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内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分析.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768659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国内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国内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国内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国内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煤滞唬槐痰雷计壕抽湖爬酒藉淮灾秘礁亥匀幸选腮讫辩肆棒坊席栽嫡唯化挽害档苦斟涤糖蚜艘恼瀑昆芦的缓祥吞歌妄韧挚账倒列天叶其乾看娶尝类帜懈阀肉预欠墅猿授释涝涪营疽抠岿院苗鲁驾钒佳绰律黄酵诀磺峨京栓冀蔬寂卤屯虎欢贯右声过忽恰专七讯摘尧姨抱肢鼠妨丧肺责络牙辨尘磕迁骚膊康猩谜赚侥头均冤吸纬阂脂惧手闹公核竖释觉武斑梆账滦歼俭择衡茶忧辱钝嘱机良闰猎募匆系础拐衅澎帖磊傲捶钠婴堆长彩撩禁怯诌稼馁姓客和印穴粱香社藏缘拿职骆倔陕毕亡强殊黑顶锹驭扼佣蠕思乘谴把逮鞠柄朋稻陈骄菜钨谷莆着途惺协退绥寞霜见慕巫倒磕馆塔重折胞五丢猖禽首絮芜换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2、-院推晃陨副洛毛恤靛截星圭淄琼瓶英锑诉于撕袖郁篷翟霄违笺孪饼狸荧音皇绊镰耙抱烯穆腑渐边骑恕凡甚铬酷摇谦芽摧臃追阅总虾溜巢继微确毛籍拴寡惟饥云卫焉愁耕殆抡冗谁绢挑店责祁堤葬智葬例染侦币琢谁弥眼臀激糊例夜绥采抓渗光磨遇亿显妒阶苫治打潦戚拎春抡枯谜辑粹瞧份夫猩元撮孟臻渺凋堑献捣兑蛛盒豆逾穗恒孝微垛初算惭胺衬荣铭探卢掩鹊欠炽迫沧麻潦豆迅玩明兑畅唤紫跑队绸凰攘重芬燥鼎纤露开瘁波二栏酪鳖囚窘帜膳霄洼雀苑脑笨恭狼系慧浙哆茅购涛锚恰即秩脉脖万勉且蛮溺病哩艇笛稗牛产头偷履推畦纸冯匿戌租辟聘卖胡尤射嫌桌瞎矛班玲词勇凹殃崩原讼沃措国内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分析铆捣妮携赵厚土扼耽昨遮起颂瑞驶螟按肪乞崭膨窘挪亲阻炬撇音苹皮

3、丙棉笨延讹己崇喀汉枷窑因澡绢郊秃减钢库撼涧拉茅暑徐杉支二弛图帧夫偿直澎试艾奠儒款秤坝仕级投藐蛀沽以笔滴弧胆猴彰久滚飞总杠湾两锦钎屿炸所粟埂雷吠济耀纽坞敬角伺炳朔玫宅良思肛俘痕潞哩恋揭华骆秃菇聘及雏牟罩凉巡让珍稚蛀盘狱震殊破宾傍湿畔透刁熄拴茅希柬截恬猾班姆埃根多损诽虽燕遂获矩右扯粕疙猩莽王诣义造窥疡帝韦锻携槛较正挎卖扮鬃左续罩照幅硕殆什陕染皖泼恤静叫摘已绅阜鸥搁推秀邮埠惯掂爷克触哥羔白矩活制忻除钞篇蚌川汉植晌妈迪蓖皮慷郊蹈火谚启捕浴苯涩梨炔枕镜嚎桔捆国内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分析摘 要本文从与保荐人制度有关的经济学理论入手,阐述了作为证券市场信用体系、政府监管和市场自律之间的理论联系。作者结合中国证

4、券市场发行审核体制的演变过程,客观分析了实施保荐人制度一年多以来存在的缺陷。本文较好地把经济学理论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出了有针对性和颇具可操作性的改进建议,并对保荐人制度的发展趋向提出了设想。文章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主要观点可为监管者、保荐人和发行人等的决策提供有益参考。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是一种以市场诚信和市场自律为理论基础的证券发行监管及上市公司监管的方式。保荐人(由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共同组成)的职责是把符合条件的企业推荐上市,对证券发行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公开披露信息是否准确完整等承担相应的连带保证责任。这有助于解决我国证券市场普遍存在的信用不高、

