。 6.2.2.6 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艺和设备。 6.2.2.7 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6.2.2.8 推广动设备调速技术如无极调量、余隙调节、变频等节电技术;推广纳米陶瓷纤维毯保温技术,发展区域供热联合,加强机泵节电改造。 DB13/T 51302019 6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能源及耗能工质折算标油系数 A.1 能源及耗能工质折算标油系数见表 A.1。 表A.1 能源及耗能工质折算标油系数 序号 项目 单位 折算系数 千克标油(kgoe) 折算系数

15、兆焦(MJ) 1 标油 t 1 000 41 868 2 燃料油 t 1 000 41 868 3 油田天然气 m 0.930 38.94 4 气田天然气 m 0.850 35.59 5 炼厂燃料气 t 950 39 775 6 制氢 PSA 尾气 t 320 13 398 7 催化烧焦 t 950 39 775 8 石油焦 t 800 33 494 9 煤 tce 700 29 308 10 电 kW h 0.21 9.546 11 10. 0 MPa 级蒸汽a t 92 3 852 12 5.0 MPa 级蒸汽b t 90 3 768 13 3.5 MPa 级蒸汽c t 88 3 684

16、14 2 .5 MPa 级蒸汽d t 85 3 559 15 1.5 MPa 级蒸汽e t 80 3 349 16 1.0 MPa 级蒸汽f t 76 3 182 17 0.7 MPa 级蒸汽g t 72 3 014 18 0.3 MPa 级蒸汽h t 66 2 763 19 0.3 MPa 级蒸汽 t 55 2 303 20 新鲜水 t 0.17 7.12 21 循环水 t 0.06 4.19 22 软化水 t 0.25 10.47 23 除盐水 t 1.0 96.30 24 低压除氧水 t 6.5 385.19 25 凝汽 式蒸 轮机凝结水 t 3.65 152.8 26 加热设备凝结水

17、t 7. 65 320.3 DB13/T 51302019 7 表A.1 能源及耗能工质折算标油系数(续) 序号 项目 单位 折算系数 千克标油(kgoe) 折算系数 兆焦(MJ) 27 低温热 MJ 0.012 0.5 a 7.0 MPap; b 4.5 MPap7.0 MPa; c 3.0 MPap4.5 MPa; d 2.0 MPap3.0 MPa; e 1.2 MPap 2.0 MPa; f 0.8 MPap1.2 MPa; g 0.6 MPap0.8 MPa; h 0.3 MPap0. 6 MPa。 DB13/T 51302019 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炼油生产装置能量系数

18、炼油 B.1 生产装置能量系数见表 B.1。 表B.1 炼油生产装置能量系数 装置名称 能耗定额 (kgoe/t) 能量系数 计算基准 蒸馏装置a 常减压蒸馏 10 1.0 处理量 常压蒸馏 9 0.9 处理量 润滑油型常减压蒸馏 10.5 1. 05 处理量 催化裂化b 蜡油催化裂化c 48 4.8 处理量 重油催化裂化 55 5.5 处理量 常渣催化裂化 75 7.5 处理量 深度催化裂解d 80 8.0 处理量 MIPCGP 55 5.5 处理量 双提升管催化裂化 59 5.9 处理量 焦化e 延迟焦化 25 2.5 处理量 稠油延迟焦化 33 3.3 处理量 催化重整f 预处理和连续重

19、整 90 9.0 重整进料量 预处理和固定床重整 80 8.0 重整进料量 预处理和组合床重整 85 8.5 重整进料量 脱重组分塔 22 2.2 处理量 芳烃抽提 40 4.0 处理量 芳烃分离(苯塔甲苯塔 20 2.0 处理量 芳烃分离(苯、甲苯、混二甲苯塔) 25 2.5 处理量 加氢裂化g 33 (1.3 一 X) 3.3 (1.3 一 X) 处理量(不含原料氢气) 加氢处理h 蜡油 16 1.6 处理量(不含原料氢气) 渣油 20 2.0 处理量(不含原料氢气) 中压加氢改质 28 2.8 处理量(不含原料氢气) 加氢精制 轻质油力 p 3 MPa 10 1.0 处理量(不含原料氢气

