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红色文化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773106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色文化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红色文化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红色文化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SJOURNALOFNORTHUNIVERSITYOFCHINA(SSCIENCE EDITION)(Sum.191)(总第1 9 1 期)2023No.5Vol.39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 9 卷第5 期文章编号:1 6 7 3-1 6 4 6(2 0 2 3)0 5-0 0 0 8-0 7红色文化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张莉,崔利萍(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太原0 3 0 0 2 4)摘要:大学生价值观形塑关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网络化背景下的信息智能推送、社会亚文化、虚拟假象一定程度上消解着大学生价值认知、误导着价值判断、造成其价值选择偏差。针对以

2、上形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挖掘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高度契合性,发挥红色文化爱国情感陶冶、理想信念激励、价值理念教化功能的引导作用,通过红色文化融人高校课堂、融人互联网络、融人日常生活等多种措施来滋养大学生精神境界、补给精神养分、提升其价值认同,为大学生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效可行的现实方案。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D432.6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1646.2023.05.002Study of Red Culture Nurturing the Core Socialist Val

3、ues of UndergraduateZHANG Li,CUI Liping(School of Marxism,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China)Abstract:Shaping of undergraduates values influence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However,against the internet-based background,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ush,socia

4、l subculture andvirtual reality are,to some extent,counteracting undergraduates value cognition,misleading their valuejudgment,and causing deviation of their value selection.Targeting said problems in shaping the coresocialist values of undergraduate,we should explore the high degree of compatibilit

5、y between red cultureand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and give play to the guiding role of the function of red culture in cultivatingpatriotism,inspiring ideals and beliefs,and enlightening the concept of value.We should also nurture themental realm of undergraduate,supply them with spiritual nutrients

6、,and improve their valueidentification through various measures including infusing red culture into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theinternet,and daily life,to provid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realistic solutions for undergraduates to develop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Key words:red culture;undergraduates;th

7、e core socialist values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最有朝气、最有生命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青年处于“拔节孕穗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高校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主力军,培育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因为价值观掌控着大学生思想层面“良”与“莠”、“善”与“恶”、“美”与“丑”的输人与输出,影响着他们道德素质的形成与人生成长轨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塑“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1 8 0。大学生思想的扣子能否扣对、扣准,直接影响其价值追求、价值理念、价值路径的选择,进而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风气的形成,甚至

8、关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随着网络化触角延伸与信息技术更迭,国家之间原本泾渭分收稿日期:2 0 2 3-0 4-2 0基金项目:2 0 2 2 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红色文化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 0 2 2 W085)作者简介:张莉(1 9 9 3 一),女,助教,硕士,从事专业:马克思主文中国化。9(总第1 9 1 期)莉等)红色文化涵育价值观研究(张明的物理界线被突破。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化便捷的同时,其原始价值认同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冲击,从而致使他们逐步淡化或消解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甚至可能引发整个社会的信仰危机和文化危机。因此,探寻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

9、心价值观之间的契合性,发掘红色文化在涵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教化功能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构路径,对抢占大学生思想高地、确保红色江山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风险挑战: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全球化与网络化背景下,国家之间早已不仅仅囿于外在显性的军事较量,而是依托互联网载体以温和隐性的方式于润物无声中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这种方式尤其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群体影响更大、更直接。在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织碰撞中,部分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缺乏、自身认知不成熟等因素更容易陷人纷繁复杂的陷阱之中,进而影响自身价值观塑造。1.1信息智能推送消解大学生价值认知理性大学生价值认知的生成与其认

10、知方式密切相关,认知方式又与信息接收形式辅牙相倚。当代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休闲早已司空见惯。在网络化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悄无声息中被形塑,这种形塑潜隐于互联网本身并渗透于学生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会借助网络浏览一些娱乐性的碎片化信息,互联网则根据大学生的使用时长、浏览习惯和网络行为等特征、基于大数据算法进行智能性和个性化的推送信息以最大限度满足用户偏好。这种智能化与个性化的信息推送不仅筛除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而且弱化了大学生对公共事件的关注。大学生因处于青年发育成长期而缺乏思考的逻辑性与整体性,对事物认知基本停留于感官层面。如若他们长期沉浸于以定向化投喂的方式获取信息,便会不断增强对这