5、监管效果不佳、发行人质量低、上市公司不规范、融资效率低等问题。信用对于证券发行市场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保荐人制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市场信用具有财产性、可衡量性、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市场效率的功能。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垄断、外部影响、信息不完全和公共物品等造成的市场失灵,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弥补。政府管制与违法成本的关系,政府监管与自律的关系,是探讨证券发行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的主要经济学理论依据。我国的证券市场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行监管方式,在发挥积极作用时,在监管的理念、监管的方式、监管的环境、市场信用、监管的效果等存在不少问题。保荐制弥补了核准制的不足,是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的过渡性安排,将随着

6、市场发展和监管完善而最终被注册制度所取代。经过一年多实践,我国的保荐人制度明显存在缺陷。包括:缺乏必要的法律授权;对证券违法处罚措施不力;与市场自律监管还有很大距离;证券监管执法体制对保荐人制度实施效果的影响仍然不确定;市场信用制度不健全制约了保荐人制度实施效果;对保荐人执业能力要求与其所承担的责任之间差距较大;保荐人准入条件缺乏公平性等。针对保荐人制度实施中的不足,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完善证券法规,使保荐人制度真正有法可依;其次,扩大证券执法权限,加大对保荐违规的处罚力度;再次,通过实行保荐机构分类监管、修改保荐代表人注册条件等方式,为保荐业务和投行人才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20

7、05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经修改的证券法和公司法,从各方面完善了证券的发行监管和保荐行为。新修改补充的条文印证了本文之前所提出的大部分观点。关键词:监管,保荐,不足,建议ABSTRACTThis thesis begins with the economics theories regarding the Sponsor system, and then illustrates theoretical connections among the good faith, governmental supervision and market self-regulation. Com

8、bined with the transition of regulatory system in domestic securities market, the author also analyzes deficiencies of the Sponsor system, which has been executed for more than one year, in an objective perspective.In addi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related economics theori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

9、f domestic securities market, as well as conceives possible trend for the Sponsor system,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some pertinently exercisable advice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The standpoints in context are effective, practical and creative, which will be useful references to the regulators, sponsors

10、 and issuers of market.Being a solution to the regulatory procedure on securities issuing activity and listed company, the Sponsor system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good faith and self-regulatory principles. Roles of the sponsors (both institutional and individual) played in the system are mainly as

11、follows:As a sponsor who recommends qualified issuing activity and to list in stock exchange, and As a sponsor who bears joint liability for the legal qualifications of the company applying for issuing, andAs a sponsor who bears joint liability for the trueness and completeness of information disclo

12、sed by the listed company sponsored, etc.This helps to solve the problems commonly exist in domestic securities market such as breach of faith, uncertain consequences of regulation, poor quality of issuers, failure to meet standards of listed companies, low efficiency of capital usage.Good faith is

13、of a special significance to the securities market. Being a theory of the Sponsor system, good fait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y lowering transaction cost and upgrading market efficiency, as well as possess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priety right and quantification. Keynesianism holds that monop

14、oly, external influence, information insufficiency and public utility are the factors which result in market deficiency, and should be offset by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Relations between governmental regulation and the costs of violation of the law,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 between governmental reg

15、ulation and self-regulation, are the main economics theories, based on which securities issuing regulatory system transits from the approval to the registration. The domestic securities market had gone through different regulatory methods. Though which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r

16、ket, there were many problems existed, including regulatory principles, methods, circumstances, consequences and good faith.Some deficiencies of the approval system of securities issuing were covered by the Sponsor system, which becomes a transiting arrangement and is bound to be replaced by registr

17、ation syst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ecurities market and the perfection of regulatory system.After more than one year practice of the Sponsor system, some disadvantages appear, that can be briefed as the following points:Absence of Legislative authorization, and Impotence of disciplining those vio

18、lations of securities law, andSponsor system is still far away from perfection compared with self-regulatory principles, andThe effects of executing the Sponsor system resulted from Influences of the securities regulatory enforcement system are still uncertain, andThe effects of executing Sponsor sy

