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公共事务管理(行政管理方向)专业
2011级
人才培养方案
文理系公共事务教研室 编制
2011 年 4 月
目录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 3
二、专业概述 …………………………………………………………………………3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3
四、培养目标和职业范围 …………………………………………………………3
(一)培养目标 ……………………………………………………………………3
(二)培养规格要求 ………………………………………………………………4
(三)证书要求 ……………………………………………………………………4
五、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5
(一)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5
(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7
(三)素养工程 …………………………………………………………………………9
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2
七、教学活动安排 ……………………………………………………………………12
(一)教育活动时间分配表 …………………………………………………………12
(二)课程安排进程表 ………………………………………………………………13
八、教学实施建议 ……………………………………………………………………15
九、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条件 ……………………………………………16
(一)专业教学团队要求 …………………………………………………………16
(二)专业实践教学所需实训基地 ………………………………………………16
(三)专业教学资源建设要求 ……………………………………………………16
十、 其他说明 ……………………………………………………………………16
十一、附件 …………………………………………………………………………16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公共事务管理(行政管理方向)
专业代码:650201
二、专业概述你们理解错了概述要讲什么,这个不是汇报材料哦。
本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生,于2010年从经济贸易系转入公共管理系。该专业的设置是适应社会发展对行政管理人员需求量不断扩大的需要。
学生人数:
年级
08级
09级
10级
合计
学生人数
34人
28人
18人
80人
08级毕业生就业率94.3%,就业对口率100%。
本专业专任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3人,硕士学位5人,双师素质8人,年龄层次为30-45岁。
外聘教师两人,均为企业管理咨询专家,担任本专业实习实训指导,就业指导工作。
校内拥有完备的办公自动化、速记、礼仪与形体、会务策划与组织、文书档案等实训室及设备,拥有每人一个工位的实训环境。
校外拥有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等各类实践实训合作单位10余个,其中签约实习基地4个。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及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
学制:基本学制3年,弹性学习年限2-5年。
毕业学分:最低总学分为140学分,其中必修132学分,选修不少于6学分。
四、培养目标和职业范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针对中小企业、社会团体、城市管理与服务部门、基层社区等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公共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管理等岗位需求,培养掌握现代行政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管理、经营、策划、调研、交际能力,能在行政管理岗位群从事信息处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服务、宣传策划,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行为规范,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就业岗位:办公室文员、企业行政管理专员(助理)、人力资源管理专员(助理)、公共事务管理专员(助理)、客户服务专员、公关管理专员(助理)
发展岗位:办公室主任、企业行政管理主管、人力资源管理主管、公关经理
(二)培养规格要求
(1)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看一下我们的规格描述建议,要确保不漏东西,不然专家又有得说
专业能力目标:
1.具备良好的行政管理能力、公共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实际问题处理能力;
2.具有全面的智能化管理技能;
3.熟练的商务、公务公文的撰写能力;
4.具有良好的社会调查及公关策划能力;
5.公共政策分析能力。
社会能力目标:
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
2.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3.有良好的合作、沟通、交流和协商的能力。
方法能力目标:
1.能通过自学获取新知识、新技术;
2.能利用网络、文献等获取信息;
3.能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
(2)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水平、学分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计算机应用能力: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现代化办公设备应用能力。
英语水平:
具有基础英语应用能力。
学分:
公共必修课36学分,公共选修课6学分,专业基础课33学分,专业核心课26学分,专业限选课7学分,综合实习实训32学分,合计140学分。
证书要求:
1.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
2.高校计算机联考一级证书;
3.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普通话测试二级乙等以上;
4.中级秘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5.中级公关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选考)。
6.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选考)。
7.助理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选考)。
五、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1.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以及对应的学习领域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以及对应的学习领域分析表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工作内容
职业能力
学习领域
办
公
室
文
员
文书资料管理
(1)印信的管理和文书、公文的起草、收取、传达与处理
(2)企业各种档案、书刊的建档、保管、借阅
(3)做好文书资料以及内部信息的保密工作
1.文档资料的收发与管理
2.文书拟写与处理