11、种信息推荐形式的依赖性,逐步陷人“过滤气泡”、数字化“全景监狱”等困境,甚至在网络信息的软性引导中被不良思想所奴役。由于长期接收单一化的推荐信息、身处狭隘信息环境,大学生“本有的理性反思与判断能力也会在这种个性化迎合中消磨殆尽”2 。大学生一旦丧失对事物的理性反思与批判,则会助长自身的思维情性并消解其价值认知。1.2社会亚文化造成大学生价值判断疑虑社会发展中弥散着浓烈的竞争气息,身负沉重学业压力的大学生被裹挟其中,造就了焦虑化的青年。当下,全球多元文化交织衍生出了偏离社会主流思潮的亚文化,这种社会亚文化借助于网络媒介传播形成了强大的扩散机制,部分大学生也出于逃避现实规制、挣脱集体束缚、猎奇心态

12、驱使等因素寻求精神放松、获取心理慰籍,二者的不谋而合使大学生在网络亚文化的泄愤中获得狂欢。巴赫金在其“狂欢理论”中提到:“狂欢”意识指代一种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创造性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意指对相对固定的价值立场和评判标准的模糊化与不确定性,并进而提出所谓狂欢化的世界观”。”3 在狂欢化的“人人即麦克风”时代,社会亚文化当中充斥着娱乐性与游戏性、渗透着拜金主义与精致利己等不良思想,这不仅解构着高校大学生的传统观念,而且还模糊了其是非正义标准,进而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1.3网络虚拟化引发大学生价值选择偏差大学生的价值观形塑需要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这些情境就如一幕幕剧场,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

13、性与隐匿性,可能上演的是一幕幕剧场假象。在虚拟网络化世界中,人们为了展示自身的个性化特征,通常利用匿名这张特殊面具来重设年龄、气质等以此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身处在线交谈的人无法得知屏幕另一方所呈现人设、所营造情境、所过滤气泡:这个概念最早由互联网活动家伊莱帕里泽在其著作过滤气泡:互联网没有告诉你的事中提出。是指:在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可以随时了解用户偏好与浏览习惯,在此基础上过滤掉异质信息,为用户打造个性化的信息世界,但同时信息和观念的“隔离墙”也会筑起,使用户身处在一个窄化的信息环境中进而阻碍多元化观点的交流。,全景监狱:其全称为“中央监控式全景监狱”。由法国哲学家福柯在英国哲学家边沁的圆形

14、监狱”设想基础上深化的成果。是指:监视者站在牢房的最顶端位置对不同牢房的囚徒进行监视,而囚徒因光线等原因无法看到监视者。本文是指:价值观等意识形态要素通过算法被事先嵌入网络当中,隐蔽化的价值控制让网络空间犹如庞大的数字化全景监狱,技术控制者在无形中监视并引导者受众的价值认知。剧场假象:是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其代表作新工具中提出的“四假象之一”“四假象”分别为:“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和“剧场假象”。在培根的新工具中,假象理论是其立论基础,也是其建立新方法所要破除的对象。“剧场假象”是指:某种思想造成的假象“围困着人们的心灵以致真理不得其门而人”。本文是用于描绘虚拟网络社会中大学生

15、价值观形塑所面临的困境。即:大学生无法得知屏幕另一方与其交谈者的真实信息,同时在网络上呈现的具体情境也可能是虚拟假象。这些都极可能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产生负面影响。10社会科学版中北大学学报2023年第5 期描述事物的真假。大学生早已习惯于取代传统面对面交流的人机触屏式沟通,再加之他们自身辨别能力不强更容易被历史虚无主义、个人主义洗脑。同时,网络虚拟也带来了角色错位。大学生穿梭于网络与现实之间,其展现的“虚拟自我”与“社会自我”不尽相同,两种角色相互渗透。任何人一旦沉溺网络就势必会减少与现实社会的互动。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虚拟表象与现实情境的鸿沟,大学生往往无法理性辨别事物真假,极易将网络色情暴

16、力带入现实,以致在角色混乱中出现自身价值选择偏差。2同构契合: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嵌针对部分大学生存在的现实思想困境,可以通过发挥红色文化教育作用来引导大学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达到此成效,其前提是明确红色文化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共通之处,寻找二者契合点。就红色文化来看,它是指“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兼容并蓄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而创造的先进文化 4 3 0。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其底色是“红”。从符号学视角来看,红色不仅象征吉祥欢乐与光荣,