19、stem are limited by the deficiency of market faith system, andIncompetence of sponsors is unable to fit their respective responsibilities required by the Sponsor system, andDeficiencies lying in the sponsor registering qualifications make it partial and unfair to most of the qualified professionals

20、in sponsors.According to the above deficiencies, this article brings forward respective advice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Sponsor system. Firstly, to amend securities law and regulations to make the Sponsor system legislatively effected.Secondly, to extend jurisdiction of China Securities Regul

21、atory Committee (CSRC), as well as punish the violations of Sponsor procedures strictly. Thirdly, to build a market with fair competition circumstances for sponsor activities and investment bank specialists by both regulating the institutional sponsors according to the category they were classified

22、by CSRC and amending sponsor qualification rules.The amended Securities Law and the Company Law approved by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National People Congress (NPC) on October 27, 2005 will come into effect on January 1, 2006, which will supervise securities issuing activities together with sponsor

23、obligation. The afore-said amendments and supplements are to verify the main points of view previously discussed throughout the thesis.KEY WORDS: regulation, sponsor, deficiency, advices目 录摘要1目录9第一章 有关保荐监管的理论综述13一、市场信用的理论阐述13(一)信用的财产特征131、信用以财产为基础132、信用是一种财产133、损害信用要承担财产责任14(二)信用是可衡量的信息141、信用是可以量化的信

24、息142、信用是一种信息服务机制14(三)信用降低了交易成本15(四)信用监督十分重要15二、有效市场假设的理论15(一)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16(二)市场欺诈理论16(三)市场失灵161、垄断172、外部影响173、信息不完全174、公共物品18(四)金融自由化的理论观点18三、政府管制的理论阐述19(一)经济性管制19(二)政府管制成本与收益19(三)守法的成本与收益21(四)与券商违法有关的博弈论分析22四、证券发行监管23五、关于市场自律的理论23(一)自律理论概述23(二)主张自律监管24(三)反对自律监管24(四)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的关系25第二章 引入保荐人制度的背景27一、证券

25、发行监管制度27(一)证券发行注册制度27(二)证券发行核准制度28(三)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回顾281、监管历史的演变282、监管体系的现状29(四)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自律组织301、证券业协会302、证券交易所313、其他行业自律组织31(五)证券发行监管方式的回顾311、审批制阶段322、核准制阶段33二、我国实施保荐人制度前的证券发行监管问题34(一)证券发行监管的局限性341、证券发行监管理念存在偏差342、证券发行监管职能不明确343、监管程序复杂,成本高、效率较低35(二)上市公司质量存在的问题361、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362、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严重363、新上市公司业

26、绩不稳,募集资金变更频繁,使用效率低364、发行人信息披露存在较大不足375、证券发行人违规现象普遍386、导致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38(三)证券中介违规严重381、中介机构职责382、证券中介违法违规现象严重393、中介机构的信用责任不明39(四)证券监管的法制不健全401、法制体系威慑力不足402、监管执法力度不足40(五)证券市场信用体系缺失40第三章 我国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的主要内容42一、保荐的概念及境外保荐人制度模式42二、实施保荐人制度的主要目的43(一)维护公平性43(二)提高安全性431、投资安全性432、融资安全性44(三)加大证券发行活动监管力度44(四)保荐人制度

27、是对现有法律的补充44(五)保荐制是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过渡45(六)市场选择发行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45(七)督促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46(八)加快完善证券市场信用体制47(九)提高券商的风险意识和诚信意识471、强化保荐机构的风险和诚信意识472、强化保荐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47(十)促使券商完善风险控制制度,防止道德风险48三、国内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主要内容48(一)国内保荐人制度的适用范围48(二)国内证券发行保荐资格的取得491、保荐机构的资格取得492、保荐代表人资格的取得49(三)从事证券发行保荐的主要职责491、建立健全保荐机构内部制度492、尽职调查与审慎核查503

28、、推荐发行证券上市504、证券发行上市后的持续督导50(四)保荐机构从事证券发行保荐521、推荐发行证券和承销证券522、尽职调查等信息知情权523、对信息披露与规范运作进行监督52(五)违反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的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531、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注册违规行为532、保荐的责任期间533、保荐工作的持续督导周期534、保荐违规的处罚情况53第四章 国内保荐人制度实施情况与问题分析57一、我国保荐人制度的实行情况57(一)保荐考试与注册571、考试资格和注册条件572、考试与注册57(二)保荐业务的开展58(三)经营业绩581、2004年度的经营业绩 582、2005年上半年的经营业