3.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字表处理、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处理、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的运用等)
4.物品管理,财务常识
5.文字快速录入
1. 秘书基础与实务
2. 应用写作
3. 大学语文
4. 办公自动化技术
5. 速记
办公物品及设备管理
(1)制定办公物品及设备的采购、保管、发放与使用制度
(2)负责办公物品及设备的采购事宜
(3)办公物品的保管、发放、使用
(4)办公设备的日常保养与故障维修
行政
秘
书
日常办公事务管理
(1)各种日常办公事务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2)会议的组织、协调,会议内容的记录与传达
(3)员工考勤、出勤统计、报表、分析等人事管理工作
(4)组织员工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1.办公物品管理
2.会务组织与管理
3.项目组织与协调
4. 小宗物品采购
5. 人事日常事务管理
1.管理学基础与实务
2.社区管理
车辆管理
(1)协助办公车辆的调度管理
(2)安排车辆年检、定期保养、日常维修等工作
(3)对司机人员进行安全驾驶教育、考勤等日常管理
行
政
主
管
法律事务管理
协助处理日常涉法事务及管理合同
1. 日常法律事务管理
2. 公共政策分析
1.企业法律基础与实务
2.公共政策分析
后勤保障事务管理
(1)企业环境绿化、卫生和厂区及宿舍财产、员工安全管理
(2)企业员工食堂、宿舍的日常管理
(3)维持企业水、电等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相关设施维修
(4)企业日常安全保卫及消防管理
1.安全、质量管理
2.企业文化建设管理
2.客户服务与管理
1.客户服务与管理
2.企业行政管理
涉外事务管理
(1)来客接待事宜管理,包括前台接待、客人来访登记与迎送等
(2)企业对外宣传、公关联系
(3)牵头组织危机管理委员会,制定危机处理预案
1.危机管理
2.公共关系策划
3.外联与人际交流
4.形象管理
1.公共关系实务
2.人际沟通与交流
3.公关礼仪
4.茶艺
人事事务管理
(1) 人事管理制度拟定
(2) 薪酬制度拟定
(3) 人事分配与对员工生活福利、安全保健、卫生等方面的管理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社会调查与信息处理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3.电子政务
4.组织行为学
3. 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学期
岗位能力跟对应的课程还是有点乱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限选课
一
日常办公事务管理
文书资料管理
社交礼仪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
公关礼仪
二
应用写作、阅读理解能力
表达与沟通能力
行政事务管理能力
应用文写作
人际沟通与交流
秘书基础与实务
茶艺
三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
调研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
语文能力训练
办公自动化技术
社区管理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四
公关策划能力
安全、质量管理能力
企业文化建设管理能力
速记
公共关系实务
广告宣传与策划
组织行为学
五
综合行政管理能力
商务社交能力
客户服务与管理
企业行政管理
公共政策分析
企业法律基础与实务
电子政务
六
专业实习
3.专业主干课程说明
《秘书基础与实务》(第2学期,总学时96学时)
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秘书应具备的各种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包括:秘书工作的性质、内容、方法、一般规律、秘书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秘书职能环境;秘书日常工作与行为规范,各项业务程序、基本操作方法等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秘书职业和秘书角色;着重训练学生办会、办事、办文的秘书核心技能,从而使学生就业后能够胜任会议组织与管理、办公室事务管理、文书撰写与处理等工作,较好地发挥秘书的参谋、督查与协调职能以及维持组织枢纽正常运转的职能。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3学期,总学时64学时)
该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考核、薪酬和员工关系处理的方法和操作规程,明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角色定位、专业架构和职业方向。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模块工作,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构框架,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能力,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员工的招聘与配置、绩效考核、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等能力,为人力资源资格考证和各模块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3学期,总学时64学时)
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具有方法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的科学。本门课程通过对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旨在使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与行政管理工作有关的社会调查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相关技能,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起认真、合作、严谨、求实等与社会调查有关的职业道德观念。
《公共关系实务》(第4学期,总学时96学时)
本课程是以公共关系活动的筹划和谋化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关系策划的程序、专题活动策划、公关调查策划、公关广告策划、公关新闻策划、公关谈判策划、公关危机的管理策划,以及公关策划人员素质要求与培训,是本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
《企业行政管理实务(案例分析)》(第5学期,总学时64学时)
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要求学生了解企业行政管理岗位、办公室日常行政事务、企业员工福利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资产管理、环境绿化管理、企业安全管理、企业的主要认证工作等企业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内容。掌握开展这些工作需要的工作技能,重点培养在总务后勤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细节处理能力。
(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模块
实践内容
专业课程
实践教学场地
基础技能实践训练
应用写作、阅读理解能力训练
应用文写作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
文秘综合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
表达与沟通能力训练
人际沟通与交流
文秘综合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