17、更是革命与高度政治觉悟的表征。红色文化作为培育大学生的鲜活教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出强烈的心意相通性。2.1两者在理论基础与文化根基上同频共振红色文化与形塑大学生认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基础和文化根基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前提。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沉淀与凝练的文化形态。红色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且要始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红色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5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红色文化的灵魂。作为中国主流观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前提是社会主义,它必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源头活水;此外,二者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

18、化为根基。不论是红色文化所体现的精神内核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表述,二者在传统文化当中都有理可依、有根可循。例如,红船精神中的“开天辟地”、井冈山精神中的“艰苦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等都可以在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找到相同的故事或相似的事件。可以说,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二者根源于传统文化但不拘泥于此,都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升华。2.2两者在价值目标与精神指引上合拍共鸣红色文化与形塑大学生认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目标上具有高度契合性,两者都是为了捍卫主流价值观、捍卫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且典型的政治文化形态,具有强

19、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和意识形态功能。”6 红色文化萌发于革命进程,其中,鲜活的英雄形象、生动的革命史实贯穿着集体主义、理想主义、乐观主义情怀,这些构成了其独有的精神标识与价值观念。正是红色文化这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精神特质,在价值多元背景下,激浊扬清、正本清源,通过发挥自身的思想驱动力与精神塑造力引领社会性格,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坐标,是维系其生存发展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否有话语权、意识形态高地是否有感召力,关键在于所构建的价值观是否具有凝聚力与向心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与精神层面的质的

20、规定,自然承担着反映并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角色。因此,就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实质来看,二者同向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需要,同质于捍卫社会主流价值观,都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2.3两者在核心要义与内容实质上互融共进红色文化蕴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容,二者呈现出较强的对接性。从国家层面来看,红色文化是在“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追求中积淀而成,内涵着“富强、民主”的意蕴;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革命先辈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其目标是消除剥削与压迫、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这正是人们对“文明、和谐”的期许。从社会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后便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消灭社

21、会阶层差别,其目的是去除禁在人们身上的封建伽锁以实现其在政治与社会地位上的自由平等。党和人民在打破旧世界的同时也宣传着新的价值理念。早在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最早实行没收一切土地按人口平分政策”7,并且出台了井冈山土地法,通过法律11莉等)红色文化涵育价值观研究(张(总第1 9 1 期)手段解决农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问题,这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法治”的雏形。从个人层面来看,红色文化中感人的先烈事迹、深情的军民故事无一不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印证。由此可见,红色文化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红色文化并不断丰盈发展,二者一脉相承。3功能定位

22、:红色文化在形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文化源于人、又回到人进而服务于人。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稳定的价值性共识,二者呈现出天然的“姻亲”关系。红色文化在形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3.1爱国情感陶冶功能红色文化蕴含着厚重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是一种明确的国家认同与民族拥护之情,它作为一面催人奋进的旗帜深深镌刻在红色文化当中,是红色文化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承载爱国情怀的红色文化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的营养剂,更是其价值观培育的宝贵资源。不论是革命老区、领袖故居等以物化形态呈现的红色文化,还是不同阶段以观念形态表现的红色精神,亦或是创造的相关路线、政策、纲领,

23、这些“红色文化资源积淀着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高尚品格和感人事迹,展现着我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进程 8 。通过了解红色文化,大学生可以在具体历史场景中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深刻领悟对祖国的挚爱之情。红色文化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大学生价值观形塑中发挥着情感陶冶功能。从认识论角度来看,发挥爱国主义对大学生教育的陶冶作用是“育新人”的历史必然,也是“聚民心”的现实使然。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9 红色文化折射出的民族精神可以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使“爱国”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形塑中的核心要素,这既符合了新时代爱国教育要求,也筑牢了大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24、,进而在实现民族复兴中进发出波涛涌般爱国主义硬核力量;从实践论角度来看,发挥爱国情感陶治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实现由爱国情向报国行转化。大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陶冶过程中能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挫折困境中涅躲重生,是爱国主义支撑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不是口号,“更是一打行动纲领 1 0 1。大学生只有将爱国情感融人自身奋斗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焕发出强劲隽永的力量。其价值观才能真正得以塑建。可以说,红色文化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导航仪。3.2理想信念激励功能红色文化中贯穿着崇高的理想信念。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