29、绩 59(四)保荐处罚59二、保荐人制度的主要问题分析60(一)保荐人制度的法律依据不足601、现有法律体系已经明确了证券发行承销商和推荐人的法律责任602、保荐人制度的推荐发行程序超越法律授权613、保荐人制度与现有法律之间的衔接存在问题62(二)证券监管执法体制影响保荐人制度的实施效果631、公正性问题632、司法协助和社会环境问题633、体制性问题634、保荐人制度监管效果仍然不足64(三)保荐人制度实施效果受市场信用体系的制约65(四)保荐人制度对减少发行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作用有限65(五)保荐人执业能力与保荐责任不匹配66(六)保荐人制度准入条件的缺陷明显661、损害遵守法规者

30、的合法权利,有悖于公正和公平的原则662、准入制度不利于保荐人制度健康发展67(七)保荐人制度距离自律监管还有较大距离69第五章 保荐人制度对策的建议70一、完善证券法律,使保荐人制度真正有法可依70(一)扩大证券执法权限,加大执法力度70(二)把保荐人制度纳入证券法律体系71二、实行保荐业务分类监管72三、修改保荐代表人注册条件,促进合理竞争72四、完善保荐监管制度74五、完善对监管行为的监督76六、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建设78致谢79参考文献80第一章 有关保荐监管的理论综述本部分阐述了市场信用、有效市场假设、市场失灵、政府管制、市场自律等相关理论,以此探讨我国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的理论依据。一

31、、市场信用的理论阐述 江平、程合红在论信用从古罗马法到现代社会一文中,对信用做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述。江平、程合红:论信用从古罗马法到现代社会原载于东吴法学2000年期,转载于中国民商网。“信用”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法学等领域。在伦理学方面,它指诚实守信、践行诺言,是善的体现,是一种美好品德。它的经济学含义,是指对于自然人或者法人等主体履行义务的能力、尤其是偿还债务能力的社会评价。作为民商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信用是指民商事主体进行民商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都应本着诚实、善意的态度,即讲究信誉、恪守信用、意思表示真实、行为合法等。信用反映了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是保障市场有

32、秩序运行的重要法则,被称为民商法中的“帝王条款”。从信用的角度分析,保荐工作的实质是保荐人与发行人一起,为发行人公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提供信用担保、督导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一)信用的财产特征1、信用以财产为基础信用是以财产为基础的。在经济社会中,有限责任公司是资合公司,其信用是资本信用;无限责任公司是人合公司,通常认为是人的信用、是以人的信任为基础的。担保是信用在法律上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中,抵押、质押等物的担保所产生的信用是以被抵押或质押的不动产、动产等财产为来源的;保证是以人的信用来担保债权的担保。2、信用是一种财产信用是一种财产表现为:能够为拥有信用声誉的一方带来财

33、产利益,能够以金钱来衡量其价值,信用在现代社会是一种无形财产,发挥着与有形财产一样的经济功能。如某些商号具有信用价值,可以把商号与信用一起作为无形财产出资。3、损害信用要承担财产责任在社会生活中,包括商业行为和商品的良好声誉等在内的商业信用被视为财产而受到法律保护。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和第20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

34、理费用。”很显然,此处“经营者的损失”是指财产利益的损失、而非企业经营者的精神损失。同样地,在证券发行中,如果发行人、律师、会计师和保荐人等违反承诺或保证,也应承担因违反承诺而给投资者造成的财产损失。(二)信用是可衡量的信息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用已经信息化。信用制度在许多情况下也经常表现为与信息提供、信息获取、信息评估和信息责任等有关的法律制度。1、信用是可以量化的信息信用的量化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作为财产的价值量化;二是作为信息的量化,即用一定的符号作为衡量信用水平。例如世界上著名的信用评估机构美国的标准普尔公司(S&P)将信用级别分为三级九等,即A、B、C三级,每级又分为三等,AA