社交礼仪、形象管理能力训练
公关礼仪
形体与舞蹈
茶艺
文秘综合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
专业技能实践训练
文书资料管理、办公物品及设备管理、后勤保障事务管理等能力训练
行政管理实务
秘书基础与实务
文秘综合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
法律事务管理能力训练
企业法律基础与实务
文秘综合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
客户服务与管理
客户服务与管理
社区管理
文秘综合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
涉外事务管理能力训练
公共关系实务
电子政务
文秘综合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
信息处理能力、调研能力训练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
速记
文秘综合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
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训练
办公自动化技术
文秘综合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
组织、管理、策划能力训练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企业管理
组织行为学
文秘综合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
专业综合实践训练
秘书实务管理实习
秘书管理与实务
校外实践基地
社区管理/社会调查实习
社区管理
校外实践基地
企业行政管理实习
企业管理
校外实践基地
公共事务管理实习
专业综合课程
校外实践基地
2.顶岗实习设计
专业顶岗实习设计
阶段
时间
教学目标
训练项目
指导教师队伍
管理队伍
考核方式
主要合作企业
第一阶段
第2学期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巩固熟练掌握和应用基础事务性行政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秘书工作实务
专业教师+企业教师
企业人力资源部+辅导员
实习小结 +企业鉴定
政府、机关
第3学期
社区管理
社会调查与统计
专业教师+企业教师
社区工作人员+辅导员
实习总结 +企业鉴定
社区
第二阶段
第4学期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巩固熟练掌握和应用专项事务性行政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企业管理实务
专业教师+企业教师
企业人力资源部+辅导员
实习总结 +企业鉴定
企业
第5学期
公共管理与服务机构管理实务
专业教师+企业教师
公务员+辅导员
实习总结 +企业鉴定
政府机关
第三阶段
第6学期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巩固熟练掌握和应用各类机构基层管理岗位
企业、政府、社区、其它组织行政管理实务
企业教师
实习机构工作人员+辅导员
实习总结 +企业鉴定
企、事业单位
(三)素养工程政治素养要多考虑,因为这个专业政治素养、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很重要的
1..第二课堂活动安排进程表
行政管理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安排进程表
素质结构模块
活动项目
组织形式
开课学期及课时
讲座
活动
竞赛
社团
其他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学期
2学期
3学期
4学期
5学期
6学期
14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6周
政治素养
党团活动
√
3
3
3
主题教育活动
√
3
3
3
党课
√
3
6
志愿者服务
√
√
3
3
3
3
3
小计
3
9
12
15
3
身心素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8
8
心理咨询
√
2
2
2
2
阳光体育
√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运动会
√
20
20
小计
36
18
30
10
10
职业素养
口语交流能力训练
√
晚训
2×12周
团队合作能力训练
√
晚训
2×12周
数字运用及计算机操作能力训练
√
晚训
2×14周
形体与礼仪训练
√
晚训
2×14周
职业生涯规划
√
3
中小型企业文化
√
3
小计
51
56
3
人文素养
书法训练
√
1×14周
经典诗文诵读
√
√
14
中国文化
√
3
文学欣赏
√
√
14
14
艺术欣赏
√
√
14
小计
14
14
31
14
合计
104
97
76
39
13
2.素养培养策略
(1)通过公共基础课《思想理论人生》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2)通过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渗透职业素养、政治素养、身心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做统一的课程教学改革,在项目驱动、任务引领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政治素养、身心素养和人文素养。
(3)通过《人际沟通与交流》课程教学改革,熔职业素养、身心素养、人文素养于一炉,综合解决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
(4)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通过各项基本功大赛,如:诗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就业与创业企划案比赛等,以及各项活动,如:文艺汇演、基本功汇报演出、文化艺术节等,培养高职生综合素养。
(5)通过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开设口语训练、计算机操作、礼仪与形体训练的基本功晚训课程,打造高素质行政管理人员。
(6)通过行业专家讲座和人文素质大讲堂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邀请行业专家做专题讲座,开展人文素质大讲堂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提出具体的模式啊
基于我院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行政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特点,结合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社会适应性要求,确立我系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在基础类课程上设置“宽”,核心类课程上设置“精”,选修类课程上设置“特”的多维课程体系构建,并积极探索认知实践、案例实践、实验室模拟实践和行政管理实习基地建设等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作为研究适应 21 世纪发展需要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能路径。
七、教学活动安排
(一)教育活动时间分配表
表5-1公共事务管理专业(行政管理方向)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按周分配)
学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合计
入学教育、军训
3
-
-
-
-
-
3
课堂教学
15
16
16
16
8
-
71
集中实践教学
-
2
2
2
2
-
8
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
-
-
-
8
16
24
复习考试
1
1
1
1
1
-
5
机动
1
1
1
1
1
-
5
学期教育教学总周数