25、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 1 9 这里的“彻底”是指能抓住事物的根本。红色文化的根本就是指它与生俱来所拥有的理想信念,即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正是这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激励着无数革命先辈不畏艰险,在各个不同阶段的历史时空下不懈奋斗。例如,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之下,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凭借着对实现共产主义的执著毅然走上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在长征途中,面对沿途诸多的苦难曲折,革命战士怀瑞必胜信念仍然一往无前。长征的胜利“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 1 2 。由此可见,理想

26、信念在革命先辈的奋斗事业中发挥着巨大向心力与凝聚力,激励着他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可以说,理想信念是红色文化的命脉与灵魂。如若没有理想信念,红色文化便黯淡无光。红色文化贯穿的理想信念在形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激励功能。“只有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指引,大学生才能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找准人生坐标。1 3 1 大学生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都是在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与相互协调下进行的。换句话说,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除了需要个体内在自省外,更离不开外在因素的诱导。红色资源中先进典型的人物事例作为价值标杆可以激发青年群体的价值内驱力,促使青年获得不懈奋斗的前进动力。对于红色文化蕴含

27、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当年革命十分艰难,也可能不成功,但人们心中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就一定会前仆后继,哪怕当时不成功,将来也必然成功!这个理想信念我们一定要有,要把这个火烧得旺旺的。1 4 1 要使理想信念这把火烧好烧旺,就必须让红色文化渗透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形塑全过程,引导高校大学生在理想信念的激励中勇往直前、向既定目标砥砺迈进。2023年第5 期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3.3价值理念教化功能红色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与价值标准,具有鲜明的价值属性。蕴含立德树人教育功能的红色文化是优化大学生价值认知的一剂良方。现代社会中,个体自身的主体性能被不断唤醒,大学生能否

28、认可、接纳某种价值观念,关键在于这种价值观与个体原有认知图式是否相契合。“个体的认知结构(又称认知图式)主要是通过同化顺应两大机制实现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1 5 1 4 8 1 当外部诱因与原有认知图式一致时,个体会调动同化机制来吸收与整合外界信息。红色文化中蕴含的集体主义、积极进取等元素,不仅保持了大学生原有认知图式的连续性,增加了认知图式中的红色文化元素,也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与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优化其价值认知。红色文化内含的价值理念在形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的教化功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已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1

29、6 1 红色文化以其生动的历史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的故事,它能有效增强大学生对执政党的认可度与拥护度、抵制非主流价值观的侵蚀。当下,历史虚无主义在多元文化中沉渣泛起,企图借助顺应机制人侵个体思想。当个体认知水平与思辨能力较低无法抵制不良外部刺激时,便会引发其原有认知结构与机体行为的变化。此时,红色文化的教化功能就尤为重要。红色文化以其厚重的历史与丰富的思想印证着党史国史,它既如除垢器能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杂芜腐朽思想对大学生的侵蚀;又如清醒剂能帮助青年澄清对历史的模糊认识。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价值观养成、道德情操培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与牵引功能。4合力共谋: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

30、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红色文化融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并发挥相应教育功能,既需要将其融人高校课堂,也需要借助网络传播优势,还需要渗透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只有把红色文化由理论认识上升为行动自觉才能真正内化为价值认同。4.1融入课堂,以红色文化滋养大学生思想境界高校课堂历来是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它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的功能,更具有培育大学生健康价值观的重要使命。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堂,一方面,要建立一个丰盈感人的红色资源储备库。这便需要结合当地区域的红色资源开展校地合作,寻找身边的红色故事并将其按照不同思想主线归类,使之与学校现有资源相结合进而打造红色文化资源库。这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取