20、) 轻质油 p3 而 p 3 MPa 22 2.2 处理量(不含原料氢气) DB13/T 51302019 9 表B.1 炼油生产装置能量系数(续) 装置名称 能耗定额 ( kgoe/t) 能量系数 计算基准 制氢(含氢气提纯) 气体 1 100 110.0 产氢量(吨) 轻油 1 100 110.0 产氢量(吨) 重油 1 500 150.0 产氢量(吨) 润滑油溶剂精制 轻质糠醛精制 20 2.0 处理量 重质糠醛精制 28 2.8 处理量 酚精制 31 3.1 处理量 溶剂脱沥青 26 2.6 处理量 脱蜡与油蜡精制 酮苯脱蜡 50 5.0 处理量 酮苯脱蜡脱油 80 8.0 处理量 地

21、蜡脱油 90 9.0 处理量 润滑油白土精制 9 0.9 处理量 石蜡发汗 13 1.3 处理量 石蜡白土精制 5 0.5 处理量 石蜡板框成型 15 1.5 处理量 石蜡机械化成型 15 1.5 处理量 润滑油中压加氢改质i 65 6.5 处理量 润滑油高压加氢裂化j 78 7.8 处理量 气体分馏 三塔流程 39 33.9 处理量 四塔流程 48 4.8 处理量 五塔和六塔流程 51 5.1 处理量 烷基化 硫酸法 129 12.9 烷基化油产量 氢氟酸法 105 10.5 烷基化油产量 三废处理 溶剂再生 7 0.7 溶剂塔的进料 (按浓度 40%折算) 硫磺回收k 10 1.0 硫磺产

22、量 气体脱硫(含溶剂再生) 15 1.5 处理量 气体脱硫 0.3 0.03 处理量 污水汽提 单塔 15 1.5 处理量 双塔 18 1.8 处理量 MTBE 95 9.5 对产量 催化汽油吸附脱硫 8.5 0.85 处理量 DB13/T 51302019 10 表B.1 炼油生产装置能量系数(续) 装置名称 能耗定额 kgoe/t 能量系数 计算基准 其他装置 石脑油异构 50 5.0 处理量 柴油碱洗 1 0.1 处理量 冷榨脱蜡 10 1.0 处理量 分子筛脱蜡 130 13.0 处理量 减粘裂化 9 0.9 处理量 临氢降凝 20 2.0 处理量不含原料氢气) LPG 脱硫醇 1.8

23、 0.18 处理量 环烷酸 27 2.7 对产量 催化干气提浓 55 5.5 处理量 催化油浆抽提 15 1.5 处理量 催化油浆拔头 5 0.5 处理量 PSA 提纯氢 80 8.0 产氢量 炼厂干气提纯氢气 120 12.0 处理量 氧化沥青 15 1.5 处理量 a 含电脱盐及轻烃回收;若增加轻重石脑油分离,能耗定额相应增加 1.0 kgoe/t。 b 含吸收稳定及汽油脱硫醇;没有或不开吸收稳定时,能耗定额相应减少 3.5 kgoe/t;若增加汽油回炼,能耗定额相应增加 3.0 kgoe/t。 c 原料中常压渣油比例在 20%以下或减压渣油比例在 10%以下。 d 若干气与液化气收率在

24、36%(含)以上,能耗定额增加 5.0 kgoe/t。 e 没有或不开吸收稳定时,能耗定额相应减少 5.0 kgoe/t。 f 流程到重整汽油脱戊烷塔。 g 包括循环氢脱硫、气体和液化气脱硫,不含溶剂再生,X 为尾油收率。 h 包括循环氢脱硫、气体和液化气脱硫,不含溶剂再生。 i 包括加氢处理、常减压和加氢精制。 j 包括加氢裂化、常减压、临氢降凝和加氢精制。 k 包括尾气处理,不包括溶剂再生单元;产量在 15 kt/a 以上时,能耗定额为-30 kgoe/t。 DB13/T 51302019 11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储运系统、污水处理场、热力损失、输变电损失和其他辅助系统能量因数