20
20
20
20
20
16
116
寒暑假
5
7
5
7
5
-
29
合计
25
27
25
27
25
16
145
(二)课程安排进程表
表7-2课程安排进程表
课程类型
课程性质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数
开课学期
考核类别
总课时
课内
课外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考试
考查
1学期
2学期
3学期
4学期
5学期
6学期
14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6周
公共课
入学教育、军训
2
2周
公共必修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6
12
36
12
3×12周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4
48
16
48
16
3×16周
√
形势与政策
1
16
16
6
10
√
军事理论
2
32
32
32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2
38
14
24
22
16
2×3周
2×4周
√
高职体育
8
168
122
46
62
106
2×14周
2×16周
2×15周
2×16周
√
高职英语
8
120
120
60
60
4×14周
4×16周
√(2)
√(1)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68
68
43
25
6×10周+2×4周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16
16
16
2×4周
2×4周
√(2)
劳动周
1
30
30
1周
√
公共必修课小计
36
600
438
162
325
245
202
152
30
40
专业课
专业基础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
4
56
56
28
28
4×14周
√
公关礼仪
4
56
56
20
36
4×14周
应用文写作
4
64
64
32
32
4×16周
√
人际沟通与交流
4
64
64
32
32
4×16周
√
语文能力训练
4
60
60
30
30
4×15周
√
办公自动化技术
4
60
60
30
30
4×15周
√
社区管理
2
30
30
15
15
2×15周
√
√
速记
4
64
64
32
32
4×16周
√
客户服务与管理
3
48
48
24
24
6×8周
√
专业基础小计
33
502
502
243
259
112
128
150
64
48
专业核心
秘书基础与实务
6
96
96
48
48
6×16周
√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
4
60
60
32
32
4×15周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6
90
90
45
45
6×15周
√
公共关系实务
6
96
96
48
48
6×16周
√
企业行政管理
4
64
64
32
32
8×8周
√
专业核心小计
26
406
406
205
205
96
150
96
64
茶艺
2
32
32
16
16
2×16周
专业限选
广告宣传与策划
2
32
32
16
16
2×16周
组织行为学
2
32
32
16
16
2×16周
√
√
公共政策分析
3
48
48
24
24
6×8周
√
√
电子政务
2
32
32
16
16
2×16周
√
企业法律基础与实务
3
48
48
24
24
6×8周
√
√
专业限选课设置小计
14
224
224
112
112
64
64
96
专业限选课要求选修小计
7
112
112
56
56
32
32
48
综合实践
秘书实务实训
2
60
60
60
2周
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调查实践
2
60
60
60
2周
公关宣传实践
2
60
60
60
2周
企业行政管理实践
2
60
60
60
2周
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
8
240
240
240
8周
顶岗实习
16
480
480
480
16周
专业课小计
32
960
0
960
0
960
0
60
60
60
300
480
任意选修课
任意选修课
从所开课程中选够6学分即可
选修课小计
6
96
96
96
32
32
32
合计
140
2676
1554
1122
925
1725
314
500
422
324
460
480
备注
计算机基础课只开设一个学期,艺术系、机电系部分专业、经贸系部分专业开设在第一学期,其它系开设在第二学期。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讲座不计入在内。专业限选课由各系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按选修学分的1.5-2倍设置课程供学生选择。综合实训指各学期独立安排的学期综合实训,各系根据实际设置增加栏目。
八、教学实施建议
1.根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体现多维课程体系的“宽”、“精”、“特”的特点,在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能力,以提高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
2.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采取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体验中全面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促进毕业与就业。
3.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渗透素养培养,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性行政管理人才。
九、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条件
(一)专业教学团队要求
专业教学团队要求双师素质教师90%以上,高级职称40%以上,硕士学位50%以上,原则上专业教师都应具备企业挂职经历。
(二)专业实践教学所需实训基地
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在数量上要求至少4个,以满足所有实习生参加实习的需要;在类型上要求含盖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为适应学生实习不同岗位奠定基础。
(三)专业教学资源建设要求
1.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以建促教,以建促学,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学改革与研究,促进教师成长和专业建设。
2.加强校本教材建设,针对学生职业特点和专业发展需要,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成长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3.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一方面,引进企行业专家,指导学生实习实践;另一方面,专业教师走进行业、企业开发职业培训课程,促进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再者校企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促进与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从而促进专业的发展。
十、 其他说明
无
十一、附件
附件1: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及职业岗位(群)分析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精选范本,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