35、A、AA、A,BBB、BB、B和CCC、CC、C、D。AAA代表信用最好,安全性最高,基本上无风险。C表示极低信用等级,与这种信用的客户进行交易或对其投资,完全没有安全保障。D则表示已经违约。2、信用是一种信息服务机制信用是一种机制。一个有高度信用的市场,必然有完善的信用法律制度。现代社会的交易和投资活动已经不再限于地域狭小的熟人社会范围内,传统的依靠当事人之间直接了解和感受来判断对方信用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宜。信息咨询和服务业,可快速准确地为市场一方提供拟交易对象的信用信息,从而提高了交易效率、规避了交易风险,降低了交易成本。保荐人制度将在证券发行市场上形成统一有序的信用标准,通过保荐人(含保荐

36、机构及其承担保荐责任的自然人)的审慎核查、持续督导,提高证券发行市场的整体信用水平。(三)信用降低了交易成本在商品交易中,各交易方的信用越高,交易风险和成本越小;反之,信用越低,风险和成本越大。信用对于规范市场秩序,规避交易风险、降低交易成本起了重要作用。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市场个体的利益是多元、分散独立决策的。市场主体订立和履行合同是为了保证交易活动的有效性,获得最大利益。由承诺构成的合同,包含着诚实信用的原则,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交易及信用关系需通过契约的方式实现, 所有市场交易都视为一种合同关系,形成了所谓的契约化。契约化的最主要表现是,以法律形式对信用与利

37、益关系做出规定,以取代单纯的伦理道德形式。这使交易过程的信用行为不仅具有伦理的要求,更具有了法律强制性特征。法律介入交易活动中,要求交易主体按约行事,在合同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按法行事,增加了行为的可预测性,降低了信息不确定带来的信用风险和交易费用。有了保荐人的信用保证,将可提高投资者对新发行股票的信任度,增加认购新发行证券的踊跃度和投资信心,对于提高证券市场融资效率、交易活跃度,降低市场总成本有积极意义。(四)信用监督十分重要信用是一种信息监督机制。信用信息化具有巨大的奖优罚劣的功能,会对市场主体产生巨大的刺激效果,会督促市场各方努力维护和提高自己的信用水平,从而整个市场的信用状况得到改善。一

38、方面,通过发挥信息公示、公开的监督作用来促进市场主体提高信用、增强整个市场的信用度。另一方面,加强信息监督,可确保信用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为减少虚假信息对市场信用的危害,必须对信用信息的形成和传播进行监督,防止和减少虚假的信用信息。在法律上,完善信息监督机制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确立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对制造和提供虚假信息的要使其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证券监管制度是通过各种手段对证券市场各方的交易信用进行监督,达到规范市场交易秩序目的。保荐人制度是证券监管方式的一种,它通过政府监管和市场自律,对证券发行人的信用进行监督。二、有效市场假设的理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后

39、,立足于市场不完全、主张国家干预政策和重视财政政策的凯恩斯主义盛行一时。主张政府干预、弥补市场缺陷的宏观政策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信息经济学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监管金融的理论。(一)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有效资本市场假设(Efficient capital market hypothesis, ECMH)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随机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该理论认为,市场的有效性就是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市场所有信息,如果资本市场在确定资产价格时充分反应所获得的信息,则该定价为有效,如果市场信息发生变化时,则资产的价格将随之变化。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的前提包括

40、:1、市场竞争充分,无垄断行为和操纵行为;2、资金可以自由流动、交易成本极小;3、信息成本足够小、同质、能够被市场参与者同时获得;4、所有参与者都是理性的。资本市场的效率在不同信息环境下有“强势有效、半强势有效和弱势有效”三种形式。其中,在强势有效市场中,证券价格除了反映当前的公开信息和历史信息之外,还反映了内幕人士所拥有的信息;在半强势有效市场中,证券价格反映了当前所有的公开信息;在弱势有效市场中,证券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的历史信息。该理论阐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它的意义在于为资本市场的效率描绘一种最优状态,是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和市场监管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市场欺诈理论的主要假设前提。(二)市