25、C.1 储运系统能量因数 储运系统能量因数 按式(C.1)计算: /10CDcEE(C.1) 式中: cE-储运系统能量因数; CDE-储运系统参考能耗,单位为千克标油每吨(kgoe/t); 10 -常减压蒸馏能耗定额,单位为千克标油每吨(kgoe/t)。 储运系统参考能耗 CDE按式(C.2)计算: 123CDCCCEEEE(C.2) 式中: 1CE-原油储输参考能耗取值为1.0,单位为千克标油每吨(kgoe/t); 2CE-重质油品储、调、输参考能耗,取值为2.0,单位为千克标油每吨(kgoe/t); 3CE-原油进厂、卸油、油品洗槽参考能耗,单位为千克标油每吨(kgoe/t); 其中,3

26、CE为各分类计算值之和,各分类计算见表C.1。 表C.1 3CE分类项计算单位为千克标油每吨 分类 3CE分类项 原油槽车进厂 2.5 Gcca/Gpb 原油油驳进厂 1.6 GYBc/Gp 原油油轮进厂 0.7 GYLd/Gp 原油管道进厂 0.015 Le GGDf/Gp 油品洗槽车 0.5 Gxcg/Gp aGcc 为统计报告期内原油槽车进厂总量,单位为吨(t)。 bGp 为统计报告期内原油加工总量,单位为吨(t)。 cGYB 为统计报告期内原油油驳进厂总量,单位为吨(t)。 dGYL 为统计报告期内原油油轮进厂总量,单位为吨(t)。 eL 为在炼油企业管辖内,能源消耗所涉及到的原油的输

27、送管道长度,单位为千米(km)。 fGGD 为统计报告期内原油管道进厂总量,单位为吨(t)。 gGxc 为统计报告期内洗槽车油品总量,单位为吨(t)。 DB13/T 51302019 12 C.2 污水处理场能量因数 污水处理场能量因数wE按式(C.3)计算: /10wWDEE(C.3) 式中: wE -污水处理场能量因数; WDE-污水处理场参考能耗取值0.3千克标油每吨(kgoe/t)。 C.3 热力损失能量因数 热力损失能量因数SLE 按式(C.4)计算: /10SLSLDEE(C.4) 式中: SLE-热力损失能量因数; SLDE-热力损失参考能耗,单位为千克标油每吨(kgoe/ t)

28、。 热力损失参考能量SLDE 按式(C.5)计算: 2.85/SLDSipEGG(C.5) 式中: SiG-统计期内炼油企业生产用汽总量,单位为吨(t); pG-统计期内原油加工量,单位为吨(t)。 C.4 输变电损失能量因数 输变电损失能量因数eLE 按式(C.6)计算: /10eLeLDEE(C.6) 式中: eLE-输变电损失能量因数; eLDE-输变电损失参考能耗,单位为千克标油每吨(kgoe/t)。 输变电损失参考能耗eLDE按式(C.7)计算: 0.007/eLDEpEGG(C.7) 式中: EG-统计期内炼油生产过程用电总量,单位为千瓦时(kW h); DB13/T 513020

29、19 13 pG-统计期内原油加工量,单位为吨(t)。 C.5 其他辅助系统能量因数 其他辅助系统能量因数QE 按式(C.8)计算: QiiERCK(C.8) 式中: R-不同类型炼油企业的其他辅助系统系数,取值见表C.2。 表C.2 不同类型炼油企业的其他辅助系统系数R 炼油企业公称规模 R 500 104 t/a(含)以上 0.02 500 104 t/a 以下 0.05 DB13/T 51302019 14 参 考 文 献 1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2 GB 30251 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3 GB/T 50441 石油化工设计能耗计算标准 4 NB/SH/T 5001.1 石化行业能源消耗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 炼油 5 能源统计报表制度(国家统计局) 6 能源统计工作手册(国家统计局)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产品/包装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