31、贴合的红色事例、恰当的硬核内容引导学生;另一方面,要组建一支健全的红色育人队伍,即包括专职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在内的红色师资队伍。可以说,“高校教职员工的全体成员都是思想政治工作成员 1 7 。其中,专职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专职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最为贴近、交流最多的老师,主要侧重在课后生活中用红色文化熏陶学生、开展与红色文化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红色文化进课堂这一视角来看,构建红色资源储备库和高校育人师资队伍是红色文化融人高校课堂的必要前提。红色文化融人高校课堂,关键是要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作用。革命先辈为实现民族振兴付出了巨大牺牲

32、、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高校教师应该理直气壮地讲好红色故事、弘扬好红色文化。一方面,要将红色文化主导性融人思政课程教学。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政课教师要将其贯彻到高校学生公共必修课的学习内容中。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教师在讲到“真理与价值”内容时,可以使大学生联系实际讨论红色文化融人自身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将红色文化有选择性地嵌人到专业课教学。大学生把大部分学习时间投人在专业课上,专业课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养成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红色资源并贯穿于课堂教学,发挥专业课程中隐形的思政教育功能。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红色文化融人课堂教学都有一

33、定之规。尤其是教师在讲解红色文化时,要善于把文献资料中的书面学术语言转化为大众教学语言,使红色故事的“前世今生”鲜活起来、亲和起来。教师只有把红色文化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大学生才能愿意听、愿意学、愿意了解红色故事及其蕴含的红色思想,进而才能听得进、听得懂,在深刻理解中实现其自身价值观念的纠偏与重塑、逐步形成健康价值观。4.2借助网络,以红色文化补给大学生精神养分当代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也是网(总第1 9 1 期)13红色文化涵育价值观研究(张莉等)络参与者的主流群体,其价值观形塑必然受到网络影响。为有效减少网络虚拟化、碎片化、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错误诱导,红色文化融人网络并构建

34、信息传播节点体系是一项必要之举。“自媒体时代下,信息的传播轨迹中,担当不同角色的节点可以分为:核心节点、桥节点、长尾节点三大部分。核心节点是信息生成的源头;桥节点是核心用户传播信息的扩散者,起到桥梁作用;长尾节点是沉默的大多数,要借助桥节点的作用才能接触到核心节点的信息。”1 8 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强化传播红色文化的网络核心节点。一方面,要依靠引领社会思潮的权威性主流媒体,拓展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并在这些官方网站、公众号中开辟专栏进行红色文化宣传,以此强化红色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感召力;另一方面,要借助抖音等流量较高且受大学生喜爱的新兴媒体,以卡通图片或动漫故

35、事等新颖方式展现红色文化、向高校大学生传达正能量思想。无论是主流媒体亦或是新兴媒体,二者都是向大学生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媒介与核心节点,大学生在红色文化网络传播体系中不仅是接受者,也是传播者。除强化网络核心节点外,还要构建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桥节点。桥节点作为中介和桥梁,在信息传播扩散方面发挥着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承担桥节点角色的大学生必定要喜爱红色文化且熟悉网络自媒体平台运营技术。要鼓励这些大学生结合朋辈群体的审美情趣、关注倾向、认知方式在学校建立红色官微,以多样化方式推送红色文化来吸引学生群体关注;另一方面,要依托党团组织、学生会及其他社群组织号召学生党员及朋辈青年在网络公众号上讲解红

36、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此外,网络传播体系中位于信息轨迹末端的长尾节点也十分重要。红色文化从核心节点向桥节点传播,其最终目的是触动、感化、形塑长尾节点中“沉默的大多数”。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网络门槛降低,每个长尾节点当中的个体在网络媒介中都不同程度的承担着传声筒角色。如若长尾节点中的所有大学生都能认可甚至喜爱红色文化,这必然将汇集为磅浩大的舆论力量,对发挥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的教育引导功能极为重要,同时,也有利于在网络空间中占领更多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领地。4.3注重日常,以红色文化升华大学生价值认同大学生要养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就必须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用。而实现

3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要充分了解个体价值观认同的生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将红色文化贯穿其中并渗透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就价值认同的生成机理来看,“价值观认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心理过程,是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接受到价值内化再到行为外化的逻辑过程”2 。在形塑大学生价值认同的过程中,感性认知是萌发价值认同的逻辑起点,也是大学生动之以情的过程。价值认同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情感的心理行为。而主体情感的释放、满足、认可需要在一定情境中才能激活。感性认知便是人们在具体情境中对事物外部现象的直接具体反映。在反映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及折射出的情感态度,便是连接客体价值与主体认同之间的中介与桥梁。因此,感性认