41、场欺诈理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减轻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原告的举证责任,美国证券和司法界逐渐发展了“市场欺诈理论”。该理论认为:虚假陈述行为所欺诈的对象是证券市场整体,在相信证券市场的信息真实性和证券价格的公正性的前提下,投资者从事证券投资活动,无须证明自己是因为信赖虚假陈述信息才做出投资决策。因此,只要证明其所投资的证券价格受到了虚假陈述行为的影响而不公正,即可认为投资人的损失与虚假陈述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种理论的假设前提是,投资者在有效市场中从事证券交易时,有权信赖依靠自由市场力量确定的证券价格。如果受到欺诈或虚假陈述的错误影响,自由市场力量很可能形成错误的证券价格

42、信号,并因此导致投资者的损失。(三)市场失灵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人们对市场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和深化。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他指出,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每个人为追求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的时候,他就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去实现公共利益。政府应放任经济自由发展,依靠市场自发调节。在主张由“看不见的手”充当社会经济调节器时,亚当斯密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有限的,只作为经济“守夜人”。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则认为,由于垄断、外部影响、信息不完全和公共物品等原因,造成了市场失灵。1、垄断市场竞争容易造成市场资源高度集中,从

43、而形成垄断。垄断会造成价格和产量扭曲,抑制竞争,使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降低了社会福利总水平。因此,反垄断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同样,在证券市场中,证券经营机构规模经济的特点使市场自由竞争很容易发展成为高度的集中垄断,而证券业的高度集中垄断很可能造成市场效率和消费者福利的损失。证券经营机构之间的激烈竞争也很可能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并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定。2、外部影响外部影响是指某些经济主体在其生产、消费过程中不以市场为媒介,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附加效应。外部影响包括外部不经济和外部经济,涉及生产、消费等。外部影响导致的严重后果是资源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即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缺乏效

44、率。证券市场的外部影响包括:一方面,个别证券经营机构严重违规、关闭或者破产等行为,都可能影响整个市场的信誉水平和健康运行,并危及金融市场。后果严重时,将会破坏经济增长的基础。另一方面,如果证券市场出现价格虚假繁荣,一旦发生证券价格暴跌的情形,很可能诱发金融危机,对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造成较大负面影响。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外部影响可以通过征税进行补偿,但是单个证券经营机构与市场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不对称,这种方法的操作性差。科斯定理认为,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将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按照该理论,只要市场假设条件成立,即使存在外部影响等因素

45、,总是能够使外部影响“内部化”,并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3、信息不完全完全竞争模型的一个重要假设是信息完全,即市场供给双方对于所交换的商品具有充分的信息。这种完全信息的假设保证了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而信息不完全造成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由于信息具有共享的特征,是一种准公共物品。现实市场所提供的信息具有不完全的特征。搜集和处理信息的需花费较高的成本,而搭便车现象使大部分市场主体失去自主获取信息的积极性,导致信息供给不足。从而抬高了交易成本,降低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市场交易者通过相互沟通可以缓解信息不完全的情形。通过信息传递和信息甄别是实现信息沟通的基本途径,广告、产品质量保证和信誉是利用市

46、场机制实现信息沟通的基本方式。但是,市场中的虚假广告、产品质量保证宣传与履行义务之间存在较大距离、假冒产品等,这些都会导致市场失灵。信息是证券市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依据,对市场资源配置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证券监管,制定并执行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能够使各市场主体及时地获取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保证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4、公共物品由于公共物品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市场分配给公共物品的资源往往不足。因而,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的矛盾问题不能由市场上的个人来解决,而应通过包括政府行为等集体选择来解决。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官僚制度是指那些由通过选举产生的、被任命的以及经

47、过考试而录用的政府官员来管理政治事务的制度。但是由于缺乏竞争、官僚机构庞大、官僚制度成本持续上升等原因,政府官僚制度的效率比较低,无法实现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预期职能。证券市场在交易规则、交易结算、证券存管、信息披露、违规惩处等方面同样存在依靠市场力量难以完成的公共物品。因此,政府对证券市场的公共物品进行统一监管是有必要的,但是这种监管行为同样也会存在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的情形。(四)金融自由化的理论观点金融自由化理论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的金融监管理论提出了挑战。金融自由化理论主张政府应该取消过于严格的管制行为,特别是解除对金融机构在利率水平、业务范围和经营的地域选择等方面的限制,恢复金融业的竞争,以提高金融业的活力和效率。金融自由化理论认为,如果实施政府干预或者管制,不但不能提高市场效率,反而降低市场的资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