38、知被视为引发价值认同的逻辑起点。红色文化融人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就必须尽可能地在感性认知阶段创设更多具体情境。为此,高校要组织大学生实地参观烈士陵园等红色场域,或借助VR虚拟仿真技术高度还原某次革命战役的具体情境。大学生在这些具体情境中生成感性认知,又在感性认知中体验到红色文化蕴含的情感能量。换句话说,大学生在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中生成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共鸣。大学生在感性认识中产生的情感认同只是停留于浅薄层面,是短暂的、不稳定的。要想生成稳定持久的价值认同,就必须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内化于个体思想,这是大学生晓之以理的过程。理性接受与价值内化以感性认知中所生成的情感共鸣为前提,是主体在客观事

39、物认知中所生成新价值观与原有价值观之间的融合共进。大学生只有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达到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才能实现向理性认识的新飞跃。在参观红色资源、聆听红色故事时,大学生要主动了解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与思想内涵,搞清楚革命先辈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弄明白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崇高理想、爱国情怀,在与榜样人物的思想交流中实现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共鸣与价值共意,从而将短暂、不稳定的情感认同内化为深刻持久的价值认同。此外,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在内化于心时更要注重外化于行。行为外化是生成价值认同的落脚点,这是大学生导之以行的阶段。大学生价值认同要实现感性认知向理性接受的飞跃,其最终目的与归宿是使价值观

40、外化于其日常行为。“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期,理应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养2023年第5 期社会科学版中北大学学报14分。1 9 大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将红色文化贯穿于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在挫折困难面前以红色英雄为榜样勇往直前,在迷茫排之时如红军战士般坚守信仰、坚定理想,在集体与个人利益面前像革命先辈那样义无反顾尽已所能去捍卫国家主权。可以说,红色文化只有融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才能缩小它作为意识形态顶层话语与学生个体话语之间的势差;才能使大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养成健康价值观,培育出朝气蓬勃、根正苗红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才能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人强大

41、动力!55结语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身处网络化与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程度会受到网络弊病的冲击。基于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基础、文化根基、价值目标、核心要义上的高度契合性,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以有效发挥其教化功能是必要之举。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着手,以高校课堂、互联网络、日常生活三方面为发力点。把红色文化融人高校课堂,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下引导大学生价值立场;增强红色文化的生动性与鲜活性,借助互联网媒介浸染大学生价值认知;使红色文化贯穿于价值认同的各环节并落脚于日常,在具体生活化情境中影响大学生价值形塑。通

42、过多措并举把红色文化融人大学生教育,使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德才兼备、勇担重任的时代先锋!参考文献1 陈锡喜.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 0 1 8.2 汪康,吴学琴智能媒体时代青年价值观认同建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 0 2 1(2):8 9-9 5.3 林峰网络青年亚文化的转向、症候及发展 J新疆社会科学,2 0 1 9(4):1 2 4-1 2 9.4 刘建伟红色文化涵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2 0.5 尹祥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导刊,2 0 2 1(5)

43、:2 2-2 7.6 卞成林。基于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创新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 3(3):1 2 4-1 3 0.7 刘祥。“抽多补少”“抽肥补瘦”政策考述 J中共党史研究,2 0 1 9(3):1 0 7-1 1 3.8 马晓燕。基于实践体验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探究J 思想理论教育,2 0 1 9(2:1 0 7-1 1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EB/OL.2019-11-122022-11-19.http:/ 0 2 2(7):5 9-6 2.1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

44、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 2.12张雨,王炳林。深刻理解“坚持敢于斗争”的历史经验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 0 2 2,4 1(2):1-9.13王宝鑫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时代任务与实践逻辑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1(5):1 4 5-150.1 4 习近平不忘初心,重整行装再出发 N人民日报,2019-05-24(01).1 5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8.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 0 1 8.1 7 何少群、程东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 0 1 9,3 9(2 1):5 6-5 8.18陈宝剑社会空间视角下的互联网与青年价值观塑造:影响机制与引导策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0,5 7(2):1 8-2 4.19杜向辉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生成逻辑与时代意蕴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1,3 7(5):6 0-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